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精细管理和评价软件综合课程教学设计

精细管理和评价软件综合课程教学设计

摘要:针对传统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中重编码轻能力,教学过程管理粗放,评价环节少,评价粒度粗等问题,以能力产出为导向,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为牵引,提出基于精细管理和精准评价的教学改革思路,从教学目标的设置、分解和落实,教学过程的管控,考核标准的设立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多方面介绍教学改革实践过程,最后说明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精细管理;精准评价;软件综合课程设计;复杂工程问题

0引言

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强调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既注重“教得好”,更注重“学得好”,要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1],这些都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12项毕业要求中既包括工程知识、问题分析、方案设计、研究、工具使用等技术性能力,也包括工程与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与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非技术性能力[2],其中8项涉及“复杂工程问题”,可见,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本科工程教育的基本定位[3]。

1软件综合课程设计课程介绍

1.1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前的一门软件类综合实践环节课程,课程学时为4周(4学分)。课程要求学生将所学的软件相关原理、技术、过程管理方法综合运用到软件项目的开发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软件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等多个环节,并撰写规范的报告。课程在培养学生具备针对较复杂问题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实现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其解决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团队合作、项目管理能力及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

1.2传统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双方对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足,过多关注软件系统的编码与实现,忽略文献检索、团队合作、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感等非技术能力的培养。

(2)教学过程管理粗放,教师在发放题目任务书后缺少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缺乏阶段检查和提交阶段性成果的要求,这些使得部分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掉队,课程设计完成质量低,进而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

(3)只将系统检查和报告作为成绩评定依据,评价粒度粗,无法全面判定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水平,不能准确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

2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思路

精细化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一种起源于日本的全面化管理模式,其本质在于对战略、目标的分解细化与落实,明确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4]。20世纪90年代,精细化管理从企业延伸到教育领域,成为教育管理的一种重要理念、模式、文化和方法[5]。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以精细管理为方法、以精准评价为手段开展全面课程改革,课程按照“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要求(能力要求)”逐级细化分解能力目标,明确教学过程中核心环节各关键节点的基本教学要求及其所支撑的课程目标,以能力要求为导向组织各环节的教学,并指导评分规则及评价标准的设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提交各教学环节、关键节点的阶段性成果,通过小目标持续考核及时、准确把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效果,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精准评价,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3基于精细管理的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

3.1以能力产出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教学后对学生的预期能力要求,课程目标要依据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及指标点合理设置,有效保证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起到的作用。软件综合课程设计对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5使用现代工具、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9个人与团队、11项目管理、12终身学习均有支撑,据此将其教学目标设定为:①明确所解决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列举出问题解决的多个软件方案;②能够借助文献,分析软件项目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③能够针对项目开展需求分析,并运用相关原理和方法,设计满足需求的软件系统方案;④能够依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工具,实现软件系统;⑤能够思考软件的可持续性,评价其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⑥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任务;⑦能够就自身的任务,与团队其他成员协调,有效开展工作;⑧能够将软件项目管理方法运用在项目的设计开发过程中;⑨能够自主学习开发工具、搭建开发环境。

3.2细化教学要求,指导教学设计和组织

依据软件工程中软件的开发过程,明确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和关键节点,细化核心环节下各关键节点的具体教学要求,并明确各教学要求支撑的课程目标,具体见表1。教学中教师以教学要求为导向开展教学、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学生也以此为导向完成各节点学习任务,提交阶段性成果,为精准评价学生相关能力的达成提供依据。

3.3小目标持续考核,精细管控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以各环节教学要求为指导,开展形成性评价。课程共设置4个考核环节,即需求阶段考核、设计阶段考核、系统运行及答辩和报告,要求学生按照考核环节上交相应的阶段性成果,具体包括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计划表、需求分析报告、总体设计方案、数据库及数据结构设计方案、功能模块设计方案、系统代码、软件测试方案及课程设计最终报告(含个人总结)等。通过多阶段小目标持续考核,实现对教学全程的细粒度管控,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软件综合课程设计的考核环节及成绩构成见表2。

3.4信息化手段支撑精细管理

利用信息化课程平台管理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程设计任务的,阶段考核时间节点的设置,阶段成果的提交与评价等,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教学数据(作业完成质量、作业提交时间、小组讨论发言情况等),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课程设计中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通过集体讲解和指导得以解决;针对学习进度慢、学习效果差的学生个体实施重点关注,指导、督促其完成阶段任务,达到教学要求。

4基于精准评价的教学效果分析与改进

4.1细化评价标准,支撑精准评价

课程考核的目的是有效评价教学效果是否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故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考核是评价的关键。在明确考核环节及成绩构成的基础上,针对各环节的教学要求及其所支撑的课程目标特点,确立详细、合理的评分标准,以支撑教学目标的精准评价。需求阶段考核环节的评价标准见表3。

4.2明确评价依据,精准评价课程目标

课程教学结束后,任课教师基于教学过程评价数据以及阶段考核成绩所支撑的教学目标,准确评价各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目标评价依据见表4。

4.3分析评价结果,改进课程教学

教师依据评价结果反思自身教学,对达成不理想的课程目标分析原因,为下一轮教学改进提供依据。2020—2021(1)学期1701—1705班(共166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如图2所示。从评价结果看课程目标4、7、9的达成情况不理想,评价依据为代码及运行效果以及答辩表现,说明学生通过自身学习选择并使用开发工具的能力需进一步加强,此外,还需加强团队成员间协调并开展工作的能力。基于以上问题和不足,未来教学中应适当加入线上教学,辅助学生选择、学习开发工具的使用,并强化每周的项目组内部讨论,进一步加强团队沟通及协调能力。

5结语

在分析传统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不足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牵引,开展了以精细管理和精准评价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教学中充分体现OBE理念,依据课程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指导课程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改进教学,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从而加强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2018-10-08)[2020-04-29].

[2]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EB/OL].(2020-02-17)[2020-04-29].

[3]蒋宗礼.本科工程教育:聚焦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6(11):27-30.

[4]刘晖.精细化管理的涵义及其操作[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4):15-16.

[5]钮锡珍.精细化:高校教学管理的理想追求[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19-122.

作者:丛丽晖 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