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网格化管理在大学生管理中创新探析

网格化管理在大学生管理中创新探析

[摘要]网格化管理理论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它既保留了传统管理模式的优势,又融入了各种现代信息技术,主要特点是具备人性化、高效化,同时还具有较高精准度并兼具数字化,把该管理理论与高校学生的管理实践相结合,能让高校拥有更高的管理效率,同时又可缓解其思想政治工作压力,让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持续提高,又可保持科学性与针对性。在围绕高校学生展开网格化管理实践工作期间,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培养目标,根据实际问题适当地调整网格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管理;网格化管理;创新

一、选题依据

任何国家想要发展成为一个教育强国,就必须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2019年对外颁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其中明确提及要尽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特色的校园环境、统筹建设一体智能化的管理教育,提高服务水平。可见,在推动高校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引入各种信息技术,在针对学生的特性及需求展开精准且高效的管理模式,把大学生分成无数个网格单元,在构建以协调为前提的管理机制,进而提高学生管理服务水平。二、网格化管理在高校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困境

(一)管理机制效率低下

不制定规矩,无法保持统一性。针对高校学生展开网格化管理时,信息技术作为关键因素确实很重要,但除此以外,还要注重思政教育的作用,构建与之相应的管理机制,着重围绕在校大学生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持续提高教育方法的创新性,如此方可使该管理模式的机制设置以及顶层设计尽可能地体现出该管理模式的优势。但就实践结果来看,目前还存在许多需要调整的地方。比如围绕高校学生展开网格化管理时,并未构建数据共享机制,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也未实现协同发展,甚至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导致网格化管理无法收到理想效果。

(二)管理平台问题突出

网格化管理的关键在于信息化管理,要推动网格化管理的发展,就必须构建科学化的管理平台,将学生的学习状况、到校率、教学服务科研甚至宿舍的管理等方面都要整合在该平台中,让辅导员充分了解各个学生的信息。但构建管理平台时一定要注意以下的共性问题,比如成本投入、平台维护等,这些看是简单的细节,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精力,加上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很快,部分网格化管理平台系统应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无法跟进科技发展的节奏。这时就要对系统进行更新,而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由于资金匮乏,很难维持系统的维修与保养。

(三)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展开网格化管理工作时,管理队伍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变量。围绕高校学生构建的网格化管理队伍的成员可能来自各个领域,其信息素养及信息能力有明显差距。但在职业身份认同及专业水平方面仍存在颇多问题,这些客观因素严重影响了网格化的管理效率。据相关数据显示,高校网格管理者普遍没有树立数据采集意识,其素质整合能力较弱,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及处置能力更达不到标准水平。另外,在展开网格化管理工作期间,管理人员还必须学会防控突发事件、引导舆论,还要应对媒体,并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但上述几项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

(四)管理数据应用不足

在展开大学生网格教育工作时,校方可构建一个具有网格化特性的管理平台。让大学生在应用该平台期间,形成颇多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抑或非结构化的数据,这就需要通过大数据技术来挖掘并整合当中所隐藏的有效数据,再以此为基础,展开精准的网格化管理。虽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求学生进出寝室时需要操作门禁系统,但有部分学生在操作期间出现了不刷卡、代刷卡或重复刷卡等情况,导致数据真实度大打折扣,部分高校的数据分析模型过于单一,没有涵盖所有和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数据,所以最终分析出来的结果根本无法在针对学生展开管理时发挥实践、指导作用。

三、网格化管理在高校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创新

(一)构建多元协同网格化管理机制

围绕高校学生展开的管理工作,涉及与教务、团务、社团、后勤相关的管理人员,还包括就业党务管理和学工管理,每一个内容的负责部门都不一样,虽然做出了详细分工,但就大学生发展的综合角度而言,这依旧是一个有机的管理系统,所有管理模块都不能相互隔离,要通过有机联系的方式,提高综合管理效率。要积极倡导多元合一的学生网络化管理协同机制,使高校中的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围绕学生管理构建,可用于相互沟通分享信息的多个网格,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提则是贯彻“重心下移、扁平化管理”。立足于系统论层面来说,运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大学生于各个系统中的基础数据,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对大学生展开综合管理动态或精细管理。在管理流程方面,可坚持分级负责、分类处理原则,要求各个职能网格部门要合理地区分学生的管理数据,在保证真实性与细致性的同时,借助信息共享模式进行学生的网格化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二)打造功能集成网格化管理平台

推行高校学生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前提在于建设管理平台要在保证覆盖面的同时,构建涵盖多元渠道,处置起来比较方便,又可以共享资源的科学平台。一方面要切实落实不同级别学生网格点的实体建设,依照点对点的要求,尽量扩大网格化管理的覆盖范围;另一方面要加快该平台的建设速度,并在采集或分析,抑或应用学生信息数据的时候将该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网格管理者依据这些信息对学生展开科学管理。对此,高校要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及精力投入与网格化管理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早日构建具有信息化特性的高校内部网络,让WiFi系统覆盖各个领域,把所有和学生相关的管理事务都引进网络或网格当中。在此前提下,才能借助大数据系统整合并挖掘学生的管理信息。

(三)建设一专多能的网格化管理队伍

围绕高校学生展开的网格化管理,是否能保持理想成效,与网格员有直接关系,如果网格员具有理想的信息素质、政治自觉、服务水平,其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管理效率自然有所提高。而站在高校的层面而言,必须尽快构建由班主任宿舍管理员、学生辅导员共同组成的网格员队伍,并做好相关的培训和选聘工作。进入选聘环节时,需优先考量所有网格员的学历水平,是否养成了责任意识及服务意识,管理水平如何,能否处理突发信息并与其他成员沟通、协调等。把政治可靠又有较高责任心、学历文化高且对学生比较有耐心的人员,选聘至网格员的管理团队中,持续提高网格员团队的专业度。展开培训工作时,要在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展开实践培训,其关键在于了解高校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看法及教学模式,采取各种方式掌握其思想动态,并发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四)创新数据支持网格化管理方法

围绕高校学生展开网格化管理,是为了以德育人,让人才的综合素养得以提高,并保证较理想的人才培育质量,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给社会输入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在展开相关管理实践工作期间,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挖掘并应用学生群体的行为信息,比如宿舍管理、网络使用状况等并针对学生的教育资助、心理状况、奖罚细节等展开动态分析,让每一个学生的数据都能整合成一份个性化数据,从而展开精准的思政教育。要主动引进具有现代化特色的信息技术,把手机定位、语音或人脸识别等技术作用到网格化管理工作中,以提高其数据的精准度进行主动研发,和高校学生管理要求相契合,又能满足学生管理需求的网格化管理平台,比如学生网络监控平台系统、建设学生事务大厅等,并通过不同系统的数据共享,使高校学生的网格化管理逐渐朝着常态化、智能化趋势发展。

四、结语

围绕高校学生展开管理服务这一项工作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会逐渐走向网格化,在针对高校学生展开网格化管理工作时,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导向,并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化的协调机制、建设管理平台完成以上工作后筛选并培训管理团队,在管理期间持续融入创新精神,争取早日形成能够统一指导、分级负责,又可维持协调运转、明确相关方责任的管理格局,并以此引导学生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胡成旭.网格化管理理论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理论探析[J].信息系统工程,2020(12):49-50.

[2]赵培.高校思想政治网格化长效育人模式探析[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4):85-87.

[3]解濮瑜.网格化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探讨[J].公关世界,2020(20):98-99.

[4]许晶晶.高校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19):222-224.

作者:吴晶晶 单位:常熟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