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2/18 14:24:49 阅读: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快递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大网络平台和购物网站的盛行使得快递行业的业务规模及工作量不断加大,企业内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与核算工作也面对着一些难题。快递行业如何加快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和迫切性。本文以快递行业为主体,研究会计转型与应用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快递行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思考
一、快递行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然性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职能、服务对象以及核算方法这三个层面上,但这二者运行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让企业更适应当前的外部市场环境。可以说,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企业发展的需求,也是市场网络化的集中反映。一方面,电商行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双十一”、“京东618”等销售活动的出现使得小件零售业务大量增加,再加上一些跨境电商、保税贸易等国际业务开展,电子商城、淘宝等服务平台更加成熟,快递行业的业务规模逐渐扩大,这就需要企业内的财会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实现职能转型,不仅要做好财务账目的核算与报表编制工作,还要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战略扩张、项目投资等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另一方面,快递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菜鸟驿站的出现拉开了快递行业的订单争夺战;中国邮政与阿里巴巴的合作加剧了丰巢科技和速递易的竞争关系,再加上国外物流企业的涌入,快递行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而管理会计是从管理层面出发,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全方位的置入式管理,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立足于企业发展战略,实现对企业成本全面控制和绩效管理变革,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快递行业管理会计体系建构思路分析
(一)优化作业流程。快递行业的业务流程是企业运营管理和获取经济收益的核心,产品从收寄、内部处理、运输直至投递到消费者手中,最终实现业务增值,需要经过一个系统的、且相互作用的作业环节,也就是所谓的作业链。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会计要基于作业链分析,加强对作业链全部环节的控制,通过降低成本来挖掘业务活动的资源动因和价值,梳理增值环节,删除非增值作业,例如:运输路线的设置、车辆装载量的考虑、投递网络的设置、投递频次、人员的投入等,实现对经济活动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在作业链基础上构建成本效益价值链,提升企业作业处理效率。
(二)构建企业业务价值链。快递行业的基本价值活动主要包括:收寄、分拣封发、运输、投递、市场营销及顾客服务。收寄件活动包括预约取件、接揽收件信息、面单填写、验视快件以及快件包装等;分拣封发活动指快件出入仓库、物流分拨、留仓件处理以及快件信息上传等;运输活动是占据快递行业业务成本费用最高的环节,主要包括运输方式选择、运输路径规划等;投递活动就是所谓的派件服务,其中包括通知派件、货物运输、确认收货等;市场营销活动囊括了企业对行业发展形势、市场变化规律以及顾客需求等因素的调研与掌控;顾客服务活动涉及到服务定制、业务咨询、业务理赔、售后服务等。依据企业的业务价值链,企业可以将取寄件、分拣、投递、营销、运输、服务、柜台营业、市场营销等主要活动汇集成完善的价值网,并建立以基本作业规划、实际货物运输、人力资源建设、物资采购活动、客户服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辅助活动,通过增值预测来合理配备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等资源要素,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有序开展。
三、快递行业管理会计转型与应用的有效对策
(一)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的会计数据并不仅仅是指会计信息,它与企业的运营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单纯的财务会计只能对会计信息进行基础的核算,无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也不能对快递行业的战略制定提供支持。管理会计可以立足全局,对会计数据进行有效的归集、分类和分析,如:及时对易碎品进行信息归类,有助于提前规划不同的配送方案。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下,通过对不同品类收寄信息的汇总处理,可以预先按排内部处理、末端投递环节的人员、设备及相关作业组织,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并将企业的战略决策、业绩评价与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充分反映企业经济全貌,实现各项作业环节的控制与增值。在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利用GPS、GIS、EDI、BarCode等技术,在关键节点或主要环节提高自动化水平,增加对智能分拣等设备的运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二)建立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水平要远超于国内物流管理水平,这是因为国外一些快递企业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和物流成本综合控制方法。而我国快递行业本身起步较晚,行业内缺乏统一的会计处理衡量标准。因此,国内的快递行业可以以管理会计为核心,以国际推行的物流作业成本管理法作为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具体操作标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稳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可以将物流作业成本分为两个阶段,一方面是通过对物流活动中所需要各项资源的核算,实施资源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是将物流成本映射到服务、产品和客户身上,优化物流作业成本。但现代化的物流成本管理不仅仅是对仓储、运输、采购等环节的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控制需要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优质的服务、高效的配送、物流业务外包等措施,实现企业“三流合一”(资金流、物流、信息流)。
(三)强化预算管理的作用。企业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可以全面反映出企业一定时期内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收益等。快递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内容编制时,要注意将企业的经营目标、市场地位、营销策略、管理模式以及预期收益等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并借助管理会计搭建企业决策环节与执行环节之间的桥梁,实现企业内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的沟通。此外,企业管理会计要及时对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将信息汇总并反馈到上级部门,及时协助管理人员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预算制度作出适当的改进和调整,为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助力。
(四)实现企业业财融合。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更多的是职能的转变,即将原有的事中、事后核算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为进一步加强“业财融合”,企业一方面要将业务语言转化为财务数据,另一方面则是将财务理念嵌入业务管理之中,不仅可以实现预算管理对业务实施的指导作用,还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实现事前介入、事中干预、事后评价,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快递行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会计转型与应用也需要一些有效的举措,如:加快信息化建设、重塑管理体系、强化预算管理、增强人才储备等。通过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宋林.快递行业财务会计转型为管理会计的思考[J].当代会计,2017.
[2]任玥晖.探析物流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8,No.873(12):154-155.
[3]朱永杰.物流企业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研究[J].北方经贸,2019,411(02):102-103.
作者:陈秉国 单位: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吴忠市分公司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管理创新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政税收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心理学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税收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