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网络化互动式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即时性等特点,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大学校园文化体现出开放、多元、丰富、互动等特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加剧、主流价值观受到多元文化冲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下降、大学生心理危机和人格障碍问题凸显;所以,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加强队伍建设以提高主动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针对性,坚持教育与引导结合以增强大实效性,完善规章制度以保持长效性,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校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校园文化彰显着大学独特的精神特质,是大学全体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大学创造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源泉,它像空气一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融入大学师生的生活。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与外部环境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新媒体所创设的话语语境。

一、新媒体的内涵、特点

1.新媒体的内涵。

纵观媒体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媒体形式与科技水平密切相关,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所谓“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从平面到立体、从纸张到数码,无不体现着新旧媒体之间的更替。从这一角度来看,新媒体应该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不过这种理解与本文试图探讨的“新媒体”内涵相差甚远。回顾“新媒体”一词的出现,我们发现它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67年,美国人G•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新媒体”这一概念,他指出,新媒体是利用网络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国内外专家对“新媒体”的定义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新媒体”与网络技术的不可分割性是毋庸置疑的。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提出,所谓新媒体,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蒋宏和徐剑认为,新媒体是指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当下,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电子设备为载体的“新兴”媒体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有的学者将其通通划到“新媒体”的范畴,带来了“新媒体”概念的泛化,分类逻辑的混乱。比如说电子报刊、移动电视、楼宇视频等,也试图加入新媒体的行列,就其本质而言,这是不合适的。应当注意,新型的载体并不势必带来传播方式的革命。以上所列举的新型媒体形式,是传统媒体借助新技术继续发挥影响的途径,并未实现“新媒体”在人类信息传播和交往方式上的革命性影响。这个问题的焦点就在于,“新媒体”到底“新”在哪?尼古拉•尼葛庞洛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以“被动”和“互动”在旧媒体和新媒体间划出界线,这一点是广泛引发人们关注的。“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大众传播模式,使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源,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信息源的广泛性、信息获取的个性化。综合来看,新媒体,或者更准确地说,“网络化互动式新媒体”,应当是指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实现传播主体与受众间更广泛、更快捷的互动式交流,使得受众主体性大大增强的传播形式。

2.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开放性。相较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准入门槛低,用户进入互联网便可通过一定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形式多样的个人主页,如微博、博客、空间、豆瓣等,各种组织单位或趣缘群体的bbs、贴吧、论坛等,都可以成为网民的发声媒介,不论是关乎个人喜怒哀乐的生活琐事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时政要闻,用户都在发言权上享有较大的主动性。传统媒体信息的发出往往要经过较为严格的审编程序,由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从事相关工作,对于非专业人员而言,在大众媒体上公开发表个人意见具有一定的难度。新媒体的开放性就主要体现在大众对话语权的接近,公众逐步渗透到媒体的议程设置过程中。二是交互性。在新媒体的话语语境中,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是相对的。如果说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是“一对多”,那么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是“多对多”。美国《在线》杂志对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新媒体使传播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所谓的传播的受众不再是单纯的旁观者、聆听者,而是更多地承担起评论者、参与者、创造者的角色。传统传播领域的疆界逐渐消解,公众参与公共生活、新闻消息、表达个人观点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信息传播的交互性明显提高。它给在传统媒介中无发言权的“沉默的大多数”提供了说话及消息的机会与权利。三是虚拟性。网络为其用户提供了一张复合型的数字名片,在网络媒介中人们通过数字化手段拓展了个人的虚拟生存空间。匿名的状态下,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充分展示的自我诉求会在网络世界中得到释放。这样的虚拟身份对用户来说其影响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个体的愿望得到满足,个性得到极大程度的彰显,比如说,现实社会中的沉默者可能成为网络中的意见领袖,现实中的离群者可能成为社交达人;另一方面,相对宽松的网络环境对个体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严峻考验,比如,网络中经常出现的不负责任的造谣生事、恶意诽谤等恶劣事件,网民经常性地浏览不良信息的行为等。同时,应当注意到,网络匿名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比如说,人们以网络昵称混迹于qq群、论坛、贴吧等,往往是与自身的兴趣爱好密切相关的,在一定群体内,网络身份代表了个人的真实身份,个人的行为举止受一定群体舆论的制约,和现实世界一样,人们也会维护自身的网络形象,此外网络行为发出的IP地址为网络管理提供了依据,网络实名制的推行也在进一步探索中。四是即时性。随着新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以及网络的日益普及,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个人可以随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传播到网络上,并且实时查看他人的反馈信息。这种传播方式集快捷、海量和原生态等特点于一体,越来越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新闻的重要渠道。如今,一些由网民推送到网络上的热点新闻经常成为各大媒体争相追逐的新闻材料,新闻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新媒体的信息周期远远低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和信息容量是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此外,新媒体使得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日趋融合,网状互动型传播结构日益发达,创造了全新的交流环境,对时空界限的超越功能越来越强大。同时也应注意,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信息源的多样化对原有的传播秩序造成巨大冲击,舆论引导的难度日益加大。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的新变化及特点

1.开放性。

新媒体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大学校园文化与校外社会文化的交流,校园文化的社会性逐步增强。通过便捷的信息沟通媒介,大学生对校园内外的时事热点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显著提高,传统的所谓“象牙塔”似的大学校园正逐步迈向社会生活的中心。便捷的信息传播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开放度,大学生的观察视野更加广阔,意见表达更为自由,使得大学校园文化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状态,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2.多元性。

由开放性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大学校园文化呈出多元并存的现象。由新媒体所创造和传播的多元信息无所不在地渗透在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当今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际交往方式都受到网络文化的重大影响。大学校园文化的多元性,一是体现在校园中既存在主流文化,也存在复杂多样的次文化;二是体现在校园文化群体以及文化形式多样化,比如说宿舍文化、社团文化、各专业的特色文化等等。应该说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形式,而色彩斑斓的大学校园文化也是整个社会多元文化交织的一个缩影。

3.互动性。

新媒体搭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交流互动的信息高速公路。从面对面的口语交流到间接的文字表达,到电子设备如广播、电视更加立体丰富的传播方式,再到今天的网络社会,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地球村”的形象越来越明晰。传统媒体(一般来说就是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在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传播内容往往是经过传播者较为审慎考量、筛选过的,大众通常是作为旁观者出场的。与之相比,新媒体正逐步使公众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大众传播的生成过程之中。通过社交网络,如微博、人人、qq空间、博客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融合度上升。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度高,同时也是社会中思想极为活跃的群体,他们乐于并善于运用网络抒发自身的喜怒哀乐,开展人际交往,以及对时事热点阐发意见,使得校园内的信息交流以及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信息互动呈现出颇为活跃的状态。

4.丰富性。

信息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知识信息的大爆炸。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以超链接形式串联起来的呈现网状结构的人类智慧库规模越来越大。值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契机,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播内容和传播途径都得到极大的丰富,发展平台得以拓宽。与传统的读书、看报、听广播等信息获取方式相比,通过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网络数据库等网络平台获取信息更加快捷高效,这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由于网络相对自由开放的环境,网络信息也存在着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感觉敏锐的特殊群体,多元的文化趋势,多维的价值视角必将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部分大学生对新媒体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对新媒体使用不当或者依存过度,使大学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1.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加剧。

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传播和交流日益频繁,在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大繁荣景象的同时,也给我国文化安全形成了巨大威胁。在信息社会,谁的技术更先进谁就掌握更多的发言权,这种情况极为常见。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在文化交流中享有更大的主动性,试图以所谓“普世价值”干预他国文化发展,文化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亦不能脱离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大环境,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西方先进的学术观点、科学技术、管理制度等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了积极借鉴,但不容忽视的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也在腐蚀着一些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文化是民族的命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认同问题对国家凝聚力来说至关重要。在文化价值观上的摇摆不定会进一步影响到一个人的国家观、民族观,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问题不容忽视。

2.主流价值观受到多元文化冲击。

主流价值观是引导社会发展方向的主心骨。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如何凝魂聚气,动员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摆在当前文化建设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大学生群体较为敏感,对社会热门问题关注度高,但是自身对现实问题的理解还不够成熟,想法过于理想化,情绪极易被煽动。开放的网络平台为大学校园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为多元文化的涌入大开方便之门。不负责任的谣言、不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反动信息、消极萎靡的价值观念等对校园主流价值观的构建造成重大的不良影响。弘扬青春正能量,唱响校园主旋律,要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相协调、与新媒体环境相适应,抵御多元文化冲击。

3.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下降。

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长期以来一直特别强调灌输的作用。灌输是通过针对性、计划性较强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大众传播一定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的方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比如说,宣传内容准确、严密、规范;思想观点直达受众、信息损耗小、宣传效果显著;预设性强、计划明晰、循序渐进等。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忽视个性差异,过分强调整齐划一,极易使人产生排斥感,尤其是在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中更显得与时代脱节,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体现了对用户主体性的尊重,调动了公众的参与热情,同时纷杂的信息、多样的传播渠道淡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4.大学生心理危机和人格障碍问题凸显。

新媒体使大学生以更加开放、更加积极地姿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拓展了他们的人文视野,便捷了信息沟通,扩大了人际交往,越来越成为广大大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娱乐休闲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大学生不能对这一工具加以善用,就会对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部分大学生对新媒体工具的过度依赖,反而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成为离群者,“宅男宅女”“低头族”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新媒体的运用本是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然而工具的滥用使之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危害人的发展。例如,互联网为人们呈现了庞大的知识网络,为信息获取提供了极大便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作为信息的一个节点,在这张信息网上追根溯源、触类旁通,找到相应的参考。但是,凡事问“百度”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的懒惰因素发酵,只求简单表象答案,不求甚解,不注重自主思考,创新能力下降。新媒体为大学生开展人际交往提供了丰富的平台,其心理诉求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然而层出不穷的社交工具、网络社区,使一些人沉溺于虚拟世界,逃避现实交往,网络依赖症状突出,致使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相割裂。

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校园文化是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当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重视新媒体对文化传播环境造成的新变化,并作出积极应对。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引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和较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核心价值观的竞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凝结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核心力量。“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稳定器。”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媒体的发展为多元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平台,文化交锋无处不在。发挥“稳定器”的引领作用是凝聚社会共识、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进、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应把涉及个人、国家、社会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借鉴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既遵循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回应时代精神,以崇高的价值追求引领人、昂扬精神品质鼓舞人、丰厚的文化内涵滋养人,弘扬正能量,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种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观。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

增强校园文化的感染力和凝聚力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工作,积极应对新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的挑战是时代交给各高校的重大课题。队伍建设是贯彻学校文化建设精神的重要依托,高水平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领航人,负责任的信息技术工作人员是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护航员。校园文化工作者要积极利用新媒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工作,如通过校园BBS、学校公共微博、学校网站等媒体平台健康有益信息,与学生积极互动,增强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同时做好校园网络环境的“把关人”,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3.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

大学生既是校园文化的创造主体,又是校园文化的享用主体,归根到底,校园文化建设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新媒体塑造了一种更为自由、开放的文化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的个性解放,使模式化、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愈来愈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功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积极引导学生认同校园主流文化,同时鼓励他们为校园文化多样性贡献自己独特的色彩。

4.教育与引导结合,增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起主导作用,同时不应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从本质上说,教育就是一种生活对话,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知识信息、生活经验、态度情感等方面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共同成长。师生关系是一种天然的矛盾关系,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促进教学活动呈现出生动的生成过程,知识的传承、灵感的启迪、情感的积淀都蕴含在这对矛盾关系中,贯穿在日常生活里。校园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学生的自觉领悟实现的,教育活动必须与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心理疏导联系起来,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文关怀,提高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5.完善规章制度,保持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性。

发挥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克服自发性、盲目性的不足,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使人们的网络行为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是创建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的必然要求。在社会层面,政府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督和管理,完善网络立法,增强全社会的网络规范意识。就高校而言,在充分运用新媒体发展校园文化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监管,不断完善规范网络行为的规章制度,使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新媒体时代,人人皆可发声,开放、快捷、海量的信息高速公路将人与人、人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形成了挑战。就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而言,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文化受到冲击,校园亚文化层出不穷,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愈发多样化,校园文化工作者必须意识到新媒体造成的环境变化,善于运用新平台开展工作,引导校园舆论,从而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出适宜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熊澄宇,廖毅文.新媒体——伊拉克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J].中国记者,2003,(5).

[3]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黄传武.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5]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徐稳 杨素群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新媒体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新媒体与社会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谢耘耕工作室

网络新媒体技术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