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析中华茶道的美学文化

探析中华茶道的美学文化

摘要:中华茶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美学文化研究价值。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由于物理空间界限相隔与精神空间民族品格等因素逐渐形成了中华茶道美学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大陆模式中华茶道美学较偏向于茶道技巧与寻道养德的审美感受,台湾模式中华茶道较偏向于茶道的纯美感体验与多元形式下的审美共鸣。该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述中华茶道美学在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审美空间与文化异同。从两岸中华茶道美学的不同表现形式与精神内涵出发探讨比较其隐含文化的不同特性,加深海峡两岸茶道各具特色的美学体验交流,在相互磨合与传承发展中将茶道这一中华民族独特传统文化传扬国内外,探寻中华茶道美学的多元魅力。

关键词:茶道美学;审美文化;比较研究

由古至今,茶这一主体由于契合的价值观念、延续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占据了不可磨灭的文化地位。由此延伸出的茶文化、茶艺、茶道等一系列茶类术语及其文化内涵在长期发展的交流与融合中不断更新具有我国地域特色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品格。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由于物理空间上海峡两岸相隔、历史渊源上民族品格各异等因素原因,两地社会发展、民俗民风各具特色发展,该背后的原因离不开两岸文化的特质与积淀。茶道作为茶文化的核心,而茶道美学作为于品茗过程中以茶为基点展开思维共鸣的审美体验,受两岸文化影响的特性差异愈为明显。

1中华茶道的艺术渊源

在具象形式与抽象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激发茶人对宏观层面自然万物、中观层面生活意义及个人微观层面人生使命进行的追问与思考,将饮茶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升华饮茶的审美体验即茶道。中华茶道需要达成自身体悟,其中流露出的美学魅力正如艺术美一般具有统一性,需要品茗者自身达成茶道与情感的合一。中华茶文化是指茶叶整体发展的历程,包括其中物质与精神问题,而狭义上仅指精神问题。目前茶文化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见解,将茶艺、茶道相提并论,其差异性也尚未明晰。当今茶道发展成熟的国家日本也曾在于天正十六年的品茶传书《山上宗二记》中记载:纵使日常品茶,进入露地之时,亦应心怀“一生此一会”之意,敬畏主人,行公事之仪,忌闲聊杂谈。此处可知日本的品茗过程从茶出发,从流于形式上的茶艺展现向追求理想精神的第三世界发展。而茶道文化背景下美学思维形成的审美形态是茶道美学的体现。中华茶道美学的特质多在古今以来诗人文人的笔下呈现,“和”“静”“韵”“雅”“谐”等字词中无一不展现出社会发展长期以来中华茶道的审美印记。对茶文化有深刻认知的余悦先生认为,我国茶艺美学意蕴有二:一为“和”,和谐之美,二为“雅”,尚雅之美[1]。而美学一度在分析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被极端的狭隘化为对艺术的定义而造成其脱离社会生活和艺术实践而存在,在走向广义美学的进程中不断连接“实”物,以生活策略的形式活跃于普通大众的生活中[2]。而茶艺与茶道,其背后的审美思想与哲学体验在现实生活中以接地气的展现方式存在,二者关系更是呈现出“以艺示道”的辩证关系。中华茶道的艺术渊源在茶人审美意识和引导下,推动品味的更迭与内在精神的更新。茶道原是一项仪式,也是一种文化信仰,使人们日常的品茶民俗上升到探寻人生奥妙的思想哲理之中。由此,茶道的文化意义无法与其割离,且中华茶道发展历史悠久,其经过不断传承形成了具有各地民族品格的茶道美学。

2中华茶道的美学空间

中华茶道为形成以品茗为中心的美学空间提供了载体。其核心主体在主观构建的美学空间中不仅追求饮茶的艺术性,更是在探究先人在审美积淀中追求美感与精神世界的历程。具象的美学空间偏重于第一世界物理时空的空间结构。茶室便是中华茶道美学空间具象的载体,在其间的室内面积测定、采光方式的采取、结构划定的斟酌中有着严谨的处理模式。当下大陆地区广为人知的茶室有京味十足的老舍茶室,蜀地特色的四川老茶馆,江南神韵的江浙茶室等具有地域特色的茶室空间。由于大陆文化偏向发散的特性,大陆茶道更多注重人们对品茶感官的审美体验,而不太注重以之载道,只以其作为格物致知的凭借。然而为迎合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茶室多建于闹市之间,构建身处繁华闹市却于此寻求自然合一的脱俗境界的营业理念。尽管仍然不乏少量茶室仍坚守营造原始的茶道美学空间的理念,不可否认的是大多茶室已逐渐背离这一初衷,大多以茶艺的专业表演与茶品提供为主的形式展现,成为当下“网红”打卡点,背离了主客体互相联系与情感交际作为茶道空间纽带的目的。而台湾地区在茶室的构建上颇显成熟,其无法与民族历史文化相脱离。台湾茶室品牌符号化发展蒸蒸日上,当提及台湾茶室,其呈现出较为统一的茶道空间。台湾茶道偏向真正与自然相容的审慎空间,与大陆相比世俗的距离尤为增加。在收敛与内省的茶道追求中寻找美感,将寻求内在精神作为茶道探寻最高准则。也正是在早期日本传入台湾的茶道精神“寂”与“谨”的修行中探究审美意识进入茶道的美学空间。台湾地区较为出名的茶室“清香斋”,其展现形式与大陆茶室不同在于其认为上等茶叶、精致器具、严谨工序的搭配方为茶室空间的核心,不仅作为生活的艺术,茶道更具备严谨的相处态度。故与之相比,在同样具有茶艺演示的环境下台湾茶室布置更具内心的情感与审美共鸣。中华茶道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展现,在内在目的上显示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不同形式。大陆茶道在追求美与精神世界的中级目标中不乏基础的拥有烟火气息的茶道体验,不似深受日本茶道的寂然影响的台湾茶道。基于此,也证实了台湾在茶道探究过程中更具有标准与正宗的茶道体验,从当下大陆的中华茶道一套规程标准的评判大多依照台湾地区可印证得出。茶室作为中华茶道的具象美学空间也对意象形式的美学空间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意象的茶道美学空间关注参与茶事活动的主体与客体共同创造出来的空间架构。维系这一茶道美学空间的是主客体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态度相互交织的关系。茶道的意象美感空间有主茶人及客人构成,以主客间心灵的融合与心性的相通为契合点构造美学空间,探寻中华茶道审美意识与文化精神。

3中华茶道的文化视域

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可谓“一水相连,茶叶同根同源”[3]。大陆与台湾茶道文化一脉相传,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自特点的中华茶道。从纵向来看,中华茶道的审美体验具有时代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茶道审美体验突破时间界限,在代代传承中保留与时代契合的茶道精神,展现出茶道美学在艺术美中普遍性。茶道审美体验在两岸社会发展中整合同源却各具特色的美感元素,展现出茶道美学在艺术美的典型性。茶道审美体验在两岸人民的反向选择中选择并提炼,日显中华茶道美学的精纯发展。从横向上看,正是由于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华茶道的内部差异性,此文化间的差异也从中华茶道美学的审美与艺术形式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在审美经验的文化模式理论中,不同文化的不同美有着双重来源。一种来源是指向过去的“集体无意识”,另一种则为由民族、阶级和文化的现实处境,及哲学和美学理念所决定地对自身民族、阶级与文化的塑造。大陆中华茶道的主题是茶道技艺、行云流水的茶道哲理。通过喝茶来静心、修德,是大陆的中华茶道美学的文化映照。在品茶、赏茶之际,人们进入茶道的精神境界,体验茶带来的心际的满足与愉悦。于茶道属性方面,大陆茶系种类丰富。而台湾茶系主要为明末时期郑和为光复台湾过程中传播的大陆饮茶之风。茶种多为武夷一带乌龙名茶,以冻顶乌龙有首,醇香厚火。日占时期,为满足大量出口需求,台湾引种红茶大量出口。红茶茶种审美感受温润清淡,日月潭红茶为首。近代,随着年轻一代的需求,东方美人为代表的有机高山茶兴起,甘甜香艳。从视、听觉上看,大陆茶道与台湾茶道一个意“精”,一个意“适”。精,即技精华丽;台湾茶道欣赏茶叶的色与香及外形,闲适重形,将茶道的美感体验与审美共鸣相调和,与大陆茶道美学呈现出大相径庭的形式。即使大陆与台湾在茶道文化的定义上形成各具特色的解释,其背后文化精神的目的趋于统一。而台湾地区的中华茶道美学的主题是闲适与生活艺术,其中所获得的生活美感却万万不可缺失,于无形中折现对自然生灵的美学感悟。“草前茶馆”的负责人蔡崇三认为,台湾茶人追求的茶道文化其实是“茶事”,也是一种与生活结合的艺术。茶道并不单单只是人们休闲放松的艺术修习,而是具有更深远精神与文化意义的艺术。据史料记载,台湾茶文化是17世纪时由移居台湾的大陆汉民族传播过去的,至今仍承袭中华文化,成为台湾一个重要的文化特色。二者共有一个共同的中华源头,台湾地区在与日本茶道此类的外来文化、福建地区交流融合的过程中日益展现出其独特的一面美学艺术。其对品茶氛围的精心营造融合严谨程序的茶道形成具有台湾文化地域特色的茶道美学。人们从茶艺到茶道,茶道到审美,对茶道美学欣赏的心理感受超乎时空的限制,在不同地域文化形成茶道审美感受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由融入了地域生活氛围与日本传入的茶道模式等逐渐形成传承与发展的台湾茶道,其演绎与本为同根的大陆茶道源头互异的多层次饮茶与生活学问。茶道作为人们在品茶过程中所应遵循之道,是人们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也成为人现代中医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4结语

综上所述,近代中医教育在面临西医的巨大冲击下,不断汲取西医的优点借鉴西方教育模式,通过开办现代化的中医教育机构,成立中医社团,制定中医教育课程与教学标准,出版中医典籍等应变措施,极大地推动了近代中医教育的发展,同时近代中医教育向现代转变诸如设置学校、教学与临床相结合等做法,也为现代中医教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邓铁涛.中医近代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郑兰英.文化•医学与教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3]甄志亚.中国医学史[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

[4]郝先中.西医东渐与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肇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27-33,122.

[5]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6]郗万富.民国时期河南医疗状况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

[7]夏东元.郑观应集(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8]朱潮.中外医学教育史[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8.

[9]季伟苹.上海中医药发展史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10]杨古林,唐晓红.上海中国医学院院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11]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12]徐扬.民国时期中医社团医籍出版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13]梁振丽,陈玮.民国时期成都中医教育小述[J].四川档案,2020(3):55-56.

[14]甄雪燕.民国《中医教育讨论集》探析[J].中医教育,2017,36(1):63-65.

作者:危彦霖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