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税收管理风险

税收管理风险范文精选

税收管理风险

税收管理风险范文第1篇

风险投资是指在高风险的情况下,向处于起步阶段或发展初期、具有市场前景和风险的高科技项目进行的投资,是一种高风险和高收益的长期投资,它不需要任何资本抵押和担保,一般通过企业上市或收购、兼并获得回报。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风险投资在拓展融资渠道、克服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障碍、加快高技术成果转化、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持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为了提高我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培育和发展风险投资体系在我国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拟从税收政策的角度探讨如何对我国风险投资进行扶持。

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1985年,中央在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高科技工业可以设立创业投资给予支持”。同年初,选择以深圳为代表的华南地域四个经济特区作为第一批研究风险投资可行性的调研地。9月,第一家专营风险投资的全国性金融机构一一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中创公司)成立,1987年全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基金在深圳成立。

90年代后期,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批超大规模的风险投资基金开始形成。例如,经过近一年的调查与研究,中国国家科技部、深圳市科技局、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国情证券有限公司联合发起,于1997年12月决定成立“深圳科技风险投资基金”,该基金的规模为10亿元。再如1998年10月28曰由中青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创立的“北京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其注册资金为5亿元人民币。至1999年底,全国规模超过1亿元的风险投资基金已经超过30个。

国外的风险投资资金也开始进入我国,例如,中外合资的“北京太平洋优联风险技术创业有限公司(BPTV)”,它是美国国际数据集团所属的美国太平洋技术风险基金会与北京市优联科技发展公司共同创办的。该公司拥有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投资总额达3000万美元。与此同时,我国一些企业也开始积极地引进外资,例如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最初是在吸引500万港币种子贷金的基础上创立的,它经过长期准备与精心挑选,终于得到美洲银行罗世公司、华登国际投资集团、艾芬豪国际集团等三家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的650万美元新投资。

显然,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发展是比较快的,它在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立和成长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只经历了较短的发展历史,至今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无法独立支撑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风险投资在发展中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主要表现在:

1、风险投资资金来源不足。据统计,1990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的资金总额为1257.3亿元,而实际仅投入资金188.49亿元,存在1068.8亿元的缺口。

2、风险投资主体单一。目前,我国许多风险投资总会看到政府的身影,主角大多是政府,或者是带有很明显的行政色彩。

3、风险投资人才极度缺乏。搞风险投资既要有经验丰富的风险资本家,又要有具备创新能力和创业管理能力的风险企业家或创业家。而我国这方面的人才还是比较匮泛的。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不利于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

风险投资的最明显特征,即这种投资行为具有较高的失败率。从一些发达国家的有关数据可以看出,它的失败率平均在50%以上。例如日本,1983年所进行的26项重要投资中,有10项最后成功了,另外16项却失败了。另外根据美国权威杂志《风险投资期刊》刊登的研究报告中对1969年至1985年接受了风险投资的393家风险企业进行统计表明,有6.9%的风险企业当初的投资在回收时翻了10倍,而投资收不回来的企业占60%。

正是由于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性,收益很不稳定,与传统投资相比处于不利的地位。而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却不利于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从企业所得税来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风险企业的无形资产(技术投入)投入比重大,资产更新换代的时间短,而当前折旧速度不够快,往往是资产的自然寿命尚未到达就因为技术进步而不得不被淘汰。其次,当前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措施重产品和企业,轻研究开发过程,但风险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往往占企业支出的相当大部分。

2、从增值税来看,生产型的增值税不利于鼓励投资。接受风险投资的企业通常是高科技企业,一般都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尤其是软件开发行业的风险企业,其产品附加值高,销售收入也较高,但由于它消耗的原料较少,而且由于技术转让费不能抵扣,所以风险企业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就低,因而事实上承受了比一股企业更高的增值税负担。

3、从个人所得税来看,没有年度抵扣制度,不利于发挥风险资金提供者的积极性。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进行投资必然希望获得一个较高的收益,而风险投资者的收益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有的年度可能会获得很高的收益,而有的年度则一无所获,甚至要承受较大的亏损。而个人所得税是累进的,并且没有亏损前转或后转的条款,显然这非常不利于风险投资者的经营,在他们获得较高收益时,他们要承受较高的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在亏损时则只能完全自己消化,而亏损的情形对于风险投资者来说又是经常发生的。而且,国家对高科技企业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者却没有所得税方面的优惠。

我国应该制定促进风险投资事业的税收政策

从理论上讲,税收政策的制定者在设计税收制度时,必须考虑税收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笔者认为,从税收原则的角度出发,我国应该制定促进风险投资的税收政策,它既有必要性又有现实可能性。

前面已经讨论,风险投资由于它独有的特征,使得它在税收负担方面与传统投资相比处于不利的地位,即处于劣势地位。而通过对它实行税收上的优惠政策,让政府也分担部分投资风险,这显然可以降低风险投贸的风险程度,从而使风险投资的竞争条件有所改善,使之与其他类型的投资处于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下。从这个意义上说,对风险投资实施税收激励措施具有必要性,它有利于维护税收的公平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要求税收制度的设计应该有利于提高资源在全社会配置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即通过税收的征收,引导或促使资源从低效率部门流向高效率部门,并促进人们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探索开发新资源,以此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的进步。对风险投资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可以促进风险资金的形成,推动对高科技企业的投入,加快高技术成果的转化,从而可以把资金引导到效率更高的部门,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益和效率,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从税收效率的原则来看,对风险投资实施税收激励措施是可行的。

我国促进风险投资的税收政策措施选择

既然对风险投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既有必要性,

又是切实可行的,那么,我们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税收激励措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企业所得税应当给予风险投资适当的优惠。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它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它直接关系到企业净收益的多少,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结果。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其收益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对风险投资适当给予企业所得税上的优惠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允许接受风险投资资金的企业在计提折旧时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高新技术生产部门是风险投资的主要对象之一,它们所采用的生产设备及技术更新速度大大高于传统生产部门,经常在它们的自然寿命结束之前就不得不被淘汰,因而,对于这类资产应当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计提折旧,以支持其技术发展。2、允许把风险投资的损失直接用于抵减其他投资的资本利得。风险投资发生亏损的情况是很常见的,这项措施可以直接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有利于增强风险投资者进行投资的愿望和信心。3、对风险投资者实行再投贸减免。也即如果风险投资者把从其风险投资中取得的收益再用于风险投资,则这部分收益应当免征所得税。从理论上说,这项措施可以促进新风险投资行为的发生,加速风险投资资金积累。4、适当降低风险投资企业的所得税边际税率,或者实行所得税的适当减免。这是最直接的措施,也是最有效的措施,许多国家已经实际采取了该项措施,例加瑞典的税收改革之一就是实行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其减免总额达到股东所获股利的70%,减免额最高达到70万克郎。这样做可以鼓励小企业支付股利,从而促进小企业的股票交易,增加小企业吸引权益资本的可能性。

其次,结合风险投资企业及被投资企业的特征,应当改革当前增值税的征税方法,即由生产型增值税改革为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把购入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额作为进项税额去抵扣当期的销项税额;收入型增值税则允许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而分次把其所含增值税额纳入进项税额进行抵扣;而消费型增值税则允许把购入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额一次性地用于抵减当期销项税额。显然,消费型增值税对于新企业和生产设备更新速度快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有利条件。这也有利于扶持风险投资的发展,因为风险投资企业大多投资于那些高技术产业,相对而言,它们所投资的企业一般都是比较年轻的企业。由此可见,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促进接受风险投资的企业加速生产设备更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从而鼓励风险投资行为的发生。

再次,促进风险投资行为还要注意发挥风险投资资金提供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这主要从个人所得税上入手。为了确保风险投资者不至于在税收上处于劣势,可以采取一种求平均的方式,即对于投资于风险行业所取得的收益,在每年年末按其实际收益适用税率预交个人所得税,然后按照一定的期限(例如5年)确定该期限内每年的平均收益,并根据这个平均收益选择适用的边际税率.按照该税率计算出风险投资者在此期限内(投资期限内)应该缴纳的税款。假设该税为B、而投资者实际已缴纳的税款为A,比较B与A,以此来决定是否应当对投资者退税或补征税款,若B大于A,则应当对其退税,反之则应当补税。而对于投资管理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其实也在进行投资,只不过他们所提供的不是货币资金,而是人力资本,他们代表了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体现了管理技能与资金的结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对其进行扶持的,因此,对他们的个人所得也应该适当照顾,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促进他们更好地进行风险运营,具体采取的措施可以是提高他们的免征额,或者专门为他们制定一个减税条款,降低其所得适用的边际税率。

对促进风险投资税收政策措施的效应分析

那么,对风险投资实施税收优惠,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们不妨以个人所得税为例来分析一下实施这些税收优惠措施的效应。

我们现在假设有一个风险投资者,其拥有的资金总额为Q,市场利率为r,税率为t,他们可以投资于三个方案,其投资项目税前收益的概率分布情况如表1:

────┬──┬──┬──┬──┬──┬──┬──

收益率│-2r│-r│0│r│2r│5r│6r

投资│││││││

────┼──┼──┼──┼──┼──┼──┼──

A│0│0│0│100%│0│0│0

────┼──┼──┼──┼──┼──┼──┼──

B│0│15%│20%│25%│40%│0│0

────┼──┼──┼──┼──┼──┼──┼──

C│20%│40%│0│0│5%│15%│15%

────┴──┴──┴──┴──┴──┴──┴──

A方案相当于进行储蓄,B方案是一般性的投资方案,而c具有风险投资的特性。该投资者投资于A,B,c方案,税前收益的期望值都为r,(A方案显然是r,而对于B方案,为:

-r×15%+O×20%+r×35%+2r×40%=r,对于C方案,为:一2r×20%十(-r)×40%十O×O十r×5%十2r×5%十5r×15%十6×15%=r)

可以看出,这三种投资方案的税前预期收益率相等,但我们接着再考虑税后的情况,则会发现c方案将处于很不利的地位。由于现行个人所得税一般没有亏损后延的做法,所以这三种方案的纳税情况加下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投资于方案A,该投资者预期缴纳的税收颇为Qrt,投资于方案B,该投资者预期缴纳的税额为Q(O.35rt+O.8rt),而投资于C方案,预期缴纳的税额为Q(O.O5+O.1+O.75+O.9)rt=1.8Qrt。显然,C方案明显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而且,如果我们注意到绝大多数国家奉行的都是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则这种税收上的不利地位将会更加突出。如果不给予其一定的税收方面的优惠。显然,任何理性的投资者都会把资金从这种方案撤出,造成大量类似c方案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足够的资金,不利于新兴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而扶持新兴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是大多数国家的一贯做法。从税收方面,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弥补这种不平等的状况。假设我们对高风险产业实行减税的政策,减税率为50%,则经过计算后,可知C方案应纳税额将降为O.9Qrt,此时c方案在税收上不仅没有处于劣势,还拥有一定程度上的优势。就一般情况来说,任何产业都会经历产生、发展、成熟和衰弱四个阶段,从此意义上说,风险投资行业目前可以被归入处于发展阶段的行业,它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在以高科技为竞争基础的当今,它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该对其采取一定的扶持措施。因此,对c方案实行减半征收后,税收负担为O.9Qrt,这在短期内可能被看作是产生了新的不公平(不考虑到实际中的累进税制,情况也许未必如此),但从长期的产业发展计划来看,这其实是符合公平原则的,因为所谓公平并不是平均主义,对弱者的扶持就是对强者的激励,只有采取相应的支持策略,才会有更多的弱势产业成长为强势产业。

另外,从表现来看,对c方案实行减税后,国家就会减少从类似c的产业中获得的税收收入,便如本例中该投资者所交纳的税收额将会减少0.9Qrt,但注意到长期的效应,我们就会发

现情况就未必如此了,假设实行优惠措施后,该投资者的经营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的投资资金迅速成长为3Q,那么尽管税率下降为以前的50%,但税额反而多于减税之前的税额。因此,对c方案实行一定税收优惠措施,从长期来看,并不会导致国家税收收入的减少。

总之,一系列实践和理论证明,税收激励措施对风险投资行业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至少它可以使风险投资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投资而言不会处于不利的地位,并使之在“公平的基础上”竞争。许多发达国家从相关的税收政策方面给予了风险投资一定的优惠,我国也应及早重视和完善有关的税收政策。

注释:

①见《风险投资:理论、政策、实务》第217页经济学出版社99年12月黄宝印等著

②《风险投资和中国经济建设》《中国对外贸易》99年第5、6期作者:张海燕

②《资本利得—一无原则的税种》《税收译丛》99年第5期罗宁、杜毅辉译

参考资料:

王峻峰主编:《风险投资:实务与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Venturecapital作者:MIKE·Wright

Ken·Robbiel994

BuildingEuropeanVentures编者:SUE.BIRIEY1995

RISKYASSETSANDTHECHOICEOFTAXBASE作者:IBA·KOBOWITZANNR.KOROWITZ

税收管理风险范文第2篇

关键词:税收管理;风险管理;现状与应用

一、我国税收风险管理现状

(一)建立了税收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1、成立专业的领导小组。

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税收风险管理专业领导小组是税收管理中最重要的决策机构之一,其主要职责是统筹、指导并管理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制订出更为合适有效的管理方案,审定年度风险管理工作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税收管理工作的监督与评估工作。不能玩忽职守,否则会阻碍风险管理工作有序地开展下去。

2、统一机构设置。

统一机构设置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税收风险管理人员必须要设立纳税服务机构,其主要内容有纳税人报送的各类涉税信息的采集、对税收管理中的风险进行初次评估等;第二部分是通过相关管理人员的一致决定制定出一个统一的风险监控机构,其主要内容就是遵从风险的识别、排序等工作;第三部分是设立一个风险应对机构和税收管理机构,其中税收管理机构的主要内容就是,调查核实、判断出税收管理中的风险程度,以便出现风险时,相关人员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3、推进机关转型。

推进机关转型就是要围绕工作目标从组织收入向促进纳税遵从转变工作思路,由传统的工作方式逐渐向科学管理转变,其最主要的四个转变分别是:第一部分是根据税收的实际情况调整机关管理职能,需重新找到机关业务管理部门的相关职能,一定要根据相关要求明确工作的流程和税收管理的工作标准;第二部分是有效地开展机关实体化运作。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按照机关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可以降低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将原本由基层税务机关承担的工作内容逐渐改变由各级各类的税务机关的业务管理部门直接完成。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税收风险管理以行政管理为主,以实体管理为辅,全面促使我国的税收风险得到有效的管理;第三部分是机关工作前移、下沉,可以直接承担风险管理的相关事项,同时相关人员可以直接参与到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重难点,一定要把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更好地发展下去;第四部分是可以健全并完善税收风险管理中的有效制度,还可以把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更好地运行下去。

(二)建立了广泛的税收风险管理运行支撑体系

1、数据档案支撑。

众所周知,数据档案对于企业机构来说非常重要。数据质量作为风险管理的生命线,是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建立数据档案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数据分类采集,还要加强数据采集管理方式及数据管理制度,以此来提高风险识别针对性,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建立起合适有效的税收风险指标体系。

2、第三方数据支撑。

为了能够让我国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有序地进行开展,相关人员必须要建立起以政府领导,以税务主管为主的,以合理数据化为主要目的管理机制,一定要逐步形成政府依法管税,纳税人必须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纳税,只有这样才可以不断提高我国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可以建立起第三方信息交换平台,以确保税收风险管理数据的准确性。

二、我国税收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风险管理体系设计不够健全。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还处于尝试阶段,税收风险管理理论和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各个行业的税收风险管理运作方式也大不相同,没有设置一个统一的应用模式。虽然部分地方已经有一个健全并完善的管理体系,但是没有可行性。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各级各类税源库没有建立起一个基础管理库,因此存在任务量分配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导致税源管理部门不能第一时间掌握税源的动态情况,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税收风险管理发展的进步。

(二)税收风险管理统筹力度有待提高。

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还是出现了许多基层组织协调的事项,因此要加强对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同时,由于税收风险管理统筹的力度不高,从而导致征收与管理的部分职能存在交叉现象。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我国的征收服务部门的应对手段非常单一,并没有实际的可行性,这极容易导致风险管理统筹力度不高,管理效果不明显等。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不断提高税收风险管理统筹。

(三)风险识别模型建设需要加强。

模型建设的管理意识不足,参与度也不高,不能形成一个合适有效的建设机制。在税收风险的管理过程中,风险指标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十分不高,使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下去。这种情况会影响各级各类的管理分配工作任务非常不均匀,导致税务管理人员的重点税源基础十分不稳定,管理工作不能有序地开展下去。

三、税收风险管理应用借鉴

(一)蒙特•卡罗方法原理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蒙特•卡罗方法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建立起量化的税收风险评价模型和构建起一个合适有效的税收风险指标,以此对税收风险管理的可能性以及税收管理的特征进行分析。要想税收风险管理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对税收风险程度进行判断和评价,然后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税收风险指标体系。在这个信息技术盛行的时代,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税收风险管理数据库,进而将税收管理的质化逐渐变成量化,成为了当前税收风险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二)借鉴OECD国家的税收风险管理经验。

自从我国的风险管理理论运用在税收征管后,OECD就给税收管理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就目前来看,世界上已有2/3的OECD成员建立起了合适有效的税收风险管理基本框架,促使各个国家通过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探索,直至找到符合各国的发展特色,促使国民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众所周知,税收风险管理的核心就在于用最少的资源将我国税收的风险降到最低。当前,我国的税收风险管理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还是需要吸收别国的征收管理经验。有效的税收风险管理经验如下:第一,着眼于涉税信息大集中,可以把税收风险管理看成一个基本的管理框架;第二,要不断提高征收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根据不同类型对纳税人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第三,提高纳税遵从度,利用较小的资源,大大降低税收风险;第四,着眼于多层次预防的风险,一定要加强涉税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第五,要统一建立专业管理机构,促使我国的税收风险大大降低。

四、完善我国税收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风险评定模型。

风险是损失出现的可能性,通常会用两个维度来予以衡量:一是风险出现损失的强度;二是风险出现损失的概率。但是,在进行具体的量化时,因为税务部门还没有能够可以进行借鉴的风险评定模型,所以还需要在工作实践中进行总结和探索。由于规模对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具有放大效应,因此可以通过规模系数来衡量风险度,系数取值可以考虑月均税金、月均销售、月均资产等情况。税收风险概率主要就是指税收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一般能够通过分析各种指标以及参数来得到。融入模型的参数体系,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风险特征系数;二是置信系数。风险特征系数是从静态或动态角度量化风险情形。置信系数主要就是根据企业不同的信誉情况,按照一定的系数来适度的调整风险度,比如上市公司以及大型的国企这些企业的内控机制就非常的完善,存在风险的可能性就会比中小企业小很多,置信程度也就非常高。模型的计算,可通过风险的排序、赋值,并按照积分的高低衡量纳税人的风险大小,确定纳税人的风险等级。

(二)开展顶层设计,明确做好税收风险管理的实施工作

1、降低税收风险。

要想我国的税收风险大大降低,相关人员必须要明确税收风险管理的理想化和现实选择。同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设定税收风险管理的发展目标和短期的工作任务,促使我国的税收风险率大大降低。

2、明确各阶级的职责分工。

相关征税管理人员必须要出台相应的税收风险管理方案,要统筹好税收风险管理的工作,以此来确保税收风险管理的试点工作有序地开展下去。

3、科学论证试点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效果。

众所周知,试点工作毕竟是试点工作,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都需要运用科学论证来检验试点工作是否有效。

(三)完善税收风险管理配套措施。

相关人员必须要把握住核心,精确查找出税收管理风险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查找税收征管风险点之前,一定要结合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程度、企业效益等因素的综合评价以此来确定高风险税源的各个重点片区。二是查找税收执法风险点。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在税收风险管理中极容易产生执法风险的环节主要是征、管、查等六大要点。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环节莫过于配套推进,强化风险防控基础管理。

五、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成为了各部门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虽然我国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制定出更合适有效的管理体系,设置统一的应用模式。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降低税收风险,使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有序地开展下去。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明.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杨文君.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

税收管理风险范文第3篇

关键词:税务审计;企业;税收;风险管理

0引言

税务审计是税务机关使用一种新的审计方式,在税收企业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其他信息,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评价和考核,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国际税收的实践过程看,税务审计其实是从发达国家传播过来的一种方式,为了能够让一些大型企业遵纪守法,督其正常纳税,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这已经成为经济合作以及组织发展的核心管理手段之一,因此很多大型企业在这方面也有审计职责。

1对大型企业进行税务审计实践的分析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很多企业在税收管理方面都做了突破性的改革工作,也不断地对一些国际大型企业进行借鉴,因此结合我国的国情需要对税收审计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探索,本文主要以国内某知名大企业为案例,对税收管理工作的流程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和分析。

1.1对于风险评估的分析

此集团是国内的大型企业,因此缴纳的税款比较多,纳税规模比较大,针对于此集团的发展情况,首先需要分析的就是销售过程中的收入比例、税收的比例以及业务上的比例等。每个业务板块纳税占比较大的有两百多加子公司,在税务风险的判断方面使用了人机结合的方式,使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性的评估,然后选择80家比较突出的,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人工方式的评估。对于企业所填报的税收风险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此分户、分版块地做出整体性的评估报告。

1.2风险自查阶段

风险的自查主要是向69户企业以及当地的税收机关进行自查数据包的派发,然后按照数据包中的具体要求和问题进行培训项目的开展。也可以召开自我检查和监督会议,让企业对于自己重点的区域进行多项性实地调研,然后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税收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化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案头审计阶段,风险的评估和自我检查需要选择的业务板块是对2010年到2014年之间的企业电子财务数据,其中包含集团内部具有代表性的30家企业骨干集合而成的审计工作团队。针对所收集到的企业税收材料,然后使用电子数据导出以及筛选和构建表格的方式进行企业税收风险的评估,以此发现企业风险自查过程中的多种疑点。

1.3现场审计阶段

在现场审计阶段主要是针对案头审计过程中的多种疑点进行全面的组织检查工作,逐步逐户的进行企业的调查和核实,工作过程中使用的方式有询问的方式,程序分析的方式以及业务循环的方式,从每一个疑点出发进行审计工作的管理,也可以通过查阅企业相关文件和记录的方式对企业存在的风险疑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以此印证以及核实企业的税收风险。给规范化的企业审计提供思路,对于审计以后的资料要和其他企业进行意见的交流,以此形成一个确定性的结论。在审计以后还要进行反馈工作,反馈工作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方面是对工作的梳理以及总结,然后询问可能发生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善措施,提出进一步的税收发展建议。引导企业建立起完善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利用风险管理建立建议书的方式向集团总部进行报告,从个体经验上给集团一定的建议,避免税收风险的发生。还要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税务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强化对税收的监督,并且对税收业务的流程进行细化性的控制,增强内外部的沟通,这是对风险进行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创新的要求所在。

2建立健全企业税收和审计的建议

2.1确定税收得到法律地位

我国在税收方面需要法律的维护和保障,现行的法律对于税务审计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并且相关的执法行为也正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从税收的长远发展过程来看,需要加快税收的审计立法工作,确定税收审计在法律上的位置,增强税务审计的相关性表述,让税务机关的审计能力也不断地强化,以此规范税务审计流程和具体的操作办法。

2.2审计流程的完善

制定出标准化的审计流程是规范税收工作的一项突出性成果,在这方面可以指定比较标准的底稿税收制度,并且编纂出税务审计工作方面的流程手册,对税务工作进行审计流程方面的规范,完善工作的方式方法。可以引进一些先进的审计技术,不断地提升抵御风险以及审计选案的能力,也可以增加一些测试,可能是实际性也可能是税收统一抽样方面的测试。审计的程序也需要严格地加以规范,不断地进行项目的优化管理,以此实现选案、审计以及处理相关细节性的分析和研究。对于细节性的处理要有分离性思维,不能因为税务审计太过于随意因此出现应付形式,腐败以及偷税漏税的行为,这样也是对于资源的浪费。税收管理方面可以建立起绩效体系和制度,使用较为合理化的办法,从科学的税收指标出发,强化对审计人员的约束能力。技术方面的支持也需要不断地强化,技术强化是深化税务审计信息建设的一个途径,在软件平台开发的过程中能够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然后自动排序,从工作底稿出发进行技术上的突破,对工作加以创新,可以针对大型企业的情况研究出ERP税收系统进行财务审计工作的进行,也可以使用这系统中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税务电算化的研究,让审计实现智能化的发展,减少税收过程中的风险点,也可以使用穿行测试以及分析性测试的方式不断地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让企业对税收系统进行不断的优化,对于一些常见的税收风险在生产和经营领域中研究,创建出满足财务核算的相应模块,让税收风险能够自动化能够被系统自动化地识别出,进而提出解决对策。

2.3专业化团队的构建

审计税收的方式需要专业化的团队,也需要合理地对一些信息技术和数据统计进行分析,这样就要不断地提升人才的素质,强化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人才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提升税收统计以及风险识别能力,做好相关的业务培训工作,创新人才机制,引进优秀的人才在软件的开发以及软件的使用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运用,以此突出审计行业的骨干性作用,用科学严谨的思维创建新的工作方式。对于人才技能的提升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一种是内部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式,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另一种就是到先进的企业中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对经验的借鉴以及对先进税收方式的学习,不断地提升最新审计的应用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税务审计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分析,一共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的论述。第一部分是对大型企业进行税务审计实践的分析,其中包含对于风险评估的分析、风险自查阶段、现场审计阶段。第二部分是建立健全企业税收和审计的建议,其中阐述了确定税收得到法律地位、审计流程的完善、专业化团队的构建。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在税务审计风险方面的防范能力,减少风险的发生,保障税收的顺利性,让企业在完善的税收制度下不断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因素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贾勇,赵勇敏.跨国税源的税收风险识别及应对措施[J].税收经济研究,2014,11(5):36-42.

[2]李敏.在烟草行业视角下浅谈影响税务审计质量的因素[J].现代商业,2014,12(14):201-201,202.

[3]卓越.对税收风险管理的几点认识[J].审计与理财,2014,17(11):42-43.

[4]谭青,鲍树琛.会计—税收差异能够影响审计收费吗?———基于盈余管理与税收规避的视角[J].审计研究,2015,25(2):81-88.

[5]黄盈盈,洪本芸,彭萍祥等.企业雇用兼职会计潜在的税收风险探析[J].审计与理财,2015,17(9):34-36.

税收管理风险范文第4篇

关键词:税务审计;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

税务审计工作能够为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与风险问题解决的思路,因此,大企业需要对税务审计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顺应国家税务改革的趋势和方向,调整自身的税务筹划体系和税收风险管理制度。税务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对企事业单位和纳税人应缴税款依法进行的审核、稽查,主要审核稽查的内容是纳税人是否依法纳税,依法核算和确认减免税等,其能够判断企业纳税人的纳税依据是否真实。因此,通过税务审计相关部门能够发现企业在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并及时做出反馈,进行警示和公示,引起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企业所有者的关注,并且通过对相关问题和税务账项处理情况的审计来查错防漏,保障大企业的税务管理安全。

一、文献综述

傅鐘漩、武辉和朱洪坤对大企业税收风险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论述我国税收体制改革和税法变动给税务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发现税务外部环境的变动与大企业自身的税务管理水平影响着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力,税务审计工作能够作为补充来促进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1]。陈安石认为大企业税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和相对应的损失是不同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和大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规模有关,与税务风险意识和信息对称性相关[2]。郑波通过风险评定模型和税收风险评价方法对税收风险的评定结果进行划分,通过相应的系数表示大企业税务风险的特征[3]。黎涛、刘广新从市级税务局的角度对大企业行业税收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构建税收风险识别模型,用单项风险积分表示税收风险规模大小,揭示税务审计对税务风险进行影响的机制[4]。李雨珊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一些显著问题和大企业税收风险,如大企业税收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水平相对缓慢,与信息时展速度不匹配等,这导致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难以适应时展变化,此外,现在所用的部分税收管理程序运行速度较慢、功能单一,这会导致税收风险管理质量难以提升[5]。

二、税务审计概述

(一)税务审计概念税务审计是纳税机关根据所搜集和掌握的涉税信息对纳税人递交的纳税申报材料及相关的各种税务信息进行科学规范的审计核查的过程,主要是对纳税人一定纳税周期内的纳税情况、税款申报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和评定,深入挖掘和纠正纳税人税务处理的错误与异常,并且对纳税人展开实时监控。

(二)税务审计的原理税务审计的基本原理是税务审计机关搜集和整理被审计机构的财务数据、业务信息、税务申报信息、抵税处理等涉税信息,并将其作为被审计机构的税务审计证据,通过证据对照分析、发现偏差来进行审计评定,对被审计机构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进行评价。

(三)大企业税务审计职能税务审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存在着协调统一的关系,大企业的税务审计职能主要分为三项。第一,根据大企业的纳税义务自觉履行情况展开评价,从整体上发现大企业日常税收征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并且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建议,促进大企业税收监管质量的提升。第二,区分大企业主观故意和非恶意涉税的违法行为,分别开展税务稽查,对大企业偷税、欠税、抗税、骗税等行为的审查评价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具体化线索。第三,对大企业开展专业有效的纳税辅导,减少大企业日常税务管理过程中的漏洞和不足,降低税收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大企业税务审计的现状和风险隐患

(一)信息化转型的挑战大企业税务管理需要顺应信息化时展潮流开展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部分大企业正逐步普及各种信息化和数字化系统,但是这种变化会极大地颠覆传统的税务征管模式,对大企业提出更高的人才质量要求和内部控制体系要求。

(二)纳税人配合度不够大企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贡献较大的重要组织,所贡献的税收总额较大。因此,大企业是否能够真实主动地申报纳税对于税务监管工作十分重要。部分大企业对税务筹划和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有待提高,会出现不配合税务审计机关的审查工作、不按时提交各种税务审计资料等情况。

(三)税收风险管理障碍大企业的税务风险来源较多,但是大企业自身的税务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也相对较高,因为财务账面核算和确认错误、账面差错等引发的税务风险损失对于大企业而言在其控制范围内,而因为经营管理者错误的纳税态度、不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造成的税务风险损失则会对其产生较为长远的负面影响。例如,当前部分大企业重财务而轻税务管理,不重视涉税合规目标的管理,导致税务风险管理存在诸多障碍和漏洞。

四、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交叉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没有明显清晰的范围界定和操作上的细致划分,而大企业的组织管理规模庞大,业务经营涉及的区域广、业务层面多,导致大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开展难度大,部分隐蔽性税务风险发生后难以第一时间被确认和发现。

(二)大企业税收风险分工合作机制不完善当前,大企业税收风险的分工合作管理机制不健全,大企业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和审计稽查部门的税务风险管控还没有实现协调统一。另外,大企业的税收管理部门与税务稽查局当前也仍然处于独立办案的阶段,还未实现各项涉税信息的共享。

(三)大企业税务处理环境复杂性增强大企业的组织架构庞大,经营业务繁多,税务处理只是众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一项管理工作。而随着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和国际化改革,大企业税务处理的环境越发复杂,更容易出现操作性风险。

五、基于税收审计的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大企业税务风险审计管理机构为了保障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质量,提升大企业税收风险预测和示警防控的效率,应面向企业建立健全完善的税务风险审计管理组织机构,实现其与审计稽查部门的合作联动,有效提高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效率。由于大企业较大的税收贡献度和规模,大企业对整体的税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速推动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的变革。我国应立足当前大企业纵向发展的特征,建立起扁平化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构,由大企业总部所在当地的税务总局担当起大企业税务管理的职责,制定各种科学合理的税务风险管理战略,推行和执行各项任务,并且成立地方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局的执行部门。另外,还要进一步推动税务风险管理的纵深发展,建立起纵向协调机制,推动大企业税务审计和税务风险管理各部门的联动,建立起常态化的协调合作机制。例如,在整理涉税信息和审计证据时,下一级的税务管理部门应汇总信息,并将其上报给税务机关和审计机关,构建起完善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二)制定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税收审计工作流程为了保障税务审计职能的顺利推进和高质量开展,税务审计部门应制定完善和规范的税收审计工作流程,发挥税收审计工作在大企业税务风险监督管控工作中的作用。首先,需要对原来大企业税务审计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进行针对性改革,补上审计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建立起完善健全的税收审计工作流程。其次,需要进一步完善税务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根据实际需要和工作情况编纂大企业税务审计工作的操作规则和工作流程手册,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对大企业的财务报表展开审计时严格按照标准化的税务审计工作流程手册进行相关操作,有效增强税务审计程序的规范化程度。再次,需要推动税务审计技术和方法的优化,以适应不断优化和变化调整的税务审计工作流程,尽量避免各种随意的审计操作。各税务审计部门应构建起智能化的审计技术体系,并联合大企业推动大企业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税收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全面提高大企业税务风险预测和防控效率,保障税务管理环节和审计环节中各项问题和风险隐患得到及时拦截和控制。

(三)构建大企业税务风险常态化预警报告机制大企业需要构建起常态化的税务风险预警和报告机制,切实有效地提升对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首先,大企业需要选定相应的税务风险预警指标,构建起较为全面和完善的税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6]。其次,大企业需要应用大数据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等构建起常态化和实时运行的税务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动态监测大企业的各项税务处理工作和涉税信息,通过涉税信息和税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对比,分析审计部门所出具的具有相应意见的审计报告,及时发现和定位大企业的税务风险,并开展相对精确的税务风险评估工作。与此同时,大企业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增进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部门间沟通的效率,保障税务风险预警机制在企业内部的全面贯彻实施。

(四)加大税收审计专业队伍培养建设力度立足于税务审计,大企业全面提升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增强税收审计专业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力度,建设一支现代化、审计操作熟练、整体职业素养较高的专业化税务管理队伍[7]。在原有的人才结构基础上,大企业需要根据税务管理和处理工作的变化及时制定全新的税务人才队伍知识和技能结构体系,按照全新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培养大企业的税务管理人才。例如,信息化时代,税务管理人才需要快速掌握各种数据分析软件的操作和使用技巧,因此需要通过内部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式来全方位提升税务管理人才的专业技能,推动其思维模式的转变,使其能够尽快适应新时代的税务审计要求,提高税务风险敏感性。

(五)大力推动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时代,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还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各种先进技术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资源。为顺应时展趋势,在税务审计的基础上提高税务风险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大企业需要大力推动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构建起一个业财信息数据共享的服务中心和智能报税系统,有效提高大企业税务管理效率[8]。另外,还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企业的税务信息查询、联网电子申报和税务风险自动筛选系统,大企业可以直接在线上申报纳税,通过自动化税务风险筛选系统,筛选数据库中潜在的税务风险,并且发送预警信息到大企业的移动管理终端,提高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效率。

六、结语

大企业在开展税务风险防控和管理时需要树立正确的税务审计思维,将税务审计工作放在税务风险防控和管理的核心地位,建立起内部和外部完善且系统化的税务审计体系,监督审查大企业存在的各种税收筹划问题和税务风险问题,有效降低大企业税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损失。基于此,以税务审计为中心,大企业进行税收风险管理,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审计管理机构,主动开展内部税务监督并接受外部专业审计机构的监督审查。其次,大企业需要制定完善和规范的税收审计工作流程,建立税务审计工作和风险防控工作的标准化规章制度与流程体系。再次,大企业需要建立起税务风险常态化预警报告机制,根据审计结果及时示警风险。最后,大企业需要全面加大税收审计专业队伍的培养建设力度,并大力推动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有效提高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傅鐘漩,武辉,朱洪坤.建立税收内外风险防控协作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以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为例[J].税务研究,2021(8):123-128.

[2]陈安石.高新技术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以HT公司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0):63-64.

[3]郑波.大企业税收政策确定性管理的现实思考[J].税收经济研究,2020,25(6):85-91.

[4]黎涛,刘广新.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上)[J].注册税务师,2020(1):58-60.

税收管理风险范文第5篇

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导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因过度依赖国家政策的扶植,从而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突出,而企业的资产、账务、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国有企业规模的扩大,国有企业的经营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甚至出现了一些跨国经营,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2012年年底,我国企业在我国税收总收入中占90%,其中国有企业占到了13.5%。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国有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保障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质量有着重大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竞争,就会有风险,一旦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出现风险问题,就会影响到其自身的税收管理工作,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风险管理已经普及到大中小企业,在各企业均建立有风险管理机构,设立专门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顾问等,由他们专门负责企业各种风险的志别、测定和处理等方面的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风险管理机构已经成为企业中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它与企业的计划、财务、审计等部门一样,共同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努力。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经营管理工作中,进行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风险,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为我国的税收收入提供保障。

二、我国国有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意识薄弱在我国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在当今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片面的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在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当中,对风险的认识不足,从而导致了企业的税收工作脱离实际,不能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缺乏专业的人才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全面型、复合型、专业性的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专业的、优秀的人才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当前国有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缺乏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职机构、专业人员,税务管理人员素质低下,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基本依靠基层税务机关的现有人员根据以往的经验,摸索着实施风险管理措施,这种风险管理措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的需求了。

(三)税务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国有企业的规模的扩大,其经营范围也在不断增加,在我国当前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规模性的发展趋势,国有企业分布广泛,给税务部门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当前,我国税务机关在征收税务的时候,由于信息化水平低,导致税收信息共享率低,从而出现重收、漏收的现象。同时在我国税务管理工作中,电子档案及风险评估系统的开发水平及整合水平不高,有效的信息资源未能得以充分利用,信息缺乏指导性或针对性,从而导致我国国有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水平低下。

(四)税收风险管理体制不完善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到我国财政收入。在我国国有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首先是没有建立标准的风险体系,不能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指标进行确认,许多国有企业的税务机关的风险管理主要是以指标为主,对税收风险管理模式的研究不够深入。其次就是国有企业的税收风险评估机制不够完善,企业税收风险评估的标准、程序缺乏实际操作,风险管理结果应用水平较低,互动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税收风险管理意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一部分,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国有企业的税收工作与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密切相连。国有企业要想取得经济效益,就必须认识到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首先强化领导税收风险管理意识。在企业管理层中,加强管理层人员的税收风险管理意识,从而保障企业内部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他们工作的责任心和责任意识,只有在企业内部树立其税收风险管理意识,才能进一步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竞争已经演变为科技与人才之间的较量,专业的技术人才在这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我国国有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企业要想促进其自身的健康发展,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价钱税收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的培养。首先,加强企业内部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他们专业素质的培养,可以安排他们出国深造,从而为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其次,国有企业要扩宽企业人才招收渠道,让外面优秀的人才走进来,同时加强与企业国有企业的联系,建立互联平台,通过互助学习的方式来极强彼此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

(三)建立信息化的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在这个科技不断发展社会当中,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应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利用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对企业的风险进行测试,也便于企业进行自查。在风险评估系统中,将收集到的关于企业的财务和税务数据,录入系统进行评估。在审计稽查系统中,也可以采集审计数据、处理企业的无纸化账务信息、录入审计底稿等,从而提高税收风险管理效率,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四)完善税收风险管理体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竞争,必然会有风险,我国国有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稳步发展,就必须强化风险管理,完善税收风险管理体制。首先,建立风险识别体系,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态,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其次,建立科学的风险指标评估体系,制定风险等级评定,完善风险预警机制,确认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风险,加强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的完善。一方面,以企业风险管理的整合框架为准绳,制定完善的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需要对现行管理制度的清理、修改、补充和废止,及时发现并弥补制度设计和执行上的缺陷,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最后,建立责任制、奖惩制,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保障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