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行政管理队伍素质提升路径

行政管理队伍素质提升路径

摘要: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肩负着教学管理、党团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科研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后勤服务等任务,因此,行政管理人员素质高低对高职院校发展的整体水平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文章就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行政管理队伍素质提高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

行政管理队伍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理人员有别于教学和科研人员,他们主要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在学校内部结构复杂的网络系统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其直接目标是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涵盖范围较广,包括教学管理、党务管理、群团管理、科研管理、师资建设以及后勤服务等内容。因此,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可以有效促进高职院校更好更快发展,增强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是指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思想品质和思想作风。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最基本的素质,也是行政管理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行政管理人员在高职院校中除了担任教学以外的所有行政事务外,还能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行政管理人员只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具有优良的师德和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思想,不计较个人得失,才能使高校稳健长久发展。

(二)工作能力素质

能力一般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自我调节能力。高职院校行政工作繁琐、工作量大,门类众多,各部门、各岗位的行政管理人员不仅要能独当一面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还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熟练判断,并作出科学合理地分析与建议,为学校发展献谋献策;行政管理人员应具有协调部门之间、领导与部门之间及校内外行政事务等方面的能力,避免部门与部门之间出现不必要的纠纷矛盾与误解,使学校行政事务得以顺利开展,确保教学工作能顺利地进行;行政管理工作很杂,行政管理人员接触的部门也很多,在日常工作中,不免因工作发生相互推诿与口角或产生矛盾、误解,这就需要行政管理人员面对这些问题时能沉着冷静、宽容、豁达,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客观地分析存在问题,与人和谐共处。

(三)心理承受力素质

健全的心理素质包括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特征、坚强的意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遇到问题、挫折内心有较强的承受力。行政管理工作是繁琐而又错综复杂,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解、委屈及加班加点,甚至还会招人白眼或讽刺,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力,遇到问题、困难能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人和事,学会自我调节,在工作中不急躁、不因成功骄傲,不因失败而气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行工作。

(四)创新能力素质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改革,高职院校要在发展的潮流中继续前进,不仅需要行政管理人员有高度的事业心、爱岗敬业的责任感与熟练的业务能力外,还需要行政管理人员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开拓进取,不断打破现有条条框框,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径。在日常工作中,行政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克服困难,提出改革新举措,为学校的发展尽自己绵薄之力。

二、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虽然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较为安逸、稳定,没有较大的风险,也享受国家财政拨款发放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收入也较为固定,但随着教育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福利待遇却没有随着工作强度的提高而提高,因此,很多行政管理人员就会选择下海经商或者跳槽到其他更富挑战性的行业中去谋取更多的物质财富,这也就带来了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流失现象比较容易出现。

(二)高校管理中重教学科研人员,轻管理服务人员现象严重

高等教育存在着重教学科研,轻行政管理的问题,因为高职院校办学受市场经济影响,为了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生源,必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成绩。因而,高职院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更为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这使得教学和科研人员成为了高职院校关心的重点,学校的许多政策向教师和科研人员倾斜,有的教学科研人员薪资待遇动辄几十万,学校也想尽办法解决教学和科研人员的住房、子女入学问题。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常常被看做不重要的辅助性工作,没能得到像教师那般的关注,这就降低了他们工作积极性。

(三)队伍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不合理、职称结构不合理三个方面。从年龄结构上看,一支合理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老中青应均衡分配。但是目前处于行政管理一线的以40岁以下的青年人居多。从学历结构看,与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以本科学历为主,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较少。从职称结构看,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职称结构不够合理,因为近几年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数量增加较快,队伍较为年轻,低职称或无职称的行政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高。

(四)行政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对行政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责任感不强。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没有本科高校的健全,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来到高职院校工作,但一旦有机会就“另谋高枝”,并没有把高职院校当成最终的归属,不能够将个人发展融入到本单位的发展当中,责任心自然也就不强。

三、提高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队伍素质的路径

(一)爱岗敬业,树立职业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促进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行政管理人员首先自身要端正态度,树立职业意识,热爱教育管理工作、热爱高等教育事业。具备了职业意识才会深入分析自我,正确认识单位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而树立自身发展目标,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并坚定不移地朝着职业目标前进。行政管理人员有了职业意识及职业目标就可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个人实力,实现自我价值,促使行政管理人员个体得到全面发展,这样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才能不断提升。

(二)加强培训,提高职业技能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技术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如果不加强学习、培训的话,会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行之有效的专业培训是提升职业技能的最主要的途径,让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及知识结构紧随时代不断进步,不至于停滞不前。加强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可以使他们认识到单位对个人的重视,让他们感觉到自我价值的存在,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及对单位的信任度。高职院校应把学习、培训的内容和行政管理人员工作岗位要求、自身情况结合起来,根据他们自身能力的薄弱点和职业发展方向,让他们有选择地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他们自身职业素质,同时,可通过网络继续教育、干部培训、专业培训、聘请专家到校讲座或让校领导给职工培训等方式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质。

(三)提高自我认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对自身的性格特点、价值观、能力特长、职业兴趣等进行一个全面、客观地分析。全面、客观、正确地分析自我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要清楚自己的职业兴趣是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根据自身的兴趣确定奋斗目标,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所在;其次,要清楚自己能够做什么。这是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全面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综合分析自己能够做什么样的工作,能够达到什么样的职业目标;第三,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生涯目标。也就是要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自己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目前欠缺什么,需要如何达到。此外,还可以通过职业测评来认识自我。

(四)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交流

学校和个人良好的信息沟通也是促进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一方面,行政管理人员加强与学校的信息沟通,可以深化对所处工作环境的认识,了解学校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发展前景等,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或策略,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能力素质。另一方面,行政管理人员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交流,可以将自身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反馈给学校,从而获得支持和帮助。学校在获得行政管理人员的相关信息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和管理策略。

四、结语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行政管理人员的付出和努力。从学校招生宣传到毕业生就业派遣、从学生食宿安排到学生思想引领、从员工招聘到退休职工生活、从学校发展大计到办公用品管理等等无时无刻不渗透着行政管理人员的心血和汗水,一旦遇到学校检查、评比或者突发事件,战斗在最前沿的仍然是行政管理人员。高职院校要发展壮大,离不开行政管理人员,因而提升行政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梁超雄.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探讨[J],内江科技,2008,(2).

[2]王彬.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5).

[3]杨毅敏.关于加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6(,32).

[4]何少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5]王翊.高校新进人员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2,(5).

[6]熊湘敏.关于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7,(11).

[7]汪芳.试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J].中国集体经济,2010,(10).

[8]崔贵军.关于稳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7).

作者:康丽珍 单位: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