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管理道德建设途径

管理道德建设途径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一些企业受眼前利益驱使,用不道德手段谋取利益之事屡见不鲜,如对顾客欺诈瞒骗、对员工克扣工资、对股东谎言欺骗,以及为了赚钱不惜污染环境、掠夺自然资源、损人利己等等,对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产生了很坏影响,同时也大大败坏了社会的道德风气。加强企业伦理建设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英国《金融时报》股票交易所国际公司将道德因素纳入股票指数范畴,推出了8种道德指数;DELL公司打算通过道德规范建设以及社会活动来消除企业丑闻对高技术公司的负面影响,通过道德建设让员工对公司有更高的认同感;浙江温州市委宣传部针对企业诚信问题,邀请了苏浙沪愈百名专家学者到温州进行研讨。

目前许多企业虽然认识到企业伦理建设的重要,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重视一般员工的道德行为规范,而忽视企业管理者这些决策层人员的道德建设,尽管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却难以落到实处,或收效不佳。因此,加强企业伦理建设,管理道德是关键。

管理道德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道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它所调整的关系是管理关系,规范的行为是管理行为。管理关系包括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以及管理者相互间的特殊的职业关系。管理行为是管理者在从事管理活动中的行为,与一定的管理职权和管理责任联系在一起。

从管理系统来看,企业中一切管理关系都是建立在实现管理目标的前提下。由于管理者相互间认识不同、利益上的矛盾、组织结构上的缺陷以及管理作风差异等原因,在实际管理活动中,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人际冲突和关系的不和谐。对于这些冲突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防止或加以限制,但如果只依赖于硬性的规章制度而不改变管理者的道德状况,则可能会产生新的冲突。例如,对利益上的矛盾,无论如何调整都可能会有一部分人感到不满足,这时候需道德发挥作用。只有道德能够有效调整人际关系又不致造成新的冲突,因为它的力量来自于内而不是外,它的基本原则就是承认组织成员利益的合理性和公正性。从管理者个体角度看,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他的行为首先受到管理方面的各种规章制度的规范和制约,这些约束相对于他来说是外在的制约,人不是天生就有遵从这些外在规范的动力和自觉性,而往往会把这些外在于他的制约力量当成对他的活动的束缚,因而在行使管理职权时要么缺少自主性和自由感,要么倾向于逃避职责甚至滥用职权。只有当管理者把管理系统中一切外在的规范和制约力量转化为内在的规范和操守时,他才会主动地承担职务责任、正确地使用职权。而这种内在的责任感和操守意识就属于管理道德范畴。

企业管理者是有层级的,其中高层管理者的行动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对整个管理系统的风气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然作为企业管理者,无论在哪个层级上都具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重身份,如果对上级俯首贴耳、唯唯诺诺,对下属高高在上、专横粗暴,道德素质低劣,必然会遏制企业员工的积极和创造性,对企业风气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管理道德借助于一系列的理念、原则和准则来规范和规定管理者的行为。具体说来,其行为准则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1)敬业准则。在管理系统中,管理者处于一定的工作岗位并担负相应的职责,敬业自强是首要的基本素质。所谓敬业自强,就是忠于职守、严以律己、勇于探索,具有高度职业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创新精神。一个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建立在管理者敬业爱业的前提下的,如果每个管理者都能做到敬业、尽职、尽责,并且自强奋进、不断创新,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那么,这个管理系统就是一个高效率的系统,在正确的组织目标指引下,这种效率必将创造出高效益。

信和准则。信即诚实守信、和即和谐团结。人无信用则不立,管理者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要讲诚信,要言必行、行必果。一个管理者如果不讲诚信、弄虚作假,在被管理者中根本无威信可言,也就不可能实施有效管理。团结协作,发挥团队作用,是现代企业经营成功的基础,企业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能够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相互之间理解、协作、配合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首要条件。因此,尊重员工、宽容大度、充分肯定他人成绩,是管理者应有的道德修养。

公正准则。管理者的举止好恶对管理系统的良好风气有着决定性影响,管理者能否廉洁奉公、主持公正、维护正义是被管理者最为关注的。对于管理者来说,公正、廉洁应该是他们的基本价值取向,而对被管理者来说,这些价值取向则决定他们的待遇是否公平、能力能否得到发挥、基本需要能否合理地实现,进而对于管理系统,则直接关系到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一个有道德的管理者应以大局为重、不以权谋私,平等公正地对待下属,公正地分配权利义务,公正地调节利益关系,公正地给每个员工发展自己的机会。此即为公正原则。改善管理道德行为、提升管理道德水平是综合性的、长期的工作,其主要方法可以包括道德评价、道德培训、自我完善几个方面:

(1)管理道德评价。这是对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是否合乎道德性所进行的价值评价,用以帮助管理者树立道德观念,培养管理者的道德责任感,影响管理者的行为。道德评价是具体的、也是复杂的。具体的是指,针对具体的管理行为一方面应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拿单一的标准到处乱套;复杂的是指,评价来自方方面面,如有企业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也指形式的多样性。如舆论监督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形式。在许多情况下舆论监督能够对管理者的行为和观念产生强有力的影响。总之,道德评价的目的是促进管理者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对评价客体要考虑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以及选择自由和道德责任的统一。

(2)管理道德培训。可针对管理者的职业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思想宣传、研讨会、竞赛、讲座等活动,以对管理者进行道德教育,增强管理者的道德意识。不能用管理技能培训代替道德培训,不能用思想政治工作代替道德教育。道德对于个体而言,总是后天养成的品性,离开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途径,道德就无法成为个体所拥有的精神价值,离开社会和自我的道德教育的长期熏陶和培养就无所谓道德的养成。管理道德培训的目标重在培养管理者自我控制、自我协调的内在力量和内心信念机制,使管理者在平时不是被动地遵守外界施加在自己身上的行为规范,而是根据基本的价值信念和社会认可的道德方式处理事情,这样在逆境中才不至于忽视、甚至背离道德原则。良好的教育能够促使管理者加强道德意识,提升道德水准,从而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

(3)管理道德的自我完善。管理道德的作用与功能是通过管理者内心信念的建立和健全来发挥的。管理道德对管理者行为的善恶要求和价值导向,都必须反映在管理者的意识和观念上,然后才能外化为有道德的行为。现代企业管理者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仅仅具有专业知识是无法适应现代管理工作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各种诱惑增加,各方面情况也在发生变化,管理者会遇到许多来自自身的心理、情感和意志障碍,只有排除障碍,征服自我,才能提高人生的境界和管理水平。要做到这些,需要在道德上不断追求自我的完善,强化道德意识和信念。自我完善是管理者个人人生修养的过程,具体说来就是要不断学习、磨练意志和陶冶情操。学习他人良好的品质,培养自觉克服困难、克服某些个人欲念和排除某些个人情绪干扰作出正确行为抉择的主观力量和坚毅精神,是个人道德完善和健全管理道德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叶蓬、江雪莲:《实践论理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苏勇:《管理伦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4.许亚非:《传统道德规范极其现代价值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