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生自主性学习地理教学论文2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生自主性学习地理教学论文2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学生自主性学习地理教学论文2篇

第一篇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实现探究式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个人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简单而单调,强调灌输给学生静态的地理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无需动脑,死学课本,缺乏自主性,完全排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极大地钳制了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因而效果不佳。众所周知,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知识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个思想与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必须学会学习。为此,在地理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努力建造良好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营造良好的情境与课题,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如在地理教学中,充分联系与课本密切相关的现实案例,播放一些公共议题视频如环保、雾霾、汶川地震、日本火山爆发、厄尔尼诺现象等,或实地参观一些地理风物,提出一些富有探索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应用所学地理知识,上网搜索,互相质疑等,让学生去探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可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期本地区的天气预报节目,模仿中央一台的天气预报,进行讲解,如果能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学生自然感兴趣,愿意学,乐于学,学得好。

二、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现在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善于合作和有团队精神的人,具有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也是这次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非洲有一句格言:如果你想走得快,那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那就一起走。为此,在地理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在课堂教学问题的研讨、课后习题的布置以及实践探究活动的开展中渗透合作意识。丰富的社会生活给我们的地理教学带来了更多的素材。例如,我的所在地属于邢台市,而它是近年来全国雾霾最严重的城市,而沙河市又是邢台市雾霾最严重的城市。我在讲授了《多变的天气》后,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社会实践作业:本地雾霾的成因与治理。其中包括许多小问题,如本地污染企业种类与污染现状;秸秆焚烧的危害和防治;露天矿业的污染现状;沙河电厂的污染现状和汽车尾气的污染与防治等等。这个问题凭学生个人之力难以一一解决,只有集思广益,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如实地观察、采访专家、网上查阅资料等等。结果证明,学生兴致很高,准备充分,最后形成了一个调查报告,并以适当方式上报环保局,供他们防治雾霾决策参考。实践证明,这种开放性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以及与人交际的本领。

三、培养跨学科能力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学科界限日趋模糊,通才比专才更适合社会需要。在地理教学中要有意识拆除学科间的藩篱,打通学生诸科目间的联系,有意识地向历史和政治学科渗透,借以培养学生的大文科意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具体实施上,以问题为情境,地理知识为载体,借以整合史政知识等学科内容。如我在讲完资源与环境有关章节后,结合本地的情况,让学生选做一道社会实践题:资源的种类和开发前景;污染企业的种类;本地水污染的现状与防治;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与反思等,让其调查走访,写成考察报告或小论文,借以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环保意识,锻炼写作才能,使之在以后的复杂社会生活中,遇到难题可以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去解决。

只要我们积极转变观念,落实地理课标要求,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必将会落到实处。

作者:贾华军单位:河北省沙河市第五中学

第二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正如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期待与认知倾向,是行为的先导,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只有激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充满激情与动力,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才能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首先就要重视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以发挥情感的正面效应,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与自主学习意识,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1.精心导入,让学生乐于学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在整个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精心设计地理学科导入环节,要为学生设计一个新颖、巧妙、生动而富有趣味性的导入,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带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新知的学习上来,让学生乐于学习。问题导入:初中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依据学生的这一心理,我们要避免直白的讲述,而是通过设计具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制造认知悬念,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新知的学习上来,以解决心中的困惑。直观导入:初中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采用图片、插图、地图、多媒体等直观导入,符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可以大大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从而激起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同时这也符合地理学科学习规律,更加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刻掌握与系统构建。

2.重点阐明,让学生主动学习。以往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过分地依赖教师,认为自己只要记好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就可以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一些名人成功实例等来向学生阐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打破长久以来对教师形成的依赖心理,才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开展前置性学习,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

前置性学习与传统的预习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传统的预习是让学生围绕着教材来展开,找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加强听课的针对性,通过教师的教来解决,重点在于学习内容。而前置性作业则是学习新知的一种准备,包括知识、思考、兴趣等多个方面,可以拓宽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重点在于学习方法,可以通过阅读、实验、制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前置性学习,在布置任务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指导性。前置性作业并不是随意布置的,它是为后面的教学服务的,要能够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前置性作业要具有指导性,要体现教学思路,具有导向作用。可以作为引子,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新知的学习,也可以是教学的重点或是难点,让学生明确学习主次,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2.多样性。采用个人完成与小组合作完成相结合的方式。小组合作型作业更符合现代教学的需要,既利于任务的完成,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能发挥小组的优势,解决那些个人所难以完成的任务。因此在布置时要将个人作业与小组作业结合起来。在小组合作作业中,要做好成员的分工,这样小组成员才能各司其职,合作才能顺利展开,取得预定的目标。

3.趣味性。富有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趣味性的作业才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否则任务没有趣味性,学生不爱完成,注定是失败的。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绘制图表、制作模型、表演剧本、口头汇报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特点与学科特征,更能激起学生饱满的热情与亢奋的状态,从而让学生主动完成,享受乐趣。

4.开放性。封闭性的任务只能将学生限定在条条框框中,学生只能依照特定的思维与思路来展开,这并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而富有开放性的作业,则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挖掘自身的潜力,让全体学生都能有话可说,这样才能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与发散性。

三、创设主动参与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

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进来,全体参与、全面参与,这样才能使教学面向全体,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我以问题为主线,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独立思考、积极思维,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地理教学,学会自主学习。如在学习《水资源》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1.举出水资源遭到破坏的实例;2.绘制一幅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漫画。让学生展开小组探究,发挥小组的优势来进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交流与讨论。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可以让学生在实例中体会破坏之严重、保护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同时绘制漫画又可以展现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更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以获取知识、提升技能、掌握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作者:蒋力军单位:河北省平乡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