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思考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思考

一、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事业单位具有特殊性,它是利用国家财政资金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机构。财政资金的有限性决定了事业单位必须做好收支预算,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率,从而更好地发挥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职能。因此,建立规范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完善预算编制、执行,同时注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控制和考核机制,将有限的资金更好地配置到公共服务中,在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帮助管理者开展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完善的预算管理有助于降低事业单位发展中出现的不良影响,为每一项工作的开展提供计划和依据,降低资金的浪费,把有限的资金运用到更需要的部门,提高财政资金在社会管理中的使用效率。

(二)有助于实现事业单位社会服务的目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政府行为,预算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与每个人休戚相关,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社会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的主体,服务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生活环境的和谐与否,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可以更有助于事业单位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促进社会稳定。

(三)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预算是综合各岗位和各职能的工作任务编制的结果,在实际工作中依据预算开展工作,可以合理分配各岗位职工的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便于考核工作质量。在各项经济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上更好的帮助管理者开展工作,良好的预算管理有利于管理层工作的协调一致,更好地实现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目标。

二、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我国国家预算管理的一部分,在我国经济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作为事业单位领导没有真正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由于对预算的认识模糊,只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视为上级领导布置的工作。具体表现为:领导层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在编制环节没有将预算管理与事业单位的发展密切联系,财务部门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不够;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预算管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造成各部门执行的盲目性,甚至导致预算支出混乱现象时有发生。

(二)预算编制缺乏规范性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应当由下而上,层层把关。但现实是:有些单位仅仅是主管单位根据上年的执行情况,做简单增减估算后直接上报财政部门,缺乏下级事业单位的参与,而下级事业单位作为预算的实际使用者,没有发挥出实际作用;事业单位预算应该是事业单位各个业务单位之间互相协助的结果,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的经费支出基本上是财务部门简单根据上年情况匡算,具体制定缺乏规范;日常办公经费的支出的定额标准设计不够科学,科目设置不精细,只简单直接记支出,缺乏具体内容。

(三)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预算管理是过程的控制,是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但是有些事业单位领导对预算管理重视不够,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导致预算管理名存实亡。有些事业单位实行二级预算,对资金的下拨缺乏领导联签制度,往往是领导直接决定,导致资金下拨混乱,造成资金贪污浪费现象。另外由于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很难对资金使用情况实施监控。许多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不仅仅依靠财政拨付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还来源于事业收入,而事业单位的有些事业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在预算支出方面,一些日常公用经费的支持缺乏有效控制,造成管理的空白。再有基层年度计划制定不精细,对预算分解不科学,对预算指标的设定的开支范围细化不够,缺乏有效控制。

(四)预算管理缺乏监督

事业单位的监督包括单位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由于事业单位的大多数预算资金是财务部门的收入和支出,即许多事业单位预算资金都是财务部门和领导结合上年项目支出数据,再根据本年任务简单确定后上报,本单位员工不明晰具体数据和使用情况,缺乏透明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监督预算的执行。财政部门拨付资金后,作为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缺乏对预算资金使用情况的有效监督。

(五)预算信息反馈渠道不畅通

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直接影响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有效性,而现阶段对预算反馈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信息的反馈渠道,造成不能及时掌握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情况,预算支出混乱现象仍然存在。

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宣传指导

预算不仅仅是上级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简单分配,预算管理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合理分配,关系到国有资金的合理利用。宣传预算管理原则,提高预算管理意识,开展全员预算管理。第一,在实际工作中,单位领导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要从政府层面做好对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教育培训工作,使事业单位领导真正认识到预算管理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切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第二,在执行环节树立起对预算法规的敬畏,加强预算法规内容的宣传力度,使所有职工都明白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做到全员参与,互相监督。

(二)细化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

加强财政等宏观管理部门的沟通和合作。真正了解事业单位发展和经营状况。通过分析各类事业单位的服务性质、工作任务和财务状况,制定出合理的财政支出一览表,供各事业单位参考使用。同时要求各事业单位制定出精细化的年度工作计划,对执行进度分析,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细化开支范围,对日常公用经费的开支应明确列支具体内容。严格事业收入管理,通过公众监督,将所有事业收入都能纳入财政预算。

(三)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完善,应逐步引入企业的治理结构和议事制度,明确领导层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尤其在大额资金的使用上实行领导层集体联签制度,避免单位主要负责人单独做决定,防止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建立内部审计机构,通过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通过建立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网上直接支付系统,杜绝乱收费现象,确保事业收入资金实时入账,避免收入混乱现象的发生。

(四)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监督水平

逐步采取全员参与式预算管理模式,让每个部门参与到预算管理中,真正明晰收入和支出资金的状况,同时要及时公开资金的使用情况,让每个部门和基层单位了解预算资金使用情况,以便于更好的监督预算收入和支出情况。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下级预算单位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及时对监督情况做出评估,明确责任,做到奖惩分明。

(五)增加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

事业单位的预算体系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其根据信息流动的路径,把单位预算既作为起点又作为终点,预算管理系统产生的预算数据分别流动到政府采购系统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转换为资金支付的数据信息,资金收付数据信息进一步流动到财政集中核算监督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形成会计核算信息和资产登记信息,用于编制次年的预算数据,形成一个信息循环系统。信息循环流动是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单位三者之间的循环,使财政资金的信息循环达到平衡,预算信息得以充实、优化,从而实现预算资金的动态管理和会计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作者:巩朝霞 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城市道路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