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求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

探求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

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学生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1.工学结合在学生教育培养效果上优势明显。工学结合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将学校的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反复印证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为今后就业创业积累经验,并在实践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知识、能力方面的不足,回校后再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完善,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校学生通过到企业边工边学或者集中进行实践学习,有利于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尤其是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工作,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对社会和工作岗位的环境适应能力。另外,通过工学结合的学习实践,企业与实习学生也可以相互考察,从而达成双向选择的意向,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单位,企业也便于录用满意的员工。

2.工学结合打破了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多年来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是学校—系—班级三级管理,其中管理的最基本单位就是班级。无论是课堂教育、课外活动、宿舍管理,还是考核激励、评奖评优等,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来实施的,通过校纪校规、班级的内部约束力和凝聚力来强化学生管理。而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下,班级建制被打乱,学生管理的主体、客体、管理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辅导员、班主任不再跟班管理,学生也由学习者变为企业员工,校园里原有的管理制度和要求也不再适用,学生有种松口气的感觉。这就要求学生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路径渠道要及时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相适应,学生管理工作要尽快延伸到企业。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企双方认识不统一,难以达成共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企业对工学结合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他们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理所应当的责任和义务,致使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实习就业层面。而有些企业即使参与工学结合,企业管理者大多关注的也是工学结合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没有把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融入企业价值链中。目前,政府在法律等层面对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支持政策久久未能出台,学校在实施工学结合中过度依赖企业,合作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工学结合岗位设置、人员安排、岗位流动、企业指导教师、日常管理等方面无法提出要求,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粗放式的管理只能导致学生将工学结合理解为有组织的打工,并使得学生不再关注实践教学的教育功能和职业技术的培养,这与工学结合的初衷相悖。

2.学生思想准备不足,难以调整定位。很多学生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没有做好由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在对企业的要求、人际关系处理、工作的协作以及身心的适应等方面准备不足。很多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对工作报酬斤斤计较、急功近利,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学校推卸教育责任,减少教学成本,收了学费又不上课。一旦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是先进行理解和沟通,而是将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关注自己的报酬,给自己寻找各种理由挑剔学校的安排和岗位,从而产生对立情绪,使得工学结合的实施无法正常进行。

3.学生工作岗位分散,难以统一管理。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运行中,在一个企业整班地安排学生往往比较困难。一些比较偏僻的高职院校甚至不能够在本地区安排,而不得不异地、零星、分散地安排学生工学结合,学生往往分布在多个企业的多个岗位上,这就很大程度上给学校的组织、指导、管理带来了难度。另外,部分学校指导教师不足、交通不便、资金投入也不足,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激励专业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到企业参与指导和管理,结果大部分学生的管理基本上处于真空状态,严重影响工学结合的教学效果。

4.学生学习需求与企业的要求错位,难以达成一致。学校在安排学生工学结合时,一般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进度,对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工学结合的时候,希望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在工作岗位加以印证或强化,并期盼在岗位实战训练中,能更多、更全面地学习到实践知识。而大部分企业却是根据自身岗位空缺、经济利益和生产计划的需求,把学生当作员工一样进行管理和使用,安排其在一个固定岗位上从事简单劳动,工作内容枯燥,所学知识与技能有限,容易产生倦怠,因而经常发生顶撞管理人员、旷工等情况。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学生管理的对策

1.寻求企业、学校、学生三方面的平衡点,做到各方意愿统筹兼顾。工学结合模式得以顺利推行的关键,就是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者找到校企合作的平衡点,能够实现各自的利益,体现“三赢”效果。学校通过工学结合,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改善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学生可以提高综合素质、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企业则是通过提前介入,有目的地培养、选择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可以减少培养成本,同时承担了社会责任。作为工学结合组织者的学校,应该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加强联系,遴选理念先进、管理规范的优秀企业作为工学结合基地长期合作,按照各专业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实施方案;还要努力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或者资金支持,尽可能地减轻企业的负担;同时要对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以适应当前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工学结合的认识。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践实习,首要问题是调整心态、转变观念。实习期间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为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既定内容到企业去学习;又是企业的员工,学习的同时要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首先,要在学生即将到工学结合基地前,利用班会、实习动员会、企业专题报告会、优秀毕业生、实习生代表报告会等会议介绍实习经验,让学生了解工学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好“吃苦观”“金钱观”“敬业观”的教育,让学生做好吃苦耐劳、服从管理的心理准备。其次,学校与企业要共同开展细致的岗前培训,通过对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生产安全、劳动纪律的宣讲,让学生了解企业、热爱企业,使学生顺利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最后,还要阐明学校关于工学结合的有关要求、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等,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3.强化日常组织和管理,完善工学结合期间的学生管理机制。鉴于工学结合期间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内容多样化、管理地点分散化的情况,为保证效果,必须强化管理,构建以学校管理为主、企业管理为辅的校企双方共管机制。学校要根据学生管理实际情况和特点,加强对工学结合学生管理的研究,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鼓励学校教师到企业指导学生。学校应成立工学结合领导小组,统筹全校的工学结合管理工作。各二级系部也要成立工学结合工作组,负责做好与企业的协调工作。而班级层面则应成立由辅导员(班主任)牵头、专业教师共同参加的若干个管理小组,直接参与班级的教育教学、工学结合和就业等班级教育管理工作,让专业教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学又管实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班级在各基地企业实施工学结合的学生则可成立一个或者多个临时团小组,在工作之余积极主动地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班主任、专业教师做好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

4.保障学生权益,解决学生工学结合的后顾之忧。对于绝大部分学生而言,参加工学结合是他们第一次踏上工作岗位,他们既期盼早日进入实践岗位实战,又对未来的工作充满紧张感,担心自己的合法权益无法保障。对此学校在加大培训使得学生了解企业、岗位的同时,应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保护。首先,学校要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对工学结合基地的场所、工作环境、指导教师、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评估和检查。其次,要与相关企业签订《实习管理协议书》,协议明确学生到企业工作的安全保障由企业负责,规定学生每天与每周的合法工作时间,确保学生的报酬、加班时间、休息与休假。最后,学校要为学生购买相关保险,解决学生参加劳动的后顾之忧。实践证明,为学生购买实习责任险是有效解决学生工学结合期间意外伤害的有效办法。

作者:徐进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