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和控制探讨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和控制探讨

一、加强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

强化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不断健全建筑企业成本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不管对建筑企业自身还是整个经济社会的顺利有序运行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建筑企业而言,强化成本控制,可以帮助管理层理顺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成本控制意识,及时发现和规避潜在浪费,实现建筑企业持续健康经营。建筑企业身处经济全球化浪潮,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甚至致命影响,企业管理层只有不断强化成本控制,提高成本控制能力,改善建筑企业内部管理,才能有效应对越来越多的风险,提升发展空间,把握发展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其次,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要不断适应现代企业成本管理需要,深化管理改革。只有建立健全以成本控制为导向的控制体系,才能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建筑企业唯有通过强化成本控制,才能真正完善内部控制结构,预防和抵御风险,促进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建筑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有效运行,从而推动市场体系的健全发展。再次,建筑企业强化成本控制,可以有效保证建筑企业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而减少管理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投资者对建筑行业的信心,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从这个角度讲,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强化成本管理与控制对于保障投资者和公众的合法权益也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建筑企业加强成本控制,有利于创建节约型社会。我国的建筑行业整体盈利性较低,成本普遍偏高,利润率始终在3%左右,加强成本控制,有利于建筑业总产值的提高,能够减少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不科学。当前大多数建筑企业都基于扩大规模,收购兼并其他企业,但是不少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相对比较随意,造成资金使用不合理,使得建筑企业浪费现象严重,导致财务效率低下,盈利能力始终较低。

(二)成本控制重结果、轻过程。成本的控制常常是重结果、轻过程,缺乏对成本管理的监管,为完成指标一些项目会在年底突击性地抢进成本,期间成本很不均衡,丧失了成本管理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对成本的控制仅仅停留在事后的执行情况分析评价上,成本管理没有力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成本控制的方法单一。当前一部分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法单一、信息化水平较低。项目间无法实现信息的交流、共享,成本管理指标设置上不够科学,无法实时进行数据引入以作数据指标的分解,做不到成本管理与业务核算、成本管理与核算管理的有效衔接,在成本控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上无法保障。(四)工程质量低下。目前,部分建筑企业偷工减料,无社会责任感,一旦被查处或发生质量隐患,企业面临重大损失,导致成本急剧上升。成本风险监控体系尚未建立,在建筑企业层层发包,层层转包现象突出,责任主体不明确。使得转包、分包建设单位的价格太低,从而造成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的现象。

三、成本控制的方法途径

(一)完善成本管理与控制体系。建筑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建立健全分层次的、纵深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体系,设置专门的成本管理机构,对材料的采购及使用情况及时预测,合理编制企业成本报表,并根据年度结果及时对成本进行调整,以达到控制成本的作用。

(二)强化成本管理环节。建筑企业要合理定制其战略目标,在成本估计时应充分考虑市场因素的影响,根据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合理确定成本指标,争取利用有限资源获取最大化收益,并优先考虑重点项目。对经营风险实时监控,杜绝资源浪费现象,合理控制负债规模,提高周转率。在成本预测上要按照“中长期滚动估计”原则来实施,重视年度成本管理与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的衔接,对企业的中长期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执行连续的、完整的控制和预测,以便及时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保证建筑企业的健康持续运行。

(三)合理确定完工比例。建筑企业通过订立建造合同来确定企业相关经济业务,该业务的发生与建筑企业的资产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中的相关规定,建筑企业对企业签订的建造合同的完工百分比及时确定,并同时规定了三种确定方法,即完工量百分比法、实际成本比重法以及实际技术测量法。完工进度的确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三种方法的运用是否合理,也会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四)实施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观点之下,企业的各种业务都会消耗资源,并最终落实到产品服务中,正是作业的发生和资源的消耗导致了成本的发生。通过对成本要素的量化计算,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和成本发生情况实时跟踪,逐步减少不增值作业,增加可增值作业,以此促进资源的使用效益和使用效率,减少浪费,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和决策的科学有效,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作业成本法作为精细化的成本核算方法,将其引入建筑企业并以此提升成本核算水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五)实施目标成本管理。信息化是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趋势,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简便地将相关数据引入成本管理系统中,有助于分解分析成本指标,确定指标间的勾稽关系,做到成本的实时监控。通过对成本要素的量化计算,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和成本发生情况实时跟踪,逐步减少不增值作业,增加可增值作业,以此促进资源的使用效益和使用效率,减少浪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决策的科学有效,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多年经营规律,预先建立起来的成本目标,由企业管理主体在成本费用发生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的差距,对影响到目标成本实现的各种不利因素及时加以发现并进行纠正的过程。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运用成本会计和管理学方法,事先制定好建设项目,并按照该标准来管理企业成本,降低消耗,并及时将生产经营发生的实际成本与之比对,以发现差距,明确企业的管理效果,实现对企业成本的及时掌握和实施调控,增强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本管理的目标设定应当将总成本作为出发点,分级分项目分环节逐层分解,将目标成本细化到具体建设项目,以此落实相应的成本指标。但一般情况下企业都注重事后考核,难以通过预先的成本目标来引导各项目部的经营,不易明确管理重点,因此企业在日常营运过程中不容易发现影响因素,也就制约着目标成本管理优势的充分发挥。而且,当前企业的成本控制大都实行分公司、项目部两级管理体系,单独核算成本,往往只重视直接成本,忽视间接成本,造成目标成本管理不科学,目标成本责任不够细化,企业与项目部之间衔接不密切,难以充分实现成本效益匹配原则。

作者:程丽单位:山东同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