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台湾戏剧气候的卫星云图

台湾戏剧气候的卫星云图

在台湾,表演艺术的种类五花八门,大致可分为传统戏曲、现代戏剧(包括小剧场戏剧在内的话剧)、音乐(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舞蹈(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等四大门类。本文仅锁定戏曲与戏剧的部分,就其历史沿革与生态发展试作说明,权当为台湾的戏剧气候做一个“卫星云图”吧!

台湾的戏曲生态

1.京剧纵览当前台湾的戏曲生态样貌,1949年以前主要以野台歌仔戏和传统布袋戏为主。尽管有京剧、豫剧等地方戏曲的演出,多半也都是以巡演的方式造访台湾(如顾正秋的顾剧团、张岫云的中州豫剧团)。1949年后,大批新住民纷纷进驻,各地剧种也随之在台湾生根发芽。由于台湾上层人士的普遍钟爱,京剧一枝独秀,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当时的京剧团多隶属官方(如大鹏、陆光、海光、明驼、联勤、大宛等剧团),剧目多以忠孝节义为主题。京剧来自大陆,西皮二黄的旋律,往往可以一解外省人隔海相望的万千乡愁。当时各京剧团名角如云,旗下又有附属剧校科班培养后起之秀。1949年后台湾本地培养出来的京剧名角,首推徐露(大鹏),而后陆续又出现了郭小庄(大鹏)、朱陆豪(陆光)、魏海敏(海光)等京剧名家。京剧私立剧团亦不可小视。1957年由名票啸云馆主王振祖先生所创办的复兴剧校(1968年改为官办),创校至今培养出很多戏曲名伶,诸如曹复永、叶复润、赵复芬、吴兴国、朱传敏、唐文华、赵扬强、朱民玲、黄宇琳等,都有不俗的成就。目前台湾的京剧演出,除了台湾国光剧团与台湾戏曲学院附属京剧团之外,民间剧团以吴兴国挑班领军的当代传奇剧场、李宝春挑班率领的台北新剧团四团最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1988年后,随着文化本土化意识的抬头,京剧原本丰厚的文化资源开始分散,流向其他地方剧种,其中深受民间大众喜爱的歌仔戏得益甚多。

2.歌仔戏歌仔戏,又称芗剧、锦歌,属于中国戏曲体系的华南剧种,清末民初传入台湾后,从宜兰发迹,日渐传播,遍及全岛各地。早年的歌仔戏,多数是以外台呈现的庙会戏,1925年以后才出现售票性的内台戏。而后约在20世纪60年代,电视文化席卷、改变了民众的生活娱乐,电视歌仔戏成了当时绝大多数台湾民众晚餐时间的集体娱乐,一度万人空巷,捧红了诸如杨丽花、黄香莲、叶青、许秀年、唐美云、小咪、翠娥、陈亚兰、潘丽丽等歌仔戏演员。其中歌仔戏小生杨丽花舞台造诣精湛,曾获得金钟奖。有趣的是,在颁奖典礼中,评审团就该颁给其地方戏曲类“最佳男主角”还是“最佳女演员”的头衔而备感困扰(因为歌仔戏小生多数是女扮男装的俊俏坤生)。电视大众文化媒介的放送,间接促使许多具有观众缘的歌仔戏演员,跨界参与乡土剧(闽南语电视连续剧)或闽南语唱片的演出,成为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当然这也仅仅是其中好运气的佼佼者。也有散落在各地“有一顿,没一顿”的野台歌仔戏演员,他们兼差谋生的机会就不如电视歌仔戏演员那样多,甚至有许多野台歌仔戏演员竟以代人哭丧为兼营的生计,其辛苦可想而知。

3.豫剧豫剧在台湾落地生根,纯属一个非常巧妙的因缘际会。话说“台湾豫剧之母”张岫云本身即是一个豫剧演员,从越南移民台湾后,领军“中州豫剧团”,日渐小有名气。1959年“飞马豫剧队”成立,随团成立科班招收学生,培养出了豫剧皇后王海玲、豫剧小天后萧扬玲等数位名角。经过几次组织转型后,飞马豫剧队成为台湾豫剧团。话说京剧异地生长,在台湾发展超过一甲子岁月,数十年后发展出“京朝派”、“外江派”、“宝岛派”三足鼎立的文化奇葩。同理,异地发展的豫剧,也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孕育流变后,变成了与发源地面貌有所不同、独树一帜的“台湾梆子”。可惜的是,原本在台湾戏曲学院学制中有豫剧科的教学编制,在郑荣兴担任校长任内(1998-2010)渐渐萎缩。该科(系)自2001年后,竟无故终止招生,豫剧教育在台湾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局面。此现象应当引起重视,对当前豫剧教育施刻不容缓的文化援救,无奈当前文化艺术的经营治理者皆坐视无感,令人忧心。

4.客家戏客家戏,源于赣南采茶灯的客家采茶山歌,又称相褒戏或三脚(小生、小旦、小丑)采茶戏。台湾的客家族群多集中于桃园、新竹、苗栗一带,故客家山歌也多风行于桃竹苗地区,是一种草根民间娱乐。客家籍戏曲学者郑荣兴担任台湾戏曲学院校长后,整合各种艺术行政资源(特别是其家族事业“荣兴采茶剧团”),于2001年成立客家戏科(系),正式培养客家采茶文化人才,进而将客家三脚采茶戏利用京剧、歌仔戏等校内资源进行文本移植,逐渐将其发展为当前“客家大戏”的样貌。客家戏在台湾的发展,郑荣兴功不可没,但其担任台湾戏曲学院校长的12年中,倾校内大量戏曲资源之力以壮大客家采茶剧种,多年来却没有培育出戏曲界杰出后进(尤其是京剧人才),引发台湾京剧大师吴兴国、魏海敏、李宝春等人走上街头表示抗议。这桩沸沸扬扬的艺术教育事件后,台湾戏曲学院正式结束了长达12年的“郑荣兴王朝”。

5.其它地方剧种及戏曲教育单位台湾的戏曲文化生态多元丰富,包罗万象,除了上述京剧、歌仔戏、豫剧、客家戏(这几个剧种皆为台湾戏曲学院教育体制下设有的科系)之外,还有昆曲、黄梅戏、绍兴戏、布袋戏、南管戏、北管戏、梨园戏、高甲戏、原住民歌舞丰年祭、车鼓戏与八家将等民间阵头游艺。目前在台湾“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台湾戏曲学院,或为戏曲人才培育的重镇和摇篮。除此之外,位于台北阳明山公园的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戏剧学系,是另一处培养戏曲新人并进行学术研究的教学中心。除了这两所学校之外,其余诸如台湾大学戏剧系、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台湾艺术大学应用戏剧学系、台南大学应用戏剧学系、中山大学剧场艺术学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影剧学系、树德科技大学表演艺术学系、玄奘大学影剧艺术学系等院系,皆或多或少设有戏曲方面的教育课程。

6.戏曲文本话剧化与声光多媒体效果的灵活应用目前在台湾的戏曲文本创作中,开始逐渐出现“戏曲文本话剧化”的现象。“改调歌之”,本为戏曲在历史流变中必然发生的沿革与转变。而现今为多元开放、艺术跨界的年代,国光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教授,与该团颇具艺术造诣和编导功力的科班戏曲导演李小平合作,开启了戏曲剧本创作“文士化”的年代。与文本转变的同时,如何利用剧场科技声光多媒体效果,更是达到戏曲艺术高品质、高票房的最佳保证。因此,如何留住旧观众又能开拓新观众,一直是这些戏曲经营者费尽心思、力求突破的重大课题。

台湾的话剧生态

诗人剧作家鸿鸿(阎鸿亚)认为,台湾话剧生态的流变,以1980年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话剧,除了早年日治时期的文化剧、1949年后毫无创意、八股气十足的作品之外,可圈可点的,要数戏剧学者李曼瑰在上世纪60年代自欧美返台所鼓吹的小剧场运动,还有后来像知名作家张晓风在上世纪70年代所领军的“艺术团契”,他们都为上世纪80年代台湾话剧蓬勃发展做了很好的准备。话说当代台湾话剧界的健将们,多数是吴静吉教授1977年以来带领的“兰陵剧坊”成员。这些成员后来在商业剧场(如李国修的屏风表演班)、儿童剧场(如李永丰的纸风车剧团)、跨界剧场(如刘若瑀的优人神鼓),皆为引领风骚的优质团队,成为话剧在台湾发展茁壮的文化良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剧场演员后来在其表演生涯中,勇于跨界,以说唱艺术来拓展自身的艺术空间。像赖声川创立的表演工作坊、冯翊纲领军的相声瓦舍、林文彬掌兵符的台北曲艺团,皆是如此。除了说唱艺术,歌舞剧场(如梁志民率领的果陀剧场、罗北安的绿光剧团、杨忠衡的音乐时代剧场),亦是当前台湾商业剧场中颇受欢迎的展演类型。时间进入到上世纪80年代,作为社会改革力量与反映种种社会问题的“小剧场”,包括环境剧场、行动剧场、民众剧场、前卫剧场、实验剧场亦在此时百花齐放。如今的台湾,特别是台北,艺文活动十分活跃,各式各样规模不等的剧院应有尽有,诸如台湾戏剧院、台北城市舞台、新舞台、板桥文化中心、新庄文化中心等,都是个中翘楚。尽管有些新兴剧团,如台湾戏剧院实验剧场、牯岭街小剧场、皇冠小剧场等,正在育成萌芽的阶段,依然具备初试啼声的空间。当然,除上述专业剧场之外,推广小区总体营造概念的小区剧场,上世纪90年代后亦正式在台湾崭露头角。早年的小区剧场在台湾发展的形貌,多数以区域型的地方剧团呈现,如台南人剧团、台东剧团、南风剧团等。后来许多专业戏剧人所经营的小区剧场,在创立十年后皆纷纷转型成为地方性的专业剧团。小区剧场贴近人民生活,鼓励民众茶余饭后“大家‘艺’起来”。相比之下,2004年赖淑雅成立的“台湾应用剧场发展中心”,则大大地扩展了戏剧的功能:她试图整合“应用剧场”领域的师资资源,推广剧场在戏剧教育、小区艺文、戏剧治疗等范畴的实际应用。近年来,该中心积极与拉丁美洲、亚洲各国小区剧场的有关团体进行深度文化交流,建立互动网络,扩展了小区剧场在台湾实践的国际视野。从早年台湾的话剧队、艺术团契、兰陵剧坊,到当前现代戏剧各项次类目(商业剧场、各类型小剧场、小区剧场)欣欣向荣的状态不难发现,现代戏剧在台湾,正踏着稳健的步伐朝向百花齐放的理想愿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