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木类论文

土木类论文范文精选

土木类论文

土木类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改革;课程衔接设置

作为新工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进行新基建、智能建造和全新产业改革的重点专业之一的土木工程专业,如何能顺利地紧随新工科中建设目标,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对课程进行进一步优化,让学生学有所得适应未来工作要求,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土木工程从业者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新工科目标下武昌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三平台、两技能、一训练”的构建,研究如何培养学生从事施工、设计、管理和初步应用等技能,并研究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能够从事土木工程专业前沿工作。

1现阶段土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武昌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主要以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主,其内容的设置及完成形式方面存在诸多不协调之处,主要表现如下。首先,现阶段的课程衔接不够合理。例如,现阶段在学习结构设计类课程时,一般将其与建筑设计类课程的建筑识图、房屋建筑学等割裂开来,容易导致学生在认识建筑构造、房屋结构和后期的具体设计的关联分割。其次,武昌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堂实验、动手训练、课程设计、认知实习、毕业实习等。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主要是师生按照既定的实验流程完成实验的示范操作。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多为教师讲、学生听,师生间的互动环节偏少,完成方式较单一,与工程实践关联少。最后,校内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部分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实验受到教学场所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正常开展。校外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实习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实习为主,无法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实习效果无法达到预期,从而难以达到学校对于实习内容和目标的要求。综上所述,现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已无法满足高等教育特别是卓越工程师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在现行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构建高校土木专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应用技术型人才已升级为高校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2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改进初探

“市场需求”作为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新导向,要求加大教学实践投入,以“知识、素质、技能”全面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实现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优质、全面、创新、高素质”。为实现上述目标,实践教育改革必须顺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及时正确调整教学资源配置,组织教学管理,完善教学队伍,建设一套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高层次人才的教学实践体系。

2.1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的梯度实践教学体系

要重构实践类课程体系,完善学习内容。打破按课程进行实验的模式,将相关性强的附属实验纳入独立实验课程。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四个环节,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实验课上,尽量取消确认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实验,改变以往的实验方式,巩固课堂知识,将其转化为知识、技能和质量的结合,专注能力培养。要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土木工程专业实习一般包括专业认识实习、工程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是土木工程专业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但是,由于环境困难、安全隐患、实践资源相对有限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影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教学实践改革要结合校内外实践基础建设、传统实践方式与现代虚拟模拟实践、求职与职业实践、专兼职教师分担等方式相结合。通过整体设计,达到实践要求的目的。课程设计要系统化。土木专业课程设计分为制图类课程设计、结构设计类课程设计、造价预算类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环节的改革要统一协调、综合考虑,这就需要在学科组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寻找课程之间的相关性,从基于单一课程的分散课程设计到多课程的联合课程设计。为增强课程设计的针对性和协调性,每门课程的设计不仅要以本课程为重点,还要考虑针对整个课程设计系统相关技能的完整训练。因材施教,按职业定位对毕业设计或论文进行分类。首先,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不应单一,而应多样化,供学生自主选择。如建筑设计型、项目施工型、项目监理型、经济分析型、项目管理型、科研论文型等课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兴趣及未来的深造或工作方向进行选择。同时聘请相关的结构设计师、施工单位工程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参与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设计(论文)的实践性,还有利于提高专职教师的指导水平。建设大学生创新实训单元。为在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中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应特别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科研能力。按照从低学位到高学位的循序渐进的方法计划创新培训,以实践体系为载体,在实习、设计、社会实践的创新培训中,选择合适的知识模块和实践环节,制定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构建创新培养模块。通过接纳部分具有特殊能力的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通过导师制、学生专业社团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创作活动,参加结构设计、工程测量、工程预算等专业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热情。

2.2构建系统、全面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构建系统、全面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确保实践教学的规划、实施、监督、评价和反馈体制有效发挥作用。实践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三个方面。组织管理是在学校教务处和实验设备中心的监督下,由负责教学实习的校长、教育中心实习、实验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共同参加的一种组织实践教学的制度。实训中心对实训教学实行统筹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运营管理是指制定各学科独立综合的实践教学计划,包括编写实践课程标准、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规范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完成实践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参照市场的需要,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制度管理是指制定一系列实验、实习、培训、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等方面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和管理制度。

2.3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由于实践教学的内容、环境、手段和方法的不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在考核评价方面存在根本差异。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要注意区分实验、实习、设计等不同环节,制定不同的成绩评定方法。

2.4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工程应用“双导师”团队建设

创新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满足创新人才培养“双师双德”的要求,是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可按以下要求开展:①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主导实践教学,形成“双师型”实践教学,学校面向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专任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②加强青年教师培训,选拔青年教师到企业去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提高教学实践指导能力;③鼓励在职教师取得国家注册执业证书,提升理论应用能力。

3结论

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新工科要求下土建类课程的关键和重点,也是在此基础上应用型高校培养卓越工程师是否成功的关键检验标准。现阶段存在有学校和学生不够重视,教材和教学内容不够合理以及教学课程衔接不够合理等问题,需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总之,实践教学不仅是土建类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土木工程技术人员核心内容。现阶段必须清醒认识其所存在的问题,加强改革、改进,从而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完成并促进新工科目标下土建实践类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2020年建设工程行业信息化发展纲要[J].建筑安全,2017,32(1):4-7.

[2]王晓琴.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与实践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5(1):175-180.

[3]刘芳平,强跃,闫磊.面向“新工科范式”的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研究与实践——以土木工程类专业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8):156.

[4]沈丽.实践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实施[J].教育现代化,2019,6(81):9-10.

[5]龚湘兵.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土木工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2020(7):38-39.

土木类论文范文第2篇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创新性和群体性[1],因而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2]目前,我院正在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适应我院2002年升本后本科教育的要求,以体现我院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特点[3]。我院土木工程专业自2003年招收第一届本科学生以来,一直在进行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教学计划的修订。笔者结合几年来专业建设工作,介绍我院2006级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计划修订情况。

1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目前,我国高校分为三类:重点高校、一般高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我国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高级研究型人才,主要由名牌大学和重点大学培养;第二层次是高级设计、施工管理人才,主要由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第三层次是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由高职专科学校培养[4]。邵阳学院2002年升为一般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2003年兴办,办学历史短,教学经验积累少,无论从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科研能力,还是学生生源,都不具备培养高级研究型人才的条件;同时也不具备与办学历史较长的一般本科院校竞争的实力。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在湖南省和全国所处的地位,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懂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据此,对我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制定了2006级教学计划:⑴设置2个专业方向:建筑工程和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制定“2.5+1+0.5”人才培养模式,即进行5个学期的专业通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育,2个学期的专业方向课教育,1个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计划的研究文畅平(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湖南邵阳422000)摘要:以人才需求为目标,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为主线,结合专业建设实践,以突出学生就业服务对象、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环节教学的地位作为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和办出特色的基础,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体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关键词:土木工程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实践环节应用型人才学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⑵拓宽专业基础,建立土木工程专业“大平台”课程体系。⑶建立“模块”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整体优化。

2以人才需求为目标,以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为主线,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体系

土木工程专业是最古老的工程类专业,在世界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需要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我国不少高校中的土木工程专业办学历史较长,办学条件好,办学经验丰富,生源素质较高。我院土木工程专业2003年兴办,办学历史短,教学经验积累少,竞争实力弱。我们应正视自己的差距,找准自己的位置,扬长避短,办出自己的特色。⑴土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和人才知识、能力结构要求第一,人才需求呈多样化趋势。应用技术科技含量随科技发展而增加,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务实,更有针对性,也更加迫切,既需要研究型人才,更需要应用型人才,人才的需求呈明显的多样化趋势。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应顺应这样趋势,建立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注重学生的技术能力培养的办学思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适应岗位需要为目的,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土木工程各技术岗位工作的需要。第二,人才的专业知识面要宽。应用型人才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基层企事业单位,这些单位的工作专业划分不太细,且比较综合,他们需要的不是研究型人才,而是工程一线技术把关的技术人才,要懂设计,会管理,这就要求技术人员知识面要宽。第三,土木工程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很强,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培养的专业人才除了要有本专业各领域的技术知识外,还要有相应的管理和经济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等。⑵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体系的思路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和对人才知识、能力结构以及素质要求,是我们构建实践环节教学体系的依据,也是我们教学培养方向。为此,我们强调三个突出:①突出学生就业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教学培养方向,体现在课程体系上,就是要突出施工类、管理类课程的地位。②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决定了人才的知识结构,更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创造力。当然,经验的培养和积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所以,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切实保证了各类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工程训练的时间,把计算机应用能力、管理和经济知识贯串其中。在实践环节教学中,注意把工程教育和工程训练统一起来。③突出实践环节教学的地位。作为教学型高校,应以教学为中心,而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应突出实践环节教学的中心地位,既以技术基础课的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在这方面我们有优势,第一,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课教师基本上来自设计、施工、行业管理等部门,他们实践经验丰富,事业心强,工作责任高;第二,这些教师能为实践环节教学提供适宜的教学工地;第三,能够较好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⑶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课程体系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课程体系包括:①课程实验类;②实习类;③课程设计类;④毕业设计(论文);⑤计算机应用类,包括贯串于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的计算机应用。超级秘书网

3阶段性成果

从2002年起,多次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今年又进行了一次大的修订,按照“2.5+1+0.5”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和优化实践环节课程模块,即“平台”类实践环节;“课群组”类实践环节;“综合”类实践环节即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⑴课程实验类。占总学时约13%。包括大学物理实验,普通化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测量实验,土工实验等。⑵实习类。总计6~7周,包括认识实习,工程地质实习,生产实习,道路勘测实习等⑶课程设计类。总计10周,包括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课群组”类课程设计等。⑷综合类。总计16周,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⑸计算机应用类。包括计算机文化类、技术基础类,专业应用类等,课内安排126学时,课外安排约360学时。

4结语

专业教学计划体现了高校办学指导思想,反映了高校办学水平,“办学不应该老围着别人有什么,而应该想别人没有什么,这样才办得出特色”[5]。突出学生就业服务对象、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环节教学的地位这三个“突出”是我们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也应该成为我们办出特色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永生,邱洪兴,陈以一.土建类专业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3(02):14~16.

[2]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邵阳学院教务处.2003级本科专业教学计划[Z].关于制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土木类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英语;高校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参与国际化工程与事务不断扩大,英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培养既懂专业又会英语同时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时代对高等院校提出的迫切要求。因此,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为适应时代要求,笔者就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将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之路做了有益尝试。

一、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全国各高等院校在专业英语教学方面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加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然而,高等学校专业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以下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仍然采用传统教学内容、方法,教学手段缺乏创新;专业英语课程不受重视;师资力量薄弱;生源基础相对较弱,学习兴趣与动机不一;学生不会自主学习,应用与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等。

二、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实践的策略

(一)多角度与多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求知欲、积极性、主动性,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目标的学生,向他们介绍专业英语课所能起到的多重作用:其一,有助于巩固学生的英语知识,激发学生考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兴趣,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专业英语对其入学英语考试及考研面试有极大的帮助。其二,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尤其是遇到专业英语句子翻译不通顺和不理解时,激发学生钻研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其三,有助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顺利通过毕业设计答辩环节。其四,提高英语知识的应用水平,不仅掌握专业方面的英语表达方式、翻译以及写作技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交流能力。利用多媒体与互联网络,从文字、动画、图片、视频、声音等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课堂信息量,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专业英语教学提供新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应用基于工程实践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中,除重点讲授与专业相关的词汇、句法、语义以及语篇分析外,更注重提高与土木工程实践有关的应用能力培养。例如,介绍土木工程专业领域内大型商业仿真软件ANSYS、FLAC、ADINA、ABAQUS等的英文说明书,在学习专业英语的同时,也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计算原理。把本专业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例如美国的探索频道,国家地理伟大工程巡礼等节目,对马来西亚精明隧道做了较专业的专题介绍,课堂上边观看录像边讲解,直观生动,不仅引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英语听力水平。鼓励学生网上收集和学习土木工程领域专家的英语讲座,使他们更应珍惜校内的英文学术讲座,这一过程不仅能使他们了解本专业的科技前沿,又能提高自身英语听说的交流能力。在教学中引入工程实例,阅读工程实践的专业资料,如英文学术论文、英文图纸、英文合同等,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英语于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专业英语应把教学的重点从学习语言本身转移到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获得目标语言的能力上,基于CBI教学理念,专业英语教学中变以教为主为以导和练为主,课前自学,课堂上进行讲授与讨论,课后探究。从教学的全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训练。课前为学生布置任务,三人一组,充分利用图书馆与互联网检索查找与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资料,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制作ppt课件准备进行课堂汇报。课堂教学中,精讲内容限于教材重难点或新进展鼓励学生上讲台对课下准备的ppt进行英文汇报和讲解,在汇报(实践)的过程中,将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专业和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汇报后,就讲解或汇报内容展开交流与讨论,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讨论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课堂上就学生ppt汇报和讨论中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再进行讲解,鼓励新思想、新改进、新发现。由于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通过讨论与交流,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ppt课件制作,上讲台讲解,为学生大四毕业设计及答辩和将来的工作汇报打下基础。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了知识,培养了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撰写英文论文,通过此练习活动,不仅掌握英文论文的撰写格式,也将其创新思想表达出来,为学生将来撰写论文和进行专业领域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形成性考核,考核方式灵活总结性考核评价

注重期末最终的考试结果,忽略了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这样造成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习,只在学期末几周突击各门课程,而且往往能够顺利过关。为改变这种现象,采用了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从学生平时课堂出勤、课堂口语表达、翻译情况、ppt汇报、小组讨论以及撰写英文小论文等多方面进行考核,这样,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教材上的知识外,课后还需要自主学习更多的专业和英语知识。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为他们提供了展示其个性特征、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探索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创新的设想

(一)提升专业英语师资力量

加强本校专业英语教师的培训。对于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献身教育的专业英语教师应把他们派往名校甚至让其出国培训。积极引进国外智力资源进课堂。不仅对英语专业的任课教师引入外籍教师,更应该在各个专业领域引入专业课教师,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前沿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也为校内专业英语教师创新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加强专业英语教材建设与更新

研究型高校专业英语教材不适于普通本科高校专业英语教学,需要有相应的教材,然而现有的一些普通本科院校专业英语教材质量却不是很高,与之相应的教辅书更是少而又少,远不如公共英语课的听、说、读、写、译教程来得全面系统,所以精心打造高质量的重在应用的专业英语教材与教辅书并不断更新是目前应当着力建设的。

(三)增加专业英语课时,建立专业英语等级制度

由于我国英语学习起步阶段已经提前至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大学阶段学生的英语知识已经较为系统和扎实,因此,可适当缩短大学英语的课时,而把结余的这部分课时补到专业英语上。同时,可仿照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建立各专业英语等级证书制度,这样一方面引起学生、学校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真正将英语教学引入重在专业应用的正确轨道。

(四)营造专业英语学习环境

校园内可开办校园专业英语角、播放专业动态的校园英语广播、专业英语演讲赛、辩论赛、专业英语板报等。实验室设备操作等附带英文说明,中英文的专业教材甚至采用原版的英文专业教材,鼓励和激励专业课教师进行英文教学,比如在课时量计算时给予适当提高,评优评先,晋升职称给予倾斜等,以激励专业课教师采用英文教学。鼓励和激励学生毕业设计成果采用英文,毕业答辩采用英文汇报等。同时,扩大对外交流,让校内教师和优秀学生到国外学习,引进国外师生来校任教和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不断探索适应本校的基于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逐步开发人机对话学习和考核辅助系统,实现方便、快捷、高效、具有难度区分的自主式学习和客观、公正的考评结果。专业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应当转变观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使学习过程由“被动适应型”变为“自主学习式”,让学生由“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参与者”,从英语口语表达、翻译、英文论文写作、ppt课件制作、互联网检索与利用等多方面拓展学生专业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形成性考核方式,探索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创新之路,不断培养出能够走出国门,适应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清标,宋燕,李庆学等.土木工程国际化背景下的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4).

[2]王海燕,赵莉萍,赵鸣等.工科院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11,(5).

[3]施肖菁,郑崇伟,李晗等.高校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

[4]李小红.高校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1,(2).

[5]苏文平.参与式教学法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创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土木类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分制;专业英语;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随着“一带一路”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项目国际化日益普及,社会需要熟练应用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能胜任工作中的多元交流的土木工程师,在此背景下,对土木工程专业外语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创新[1-2]。近年来,伴随着学分制选课制度的推行,选修专业外语课程的学生人数减少,在其他学校也有类似问题,甚至因为选修人数不足而停课[3]。在此背景下,对学生选课初衷进行调查,对专业外语进行了课程建设,并积极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选课现状及原因分析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于2005-2006学年开始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组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进行课程建设,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课程选修人数一直稳定在年级人数的50%左右。自2015学年开始实行学分制教学制度,按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规定,专业外语属于学科拓展模块下的任选课之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专业外语开始以学分制方式组织教学,当学期选择专业外语的学生数为174人,其中2015级98人、2016级76人,每年级选修学生数量占年级总人数25%左右,相比较于往届选课人数下降近50%。选修学生数量减少表面反映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下降,深层次的原因是专业外语与其它十几门任选课一起面临学生的挑选,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不能解决专业学习中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持续的积累才能拿到学分,短时间的突击很难完成学习任务,转而选修好拿学分的课程。

二、教学现状

调查发现,不同年级学生选择专业英语的初衷各不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大四学生面临就业,希望参与国际工程项目时能具备一定的读写英语专业文件能力和交流能力;大三学生想借助学习看懂专业文献,对考研有所帮助等。与以往的教学相比,因选学专业外语的学生选课目的明确,教学中有利一面是学生数量减少,学生英语基础较为扎实,学习态度良好,有利于小班化组织教学,教学效果好于以往大班教学。不利方面是学分制背景下,三年级与四年级学生均可选修,不同年级学生专业知识储备有较大差别,影响课程教学组织。专业外语课程既是专业课,也兼有语言类课程特点,面对有学习热情、专业基础知识差别较大的学生,教学中需要统筹考虑,为了给学生提供“小而精”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相关的课程建设。

三、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教学内容注重与专业课的衔接。专业外语教学应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4]。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已经学习的某专业知识为“本”,课前基于某专业知识展开背景知识小讨论环节,再展开专业外语教学,利用专业知识促进专业外语学习。教学过程遵循由浅入深原则,大致以《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中主要专业课开课顺序为基础安排专业外语教学内容,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有关的教学内容置前,土木工程分支及土木工程综合发展相关内容置后。具体的教学内容:土木工程材料→荷载→土木工程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基础类型等)→土木工程分支(高层建筑、桥梁相关内容等)→土木工程综合发展。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及编排,兼顾三年级学生、四学年级生不同学习基础,方便三年级学生自学部分专业知识后进行专业外语学习,有利于专业课与专业外语学习的衔接。

(二)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课程资源扩大教学内容。在正常的教学内容之外,根据学生选课初衷,在中国大学MOOC课程平台选择慕课课程,要求学生课下学习,确定慕课课程分别是学术论文文献阅读与机助汉英翻译、国际工程管理实务英语,前者注重英文学术论文阅读与汉英翻译,后者培养国际工程管理中沟通与管理能力。通过这两门慕课将前沿性与实用性的专业英语应用纳入学习范畴,学生根据个人规划自主注册课外学习,学习过程纳入平时成绩考核,促进了自主学习积极性。

(三)实施注重过程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的考核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模式。要求学生掌握土木工程中材料、结构计算分析、设计施工中常用词汇与术语,并进行专业文献阅读与翻译。将分组讨论、撰写小论文英文摘要、课外自学等纳入考核范围,考核过程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旨在提高学生英语交流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项目合作与科技交流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高春艳,罗四倍,梁坤峰,等.新形势下理工科《专业外语》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29(20):156-157.

[2]陈静茹,田砾,万小梅.专业外语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4(1):69-70.

[3]周杰,张淑珍.学分制收费制度下土木工程《专业外语》课程现状调查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4):108-110.

土木类论文范文第5篇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优化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问题;二是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的问题。

二、分层培养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分层教学的发展中,各种批判改革活动一直时起时伏,推动它不断向前发展。

2.特点。

根据分层教学模式的要求,在教学中应对不同层次学生把握不同的难度,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过自主和协作学习能够完成任务。教师在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年龄、兴趣、自身优势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计项目。

三、分层培养管理模式的提出

根据学生的兴趣、知识和水平的差异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各层次通过不同的方案进行培养。具体分类实施方法如下:

1.科研学术层。

致力于较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科研训练,为学生在研究生、博士生阶段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未来走学术型道路的可能性更大。学生通过深层次的科研训练,参与教师课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一般最后都能形成。既培养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科研能力也获得很大提高。

2.应用层。

重视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重视实践教学,以竞赛辅导班、指导教师指导参与竞赛为训练方式,通过参加各类竞赛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避免科研过程中眼高手低的现象。通过参加各类竞赛和创新项目,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基础层。

所有学生都可归入这层,最重要的训练手段是实践实验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论文写作训练。通过实践实验课程具有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实践,组织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调研,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大四阶段毕业论文的写作是这个层次学生参与科研最为重要的方式,通过毕业实习、查文献资料、提出论文题目进行研究,培养基本的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

四、分层管理模式的实践

1.“1+2+1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在第一年进行必修课学习,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创造学基础知识;第二、三学年开设公共和专业选修课,并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开发;第四学年开设任意选修课,学生找工作或考研、撰写毕业论文。“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方面:(1)不完全选课制。学生刚入学对专业还存在盲目性,第二、三学年开设大量专业选修课,此时他们对专业已有初步认识,学习目的性更强。(2)前3年学生将专业课内容学完,第七、八学期开设任意选修课对学生的限制不大,是一种更灵活、人性化的教学模式。

2.选取拔尖人才

从大一第二个学期开始,学生根据兴趣和目标选择不同的层次,参与到科研能力培养中。学生先自愿报名,再通过笔试和面试,选拔具有科研兴趣和能力的学生组成科研集中训练的拔尖班。每个学生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该生一直到毕业论文阶段。学生除了按选课制学习专业课程外,还由学院额外组织进行科研训练的小班授课,并由导师带领参加导师的课题或学生自己提出的课题。

3.组建学生竞赛团队。

每学期选拔有操作能力和兴趣的学生组成竞赛团队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数学模型竞赛、机器人大赛等项目;和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一起,完成建筑设计项目比赛;一些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竞赛,也可以鼓励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参与,如结构设计大赛、6m钢桁架设计、挡土墙设计等。学院通过各种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进来,在培训过程中学生选择合适的竞赛指导教师。学生在参加各类竞赛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合作精神,更要发挥独立思考能力、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小组成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都得到了增强。

4.各类实习、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的训练

(1)教学实践。

所有教学活动与研究,都要以工程为核心,源于工程、依托工程、指导工程、回归工程。①入学阶段为学生介绍本专业发展、就业情况。②带学生参观经典工程、工地现场等,对学生进行工程认识教育。③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工程方法教育、专业发展与前沿教育,培养学生建立起工程视角,为培养具有工程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奠定思想基础。

(2)实验教学。

实验内容的设置要体现多样性、及时性、灵活性、实用性、社会性。①工程造价基础实验。②工程造价专业基础实验:如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计算机上机实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实验等。③工程造价专业实验:包括: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训模拟、工程项目管理实训模拟等。

(3)实习实践

①认识实习。通过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师的讲解,使学生对建筑构造、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造价的构成建立感性认识。②课程实习。主要是测量实习、CAD工程应用等。③生产实习。将学生下放到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全过程、多工种实习。④毕业实习。让学生了解专业新进展,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团队合作、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

(4)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内容涉及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及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知识,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