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我国农村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较为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要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独特的民间文化为内核,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建立现代农民所需要的新乡村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文化建设;民间文化

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的目标要求。在与我国农村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较为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一)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不够明确

谁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不仅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更是方向定位问题。主体地位,决定着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为谁服务的。但是,当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一些现象的存在则说明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还不够明确。文化产品的提供者、制造者、传播者所提供的文艺作品缺乏乡土气息,不足以反映现代农村的精神风貌,文化产品的提供不足以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农民自身也缺乏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动和广泛参与,大多数农民都感觉自己处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边缘地位而非中心地位。

(二)农村公共文化机构运转还存在较大困难

我国多数县农村文化机构运转困难,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据《2006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结果显示,业余娱乐生活首次成为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首要因素,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与愈显稀缺的农村文化资源形成鲜明的对比,需求与供给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2004年全国共有720个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占公共图书馆总数的26.4%。2004年全国县级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仅为0.12册,低于全国图书馆人均藏书量0.3册,更远远低于国际图联人均1.5~2册的标准。多数县级电影公司难以正常运转,县级剧团有名无实。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够牢固

第一,思想基础: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基层政府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现象。对于农民而言,往往认为文化投入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从而也忽视文化建设。第二,组织基础:当前农村特别是乡镇文化工作队伍人员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乡镇撤销了文化站,没有从事文化工作的专职人员,工作处于涣散状态。有的地方虽然保留了乡镇文化站机构,但人员素质状况有待提高。第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建设投入明显不足。2005年对农村文化共投入35.7亿元,仅占全国财政对文化总投入比重的26.7%,对城市文化投入超过对农村投入比重46.6%;全国财政直接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的乡镇文化站投入经费只有9.4亿元,每个农民一年仅能享受1.27元。

(四)对民间乡土文化资源的不正确认识和边缘化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民间乡土文化中有许多腐朽、落后的成分。于是笼统地把民间乡土文化与“新文化”、“先进文化”完全的对立起来。对民间文化存在偏见,缺乏对民间文化正确的认识。没有擦去笼罩在民间文化外表的灰尘,切实地对民间文化进行分析,没有真正认识到优秀的民间文化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由于认识上的原因,民间乡土文化处于弱势,往往被“边缘化”。

二、明确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从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看,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文化进步的问题。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和依靠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力量。为了更好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同时,也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首先应当明确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一)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

建设新农村,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是必要的,但不能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割裂开,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一,农村文化建设能够增强农民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技能和本领,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第二,在经济与文化互相融合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文化已不再是经济发展的服务手段,而是新型的朝阳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它是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第三,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能够通过提高农民的各种技能和本领发展生产,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能够通过开展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提供高雅健康的文化产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二)文化建设是推动农村乡风文明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乡风文明”,它表现为农民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科学知识、文化修养、行为操守与时俱进,并且蔚然成风。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而且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形式鞭挞丑恶落后现象,为农民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并且长期不断、持之以恒地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接受文化熏陶,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新事新办,积极倡导团结友爱、勤俭持家、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公民道德和家庭美德,塑造积极、和谐、健康、文明的乡风、民风。

(三)文化建设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必由之路

“十一五”规划的《建议》要求“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农村文化建设根本在树人,在造就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工、新型企业家和基层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培育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三、实施以农民为主体、以民间文化为内核的文化建设战略

(一)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创造作用

培育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就要从培育农民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入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忽视了农民创造文化的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是文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如果在文化创造上,农民成为了旁观的局外人、简单的劳动者,这种身份不仅造成农民对文化建设的冷漠,而且使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没有了源头活水。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正是广大农村群众,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村群众。没有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活力。因此,要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要走“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开放式农村文化发展模式,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安全保障、场所安排、设备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农村群众自发性开展文化活动创造条件、搭好台。

(二)建立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交流机制

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交流机制的建立可以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双赢。城市文化也只有在与农村文化的碰撞中,吸收农村文化浓厚的民族特色,才能引领时代潮流。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乡土文化只有与现代的都市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碰撞中,才能建立现代农民所需要的新乡村文化。为此,一要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文化资源网络管理体系。利用城市文化、广电、出版、教育、体育等资源,对农村形成多时空、全方位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加大先进文化在农村的渗透力和覆盖范围,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备齐全的重点城镇文化基础设施。二要建立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光靠政府和农民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还要积极组织农村文化服务活动。要广泛宣传发动大家来自愿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也要通过制度建设甚至法制建设来保护这种积极性。三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使“三下乡”变成“常下乡”,在活动内容上力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真正使活动成为反映农民呼声、满足农民需求的有效载体。

(三)保护开发传统民间文化资源,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才具有世界性。优秀的民间文化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根,是现代文化的魂。正确认识传统民间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充分挖掘蕴藏在农村传统民间文化的精髓,激发农村文化活力,有利于农村文化建设。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来源于广阔农村而服务于我们整个社会乃至世界,开发和发掘农村文化资源,实现农村文化产业是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以其独特性避开与大工业的竞争,开拓出新的职业和岗位,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同时达到农民增收、培育乡村文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多重功效。例如:近些年,广西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民间文化基础上,通过创新,举办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刘三姐歌圩”、桂林山水旅游文化节等,形成品牌效应,既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延续了民间文化生命,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勇.文化建设与全面小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