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研究论文

文艺研究论文范文精选

文艺研究论文

文艺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二十一世纪以来,文艺学发展中的问题层出不穷。理论研究者既没有前辈们在社会变革中那种冲锋陷阵的勇气,又没有逐个解决当下文艺学具体问题的耐心,各种空喊的口号衬托出来的是研究者们内心的空虚与浮躁。文学理论的危机很多,国内的文学理论研究更是如此。首先,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脱节。从高校教学到学术批评,文学研究者们不再关注具体的文本现实,一味构筑自己的理论框架,不再对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实践。文学理论不仅对当前中国出现的新思潮和新特点有所隔膜,而且对当前世界上文学新现实也有所迟钝。文学理论是一种普遍性的学科知识,不仅对本民族本国家具有适用性,同样也可以解释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国家所出现的一些文学现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文学实践中得出来的理论才是令人信服的真理。同时,对于新世纪所出现的网络、传媒等新现象,研究者们虽然有所关注,但研究的进程远远跟不上这些新现象发展的步伐。文艺研究中的很多弊病,在自己的懈怠中暴露的愈加明显了。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针对文艺学学科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明白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文艺学研究对象和学科本体问题。一门学科未来发展转向的问题,应该首先明白这门学科的独特的学科本体,这是决定这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文艺学的研究对象,是用来架构连接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而存在的。感性主体和实践主体是文艺学学科主体最鲜明的体现。“众所周知,文学艺术作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它的本质属性归根结底是由人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文学艺术研究最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是哲学问题,是以哲学的方式对从人的本质到艺术的本质的追问。”因此,文艺学本质上受哲学世界观的影响,脱离现实基础就是要让文艺学失去对客观真理的探寻,丧失文艺学最基本的学科任务。对文学现实实践的忽视和对潮流的浮夸将最终使文艺学背离学科本体,失去学科独特性的文艺学将会在整个人文学科体系中丧失自己原有的地位。因此,任何脱离学科本质或者消解学科边界的行为都最终将文艺学带上不归之路。我们的文艺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基础之上,因此,在面对文艺学转型这一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由其所处的历史的运动与发展中所规定的,是绝对的和相对的统一。当前面对文艺学转型的讨论有两种观点,一种是高举宏大叙事的旗帜,推崇文学本质的传统和权威;另一种是模糊文艺学学科的界限,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思维进行跨学科的探讨,期望能够重新定义文艺学的文化身份。这两种观点归根结底就是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前一种静止地看待文学的发展,一成不变地规定着文艺学的界限,后一种以社会发展中的特殊现象来否定或者模糊事物的普遍规律,自身的体系建构尚未完成就企图来颠覆原有的理论基础。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辩证思维来看待这两种观点,吸取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积极成果,在绝对和相对的统一中积极地进行文艺学的转型。在此基础上,论者认为当下的文艺学转型应更多地关注现实,从现实中汲取理论的营养。同时,历史的看待社会的发展,以历史化的观点指导文艺学对社会的批评实践。

2文化研究能否代替文艺学

文艺学转型的现实趋势已经势不可挡,文艺学转型的方向更引起了学界广泛的讨论。在众多的被讨论关注的领域中,文化研究在文艺学学科重建过程中表现最为高调。文化研究于六十年代缘起于欧美文艺学界,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的文化研究这一在中国看来新潮的事物在国内获得了持续发展和广泛讨论,当文艺学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时候,文化研究因为其自身特点,逐渐被拿来当做文艺学发展的未来方向。那么,持这一观点的研究者为什么会认为文艺学转型的方向会是文化研究呢?首先,这些研究者们清醒地看到了现阶段文艺学的问题,认定文学是唯一的研究对象,追求理论化的唯一答案,最终将文艺学学科推向了一个僵化的知识体系,严重制约了文艺学发展。同时,在大理论之后,西方文艺学界高举文艺终结的旗帜,更加使国内的文化研究者们坚定了转变现有理论体系的决心。其次,文化研究脱胎于文学研究,从曾经的文学经典走向大众文化,从纯粹的审美研究走向综合的文化分析。针对文艺学原有的漏洞,文化研究高姿态地对传统文艺学采取强烈的批判态度。他们自认为文化研究有着更宽阔的视野,更科学的方法和更广泛的基础,所以文化研究应该成为文艺学的未来替代品。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文化研究是一种没有体系的言说,没有边界的理论,没有结论的思想,从本质上讲,这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话语堆积。”文化研究本身不是一个什么学科,他没有自己的学科属性,任何东西都可以说为是文化研究,但任何东西又都可以不是。文化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后现代的范式,是一种反学科,反本质主义,反理论的事物。文化研究注重政治社会大众等文化言说。值得肯定的是,文化研究在很多方面提出了很有见识的观点,打开了文学研究的视野,把文学作品放到了更广阔的文化语境当中,这种多元化的视角,开阔性的话语空间确实为文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但是,这种带着浓重的意识形态意味,夹杂着功利性的政治意义,脱离文学审美的意蕴,对文学文本的讨论不是进行深度的阐释,而是碎片化的利用,使得文学文本并不是研究的主体,反倒成了一种为了实现某个目标的工具。因此文化研究不能代替文艺学,至多只是文艺学发展中的一种补充,而不是主体,否则,文化研究代替文艺学带来的将是学科的一次灾难。而这场类似的事件,在文化研究的起源地——欧美文艺界,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美国理论界,他们已经鲜明地指出文化研究就是一种垃圾,文学研究在一步一步被这些带上文化研究的帽子的垃圾残片化,文学研究最精华的部分也在文化研究的步步为营中慢慢蚕食。在文化研究诞生的这块土地上,欧美文化研究先行者们已经强烈感受到文化研究所带来的危害,当垃圾充塞原本应该装满精华那部分时,学界的有识之士高声呼喊“文学已死”来惊醒沉醉其中的人们。文化研究的缘起地——美国,具有良好的文化语境和理论基础,当他们都已经开始反思文化研究的弊病的时候,我们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文化研究,掀起一股又一股的热潮,举旗者自以为和国际接轨,其实是否带着一厢情愿的情感呢?因此,论者认为,文化研究不是文艺学转型的未来方向,而至多是一个可以参考借鉴的知识源。文化研究可以影响文艺学的学科重建,但绝不能代替文艺学。

3如何更好地处理文化研究和文艺学的关系

文艺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国艺术考古学名称的提出,最早见于民国时期的岑家梧先生。他在1941年写成的《中国艺术考古学之进展》一文,主要论述了西方艺术考古的传入和中国学者在其影响下所主要从事的艺术考古工作以及今后中国艺术考古学之趋向。这是一篇继往开来的具有学术前瞻性的论文,可惜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而没有得到重视。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过于强调人类社会中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考古学家往往把目光聚焦在对出土遗物的年代划分和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状况方面,对反映古代人类意识形态的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却长期冷落、忽略。直到进入19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西方较为成熟的新考古学理论和艺术学理论开始在中国传播,艺术考古的实践活动蓬勃发展起来,改变了在古代艺术研究领域单纯由艺术史学者包办的格局,考古学家、艺术史论研究者共同合作,积极参与对考古出土的彩陶、汉画像石、壁画、陶俑等艺术品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艺术(美术)考古学的理论探讨也开始出现。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为1986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所写的序言中,将“美术考古学”作为一门特殊考古学公之于众。1992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出现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杨泓研究员撰写的“美术考古学”条目,对美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以及与美术史的关系等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1995年由刘凤君先生撰写、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术考古学导论》,分成上下两卷,上卷为理论和方法,“概括地讲述了西方与中国美术考古学的发生与发展,以期从历史发展中明确美术考古的对象、目的与任务,明确其性质乃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又同美术史有密切的关系”;下卷是分类研究,“对美术考古研究内容分门别类地进行论述”。2004年12月,由笔者撰写、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则旨在总结前人的艺术(美术)考古学理论和实践成果,最终完成对中国艺术考古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尽管中国艺术(美术)考古学的理论体系已具雏形,并日趋受到考古学和艺术史研究者的关注,但对艺术考古学的理论思考仍属起步阶段,特别是对艺术考古学的学科定位、“美术考古学”与“艺术考古学”这两个基本学科概念的理解,以及艺术考古学的发展前景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探讨空间。

一、对艺术考古学学科定位的再思考

在艺术考古学理论建构过程中,美术考古学最早是被考古学家从考古学学科发展的角度,看成特殊考古学的。同时,“作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美术考古学是从历史科学的立场出发,把各种美术品作为实物标本,研究的目标在于复原古代的社会文化。这与美术史学者从作为意识形态的审美观念出发以研究各种美术品相比,则有原则性的差别。这一认识是基于对考古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得出的结论,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古代美术品作为人类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是古代人类精神文化创造的产物,长期被考古学家所忽视,正如牟永抗先生在《古玉考古学研究初论》中所描述的:“在以往中国考古学的报告和简报里,常常在介绍居住遗迹、墓葬之后,将遗物按照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品几乎固定化了的次序进行分类。这一分类的认识论基础,是对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构成生产力诸要素等概念的片面理解。按照生产工具决定论的观念,生产工具的研究价值,自然要在装饰品之上”。因此,美术考古学只是被视为考古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其研究的最终目的依然一如考古学复原古代社会的历史面貌。稍后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美术考古学条目的解释中,尽管对美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没有异义,是以田野考古发掘和调查所获得的美术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对象,但研究目的已经拓展到“阐明美术的产生、发展过程”。这说明美术考古学已经突破了考古学理论的束缚,跨向了美术理论研究领域,美术考古学作为考古学与美术学两大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开始初见端倪。

艺术考古学与艺术学科和考古学科相关,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却不是简单的相加。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换句话说,考古学田野调查和发掘得到的各种实物,是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它为研究古代人类社会历史提供真实可信的研究对象。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丰富多样的,既可以是与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关的遗迹和遗物,也可以是与人类活动有关而能够反映人类活动的自然物,如各种农作物、家畜及渔猎或采集所获得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研究对象既是考古学研究古代人类社会历史的对象,同时也能够成为研究其它学科发展历史的珍贵资料。因此,考古学的最大贡献主要不是体现在理论指导方面,而更见长于通过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取科学的研究资料的重要性。任何学科,只要涉及到史的研究,必然需要考古学提供资料作支持。同样,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间接地丰富了研究古代人类社会历史的内容。因此,在考古学取得较大成就的基础上,衍生出与各门类学科的交叉关系,并不是削弱了考古学和其它学科的发展,相反地更是拓宽了研究者的思路和视野,从而促进学科建设的繁荣。

既然艺术考古学不是艺术学科和考古学的简单相加,那么其学科定位究竟以哪一个为根基呢?任何学说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就是因为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等。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简单地说主要是古代艺术品。古代艺术品的来源无外乎两大类,一类是历代流传下来的公私收藏艺术品;另一类是经过科学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得到的艺术品。传世艺术品往往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史研究的主要材料。然而,传世艺术品却存在着需要断代和辨伪的缺陷,使研究资料的科学性大打折扣,尽管有不少古代传世艺术品中的绝大多数也属于出土遗物,但一旦离开了地层关系,必然带来了断代的困难和辨伪的必要,因此,传世古代艺术品既然不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也就被排除在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由考古学所提供的、反映古代人类精神文化成就的艺术遗迹和艺术遗物,作为沟通人类心灵、饱含审美和情感思想的独创性的艺术产品,具有更加深厚的古代文化内涵。对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深入研究,其成果必然为古代人类的精神文化的研究起到推波助澜的重大作用。

艺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研究对象纷繁复杂的特征基础上的。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不但在数量、艺术种类、制作材料、工艺技术、装饰手法、表现题材上丰富多样,而且历史悠久。对它们进行研究的方法,也必定是多角度、多学科的理论综合,例如对史前原始艺术品的研究,除了采用考古地层学、类型学和其它科学测试方法确定其所属的时代外,还需要借鉴儿童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原始宗教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推论原始艺术品的创造者的审美心理和创造动因。一般来说,艺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对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文化人类学、图像学等研究成果或研究方法的借鉴,以及对中国古代历史文献资料的运用。

从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来看,艺术考古学的学科性质应该是两大学科交叉后形成的一门新的学科。其根本点应该落在考古学。考古学提供研究对象和对研究对象进行断代和分类;艺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则在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和阐述中起较大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其最终目标主要是探索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内涵和发展动力,同时为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增添新的活力。

二、对“美术考古学”和“艺术考古学”学科概念的再思考

“美术考古学”与“艺术考古学”是目前在考古学与艺术学研究领域通用的、至今尚未明确区别开来的两个学科概念。作为一门在艺术学与考古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交叉或边缘学科,产生不同的命名,主要是由对艺术与美术这两个概念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理解的差异所造成的,因此,要想对“美术考古学”与“艺术考古学”目前并存且互相争论其存在合理性的状况做一个辨析,必然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找出“美术考古学”与“艺术考古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美术”与“艺术”这两个概念,同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字“art”。“art”本义是指“人工技艺”,泛指各种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文学、戏剧、音乐等,广义的还包括拳术、魔术、医术等。在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美术”的概念被首次引入,蔡元培先生早期使用“美术”这个术语时,包括诗歌和音乐;鲁迅先生甚至把文学和戏剧也归入了美术。其后,中国文化艺术界才逐渐把“美术”与“艺术”的概念区分开来。“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而“美术”只不过是艺术大家庭中的一个最主要的成员。“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或平面上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以此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艺术家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由此,它又被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和静态艺术。从广义上讲,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等种类”。美术所具有的物质性、造型性、视觉性、静态性和空间性等特征,使得古代艺术品历经成千上万年的风风雨雨而遗留下来。相比之下,艺术的其它门类,如音乐、舞蹈、戏剧等,由于过于依赖人的参与,并受到时空的约束,往往随着表演者的去世和岁月的流逝而失传,因此,能够经历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洗礼之后遗留下来的必然是古代美术品,尽管还有一小部分演奏古代音乐的乐器实物,但古代造型艺术品却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这样,美术考古与美术考古学概念的应运而生便不难理解了。

中国的美术考古可谓姗姗来迟,尽管北宋的金石学家已经开始致力于汉画像石、青铜器、玉器、碑刻等记载,但更醉心于对浇铸或铭刻在青铜器或石刻上的文字的著述和研究,“探制作之原始,补经传之阙亡,正诸儒之谬误”,以增补和修改古代文献史实的缺漏,没有艺术风格的概念、没有艺术发展和影响规律的研究,只是看作祥瑞之物的象征或儒教礼仪的标志。可以说,在1980年代以前,中国的美术考古实践活动是分散的、不系统的,尽管有许多美术史论家、美学家、考古学家关注中国古代艺术品。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强调把哲学、文学著作和工艺、美术品联系起来研究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结合古代的工艺品、美术品来研究。例如,结合汉代壁画和古代建筑来理解汉朝人的赋,结合发掘出来的编钟来理解古代的乐律,结合楚墓中极其艳丽的图案来理解《楚辞》的美,等等。这种结合研究所以是必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工艺品时不单表现了高度技巧,而且表现了他们的艺术构思和美的理想(表现工匠自己的美学思想)。像马克思所说,他们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另方面是因为古代哲学家的思想,无论在表面上看来是多么虚幻(如庄子),但严格讲起来都是对当时现实社会、对当时的实际的工艺品、美术品的批评。因此,脱离当时的工艺美术的实际材料,就很难透彻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至1980年代,建立以考古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其它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新的变异与交叉的学科,成为新世纪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方向。中国美术考古学也正是在时代的召唤下破土而出。1980年代以后,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一体化及对开拓型、创造型的综合人才的培养需求,艺术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重大作用被一些有识之士所认识。知识经济时代对艺术的呼唤为艺术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赢得应有的学科地位创造了条件。目前,艺术学作为国家一级学科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对艺术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工作也突破了单一由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史论家承担的模式,综合性大学建立起了艺术学院,从事艺术设计与艺术理论研究工作正成为一种潮流。艺术学研究中交叉学科的发展也非常迅速,艺术心理学、艺术经济学、艺术文献学、艺术人类学等学科研究都取得了一定成就,艺术考古学也正是建立在艺术学科发展、美术考古学研究取得较大成果的基础上。

同样,美术考古学与艺术考古学之间的区别也是比较明显的,主要体现在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的范围方面。自1980年代开始,在对音乐、美术、戏剧、曲艺、电影、舞蹈等分门别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研究的艺术学逐渐建立与发展起来,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突破了由专业艺术院校和艺术科研院所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在综合性的大学中创办以人文学科为依托、进行综合性艺术理论研究的艺术学系(院),美术已经无法涵盖整个艺术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之领域,美术不但在现代工业设计高速发展的情势下变得势单力薄,而且就是在田野考古出土艺术品种的纷繁复杂的背景下,也显得相形见绌。特别是经过艺术学理论研究十多年的发展,艺术学科已经取代传统的美术学被确认为国家一级学科,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的规定:艺术学为国家一级学科,下设艺术心理学、音乐、戏剧、戏曲、舞蹈、电影、广播电视文艺、美术、工艺美术、书法、摄影和艺术学其他学科等12个二级学科。其中“美术”下设美术史、美术理论、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和美术其他学科等5个三级学科;“工艺美术”下设工艺美术史、工艺美术理论、环境艺术和工艺美术其他学科等4个三级学科。很显然,在新的学科目录中,美术的学科范围仅限于以绘画、雕塑为主的理论和创作实践,特别是把以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为特征的工艺美术(设计艺术)从美术中分离出来,这样就使得美术考古或美术考古学的理论局限于中国古代的绘画和雕塑,而田野考古所提供的研究对象数量最多的却是诸如陶器、玉器、青铜器、漆器、瓷器、金银器等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古代工艺美术品,这是美术学科所不能包容的。因此,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出发,美术学的局限性已经很明显了。只有作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才能涵盖古代的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美术和工艺美术等学科内容,可以说,艺术考古学的建立顺应了艺术学科发展的要求。

顾名思义,美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提供的古代美术品,即使是按照新的学科分类与代码颁布前艺术的分类标准,把美术与工艺美术合在一起的造型艺术也存在着局限性。在田野考古发掘得到的遗物中,有不少古代的乐器,诸如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埙、骨笛、骨哨、石磬、木鼓,商周文明社会流行的青铜钟、铃、铙,封建社会时期的琴、瑟、竽、笙、琵琶、箜篌、觱篥、拍板等,都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但按照美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划分,有一部分没有进行艺术加工的乐器将被排除在外。作为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乐器,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墓葬出土的骨笛,距今已有8000多年,16支骨笛采用猛禽的腿骨管,截去两端的关节再钻圆孔而成,形状固定,多为七孔,有的先刻好等分符号,然后钻孔;据对其中一支骨笛的测音研究,发现它的音阶结构至少是六声音阶,也有可能是七声齐备的、古老的下征调音阶。然而,这16支骨笛却未见任何的艺术装饰,造型也不美观,很难把它们与美术品联系起来。同样,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埙、骨哨也是如此。这就是美术考古学所面对的尴尬。而艺术考古学则把这些乐器归入到音乐艺术考古的范围,解决了这一无法回避的难题。

综上所述,美术考古学与艺术考古学是两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在不同时间条件下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艺术学尚未在中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美术学占学科发展的主导地位,美术学与考古学的学科交叉,自然衍生出美术考古学。但当艺术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上中国学科建设的舞台之后,在美术考古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国艺术考古学的理论体系,绝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符合学科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的,尽管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中数量最多、艺术价值最高的当数古代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品,这是无可非议的事实,但就当前艺术学科发展日趋成熟的情势下,把艺术学与考古学的交叉学科称为艺术考古学更切合学科发展的实际,更加名副其实。

三、对艺术考古学发展前景的再思考

尽管中国艺术考古学的理论体系尚欠完备,但当今艺术史和考古学的研究者对这一理论的关注已今非昔比。在对中国艺术考古学建立与发展的回顾中能够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即中国艺术考古学的理论思考最早是由考古学背景的学者提出和阐述的:最早提出“美术考古学”理论概念的夏鼐先生是新中国建立后最著名的考古学家之一;撰写“美术考古学”条目的杨泓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最早对“美术考古学”进行理论阐述的刘凤君先生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毕业生;作为第一个系统构建“中国艺术考古学”理论框架的笔者也有文物博物馆学和考古学的学习经历。目前,专业艺术院校在对美术史论专业学生的培养中,需要开设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课程,考古专业的毕业生到了艺术院校工作后,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所学的本专业与艺术研究联系起来,将考古出土的古代艺术品作为专题进行讲述与研究,自然而然地跨入了艺术考古的行列。曾经接受了艺术创作实践与理论学习的艺术院校毕业生,绝大多数主要从事对传世书法、绘画艺术品或古代著名书画家的研究,小部分进入了文物博物馆与考古部门工作,有机会从艺术的视角对考古发掘出土的艺术品展开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如巫泓先生、张朋川先生等。但是,上述现状对艺术考古学学科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好在这一现象正在逐渐改观。考古工作者与艺术史研究者开始共同探讨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发展问题,2006年5月19日,清华大学中国考古与艺术史研究所在校内的近春园西楼召开了由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二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的“艺术与考古座谈会”。这是继1996年5月31日,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河北古代墓葬壁画研讨会”以后,文物考古和美术界的专家学者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的再一次盛会。

展望未来,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前景非常灿烂。

首先,中国艺术考古学的理论最先由具备考古学背景的学者奠定,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对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的考古成果资料的占有和熟悉程度,以及对田野考古工作方法论的了解。但是,要想对艺术考古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则需要对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和运用。仅有考古学背景的人大都停留在对考古出土艺术品的分类、资料的整理研究上,即使上升到理论,也由于其本身对艺术理论方面知识的欠缺而不能深入。因此,在中国艺术考古学理论体系的完善过程中,具有良好美学与艺术理论素养的艺术史研究者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那些长期在艺术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艺术发展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研究领域已经很难有发挥空间的现实面前,开始转而从考古出土艺术品中寻找突破口。毕竟中国传世的书画艺术品及其作者在数量上是非常有限的,而考古出土的艺术品却层出不穷,这就是中国艺术考古学发展的内在动力。超级秘书网

其次,中国艺术考古学的研究人才更趋专业化。国内的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培养艺术考古方面的学生,并且突破了由专业艺术院校培养的模式,综合性大学也在积极培养从事艺术理论研究的人才,这主要得益于艺术学科在中国高等院校的建立和发展。在专业艺术院校中,不但有美术考古学研究所,开设美术考古学课程,而且专门招收美术考古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例如中央美术学院有美术考古学的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山东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院校均招收美术考古学或艺术考古学方向的研究生;西安美术学院更是在2006年10月成立了全国首个“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所”,并创办了《艺术考古》杂志。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国艺术考古学明天的辉煌,正是要寄托在目前正在接受系统艺术考古学理论和实践熏陶的学生身上。

文艺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一、建筑投影作为公共艺术形态的必要性

建筑投影的尝试虽然一直都有,但却没有引起太多反响。除少数尝试有具体的实际应用外,一直以来动态影像的建筑投影都以装置艺术或视觉实验的方式出现,脱离公众需求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原因。2000年后,更多的艺术创作者,以及如微软这样的商业团队开始尝试将建筑投影与大众生活联系起来,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为建筑投影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由此可见,出现在公共空间中,又结合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动态影像手段,建筑投影不能无视公众权利和公共空间秩序。想要用更“艺术”的形式包装本来与大众生活关系亲密的动态影像,结果只能拉开公众与建筑投影的距离,也是对动态影像形式利用的浪费。因此,以满足公众需求和吸引公众参与为核心价值的公共艺术形态,才是对于建筑投影健康发展的合理定位。

二、公共艺术要素与建筑投影创作表现

1.公共空间——情境提供与视觉更新

公共空间对于公共艺术和建筑投影来说都是最基本的充要条件,对公共空间环境的美化也是公共艺术作品最基本的功能之一。这种美化并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装饰,而是对于符合该空间审美趣味的体现。公共艺术品对于其所在空间来说是创造了一种类型化的情景,由此对公共空间进行了视觉体验的更新。美国影像公共艺术教授莎伦•丹尼尔曾指出:“我把自己看作一个情境的提供者,把艺术创作的概念从创作内容延伸为了创作情境。语境提供是关于去中心化的,创造多重空间,不是讲述一个真理而是多个真理。”[1]2011年5月在美国“新城市创意节”汇集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纽约艺术家的作品,通过投影的方式与老旧的博物馆建筑融合,用涂鸦、影像、绘画等作品不断变幻着建筑的外观,让相对老旧的建筑焕发出新的视觉美感。整个建筑就像是一个超大的立体IMAX,让艺术品走出博物馆,让城市居民可以在街道上就领略艺术家作品的美妙。(图2、3)如果我们能够真正通过投影的方式改变一个建筑的表面,让不同的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媒介来直接、及时、短暂地表现建筑与时代的融合,那么建筑本身的规模与形状就是经典的,而其面貌却是动态和多样的。此外,公共空间的格局一旦形成后,物理更新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而动态影像对于建筑外观以及建筑所在空间的视觉更新则是便捷和有效的。2011年阿联酋国庆日当天,阿布扎比谢赫•扎耶德大清真寺运用建筑投影的方式为国民献上了一场宏大的视觉盛宴。(图4)44台投影仪总共产生84万流明的光通量,总投影面积覆盖约21万平方英尺。整个大清真寺的外立面被各种动态的文字、图形、影像所填充和装点,这些元素都来源于充满教义的祷文,是用视觉的形式讲述教义与信仰的故事与深意。精心设计的动态影像让原本就雄伟宏大的谢赫•扎耶德大清真寺更显庄严与神圣,建筑投影对于整个建筑群落空间的视觉更新作用凸显无疑。公共艺术要融合多种印象,让视觉中心性消失,艺术不再专注于创造具体物件,而应创造人与整体环境的关系,产生无所不在、不可言诠的偶发感应。[2]建筑投影对虚幻的动态影像与真实的砖石建筑的融合,让空间环境整体呈现一种既统一又饱含变化的美妙感受。当然影像绝无法替代真实材料更新带来的审美体验,但这种非实物尝试却为公共空间更新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2.公众参与——友好形式与交互可能

公共环境不是单纯的物理场地,使用者、管理者的存在与活动,才是公共环境的核心价值;而位于其中的公共艺术的价值也不在于单一作品的完美,而在于凝聚群体情感价值。[3]所以,公共空间虽然是公共艺术创作的基础保证,但公众参与才是第一核心要素。动态影像对于今天的大众生活来说,有着先天的高接受度。一方面,数字影像技术让摄影、电影、电视、网络等各种类图形影像产业高度发达,在信息可视化的发展过程中,接受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快速直观,且不断追求更为刺激的视觉体验来保持视觉敏感与信息的顺利传达;另一方面,人们的审美观念中习惯并认同虚拟与现实空间并行的视觉生活状态。物理空间的人、建筑、交通工具是生活,各种电视、电脑、手机移动终端大小屏幕中的影像也是生活,且同样真实。这一切都保证了建筑投影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形式更容易引发公众的主动参与。新西兰奥克兰码头大楼的建筑投影创作就尝试让观众参与创作,成为作品构成的组成部分。(图5)艺术家们利用投影设备将观众的身体投影放大到约五层楼的高度,观众可以通过肢体的动作与原有影像产生互动,从而形成新的图形影像。除此之外,手指投影和手机屏幕追踪等设计也被运用在此次展示中。这些效果的叠加一方面带来更多有趣的交互可能,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公众的可参与度。2012年9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潘瑞思开展的“无障碍项目”(NoBoundariesProject,图6),创造性地将音乐与数字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完成了一次以关爱残障人士为目的的建筑投影展示。投影仪将动态的卡通影像投射在建筑表面,观众们可以通过敲鼓来触发这些图形的变化,随着敲击的速度与节奏不同,墙上的卡通影像也随之产生或急或缓、有分有合的动态效果。这种互动设计,让听不到声音的残障人士也同样感受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也由此凸显了活动的“无障碍”主题。传统公共艺术作品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集体式的交互创作过程和成品的开放程度上,而建筑投影的全新数字媒体特征,则具备了提供更多、更复杂交互实现的可能。3.市民文化——现实关怀与共同记忆公共艺术作为供大众享用与检阅的艺术,其形式内容都不应脱离对当下社会生活的人文关怀。建筑投影的公共艺术形态绝不能仅仅依靠视觉冲击来迎合大众趣味,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和表现,才能让建筑投影表现既有内容支持,又不会过于高深晦涩,再次成为小众的精英艺术。对环境与能源的关注是当代社会与公众生活所关注的热点,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利用建筑投影的手段,将校园内的能量变化用光谱动态影像的方式投射在校内建筑立面上。(图7)不断变化着的形状和色块看起来赏心悦目,实际上流动的颜色代表了校内热量消耗的高低起伏。这种能量可见的方式不但直观有趣,也同时触发了公众对于能源问题的关注。2011年7月,为纪念墨西哥孔波斯特拉的圣地亚哥大教堂传道800周年而进行了一场规模盛大的裸眼3D建筑投影表演。(图8)16台投影仪,共计高达35万流明的光通量输出,将这座巴洛克风格教堂的正面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屏幕。古树青苔、蝴蝶翻飞、喷火巨龙、教堂崩塌、宇宙星辰等等冲击力极强的画面配合音效与焰火,曲折而生动地讲述了圣詹姆斯的人生故事和教堂800年来的风雨历程。而这次建筑投影的展示,成功的吸引了超过10万名观众。由此可见,除了美学目标外,公共艺术往往还有传承信息、保存记忆的史学功能;大众精神生活的满足也离不开对居住地历史的认同感。从记录的角度来看,没有哪一种形式比影像更能够完整全面地留存和展示过往的记忆。但传统雕塑、纪念碑和建筑等定点艺术的象征性、升华功能,以及来到纪念碑旁共同追忆的仪式感等,都是动态影像所远不能及的。因此,建筑投影在凝结共同记忆的功能实现上,同时调动了动态影像与定点艺术的各自优势,产生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结语

动态影像与今天的大众生活关系密切,在不经意间便完成了“艺术走进生活”的重要命题。而建筑投影一开始创造性地将动态影像与建筑融合起来,却总以精英艺术的面貌出现,遗忘了动态影像与之受众群体的关系优势。公共艺术帮助建筑投影从小众的视觉实验走向了公共空间和公众生活,满足公众需求的核心价值,也让建筑投影逐渐成长为当下最热门的公共艺术表现形式。公共艺术并不只有景观雕塑,在动态影像的创作过程中,只要围绕公共空间、公众参与、市民文化这三大公共性要素,关注美化更新、形式友好、交互体验、现实关怀和共同记忆凝结等各项功能的实现,像建筑投影这样的新媒体影像形式必将成为未来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彭伟单位: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第二篇: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模式

一、高校公共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在我国,公共艺术学科基本上是在原有的雕塑、壁画及装饰等相关专业的基础上,辅以一些人文课程建立起来的,其课程基础核心还是以技能和知识的单向传授为主。重专业知识、轻综合能力的思想长期扎根在一些教师的头脑中,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理论实践不足,掌握的知识很难及时得到验证并发展创新,知识结构也相对单一,从而阻碍了设计思路的拓展。国际上先进的设计院校在培养设计师所需要的训练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反思,对公共艺术设计涉及的周边相关专业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从而对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实验进行改革。逐步建立起以审美和专业技能课程为核心,以人文历史学、自然学、社会学等课程为辅助的庞大边缘型课程群。由此可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设计人才,一方面要加大对实践环节的控制,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周边课程和专业边缘相关知识的传授,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具备随时获取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对设计学科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以更好的教学模式取代原有的教学模式。

二、边缘型设计教学模式的构想

艺术设计学科的外延很广。而对于公共艺术这样存在于公共空间中、具有“最广泛化的艺术存在”的艺术类型来说,包含的范围就更广,与其他专业发生关系的几率也更大。因此,专业与专业的“边缘”就显得更广阔。对于边缘型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正是建立在这个广阔边缘基础之上的。关于边缘的概念以及它是如何在人们的思想中发生作用的,滕守尧先生在《文化的边缘》一书中曾有过精辟的描述:“……在对话意识的指导下,各部分之间的界限开始拆除,分离开始融合,冲突转变为和谐共处,‘边界’转变为‘边缘’。‘边缘’是各种文化对立二元或多元之间相互对话和交流、不断发出新气象的地带,也是一个开放的和多元共存的地带。不同要素在这里接触和融合,滋生出新的东西,并迅速向周边扩散,有效地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和文化本身。”可见,“边界”和“边缘”可以相互调整、互相转化,专业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当然,转化的前提是要拥有“对话意识”,持有一种平和、开放的心态。针对公共艺术设计自身及其边缘知识结构的特殊性,笔者提出并构想边缘型模式的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第一,在总体思路上,强调开放性的思想体系,要求学生具备随时学习各领域新知识、以新思路解决矛盾的能力。第二,在专业设置上,采取整合各学科相关的优势教学资源,构建“3+1”或“2+1”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设置公共艺术的课程结构时充分考虑多元性、包容性与交叉性。学生通过专业交叉与融合的课程学习,会拓宽专业视野,摒弃陈旧死板的专业学习模式,培养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独特的个性风格与专业发展潜能。第三,在课程安排上突出科学,挖掘艺术、自然与人文的跨学科结合。第四,在教学方法上,运用体验性教学模式,通过各种途径共享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独特创新的设计思维模式。应该看到,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边缘化教育是当代许多艺术和设计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途径,也是大学教学思想变革的重要方向。因此,构想中的边缘型教学模式应该以探索为动力,以创新为目标,包容各种文化形态,充分吸收各种知识要素,在此基础上整合专业要求和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从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边缘型设计教学在公共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边缘型设计教学构想在公共艺术课程实践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边缘型模式教学可以通过这样几个途径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首先,在学生上公共艺术设计课前期阶段应安排一些启蒙课,启蒙学生的专业思想、独特眼光与创新意识,重点培养学生包容的眼光与创新意识。在专业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视觉分析与形式表现的综合能力,对一些不成熟但有所创新的设计方案予以鼓励,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其最终完善设计方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表达方式,对作业中出现的不新颖的设计要进行思维深度和广度上的引导,尤其是对于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引导,让学生知道创新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深厚的知识积累。当前所倡导的创新是对大众文化、传媒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的提升与提炼,只有这样的创新才是有艺术生命力的。其次,在设计方法教学上教育学生要打破公共艺术的概念,不能认为公共艺术只是简单的“雕塑+壁画”的结合体;提倡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探寻公共艺术的新形式。让学生明白公共性是实现艺术与人文价值的核心部分,也是衡量其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尺。

公共性的存在状态可以折射出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状态以及人文关怀。因此只要是符合公共性的形式,都可以大胆借鉴和使用。再次,大胆探索,灵活实行学科交叉和专业渗透,实现学科综合,使跨系、跨专业选修学分更为普遍。具体可通过开办艺术与人生、教育、哲学、社会、心理、科学等各类专题讲座的形式,促进学生的艺术素质与其他素质的融合。也可采取与姊妹艺术相互交叉或与非艺术学科相链接等多种教育形式,如音乐、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交叉选择一门基础课或有代表性的专业课,了解不同专业的共性和不同表现手法,不仅体现各门艺术之间的相通,更重要的是把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等联系起来。以最近一次公共艺术课程为例,笔者在课程中要求学生在户外进行一次公共艺术实践——行人天桥公共艺术改善活动。在初步考察地点之后,学生交上来的初稿几乎都是“壁画+雕塑”等装饰构造的形式,作品缺乏深刻的思考,设计陷入僵局。在深入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从广阔的社会尤其是历史和自然中汲取灵感并从发现事物的矛盾和边缘角度进行研究。学生经过反复讨论,提交了第二阶段作业分工安排。如,考察天桥的背景资料,包括面积、长宽、功能、材质;搜集新闻媒体上国内外关于天桥改善的计划资料,增加对行人天桥建设和保护的认知;对于天桥的历史存在进行资料收集;为行人天桥及附近环境作了地图分析;到天桥作实地考察,了解及观察现实的情况;在现场通过观察和个案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初步意见;等等。学生分析和讨论问卷结果后,发现了一系列艺术问题之外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学生重新提出四个设计方案供人们投票。为了进一步协助公众参与设计,学生创作了一系列天桥和物品模型,以便进行个性设计。最后全班投票确定最终方案。项目启动后,最终方案的设计者以中标人的身份成为整个项目的负责人,对全班同学进行分工,制订详细计划,制作工程进度表,并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考勤。这个单元的教学效果喜人,调动了学生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另外,在课题选择中可以重点布置多元文化交叉的课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课题主要方向为东西方文化关系研究、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等。如,学生通过分析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等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先锋展览,不仅拓宽了知识面,了解了当今世界展览和艺术的发展方向,也对如何处理好这种类型的公共艺术作品与不同民族间的关系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教学模式应不拘泥于以上几种,教师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教学条件,创设更加丰富、有趣、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并认真总结、探索其目的、方法、特点、规律以及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和影响。通过艺术与世界的多元联系,把艺术放到一个更广泛的关系中,从而使学生能完整、生动地表现艺术,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深刻体会艺术背后的文化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结语公共艺术设计教育应注重宽基础,包括艺术与技术两个方面,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并与时代文化艺术同步发展。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也应注重社会学、文化艺术、人文科学等学科之间的交融,注重其实践性与技能性,让学生以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艺术设计表现力服务社会。

作者:徐健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第三篇: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研究

一、公共艺术与城市居民的互动性

公共艺术的功能设置中把民众参与列为必要项目。哈贝马斯认为,“所谓‘公共空间’,首先意指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识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空间原则上向所有公民的开放”。民众参与公共艺术的过程,对艺术回归公共有直接帮助,体现出民众在与公共艺术进行互动时的使用与情感的认同,更能体现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日本的“环大树之屋”就是公共艺术与人们产生互动的最好范例。“环大树之屋”是以大树为母体,围绕大树设计的一个幼儿园附加建筑。建筑物中心被植物的枝干和茂密的树叶穿透,打破了室内与室外空间的区分,消除了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界限。在蔓生的枝干和茂密的树叶中找到隐藏在建筑内部的柱子和楼梯,让上楼的过程变得非常有趣。此外,建筑中有被中央大树枝叶覆盖的部分结构,使得开放式“树屋”中形成许多压缩和封闭的狭小空间。小朋友只有半蹲或爬行才能通过,加大了人与大树之间的亲密互动关系,树屋也成为孩子的天然游乐场。“环大树之屋”不失为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城市中的大树与人们发生了空间上的互动关系。

公共艺术使建筑环境发生了改变,不仅美化了城市,更让人们与城市得到另一种交流,拉近了城市空间与人们的距离,使彼此产生了更多互动。三、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结合性广场和纪念碑是公共艺术中体现城市文化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它们的身份不仅仅是大众休息、玩耍、闲聊的公共空间,更展现了整个城市的中心价值与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的具体表现。位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广场,建成时间为1667年,建于圣彼得堡教堂的正前方,是罗马教廷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整个广场呈椭圆形,地面用黑色方形石块铺成,两侧是宏伟的走廊,由梵蒂冈的装饰性建筑大理石柱构成的柱廊组成。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高25.5米的方尖石碑,显得寂静而肃穆。整个广场就是一件巨大的公共艺术作品,它是梵蒂冈的精神代表,是整个城市气质的体现。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中推动了文化交流,无形中传递着城市的精神文化,也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公共艺术代表艺术本身,并给城市环境提供了巨大价值,充分表明了对使用空间中人们的人文关怀和感受自然与人文场所意义的定义。公共艺术不仅是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同样也是公民生活经验和生命历程的体现,体现了城市的文化脉络和艺术的时代价值。

二、结论

公共艺术是城市空间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直观、最明了的城市文化载体。公共艺术同样扮演着连接城市历史与城市未来的纽带角色,为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人们增加对城市的记忆,讲述着城市的历史故事,蕴藏着城市的灵魂。公共艺术是衡量城市进度的标准,既要能够满足人们的行为需求,又要能为城市创造出新的文化。在当代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王欢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第四篇:城市环境下的公共艺术

一、公共艺术在城市街道空间延伸的主要原则

功能性兼顾。城市绿色道路将城市与周边公园、自然风景、露天广场、历史文化遗迹等组合起来,从而形成专门运动休闲区、游览区和步行绿色道路。设计以人的需求方便、安全、舒适度上综合评判依据,然而不仅仅能满足人们在物质上的追求,应满足市民的精神需求。因此,城市绿色道路给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同时,并以美学价值取向为出发点,改变市民的审美趣味模式。2.3交流与互动结合城市绿色道路空间本属于比较开放性特征,这种环境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融入里面,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交流场地和公共活动区域。公共艺术应当需要设计师们将艺术创作的传统思维方式,从个体形式转向社会共同审美的精神构建,通过与市民的交流与互动方式使得艺术进入我们大众化的生活中。

二、公共艺术城市绿道空间设计方式

1.城市绿道公共艺术规划

公共艺术规划是由公共艺术在城市绿道中所组织完成的计划,绿道的城市定位,都是结合城市各地的特色、历史背景、城市发展现状,景观小品和设计主题来确定城市街道不同的设计风格、思路和艺术表现形式。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应对绿道的空间组织形式、文化与形象的结合,地域文化进行生活化的调研,最后确定公共艺术规则的布局、形式、题材等规划内容,为设计提供最可靠的指导依据。公共艺术规则遵循系统的原则,综合考虑街道与城市的空间关系使得公共艺术更加合理化,符合整个城市发展的形象定位。

2.城市绿道在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

雕塑在城市公共艺术中,是通过环境形体来实现的。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绿道的尺度下,以公共雕塑和景观装置为节点,强化城市绿道的意象和感知,这是融入城市绿道整体空间的重要表现手法。在艺术专项中地点、题材、规模、艺术形式等基础上,还应要求改变创作观念的转变。城市绿道的公共雕塑不但具有雕塑的艺术属性,还具有景观属性与空间属性。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城市绿道越来越多的为市民的生活娱乐提供了重要的场地,因此,城市公共艺术雕塑不仅是艺术家的主观意识,而是要在当地社会的人文背景和现实生活中出发,以雕塑或景观的思想观念,与市民建立情感交流互动,激发人们对城市文化历史与现实动态的关注思考,提高市民对城市中的各种审美体验。

3.公共识别系统

城市绿道中的场所通常是以文字、图形、色彩、标志的形式构成的视觉图像系统。城市绿道导向标识系统是绿道和使用者之间的重要沟通媒介,其中包括了指引市民方向、地理位置与标识符号。然而这些图形与位置、材质、造型,以及绿道空间的环境有很大关系。绿道导向系统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有效的空间信息,还能指引人们的行动方向和活动范围,以免在新的环境中迷失方向位置。良好的公共识别系统设计,能大大的提升城市绿道空间活动容易度,使得城市绿道有较好的使用体验性能。大部分的城市绿道设置了很多基本的标识与导向,往往显得较为简单和造型缺乏美感。因此,城市绿道的标识系统也是公共艺术介入的重要平台。

4.人性化的公共艺术设计

城市绿道公共设施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功能上的应用考虑,还工业设计和艺术创作结合一起,使得公共艺术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工艺美感。公共艺术都是以人性化和艺术化,以及整体绿道空间环境的协调,这些都是设计的总体要求。如休息设施中的座椅和遮阳亭、安全卫生设施中的护栏和垃圾箱、服务设施中的公共卫生间和售货亭。

三、结语

文艺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灵芝;种类;成分;作用

灵芝属于自然界分布的一类真菌生物,是祖国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素有“仙草”等之誉。古今药理与临床研究均证明,灵芝确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现代药理与临床实践进一步证实了灵芝的药物作用,并证实灵芝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现在,可以药食两用。

1种类

中国古人很早认识、研究、药用和信仰灵芝,并视为仙草和祥瑞之物。我国大量的古籍、史料记载了灵芝,并反映在医药学、民间文学、宗教信仰、建筑艺术、古典哲学、生物分类及栽培等各个方面,然而在人类发展史上所占的地位和产生的影响,却远远不及灵芝[1]。《神农本草经》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其中详细记载了“六芝”即青芝、赤芝、黄芝、黑芝、紫芝。后来的《唐新修本草》(659年)被认为是我国古代记录“六芝”类真菌重要的药典。

2灵芝的成分

2.1三萜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包括灵芝酸、灵芝孢子酸、赤芝孢子内酯等四环、五环三萜,属于高度氧化的甾烷衍生物[1]。在迄今所发现的103种三萜类化合物,大部分具有生理活性,其中包括直接毒杀肿瘤细胞和间接抑制肿瘤生长。

2.2多糖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一度被认为是灵芝中的主要功效成分,并已证明了其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和抗衰老等生理活性[1]。现已探明了灵芝多糖包括葡聚糖、肽多糖、杂多糖等几类共100种。

2.3核苷类化合物核苷类化合物也是灵芝孢子中生理活性较活跃的成分之一,其中腺嘌呤核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凝聚反应的作用,对延缓或消除恶性肿瘤晚期容易发生的部分致死血液并发症有作用。

2.4酶类灵芝孢子中蛋白质含量为7.2%~7.9%,其中包括多种酶类。部分酶类对消除或减轻病人在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保护骨髓和正常细胞不受伤害有较明显作用。

2.5氨基酸多肽类现已测定灵芝孢子中的氨基酸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赖氨酸、鸟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γ-氨基丁酸,并发现有含硫氨基酸,其结构经X-衍射分析确定为硫组氨酸甲基内铵盐。

2.6微量元素与有机锗灵芝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包括锰、镁、钙、铜、硒、锶、钡、锌、铁、锗、磷、硼、铬、镍、矾、钛等,其中有机锗含量是人参的十几倍。某些疾病会导致病变部位电位下降,如肿瘤部位即比正常部位电位低,有机锗可从这些部位夺取电子,从而升高其电位,恶化病变细胞组织生存环境,促使其迅速衰老、死亡,并影响其分裂繁殖。

3灵芝的作用

3.1抗肿瘤作用自身免疫功能的低下或失调,是肿瘤之所以会发生并扩展的重要原因。灵芝是最佳的免疫功能调节和激活剂,它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灵芝可以通过促进白细胞介素-2的生成,通过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通过提升人体的造血功能尤其是白细胞的指标水平,以及通过其中某些有效成分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成为抗肿瘤、防癌以及癌症辅助治疗的优选药物。

3.2保肝解毒作用灵芝对多种理化及生物因素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无论在肝脏损害发生前还是发生后,服用灵芝都可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灵芝能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所以,灵芝可用于治疗慢性中毒、各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碍。

3.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均表明,灵芝可有效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增强心肌氧和能量的供给,因此,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可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的治疗和预防。对高血脂病患者,灵芝可明显降低血胆固醇、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并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于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形成者,则有降低动脉壁胆固醇含量、软化血管、防止进一步损伤的作用。并可改善局部微循环,阻止血小板聚集。这些功效对于多种类型的中风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3.4抗神经衰弱作用汉方中,灵芝就已用于神经衰弱症与失眠,故它对中枢起到良好的作用。提取物能激发运动性抑制,使运动性降低,使协调运动失调、呈现用量依赖性镇痛效果,对环己巴比妥睡眠作用能缩短睡眠时间,能延长中枢兴奋药咖啡因致痉挛及死亡的时间,这些结果表明,灵芝对中枢呈抑制性作用。祖国医药所载灵芝能:“安神”、“增智慧”、“不忘”。

3.5治疗高血压灵芝可使麻醉兔的血压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5%和25%,亦可使神经活动受到抑制,抑制率分别为20%和40%。

3.6治疗糖尿病灵芝降血糖的成分为GanoderanB及降血糖之原理是由于促进组织对糖的利用。服用灵芝后可取代胰岛素抑制脂肪酸的释出,可改善血糖、尿糖等症状。血糖由173mg/dl降至116mg/dl,胆固醇由233mg/dl降至179mg/dl,β-蛋白由580mg/dl降至465mg/dl。灵芝中的水溶性多糖,可减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程度。

3.7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作用灵芝有显著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对于缓解此种疾病的咳痰、喘的症状及防止喘息发作有显著效果。其免疫促进作用,又可有效防止反复的感冒,从而减少此病的复发。

文艺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物流管理对于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已经引起了企业的普遍关注。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步认识到:物流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物流成本的高低关系到企业利润水平以及竞争力的高低,因此,物流成本管理成为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人们对物流的关心首先是从物流成本开始的,正如有的专家指出“物流既是主要成本产生点,又是降低成本的关注点”。[1]1-28加强物流成本的研究,强化物流成本的管理,对提高物流活动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物流成本的特征

物流成本是指伴随企业的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物流活动中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是物品在实体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狭义的物流成本是指物品运输、包装、装卸、储存、流通加工等各项物流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广义的物流成本是指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物品实体与价值变换而发生的全部成本。它具体包括了从生产企业内部原材料采购、供应,经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存放、搬运、装卸、成品包装,以及运送到流通领域,进入仓库验收、分类、储存、保管、配送、运输,最后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发生的所有成本。[2]191-205现代物流是一个贯穿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一系列活动,是一个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和国界的复杂系统。因此,物流成本有着不同于生产成本的自身特征:(一)物流成本的隐含性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人们对物流成本的总体内容并不能完全掌握,提起物流成本大家只看到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一角,而潜藏在海水里的整个冰山却看不见,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成本的主体部分,他把这种现象比做“物流冰山”。[3]379-395一般情况下,在企业财务报表中记载的物流费用,只能看到支付给外部运输和仓储企业的委托物流成本,而这些显性物流成本在整个物流成本中确实是冰山一角。因为,工厂生产的产品从工厂运到商业部门的物流成本,是计算在产品成本中的;购买原材料所支付的物流费用是计算在原材料成本中的;自运运输费和自用保管费是计入营业费用中的;另外与物流有关的利息和其他利息一起是计入财务费用之中的。如果把这些来自生产成本、原材料、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之中的隐性物流成本划分出来,并单独加以汇总计算,就会对全部物流费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二)物流成本之间存在效益背反规律“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这是一个此消彼长,此盈彼亏的现象,虽然在许多领域中这种现象都存在,但物流领域中,这个问题似乎尤其严重。1.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高水平的物流服务是由高水平的物流成本作保证的。在没有较大的技术进步的情况下,物流企业很难做到既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成本。一般来讲,提高物流服务,物流成本即上升,两者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与处于竞争状态的其他企业相比,处于较高服务水平的企业,要想超过竞争对手,维持更高的服务水平就需要有更多的投入。美国营销专家P.科特勒指出:“物流的目的必须引进投入与产出的系统效率概念,才能得出较好的定义。”即把物流看成是由多个效益背反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以避免片面达到某一单一目的,而损害企业整体利益。[4]197-2032.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现代物流是由运输、包装、仓储、装卸及配送等物流活动组成的集合。物流的各项活动处于这样一个相互矛盾的系统中,要想较多地达到某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会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一定的损失,这便是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例如,减少物流网络中仓库的数目并减少库存,必然会使库存补充变得频繁而增加运输的次数,这样在库存成本降低的同时,又使得运输成本增加;将铁路运输改为航空运输,虽然增加了运费,却提高了运输速度,减少了库存,降低了库存费用;再如包装问题,在产品销售市场和销售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假定其他成本要素也不变,那么包装方面每少花一分钱,这一分钱就必然转到收益上来,包装越省,利润则越高。但是,商品进入流通之后,如果包装降低了产品的防护功能,造成大量损失,就会造成储存、装卸、运输功能要素的工作损失和效益减少。显然,包装活动的效益是以其他功能要素的损失为代价的。我国流通领域每年因包装不善出现的上百亿元的商品损失,就是这种“效益背反”的实证。[4]197-203所有这些表明,在设计物流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使整个物流系统达到最优。(三)物流成本消减具有乘数效应物流成本的控制,对企业利润的增加具有显著作用,这可以从物流成本消减的乘数效应得出。假设销售额为100万元,利润率为10%,物流成本为50万元,如果成本降低1万元,就可以增加1万元利润;而要增加1万元利润,销售额则要增加10万元。由此可见,物流成本的降低对企业经济效益有着很大影响。[5]1-9由于物流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加之物流成本的隐含性和复杂性,我国对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刚刚起步,进一步探析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很有必要。

二、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2003年我国国内物流业实现增加值为78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成为拉动GDP增长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04年我国物流业实现增加值为84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6]12尽管目前我国社会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但物流发展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方法还比较落后,物流成本高居不下,主要表现在:(一)基础设施薄弱我国物流行业内部设施大多数是20世纪60、70年代兴建或配置的,大部分已陈旧或老化。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但物流基础设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交通运输矛盾日益突出,物流产业一直缺乏现代运输及物流配送的网络技术系统,导致物流行业货运的空载率高达60%,运输成本比西方发达国家高出5倍,仓储量则是美国的5倍。[7]14-15调查显示,我国许多商品总成本中,物流成本已占到20%-40%,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是10%左右。[8]51-54在生产环节的利润率越来越低的情况下,物流基础设施不仅阻碍了物流业乃至整个流通体系的发展,而且使国内企业不容易摆脱生产成本低、交易成本高的不平衡的状态,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二)物流管理水平较低长期以来,我国许多企业经营的重点是生产和销售环节,往往对物流中潜在的利润视而不见,未能意识到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在这种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下,物流企业处于小、多、散、弱的状况,具体表现为:一是管理部门较多,协调性差,管理效率不高;二是管理条块分割,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加剧;三是管理层次较多,地方保护严重;四是管理规章政出多门,执法宽严尺度不一,形成管理无序,造成物流业效率低、损耗大、成本高,从而大大削弱了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三)企业物流信息技术落后我国传统物流经营模式是以仓储、运输、装卸、养护为重点,不重视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和物流技术的引进。目前,大部分物流企业电子化水平低,信息加工和处理手段落后。在我国,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全球卫星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销售时点管理系统(POS)、电子订货系统(EOS)等物流信息技术还未普及,物流信息网络尚未建立。[9]39-40企业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增加物流成本。(四)物流业务外包不足企业很难在生产、采购、运输、仓储上同时达到规模经济,但物流业务外包方式不仅可以使企业“瘦身”,甩掉不必要的包袱,减少资金、人员、技术投入,使企业能集中精力发展其擅长的业务,还可以突破自身的资源限制,充分利用外包伙伴的创新能力和技术专长,把各领域的优势集于一身,增强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但目前我国企业自货自运的现状比较普遍,造成企业把有限的资源分散,在一些不擅长的领域中同强手竞争,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的成本。[8]51-54(五)物流成本核算不够科学从目前财务报表披露角度,我们可以把物流成本分为显性物流成本和隐性物流成本。所谓的显性物流成本是指已经在会计报表中列支的“物流成本”,包括设备折旧费、运输费、装卸费、仓储租赁费、流通加工费等。隐性物流成本是指还没在会计报表中列支的“物流成本”,如库存呆滞产品成本、回程空载成本、异地调货费用。随着物流业的发展,显性成本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会逐渐减少,隐性成本所占比重将逐步增大。由于隐性物流成本并未在现行报表中予以披露,造成企业较难对发生的各种隐性成本做出明确、全面的计算和分析,加上在企业财务决算表中,对企业内与物流中心相关的人力资源成本费用、设备折旧费、固定资产税等各种费用是与企业经营费用合并计算,也很难正确把握实际的物流成本,不利于进行现代化的物流成本管理。[10]51

三、我国物流成本管理水平低下的原因分析

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造成物流效率较低,物流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我国物流体制建设不完善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有关物流发展的国家产业政策和完整的物流法律体系,尽管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为推动物流发展制定了不少的政策和法律规章,但大多数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难免带有地方或部门的保护色彩。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是造成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性因素。由于现行财税体制仍具有强化“行政区经济”,激励市场分割行为的利益驱动功能,分税制使地方政府具有追求扩大本地经济规模的动力,这就造成人为的地区封锁和分割,排斥外来企业竞争,阻碍公平、有序的物流市场的建立,也造成企业间的人为分割,不能进行信息共享,导致企业物流成本偏高。(二)思想不够重视在“重生产,轻物流”的思想观念影响下,我国企业对生产领域以外的采购、运输、仓储、等环节顾及较少,对物流的基本建设投资偏低,物流运行质量落后。虽然很多企业己经逐步认识到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但像海尔、宝洁、美的这样将物流看作是企业生产和形象的灵魂的企业还为数不多,总体上物流还远未被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所认识,更不用说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制度的建设了。(三)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目前我国物流社会化与专业化程度较低,第三方物流服务在我国刚刚起步。尽管物流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尚小、技术水平低、装备落后、质量普遍不高,而且被使用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工商企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重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且物流的执行主体多为供货方,主要还是一些基本服务,如运输或运输加上仓储服务,难以满足多数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对物流服务高水平综合性服务的需求。这就必然造成物流资源的极度分散与浪费,并直接导致物流企业的市场需求不足。目前,我国只有18%的原材料物流、16%的产品销售物流是由专业物流企业承担。[11]46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物流企业多数只能提供基础物流服务,能够集成、整合几个阶段物流服务的企业相当少,能实现全过程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几乎为零。(四)企业物流人才缺乏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的管理者素质较低,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整个物流行业职工总数的7.5%,大大低于其他行业。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一项调查,目前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仅高级国际采办人员的缺口就在30—50万人左右。[12]122-125企业物流人才缺乏不仅在数量上,而且结构单一,也制约着物流成本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加强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的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物流成本管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物流成本管理。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建立全国统一协调机制现代物流产业所具有的产业融合特征,决定了它的发展是以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促进行业和地区间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为前提。而目前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出于自身利益呈现割据一方的格局,无疑会加大物流成本、阻碍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树立现代物流理念,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统一协调机制,重新审视企业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方式,研究商讨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构建一个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寻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最佳途径。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增强物流总成本观念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看,我国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按职能为基础的成本核算体系将物流系统诸环节隔离分解,没有单独核算物流成本的会计科目,一般所有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导致一些物流费用无法计量与控制,造成物流成本信息失真,为此,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实行物流费用单独核算,明确物流成本的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使物流成本管理与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结起来。应以成本会计为基础,完善物流成本分类,实施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核算制度,将有关费用分解到消耗一定资源的活动上。这样,通过动态的成本分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零库存”的成本效应,来降低物流活动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追求物流总成本的最小化是现代物流的一个显著特征,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增强物流总成本观念,在科学合理的物流成本核算基础上,积极寻找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和途径,实现物流企业效益最大化。

(三)加快观念的转变,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服务是面向全社会提供集成性的物流服务,具有较高的社会化、专业化和集成化水平,是一种效率和效益都较高的现代物流社会化服务的模式。近年来,我国一些实力较强的货贷企业、储运企业、邮政企业等努力在实践中向第三方物流迈进。但总的看来,第三方物流仍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中真正能够产生附加值的环节,如流通中的加工,配送中心的管理、存货控制等还没有被整合进来,还不能提供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和运作。[13]156-161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第三方物流的形成和发展对物流资源合理配置、物流成本下降、物流效率提高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还必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使生产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销售企业、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整体化和系统化,实现全程供应链管理,努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超级秘书网

(四)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物流成本管理的好坏关键在于人才。由于我国物流发展较迟,大专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还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在物流人才紧缺的情况下,要发展物流,实现物流现代化,就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培训,造就企业自己的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物流规律的复合性人才。因此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在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下,将个人利益与物流成本管理绩效挂钩,对贡献突出的人员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还要制定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的管理办法,为物流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有效配置和整合基础设施资源,构建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划,要注重全局性、前瞻性和实用性,重点是处理好东西部地区之间物流平衡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新建物流基础设施与整合利用现有条件之间的关系,防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因此,应尽快剥离普遍存在于单个企业中的物流功能,整合社会的物流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物流信息系统。通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数据交换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做到货物实时跟踪,车辆的实时跟踪,库存的自动补货等,加强物流作业、服务质量和成本费用等方面的管理控制,努力提高物流效率,以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鲍新中.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孟建华.现代物流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张庆.物流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林玲玲.供应链物流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