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困境与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困境与对策

摘要:党的报告强调“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在当前落实党中央“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面临一些困境。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改进对策,从而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安全完整;有效利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必要性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准确的基础;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也是避免固定资产浪费或流失,有效维护固定资产安全完整的必要条件;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更是确保资产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合理保证。

二、机构改革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繁杂,重资金轻资产成为领导层的常态。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资产管理部门责任意识欠缺;资产管理员专业胜任能力不强;无监管或监管不到位现象较普遍。

(二)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待完善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占用和使用的国有资产,在管理岗位设置和职责授权分工时应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不相容岗位分离。实践中基层单位通常由财务部履行固定资产管理职责,采购、实物管理、会计记录、清查盘点等工作均由财务人员完成,制度设置上存在漏洞,内部监督形同虚设。财政监督对采购预算的审批侧重是否有资金来源,忽视了采购是否必要,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专注于资金使用的监督,忽略了固定资产的监管,致使外部监督乏力。

(三)固定资产存量家底不清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资产管理员责任意识欠缺,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质量不高,固定资产存量家底不清。机构改革背景下单位合并、组建势必重新整合办公用房及办公设施设备。因搬迁时间紧,资产清查盘点不及时等原因让单位在用资产、闲置资产、报废待核销资产变成了糊涂账。

(四)腾退房产维护管理困难多

机构改革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撤并、组建,势必涉及办公用房及附属设施重新整合。在2018年机构改革中,**市直单位共清理腾退办公用房6万余平方米,其中整体腾退办公楼18栋。已腾退办公用房在权属未变更或处置前原单位仍负责维修改造。一方面造成使用权和管护责任的分离,易致使维修改造项目得不到及时处理,影响接收单位正常公务运转;另一方面原权属单位搬离,不便对维修改造工程实时监督和全过程控制,易导致维修改造成本的虚高。

(五)固定资产调剂共享机制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3号明确了固定资产的最低使用年限,为达到厉行节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目的,各单位应防止固定资产长期闲置和低效运转。目前办公用房的共享调剂在全国较为普遍,但办公设施设备的调剂机制,大型专用设备的共享机制仍不健全。

(六)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有待完善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仅具备记录、查询等功能;固定资产管理实时分析功能不完整,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系统功能未贯穿从采购预算编制到资产报废处置全过程,达到覆盖资产使用者、资产管理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网上申报审批一站式办结需求,也未满足资产共享调剂信息和交接的需要。

三、基于机构改革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进对策

(一)提高管理责任意识

在思想意识上,单位领导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形成管理合力。资产管理员和责任人员应切实担负起固定资产管理主体责任,不断夯实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考核评价结果纳入政府对单位年度综合绩效考评体系,从制度上保障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制度管理体系

(1)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使采购与付款、实物保管、会计记录等不相容岗位分离,相互牵制,相互制约;规范授权批准管理,明确单位固定资产授权审批的方式、权限及相关控制措施。(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认真梳理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实行全过程内部控制。一是切实把好固定资产“入口”关,固定资产配置要以单位履行职能和促进事业发展需要为基础,以资产功能与单位职能相匹配为原则,以资产配置限额为标准;二是强化日常管理,及时更新变动信息,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加强日常维护保养;三是严把“出口关”,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等需经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三级审批,再按程序办理;四是建立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成立由单位领导负责,内部监察人员参与的资产清查小组,清查结果及时向管理责任人推送并向单位全体成员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清查发现的徇私舞弊行为依法依规查处。(3)创建内外联动监督机制。固定资产管理应创建内部和外部联动的监督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内部监督通过资产清查和清查结果全面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来实现。外部监督由业务主管部门、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协同实现。业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资产购置预算的审批不仅应审核是否有资金来源,还应审核资产配置是否与业务需求一致,是否超标准配置;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安全完整纳入审计、巡视巡查范围,各监管部门形成一条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体系。

(三)扎实做好清查盘点

为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本辖区内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对在用资产、闲置资产、报废待核销资产分类登记,做到账实相符,并将清查结果及时上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全面掌握辖区固定资产现状的基础上,对闲置资产进行调剂和集中拍卖处置。各单位需加强闲置资产的实物管理,并协助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调剂资产的实物交接和权属变更手续;及时办理报废资产核销手续。

(四)加强腾退房产管理

加强对搬迁腾退办公用房的管理维护,保障房产接收单位的正常公务运转,有效保证腾空房产的安全完整。空调电梯等设施的日常运行维护由接收单位负责;大型维修改造由接收单位协同原单位办理预算评审、政府采购、工程监理、决算审计等一系列工作,并由双方单位对维护管理支出审核签章后方能向财政申请资金支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推动交接房产的权属登记变更,明晰管理责任;加紧闲置办公房产的拍卖处置工作,盘活存量资产,增加政府可用财力。

(五)创建共享调剂机制

共享和调剂机制的核心是盘活存量,物尽其用。资产管理部门应夯实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为探索创建共享调剂机制奠定基础。**市国有资产主管部门探索创建了集中办公会议设施、车位、食堂等共享机制,临时机构办公设备共享仓等,不仅减轻了财政支出压力,也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值得各地借鉴。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全面掌握辖区固定资产现状的基础上,遵循“调剂优先新购”原则,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调剂,物尽其用。

(六)完善管理信息系统

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好固定资产的工具和手段,不仅需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对内精细化管理的需求,还应满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宏观管理的需要。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不断完善动态管理功能。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创建连接行政事业单位,覆盖采购预算、配置、使用、调剂、处置、分析决策等环节的综合办公系统,资产管理各环节申报、审批都在网上办结,提高行政效能。完善实时分析功能,及时为单位领导、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等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创建共享调剂资产的网上信息公开和交易平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需求双方只需在网上申请,主管部门在网上审批,即可办理实物交接。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保障其履职的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统筹,不仅能有效遏制国有资产浪费、流失,保障其安全完整,还能防止固定资产低效运转,提高其使用效率,从而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德敏.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2]黄芹.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分析[J].财会学习,2018(35).

[3]洪海鹏.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措施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2).

[4]韦运菊.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2).

作者:黄艳 单位:湖南省郴州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