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解析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解析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完善部门预算的基础。它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但却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必备的物质保障,国家花费大量资金配置,必须发挥其应有的效益。故而,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产,对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稳定、促进改革开放、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乃至预防腐败起着巨大作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党的报告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保障履行职能、政权运转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加强其管理,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的客观要求,对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推进厉行节约,严肃财经纪律具有重要意义。

一、由于单位众多、层次复杂、管理

(一)家底不清

近年来,尽管国务院、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全面部署了全国范围内行政事业单位的清查工作,但仍有不少单位重视程度不够、疲于应付、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甚至没有健全台账、登记造册、分类归档。有的无专人管理,致使资产数量、价值、结构、使用状况、报废处置等多层面信息遗漏或不实,重复建设、超编超标屡见不鲜,滥用公共资源,盲目购置设备、仪器、办公用品的现象普遍存在。曾有系列报道,科技领域、卫生领域的国资浪费触目惊心。故而,将资产分离,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公正、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十分必要。

(二)资产权属不明

一是由于无偿划拨、未批先建、多方出资、时间久远等各种历史原因,加之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导致固定资产的(房权证、土地证,现称为不动产登记证)不办或不全,加之领导更换频繁,交接不清等。二是很多单位机制改革,合合分分,办公设施及专用设备使用时间长,已经报废却长期挂账,或可用性差。因此,应解决“谁来管”“谁负责”“该谁管”的问题,齐头并进抓好管理。三是在政府融资平台盛行时,政府为行政事业单位融资进行抵押、担保等行为,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权属更加复杂化。另外,资产的规模、形成、权属分布等情况,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规范的报表反映,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三)管理效率低下、效率差

我国多数地区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主体是财政部门,但在实际操作中,财政部门将资金分配出去以后就很少过问资金使用情况。导致各部门挪用资金、重复或超标购置的现象尤为严重,讲排场,超越现实条件配备利用价值低的现代化工程,致使资金运用效率低下。有的配备后长期闲置不用,政府机关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用”的现象,致使大量资产使用不当,造成设备的加速老化和提前报废。(四)监管不力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的监督管理中,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并且在国有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各种环节中,不讲效益,资产流失严重。一些单位将部分闲置的国有资产以投资、入股、租赁等形式进行经营。收益不佳,无人问津,有的不经国资管理部门批准,不按规定办理变更手续。

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途径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强化管理,刻不容缓。在清理核实资产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专人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重点推进以下几项政策措施:

(一)建立健全法律规章

为加快建立与国家治理相适应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更好地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有效运转和高效履职,在财政部2015年12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财资【2015】90号)基础上,进一步出台细则,实施办法,将涉及面大,规模大,种类多,形成复杂的资产,利用法律法规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从形式、使用、调剂到处置的全过程进行规范与管理,纳入法律法规的制度监控之下,确保管理环节不出漏洞和盲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因此,各级各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在资产配置、权属确定、使用监管等方面制定针对性及可操作性方案。

(二)强化运营管理

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预算管理的延伸。2017年正式实施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要在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同时,做到合理配置,要建立健全资产核算体系,将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相结合,及时准确地反映资产实际使用状况和存量状况,使资产在配置、调剂、处置等个管理环节均实现科学化、精细化。

(三)实行绩效管理

清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加强资产管理,其最终目的是要在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履职,提供公共服务和资产安全完整的基础上,实现资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针对不同的管理部门和资产特性,建立恰当的绩效指标体系是做好资产管理的重要一环。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价,对管理机构、人员设置、资产管理事项、资产使用效果、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等情况进行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国有资产配置的重要依据。

(四)监管机制到位

一是通过先进的技术、信息软件,将固定资产实物从购置、调用、清理、盘点、借用归还、维修到报废进行全方位准确监管,结合资产分类统计等报表真正实现账物相符,同时建立数据库,以便查询和分析;二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专人分管,不能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不定期清查,对盘盈、盘亏、报废、毁损要查明原因,视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同时内审和纪检监察要不断督促,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提高使用经济效益。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模式,将从根本上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提高资金的合理配置,从而保障行政事业单位高效运转,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幸福而安康。

参考文献:

[1]任喜琴.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的分析[J].现代营销.2015(02).

[2]刘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

[3]黄豪放.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6(08).

[4]李智.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基于盐池县实践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0).

[5]代方舟.基于内部控制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研究[J].财会学习.2016(12).

[6]刘海琳.重建体系,重新定位,开创资产管理新篇章[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5).

[7]闫海江.内部控制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09).

[8]耿军.山东潍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实践与探索[J].中国财政.2018(18).

作者:张凤园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