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关于少数民族发展校园文化的思考

关于少数民族发展校园文化的思考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及校园文化特征

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育人、凝聚和示范三个方面,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与国内普通高校一样地同时具有这三项功能:

第一,和谐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能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和谐校园文化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价值认同与行为认同、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还可以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诚信意识、团队精神,实现和谐、全面地发展。

第二,和谐校园文化可以增进师生共识、凝聚人心和协调发展。具体而言,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内可以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对外可以扩大学校影响力,进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第三,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高校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主体———从事文化研究和建设的教师及未来和谐文化建设的后备力量(当代大学生);同时高校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宣传途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桥梁。以上三点是所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都具备的。因此,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除具有上述共性外,还因本身所处的地方环境、生源构成的状况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文化主体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并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一方面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又突显出其独特的种族群体性。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不同的少数民族,而不同民族的学生的宗教信仰各不相同,且民族文化背景差别也很大。这就使得文化的主体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就云南而言,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除汉族以外,云南仅少数民族就有25种,即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其中15种少数民族还是云南省独有的。因而云南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自然而然就占了很大的比例,几乎每个高校都至少有10种以上的少数民族学生。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在继承了少数民族热情豪爽、能歌善舞的传统与个性张扬、自主意识强烈的同时,同一民族的学生喜欢“抱团成群”,因而族群意识、族群认同感较为强烈,同一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容易形成一个小集体。

二是文化内容的主导性与多元性并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仍然是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为主导,这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前提;但由于很多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少数民族,因此各个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一定程度上在校园内得到移植、复制、传承和弘扬,因而使得校园文化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实际上,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文化结构是一个一体多元的模式,具有文化内容上的主导性与多元性并存特征。

三是文化形式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并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普遍特征,崇尚和谐,追求创新;但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有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如有信仰伊斯兰教或佛教的部分学生,因而他们的文化心理在形式上就表现出强烈的宗教信仰色彩,这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所体现。这样,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文化形式呈现出与全国一样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并存情况。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由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校园文化建设存在流于形式的因素。校园文化承担着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校园的整体搬迁,部分高校没有把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特别是部分学校对校园文化的内涵意义和价值几乎不了解,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也较少关心校园文化建设,即使有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但几乎也都是学生自己在那里自娱自乐,毫无组织和影响力,因而这些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出现了走过场的情况。如云南省,近些年来大部分高校仍然处在外延扩张阶段,一些高校年招生规模达到六七千人,民办高校也达到四五千人,内涵建设却跟不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使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呈现了难度。以云南为例,随着在昆高校陆续搬迁呈贡新区,为了改变原来教学资源日趋紧张,教学科研设施建设迟缓、管理手段滞后的局面,很多高校都新建了一批高楼和大楼,如出一辙,缺乏自己的特性和个性,不利于学生的品质形成,也不利于学校学科和专业的特色建设。

第二,文化建设单纯强调主旋律,多元化和个性方面强调不足。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其校园文化应该具有普通高校的共性,同时也应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尤其是应该突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的气息。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强调文化的主旋律,这是对的。但是,一些学校轻视了学校自身的文化特性,忽视自身发展的条件,这必然使校园文化建设失去依托,失去基础,产生不平衡问题,进而出现不能和谐发展的情况。少数民族地方院校,与内地一般的高校,在文化背景上存在差异性,同时又有多元性,校园文化存在“双多结构”的跨文化交流、传播的特点,文化建设必须考虑内在文化要素的差异性和多元互动性。因此,要研究主旋律的文化内容如何以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结合在一起,把它们寓于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学生喜爱的文化活动中,塑造个性,从而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双轨发展和和谐发展。

第三,校园文化在传承和表现形式上缺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的针对性。一种文化要得到发扬和传承,通过在其节假日开展纪念活动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元旦、春节、端午、清明等,国务院都规定了相应的假期来进行纪念。而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来说,可能他们自己民族特有的节日会更加重要,这在其居住地都会进行一些庆祝活动,但到大学以后,由于大多数高校只重视并且只开展针对国家规定的传统节日的文化纪念活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本民族文化的纪念和传承。因而对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而言,由学校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就缺乏对他们本民族文化的针对性。

三、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环境和生源的特点,因此,其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有自己的特点,充分反映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师生的需要。首先,应坚持以下的几点原则:

一是坚持文化共性与个性相融合的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引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指针和核心,是统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和各项事物的旗帜,因而,理所当然,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中心展开,也更应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规范。这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共性方面。但是,共性要寓于个性之中来实现,形成不同学校的特点,才能使文化富有生气,才能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因此,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建设还必须研究创造出个性发展的路子,把共性的东西通过个性的形式实现出来。

二是坚持科学性与人文性相平衡的原则。文化作为意识要素,它是对现实物质实践的反映,内容上要受到物质实践的制约,同时意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即意识发生的前后继承性、意识要素的相互影响性,意识超越或落后于物质实践的间距性,这些方面形成的特征使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规律性,遵循规律和把握规律就要求要有科学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也必然要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从而必须坚持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文化作为主体的因素,它在形式上又具有主观性、能动性和价值性,因而必然具有人文性。人文性不仅反映着文化所包含的社会规范,即政治、道德、法律等典章制度,而且反映着文化所包含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以及宗教信仰乃至心理倾向的人格特征等等。高校尤其少数民族高校的文化建设,必须做好二者的结合,坚持科学性与人文性相平衡发展的原则,做到既符合规律性又符合目的性,和谐校园文化才能形成并长久不衰。

三是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原则。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具有继承性,因而必然表现出传统性的特质;另一方面又具有创新性,因而必然表现出现代性的特质,二者是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没有历史、没有传统,文化不会有延续性,没有创造、没有变革,文化不会有发展性。传统与现代是相对的,不能孤立地对待。哲学家陈筠泉说过:传统不过是过去文化积淀在当下的体现。传统必然在当下体现,否则传统就不成为传统。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就在于过去的文化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创造性地转换,赋予新的内涵。因此,传统也是发展的。对待校园文化,尤其校园和谐文化方面,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我们都必须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是坚持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孕育和谐校园物质文化、以“以人为本”的制度规则促进和谐校园制度文化、以特色鲜明的精神理念构筑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实现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齐头并进,和谐发展。校园物质文化是实现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因此高校应该建设成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饱含人文精神和历史传统的物质实体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和规范的作用。因而,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与利益为重,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建立起规范的制度体系。要用制度文化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实现干群关系和谐;要用制度文化实现科学考评,实现师生和谐。精神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根本,因此,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依托学校的优良底蕴,并融入新的时代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引导师生更高的精神追求。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从具体实践层面看,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课堂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多进行一些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和睦相处、民族和谐发展的教育,牢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充分利用课堂教育教学这一主阵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性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对各族学生宣讲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使民族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理念深入学生的心。

第二,在民族高校实施民族文化传承工程,把民族文化传承融进专业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渗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相关领域,使民族文化资源变成教育资源,开辟少数民族学生形成大学文化认同和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和谐文化建设,要有这样的战略思路和有效举措,解除因民族文化差异和现代化进程不平衡性形成的隔阂,以利于和谐校园建设。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校园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因此,还要整合高校校园媒体资源来参与这一过程建设,合力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园报刊、校园板报等载体,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第三,由高校牵头组织开展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师生节假日的文化活动或纪念活动。开展这样的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和纪念活动,不仅体现了对少数民族师生生活文化习俗的尊重,同时通过开展这类活动可以使其他民族的师生参与进来,进而增强他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层次了解,使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增强各民族师生之间尤其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师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加快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

作者:郭佩惠单位:西南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