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务教学

实务教学范文精选

实务教学

实务教学范文第1篇

1.国际营销实务课程的需要

国际营销实务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它是以市场营销的理论作为基础,指导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一门管理实践类课程。这门课主要是将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知识放在国际背景之下,让学生了解国外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法律法规环境,并且运用国际商务的知识来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课程除了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要求,也要求学生能用英语进行各种国际营销活动。所以,双语教学是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展开的。对于市场营销的学生,利用双语教学来培养他们的国际眼光、交流能力,树立跨文化的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实际上,在中国企业中做国际营销的人员只有能很好的利用英语和国外客户进行沟通,了解国外的环境才能更好地让其他国家了解中国的产品,更好地驾驭国际市场。

2.全球化时代的需要

21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企业需要国外的企业,国外的企业也需要中国的企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在面对世界经济变化和全球金融危机的问题上,越来越有重要的地位,也越来越有大国的风范。教育与科技这两方面和世界接轨也愈来愈密切。中国急需大量的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营销活动的综合性人才、创新性人才,既要有营销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商务谈判和交流,对国外的环境又要有深入的了解和理解。这对于高校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国际营销的人才。因此,国际营销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3.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教育部一直在号召各高校进行教育改革,鼓励进行双语教学,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双语教学正是完善当代中国大学生素质,而且是改革中国高等教育使之更好适应国际化竞争的迫切要求。国际营销实务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正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体现。大学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运用英语和营销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全球市场有个新的了解和认识,提升国际营销的综合素质,为以后从事国际营销工作做好准备。

二、国际营销实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营销实务进行双语教学顺应了全球化的环境,也顺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国际化人才

的大潮。在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和老师都有很高的积极性,但是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国际营销实务双语教师知识更新欠缺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不仅要有很好的英语交流能力,还要对专业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引导学生对这一知识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国际营销实务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基本知识,还要让学生知道在实际当中应该怎么来应用这些知识。而现在国际营销实务方面的书籍比较少,最新的国际营销的实践及理论通常都是外语的原版书籍和学术期刊,我国市场也不容易买到。教师只能通过网络去查,但通常是看不到原文的。这种现状对于教师的知识更新带来很大的障碍。国际营销环境风云变化,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信息储备,才能在案例教学中给学生以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具有时代性。双语教学不同于中文教学,教师更需要有英语思维,了解国外的理论和实践动态。营销理论虽然发展的时间不长但是发展的速度很快。教师需要利用对最新理论的了解和研究,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使他们开拓眼界。

2.学生的英文应用水平不足和专业知识欠牢固

笔者进行国际营销实务双语教学有三、四年的时间,发现每学期一开始,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特别高,表现出来对这门课程的极大兴趣,对这门课也很好奇,觉得会很有用也很有挑战性。但是往往学期中期过后热情大减,只有少数同学才能至始至终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英文水平不足造成的。国际营销实务的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方面都要有扎实的基础,才能快速地进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当中。但是往往学生的英语只能进行考试,不能很好地进行实际应用。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很大。这和我们国家整个英语学习的理念和方法不无关系。国际营销实务课程是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大四学生开设的,学生这时候已经学习过市场营销和国际营销的基本理论,但是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不能恰当地使用,理解不透彻。

3.合适的双语教学教材欠缺

在国际营销实务教材的选用上,可备选的教材甚少。众所周知,国外原版教材价格昂贵,我国学生很难接受。国内教师自己编写的国际营销实务教材又几乎没有。笔者选用的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影印版教材,WARRENJ.KEEGAN著的GLOBALMARKETINGMANAGEMENT,第六版。使用这一教材虽然能给学生节省费用,享用国外原版教材,但是也不是最新的营销教材,内容虽然充实,但是对于我国企业的国际营销没有针对性,而且理论性较强,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又较远。所以,当前需要一本难度适中,能够从我国企业角度出发,反映国际营销环境及变化的国际营销实务的英文教材。

4.双语教学课时量不足

双语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吸引着学生和老师,但是学生英语水平的限制需要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学习。然而,通常专业课的课时量设置通常是周二小时,这样课时量远不能满足学生对国际营销实务的学习。教师只能用这些时间做主干问题的讲解,并不能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案例分析。本来这一课程就是在大四开设,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往往教授的内容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另外,在我国大学里一个班的学生通常有50人左右。这样一来,大家通常认可的双语教学的比较好的方式,如小组讨论,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演讲,或让学生在课堂上用英文和老师进行交流等就很难做到,因为这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让大部分学生参与进来。教师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只让他们被动地接受信息。

三、国际营销实务双语教学的发展对策

1.加强师资培训

双语教师的受教育程度、语言能力、教学能力、教学策略等都会对学生学业的成功与失败起到非常深远的作用。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英文水平是国际营销实务双语教学发展的当务之急。高校必须加强师资培训。具体的做法可以这样:通常担当双语教学的教师都会选高学历并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或是英文水平较高的教师。对于这些人来说,专业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信息就显得格外重要。学校应该利用网络或书籍为他们提供最新的国外教学和研究成果,比如提供国外大学这一课程的网上教学平台和国外这一领域的网上学术期刊。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教学和研究国际化。而对于专业好,但是英文水平低的教师,学校可以派出教师到国外进行学习,提高英文水平,了解多元文化。因为双语教师必须是一个双语者和双元文化者。2.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国大学里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在两个小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一个章节当中的知识点做详尽的分析和讲解。而学生坐在那里只是在接受信息,没有时间和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长时间下去,学生养成这样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没有积极性去在课余时间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资料查找和研究。学生搜索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也会较差。笔者曾经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留学期间,发现那里的教授在课堂上对于一门课程倾向于用专题的形式来讲。课前会给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资料查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入门,对要点、难点和基本理论做说明。有的课程一学期下来,每次都是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做准备工作,然后进行演讲来完成的。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很多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比如提问与回答(questionandanswer)、讨论(discussion)、演讲(presentation)、演示(demonstrations),指导(tutorials)、模仿(simulation)、角色表演(roleplay)、游戏(playgame)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鼓励双语教师编写适用于中国企业的国际营销实务教材

当前适合国际营销实务课程的教材很少,一般都选用国外影印课本,但是其难度偏大,内容都是从国外企业角度出发。学校应鼓励双语教师一起以国外教材为基础,根据我国国情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编写一本适合我国大学生使用的教材。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费用,而且又不是过时的东西。学生也会对案例内容有亲切感,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的文章不提倡使用国内教材作为双语教学,只是一味地强调外文原版教材的好处。笔者不敢苟同。双语课程教材的选用一定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国际营销实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我国企业在实施国际营销策略的时候有自己的方法和经验。只是使用国外的教材,虽然语言上是原汁原味,但是观念和考虑问题的角度都不一定适合中国企业。现在有很多有留学经历的教师,在从事双语教学,在他们身上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和思维,英语能力强,切了解中国国情,编写我们自己的国际营销实务教材的任务当然可以让他们来完成。

4.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国际营销实务双语课程的课时量

针对我国大学生的具体情况,重点大学的学生英文水平和普通类高校的学生的英文水平有着一定的差距。笔者所在的学校是普通类高校,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不太能够适应专业课程用英文来讲解。往往是学生才开始适应,已经到学期末了。此课程虽然是专业选修课,但是每学期大四的学生全部都会选这门课,可见他们对于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毋庸质疑,并有极大的兴趣,渴望从双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当中获得新的知识、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视野。所以学校应该适当调整教学计划,适度地增加国际营销实务双语课程的周课时量。只有这样才能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和演讲当中,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桂芳:双语教学初探[J].教育革新,2006,(04)

[2]刘勇.左相国: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07,(02)

[3]蒋隆敏凌智勇: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江苏高教,2006,(03)

[4]张丽娟:我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师资建设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5]董宇欣: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6]刘晓慈张福恒:试论双语教学的核心是外文原版教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实务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认知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验教学法认知结构

一、引言

中国经济正越来越走向世界世界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具相关数据统计.200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14221亿美元比上年又增长23.2,排列世界第三从这一点能过看出.我国对外语外贸人才的需求也来越大,怎样能培养出符合经济形势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是摆在每一个外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许多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不一而足,但总体有两个方向二一类是传统课程,即以国贸实务为核心围绕这一主线设置如怎样与外商书信往来的外贸函电、怎样与外商谈判的商务谈判等等在已开设商务英语的院校中,鉴于师资经验、学生就业的考虑这种定位占大多数:另一类是将经济管理类课程用英语(ESP)去学习.比如开设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等课程,以求拓展学生视野培养综合性人才.为以后学生深造创造可能,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代表。但这种定位要求教师素质较高除一些条件较好的院校一般不易实施。

二、外语系学生现状分析

以传统模式定位商务英语的院校既然占多数那么这种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们是否可以更加完善它呢,这是我们有必要讨论的。据笔者调查和粗略统计在目前我国外贸从业人员当中,外语专业毕业的占到多数,而且用人单位因其深厚扎实的语言功底也偏向于聘用外语类毕业生这可以说是我们学生的优势。

但是我们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学生相比也存在不可回避的劣势。这特别体现在专业知识结构上。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从进校,会系统学习西方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理论、就实务还有具体的贸易惯例、国际支付、国际运输等最后还有实验操作课。可以说学生能够透彻的掌握和理解进出口贸易这一过程。而外语类学生一般在入学到二年级之前.诸多基础课程如口语、听力、综合英语等占据大部分时间.又有专业四级等考试的压力很少人会把精力放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上等到高年级开国贸实务课时上来就是英文原版教材英语授课,简直是一头水,不知究竟要干什么或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到稍明白点了,一学期课马上也要结束了如果以后毕业从事相关工作基本上也是自己边干,边从实际中总结学习这样增加了时间成本,降低了企业效率。我们作为人才的输出者,从培养实用型人才这一角度是否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呢,通过研究学习法理论.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三、商务英语课堂的问题

目前,我国商务英语的教学中仍主要采用普通英语的传统的系统讲授法。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内容围绕语言点展开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讲解单词、短语、句子、语法分析及课文的翻译。考试的大部分题型是英汉互译、单向选择等而缺乏具体的实务应用。

当然系统讲授法容量大、成本低、通用性强,但这些作为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容易误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不能体现商务英语的实用性目标,难以培养出具有业务能力的人才。笔者在担任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曾安排了一次实务性练习要求学生根据合同审查对方银行信用证,找出问题并致函对方修改。结果学生感到束手无策。这说明“灌输十笔记+技艺“的学习方式对于灵活应用知识和具体操作解决问题缺乏训练。因此,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必须围绕“实务性”的特点和该课程中学生的熟悉英语语言的特征,运用新型教学方法创造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动机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

四、学习法中的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是在否定和汲取了行为主义理论后形成并成为当代心理学主流学派,在我国外语教学领域如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approachl、意念教学法(notionalapproach)等教学法中运用广泛。代表人物有托尔曼的”符号学习”、”行为的信息加工理论,布鲁那的“认知一发现学习”等。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参与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教学是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使学生达到教育者确定的目标既帮助学习者习得客观事物及其特征使外界客观事物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其中对学习理论和课堂教学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学习’‘是其代表,提倡发现学习也就是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知识。

在认知学习理论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进一步提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构建,同时又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合作学习受到特别关注。针对教学实践,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提出了促进教学的四个条件:第一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第二,学习情景要与实际情景相符合:第三,注重教学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和协作学习;第四,注重教学环境的设计要为教学提供充分的资源。

五、认知学习理论在实务课中的运用

在引入认知学习理论之前我们应该了解国贸实务这门课程的知识特点。实务课是一门知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对贸易术语、跟单信用证等这些概念,只靠单纯的归纳讲解是不够的,还要配以实际案例,更重要的是对于有关章节,如信用证使用流程,订舱运输流程这些偏重实际操作的部分我们一定得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他们才能发现问题找出缺漏巩固知识,将教师输入的内容,通过独立思考和自行发现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认知结构。这也正是认知学习理论认同的学习的一个基本规律。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建议引入实验课。针对外语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较少、没有专用实验室及课时有限的具体情况,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对实验课的安排精心策划。超级秘书网:

1.基础知识的铺垫

介绍主要的专用术语,如托收(Collectio门)、汇票(Draft)、信用证(LetterofCredit)等。

2学生的准备

首先,每章的实验课应安排在一两次正式授课之后这样学生对本章的内容已经有了清晰的概念为实验课将他们头脑中的知识点连成线和网(可以在教师的协助下)创造客观条件次要求学生做情感上的准备。课前应给学生先分好组,30人班级可分成3组并固定下来形式上可围坐在一起营造友好合作的氛围。

3.教师的准备

;实验课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课上教师虽然是让学生自己去操作但大量心血花在课前备课。

首先教师要准备课堂会用到的系列信函和空白单据的文本每组一套人手一份实验课开始时,教师提出问题创造问题情景提示问题的解决途径必需的知识。然后,明确各组学生的角色划分。如运输这一章,谁做托运人;谁做承运人谁是海关分别负责一至几个业务环节,分别布置任务。其实有时学生做不出我们的预期效果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扮演的明确职责。

最后,教师有必要在黑板上将操作涉及的每一个步骤以流程方式写出来以指导学生的完成。其间,教师可以在各组间观察及时纠正错误并随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六结语

实务教学范文第3篇

案例教学容易沦为纸上谈兵,流于形式案例教学是法学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一般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法学知识,增强学生在面对实务案件时的分析案件能力和解决法律问题能力。但在实际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往往因为纸上谈兵的缘故,无法调动起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甚至有时教师只能自己考自己,根本达不到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模拟法庭的过于强调表演性,而仿真度性不够高当前,国内多数开设法学类专业的院校,通常只是把模拟法庭当做一项课外活动来开展,不仅开的次数很少,还往往因为角色有限,参加的学生人数也受到限制,学生参与率不高。有时为了使模拟法庭能够取得理想的活动效果,指导教师往往会组织学生反复进行演练,这必然会导致模拟法庭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法庭庭审实务能力,难以真正发挥模拟法庭的作用。

法学专业实习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专业实习是各开设法学专业学校必须组织安排的一种实务教学活动,每个学生必须参加。法学专业实习一般是安排学生到相关的司法实务部门进行一些具体的法学实务工作,以培养学生的法学实务工作能力。但由于目前多数院校都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专业实习方式,并大大压缩了学生的专业实习时间,这往往会导致进行集中实习的学生刚刚在实习单位进入角色、开始学习办案,实习时间就结束了,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实习目的。而进行分散实习的学生由于需要自行联系的专业实习单位,缺乏教师的必要监督和指导,其进行实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根本无法保证,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实习,只随便找个单位开个实习鉴定,其实习目的的实现更是无从谈起。另外,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等法律实务部门出于一些原因的考虑,不愿接受法学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即使勉强地接受,也只是让学生订订卷、跑跑腿,不让学生真正接触到办案的实质过程,根本无法达到进行专业实习的目的。法学专业实务教学中的上述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法学专业实务教学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要改革传统的法学实务教学模式和方法,引入新的实务教学内容和方法,拓宽法学专业实务教学的有效渠道,丰富实务教学的形式,形成新的实务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法学实务工作能力。

改革传统的法学实务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法律事务工作能力

第一,真正贯彻落实案例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法学课堂教学中,适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使用法学理论和法律规定解决实际问题的环境,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在现实的法律环境中去体会应用法律知识的过程,养成法律职业的特殊思维方式,学会像法律职业工作者那样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当前案例教学法在我国法学教育中并适用的并不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我们要积极推进和加强案例教学法在法学实务教学中的适用,纠正案例教学法适用中现的问题。

第二,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职业院校在法学课堂教学之余应当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一些法学实践教学活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毕竟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只依靠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全部法律职业能力。课外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开放性,非常有利于培养法学类专业学生的各种法学实务能力。在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中,课外实践教学一般是采取组织模拟法庭、开办法律社团、开展义务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活动、组织法律辩论赛、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法律调研、组织法律知识竞赛、编写学生法律知识报刊等活动形式进行的。通过广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特色鲜明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增长实战经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我国多数院校的法学类专业,对课外实践教学还不够重视,除了每年象征性的表组织一次模拟法庭活动外,其他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基本都没有积极的开展起来。今后,我们要按照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以各种旨在提高学生法学实务工作能力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第三,充分发挥模拟法庭的实战锻炼作用,努力提高学生的庭审实际工作能力。为了克服以往表演型模拟法庭存在的弊端,真正充分发挥模拟法庭的实践训练作用,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模拟法庭活动,使模拟法庭由表演型真正向实战型转变,为学生真正独立思考和解决诉讼争议的法律问题提供模拟训练环境。在模拟法庭的实际演练中,学生全程参与训练,教师只是提供必要的指导,法庭的审判过程与最终的审判结果都由学生控制,学生在开庭前围绕相关案件在庭审的中的可能出现的争议自主进行准备,自行制定出庭计划和研究出庭策略,通过对案件事实的分析和归纳,提出自己一方的法律意见,在法庭审理中运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全力争取达成自己的主张。在模拟法庭实训中,学生不仅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还能够提高自身的法律职业能力。

第四,努力贯彻落实法学专业实习制度,提高学生对专业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专业实习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法律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是我国法学教育一贯普遍采用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但是近年来,由于各院校的法学专业实习经费问题以及学生忙于考研、考公务员、参加招聘会等种种原因,导致的专业实习工作的管理出现了困难,许多院校的学生专业实习流于形式,成了“放羊”,成了走过场。鉴于这种情况,有专家甚至提出应该取消法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要改变这种流于形式的专业实习状况,真正充分发挥专业实习对提高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在思想上对专业实习予以高度重视,制定规范的法学专业实习工作制度,落实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教师负责制度,严格实习纪律,加强实习管理和监督工作;另外,还应当和司法实务部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创建互惠的、稳定的学生专业实习基地。

实务教学范文第4篇

摘要:《企业管理实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性课程,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较大困难。如何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这是个值得深入探索的教学方法问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尝试:一、以学生为本,实行主体性教学;二、注重实践,实行情景性教学;三、开放作业,实行研究性教学。

正文:《企业管理实务》是一门综合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系统学、数学以及工业基础等多学科领域的专业性课程,也是一门有较强实践指导作用的课程。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既重要,又有难度。如何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铺垫有效的教育(人格、素质、知识)基础,这是个值得深入探索的教学方法问题。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着“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的理念,针对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三方面的尝试。

一、以学生为本,实行主体性教学。

所谓主体性教学是指师与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核心是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

实行主体性教学,关键是保障主体地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积极心理状态,没有兴趣或兴趣索然,学生的思维则处于消极的,或半休眠状态,结果自然是虽学无成。激发兴趣是任课教师要做的第一项工作。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从基础课理论学习转入专业课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在思维方法上有个转变过程。他们一方面对一系列陌生的专业述语和所涉及的社会知识感到困惑;另一方面又对新课程的知识体系、学习目的与要求感到茫然。这个时候若引导不当,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任课教师要做的工作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和激发对课程的兴趣,设法将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怎样实现这个转变呢?一是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管理知识的重要性。可通过我国的管理现状与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相比较,看到差距,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历史史命感,从而深刻地认识学习管理知识的重要性,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通过例举大量成功企业家的事实,引发学生尝试成功的热望,诱导他们对学习管理知识的兴趣。完成了这个转变,就实现了教学第一个阶段的主体性保障。

第二,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对课程兴趣的培养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应该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是让学生保持课程兴趣,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方法。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问、思、答、议外,还有更深层的内涵,即让学生感受他自己就是教学中的主体。例如,在分析案例时,要求学生以厂长(经理)的身份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既可找到自信,又可保持兴趣。此外,还可根据《企业管理实务》的特点,寓教于学。例如;在领导制度一章,讲到厂长(经理)必备的条件和素质时,我在黑板上出了个题目——“对照厂长(经理)必备的条件和素质这面镜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先对照课本从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作风素质、身体素质几方面给自己打分,然后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讨论克服不足的良策妙计。有的还拟出了改进方案与措施。这样一来,学生完全进入了学习角色,不仅学习兴趣更浓了,而且起到了以厂长(经理)为楷模,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促进作用,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第三。教会学习,创造性发展。

学习的创造性是学习的主动性的具体表现。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的思考,提出创造性的意见、观点,这是学习质的飞跃。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思维方法,即教会学生学习。例如,在讲授价值工程内容时,让学生先了解有关理论,再设专门的讨论课,让学生根据“价值=功能/成本”原理,围绕着“在保证产品功能(作用、用途)的前提下,设法降低产品成本(寿命周期成本),从而提高产品价值”这一主题来创造性地设计新产品。每当这时,学生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和设计,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与潜能。从考试结果来看,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能掌握这部分内容。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注重实践实行情景性教学。

情景教学是指利用和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具体问题,以刺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探索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通俗点说,是让学生进行现场操作,模拟性操作。

情景教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实践性。人的认识始于实践,活动与实践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社会知识,工业常识的欠缺,限制了他们对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实施情景教学,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地认识事物,是符合认知发展规律的。实行情景性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走出校园,深入企业见习。

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课程中许多理性知识若没有感性认识是很难理解的。例如:在课堂上想讲清管理组织中的车间、工序、流水生产线等概念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如果我们带学生到企业现场看一看,

很快便明白了。有了感性认识,再谈管理理论就容易接受多了。

(二)设置现场,模拟操作演习。在实践活动受到时间和客观限制的情况下,可因陋就简,自设现场,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操作演习。例如:在讲授推销策略时,让学生分组分别扮演推销员和不同的顾客,进行推销策略的演练。通过活动,他们不同程度地领悟到各种推销策略的实践指导作用,加深了理解。

(三)案例分析,透视事物本质。讲授《企业管理实务》课程,关键是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学懂弄通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案例剖析清楚,才能深入浅出地道出深奥的管理理论。例如:通过分析湖南美晨集团与广西柳州牙膏厂的广告大战,讲清广告的作用与威力;通过分析电视机市场的价格大战,讲清市场竞争与价格的理论;通过分析诺基亚以人为本的实例,讲清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硬道理;通过分析青岛双星的领导方式,讲清管理方格理论。教学生学会透视事物,就等于给了他们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四)形象直观,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用电子计算机、实物投影仪等多种现代化设备和手段教学,可形象、直观地说明问题。例如,在讲授现代管理方法中的网络计划技术时,由于绘制网络图的复杂性,常规教学效果不佳。若将这个内容利用多媒体制成课件,进行直观教学,则能收到极佳效果。

综上述,情境教学巧妙地把认识与情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教与学、指导与非指导等因素加以协调、平衡与整合,在更深层上反映了教学认识的进程模式。它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开放作业,实行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学习,在国外也称主题研究,项目、课题研究。它具有四个特点:1、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2、呈开放学习的态势;3、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4、重视结果,并要注重学习过程的感受和体验。《企业管理实务》教学较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有的同志认为:中职学生底子差,能力弱,担心采用此法收不到好效果。我在教学中尝试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结果是乐观的。在讲授决策理论时,布置了一次大作业。要求学生调查了解某个企业的某项决策情况,并分析评价其决策效果。结果有大约80%的学生完成得很好,20%的学生也能在指导下完成。可见,研究性学习是否适用,并不在于研究人的水平,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给研究性学习定位。

我认为,对中职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的定位应该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追求目标,鼓励学生介入学科问题的研究,要求学生的研究结果是科学的,有创造性的,但并不强求每个学生的最后研究成果都必须独一无二。

实务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认知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验教学法认知结构

一、引言

中国经济正越来越走向世界世界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具相关数据统计.200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14221亿美元比上年又增长23.2,排列世界第三从这一点能过看出.我国对外语外贸人才的需求也来越大,怎样能培养出符合经济形势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是摆在每一个外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许多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不一而足,但总体有两个方向二一类是传统课程,即以国贸实务为核心围绕这一主线设置如怎样与外商书信往来的外贸函电、怎样与外商谈判的商务谈判等等在已开设商务英语的院校中,鉴于师资经验、学生就业的考虑这种定位占大多数:另一类是将经济管理类课程用英语(ESP)去学习.比如开设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等课程,以求拓展学生视野培养综合性人才.为以后学生深造创造可能,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代表。但这种定位要求教师素质较高除一些条件较好的院校一般不易实施。

二、外语系学生现状分析

以传统模式定位商务英语的院校既然占多数那么这种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们是否可以更加完善它呢,这是我们有必要讨论的。据笔者调查和粗略统计在目前我国外贸从业人员当中,外语专业毕业的占到多数,而且用人单位因其深厚扎实的语言功底也偏向于聘用外语类毕业生这可以说是我们学生的优势。

但是我们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学生相比也存在不可回避的劣势。这特别体现在专业知识结构上。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从进校,会系统学习西方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理论、就实务还有具体的贸易惯例、国际支付、国际运输等最后还有实验操作课。可以说学生能够透彻的掌握和理解进出口贸易这一过程。而外语类学生一般在入学到二年级之前.诸多基础课程如口语、听力、综合英语等占据大部分时间.又有专业四级等考试的压力很少人会把精力放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上等到高年级开国贸实务课时上来就是英文原版教材英语授课,简直是一头水,不知究竟要干什么或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到稍明白点了,一学期课马上也要结束了如果以后毕业从事相关工作基本上也是自己边干,边从实际中总结学习这样增加了时间成本,降低了企业效率。我们作为人才的输出者,从培养实用型人才这一角度是否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呢,通过研究学习法理论.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三、商务英语课堂的问题

目前,我国商务英语的教学中仍主要采用普通英语的传统的系统讲授法。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内容围绕语言点展开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讲解单词、短语、句子、语法分析及课文的翻译。考试的大部分题型是英汉互译、单向选择等而缺乏具体的实务应用。

当然系统讲授法容量大、成本低、通用性强,但这些作为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容易误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不能体现商务英语的实用性目标,难以培养出具有业务能力的人才。笔者在担任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曾安排了一次实务性练习要求学生根据合同审查对方银行信用证,找出问题并致函对方修改。结果学生感到束手无策。这说明“灌输十笔记+技艺“的学习方式对于灵活应用知识和具体操作解决问题缺乏训练。因此,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必须围绕“实务性”的特点和该课程中学生的熟悉英语语言的特征,运用新型教学方法创造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动机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

四、学习法中的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是在否定和汲取了行为主义理论后形成并成为当代心理学主流学派,在我国外语教学领域如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approachl、意念教学法(notionalapproach)等教学法中运用广泛。代表人物有托尔曼的”符号学习”、”行为的信息加工理论,布鲁那的“认知一发现学习”等。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参与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教学是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使学生达到教育者确定的目标既帮助学习者习得客观事物及其特征使外界客观事物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其中对学习理论和课堂教学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学习’‘是其代表,提倡发现学习也就是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知识。

在认知学习理论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进一步提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构建,同时又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合作学习受到特别关注。针对教学实践,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提出了促进教学的四个条件:第一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第二,学习情景要与实际情景相符合:第三,注重教学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和协作学习;第四,注重教学环境的设计要为教学提供充分的资源。

五、认知学习理论在实务课中的运用

在引入认知学习理论之前我们应该了解国贸实务这门课程的知识特点。实务课是一门知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对贸易术语、跟单信用证等这些概念,只靠单纯的归纳讲解是不够的,还要配以实际案例,更重要的是对于有关章节,如信用证使用流程,订舱运输流程这些偏重实际操作的部分我们一定得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他们才能发现问题找出缺漏巩固知识,将教师输入的内容,通过独立思考和自行发现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认知结构。这也正是认知学习理论认同的学习的一个基本规律。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建议引入实验课。针对外语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较少、没有专用实验室及课时有限的具体情况,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对实验课的安排精心策划。

1基础知识的铺垫

介绍主要的专用术语,如托收(Collectio门)、汇票(Draft)、信用证(LetterofCredit)等。

2学生的准备

首先,每章的实验课应安排在一两次正式授课之后这样学生对本章的内容已经有了清晰的概念为实验课将他们头脑中的知识点连成线和网(可以在教师的协助下)创造客观条件次要求学生做情感上的准备。课前应给学生先分好组,30人班级可分成3组并固定下来形式上可围坐在一起营造友好合作的氛围。

3.教师的准备;实验课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课上教师虽然是让学生自己去操作但大量心血花在课前备课。

首先教师要准备课堂会用到的系列信函和空白单据的文本每组一套人手一份实验课开始时,教师提出问题创造问题情景提示问题的解决途径必需的知识。然后,明确各组学生的角色划分。如运输这一章,谁做托运人;谁做承运人谁是海关分别负责一至几个业务环节,分别布置任务。其实有时学生做不出我们的预期效果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扮演的明确职责。

最后,教师有必要在黑板上将操作涉及的每一个步骤以流程方式写出来以指导学生的完成。其间,教师可以在各组间观察及时纠正错误并随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