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院校学生组织社团的管理手段研究论文

院校学生组织社团的管理手段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科学管理探索

论文摘要: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管理体系不完善、社团结构不合理、资源整合不到位、社团监管力度不够、物质支持能力有限、活动指导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体系,实现高校学生社团日常活动运行的制度化,管理的科学化。

高校学生社团是在共青团组织的领导下,由志同道合的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的具有固定名称和活动范围的学生群体组织。学生社团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参与社团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发展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锻炼交际能力、丰富内心世界的主要方式。因此,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科学化成为了一项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问题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比较零散、随意化,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系统与方法。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社团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部分学生工作部门对学生社团管理缺乏重视,导致学生社团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效果不理想。以三峡大学为例,其现行的管理形式为:由校团委下设社团活动指导中心对社团统一指导,各学院团委具体管理。实际情况是,只有少数学院团委设立专门的社团管理部门,大部分学院团委和社团严重脱节,造成社团组织性不强,管理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2.学生社团结构不够合理。很多学校忽视对学生社团类型和性质的审核和监控,造成学生社团结构不合理、缺乏规划性。如三峡大学现有84个注册学生社团,其中同类、同名的英语类社团就有4个,有3个学院下设演讲与辩论协会。这样就导致同类型人才分散,难以集中力量打造出品牌学生社团。

3.学生社团资源整合不够到位。高校相关机构在对学生社团进行管理的时候,缺乏对社团资源的有效整合,造成各社团独立性过强,开展活动内容单调、类型单一,缺乏主动传播社团文化的意识。社团之间很少交流,社团活动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影响力有限,很难真正达到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4.学校对学生社团工作的监管力度不够。学校对于学生社团负责人的工作缺少明确的量化考核标准,难以保证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对于学生社团内部财务,学校也缺乏相应的监管和指导,导致学生社团费用管理混乱。

5.学校对学生社团的资源支持不足。高校对学生社团的资助经费非常有限,提供的活动场所、办公室条件也严重不足,很难从根本上满足许多社团各种活动的需求。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学生社团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社团活动的强度和质量。

6.学生社团活动指导水平不高。很多高校对学生社团作用认识不到位,对指导老师的考评奖励机制不健全,影响了高水平教师参与学生社团工作的积极性。以致很多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都是义务兼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对学生社团的扶持和指导十分欠缺,使得很多学生社团活动在低水平上徘徊。

二、加强科学化管理,促进学生社团新发展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要促进学生社团进一步持续、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学生社团的科学管理。

1.在管理体系上做到“三个一结合”。“三个一”,即一位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一套良好的管理模式。具体的实现方式为:第一,成立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由学校团委分管社团工作的老师、校级社团管理部门主席、各学院团委学生会分管社团工作的负责人、各社团主要负责人组成权责分明的管理团队。第二,建立“金字塔”型管理模式,实行“社团管理委员会——院级社团管理部门——社团”纵向一体化管理。

2.形成日常活动运行的制度化。学校要加强并完善学生社团相关管理规章、条例的制度建设,通过对学生新社团成立审批的把关,实现学校对学生社团规模和类型的有机规划,调控学生社团结构,杜绝违规招新、私自超额收取会费等问题;通过对学生社团负责人工作的考核制订量化标准,调动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活动成效;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实现学生社团活动从策划、申请、审批、开展、监督、总结到评比皆有章可循,保证社团活动质量;防止操作失范衍生的吃喝风、借社团盈利等不良现象。总之,要通过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社团各项工作的监管力度,规范学生社团的各项行为。

3.实施三种机制,提升社团品味。在学生社团以及学生社团负责人中引进竞争机制、奖励机制、淘汰机制,实行综合测评法。由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对社团以及负责人的各项工作制订详尽的积分细则,每个月对社团以及负责人进行一次综合测评。首先,根据测评成绩,分别进行各类别社团的内部排名及校内总的排名,激发同类别社团及跨类别社团间的竞争,用良性竞争促发展。为了使竞争的效果达到最优,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将对测评优秀的社团以及个人进行政策、荣誉、物质上的奖励,同时激励其他的社团和个人不断向优秀的目标奋进。除了奖励之外,对于每年年终综合测评总成绩末五位的社团,限期进行整改,对再次评估中被评议为确实没有活动开展能力或者不具备运行条件的社团予以淘汰。通过以上三种机制的综合实施,进一步促进学生社团纵向发展,增强学生社团存在的意义,提升社团品味。

4.加强学习交流,促进团结协作。针对于目前高校学生社团之间联系较少、缺乏经验交流、社团负责人的素质不高等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

第一,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每学年应组织召开社团述职大会。通过正式严肃的形式,让各社团端正态度,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找到改正方向,为后期的发展寻找目标,促进社团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二,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每学年组织举行“社团交流节”。参与对象不应局限为本校社团,还可以联系其他高校社团,要让社团负责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互相交流、分享经验、讨论困难,既可以解决社团发展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也可以增进各社团之间的友谊,为后期联合开展活动打下基础。

第三,组织开展以丰富全校学生生活为主题的“社团活动月”。在学校统一规划下,全校社团共同参与,不限形式、不限风格,鼓励社团联手,凸显自身特点,表现自身优势,使各项活动的开展系统化、优质化、规模化,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第四,每学年举办“社团干部训练营”。通过理论知识讲座、专业训练、野外拓展、企业参观、活动实践、论文分析等形式增强学生社团干部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社团活动精英。

5.改革会费管理模式,打造品牌社团。学校相关部门要意识到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社团要从组织上给予重视,政策上给予支持,工作上给予关心,活动上给予指导,资金上给予倾斜,努力为学生社团的发展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首先,学校应该根据情况,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学生社团的办公条件和活动条件,添置必要设备和物资,通过组织的力量帮助学生社团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为学生社团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在对待指导教师的政策上面,学校一方面要鼓励热心学生社团工作的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保障学生社团建设的指导性力量;另一方面要在制度上落实教师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工作的认定与考核。比如学校可以把参与学生社团活动工作的业绩列为评选教师教书育人先进的重要依据,或者把这项工作直接计入教师工作量,以调动教师参与学生社团工作的热情。超级秘书网

再次,学生社团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发放经费、会员费、社会企业赞助。会员费的数量十分有限,社会企业赞助存在不确定性或者大部分为礼品赞助,学校投入的社团活动经费又很少。针对此种情况,可以引入会费宏观调控机制。即学生社团管理委员对部分会费进行统一收取和管理,并加大经费的投放力度,这样有利于经费的合理利用,帮助学生社团开展大型活动,打造品牌社团。

总之,高校学生社团的科学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学生社团才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高校校园文化才能蓬勃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庆.高校学生社团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苏州工职院,2006,(7).

[2]牛俊红.浅谈高校社团建设[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4).

[3]刘岗.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3).

[4]周郭军.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与建设[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7,(3).

[5]毛晔.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07,(5).

[6]周斌.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特点分析与发展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