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简述书法和诗的对照与关系

简述书法和诗的对照与关系

1诗书一体的天然结合

随着诗歌与书法的结合程度不断加深,书法逐渐成为了体现诗歌意境的一个载体,更为奇妙的是好的书法字帖也均是由书写诗歌而存留下来的。我们以苏轼的《黄州寒食诗》为例,苏轼的这个例子能够充分的体现出诗与书法的结合,体现出二者相加大于二的特征。苏轼的《黄州寒食诗》现如今保存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内,从其书法内容来说,《黄州寒食诗》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前两者分别为《兰亭序》与《祭侄稿》,通观三者之间的共同点,都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而达到了美的要求和体现出了艺术的境界,成为真正能够传世的作品。

诗书一体在其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成就了我们对诗书文化的追求和欣赏。我们详细的通过《黄州寒食诗》来作出说明,其作品情节实为抑郁之作,描述的均是仕途不畅,贬官之后的心境,故其诗中内容抑郁,而行之笔画也注入了很大的感情。“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己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檬檬水云里;空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诗文如此,其心可见,在被贬黄州度过了戚戚然的三年后,如何成就新的仕途,如何报答君恩。愁云惨淡之间暗示了其内心已存在的放弃之意。

字帖在创作时一气呵成,化作一道悲伤的抑郁之笔,留下了千古的名帖,一方面表达出了苏轼内在的诗歌特点,一方面也凸显其在书法上的造诣。苏轼曾在对自己的这篇帖子作出了评价,他对这篇帖子感到十分的满意,认为在写作过程中,该舒展的地方舒展,该收笔的地方收笔,所以成就了这篇贴子的书法艺术。这帖子的写法体现出的完完全全是他个人的感情表达,是一种宣泄,这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黄州寒食诗》帖的重要意义。

2诗与书法的互通和互补

诗歌与书法上的互通与互补,在历史的诸多作品中都体现出其中的特点,尽管在这些特点中都存在着不同的意境,然而诗歌与书法却从而在本质上有什么太大的不同,诗歌与书法在互通与互补中逐渐的融为了一体。我们在黄庭坚的书法名帖中看到的具体例子最为明显,如果说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字帖为天下第三行书,那么我们只能说黄庭坚的《跋东坡书(寒食诗)》则为天下并列第三行书或者天下第四行书,可见历史对黄庭坚的这副诗书一体的诗作与书法作品的重要地位和重要影响。黄庭坚在推崇苏轼的诗词歌赋的同时,也毫无保留的对苏轼的书法进行了评价,认为苏轼在书法艺术上的修为已然大成,成为了书法艺术的一种巨大的表现,其书法艺术在于任性而为,不拖泥带水,不矫揉造作,是在艺术上的精品内容。

黄庭坚在通过自身的诗歌与书法来表现其对前辈的推崇的同时,其自身的诗歌与书法也创作出了巨大的成就。黄庭坚评价书法与诗歌的艺术价值并非是从书法与诗歌的技法上来讲求的,反而更加注重的是艺术上的修为,比如黄庭坚在评价蔡琰的《胡笳十八拍》的时候,尽管意识到了蔡琰在其书法上的技法存在着一些矫揉造作之感,或者一些女子柔情的因素掺杂,但是并不认为这样的弱点造成了整体书法的一种缺点,反而认为其内在感情的书法成就了蔡琰这篇作品的真正历史价值与意义。我们觉得这种评价是客观的,同时也是真实的,这种方式与方法同样也是我们看待诗歌与书法间互补与互通关系的一个方面。诗歌与书法的互通在于诗中有书,书中有诗;而诗歌与书法的互补则体现出了诗歌需要书法的表达,书法需要诗歌的素材,只有在彼此相互需要,彼此又完美契合的条件下,诗歌与书法才能真正形成一种对照关系,不仅仅是丰富了彼此而且成就了彼此,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关系内容。

3诗与书法结合的艺术性分析

诗与书法的结合本身就成就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同时充分展示出了艺术美的追求。尽管这种结合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矛盾,但是我们依然认为诗与书法的结合能够取得如今丰富的艺术性效果主要在于这种矛盾的产生的直接动力。比如在诸多流派中我们以米芾的观点为例,米芾认为古往今来为二王为代表的晋书才值得欣赏和可取,而其他历史名家在其眼中根本不屑一顾,归根到底,在后世的历史分析家的分析中认为米芾只所以推崇晋代书法,不外乎其对晋代时期的潇洒风格的艳羡,同时也对晋代时期不拘一格、无拘无束状态的一种艳羡。

我们在诗与书法结合艺术性分析中同样认为,能够体现出诗与书法的不同特点,而又能够形成相互统一的精神只管重要,这种和谐的美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整体的艺术性,否则一种拘谨的字体如何表达出狂妄的诗意,即便有所表达,又是否能够体现出诗中的情感,一篇缺少情感的诗篇又是否能够体现出艺术性。这些问题我们都无法通过简单的分析得到论证,然而正如我们在上述诗与书法的对照关系中所得到的启示与结论,诗与书法的对照不仅仅存在于历史的范畴中,同时也存在于艺术的范畴中,更是存在于彼此的天然关系中,这是一种最为精华的文化结合,同时更是一种真正的艺术与文化的结合。

作者:魏海燕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