首页 > 文章中心 > 影响工程论文

影响工程论文范文精选

影响工程论文

影响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评价中公众的参与目的由于我国环境工程开展的资金来源于公众交纳的税款,所以公众有权利了解环境工程开展的情况。公众需要了解每个环境工程开展的目的、过程、结果等。公众是环境工程的使用者,他们很了解自己需要怎样的环境工程,如果相关部门在开展环境工程时能听取公众的意见,那么环境工程开展的结果将更能满足公众的需求。由于种种原因,部分部门的环境工程工作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玩忽职守的现象等现象,如果公众参与评价环境工程,公众就能从各个角度监督环境工程开展的情况。相关的部门在开展环境工程的时候,如果能让公众参与评价,公众将能理解到环境工程开展的情况是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他们会愿意主动的配合环境工程开展的情况。

二、我国环境工程影响评价中公众的参与现状

1.参与的范围狭窄公众原本是环境工程体验的主体,环境部门应当让公众广泛的参与到环境工程影响评估中来,然而目前公众参与的范围极为狭窄,这体现在:部分部门认为自己是环境工程的主体,他们在开展环境工程时以自己的意见为重,拒绝公众参与发表意见,或者即使允许公众发表意见,也仅仅在公众中选择一些与自己意见相若的群体,让他们做公众的代表,这使公众根本不能参与评价;部分部门的公众意见统计缺乏科学性,这使他们选取的公众参与影响评估统计全面。

2.参与的效果甚微相关的部门让公众参与评价的方法一般为调查问卷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相关的部门在建设工程以前未做好宣传工作,公众对环境工程一无所知,且部分公众受到文化程度的限制,他们不了解调查问卷里的专有名词,所以根本无法有效的参与的问题。

3.参与的内容片面相关的部门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让公众参与影响评价,然而这些问卷的内容是被相关的部门预设的,公众能表达自己意见的渠道不多。相关的部门了解公众的意见时,往往也仅仅将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一下,看看数据的结果。

4.参与的结果滞后部分相关的部门在开展环境工程的时候,没有事先的做好工程宣传,没有在工程开始以前询问公众的意见;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相关的部门没有向公众详细的说明工程开展的情况,也没有做好与公众的沟通;只有在工程完成以后,相关的部门才形式化的发放一下调查问卷,形式化的让公众参与影响评价。这种方法使公众即使参与影响评价,环境工程的开展情况也几乎成定局。

三、我国环境工程影响评价中公众的参与措施

1.吸收国外的经验,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国外先进的国家做环境工程时,非常重视公众的意见,他们调查公众的意见时,会根据公处居住住的范围、公众的年龄、公众的性别、公众受教育的程度等情况做科学的模型评估,然后选取一个最能代表公众意见的范围人群让公众参与影响评价。他们相关的部门有时还会以座谈会等方式与各类社会群体近距离的沟通。国内要做好公众参与影响评价,就要吸收国外的经验,用科学的方法选取参与影响评价的人群。

2.利用网络的渠道,扩大环境工程的宣传目前的社会正在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未来公众将能从计算机、移动设备中接受各种信息。相关的部门要建设专门的环境工程网站,然后定期的公布与环境工程相关的信息。比如相关的部门要在工程开展以前要公布环境工程的意向、在环境工程开展的过程中要做好财务、技术方面的公布工作;在环境工程完成以后要公布与质量相关的信息、相关的部门只有做好环境工程的宣传,才能打好环境工程公众参与评价的基础。

3.开辟参与的平台,广泛收集公众的意见相关的部门要用多种方法收集公众的意见。以网络的渠道来说,相关的部门可用发放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公众的意见、用开设专门论坛的方式收集公众的意见、用开设微博的方式收集公众的意见。以实体的方式来说,相关的部门要定期用座谈会、新闻访谈节目等方式收集公众的意见。

影响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1.1环境要素的组成铁路工程的环境要素主要分为内部环境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两部分,其具体划分应根据铁路工程参建各方在铁路工程范围内所处的位置来确定,划分出来的情况会有所不同。

1.1.1施工方的内外部环境对施工方而言,内部环境要素主要包括:施工方用于施工的办公环境、施工方之三大资源要素的布置环境、施工方的企业文化和文明环境等。外部环境要素主要包括:与铁路工程相关其它方及驻地地方形成的办公环境和往来环境、施工方驻地当地风土人文环境和三大资源要素的相关潜在投入环境、业主方及驻地的政策环境等。

1.1.2业主方的内外部环境对业主方而言,内部环境要素主要包括:服务于铁路工程的办公环境、铁路工程相关各方三大资源投入的监督环境、业主方的企业文化和文明环境等。外部环境要素主要包括:与铁路工程相关其它方及驻地地方形成的办公环境和往来环境、铁路工程所在地的风土人文环境和三大资源要素的潜在投入监督环境、业主方及所在地的上级或外部政策环境等。

1.2环境要素影响铁路工程成本为什么对铁路工程成本的大小起决定性影响的三大资源要素不谈而要谈环境要素呢?因为对铁路工程而言,尽管三大资源要素对铁路工程成本起决定性影响,但在施工方看来,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设计文件等一旦确立,人、机、料这三大资源要素就可以得到计算并确认出来,施工方将这些资源要素的投入,具体反映在给业主方所递交的施工投标文件中,这正说明了资源要素虽然对铁路工程成本有决定性影响,但确具有前瞻性和可计算的特点。因此,铁路工程五要素当中,对铁路工程成本大小变化影响,最具不确定性的是环境要素。铁路工程成本大小变化的不确定性是受环境要素的影响,环境要素通过最终影响三大资源要素最终使用量的改变而变化,从而最终改变铁路工程成本,因此,环境要素对铁路工程成本具有重大影响。

2外部环境要素的影响

由于围绕铁路工程而形成的,铁路工程相关各方的环境要素,或多或少都会有所类同或重叠。无论是业主方还是其它铁路工程相关各方,铁路工程成本的变化终将会影响业主方的总体成本。所以,本文的论述主要围绕施工方展开。对普通施工企业所进行的一般型铁路工程施工而言,其内部环境要素通常处于施工方的可控范围之内,但外部环境要素却不是任何一个施工企业所能掌控的,而正是由于外部环境要素的无法掌控,最终导致铁路工程成本的变化,造成施工企业对铁路工程成本的失控。因此,下面将着重分析论证外部环境要素对铁路工程成本变化的影响,从外部环境要素的7个方面分析其对铁路工程成本变化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2.1办公环境和往来环境的影响与铁路工程相关其它方及驻地地方形成的办公环境和往来环境方面,先用铁路工程施工月会来看,可以体现出铁路工程相关各方形成的办公环境。铁路工程参建各方的施工月会,不同的业主要求参会人员不尽相同。通常情况下,业主方只要求各相关方的项目经理或具体管理者参加施工月会,而某铁路局业主却要求施工方的项目经理、项目书记、项目总工、工程管理部部长、安全质量部部长等最少5人同时参会。无形中,单施工月会这项,施工方从通常占用2人1车(项目经理和司机)变成了最少是7人2车,在三大资源要素上反映:人(人员)资源要素消耗多出250%,机(汽车)资源要素消耗多出100%,料资源(汽油、会议用品等)要素消耗多出超过100%,在整个施工期内,施工方的铁路工程成本会在无形中加大和累积。2.2办事效率和处理方式的影响再用地方往来环境来看,由于国内铁路工程与国外铁路工程有着本质的或重大的区别,在国外铁路工程中征地和赔偿、对地方的联络等,多是由业主方在铁路工程施工前协调并解决好的,但在国内铁路工程中,由于施工市场是卖方市场,许多类似事宜被强加给施工方来承担,除直接赔偿部分可按业主方要求凭据报销,其它均被强行转嫁给施工方来承担。由于各地办事效率差异,施工方为办妥此类事宜,常常得指派专人、安排专车,往往如孙大圣一样历经无数磨难,才换得欲哭无泪的真经。这在三大资源要素上反映,已经无法用具体比例数字来详解,但施工方的铁路工程成本确是在无形中变化加大。

2.3工程周边人文环境的影响施工方驻地的当地风土人文环境和三大资源要素的相关潜在影响主要表现在投入环境方面。地方风土人文环境,会对施工方的铁路工程成本的变化产生哪些影响呢?施工驻地和施工当地的地方风土人文环境,会在施工工艺环节的连续、施工材料物资的保管、施工工具机械的看护、施工临时场地的占用或租用、铁路工程成品和半成品的保护、被盗物的申报和追回等多个环节,对施工方的铁路工程成本产生不确定的影响。施工所在地的治安条件和民风民俗各有不同,常常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外界阻工、物资被盗、临时场地拒绝占用或租用、成品与半成品被盗或被破坏、报案受理与追回缓慢等情况,造成无法预料地额外增加众多看护人员和外界协调人员、工具机械的意外丢失或被损、材料物资的丢失等,铁路工程成品与半成品被破坏,也同样会导致无计划地增大三大资源要素的额外消耗。

2.4施工潜在投入资源环境的影响施工所在地的不同,当地所具备的铁路工程相关的三大资源要素的蕴藏量也各不相同。例如有些地区人员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资贫乏,一旦出现现场施工需要抢进度或铁路工程抢险等情形时,无法短时间满足三大资源要素的及时补充,需要从其它远方地区调入这些资源,三大资源要素调入铁路工程施工地运输成本的计划外增加,势必导致铁路工程成本的额外加大。

2.5业主方及驻地政策的影响在业主方及驻地的政策环境方面,业主方常常还有上一级甚至是上几级的直接领导,而且政府领导或业主方面领导班子每3~5年换届,在上级领导或换届新领导的要求下,业主方常要求改变铁路工程的工期或要求改变铁路工程使用功能(常是提高标准),地方政府换届常伴随地方政策的改变,会造成地方对铁路工程配合度或铁路工程配套设施的改变等等,由此常会给铁路工程成本的增大带来不可预见的后果。

2.6工期改变造成的影响无论是业主方要求铁路工程工期的提前或延后,还是业主方要求铁路工程使用功能的变更,都将使施工方三大资源要素发生向铁路工程成本增大的方向改变,并且这种增大的量值很难预料。工期提前造成抢工,表面上看施工方的人力资源成倍数线性增长,进度加快了,外行人看来这不仅不会加大铁路工程成本,反而会降低成本。但实际上,人力资源的成倍增长必将带来人员管理成本非线性增长,其使用工具机械资源的管理成本同样会非线性增长,材料物资的现场管理成本亦同样会非线性增长。例如,一个工点上施工队伍通常只有几十人,而抢工时期常常需要几百人,对于劳动力密集型专业的施工甚至会达到几千人。这就相当于从一个合作组扩编至一个村甚至是一个小县城,人员的管理成本非线性增长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而其使用工具机械资源的管理成本和材料物资的现场管理成本亦同样如此。在合理工期条件下,铁路工程成本是最低化的,当压缩或延后工期时,都会导致铁路工程成本的增大,并且由于三大资源要素管理成本的非线性增长关系,会导致铁路工程成本的增大值与铁路工程工期的压缩量或延后量是非线性关系,即成本的增大值总会大于算术计算的量值。

2.7使用功能改变或配套设施增加造成的影响业主方要求铁路工程使用功能的改变,在国内众多铁路工程项目中都或多或少出现这种情况。由于业主方的上级或更高级领导对使用功能的要求与铁路工程设计不一致,而这些领导通常并不是铁路工程行业出身的,对铁路工程设计文件清楚的并不多,于是造成铁路工程施工进行至后期,从业主方发出的变更也多起来。众所周知,国内铁路工程通常采用关门工期,这就相当于在同样的工期条件下,增大了施工工程量,变相压缩了铁路工程的工期,从而导致铁路工程成本的增大。地方对铁路工程配合度或铁路工程配套设施的改变,通常是由于地方政府换届产生的,由于地方对铁路工程配合度的改变以及可能增加额外铁路工程配套设施,使得正常的铁路工程施工进度被迫改变,或者因增加额外的配套设施而增加施工内容,同上所述也会导致铁路工程成本的增大。

3外部环境要素的改良

3.1业主方是主导对施工方而言,纵然有些可向业主方清算的实物工程量,能够弥补回部分成本消耗,但环境要素变化所造成铁路工程成本的增加总值不可能得以完全清偿。对业主方而言,主动控制环境要素的改变,积极引导环境要素的稳定,主动引导对铁路工程所存在不良环境要素的改良,极力加大对铁路工程所涉及的地方政府的协调力度,才能真正营造铁路工程相关各方的多赢格局。

3.2参建其它各方是主体铁路工程参建其它各方虽不能主导工程外部环境要素的改变,却是工程外部环境要素的主要承受者,是工程成本增大变化的受害主体。因此,在不良外部环境面前,铁路工程参建其它各方应当通力合作,团结起来与业主方一道积极投身改良不佳的外部环境要素,努力保障自身的合理效益同时也将降低业主方的工程投入。

4结束语

影响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1.1对气候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工程建设地区的气候状况,工程建成之后,原有的陆地变成了水体,积水量大大增加,水分在太阳的照射下蒸发,水汽增多,这使得当地的气候变得较以前更为湿润,不仅会改变当地的降水量,还会改变当地的降水范围和降水强度。另外,因为原本与大气接触的是陆地,而现在变成了水体,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地的气温,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建成之后,会使工程建设的周边地区的气温上升。

1.2对水文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会使得工程所在区域的水文形势都可能发生重大改变,破坏天然的水文状况。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周围水体区域的水流速度、水域深度、水流边界等各方面都会发生变化,如果是在河流的上游建设水利工程,那么上游的水流速度会减慢,这使得水、气界面的交换速度降低,污染物的扩散能力下降,从而使得水体的自净能力会减弱。另外,大部分水利工程都是在原有的天然河道上进行修剪,这就使得原有的河流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局部河段的水深和含沙量会发生改变,这同时会给河流的上游和下游的水文和泥沙带来影响,而水深和含沙量的改变又进而会影响到河流的水质、水温。

1.3对泥沙的影响水库建成并且蓄水之后,上游的水流速度减缓,水库携带的泥沙会在库内淤积,然而水库的泥沙淤积会使得水库的容量减小,使得水库的运行效率降低。在河流上游建筑水坝,会阻断天然河道,使得河流中的泥沙运动规律发生变化,这是水利工程建设所带来的最大的生态问题之一。水库在蓄水之后,会使得水流速度降低,水体中含有的悬浮物质渐渐沉淀下来,对航道的应用产生影响,使得水库的库容减小,还有可能使水体遭受严重污染,严重时还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危及周围的老百姓。

1.4对土壤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成对周边区域的土壤也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水库建成之后能对周围的农田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农田不致淹没或受到水体冲刷,同时,由于调节地表的径流,土壤中的水分结构也发生改变,因而土壤更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然而,另一方面来说,水库蓄水之后,沿岸的地下水会升高,因而会浸没土地,使得水库周围的土地沼泽化,盐碱度增高。土壤浸没时候因为通气条件差,土壤中含有的微生物大量减少,因而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另外,土壤过分湿润、盐碱化程度过高,会引起植物干旱,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1.5对生物物种的影响

1.5.1对于水生生物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兴建使得水位太高,破坏了原本水生物生长和产卵的水文条件和水生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水利工程建设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水库导致的地下水位抬高使得浸没区域的植物死亡率升高,而且土壤中的盐碱度高使得水体中的氮磷的含量增高,加速了原有的植物的死亡。

1.5.2对陆生生物的影响对陆生生物的影响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指的是由于水库的蓄水会使得原有的大片陆地被水淹没,原本在此片土地上生存的陆生生物的栖息、觅食和繁殖环境均受到了严重破坏,导致大量的陆生生物的死亡,原有的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两栖动物和鸟类都通过寻觅更好的栖息地而逃离当地,而且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阻碍动物的迁移,因而造成当地的生物物种大量减少。间接影响指的是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气候、土壤均会发生变化,土壤沼泽化和盐碱化都会导致大量的物种消亡。

2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1加强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个,应该注重把环境保护融入至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当中。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就应该全面细致的考虑周围区域的植物、动物生长环境,为其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尽量避免破坏周围区域的生态系统,同时为动物气息提供良好条件。在施工期间尽量应用一些有利于植物和动物生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该对周围环境进行评价,对环境产生不良因素采取及时的改进措施。

2.2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了防止水利工程建设对附近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建立一种稳定、规范的生态补偿机制。“谁损害,谁补偿”,明确破坏生态环境和补偿的主体,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期间,抽取一部分工程资金用作生态的补偿,对工程建设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以稳定生态环境平衡。这不仅可以还原当地的生态系统,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可以促使当地经济发展。

2.3完善移民政策对于水利工程建设附近区域的居民应该对其进行妥善安置。对当地淹没的土地和房屋和一些其他设施进行价格评估,并对其进行补偿。完善政策使得当地居民享有长期的水电开发效益,移民区的地方政府和移民代表可以代表股东对工程建设的决策进行参与和管理。

3结语

影响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1.1施工阶段隧道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地下结构,基坑开挖经常会在饱和土体中,这就使得地下水会大量的在含水层中排出,这就使得地下水位有所降低;并且,隧道工程建设,使得地下水环境形成了降落漏斗,这也影响了地下水的水量,地下水位的下降不仅仅会引起地面沉降,更关键的是,隧道工程的建设影响了局部地下区域的动力场,地表污染很有可能此时进入地下层,造成地下水污染。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土体的防渗能力以及增强土体强度,各种化学物质的使用以及工业废浆、机械漏油等的存在,都是污染地下水的源头。

1.2运营阶段隧道工程对地下水径流进行拦截,抬升了迎水面地下水位,降低了背水面的地下水位,并且严重影响了地下水循环。并且随着隧道的建成,车站冲洗废水、生活污水等需要专用管道排出地表,此过程也有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

2地下水环境对隧道的影响

地下水环境与隧道的影响是相互的。在运营阶段,地下水环境对隧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隧道衬砌渗漏水。隧道衬砌渗漏水使得混凝土风化剥蚀的速度加快,使得衬砌结构的破坏速度增加。由于渗漏水,隧道内的空气湿度就增大了,湿度的增加使得隧道内工务设备更加容易锈蚀,不仅设备的正常使用受到影响,还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了财产损失。隧道漏水还会引发道床基底翻浆冒泥,使得轨道结构变形,不仅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也影响了行车安全。总之,隧道渗水对隧道设备设施、隧道轨道结构以及地面建筑物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所以在运营期间要对渗水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当隧道在运营期间的衬砌渗漏水时,可以对漏水段隧道进行化学注浆补救措施,通过使隧道周边土体孔隙系数降低,使得土体力学性能得到改善,从而减少渗漏水量。但是化学注浆虽然能减少隧道渗漏水,但是化学浆液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也是不能忽视的。

3地下水动态监测体系的构建

3.1基本概念所谓地下水监测就是通过对人工揭露点或地下水天然露头进行水质、水位以及水量的监测,来实现对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地下水的动态监测是有组织有计划的,通过及时的检测能够判定隧道工程建设对当地的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以便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地下工程建设与地下水环境的相互影响。

3.2对地下水监测体系的合理构建,主要实现投入产出比的优化,即在人力、财力以及物力最小投入的情况下达到掌握隧道周围地下水环境的动态变化规律的目的,从而设计出合理的排水方案,优化地下工程管理、保护地下水资源。对地下水检测系统的构建主要有两个方法:目标分解法以及调查分析法。前者是通过把目标或任务主体进行不断分解,来对地下水检测系统进行构建,对研究对象的分解一般是从主目标出发,对研究内容进行逐次分解,知道实现检测的目的。而后者要在广泛调研和收集有关指标的基础上进行,根据检测目的确定监测因子以及设计适当检测频率。

4结论与对策隧

道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对这种影响进行最大程度上的控制。这就要依赖于检测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并且要注意为了减少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4.1要及时监测流量以及降水量,观察地下水位的相应变化,分析工程对于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判定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合理性。除此之外还要监测地下水水质的变化,一旦出现污染情况要及时整改治理。

影响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科学发展

0引言

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对于促进我国的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搞好水利工程对于我国的经济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中,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大多数就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破坏了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使的河流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从而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天然河流上需、修建水利工程会改变河流的自然形态,引起局部河断水流的水深、含沙量等的变化,进而影响河流上游及下游的水文泥沙发生变化。而水文、泥沙的改变是影响河流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动力。进而影响到河流的水温、水质、地质环境以及局部地区的气候。首先,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尤其是水库的建设。因为水库具有水面宽、水体大、水流迟缓等特点,再加上水体受太阳辐射等作用,使的水库具有特殊的水温结构。当水库蓄水以后,由于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要小于陆面的发射率,从而使得水面热量辐射值增大,造成水库蓄水后的坝前水温比天然河道水温高,水温的变高就会对于鱼类的繁殖不利,尤其是对于下游的鱼类繁殖不利,导致推迟鱼类产卵期。其次,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对河流的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的河流水速减小,一方面,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导致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也会使沉降作用加强,导致水体重金属沉降加速,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最后,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对该区域的气候及地质产生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影响该区域的气候变化,尤其是水库的建设,会形成广阔的水域,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进入大气的水汽增多,导致该区域的降水增多,雾天增多,改变原来的气候。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可能引发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形成。

2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其主要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及运行过程中。一方面,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破坏大量的林地、草丛、农田等植被。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进行,施工方要进行工程占地等行为,结果就会造成大量的植被被破坏,可以说大量的植被破坏影响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同时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大量的不经处理直接向河道排放,从而改变了河道的理化性质,恶化了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水利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污染使大量的动物被迫迁移,结果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而另一方面,在水利工程运行期内,也会导致大量的植被被水利工程(尤其是水库建设)所破坏。在河流区域周围,植被种类多样,而破坏这些植被使得这些植被生存环境丧失,造成物种群居减少,使得该区域的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也使该区域的湿度增大,导致栖息于低于该区域湿度的鸟、兽的生活范围遭到破坏,被迫向其他地区迁移。而且水利工程的建成也会阻碍动物的迁移,大大影响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3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淹没区和工程范围内土地占用和居民迁移安置,工矿交通等基本设施的拆迁重建,以及文物古迹的保护和迁移等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都是以牺牲该区域的土地、房屋、森林、城镇、工厂甚至文物古迹等,给该区域造成很大的损失。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水位上升,该区域附近受到水利工程的影响,使耕地盐碱化,甚至可能成为沼泽地。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的气候发生变化,造成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疾病传播,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可以说,为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该区域的人们就要搬迁,而对这些移民进行安置,就要进行新城规划及建设,并且利用新城的现有资源来兴办一些工厂、企业,促进移民生活,但是如果这些建设不合理,就可能造成第二次污染,产生一些新的环境问题。

在我们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和谐发展。

3.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超级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