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析社会学视野下的地质旅游

探析社会学视野下的地质旅游

摘 要:地质公园的建成在保护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同时,还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在缓解当地就业压力、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等方面作出了贡献。本文以野三坡地质公园为例,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对野三坡地质公园场景下的参与主体(地质旅游者、旅游企业、社区居民和政府)进行社会角色分析,并按照参与互动主体角色间性质的不同而划分为组织机构与群体组织,分析参与主体间的互动关系,探索地质旅游的社会功能。通过梳理野三坡自发展旅游业以来各个发展转型的时间节点与事件,探索野三坡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变迁,以求为今后地质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质旅游;社会角色;互动关系;社会文化变迁

1地质旅游地的场域特性

场域,由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是社会成员按照共同承认的社会逻辑所创造的,社会个体或群体参与的社会活动场所。“旅游场景”,大体上是指旅游现象正在发生的“现场”。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在游客与旅游空间的交互过程中,旅游场景呈现多元化趋势,地质旅游场景应运而生。我国自2003年起开始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截至2020年年底,已申报成功世界地质公园41处,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地质公园与旅游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1.1地质旅游地的自然属性

地质现象的自然性体现在地质遗迹的产生是客观的非人为的,地质形态受到地球内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和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等)的影响,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质地貌景观。野三坡地质公园位于太行山北端与燕山山脉的交汇处,总面积600km2,主景区面积250km2。所处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多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形成了内容丰富的野三坡地质遗迹。以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龙门天关花岗岩断裂构造峡谷为例,野三坡是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典型代表。野三坡地质公园具有完整的地层遗迹,各类不整合面清晰,侵入岩、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各类岩石遗迹齐全,异常发育的构造节理、断层、褶皱等构造遗迹突出,山地夷平面、河流阶地等地貌遗迹丰富多彩,还有地质灾害遗迹等。

1.2地质旅游地的社会属性

地质旅游地的社会性体现在人类文明的不同时期,例如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用岩石制成石器工具,用于日常生活。冷兵器时代,古代帝王为巩固国家政权,在群山峻岭上修建城堡与长城,完善关隘防御体系,具有政治属性。如今,随着地质旅游地区的开发和各地区地质公园的建成,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地质旅游,在欣赏自然地质景观的同时,了解相关地质知识及当地的历史文化。野三坡地质公园拥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园区内的大龙门城堡是我国明代内长城上的重要城堡之一,城堡上现存有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重修城堡时所立白玉碑。位于大龙门城堡西北的龙门天关摩崖石刻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留有明清武官及巡防官的真迹30余处。这些刻字为研究明代书法艺术提供了可靠的佐证。野三坡地质公园浓缩了华北30亿年来的地质—构造演化史,是科学家研究新全球构造和板内造山带的最佳地域,是学生教学实习的理想基地,还是地质科普教育的生动课堂。

2地质旅游场景中的社会角色扮演

2.1地质旅游场景的各个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些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是人们对具有某种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群体。在地质公园场景中不同的参与主体在不同的身份地位下,行使不同的权力和履行不同的义务,从而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2.1.1政府在地质旅游中的角色定位

政府角色是政府行为人格化的体现[1],是指政府在特定的环境中,运用权力履行责任过程中的行为及其结果的总和。地质遗迹所在地的当地政府需要承担地质遗迹开发保护管理等职责,起到主导和推动作用。1983年,野三坡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开始被世人所知,涞水县政府成立“旅游工作办公室”,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地质遗迹进行勘测考察,撰写《野三坡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报告》;1986年野三坡正式对游客开放。随着旅游业兴起,政府部门开始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大量北京游客。2012年,野三坡抓住时机进行二次开发,野三坡开发秉持“政府主导、有序开发、统一管理、保护至上”的原则,对景区内经营者(民营、私营)资源项目进行收购合并。二次开发建设后,野三坡地质公园景区基础设施更加具有休闲性、亲近自然性和社会服务性。政府在扮演地质旅游开发者的角色时,秉承因地制宜理念,把握发展时机,缩短普遍存在于角色扮演当中由于能力水平和角色之间有差异的角色距离现象,较为成功地扮演了“地质旅游开发者”这一角色。科普线路主要由线路起点标志、科普步道、科普平台、地质遗迹景观保护设施、科普文化广场五部分构成。科普线路也就是供游客旅游的线路,它与一般旅游线路的区别主要在于,不仅方便了游客对景观的游览,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关于景观的一些科学知识。因此,科普线路的功能就是为游客到公园旅游提供便捷的地质科学普及服务和游览服务。通过对线路上地质元素的表现,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学到地质科学知识。地学旅游解说系统是向游客传播科普知识的重要渠道。将景区内地质景观的图片、实物或标本及相关地质科普知识资料在地质博物馆展示出来,图文并茂地让游客了解景区内的地质科学知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满足游客的认知需求。在地质旅游地区中拥有不同参与主体,各主体间的互动构成了小的地质旅游社会结构。为了保证社会结构平稳运行,需要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的机制设置。野三坡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在扮演“管理者”的角色时,承担景区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保护自然、人文历史文化遗迹。政府在对旅游企业进行依法监督和管理的同时,也管理社区中居民的教育、卫生和医疗等民生事业。

2.1.2旅游企业在地质旅游中的角色定位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依托相关的旅游产品,吸引企业来旅游地区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在我国,旅游企业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经营单位,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前提下,为旅游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及娱乐等服务项目。旅游企业在地质旅游景区中的经营范围与其他人文旅游景区的角色范围稍有差异。传统的地学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现代旅游者迫切需要的体验参与、知识互动以及身心沉浸感。野三坡地质公园倡导的体验式地学旅游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广泛性、兼容性等特点。它强调让中小学生、自然爱好者、普通大众等不同游客沉浸在当地特色的地质、地理景观中,通过观赏、研学、探奇、地学衍生品制作等一系列体验性强的活动,体验享受区域地学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地质旅游区提供与当地地质特征和独特自然资源相匹配的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开发娱乐项目,相关旅游项目的经营者在获得相应收益的同时也担任着保障游客安全的安全员角色。

2.1.3社区居民在地质旅游中的角色定位

在地质旅游中,以地质遗迹保护、经济社会环境为载体构成了地质旅游环境。除政府和企业外,地质遗迹保护区的社区居民也是这一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群体,扮演了特殊的角色。社会角色根据角色承担的延续时间长短来划分,可以分为永久性角色和伴随性角色。伴随性角色是随社会环境、社会地位或年龄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的角色。野三坡地质遗迹资源所在地的居民自地质遗迹开发利用之时起,即由普通的村民转化成旅游区居民。野三坡景区覆盖面积600km2,含4个乡镇、86个村,常住人口61746人,大部分村民开始利用旅游资源,经营宾馆、饭店、农家乐和其他项目,有近3000家乡村旅馆和餐饮店,还有些村民通过培训相关地质科普知识成为导游。据统计,野三坡直接从业人员3万人,间接从业人员5万余人,实现了从农业劳动者到服务业者的社会角色转变。

2.1.4旅游者在地质旅游中的角色定位

在社会学中,每个角色都包含着一定的角色期待。角色期待是指社会或个人对某种角色应表现出特定行为的期待。地质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相比,承担更多的角色期待。对于大众旅游者而言,社会对其并没有形成明确的角色期待和角色规范,因此,大众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可以随意扮演各种角色,如游戏者、娱乐者、观光者、逃避者、解脱者等,其角色可以完全不同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对于地质旅游者来说,将了解旅游地区的地质文化知识和考察作为首要目的,学习者更符合其角色期待。自野三坡地质公园景区建成以来,野三坡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在景区内各地质遗迹前设立解说牌,用多种语言文字介绍景点及地质知识;设立地质博物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地质科学知识。普通游客通过参观野三坡景区,浏览和接触到地质遗迹,学习和普及地学知识,成为潜在的地质科学旅游者。

2.2地质旅游场景各个社会角色间的互动

社会学定义下的社会互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即社会互动的前提是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且需要相互接触。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到“拟剧论”这一概念,即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个体都在社会这个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在野三坡地质公园场景内,参与主体的角色互动,以野三坡地质公园景区为平台,以旅游者为中心。按照参与互动主体角色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机构组织互动与群体间互动。组织机构互动是指野三坡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旅游企业—社区三个组织机构间互动;群体间互动是指地质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服务者之间的互动。

2.2.1组织机构间的互动: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

旅游企业—社区2.2.1.1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旅游企业野三坡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作为县政府的下属机构,负责景区规划和项目建设、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日常运营、管理等工作,以及景区综合执法、旅游投诉、行业管理、安全生产、防火防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旅游企业在进行旅游经济活动时,需在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管理下进行,扮演好“经营者”的角色。

2.2.1.2旅游企业—社区

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促进社区经济发展,也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改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旅游业中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均是为社区居民带来直接经济收入的渠道,同时也利用了社区的闲置资源及有效劳动力。旅游投资和旅游消费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促进目的地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收入水平。旅游企业力求挖掘本地社区文化,探索与本地社区生活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旅游特色服务项目,提高竞争力和吸引力。

2.2.1.3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社区

地质旅游景区将社区纳入地质旅游体系中,让社区能够参与到地质旅游的规划决策、管理、地质遗迹保护和收入分配中来。野三坡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农民进行服务技能、文明素质、地质科学知识进行培训,为农民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奠定基础。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的文化受当地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影响,呈现出多元化形式。在进行地质遗迹保护的基础上挖掘特色乡土文化,围绕野三坡地质公园的资源特点,定期举办地质科普游、祖源文化游、溶洞探秘游、避暑休闲游、采摘观光游等特色旅游活动,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文化自信,扮演好主人公角色。

2.2.2群体间的互动:地质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服务者

2.2.2.1地质旅游者—当地居民

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交往多属于邂逅,目的在于彼此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寻求彼此间对于文化的理解。外地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是“客人”与“主人”的关系,主客间交往往往会具有双向性与互动性。例如,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存在着地方性差异[2],旅游者在与当地居民交谈接触的过程中,可以敏锐地觉察到自然地理因素对当地居民的社会文化习俗形成的影响,也会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间接增强了当地居民的主人翁精神。而当地居民也会对旅游者的休闲享受文化产生羡慕,在模仿的同时可以逐渐改变当地居民的消费理念。

2.2.2.2地质旅游者—旅游服务者

地质旅游者是地质旅游中的主体,也是旅游企业的主要服务对象。随着旅游多样化和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旅游市场逐渐呈现出旅游主体散客化、旅游需求精细化等变化[3]。区别于传统的旅游企业仅为旅客提供食住行等产品或服务,现代化的旅游企业更加关注所处地区的实用市场需求。例如,野三坡地质旅游区旅游企业之一“麻麻花的山坡”,为适应地质旅游者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享受到高品质的食宿条件,打造成为该地区的高端民宿品牌,是该村的网红产品。南峪村把村民闲置多年的老旧民宅改建成民宿,2019年该村合作社共有15套高端民宿投入运营,为旅游者提供了舒适且亲近自然的住宿环境。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通过加强景区建设、规范当地旅游企业,为地质旅游者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地质公园在互动过程中承担了服务者的角色。旅游者纷纷而至,野三坡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通过收集休闲旅游者与地质旅游者相关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分析不同身份旅游者的偏好,为景区的标识系统、解说系统和服务升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为了让地学知识“活起来”,针对中小学生“爱动、好奇、爱玩”的天性,通过让孩子们动手敲击岩石、用放大镜看矿物晶体、做溶解实验、设置问题探究答案、互动游戏等方式,调动孩子们的“眼、手、嘴、脑”,让难懂的岩溶地质知识、化学反应知识变得易理解、易消化。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可以充分体验地质景观之神奇、地学知识之广博、科研方法之严谨,从而培养自身的鉴赏能力、沟通能力。中小学生研学地质旅行活动,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地质旅行之前,学生们首先对旅行地的地质地貌、人文地理环境、气候等进行多维度的了解,并明确自己的选题方向和目标;其次进一步收集整理资料,从摘录到分类,整理出提纲。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积累素材,同时也提高了其阅读和理解水平。在实地旅行中,学生们的感官认知会有进一步的加强;同时带着问题去旅行,更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学生的主动参与会让他们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其语言运用往往比平时流利,富于感情。大自然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大宝库,社会是一个活生生的大学校。地质旅行是平台和载体、措施和方法。

2.2.2.3旅游者—旅游者(异地旅游间的互动)

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即“游客间的关系”,旅游者是摆脱了现代社会角色后进入旅游世界,以旅游者的角色进行旅游活动。由于个人素质、能力水平和要扮演的角色之间存在差距,就会出现角色距离现象。如有的旅游者到地质公园来并未对地质知识产生极大兴趣,在游览过程中走马观花,只为休闲娱乐;也有些旅游者能够全身心投入。角色距离的差异因参与程度的不同导致。旅游目的相同的旅游者更容易结成同伴,游客间的互动影响旅游者的社会链接感知,进而对旅游者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正面影响[4]。

3野三坡地区社会文化的变迁

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指的是旅游产业带来的在价值观、个人行为、家庭关系、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变化。野三坡地区自旅游开发以来,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1历史上的野三坡

野三坡,这一名称历史由来已久。野三坡位于太行山北麓,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增高,地形差异很大,分为上、中、下三坡,所以称三坡。上坡和下坡的气候相差半月有余,山下的核桃已结果,山上的核桃树才开花。因受到明朝朱棣诏免除丁粮的恩惠,自此崇敬明朝,后清入关,三坡地区人民反对清朝,拒绝除纳粮外的税负。坡内实行“老人制”,村内选举德高望重的老人当父母官。由于三坡地区人民对封建势力的反抗,清朝官府给三坡人民强加了一个“野”字。野三坡由此而得名。《涿州志》中称“老人制”为“实开民选之前列,独树自治之先声”。延续到民国十八年,涿州始在这里设区管辖,自此废除“老人制”。野三坡虽然毗邻首都,但由于地形和历史等原因,一直与外界隔绝并保留着山区村民的生活习俗和古朴的民风。自1986年起作为旅游区开始对外开放,野三坡的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受旅游业的影响逐渐发生变化。

3.2探索旅游业时期的野三坡

1988年,野三坡由国务院审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世纪90年代,野三坡地区人均年收入从1984年的70元增加到1994年的2400元。人们获取收入的认知也发生了改变,由开发旅游前靠农业获得基本收入到希望将自然资源用于旅游发展。其次,经济意识也发生了改变,由最开始的将游客当作亲戚,吃住不收一分钱,到中期的开设家庭旅馆和饭馆,或出租马匹、马车。但与此同时,当地的淳朴之风减弱,出现了不择手段追逐金钱的现象,敲诈勒索时有发生。野三坡旅游管理部门针对这一不正当旅游现象,积极行使监督管理职能,对损害游客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并且灌输“没有游客,就没有财路,自己也就没有了饭碗”的思想,树立起较高的法制思想。旅游业发达的村庄居民在消费倾向上逐渐了发生改变,更注重子女教育,将收入积蓄用于扩大再生产,或外出旅游开阔视野。野三坡于2001年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2004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2006年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2011年升级为5A级旅游景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野三坡地质公园园区基础建设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加入旅游服务业,不断发展多元化的旅游项目——景区依托型、回归自然型、田园农家型、文化体验型等多种娱乐项目。其中田园农家型充分利用野三坡地区的农村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产品,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赏民俗,乡村游处于发展上升阶段。文化体验型则是在野三坡龙门天关景区的古文化遗迹,包括大龙门城堡和明代长城摩崖石刻旅游,使游客能够更充分地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地质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对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示范效应是地质旅游对社会产生影响的主要途径。对于落后地区来讲,示范效应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积极作用。落后地区的居民通过模仿和学习,其行为举止、卫生习惯、经商意识、科学意识、环保意识都可以得到改善和提高,整体文明程度得到提高,从而使得为交换而生产以及因此而来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成为可能。为了追求地质旅游者所表现出的物质生活消费方式,越来越多的旅游地居民加入服务行业,因为这个比传统农业更能提供发展的机会。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也因旅游产业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从事旅游行业成为当地人提高生活水平的途径。同时,旅游产业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通过人群之间的直接往来,有利于消除一些社会、民族偏见,促进相互理解,尤其是科学考察旅游、会议旅游、生态地质旅游等,可使人们及时了解先进的科学信息、文化信息和思想观念。地质旅游的发展还会对科学技术尤其是在交通、通信、服务设施与设备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从而推动这些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社会文明。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改善旅游地的可进入性,使现代化的交通、通信、住宿、游乐设施优先发展。地质旅游的发展能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播文明、美化环境,使地质旅游者对国家、民族、大好河山、悠久历史文化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启迪和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旅游业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展示民族精神和民族风貌,成为宣传精神文明的窗口和创造精神文明的阵地。地质旅游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社会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生活方式。由于地质旅游者的进入,地质旅游地经济迅速发展,改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但是,由于外来地质旅游者的示范作用,旅游地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而使旅游地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同化。我们需要保护民俗文化,实现民俗文化发展和旅游发展双赢。就业结构。地质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地质旅游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从而改变社会的就业结构,使得部分农民成为农家乐的经营者。改变了传统的产业结构,饭店行业的大发展,吸纳了大批基层劳动者进入餐饮服务行业,提高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社会结构。妇女参与地质旅游服务接待工作如导游等,其家庭地位和作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家庭结构乃至社会结构的变化。地质旅游发展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使得旅游地把优先发展权让给地质旅游业。价值标准与道德。受地质旅游者及其所带来的思想、文化的冲击,以及地质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驱使,旅游地原住民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环境的意识增强了,科学文化知识得到了普及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

3.3互联网时代的野三坡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使得世界成为触手可及的地球村。美国学者戴维•哈维在其代表作《后现代的状况》中提出了资本主导的“时空压缩”理论,认为资本主义革命的重要特征是不断地打碎和重构时空图景,这种变化“对日常生活的秩序产生各种物质性的后果”,造成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变迁[5]。随着4G、5G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势大好,旅游产业呈现不一样的经营方式。野三坡旅游经营者以其较强的文化接受能力,敏锐地捕捉到互联网的发展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经济效益。野三坡居民通过新媒体来宣传野三坡自然人文风光、特色旅游项目,以直播带货形式宣传本地农产品。这种新型技术打破了空间限制,将网络直播间从传统直播室挪到了主播所处的环境中。例如,野三坡百里峡景区内,又或者是拒马河上的船舶上游客休憩的场景,通过主播的描述和现场画面,更具感染力与亲和力。除此之外,野三坡当地居民也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到“网红”符号所代表的旅游者最新偏好,依照网红风格打造“网红民宿”,制作“网红小吃”“网红奶茶”,游客在被“爆款”吸引的同时,还将照片发到网上,形成新的消费热潮,形成“互联网+旅游”的新风尚。

4结束语

我国地质公园的发展时间较早,关于地质旅游相关理论研究较多,旅游地质学的直接研究对象是地质遗迹景观,而目的是服务旅游事业;地质旅游则是以科学考察、地质知识科学普及为目的的旅游。但从社会学的视角去理解分析地质旅游存在的社会事例较少。自然地质遗迹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离不开人类社会,对地质旅游场景下不同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进行社会角色分析,有助于厘清各群体的权利和义务范围,以及其互动过程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马乐.县级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角色定位问题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8.

[2]邱慧,,赵宁曦,等.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地方感差异分析:以黄山屯溪老街为例[J].人文地理2012(6):151-157.

[3]张文建.市场变化格局下的旅游业态转型与创新[J].社会科学,2011(10):30-38.

[4]周青.青年旅舍游客间互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8.

[5]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作者:陈志刚 陈平  单位:自然资源部机关服务局 云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