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交流材料

旅游交流材料范文精选

时间:2022-07-22 18:50:52

旅游交流材料

旅游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XX县2007年旅游工作发展情况和2008年工作打算作如下汇报,不对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2007年旅游工作发展现状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旅游业进入稳步发展时期。我们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贵州省新的支柱产业,逐步建成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大省”的工作思路,坚持围绕“政府主导、旅游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旅游工作方针,以“打造文化旅游强市”为目标,大力整合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旅游要素,奋力开拓旅游市场,我县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一)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旅游工作稳步推进。一年来,经过市、县两级共同努力,我县旅游景区招徕、吸纳游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旅游经济稳步增长。2007年,我县接待游客6.7万人/次,创旅游收入4620万元。

(二)高起点做好规划,切实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为了做好我县的旅游发展规划,我们特聘请了省旅游规划中心对全县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实地考查,并编制了切实可行的《XX县旅游发展规划中期征求意见稿》,规划了“一心(县城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四区”(以桴焉景区为重点的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区,以XX、XX漂流为重点的自然生态体验、水上漂流游览旅游区,以XX为中心的尹珍文化旅游区、以XX、XX、XX等寺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旅游区)、三线”(休闲度假精品旅游线、XX文化精品旅游线、生态体验旅游线)的总体发展布局,提出了大力实施旅游精品和旅游兴县战略,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与尹珍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路。

(三)旅游合作开局良好,区域旅游地位日渐突出。目前,XX—XX—XX红色旅游、酒文化、地质主题公园旅游带已经形成,XX—XX—XX—XX生态旅游链在我们的努力下正在形成。今年以来,我县主动与毗邻县(区、市)衔接,对外宣传我县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一是到XX区域合作经贸洽谈会,并设置了“XX”为题目的展厅,介绍了我县XX、XX等旅游资源及旅游线路推荐,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我县XX、XX等五个展台的旅游特色产品倍受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XX公司“XX”系列生意火爆,展位前门庭若市。二是到XX参加了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三是到XX参加了酒文化节。四是到XX开展旅游互动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推介、营销活动,向外展示了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产品。

(四)加大力度,改善旅游综合环境。一是对全县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对XX、XX和各宾馆、饭店加强了管理,在“XX”期间,我县培训旅游从业人员450人。二是加强了对XX、XX、XX的考察,完成了XX、XX开发项目的建设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三是制定了我县《十一五时期旅游重大项目工作方案》。四是对XX进行2A级景区的初步评定和XX宾馆二星级宾馆的初评工作,为提高我县旅游综合服务质量走出第一步。

(五)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的旅游业发展。一是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县旅游工作综合协调领导小组,专抓旅游发展和协调工作。二是在县财力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安排了XX万元预算资金作旅游规划经费。三是县委、政府领导多次到各景区(点)调研。四是将旅游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2008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五是经县四家班子研究,将XX和XX两个景区纳入“十一五”旅游重大项目开发,,并于XX月份与XX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书》,以《合同》形式将XX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六是将县旅游局列为安全成员单位,县政府召开旅游安全专题会5次;多次对XX、XX森林公园进行检查,出台了旅游安全预案,全年无旅游投诉和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二、2008年的工作思路及打算:

(一)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一方面要用更多的图片、资料、标语、网页等方式宣传我县的美丽风光,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做好去XX参加第二届渝南黔北地区旅游推介会、到XX县参加茶文化节、到XX参加全省旅发大会等相关活动的准备工作,积极向外推介宣传XX,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XX,关注XX的旅游,继续推进跨区域旅游线路的形成。

(二)加大对旅游项目开发专项资金的争取力度,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我县以XX为中心的XX景区旅游建设步伐,完善XX部级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修通“XX—XX”景区公路,结合四在农家创建,把XX打造成全省知名旅游景区。二是加快对XX景区旅游开发步伐,协助XX生态旅游开发公司完成“XX—XX”16公里的旅游专线公路建设;三是完成XX漂流停靠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完成景区、宾馆、旅店的申报评定工作。一是协助XX森林公园完成标识标志牌的制作和2A级景区的评定工作。二是完成XX宾馆二星级宾馆的评定工作。三是完成一家乡村旅馆的评定和授牌。四是评选授牌一家旅游定点接待宾馆。五是加大对景区、宾馆、酒店、旅行社的管理和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旅游行业相关的服务功能。

(四)结合“四在农家”创建,在XX村、XX村,XX村开展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

(五)进一步做细、做实旅游安全工作。采取日常监管与重点排查、专项治理相结合,做到“安全工作抓细、抓具体、抓日常、防范于未然”,杜绝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旅游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一、出行首选火车形式宁愿自助

据调查,如自费外出旅行,就火车和飞机在价格、时间和舒适程度几项综合考虑,66.9%和居民更愿意乘火车,24.5%的居民则更愿意选择坐飞机,表明火车是目前大多数居民外出旅游首选的交通工具。同时,对随团和自助两种假日旅游形式,38.5%的居民更愿意个人自助旅游,主要原因是个人自助旅游自由,包括可以自由选择交通工具、乘车路线和景点等,同时也比较节省,并可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16.2%的居民更愿意选择随团旅游,主要原因是随团旅游安全省心,氛围热闹,可结交新朋友。此外,36.9%的居民表示要视情况而定。

二、多数居民肯定假日旅游方式及其对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对年“”以来较长假期旅游的休闲和消费方式,64.3%居民表示认可,而23.2%的居民不认可。具体到居民在约一周假期中相对集中的旅游的最大好处,分别有41.1%和26.1%的居民认为是带动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因为它除可以较有力地直接推动旅游产业,还可以拉动与旅游业相关的交通、商业等经济领域的发展。同时在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它也是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有效途径。此外,分别有29%和21%的居民认为假日旅游的最大好处是放松个人身心和增长见闻。因为在竞争日趋激烈和经济、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利用较长的假期进行旅游,可以较有效地得到休息和各种见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旅游环境和旅游管理

旅游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此次,你们应XX组织的邀请,来到XX县,在此,我谨代表XX县人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福。19XX年,贵市与我县相互结识,因相交而相互了解,往来密切,友谊逐步加深。日趋稳固,不断增进,此次考察,必将进一步增进贵我双方的了解和友谊。为增进XX市朋友们对XX县的了解,下面,我把XX县的情况向参会的各位来宾作一简要介绍。

一、县情概况

XX县,位于中国XX省西南部,全县南北长XXX公里,东西宽XXX公里,幅员面积XXX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地XX,海拔XXX米,总人口XX万,是一个以X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

XX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南北部各有一个世界级旅游精品,北部的XX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价值。南部的XX与云南XX县紧邻,这一区域由冰川、湖泊、峡谷、森林、溪流组成的自然景观非常丰富而且极具特色,风光宁静秀丽,民风民俗古朴原始,宗教文化厚重,是中外共认为的“香格里拉”—人与自然完美和谐统一的人间天堂、世外桃源和伊甸园。XX-XX一带是“大香格里拉”景区的核心区域,处于旅游开发初期,旅游开发前景极大,具有后发优势,是XX省政府确定的未来几年内重点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由于受资金等因素制约,景区建设投入不足,目前亚XX外部交通正在改善,景区内道路交通条件较差,旅游开发和景区配套基础设施整体建设较为落后。

XX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呈现出世界最美丽的高山峡谷自然风光。自然状态下的山峰、森林、河流、天然湖泊和用于生活居住的村寨、民居,X藏民族为主导的多民族文化深厚而灿烂,保护区内,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鹿、白马鸡、熊等。

XX的XX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特色鲜明,独一无二,具有唯一性和垄断性特征。在XX景区海拔XXXX米以上的雪峰有X座,以XXX、XXXX、XXX三座雪峰直线距离如此之近,举世罕见。其它雪峰,一般只可远观,但XX雪山却可以走近山脚,甚至走进雪山怀抱,使人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堪称香格里拉的核心资源。在藏传佛教中,XX三雪峰称为“XXX雪山”,列为佛教二十四座神山中的第十一圣地。公元747年佛教大师莲花生亲自命名加恃,并把密宗下三连续部三位本尊菩萨(观音、文殊、金刚)赋予这三座雪峰。是藏传佛教中“道德”、“智慧”、“力量”完美结合的神山,是“德智体”全面体现的典范,这是中国西部雪山中独一无二的文化特征。

XX县旅游资源丰富,品味高,(来自)除了XX“XXX雪山”景区之外,还有若干景点:XXX,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体遗迹—以“XX古冰帽”著称于世。面积328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共有1145个大小海子(高原湖泊),其规模密度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1982年地质学家杨学康先生在其中部发现恐龙牙齿化石一枚,东麓发现桉树化石;红草地,位于XX县北部吉依村,大面积的湿地中生长着红草(一种水藻植物),秋天火红一片,映衬在蓝天、碧水之间,极为美丽;XXX谷,XXX西南坡古冰斗,谷长12公里,悬崖绝壁,最大高差达1000多米。原始森林茂密,遮天敝日,河床陡峭,激流汹涌。气候宜人。传诵着多少民间传说;娜瓦沟,意为蓝月亮谷。为典型高山峡谷,风光优美;XX山,海拔5140米。秋天,“XX秋色”,最为迷人,满山红遍,层林尽染,彩林在阳光照射下,发射金光,被称为“闪光的山”;钙化景观,郎吉措钙化分布于XX沟谷口,泉源距沟口2公里,从灰岩裂隙中溢出,当地称之为“舌头泉”。主要景观有:钙化彩池、钙化台地、钙化瀑布、钙化滩流、钙化盆景滩等。XX温泉,位于县城东南3公里处。出口水温一般为68摄氏度,昼夜流量7000立方米,温泉水质清澈,无色无味,不含硫,是著名的温泉。

XX属于XX文化的范畴,牧业与农业并存,以X文化风俗为主,同时融会吸收了当地和邻近地区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如纳西、摩梭、彝族文化等),因而呈现出一种丰富的多元的文化美。区内呈现出浓郁的XX风情。在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是香格里拉的传说。香格里拉,在藏区叫做“香拔拉”或“绛香拔拉”,意为“北方极乐世界”,是藏族佛教徒日夜向往和追寻的“世外桃园”。传说她位于雪山环绕之中,是一个集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矿及纯净空气于一体的神秘世界,她是人们向往美、明朗、安然、闲逸、知足、宁静、和谐的理想境地。那里没有贫穷,没有困苦,没有疾病,没有仇恨与死亡,只有花常开水常绿,庄稼总在等着收割,甜蜜的果子总挂在枝头。“香拔拉”的传说,像谜一样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信徒香客,也吸引着西方世界的探险家。1928年,奥地利美籍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最先来到“XXX地区”(XXXX)考察,1931年7月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介绍亚丁的文章和大量照片,首次将XX推向世界,引起欧美关注。洛克的文章引起了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极大兴趣,并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1933年,希尔顿写作出版了《消失的地平线》,向世人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梦幻,飘荡着田园牧歌的世外桃源,把这个地方叫“香格里拉”。从此,“香格里拉”这个名字不径而走,传遍了世界。1979年以来,英、美、日等科学家前来XX考察,对其丰富的物种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赞不绝口。近年来经考古学家考证,XX生态旅游区与传说中的香格里拉有一致的地貌、人文特征,甚至有人认为XX是最后的香格里拉,是真正香拔拉王国的所在地。从XX进入XX至XX,沿途有5个不同教派的寺庙:奔XX寺,该寺建于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寺庙属噶举派(白教),供有噶玛大师自塑像,极为珍贵;XX寺,建于距县城南边10公里处,据考证,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是著名的黄教寺庙,藏有十万卷经书,供奉大小佛像数百尊,其中著名的有九世班禅大师所赠檀香木释迦牟尼佛像;XX寺,距县城14公里,始建于明初,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系萨迦派(花教)寺庙。寺庙建筑精美,壁画古香古色,是期间唯一未遭破坏的寺庙;XXX寺,明初建寺。1984年修复,该年9月30日,十世班禅大师在该寺进行了佛事活动(念经、摸顶)。XX寺,位于XX乡以南,始建于元代,系格鲁派,是XX唯一的尼姑庙。

XXXX乡文化特色突出,民族色彩浓郁,主要表现在民居建筑、绘画、雕刻、泥塑、建筑、陶艺以及独具特色的酥油茶和华丽的衣饰、头饰。独特的藏式民居,古朴的陶瓷艺术资源等是景区独具特色的资源,独具特色的X式雕楼,千年嘛呢堆,连绵近10公里让人深感震撼。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鲜明的文化特色是其成为游客心目中的“香格里拉之魂”的重要原因。

三、发展XX生态旅游产业工作情况

近年来,XX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XX省政府关于《XX香格里拉开发建设方案》更是把XX作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重中之重,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步骤。

一是抓发展规划。避免破坏性开发和重复建设,通过规划的编制,并以规划为准绳抓建设,可以有效的解决发展的无序性、盲目性,实现发展的科学化、规范化。

二是抓基础设施。加快修建出境道,全力争取机场建设项目,改善旅游可进入性。努力改善电、水、通讯、住宿条件。

三是抓环境保护。充分运用经济、法律、村规民约以及宗教等多种手段,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目前,以XX为代表的一批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工作正有序进行。

四是抓民族文化。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形成文化促旅的良好局面,

五是抓资源升级。历年来,XX逐步由州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升级为部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4月1日,又成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同年7月10日,在巴黎会议上,XX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成为XXX第一个世界级旅游品牌,为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旅游开发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六是抓宣传营销。(来自)几年来,XX县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富集这一独特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声势浩大的宣传促销活动,扩大了XX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XX旅游发展思路及奋斗目标

2000年以来,XX省加大了对XX的开发力度,明确指出:“要将XX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精品,开发建设包括XX沟——XXXX山——XXXX自然生态、XX文化风情旅游线在内的四条旅游线路,并与西藏、重庆、云南等省相连的西部大旅游线路网”。2005年,再次把XX旅游开发提到了新的高度:“将XX景区建成成熟的国际旅游产品,XX至云南、泸沽湖、康定等对外快速通道基本建成,向国内外高端市场推出成熟的生态旅游产品线路”。

今后,XX将极致彰显中国香格里拉之魂,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凸显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的核心地位。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XX县将严格按照方案部署,认真组织实施,精心规划建设好XXXX乡,深入挖掘XX文化,大力营造XXXX乡乡村韵味和XX风情,加快XXXX撤乡建镇步伐,加强对古民居的保护,撤除所有不协调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用新的经营理念推动旅游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加快出境通道建设,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树立起“XXXX-香格里拉之魂”旅游品牌形象,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争取早日实施,充分发挥其旅游支撑中心功能。

(二)多渠道筹措开发建设资金。有效整合国家资金、银行信贷资金、招商引资资金和民间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争取银行信贷投入,充分利用现代资本市场多渠道筹措开发建设资金。

(三)加强生态旅游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工作,重点抓好项目建设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理、资金使用管理等关键环节,切实加快建设进度,早日完成规划建设任务。

(四)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XX县旅游开发存在的具体困难,争取国家对XX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建设的投入。

(五)大力推进区域合作,不断延伸和扩张XX旅游品牌及旅游线路。

旅游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年,是我县旅游工作打牢发展基础、继续巩固提高的一年,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的旅游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在*年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全县共接待游客76万人次,同比增长96%;旅游综合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135%。

(一)抓住规划编制这个龙头,着力发挥自我优势

打造“特色旅游胜地”是我县“*”规划中的四大目标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在机构、人员、资金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亲自牵头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问题,经常深入到基层督查督办工作进展情况。*年,我县投入资金200万元,完成了《*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完成了4个景区总体规划和7个风景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同时完成了12个乡村旅游示范点的规划,通过修改完善和编制各种规划,为全县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抓住乡村旅游这个亮点,着力打造特色品牌

*年,我县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四在农家”北线示范带的要求,在崇遵高速公路沿线全面开展以黔北民居建设为重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新建黔北民居1500多户,做到“四在农家”创建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既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又解决了产业富民的问题,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年,全县集中打造乡村旅游点12个,其中娄山村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县乡村旅馆发展到203家,床位数达到6526张,同比增长56%,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7.4万人次,乡村旅游直接收入4283.3万元,解决农民就业3500多人。乡村旅馆年均收入在10万元以上,最高的达到400万元。

(三)抓住资金投入这个瓶颈,着力健全投资机制

为解决好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资金问题,我县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导投入、企业重点投入、农民主体投入”的投资机制。其中政府引导投入部分达到5000万元以上,用于规划编制、民居改造补助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仅崇遵高速公路沿线的乡村旅游发展,县财政就投入1000多万元。在企业投入方面,*年我县联系落实的意向性投资旅游重点项目有10多个,规划总投资30.7亿元,其中规划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8个,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或建成投入营运。在农民投入方面,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预计投入1亿多元。

(四)抓住宣传推介这个关键,着力扩大对外影响

为进一步提高*旅游的影响力,我县连续两年举办乡村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安排经费编印宣传画册和书刊,制作视频资料、高速公路大型广告牌,并主动邀请国内近百家媒体进行高密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有效提升了*旅游的对外形象,特别是在重庆市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五)抓住规范管理这个基础,着力提高服务水平

在一手抓发展的同时,坚持一手抓管理,进一步规范乡村旅游收费标准,抓好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年全县申报3家二星级酒店,县级评定“乡村旅游接待点”50家,省级评定星级“乡村旅舍”22家,建立了1家旅行社和5个游客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推行了乡村旅游专项保险,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二、2009年工作打算

(一)在规模效益上下功夫,做强乡村旅游品牌

2009年我县旅游工作的目标是:新增乡村旅馆100家以上,新增床位2000张以上,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亿元以上,创建申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申报成立旅游社1家,组建县级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创建星级乡村旅舍20家,申报评定2A景区一个。

要继续突出乡村旅游这个重点,开展《乡村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政策,确保乡村旅游在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这块品牌的含金量。

(二)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夯实旅游发展基础

对有投资意向的重点旅游项目,特别是遵义恒通公司旅游开发项目、水银河生态旅游、钓鱼台景区、楠木生态景区、夜郎水寨和古耕农业旅游等项目,要加强联系和争取,全力搞好协调服务,力争尽快开工建设。

(三)在融资机制上下功夫,开辟多元融资渠道

坚持企业重点投入、农民主体投入、财政引导投入的投融资机制,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干部职工参与发展乡村旅游。今年中央、省、市扩大内需的涉及“三农”和乡村旅游的项目特别多,加上县级增加了预算投入,旅游业发展迎来了新一轮机遇。

(四)在宣传促销上下功夫,树立良好对外形象

继续围绕乡村旅游这个主题,开展第四届娄山艺术节、第三届乡村旅游节、黄莲方竹采笋节等一系列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在县政府驻重庆办事处成立乡村旅游营销中心,进一步扩大*旅游的影响范围。

(五)在行业管理上下功夫,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旅游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一、科学执行规划,加快和完善旅游景点建设

一是执行规划,在总规及详规的指导下完成《配套服务设施设计方案》、《景区品上总平面修建设计方案》,并通过上级住建部门审批。二是争取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旅游局、省住房建设厅的支持,提升改造项目列入省政府年重点项目,已列入国家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旅游局项目盘子,争取到国家发改委补助资金1000万元,省旅游局贷款贴息100万元,完成国家开发银行二期贷款可研性评估。将乐红色旅游列入年省发改委项目盘子,成功申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二期名录。三是提升改造项目得到拓展。目前,商贸一条街、游客中心广场正开展移杆、征地等前期工作;品上本田俱乐部建设项目通过省、市专家评审,征地200亩,已于月开工建设;四是已与华闽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温泉度假村开发协议。文化产业园、理学大观园项目,目前正与投资商进行项目洽谈和深化中。五是积极做好天休闲农业示范点申报2011年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加强品牌建设,积极融入“大武夷旅游圈”

一是作为省精品旅游线路规划三条精品线路之一的口岸旅游线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融入“大武夷旅游圈”;认真开展“优秀旅游县”前期筹备工作;今年我县月经国家旅游局批准,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月在国家旅游局和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届旅游博览会上,将乐县与景区分别被评为年“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县)与景区。二是月份完成由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英文《胜景图》册,完成《旅游—将乐专刊》出版发行4300册并借助省旅游协会平台,在国内各星级宾馆、高速公路、机场等进行宣传。三是今年3月张纪中版新《西游记》在将乐顺利开拍,我县充分发挥“名著、名导、名洞”效应,央视、省级卫视在景区拍摄现场进行探班采访,40家省级以上平面媒体对拍摄现场进行宣传报道,在、等100余家知名网站开设景区《西游记》专题,在各类网络转载相关新闻100万字以上,提高将乐旅游知名度。四是乡村旅游项目列入省乡村旅游名镇名村,现已完成3户森林人家三星级评定工作。

三、加强宣传促销,客源市场逐步优化

一是紧紧依托省、市旅游局的宣传平台,在央视《走遍中国》、《大好河山》及《旅游》等栏目投放将乐旅游宣传广告,加强与金湖、桃源洞、景区的合作,打破区域限制,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并制定促销政策。二是积极利用动车线路及高速公路等便捷的交通资源,在、、、等重点目标客源市场投放楼宇广告和动车组广告。在当地选择几家具有一定实力的旅游企业,进一步探索区域合作有效途径,拓展东至、西至沿海一线的市场,实施省外扩张。三是积极参与省、市旅游部门组织的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9.8”投资贸易洽谈会、旅游博览会、林业博览会和“乘高铁、观世博”、、、等地举办的旅游推介活动,旅游推介会及华中旅游推介会等相关旅游会展活动,精心筹备宣传推介,不断扩大将乐旅游在全国的知名度。

四、加快旅游宾馆建设和旅游商品开发

一是加快推进星级宾馆建设。天休闲山庄、花园大酒店,银华五洲大酒店全部完成建设和改造任务,已正式对外营业,现正积极争取星级评定;天源国际大酒店完成建设进入内部装修扫尾阶段;四星级金禧汇大酒店已开工建设。二是引进一家国内外著名的休闲娱乐品牌—两岸咖啡连锁店已正式对外营业。三是将乐地理标识保护产品龙池砚成为三明市在世博会馆唯一展出的旅游商品。四是我县擂茶、茶籽油、食用菌(红菇、茶树菇等)等特色商品已在各星级宾馆、游客中心、茶艺苑等进行展销,受到游客的青睐。五是开发以“”商标冠名,以明代导游图等旅游文化为宣传内容的洞藏文化酒。

五、转变作风,扎实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复制文章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3秒钟快速获得
下载验证码

被举报文档标题: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1mishu.com/lvyoujiaoliucailiao/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相关期刊更多

旅游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教育厅

旅游时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太原市系统工程开发研究所

旅游时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太原市系统工程开发研究所

推荐服务

期刊推荐

期刊咨询、进度管理优化,不成功退款

立即咨询
文秘服务

一对一指导,助力提升语言质量

立即咨询
联系我们
400-888-9411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股权挂牌

版权声明

学术服务

业务介绍

服务流程

企业优势

四大保障

常见问题

参考范文

服务说明

服务流程

常见问题

使用须知

用户协议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侵权申诉

个人隐私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