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启迪智慧教育

启迪智慧教育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启迪智慧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启迪智慧教育

启迪智慧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大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指的是人类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的变迁过程。这个过程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给社会发展带来很大压力。由于文化的多元、各种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人们的社会意识呈现出多样性、选择性,这对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理位置特殊、民族成分复杂的我国西部地区更是如此。因此,迫切需要我们重视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理好与之相关的十大关系。解决好西部地区的这些矛盾和问题,必将对促进西部地区的良性发展、国家的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意义。

一、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和有力的思想武器,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并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指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因此,我们的各项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定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部地区,要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为各民族是一律平等的,应该享有符合民族实际的发展权利。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并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理应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共同价值理念作为切入点,引起少数民族群众的共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二者不存在谁同化谁、谁吃掉谁,而是共同服务于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共同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与现实目标的关系

我们倡导在处于转型时期的西部地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工程,其最根本、最长远的目标是要通过为西部地区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让西部地区的人们与中、东部的人们一样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最终实现人的最自由最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是无产阶级建设者和一切社会主义劳动者奋斗的崇高目标。

要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最直接的任务就是要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中、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工程,就是要服务于这个基本的、直接的目的。只要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上去了,切实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有了极大的说服力,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并得到人们的配合,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最根本的目标。

三、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

面对转型时期的西部地区的特殊情况,为了力争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必须既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原则性,又要注意结合具体情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两个原则不动摇。一是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实理论基础,学习并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一大法宝,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复杂的新形势、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各级党组织都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转变思路,改进方法,提高领导水平,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灵活性是指由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地理位置特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等现实因素的存在,要求我们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除了坚持上述原则外,还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西部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应用,力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四、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西部地区不仅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且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活动发展也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难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数较少,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经费不足,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不够,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二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任务异常艰巨。据1999年对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云南、贵州六省区的抽样调查显示,六省区成年人文盲人数为2468万,占六省区成年人总数9408万的26.1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东部地区人均接受教育的年限为10.8年,而西部地区只有3.6年。对受教育水平如此之低甚至是文盲的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难度之大、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思想政治教育在转型时期的西部地区所面对的环境是较差的,改善这种较差的内部环境,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对思想政治工作引起高度重视,保证经费和人员的充足。西部地区的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外部环境的国家和中、东部地区,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相关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教育,培养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的兄弟省市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在人力、财力、智力等方面对西部地区进行多方支援。只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得到提高和改善,达到高度的统一,西部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真正抓出成效。

五、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的关系

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重要的一对关系,也是处理起来难度较大的一对关系。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部地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其对象就是西部地区的全体人民。

积极主动参加的参与者,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有抵触情绪的参与者。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很多人限于受教育的程度和知识文化水平、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还有很多误区,比如认为搞思想政治教育是没什么用处的,花费时间精力还不如从事一些产生效益的活动。这难免会有功利主义的嫌疑,但我们不能一味地批判,应更多地从转型时期的西部农村的实际来考虑问题,由于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人们迫切改变现状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面临的这种情况比较棘手,给西部地区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挑战。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因此应该更加重视思想政教育工作,给予思想政治工作足够的重视和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足够的支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则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深入到农村地区和农民中去,把道理说透、讲通,发挥他们的首创精神,尊重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合理的建议,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反对把思想政治工作搞成照本宣科似的敷衍和言之无物的空洞说教。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西部地区人们的积极参与,这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六、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循序渐进和系统推进的关系

循序渐进作为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不仅应该体现在智力教育上,同样应该体现在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中。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强调要结合教育活动所面临的实际情况,适时、适度地实施教育。目的是使教育达到最佳的可接受性。西部地区教育基础比较薄弱,必须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避免一味地追求过高、过快的结果,要切实考虑到西部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初阶段,只要方法得当,稳步推进,必将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当西部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推进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时;当通过一定时间的教育,人们的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平发展到一个较高阶段时,则要全面推进西部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做好识别工作,注意到人们道德水平的变化和教育阶段的转变,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更具针对性。这种全面推进包括横向的扩展和纵向的深入,具体指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内容、形式等的深人和扩大。在深入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教育的实施密切结合现实,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理想的效果。

七、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与一般对象的关系

所谓对象,是指人们的行为、思维活动等所指向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所有人,主要的是把人们的思想道德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是增强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

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重点是青少年和各级领导干部,这是由二者的作用和地位决定的。首先,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育“四有”新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求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献身的理想和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重点对象是各级领导干部。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作为党和国家骨干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干部队伍和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甚至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在转型时期的西部地区,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更重的发展经济和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任务,理应受到更大的重视。

从广义上讲,我们现在所涉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对象是西部地区的所有人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一致的观念、思想,使人们的思想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地利用世界、改造世界。将西部地区的所有人作为教育对象是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国家的发展战略、西部地区人们发展经济的意愿完全一致的,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和一般对象的关系。要在普遍教育中突出重点,又要在重点教育中不忽视普遍,真正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八、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的又一次伟大理论创新。我们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的西部地区能否解决好各种问题、协调好各种矛盾、理顺好各种关系,将影响到区域和谐,进而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乃至成败。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构建诚信友爱、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弘扬公平与正义的良好社会氛围;其次,加大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提高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人们的科技知识水平和民主法制观念的力度,目的是创造民主法制、充满活力的社会氛围,提高大家建设西部地区的积极性,激发西部地区人民的创造性;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服务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转型时期,人们要求加快发展经济、快速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可以理解,但是决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要坚定地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切实把经济增长依靠资源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坚定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这一政策方针。必定会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的西部地区。

启迪智慧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慧教育;小学数学;教育理念;智慧课堂

在学校信息化教育实践中,互联网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智能化、信息化教学模式正成为主要教学模式,部分学校已经在“智慧教室”“电子书包”等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上展开行动。智慧课堂属于通过“互联网+”思维模式和信息技术对传统课堂教学革新后形成的智慧课堂教学环境。本文将智慧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为研究课题,小学数学属于典型的信息分析、综合、应用的学科,教师将智慧课堂应用于该门学科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根据数学特征、规律以及教学目标等,有所侧重地进行智慧课堂模式的应用,发挥智慧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一、智慧课堂的概述

(一)智慧课堂的概述

智慧课堂即围绕一定学科素养,基于相关学科学习材料为载体,实现教师、学生、学习载体的高效对话,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形成一个启发学生智慧的教育空间。在智慧课堂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挖掘学生的潜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智慧课堂将智慧、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创造力和活力等融合在一起,教师在打造智慧课堂,推进智慧教育的过程中,理论、思想、方式和模式等都应该保持灵活性,并持续提高智慧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打造智慧课堂的途径

在智慧课堂的建设中,要结合智慧教育理念,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智慧教育理念具体表现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使学生在积极向上且轻松的环境中习得知识。所以教师在智慧课堂中,要将启迪学生的智慧作为出发点,形成灵活的教学方式,也培养学生可以在各种学习方法中不断变换,保证学习的趣味性和学习空间的轻松愉悦性,以此为基础进行有效的学习。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智慧课堂的要求

在教育方面的信息化改革中,信息技术将会给教育行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教育信息化需要实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探索全新的、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学模式。智慧课堂应需而生,是教育信息化的经典教学模式。

(四)构建智慧课堂的作用

在智慧课堂中,每个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更强的保障,在科学的学习情境中,启迪学生的智慧,可以使学生对知识形成的过程有直观的了解,便于学生对知识的习得与内化。在智慧课堂中,学生可以获得网络学习环境的支持,通过网络获得更多元更有趣的学习资料,强化学习的趣味性,开阔视野和眼界,让学生拥有更健全的知识系统。教师通过智慧课堂,以图像、图形、文字、动画、声音等的方式展现课本中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对学习表现得更主动。智慧课堂能够将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知识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对重难点知识的教学也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将会变得更高效。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打造智慧课堂的策略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智慧课堂的优势

1.课前预习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课前预习阶段只能根据教师提供的教材或者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预习,很多知识点学生无法理解,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智慧课堂应用于教学中,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解答学生的疑问,还可以将学生预习阶段要熟悉的知识以预习题、微课的方式呈递给学生。学生在智能终端上获得预习资料,完成预习题,并且还可以查看自己的预习题完成情况,知道错误的地方,了解自己的预习时间等。对于不明白的问题学生还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向教师发问,教师可以解答疑问,并且基于学生的预习状况,进行教学方案、教学方式的更新。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阶段,教师通过智慧课堂模式,可以应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比如,对小学生而言,教师要多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数学知识的构建中,以抽象知识为主,教师可以结合游戏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3.课后练习

在传统课堂中,课后练习并不科学。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反馈给教师,在这样的模式下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智慧课堂中,课后练习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端”发送课后练习题,在这一终端中,学生对习题的完成情况能够被教师随时了解,教师也就可以随时知道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微信等交流工具,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取得联系,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给家长,争取赢得家长的配合,共同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积极愉悦的、有支持性的环境,推动智慧课堂模式的有效开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对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兴趣习惯的学生,设置差异化的课后作业,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二)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设计方法

在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的特征和智慧课堂的内涵,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基于交流反馈、教学设计、平台资源推送等方式,达到预期的智慧教育目标。

1.课前

教师需要掌握智慧教学的理念、方式和技能。课前阶段,教师要善于通过智慧课堂平台,根据下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设置预习内容、预习侧重点和预习题等,将其在教师端发送给学生。并且在智能终端中,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预习结果,调整课堂教学方案和方式。

2.课中

(1)创设情境。教师可以设置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对课堂知识产生兴趣。在智能终端中,教师将游戏内容发送给学生,在课堂中让不同学生扮演警察和小偷,在实践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哪条路距离小偷最近,以及原因,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有趣的游戏,教师赋予了抽象数学知识的具象化,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学习质量。(2)自主探究。比如,在进行关于三角形定律、规则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拼三角形,并且对学生拼凑的过程展开观察、监督,指导学生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拼凑,指引学生一边动手一边思考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并且结合智能终端的答疑系统,学生可以将存在的疑问反馈给教师,教师及时答疑,由此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提高。(3)小组合作。在深化探究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探究问题。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学生发生争端,指导每个学生都大胆发言,促进小组之间对问题的探讨成果进行共享,然后教师进一步总结归纳知识,进行知识的升华。

3.课后

课后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智慧课堂,将课后习题和微课等发送给学生,让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进行课堂知识的深化与巩固。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师智能终端对学生课后习题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课后复习质量。

三、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是否取得预期的教学质量,不仅在于是否选择了智慧课堂的模式,还在于教学设计、教学执行是否有效。教学设计需要从整体上确定教学思路、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为教学实施做好准备,而教学实施,则是将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落实在行动中。在教学设计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导致教学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在小学数学智慧课堂中,教学实施环节需要教师关注两点内容:第一,合理应用网络学习空间。网络学习空间是信息技术和教育的有机融合,所以需要为学习、教学服务。数学知识具备抽象性,学生不仅要理解和记忆,更要学会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在智慧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问题的探讨,并且将探讨结果公布在网络空间中,与其他小组、学生进行问题的交流和学习成果的共享,从而可以进行更高质量的学习;第二,教师在面对技术故障的时候要灵活处理。网络学习空间优势和不足是并存的,不足主要在于受技术约束,网页打不开这种现象在课堂上比较常见,教师面对这类情况,需要在课前想出应对方案,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从容应对,比如,可以通过白板、多媒体设备等方式将教学继续下去,避免教学的中断。综上所述,新时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思想,也为智慧课堂的建设提供了基础。智慧课堂的建设,需要坚持学习理论,进行动态数据的分析整合与应用,将“网、云、端”融为一体,由此可以探索更先进的课堂模式。在智慧课堂中,资源推送、教学设计、交流反馈等被赋予数据化、智能化,可以为目前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有效支持,这也不乏为新时期教学模式改革的一大方向。

参考文献:

[1]余艳艳.网络时代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J].未来英才,2017(18):20.

[2]徐艳芳.“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J].读写算,2019(5):30—31.

[3]庹中勋.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分析[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16):103.

启迪智慧教育范文第3篇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但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教育应该关怀人的生活,首先应该是关怀人的当下的生活,关怀此时此刻此人的存在,教育应当成为此时此刻的个体获得幸福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在某种意义上,教育的任务不是传递给受教育者多少知识,教育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在知识的传递中形成面对生活的正确态度。杜威就说:我们经过教育过程而获得知识,而这些教育过程不止单纯的获取知识和有关技巧形式,它们还企图把所获得的知识统一起来,形成持久的性向和态度。因为一个人的心态就决定了他的生活状态,决定了他对幸福的体会。幸福就是一种感受,一种心理状态,一个源自内心的平和协调。狄德罗说:“在情感协调一致的情况下,具有强烈的情感就是幸福”。教育就是对人不可能“万事如意”的生活的一种关怀,帮助受教育者发现生活的亮点,找到生活的幸福点,协调人们的期望和现实,内心和外在的矛盾,鼓励人们从容地看待人生,看待人生中的不幸。孔子曾评价其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面对生活的困境,别人认为无法生存,颜回却乐在其中,这乐是在看待问题的心态上。虽然我们再努力也成不了刘翔,但是我们仍然能享受奔跑的快乐,关键我们以什么心态看待奔跑。当我们登上“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时,我们就获得豁达、淡定和幸福的体验。幸福就是一种精神的满足,一种情感的释放;我们的教育就是一种精神教育、情感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学校的任务不仅在于教授给学生从事劳动及合乎要求的社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在于给每个人以精神生活的幸福。”[2]

虽然现代科技发展迅速,但是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时期毕竟是有限的,对任何事物的认识过程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所以在这种探寻和追问中必然产生种种困惑、挫折,伴随着失望、难过。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追求的就不仅仅是培养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这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也是教育的内在要求。因为从终极意义上,教育的目的是“为人”的教育。人只有在认识自我的前提下,知道自己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人生的追求。也只有能力与需求协调赋予人以充实的精神生活,人才可以体验和感受到其中的幸福。教育通过物理、天文的知识告诉我们人类自身的渺小,告诉我们对自然保持敬畏,启发我们反思自身的智慧;教育通过历史、政治、社会学知识帮助我们确立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角色;教育通过医学、心理学向我们揭示自己的成长规律,使我们认识自身能力的局限。然后,当我们再置于浩瀚神秘的宇宙、自然和纷繁复杂的社会时,我们便有了一份从容的心态,便能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下,在我们的欲求和能力之间找出心灵的平衡点,体会人生的真正幸福。

教育对人的生活关怀,就是一种态度形成的推动;人在对现代科学飞速发展的崇拜中,在物质的种种诱惑中,形成一种旷达的态度,寻求一种心灵的解放,一种内心的安宁。因为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只有内心的平静、超越才是真正的幸福。而教育就在此种意义上,承诺和实现了对幸福的追求。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自然地,它把自己的追求定位于开发每个主体的潜能,使他们的价值得以彰显。而这样不仅仅是为了增强人们认识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使每个个体获得自信的人生,成就一个有信念支撑、引导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教育是一项“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精神涵养精神,以信念强化信念”的事业。教育在知识的传递中,在能力的培养中,以崇高的教育信念和教师的人生信念塑造和形成了受教育者自身的信念。“信念即人们坚定不移的思想、理想、意义和方向。并不是所有的思想、理想、意义和方向都可成为信念,只有当思想、理想、意义和方向与主体的经验、认知情感发生共鸣并为主体确认和坚信,进而内化为主体的精神时,才可称其为信念。它是主体活动的内驱力,也是主体活动的外张力”。[3]有信念的教育是幸福的教育,是个性的教育;有信念的教师,是幸福的教师,他为自己的劳动而快乐;获得信念的学生更是幸福的学生,他将自信地展开多彩的人生。罗素说过:“需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幸福最后的承担者就是每个个体。一个人的幸福就是一种信念,你认为自己幸福,你就会幸福,也许你的幸福不被别人接受,但是你幸福与否的这个评价是别人不可能做出的,它只与个人的自我体验有关。

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人的数量以数亿来计,但是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他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绝对理由。所以我们应该具有实现自己生活目标和志向、实现自我的价值的坚定意志和信心,这就是信念。当李白高呼“天生我才必有用”时,表现的不只是那种豪放和愤懑,还有一种对自我的确信,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今天的社会是人才济济的时代,我们的哲学不如哲学家深刻,物理学知识不如物理学家广博,天文学知识不如天文学家丰富,……我们不禁要问:我们还能干什么?我们的价值在哪里?就是在这种质问和反思中,教育在尊重个性的前提下,把学生的独特潜质作为教育的基础和条件,把个性和亮点张扬,用多样的人生渲染世界的多彩。如果人生恰如一枚钻石,那么教育把这颗钻石的至少一面打磨得光亮,使得每个人的人生都能熠熠生辉,每个人都能够在广阔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踏上人生的幸福之路。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媒体充分发达的时代,社会上充斥着各种流行的标准和概念,我们很容易迷失自己的内心坚持而趋同于大众的标准,仿效他人的行为,以至忘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念。人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漫长的,我们需要经历的太多,需要思考的太多。当我们被忙碌奴役时,我们的人生方向也就迷失了。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道:“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为什么出发。”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玛佐夫兄弟》一书中说:“因为人类存在的秘密并不在于仅仅单纯的活着,而在于为什么活着。当对自己为什么活着缺乏坚定的信念时,人是不愿意活着的,宁可自杀,也不愿意留在世上,尽管他的周围全是面包。”[4]所以,教育的追求就在于信念的强化,是对麻木的对抗,是对从众的警醒,强调的是内心的坚持。教育给人的就是坚持的勇气、对抗力量和强化的智慧,以求精确地判断自己的人生境遇,把信念安放在精神和灵魂的深处,在教育过程中将之不断调整和放大,终极指向于理想的实现和人生的幸福。

成功的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的结果教育、继承的教育,它也必须是培养智慧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是一种过程的教育。因为任何教育目的的达成和实现,最终都体现在受教育者对问题的思考、危难的处理,及对世界的认识的智慧上。“我们只能在行动中遭遇智慧”,在付出行动中体会幸福。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迸射出来”,幸福不是时运、机遇等等的代名词,它处在人的创造活动过程之中,“人是自身幸福的建筑师”。在美国电影《迷离境界》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片断:主人公开始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但醒来时发现自己在一个酒店的房间。不管他想要什么东西,马上就会有侍者出现,满足他的欲望。过了数天之后,这个人厌倦了这种无须努力的存在方式,对侍者说:“我有点想到另一个地方去。”“什么地方?”侍者问。“哦,我想我已经死了,来到了天堂。但是我厌倦了,也许地狱会好一些。”侍者回答说:“这就是地狱。”的确,幸福是一种追求而不是天神的恩赐,人只有在付出的过程中,在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才能体会生活的乐趣,抵达幸福的天堂。否则,即便是锦衣玉食,也只能徘徊在幸福之外。而成功的教育就是要开启人们认识幸福的智慧,让人体味到幸福不是物质的丰盈、生活的安逸,而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充实。英国教育家约翰•怀特说,“受过教育的人从拓展意义上考虑他的自身幸福,他把个人幸福推及他人,把幸福融入一种道德高尚的生活之中。”[5]“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阿奎纳也认为,“教育的目的,亦即生活本身的目的,是通过培养道德和理智美德来获得幸福”。先哲们的名言一方面告诉我们什么是幸福,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教育是人们获得精神满足,体会幸福的阶梯。

教育培养了人认识幸福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人创造幸福的智慧。幸福就在人们的创造活动中,当我们付出了爱,我们收获了家庭的温馨;当我们付出了劳动,我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当我们付出了微笑,我们收获了快乐。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自我的实现和自我的完善,充分发挥和展开自己的智慧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获得物质丰富、精神自由的幸福人生。这些都需要在创造中展开,在创造中体验、获得。但是,创造不是空谈,不是口号,是追求的征途,是行动的智慧。没有智慧的行动,只能是机械的复制、僵化的模仿,根本谈不上创造,“创造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需要高度智慧性劳动的过程”[6]。教育是创造的基石。

成功的教育,追求的是知识与智慧并重的教育,是以教育智慧、教师智慧去启迪、激发、开拓和增进学生智慧的教育。体现在教育实践中就是知行统一、手脑并用、听做结合的教育。它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应用知识、孵化智慧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实践、应用、创造中学习,做到活学活用、灵活运用,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的智慧。

作家丁玲说过:“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偏僻的。”换言之,对于一个懂得幸福的人来说,幸福是到处存在的。关键要具备发现幸福和创造幸福的智慧,因为我们不能期待幸福自己来敲门。而教育就在追求、启迪、弘扬人获得与感受、创造与享受幸福的智慧的过程和行动中,完成了它的终极追求。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直接作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但教育的终极意义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著名哲学家罗素提出:“巨富和赤贫都不能带来幸福”。他认为,幸福需要必要的外部条件,即物质的条件,但却更需要“思想条件,即实现幸福的内在条件”。只有教育能让人拥有平和的心态,使内心得以安宁;拥有坚定的信念,使精神获得满足,拥有追求的智慧,使创造得以实现;只有通过教育,人才可以真正实现心无所累、自由自在的人生幸福。

[参考文献]

[1][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43.

[2]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9.

[3]刘文霞.教育哲学应有的意蕴[J].教育研究,2001,(3):31.

[4]柳延延.论现代艺术中人的形象[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

[5][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李永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8.

[6]刘文霞.广义创造论——创造教育的哲学理念与实践[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2.8.(责任编辑徐丹)

启迪智慧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幸福;教育;终极追求

哲学家们都承认:人生最高的目的是幸福。费尔巴哈在《幸福论》中提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动物,一切生存着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根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1]那么,作为人类通往幸福天堂的阶梯,教育的本真热爱和深沉渴望也就必然指向人生的幸福。苏霍姆林斯基就曾指出,教育(目的)是培养幸福的人。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但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教育应该关怀人的生活,首先应该是关怀人的当下的生活,关怀此时此刻此人的存在,教育应当成为此时此刻的个体获得幸福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在某种意义上,教育的任务不是传递给受教育者多少知识,教育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在知识的传递中形成面对生活的正确态度。杜威就说:我们经过教育过程而获得知识,而这些教育过程不止单纯的获取知识和有关技巧形式,它们还企图把所获得的知识统一起来,形成持久的性向和态度。因为一个人的心态就决定了他的生活状态,决定了他对幸福的体会。幸福就是一种感受,一种心理状态,一个源自内心的平和协调。狄德罗说:“在情感协调一致的情况下,具有强烈的情感就是幸福”。教育就是对人不可能“万事如意”的生活的一种关怀,帮助受教育者发现生活的亮点,找到生活的幸福点,协调人们的期望和现实,内心和外在的矛盾,鼓励人们从容地看待人生,看待人生中的不幸。孔子曾评价其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面对生活的困境,别人认为无法生存,颜回却乐在其中,这乐是在看待问题的心态上。虽然我们再努力也成不了刘翔,但是我们仍然能享受奔跑的快乐,关键我们以什么心态看待奔跑。当我们登上“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时,我们就获得豁达、淡定和幸福的体验。幸福就是一种精神的满足,一种情感的释放;我们的教育就是一种精神教育、情感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学校的任务不仅在于教授给学生从事劳动及合乎要求的社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在于给每个人以精神生活的幸福。”[2]

虽然现代科技发展迅速,但是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时期毕竟是有限的,对任何事物的认识过程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所以在这种探寻和追问中必然产生种种困惑、挫折,伴随着失望、难过。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追求的就不仅仅是培养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这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也是教育的内在要求。因为从终极意义上,教育的目的是“为人”的教育。人只有在认识自我的前提下,知道自己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人生的追求。也只有能力与需求协调赋予人以充实的精神生活,人才可以体验和感受到其中的幸福。教育通过物理、天文的知识告诉我们人类自身的渺小,告诉我们对自然保持敬畏,启发我们反思自身的智慧;教育通过历史、政治、社会学知识帮助我们确立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角色;教育通过医学、心理学向我们揭示自己的成长规律,使我们认识自身能力的局限。然后,当我们再置于浩瀚神秘的宇宙、自然和纷繁复杂的社会时,我们便有了一份从容的心态,便能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下,在我们的欲求和能力之间找出心灵的平衡点,体会人生的真正幸福。

教育对人的生活关怀,就是一种态度形成的推动;人在对现代科学飞速发展的崇拜中,在物质的种种诱惑中,形成一种旷达的态度,寻求一种心灵的解放,一种内心的安宁。因为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只有内心的平静、超越才是真正的幸福。而教育就在此种意义上,承诺和实现了对幸福的追求。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自然地,它把自己的追求定位于开发每个主体的潜能,使他们的价值得以彰显。而这样不仅仅是为了增强人们认识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使每个个体获得自信的人生,成就一个有信念支撑、引导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教育是一项“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精神涵养精神,以信念强化信念”的事业。教育在知识的传递中,在能力的培养中,以崇高的教育信念和教师的人生信念塑造和形成了受教育者自身的信念。“信念即人们坚定不移的思想、理想、意义和方向。并不是所有的思想、理想、意义和方向都可成为信念,只有当思想、理想、意义和方向与主体的经验、认知情感发生共鸣并为主体确认和坚信,进而内化为主体的精神时,才可称其为信念。它是主体活动的内驱力,也是主体活动的外张力”。[3]有信念的教育是幸福的教育,是个性的教育;有信念的教师,是幸福的教师,他为自己的劳动而快乐;获得信念的学生更是幸福的学生,他将自信地展开多彩的人生。罗素说过:“需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幸福最后的承担者就是每个个体。一个人的幸福就是一种信念,你认为自己幸福,你就会幸福,也许你的幸福不被别人接受,但是你幸福与否的这个评价是别人不可能做出的,它只与个人的自我体验有关。

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人的数量以数亿来计,但是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他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绝对理由。所以我们应该具有实现自己生活目标和志向、实现自我的价值的坚定意志和信心,这就是信念。当李白高呼“天生我才必有用”时,表现的不只是那种豪放和愤懑,还有一种对自我的确信,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今天的社会是人才济济的时代,我们的哲学不如哲学家深刻,物理学知识不如物理学家广博,天文学知识不如天文学家丰富,……我们不禁要问:我们还能干什么?我们的价值在哪里?就是在这种质问和反思中,教育在尊重个性的前提下,把学生的独特潜质作为教育的基础和条件,把个性和亮点张扬,用多样的人生渲染世界的多彩。如果人生恰如一枚钻石,那么教育把这颗钻石的至少一面打磨得光亮,使得每个人的人生都能熠熠生辉,每个人都能够在广阔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踏上人生的幸福之路。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媒体充分发达的时代,社会上充斥着各种流行的标准和概念,我们很容易迷失自己的内心坚持而趋同于大众的标准,仿效他人的行为,以至忘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念。人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漫长的,我们需要经历的太多,需要思考的太多。当我们被忙碌奴役时,我们的人生方向也就迷失了。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道:“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为什么出发。”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玛佐夫兄弟》一书中说:“因为人类存在的秘密并不在于仅仅单纯的活着,而在于为什么活着。当对自己为什么活着缺乏坚定的信念时,人是不愿意活着的,宁可自杀,也不愿意留在世上,尽管他的周围全是面包。”[4]所以,教育的追求就在于信念的强化,是对麻木的对抗,是对从众的警醒,强调的是内心的坚持。教育给人的就是坚持的勇气、对抗力量和强化的智慧,以求精确地判断自己的人生境遇,把信念安放在精神和灵魂的深处,在教育过程中将之不断调整和放大,终极指向于理想的实现和人生的幸福。成功的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的结果教育、继承的教育,它也必须是培养智慧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是一种过程的教育。因为任何教育目的的达成和实现,最终都体现在受教育者对问题的思考、危难的处理,及对世界的认识的智慧上。“我们只能在行动中遭遇智慧”,在付出行动中体会幸福。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迸射出来”,幸福不是时运、机遇等等的代名词,它处在人的创造活动过程之中,“人是自身幸福的建筑师”。在美国电影《迷离境界》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片断:主人公开始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但醒来时发现自己在一个酒店的房间。不管他想要什么东西,马上就会有侍者出现,满足他的欲望。过了数天之后,这个人厌倦了这种无须努力的存在方式,对侍者说:“我有点想到另一个地方去。”“什么地方?”侍者问。“哦,我想我已经死了,来到了天堂。但是我厌倦了,也许地狱会好一些。”侍者回答说:“这就是地狱。”的确,幸福是一种追求而不是天神的恩赐,人只有在付出的过程中,在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才能体会生活的乐趣,抵达幸福的天堂。否则,即便是锦衣玉食,也只能徘徊在幸福之外。而成功的教育就是要开启人们认识幸福的智慧,让人体味到幸福不是物质的丰盈、生活的安逸,而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充实。英国教育家约翰•怀特说,“受过教育的人从拓展意义上考虑他的自身幸福,他把个人幸福推及他人,把幸福融入一种道德高尚的生活之中。”[5]“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阿奎纳也认为,“教育的目的,亦即生活本身的目的,是通过培养道德和理智美德来获得幸福”。先哲们的名言一方面告诉我们什么是幸福,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教育是人们获得精神满足,体会幸福的阶梯。

教育培养了人认识幸福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人创造幸福的智慧。幸福就在人们的创造活动中,当我们付出了爱,我们收获了家庭的温馨;当我们付出了劳动,我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当我们付出了微笑,我们收获了快乐。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自我的实现和自我的完善,充分发挥和展开自己的智慧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获得物质丰富、精神自由的幸福人生。这些都需要在创造中展开,在创造中体验、获得。但是,创造不是空谈,不是口号,是追求的征途,是行动的智慧。没有智慧的行动,只能是机械的复制、僵化的模仿,根本谈不上创造,“创造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需要高度智慧性劳动的过程”[6]。教育是创造的基石。

成功的教育,追求的是知识与智慧并重的教育,是以教育智慧、教师智慧去启迪、激发、开拓和增进学生智慧的教育。体现在教育实践中就是知行统一、手脑并用、听做结合的教育。它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应用知识、孵化智慧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实践、应用、创造中学习,做到活学活用、灵活运用,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的智慧。

作家丁玲说过:“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偏僻的。”换言之,对于一个懂得幸福的人来说,幸福是到处存在的。关键要具备发现幸福和创造幸福的智慧,因为我们不能期待幸福自己来敲门。而教育就在追求、启迪、弘扬人获得与感受、创造与享受幸福的智慧的过程和行动中,完成了它的终极追求。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直接作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但教育的终极意义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著名哲学家罗素提出:“巨富和赤贫都不能带来幸福”。他认为,幸福需要必要的外部条件,即物质的条件,但却更需要“思想条件,即实现幸福的内在条件”。只有教育能让人拥有平和的心态,使内心得以安宁;拥有坚定的信念,使精神获得满足,拥有追求的智慧,使创造得以实现;只有通过教育,人才可以真正实现心无所累、自由自在的人生幸福。

[参考文献]

[1][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43.

[2]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9.

[3]刘文霞.教育哲学应有的意蕴[J].教育研究,2001,(3):31.

[4]柳延延.论现代艺术中人的形象[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

启迪智慧教育范文第5篇

“德智体美”通常是用于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四个标准。音乐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存在着辩证关系:音乐教育教学在德育活动中有陶冶感化和渗透功能,在智育领域有启迪作用,在体育中有发挥节奏、旋律的感染作用,在审美教育中有熏陶体验功能。

关键词:

音乐教育;寓教于乐;启迪智慧;促进审美

孔子关于君子“六艺”的理论与实践,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优秀遗产。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古代教育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集中反映了在当时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也说明古代教育就非常重视全面发展,培养锻炼综合型人才。其中,音乐教育仅次于“礼”,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音乐教育,不能简单地划分到美育的范畴,它对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都具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一、寓教于乐———音乐教育与德育

德育,着眼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音乐是人类共同的精神食粮。孔子说过:移凡易俗,莫善于乐。他认为一个人的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就是说可以通过音乐修养来判断一个人的修养水平。音乐可以感化人、塑造人,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旋律以及内在的情感表达来调节人的情绪,使人受到感染,并随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经常感受到优秀音乐作品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巨大影响力。每当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那种强烈的国家意识就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铿锵雄壮的乐音,会使人们意志坚强、情绪高昂,同理,高尚的音乐,也会使人的情趣高洁。在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往往无法对学生起到教化作用,甚至引起逆反心理。而利用音乐进行思想教育时,不是靠强制灌输,而是依靠音乐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对他们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

二、启迪智慧——音乐教育与智育

智育,重在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致力于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养成。现代科学的研究以及实践都证明,音乐是启迪智慧的钥匙,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作为兼备抽象与形象特性的音乐艺术,是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欣赏音乐,是抽象思维、立体思维、感性思维相互交叉在一起的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古今中外,许多高智商的名人都酷爱音乐,而音乐对他们的事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爱因斯坦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的。”中学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客观世界,扩大知识面。音乐课堂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和歌唱活动,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都会得到发展,思维也会活跃起来。弹奏乐器,会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从而锻炼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我国已将音乐教育作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明确了音乐教育是发展和提高各种认知能力,形成完整的智力结构的有效手段。为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应把音乐教育纳入整体教育工程体系中,各级学校都应认真探索、积极实践音乐教育,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唱歌、娱乐的层面上。

三、强健身心———音乐教育与体育

体育,着眼于给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其意志力。在体育教学当中引入音乐元素,可以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和频率,大大增强体育教学的成效。健身操、广播操,乃至风靡大街小巷的广场舞,无不以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乐曲为伴奏。节奏感在体育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节奏本身就是一种运动形式。中国古代的智者很早就认识不同的音乐节奏,对人体的身心健康具有特殊的作用。将音乐引入体育教育教学当中,可以让学生在音乐的陪衬下,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机能,有助于克服枯燥性,提高锻炼兴趣和持久能力,调节他们的神经系统,锻炼体质,使学生精力充沛,在愉快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目标。

四、促进审美———音乐教育与美育

美育,在于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学习鉴赏美、创造美,使学生具备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在我国,美育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德智体美“四育”中的短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音乐教育是对学生美育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发现中学音乐课本中所蕴含的美的因素,不断为学生创设音乐审美的艺术环境,引导学生去体验。让学生通过学习基本的音乐技能,学会在音乐作品中发现美,并运用音乐形式来表现美,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滋养。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当下,音乐这门特殊的艺术科目,具有它特有的功能。强化音乐教育,其意义远远超出艺术教育的范畴,它是寓教于乐、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是启迪智慧、开发右脑的良好渠道,是提高兴趣、强健体质的催化剂,也是提高审美修养、养成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做好中小学音乐教育普及工作,任重道远。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音乐普及教育,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成为伟大祖国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曹理主编.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