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维修工程论文

维修工程论文范文精选

维修工程论文

维修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工程机械维修、保养及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它们分别是:

第一,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不规范,导致工程机械设备磨损老化速度加快。在进行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时,部分人员没有做到对施工技术的熟练掌握,对眼前所使用的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知识又知道的很少,这样的现状使其在使用工程机械设备时不能科学操作,影响了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另外,在操作人员中总有一些短期聘用人员,这些人员的技术素质相对较低,一则他们不熟悉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有时候,即使知道,往往也不注重具体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而只是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超负荷地使用、操作工程机械设备。有时,工程机械设备已经“生病”,也没有被停工检修,而仍然带”病”作业,从而加速了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除了在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不按规范操作,很多时候在工程项目结束以后,本来该进行及时维修的设备并没有得到认真的保养和维护。“带病”的工程机械设备在被调配到新的工程项目后,出现故障就成为不正常的正常现象了。为了使工程机械设备重新开始工作,不得不花费较大精力和高额费用再去进行整修,这样一来,正常施工工期又遭到了严重贻误。

第二,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力量比较薄弱。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通常点多面广,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作为一个“稍显次要”的工作自然没有其它项目更受重视。思想上的忽视加上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调动频繁的客观因素,还有一种情况也不得不说,即工程机械设备管理部门有时候会盲目地精简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包括管理人员,导致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联系不上,致使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力量更显薄弱。此外,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方面根本就没有形成完整、严格的制度,导致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非常混乱,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台账一点也不健全,上述种种管理现状给工程的正常施工造成了严重影响。

第三,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目前,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技术人员首先数量偏少,其次流动性大。维修人员这样的弱势致使一些工程机械设备在维修中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机械化程度低,修理质量难以保证。目前,进行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时,主要凭经验、靠感官来判断工程机械故障的部位,这样的判断方法使得工程机械设备的故障程度也很难得到确定。工程机械设备的疑难问题自然更难以得到解决。

二、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及管理的对策

针对工程机械维修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应对症下药,做好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及管理。

第一,提高操作人员以及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工程机械设备使用人员以及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型工程机械设备已经投入使用,不会用、不会修、不会管的问题日益突出。工程施工对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以及维修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尽量减少工程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磨损加速的人为因素,要加强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保证其能最大限度地懂得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操作。为此,不妨积极探索施工培训的新路子,如工程企业与院校联手对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以及专业维修技术人员进行培养,大力抓好在职职工的培训。此外,广泛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在竞赛中提高工程机械设备使用人员以及维修人员的维修水平。

第二,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及管理。首先,在工程机械设备配件的采购以及供应方面要做好工作,充分了解工程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使用情况以及配件的消耗量,除此之外,还要了解该配件的采购供应时间、周期等。其次,要协同有关部门,充分掌握近期的工程机械设备的施工和训练任务,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编制配件采购计划,争取做到以最小的库存量,满足对配件的最大需求。再次,要收集和整理好维修档案资料。为了搞好工程机械设备维修资料的总结,要管理好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资料,以便为日后的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管理以及对其日后的故障分析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第三,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和管理技术的研究。首先,针对工程机械设备品种多、型号杂的特点,要注重搞好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研究。要积极推广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新技术、新工艺,还要搞好工程机械设备的技术开发、消化以及革新。其次,在现代化的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中,要采用先进的检测及维修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监控检测仪器,搞好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的预防。为了针对工程机械设备零部件的不同磨损速度开展适时修理,在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及管理中,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监控检测仪器,以便有效避免因盲目性造成的损失,也尽可能地缩短维修时间。

三总结

维修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现如今,在我国实行的各项工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它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度和效率,所以说,加强对机械的维修和保养,才能使其更加顺利的进行工作,保证机械的有效使用率。正确的维修和保养方法可以使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摩擦,这样才能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对于机械的维修会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点,机械零件的盲目更换,一些故障只需要更换螺栓就可以解决,但维修人员却认为需要更换零部件,这样做只会浪费资源、增加额外的开支,为企业增添了很大的负担。在机械维修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和部位对零件进行修理和恢复,而不是盲目的替换。第二点,不能准确的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在很多企业,维修者对工程机械的构造尚不明确,不能正确的判断出现故障的部位和产生的原因,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将整个机械设备拆卸,这样做很有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得不偿失。第三点,维修者的技术欠缺,由于现代的工程机械设备越来越精良,结构也变得很复杂,维修者仅凭自己的工作经验找出问题的所在是很困难的。此外,员工的操作能力良莠不齐,很难保证机械设备不受到损坏。

2如何进行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

2.1加快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现阶段有很多企业对于机械设备更新换代问题不够重视,甚至是忽略了更新还贷问题,就算一部分企业引起了重视,但是仅仅是走形式,这样就会导致企业机械设备更新速度较慢,这就会引起机械设备老化等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故障。对于企业的负责人来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短期利益,只关心短期内的经济效益,忽略了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部分企业使用淘汰的机械设备,这让机械设备产生故障的频率大大增加,不仅仅给操作人员带来巨大的困难,也让企业失去了市场竞争能力,最终导致企业市场发展缓慢。

2.2维修保养体系的设置工程机械设备在施工时,经常会超负荷的工作、零件局部会受到损伤,而企业也很容易忽视维修和保养,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机械设备利用率低、企业成本加大,大大的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而此时,企业则会重修轻改,它们只局限在当前的修改技术,而没有真正的研究必要的改造措施,由此造成机械不能满足当前的生产力,进而会被淘汰弃用。虽然一些企业引进外国先进的工程机械设备,但由于修改技术的落后,维修者只能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对故障进行诊断和修理,加大了工作的难度,而且准确率也会很低,从而就会使正常的设备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利用。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合理有效的维修保养体系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也要保证设计的方案科学、合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量。

2.3加大培训员工维修保养能力的力度企业在设置维修保养体系的基础上,也要提高员工维修保养的能力。首先,要提高维修保养人员学习先进技术的意识,然后企业通过有条不紊、有步骤的对员工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使他们的工作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这样才能适应当代社会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多方面需要。现如今,“预防为主”的原则已经成为企业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强制性维修和保养的又一重要手段,这种方法也可以很好的对施工过程中机械进行保养,省时省力,又避免了浪费,可以说,“预防为主”的维修保养原则是我国现代化工程机械设备保养的又一个里程碑,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维修保养的可持续发展

3.1维修保养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企业在实行维修保养时也应当注意协调可持续性发展,既要保证经济效益,又要安全有效,最重要的是节能环保。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实现最大化的经济价值。在实际的工作中,工程机械设备通常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为工作人员的维修保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安全隐患和故障,这样就会直接导致企业经济受损,对社会产生危害。我们在保证经济效益时,也要注重其安全性,如果为了赶进度而加大工作时间和工程负荷,而机械又得不到及时的保养,这样不但使机械设备受到摩擦和伤害,而且工作人员的身心也会受到损伤,要想实现维修保养的可持续性发展就更加困难了。

3.2实现机械设备的节能性我们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机械的耗能问题,过多的使用电量也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企业在购买工程机械设备时,要尽可能的选择低功率的,或者是将原有的大功率设备改装成2个小功率的机械,这样不但可以保证正常的工作效率,也会减少电量的使用,减少废气的排出,也保护了自然环境,这正可谓是一举多得。

3.3经济管理的关注工程机械设备在维修保养上也要体现出对经济管理的高度关注,我们建立的制度要有一定的可行性,而引进的设备也要安全、可靠。经济管理的最高体现就是以最少的财力和人力实现最大的社会经济和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所有的工程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要以社会经济为基础,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长久的发展,这也是我国企业所关注的焦点。自上个世纪以来,多家企业在对机械维护和保养时忽略了经济管理,进而产生了许多漏洞,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而现如今颁布的企业经济管理办法已经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得到了良好的评价。

4实现工程中机械设备强制性维护和保养的优势

首先,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下,工程机械设备总是以良好的状态进行工作,将故障率降到最低,加大了机械的使用率和工作效率;其次是减少了机械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磨损,延长了维修的间期,从而避免了更多的事故发生,这也保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使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此外,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尽可能的提高设备的动力性和安全性,最少量的使用零件和材料。所以说,实现工程中机械设备强制性维护和保养对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是相当有益处的,它既可以保证工程的生产安全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又为企业增添了新的活力。

5总结

维修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1管理体制不顺

权责不明,运行管理机制存在问题水利工程大部分为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工程,公益性工程和经营性工程合在一起,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界定不清。水管单位责任主体不明晰;一些水利工程没有严格按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不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统一调度;水库工程中的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既为防洪保安发挥作用,又为蓄水、养殖、旅游等发挥作用。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各自所发挥的效益很难用准确的数据进行价值定量,区分其社会效益和自身经济效益。

2工程老化失修

机械设备老化现象严重我国的水利工程大多修建于建国初期,当时的施工技术、施工条件、机械设备等还不是非常成熟,导致当时兴建的水利工程往往存在一定的质量、功能问题。就我市的水利工程来说,同样存在年代久远、连续运行时间长等问题,存在工艺相对落后、材料相对落后的问题。近年来省、市政府加强了农田水利建设和部分泵站的更新改造工作,水利现代化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同时随着水利工程的养护管理科学逐渐兴起,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养护成为水利工程事业发展的重点。

3工程维修养护资金投入不足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部分相关部门的资金却不是很到位,这就导致相关的机械设备、人员等缺乏。以我市为例,大多数水利工程经过几十年的运行,水利设施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坏。虽然每年省、市都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进行专项拨款,但批复的维修养护经费与实际需要存在差距。同时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众多,每年汛前、汛后都要进行维修养护,日常也需要进行维护保养,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资金的短缺制约了管理水平的发展。水利工程管理已成为水利工作的一大薄弱环节,成为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一大障碍。必须把水利工程管理和建立水管单位的良性运行机制作为水利部门的一件头等大事来抓。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提升工程管理水平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先进的思想观念是发展水利事业的强大推动力。

(2)要强化对水利工程管理的认识,切实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各管理单位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做到有管理用房、有办公设备、有规章制度、有相对稳定的管理人员等。

(3)水利工程是保障工程,体现的是社会效益,只有加强管理,摸索出一套先进管理经验,才能保证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广实施。

(4)现代水利管理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水利管理技术人员,因此要加强水管单位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适应新形势下水利发展的要求。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素质,必须建立健全工程管理维修养护规章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

(5)进一步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基本标志和重要内容,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水利信息化是国家以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思路在水利行业的具体体现,是带动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总结

维修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包括:安全设施、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应经常保持完整、齐全,并处于完好状态,完好率达到95%以上。

1.1跨线桥。

1.1.1检查。每年定期检查1-2次,如遇暴风雨、地震、大雪等严重自然灾害或被车辆碰撞,应进行临时检查。检查内容如下:外观检查,主要检查油漆涂料的剥落、磨损及褪色情况;照明设施检查,主要检查线路、灯具及配套设施的损坏情况;桥面检查,主要检查桥面及踏步的损坏,以及防滑设施的磨损情况。1.1.2维修保养。应及时清理桥面杂物、积水积雪,保持照明设施绝缘良好,工作正常。

1.2地下通道。

1.2.1检查地下通道应每月定期检查,其内容包括:结构物有无渗漏水等异常情况;排水道有无堵塞或损坏;排水泵是否工作正常;照明与通风设施有无损坏。1.2.2维修保养。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进行维修保养.其内容主要包括:经常清扫地下通道,保持其整洁;墙体应定期整修粉饰,—般每年一次;通道地面与踏步应保持完好状况;照明、排水、通风及消防设施应定期进行例行保养。

1.3护栏的养护与维修。

公路设置护栏的目的是防止运行中失控的车辆行驶出路外造成严重事故。护栏养护与维修工作的内容有:1.3.1检查工作,护栏检查,包括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检查内容有各类护栏结构部分有无损坏或变形,支柱与水平构件的紧固状况;污染的程度及油漆情况;方柱下沉、倾斜、弯曲的状况;护栏及管式护栏水平构件的变形及损坏情况;箱梁式护栏的接头部位及粘结的损坏情况;拉索的松弛程度;缓冲式护栏混凝土有无裂缝及下缘边的状况;护栏及反光膜的缺损情况。1.3.2养护与维修。公路护栏表面的油漆损坏脱落,应及时刷新,反光膜缺损不全的,随时补贴;对护栏周围的杂草、垃圾等,要经常清除;由于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造成护栏缺损或变形的,应在10天内修复或更换。

1.4隔离栅的养护与维修。

隔离栅和安全警示护柱、里程碑、百米桩应及时补缺扶正,每半年洗刷1次。1.4.1检查。具体内容如下:结构部分有无损坏或变形;有无杂物或未经交通主管部门批准的广告、告示等;钢丝网或编织网及其连构件的锈蚀情况。1.4.2维修保养。具体内容如下:定期经常检查隔离栅,损坏的隔离栅应按原样加以修复;污秽严重或张贴有广告、启事而有碍交通环境的隔离栅应定期清洗或清理:隔离栅如有锈蚀,应及时加以维修保养。

1.5公路标注的养护与维修。

公路标注是在一些地段、收费岛等地点设置,可以表明公路界线或收费车道界限的设施,通常采用金属或钢筋混凝土制作。路段上的标注一般每隔8m—12m设1根,收费岛上的标准一般设置征收费亭前后两侧的端点外侧,表面贴以或除以黑白(或红白)相间的反光膜或反光漆。标注应经常检查有无倾斜、变形、缺少、损坏,反光膜或反光漆有无剥落、破损或褪色,维修保养的主要内容有:及时扶正标注,修复或更换变形、损坏部分,缺少的应补充,保持标注位置正确、颜色鲜明醒目。

1.6中央分隔带的养护与维修。

在日常工作养护中,应检查中央分隔带的排水通道上有无堵塞,路缘石有无变形、损坏等,通讯井或集水井有无损坏。维修保养时,应经常清除中央分隔带内的杂物、篙草;如排水通道堵塞,应及时疏通;修复变形的路缘石,更换损坏的路缘石。

1.7遮光栅的养护与维修。

在日常巡视时,应经常注意遮光栅栏有无缺损、歪斜,钢质遮光栅有无油漆剥落、锈蚀,支柱有无变形。遮光栅栏或定期涂刷油漆,如发现破损,及时修复;歪斜的予以扶正;锈蚀和变形严重的予以更换。

1.8震颠设施的养护与维修。

震颠设施的日常养护,主要是检查与路面的固定有无松动,设施本身有无裂缝、损坏。震颠设施脱落后,可能会影响车辆通行,因此应定期进行仔细检查,并加强日常养护,其维修保养的内容有:a.经常清扫设施上的杂物;b.震颠设施损坏或磨损而影响其性能时,应予更换或维修;c.发现设施有松动,应尽快加以紧固;紧固不了时,应予以更换;d.对于严重损坏的震颠设施,应予以拆除,重新设置。

2交通标志

公路交通标志,其形状、颜色、尺寸、图案类和设置地点,均应按现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规定执行,满足位置适当、正确、完整、醒目、美观的要求,并保证每季度清洗1次。

2.1检查。

a.交通标志是否被沿线的树木、广告牌等遮挡;b.牌面及支柱的变形、损坏、污秽及腐蚀情况;c.反光膜的破损、剥落及反光材料的反光性能;d.基础及底座的下沉或变位;e.缺失情况。

2.2维修保养。

a.标志如有污秽或贴有广告、启事等,应尽快将其清洁干净;b.如反光膜脱落或有擦痕,面积较小时修剪相应大小的膜片刷补;如反光膜脱落或标志破损严重,标志内容辨别性明显降低时,应重新覆膜或更换新标志。c.标志牌变形、支柱弯曲倾斜或松动的尽快加以修复;d.破损严重、反光标志性能下降或缺损的应予以更换或补充;e.如标志设置重复,有碍交通或设置地点和指示内容不适当时,应经抵限后进行必要的变更;f.如有树木、广告牌等遮挡标志时,应清除有碍标志的部分,或者在规定的范围内变更标志的地点、位置等。

3交通标线

公路交通称线应保持醒目清晰、整洁美观,一般应每半年补刷一次。因施工造成标线残缺的路段,完工后应及时补划,空白时间不得超过10天。

3.1路面标线。

a.标线污秽影响辨认时,应结合日常检查进行清扫或冲洗;b.标线磨损严重.影响辨认时,应重新喷刷或加以修复;c.重新喷刷油漆时,应注意避免与原标线错位;d.路面进行局部修理,使路面标线局部缺损或被覆盖,可用人工方法进行修补或喷刷。

3.2立面标记。

应保持颜色鲜明、醒目,并经常清除标记表面污秽,如标记褪色或油漆剥落,应及时重新涂刷。

3.3突起路标。

应经常清扫突起部位周围的杂物,清除反光玻璃表面的污秽,保持路标的反光性能。对松动的路标应及时加以紧固,保持路标的反射角度;对损坏或丢失的路标应及时加以修复或交换。

3.4边线轮廓标。

a.反光色块剥落时,应及时补贴;b.清除标注立面污秽和遮挡轮廓标的杂草、草木和物体;c.油漆剥落的,应重新涂刷;d.标注倾斜或松动的应予以扶正,变形、损坏的应尽快修复;e.丢失轮廓标的部位应及时补充。

4房屋的养护与维修

维修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医疗仪器设备已经成为医院的生命线,医院现代化离不开医疗设备的现代化。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除了靠有一支水平过硬的医护队伍外,还离不开先进的医疗设备。而保障医疗设备安全、正常运行,降低成本,使医疗设备更有效地为临床诊断服务,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我们医疗器械人员的服务宗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技术不断在医疗设备上得到运用,医疗设备往往是多学科技术的结合,自动化程度和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就给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备维修管理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已成为医院质量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几年的工作实际,认为怎样使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既要在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下运作,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的费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医疗器械维修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在现代的诊疗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医院医疗器械数量增加的同时,高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使器械的维修问题也日益凸显。医疗器械的维修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工作的质量,有时也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的保证和控制,对诊断、治疗工作有极大影响,可以设想,如果医疗设备经常坏,完好率很低,精度不可靠,结果可信度差,无法提供科学的数据,就会影响诊断、治疗。由此看来,医疗器械维修工作是诊断和治疗的技术保证,必须建立自己强有力的维修队伍。

2医疗器械的维修检查

医疗器械的检查,属于设备的预防性维修,是设备维修的主要形式。

2.1日常检查

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维修工作,是设备保养的基础,可以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这项工作一般是由使用人员进行。细致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日常保养主要应做到:保持仪器表面清洁;使用前应检查电压、电源或稳压装置是否正常;检查相应的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水路不通畅的应及时进行冲洗;使用中注意观察仪器的功能、性能是否正常并及时填写使用记录;仪器设备关机后应及时盖好防尘罩;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除做好必要的记录外,要及时通知维修人员,不得私自拆卸。

2.2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是医疗器械周期性的预防性维修,其目的是考查设备的精度、性能、状态和修理前检查。这是减少设备的损耗,消除故障隐患,保持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的防范措施。一般这项工作应由维修人员进行。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与维修人员一起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除尘和清洁,并进行性能检测;定期润滑运转部位,及时检查和更换易损部件;检查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检查大型或精密医疗设备的稳压状况和接地情况是否良好等。

2.3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管理

医疗器械的科学管理对提高医疗器械的完好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科学的管理机构和手段,很难搞好维修工作,更谈不上获得与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关的人体生理参数,并从工程生物学和基础医学方面研究人体的结构和生理机能。

2.3.1设立必要的维修机构

(1)建立专职的维修组。建立维修组,人是第一因素,不仅需要懂技术的,同时也需要懂管理的人,它的任务有两条:一是承担医疗器械的日常修理,二是负责医疗器械的管理。

(2)建立兼职的维修队伍。由于医疗器械的种类多、数量大、分散,如果只依靠少数的专职人员是难以承担这些任务的,因此组织各科室的使用人员在不妨碍原工作的前提下,联手承担。

这样就充实了维修队伍,优点是利用自己的维修队伍投资少、见效快,提高设备利用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仪器维修也要做成本效益核算,医疗器械设备品种多、品牌多,促使医院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维修工作能力,否则就影响医院诊治。笔者认为对中低档、医院使用量大、可替换多的设备,医院院领导要鼓励工程人员自修或与专业维修公司合修,达到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维修能力的目的。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医院领导要重视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不断地安排维修人员到设备的厂家或公司进行定期培训,或到学校等脱产学习,或上岗培训、技术交流、自学等在职学习。现代工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人员只有加强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维修水平。医院领导还应给予维修部门充分的人力、物力上的支持,营造适合维修人员发展和施展才能的条件,为保证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而提供组织保障。2.3.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工作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维修体制的改革,影响着维修行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要使医疗器械的维修行业与使用方要求协调发展,就必须构建适宜的维修体制。

(1)要加大行业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使维修工作程序和验收、计量有法可依、有据可凭,加快向依法管理型发展的步伐。

(2)积极营造医疗器械维修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大合并和重组力度,改变维修企业性质相对单一的现状。

(3)促使医疗器械维修行业从专业分立向资源共享方向发展。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对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能维修单一品种的维修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重复性投资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拥有少量维修资源的企业,只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配置不同层次的多专业、复合型技术人员,通过扩大技术、设备和人才规模形成技术密集型产业,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医院依靠厂商或商维修的技术支持能自己独立完成所有设备的维修,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目前生产厂商或商的售后服务是各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的主体,他们占据着掌握技术、配件和专用维修工具、维修经验等优势,只要医院肯支付钱,他们就能提供高效和较好的维修服务。医院可以以签约的方式要求厂家或商提供一定时间或范围内的技术支持和配件,但要因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地区视不同情况来对待;如对中大型高档设备、急救类、治疗类以买厂家的保修服务为主,对中档、医院可替换的仪器,以专业维修公司承包或散修为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