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意识和其它活动关系

人意识和其它活动关系

意识心理学第三节意识与其它活动的关系

一、活动的分类和活动间的关系。

1、人体活动理论。人体活动理论是动态心理学的支柱。它是讨论人体各种活动一般性规律的理论。为了方便以后的讨论,我们先简单说一些活动理论的几个重要观点。详细的讨论请参阅动态心理学的《活动理论》一章。

第一、活动的发动理论──需要是活动的发动力。我们在认识的需要是意识活动的发动力一段中有所介绍。

第二、活动能力理论──能力形成的三阶段:活动学习阶段、积累经验阶段、自动化阶段。活动能力形成的这三个阶段也可以看作是活动发展的三个水平。

第三、一种新活动生成──试图理论。我们在意核生成过程中有过介绍。

第四、活动的基本规律──相互作用定律。

第五、活动间关系理论──讨论各个活动间相互关系的普遍规律。

2、人体活动的分类。人体的活动是不能分割的。在进行肢体活动时,各种心理活动同时在进行,帮助肢体活动的完成。感觉在帮助检察肢体活动的情况,记忆在为肢体活动找过去的经验并积累着现在的经验,思维在帮助肢体活动制定方案、修改方法、纠正错误等。各种心理活动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真正分开进行。

尽管人体的活动是不能分割的。但是为了很好地研究各种活动,我们还是把活动分成各种类型。人体活动可以分成肢体活动、感觉活动、记忆活动、需要活动、情感活动、言语活动、思维活动、意识活动、意志活动等。而且把感觉活动、记忆活动、需要活动、情感活动、言语活动、思维活动、意识活动、意志活动又合称为心理活动。

在现在通行的心理学(我们称之为定态心理学)中,对人体活动分类后各活动的独立功能注意较多,而对各个活动间相互影响注意得较少。比如,西方心理学家对知觉做了很多研究,还进行了大量知觉方面的实验。但是他们很少讨论到这样一个问题:知觉中很多现象都和记忆有关,知觉是感觉接收的信息被记忆保存后产生的,知觉首先是对感觉信息的记忆,其次是对感觉信息的简化,最后是对再次接收到的信息的识别(无意识状态的识别)。从这些角度解释知觉中的各种现象,心理理论就会流畅得多。割裂地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讨论,是现在通行的定态心理学致命的缺点。

3、人体活动间的关系。为了能够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角度看待各种心理活动,我们要讨论活动间的关系。

我们划分出的活动种类,大多数可以再分解为小活动或操作,在大类活动与小活动间出现一种分解关系。小活动与大类活动间、小活动之间、大类活动之间都可以组合成更大的活动,出现活动间的组合关系。大、小各种活动间都可以相互参与相互作用,又出现相互参与关系。下面我们将介绍各种活动间关系的一些类型,详细的讨论将在动态心理学《活动理论》中进行。

人体的活动之间有相互参与关系,它意味着一种活动不能单独进行。例如肢体活动不能没有感觉、记忆、言语、思维、意识等活动的参与。手要拿起玻璃杯,眼要看玻璃杯在哪儿,手的触觉要触到玻璃杯。记忆要把拿玻璃杯的动作记下来,或者回忆上次准确拿玻璃杯的动作。如果没有拿到,思维要考虑这是怎么回事?怎样能够顺利地拿到?意识在整个活动中起监视、控制作用,使你知道手在怎样动,玻璃杯拿到没拿到。再例如,感觉活动往往也需要肢体活动的协助,眼睛的眼球要靠肢体活动转动,耳朵要靠肢体活动寻找声源。感觉获得的信息要由记忆保存下来,经过简化成为知觉表象。心理活动间的相互参与关系不胜枚举。

活动之间不仅要相互参与,还有更复杂的组合状态。以上面的划分出的活动为起点,活动的关系可以按向下和向上两个方向讨论。向下,先把上述的活动分解,再讨论分解后的活动间的关系。向上,先把上述活动互相组合,再讨论组合后活动的关系。先介绍向下的关系。

4、活动的向下关系。前面分出的每一种活动都可以分解为一些小活动或操作。操作也是一种活动,但它的对象比较单一。在分解后的小活动组合时,其关系又有很多状态。

一种是分解组成关系。前面划分出的每类活动分解为很多小活动,这些小活动往往又可以再组成一些活动,就是分解组成关系。肢体活动就可以分解成手、臂、腕、肘、颈、腰、胯、膝、脚腕等等一些肌肉和关节的动作。这些部位的活动又可以按同时、顺序、交叉进行的方式组成一套肢体活动。例如,跑步就是四肢的诸活动按一定顺序组成的一套活动。再例如,跳一种舞就是四肢和腰的诸活动按一定顺序组成的一套活动。思维也可以分解成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演绎和归纳)、抽象等思维操作,还可以分成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这些分解后的思维操作可以按不同顺序,组成成套的思维活动,组成具体的思维方式或更具体的对某对象的思维过程。这也是分解组成关系。

一种是分解配合关系。在一类活动分解为很多种小活动后,这些活动有时不能组成,只能互相配合。例如感觉活动可以分解为视觉、听觉、触觉、痛觉、温度觉、运动觉等种活动。这些种感觉相互间是配合活动的,而不能相互组成一套感觉活动。再例如从记忆中分解出的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永久记忆也是分解并列关系,它们之间不能组成一套记忆活动。

还有一种是分解顺序关系。例如记忆可以分成识记、回忆、再识三种操作,它们需要先完成识记,再进行再识或回忆。分解后的活动之间有一定的顺序。

再有一种分解层次关系。例如需要活动、情感活动就可以按由低级到高级分成很多层次,分解后的各种活动有水平高低不同的层次关系。

5、抽象向上关系。向上关系中有上述各大类活动之间的组成和上述活动分解出的各种活动、分解又组合的活动跨类的组成。其中又有抽象向上关系和具体向上关系之分。先介绍抽象向上的关系。

一种是串联关系。组成后的活动是甲活动作用于乙活动后产生的活动。例如培养习惯是一种活动,被培养的又是一种活动。其组成的活动是培养习惯这种活动作用于某具体活动后产生的活动。用具体例子说,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是培养习惯的活动作用于早睡早起的活动,结果产生“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的活动。培养习惯的活动与早睡早起的活动的关系就是活动的串联。串联关系不能反向进行。

一种是自反关系。就是活动作用于自己。例如意识对意识的控制(即意志活动),是意识这种活动作用于自身形成一种活动。再例如学习对学习的作用(如学习学习方法)、记忆对记忆的作用(如对记忆方法的记忆)、情感对情感的作用(用感情表达对对感情需求的满足,如对安慰的感谢)。都是活动的自反关系形成新的活动。

在我们研究学习理论时,发现甚至培养习惯的活动、训练熟练的活动也可以有自反关系,它们自反后,分别出现“培养自动培养习惯的习惯”和“训练自动训练熟练的熟练”。以培养习惯的自反为例,就是如果你进行每种活动时都注意把它培养成习惯,培养习惯的活动进行次数多了,就会产生培养习惯的习惯,这种习惯产生后,再进行一种活动时,你不用再注意培养这种活动成为习惯,培养习惯的习惯会自动地使你把这种活动培养成习惯。

活动间还有相互作用关系。它表现为甲活动可以作用于乙活动,乙活动又反过来作用于甲活动。具有相互作用关系的活动有时会产生相互促进现象,甲活动的发展促进乙活动的发展,乙反过来又促进甲的再发展。例如,思维和记忆可以相互作用。记忆作用于思维是由于思维要依赖记忆提供的资料和思维方法;思维作用于记忆,是由于记忆要依靠思维帮助加强记忆和改进记忆方法。记忆的发展会促进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记忆的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综合活动也会与组成它的活动发生相互作用。如,言语、思维、感觉、记忆、意识、意志、需要、情感、肢体活动都是参与学习活动的活动,它们都可以作用于学习,学习也都可以作用于它们,形成相互促进现象。如,记忆促进学习,学习(包括对记忆方法的学习)又促进记忆,形成相互促进。思维促进学习,学习(包括对思维的学习)也促进思维,形成相互促进。等等。

这种相互促进关系可以产生正向循环现象,造成能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个孩子原来学习不怎么出色,突然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进步,就是这种正向循环造成的突变。这种相互促进关系也可以形成逆向循环,如果环节中的一种活动出现较大幅度的退步,就会对其它活动起促退作用,这种作用也是相互的,结果就形成大退步的逆向循环。有些孩子一直学习很好,突然一落千丈,往往就是学习中某个环节出现大的故障,使他进入逆向循环。

6、具体向上关系。下面介绍三种具体向上关系。

意识活动是以意核为核心功能的,肢体活动、感觉活动、记忆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需要活动、意识活动和部分器官活动(如控制呼吸)参与的综合心理活动。意识活动与参与它的活动的关系就是具体的向上关系。在这种综合活动中,参与活动的各个活动间的关系不是平列的,它是以意核为综合活动的核心。这种以某一活动为主其它多种活动为辅的组成综合活动的向上关系,叫做主次组成关系。

智力活动是以思维活动为中心的,由除情感活动、意志活动、需要活动外的其它活动综合成的活动。参与智力活动的还有记忆、感觉、意识、肢体活动等。在智力活动中,参与的各个活动也不是平列的,后面的几种活动都是为思维活动服务的。智力活动也是主次组成关系。智力活动不仅是一种综合活动,它还是一种不独立进行的活动。它只能出现在学习活动、成套的肢体活动、决策活动、研究活动、创造活动之中,你不能找到单独进行的智力活动。有一个时期,人们为智力的定义、智力的范畴争论不清,智力活动不能单独进行是原因之一。

学习活动是以人类个体由不知到知(对情况、内容、经过、知识而言),由不会到会(对动作、操作、技术、活动方式方法而言),由不认识到认识(对概要、本质、特点、细节、全貌而言)为目标的综合活动。广义的学习包括简单的不知到知、简单的不会到会、也包括复杂的认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桑代克的迷笼、斯金纳箱、迷津等实验,都是对广义的学习的实验。狭义的学习仅仅指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教育学、学习心理学中研究的一般是狭义的学习。人类的学习活动是由言语、思维、感觉、记忆、意识、意志、需要、情感、肢体活动参与的综合活动。这种综合活动并不以哪一种活动为核心,它们都是为学习这个目的服务的。这种各种活动在综合活动中为同一目的服务的关系,叫同目的向上关系。

二、意识和其它活动的关系。意识本身是一种活动。它与其它活动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讨论:一是意识与其它活动的相互作用;二是意识参与其它的活动的程度。

1、意识与其它活动的相互作用。意识与言语、思维、感觉、记忆、意志、需要、情感、肢体活动都有相互作用关系,而且大多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例如,意识促进思维方式、方法、方向的改进,思维又促进意识监视、控制作用的发挥。意识对记忆的控制促进记忆的改进和提高,记忆保存的认识资料会加强意识对活动的监视、控制等等。

意识与其它活动的相互作用,互相促进着发展,是我们的动态心理学基本思想在意识方面的应用。动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把心理活动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事物讨论,而相互促进是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去人们把意识当作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心理活动看待,对其它活动受意识促进而发展考虑得很少,也不关心其它活动对意识的促进作用。因此,意识与其它活动的相互作用不是作为一种问题来讨论,而是作为一种思想提出。关于意识与每一种活动相互促进的详细情况,我们以后将一一专题讨论。

我们顺便指出:对于初级记忆、初级感觉、初级需要、初级情感的存在,流行的心理学也不重视。大多数心理学家是把成熟的记忆、感觉、需要、情感作为研究对象的,他们的试验也是对这样的活动做的。但是,记忆、感觉、需要、情感甚至思维都是人类个体的一些发展中的活动,人类个体在发展中依靠学习使这些活动由初级到高级,学习的环境不同,这些活动的情况就不同。因此不考虑发展因素,心理学家们的试验就不可能准确。我们把这类心理学研究叫做定态成熟心理学。

我们主张从由初级到高级发展的角度研究各种心理活动,心理试验要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人进行,对不同生长环境的人进行,由此得出相应的结论。我们把这种心理学叫做动态发展心理学。例如记忆,人类生来就有记忆能力。研究表明,甚至还在母腹中的胎儿就可以有记忆能力。但是一个人刚出生时的记忆与后来的记忆有极大的不同,这不光是记忆随发育而增强,还因为记忆随学习而越来越向高级发展。刚出生婴儿的记忆与动物的记忆差不多,他不能借助思维的帮助使用好的记忆方法,不能由意识控制记忆的方法、方向(要记什么,不记什么),不能记忆语言资料等。孩子对语言资料的记忆是与他语言能力发展同步实现的。由于言语活动与记忆活动有相互作用关系,它们在相互促进中得到发展。孩子的思维对记忆改进是与他思维能力发展同步实现的。由于思维活动与记忆活动有相互作用关系,它们在相互促进中得到发展。孩子的意识对记忆的控制是与他意识的发展同步实现的。由于意识活动与记忆活动有相互作用关系,它们在相互促进中得到发展。这样,研究记忆和进行有关记忆的实验,就一定要考虑记忆随环境、随学习进展、随其它能力的发展而变化的因素,研究和实验的结果才能较为准确。

2、意识参与程度对其它活动的影响。前面指出的无意识状态活动、有意识状态活动、转意识状态活动和意识弱控制状态活动就表明意识参与其它活动程度的不同。无意识和转意识状态属于意识的不控制;有意识状态则包括意识的强控制状态和意识弱控制状态、压抑状态。无意识状态大多是意识无能为力去控制,此状态活动大多是先天就有的。例如初级记忆、初级感觉、初级需要、初级情感等。这些活动产生于意识之前,意识无法对它们进行控制。转意识状态是活动在意识控制下多次进行后,摆脱意识的控制而自动进行,意识虽然不知道活动的过程,但是活动具有很多意识促进发展后的特征。这些问题前面已经讨论过不再累述。

过去,人们认为活动由意识控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甚至有人会奇怪,意识不控制活动,怎么可能?我们首次提出意识参与活动程度问题,正视了意识的控制状态的变化,同时提出意识的不控制、弱控制、无意识、转意识等新概念。它不仅是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也是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提出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意识有时候控制不了身体活动,表明了意识监视、控制能力的局限性,破除了意识万能论的思想基础,也破除了对意识的很多唯心主义的、迷信的说法的理论基础。

三、意识与思维的关系。

1、思维不是意识活动的标志。很多人认为思维一定是意识的标志。它的意思是说,通过思维的存在,就可以确定意识的存在。思维能否作为确定意识存在的标志,要看思维是否能够脱离意识独立存在。两方面思维脱离意识独立存在的例子表明,思维不是意识的标志。

从荷勒对大猩猩的观察开始的一系列动物实验,都表明有一些动物能够进行简单思维。本文把动物的思维和人生成意识前的思维叫初等思维。既然没有意识也可以有思维,因而,思维不是意识的标志。

那么,能不能说,人类的高等思维是意识的标志呢?我们知道,计算机能够模拟思维,但计算机没有意识,它模拟的思维是可以脱离意识进行的。而且它模拟的可不是动物的初等思维,而是人类的高等思维。显然计算机能够模拟的这些思维不是意识的标志。如果再说,“计算机不能模拟的那些思维是意识的标志”,显然是一句没有意思的话了。

意识的唯一标志是以“我”的面目监视、控制全身活动的能力,即意核功能是意识的标志。

2、思维在意识生成中的作用。在意识与其它活动的关系中,意识与思维的关系最为密切,没有思维,意识就不可能产生;没有意识,思维不可能发展到高级。

那么思维是如何促使意识生成的呢?在没有思维时,大脑里只能记忆,包括对全身活动程序的记忆和对感觉获得的信息的记忆。这些记忆只能用两种形式记录:一种是现在人们还不能解读的大脑信息代码;另一种是用对感觉信号简化后形成的知觉(即形象)。这些记忆是原样记录,没有任何认识特征。当初等思维中的初等想象、初等判断、初等抽象等操作生成后(详情请看本文的<<思维生成理论>>),大脑才能够通过初等判断操作确定事物之间的关系,预测事物的将来;通过初等抽象操作用简单的形象代替复杂的形象、代替复杂形象组成的事件,作为记录手段;从而产生了简单认识。大脑为了记忆这些简单认识而开辟出简单认识存储区。这个简单认识存储区就是思维结果存储区。

大量的思维活动使简单认识存储区记忆量变大,这个区域的脑细胞获得高度发育。脑细胞的存储与处理功能兼备的特点,使简单认识存储区开始处理简单认识资料,把对全身活动的记忆转变为对全身活动的监视。这种转变很自然。打个比方,我们把工作的所有资料送到一个固定的箱子中保存,如果这个箱子能够读这些资料了,这个箱子就成为我们全部工作的监视者了。箱子能读资料相当于简单认识存储区具有处理功能。

在以后的意核功能生成中,思维提供大量的认识资料,成为意核生成的依据。最重要的认识是对全身控制的认识,其中初等分析、初等综合在分析感觉资料,逐一地得出对身体各部位控制的判断,并综合为对全身活动的控制的认识,是最重要的认识。这种认识使认识存储区产生发出活动指示的试图,在这种试图成功后生成控制活动的功能。思维提供的另一项重要认识是对于“我”的认识,这是由高等思维提供的认识,它成为自我意识生成的依据。

3、意识对思维的监视和控制。意识的意核功能生成后,对思维活动也开始监视和控制。但是意识对思维的监视与对肢体活动的监视不同。

意识是怎样监视肢体活动的呢?主要是通过感觉器官监视:眼睛看到动作,耳朵听到活动的声音,触觉感觉到动作接触的东西,运动觉感觉到身体的运动等。

意识怎样监视思维呢?意识对思维的监视不是通过感觉器官完成的,而是通过对意识功能区的访问完成的。思维进行时,要不断地对意识功能区(即原来的认识存储区)进行存取操作,取出思维方法和依据,存入思维的中间结果。意识在对该存储区的访问中,调读这些资料,就监视了思维的过程。这种形式的监视,人们也叫做感觉。例如,人们往往会说“我觉得想到XX地方了”,没有一个感觉器官专门感觉“想”的,就是意识在访问认识存储区。意识访问认识存储区时得到的这种感觉,我们把它叫做主观感觉。意识不仅监视思维,也通过主观感觉监视感觉活动、记忆活动、需要活动、情感活动。比如,意识是在访问感觉器官传达到意识功能区的报告时(实际是对感觉资料的初步认识)监视感觉工作的。有趣的是,意识对思维的监视中,对思维的认识还要有思维参与,这是一个思维对思维的自反作用,不过参与对思维认识的思维是转意识状态思维,意识是不知道其过程的。

意识怎样控制思维呢?意识先在认识存储区中用交流语言或内化语言给思维编制方式方法,再翻译成大脑可以执行的神经代码去操作。这个翻译工作是由自动控制系统完成的,这个翻译工作意识不能控制,也不了解其过程。不仅如此,意识对所有活动的安排都要翻译成大脑可执行的语言,再由活动部位完成操作。

4、意识与思维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意识对思维的监视和控制,使思维的步骤、结果能够为意识所了解,由此产生了对思维的认识。依据对思维的认识,意识就试图对思维进行改进。有两种试图使思维得到改进。一种是在没有成功的思维经验处理要处理的思维对象时,意识产生一些新方式试图解决问题。另一种是在认识到原来的思维经验处理思维对象有明显不足时,产生修改思维方式的试图。在试图提出的方式得到成功后,或是新思维方式产生,或是原来的思维方式得到修改,都使得思维获得改进。认识更加丰富后,依据对思维的认识,在意识的监视、控制下,思维对思维(自反作用)的情况进行研究、思考,并为思维的改进提供方案。这种改进是没有意识控制时做不到的。在言语活动能力生成后,思维在意识控制下由初等思维发展为高等思维。高等分析、高等综合、高等概括、高等抽象、思路明确的推理、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高等思维形式相继出现。思维的广度、深度都大大增加。

反过来,意识在高级思维的支持下,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清楚,更加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因而能更准确地、更成功地对活动进行控制,并且通过肢体活动对外界的作用改造外界面貌。例如,在思维的作用下,人们由被动的使用外界物品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发展为变革外界物品达到自己的目的,产生了改造世界的行为。在这种变革中,人类又学会了使用外界物品作为工具,加强了对外界的变革。进而学会了制造工具,学会了发明创造,使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之一新。

再例如,思维改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确定了用声音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事物,用有严格语法的句子表达意思,便产生了言语活动。古代人类最初用手势、动作、叫声进行交流,这些形式联合起来表达一种要交流的情景,很难确切地进行交流。后来发展为用特定的声音作为词汇、用画出的符号作为文字进行交流,又借用了制造工具时的安装经验,把词汇按一定规则装配成句子,终于产生了人类的交流语言。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当思维认识到自身与外界的区别性、自身的统一性、自身的历史统一性以后,自我意识便产生。自我意识的产生使意识对全身的控制更加自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更加主动。意识也被思维促使着不断发展。

由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思维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又使它们在相互促进。这对意识的生成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也对思维由初级向高级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所以,意识与思维不是一般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5、转意识状态思维。思维也可以处于转意识状态下进行,这种思维进行起来省时省力,结果大多比较正确。例如思维定势是一种习惯思维,它在速度、省脑力方面都比有意识状态思维优越。但是思维定势使思维变得很不灵活。所以有时要发挥思维定势快速省力的长处,有时又要抑制它不灵活的短处。直觉、灵感也是转意识状态思维,我们专题讨论过,不再多说了。自我感觉也是一种转意识状态思维,它不是由感觉器官得到的感觉。在演员表演时、作家创作时、艺术家创作时常常需要这种自我感觉。比如演员表演,有时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台词会使他感觉舒服或感觉别扭。感觉舒服正是表演出色的时侯,感觉别扭正是表演不对的时侯。这种感觉是形象思维、动作思维产生结论后再把结论通知给意识的结果,意识不知道思维过程,只能由舒服、别扭这样的主观感觉来判断。

意识还不能控制思维何时进入转意识状态,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思维会自动进入状态。因此要进行处于转意识状态下的思维活动,必须了解它的进入条件。我们在动态心理学中再详细研究。

四、意识与需要、情感的关系。

1、需要活动和情感活动。需要活动和情感活动是两种重要的心理活动。需要活动是人体各种活动的发动力,这个问题我们在讨论意识活动的需要时介绍过了,详细的讨论将在动态心理学需要理论中讨论。

动态心理学认为,需要活动与情感活动是相互关联的心理活动。并认为,情感活动是需要满足程度的表达方式,这是很少见的一种观点。考察各种情感活动,就会发现,没有孤立的情感活动存在,各种情感活动无疑都是要对某种需要的满足或不满足进行表达。小孩的饿了要哭,吃饱了、被逗高兴了要笑,情感活动明显的是表达需要的满足和不满足。而一些高级情感活动也有同样特征。比如爱国是一种伟大的感情,是高级情感活动。它是表达一种精神追求的,追求一种“人为国家利益而生”的思想境界。而爱国的反面──卖国,也是高级情感活动,它也是表达一种精神追求的,追求“人为个人利益而生”的人生目标。

“情感活动是需要活动的表达方式”是研究它们的指导思想。

需要活动有简单的自反关系,即存在对需要的需要,它是意识活动的一部分。例如有些人学习动力不足,需要启发、调动、培养学习的动力。启发、调动、培养学习的动力的活动是由需要活动发动的,而学习的动力就是对学习的需要。发动启发、调动、培养学习的动力活动的是对需要的需要活动。这种对需要的需要,只有在意识层次才能发生,所以说它是意识活动的一部分。

情感活动也有自反关系,即存在对感情表达的情感活动。在意识活动中,有时会产生要表达某种感情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与不满足,就由对感情表达的情感活动来表达。比如,人在感情受到压抑时需要安慰,就是对感情的需要。当得到安慰后,感情需要得到满足。这时表达的对安慰者的感谢,就是对感情需要满足后表达的感情。自反后的情感活动当然是一种高级情感活动。这种对情感表达的感情对于心理治疗很有用处。

需要活动和情感活动与思维活动、意识活动不同,它们是人类个体天生的功能,而思维和意识不是人类个体天生的功能。需要活动和情感活动没有生成过程,它们在思维和意识生成前处于初级阶段,分别是初等需要和初等情感。需要活动和情感活动在思维和意识生成后,在思维和意识的作用下进入高级阶段,分别是高等需要和高等情感。它们与意识的关系也与思维和意识的关系有区别。它们没有促进意识生成的作用,而且它们与意识的关系中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又有相互冲突的一面。思维与意识间没有这种相互冲突。

2、意识促进需要、情感的发展。最初的需要是那些原始欲望,最初的情感是对原始欲望满足或不满的表达。意识使初级需要和初级情感发展为高级需要和高级情感。比如,原始的性欲、原始的色彩欣赏欲、原始的线条流畅欣赏欲在意识控制的认识中合并为对女人的美丽、对男人的健美的欣赏欲。对原始异性的追求发展为对美丽女性或健美男性的追求。这种需要的满足就是初级爱情中的种种感情。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家庭出现了,对美丽女性或健美男性的追求(当时它只导致群婚)与建立家庭需要在意识控制的认识中合并,产生对有家庭责任的异性的追求(它导致婚姻和家庭)。这种需要通过较高级爱情中的种种感情表达出来。社会再发展,道德观念出现,社会责任感出现,它们又与对有家庭责任的异性追求在认识中合并,产生对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异性的追求。这种需要通过高级爱情中的种种感情来表达。

心理学中,人们提出需要的层次性和情感的层次性,并排列出这种层次。他们提出层次性是正确的,他们排列的层次则不够客观。怎样排列层次才客观呢?以需要层次为例,它的一些低层次就是那些原始欲望和它们在意识生成前发展出的一些较高级需要。思维和意识生成后,需要层次是随发展而排列。这样按发展排列的层次反映了需要发展的本来面目,就客观了。而情感活动是需要活动的表达方式,情感活动的层次与需要活动的层次有一定的对应性,不能各自为政地为它们排列层次。

3、意识对需要、情感的压抑。显然,需要、情感的升级与意识的促进是绝对分不开的。但是,意识活动有时会对需要活动和情感活动进行压抑。这种压抑不只是对这两种活动进行,对其它活动也会有压抑的时侯。只要意识根据思维的报告,认为某活动不适合进行,尽管需要活动强烈报告有这种需要,意识也会压抑活动的进行。可是在需要相当强烈时,在感情相当冲动的时侯,它们会冲破意识的控制,反而强迫意识答应它们的要求。这时的人就进入不理智、感情冲昏头脑的状态。

在人们出现不理智、感情冲昏头脑的时侯,意识对活动的控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感情左右思维活动。感情使思维摆脱意识控制,处于转意识状态或意识弱控制状态,思维被感情所影响,为意识提供了错误的决策。这时意识是控制活动的,但意识按错误方向控制着活动。另一种是感情冲破意识的控制。意识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活动的。当其它活动对自动控制系统的作用大于意识时,自动控制系统就按其它活动的要求行事,出现摆脱意识控制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意识是不清醒的。在活动处于意识弱控制状态时,强烈的感情冲动很容易地摆脱意识控制。在活动处于意识强控制时,只有相当强的感情冲动才会摆脱意识控制。在感情冲动时,意识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能够及时进行控制,就不会导致不理智、感情冲昏头脑的事情发生。如果意识听任感情的左右,后果则不堪设想。意识对情感冲动的控制,主要由意志活动完成。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控制住感情的冲动,意志不坚强的人,则不能控制感情的冲动。

需要、情感对意识压抑的反抗是其它活动与意识关系中所没有的。

4、意识不控制状态的需要、情感。初等需要、初等情感本来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工作的。意识产生后它们可以在意识控制下工作,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下工作。高等需要和高等情感一般在有意识状态下进行,它们也可以在转意识状态下进行。而且,情感活动的产生与相应的需要满足情况有关,经常不在意识控制时进行。

需要、情感所处的状态,可以由主观感觉觉察到。无意识状态的需要、情感,主观感觉比较自然;转意识状态的需要、情感,主观感觉比较舒服;有意识状态的需要、情感,主观感觉比较紧张。

五、意识与记忆的关系。

1、意识与记忆的相互促进。意识的核心功能──意核产生于记忆的一个存储区。记忆是意识生成的主要促进者。但促使意识生成的关键不是记忆,而是思维。虽然意识离不开记忆,但它们的关系没有意识与思维那样重要。

意识生成后,通过对记忆的认识,记忆也象思维、需要、情感那样,在意识的控制下得到改进、提高。但是,记忆还有随大脑发育、衰老而变化的规律,这种规律是意识无法左右的。

对人体活动而言,记忆虽然不起控制作用,但是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记忆。首先要由记忆确定有无该活动的经验,有则提供,无则另想办法。其次,记忆要暂时保存活动的情况,为下面的活动提供资料。再者,记忆要长期保存活动的一些记录和活动经验,为以后的活动提供资料。

意识对记忆的改进有自觉和不自觉两种情况。不自觉时,改进记忆由无意识状态的试图完成,或由转意识状态的改进活动完成。自觉时,改进由有意识状态的思维参与进行。显然,通常说的自觉,包含两个要件:意识的控制和思维的参与;通常说的不自觉,也包含两个要件:意识的不控制和有意识状态思维的不参与。

2、意识仅能调用意识功能区的记忆资料。意识与记忆还有一些特别的关系,其中第一个就是:意识仅能够调用认识存储区的资料。

意识功能区就是认识存储区。它是意识功能的生成区域。人们不经过仔细回忆就能够清楚地想到的那些东西,都是保存在认识存储区的记忆。很多记忆过的东西,在你仔细回忆前,是模模糊糊的,这些东西就是保存在认识存储区以外的记忆。那些资料如果是用交流语言、内化语言、符号语言(或形象)记录的,只有在调到认识存储区,对意识来说才是清晰的。找到它们的保存位置,把它们调到意识功能区来,这就是回忆操作的工作。

意识只能读懂上述三种可懂语言记录的资料。如果资料是用大脑信息编码记录的资料,不管保存在什么地方,意识是绝对不能读懂的,这些记忆只能供其它活动使用,意识只能望资料兴叹。例如你到了一个去过的地方,一接触到实景,就会想起那里的很多环境的细节,但平时却回忆不了那么细。因为这些记忆是感觉器官用大脑信息代码记录的,意识无法调用它们,也就没有印象。现场情景勾起这些非可懂语言记录的记忆,你才发现自己有所记忆。

3、无意识记忆和转意识记忆。记忆是天生的功能,它有很多操作是在意识生成前就有的,意识生成前这些操作显然处于无意识状态,意识生成后这些操作也经常是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例如,在你眼睛看到东西的时侯,不用意识控制,对这个东西就产生记忆。这种记忆有时因为记忆深刻,意识控制的回忆可以回忆出它的样子。有时记忆不很深刻,意识控制的回忆竟然回忆不出它的样子来。只有再次接触类似东西时,你对它的记忆才被激发起来。这种现象不是记忆的遗忘,而是由于一些无意识状态的记忆不能被意识回忆的缘故。

在意识控制记忆以后,意识对记忆只能有限地控制,很多记忆意识生成前就有的记忆操作仍然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于是识记、回忆、再识都经常是不知不觉完成的。无意识记忆对扩大记忆范围、提高记忆牢固程度很重要。很多人牢牢地把记忆控制在意识之下,很累,效果也不好。记忆时放松一些,让无意识状态的记忆也发挥作用,记忆效果反而会好一些。

意识控制记忆后生成的记忆操作也可以在意识不控制的情况下进行,但它们不是无意识状态记忆,而是转意识状态记忆,是某种记忆方式多次进行后的自动化完成。有很多人把这种意识不控制的转意识记忆当做是无意识记忆,这是错误的。从质量上看,转意识记忆水平比无意识记忆要高。区别无意识记忆与转意识记忆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在学习新记忆方法后一定要在意识控制下反复使用,使它们能够进入转意识状态,才能形成快速的记忆能力。很多人以为学来的记忆方法和天生的记忆方法一样,会自动实现无意识记忆,不去反复使用新记忆方法,结果就学不会新记忆方法。

4、意识改进记忆。意识控制记忆时,意识能够帮助记忆改进记忆方式方法,创造新的记忆方法,使记忆得到发展。如果仅用意识做控制记忆的工作,不用意识做改进记忆的工作,记忆就不能得到提高。

意识对记忆的改进是这样进行的:首先意识控制思维分析记忆过程,发现记忆出现的问题,产生改进记忆的需要。然后意识产生变化记忆方法的试图,把一些变化的记忆方法进行试验,由此获得成功的改进后的记忆方法。或者,意识控制的学习活动向他人、向书本学习记忆方法,并加以实行,获得新的记忆能力。向他人学习到的记忆方法,要通过实行积累自己的经验,才能成为自己的记忆方法。有些人不了解只有通过实行,积累自身经验才能学会方法的道理,以为看懂方法就能够使用这些方法,结果就学不会新记忆方法。

有趣的是,意识控制的改进记忆的工作也可以在转意识状态下进行。其实改进记忆也是一种活动,它自然遵守活动自动化规律:在多次重复后就达到自动完成的程度。在改进记忆的工作能够自动化完成后,改进记忆的工作就省时省力得多了。但是要达到这种自动化,要付出很大努力,特别是要重复进行改进记忆的工作,这是很多人认为没有意义的工作。

六、意识与感觉的关系。

1、感觉对意识活动的重要作用。在意识生成过程中,感觉起了重要作用。感觉获得的信息是形成认识的基础,没有这些感觉信息,思维就没有了对象,也就无法产生认识资料。所以说,没有感觉,也就不能生成意识。

感觉获得的信息还是自我意识产生的依据,感觉提供的资料使生成自我意识的三性(“我”与外界的区别性、机体的与活动的统一性、自我的历史统一性)被认识,又是意识监视、控制各种活动的依据。意识不停地接受感觉的报告使人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使人意识到自己是清醒的。通过感觉向意识的报告,意识知道活动进行的情况、活动的结果、活动遇到的问题等。所以,意识活动与感觉活动也是密不可分的。

2、意识对感觉的改进。意识对感觉的改进和提高作用就远不如对思维大,也不如对记忆大。感觉器官接受刺激产生的信号是用神经信息编码记录的,它们数量很大,这些信号并不全部报告给意识,而是经过一系列简化处理,由感觉信息转变成知觉(即形象)再经识别后才向意识报告。知觉是意识能够读得懂的信号,记忆中保存大量知觉信号,作为识别的依据。但是它并不保存在意识控制的认识存储区中,只有在回忆时才把知觉信息调入认识存储区。因此,对知觉和感觉活动,意识没有什么改造和提高的能力。意识得到的感觉报告是由知觉经识别后再提炼得到的认识信息,认识过程有思维参与,意识对认识过程才有改进能力,它的改进作用已经很小了。

意识还有一种间接的改进提高感觉的方法,就是通过训练提高感觉能力。例如练习看清小东西,可以改进视力。练习听乐器,可以提高对乐器的分辨能力。由于这些训练是专门进行的,又要有训练技巧,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的。不是普遍的改进和提高。

3、内部感觉和主观感觉。除去外部感觉器官外,人体还有内部感觉神经,它们向意识报告人体的状况。例如头痛、肚子痛、心跳过快等。我们把外部感觉器官得到的感觉叫做外部感觉(简称外感),把内部感觉神经得到的感觉叫做内部感觉(简称内感)。

还有一种不由感觉器官或感觉神经完成的感觉,我们叫主观感觉。这种感觉实际是一些认识,它是意识对自身思维、记忆、情感、需要的认识,有时是对事物、人物、事件的认识。

比如,你在思考问题时,你的意识能够“感觉”到你在想些什么、怎样想的、想的过程遇到什么阻力、想出什么结果,没有人能说出哪一个感觉器官能够接收这方面信息。意识对思维的感觉就是对思维活动的认识。思维活动是在认识存储区进行的,意识可以直接读出活动情况,并通过对思维过程的思维,对思维过程加以认识,对思维过程认识的结果就是对思维的感觉。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不需要任何感觉器官参加,意识就能感觉到思维情况。这里的感觉显然与感觉器官得到的感觉含义不一样,“对XX的感觉”相当于“意识对XX的认识”。

再比如对需要和感情的感觉是对需要和情感活动的认识,你感觉到你的需要,是你对需要有了认识;你感觉到你的感情,是你对感情有了认识。当你对需要和感情没有认识时,你只能感觉到心情烦乱,而不能知道究竟需要什么,要表达什么感情,也不能说出你的感情和需要。

这种没有感觉器官参与的感觉,我们叫做主观感觉。而把由感觉器官和感觉神经完成的感觉叫客观感觉(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主观感觉的认识与一般的认识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一般的认识是可以用明确语言表达的,作为感觉的认识往往不能用语言表达。这倒不是这些认识绝对不能用语言表达,而是由于它们只给自己的意识看,用自己懂的形象语言和内化语言记录就可以了。如果他人需要你描述出这种感觉,仔细想,还是能够用语言表达的。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只不过是短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表达语句而已。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差的人,只是他不善于表达这种感觉而已。

除去对心理活动的感觉是靠主观感觉完成之外,对一些事物、人物、事件也可以有主观感觉。比如觉得一个人好,觉得另一个人坏,也就是对这个人的简单的认识。感觉到一种事件可能要发生,实际上不过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对要发生的事情有预测性的认识而已。

通常说的“自我感觉良好”的感觉,“跟着感觉走”的感觉,“感觉到一个人的好坏、一件事好坏”的感觉,甚至那些被人神秘地称为第六感的感觉,都是这种主观感觉。对思维、记忆、需要和情感活动进行监视的主观感觉只是一种对活动的跟踪性认识,一般是准确的。至于自我感觉、跟着感觉走、人和事情好坏、第六感等主观感觉由于有思维定势、直觉、灵感等活动的参与,其可靠程度要由认识质量来决定了。认识与实际接近一些、全面一些,认识的质量就好一些,这时得到的主观感觉就准确一些。认识片面、认识与实际相差甚远、认识的质量就差,这时的主观感觉也就不准确。所以做事情不能光凭这类感觉,要以这类感觉为参考,加上认真的考察、分析,再决定行动,才会少出错误。

七、意识与肢体活动的关系。

1、意识对肢体活动的控制。肢体活动是意识监视、控制最完全的活动。这是因为,感觉器官对肢体活动的感觉最全面,肢体活动的过程也能经过形象被意识所了解,因此意识能够全面地监视、控制肢体活动。还要指出的是:意识了解肢体活动的情况除去靠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外,还有一种运动形象,它是靠运动感觉形成的知觉表象。运动员紧张运动时找到的感觉,演员表演时找到的感觉不是主观感觉,而是这种运动感觉。他们找到的感觉实际是凭平时积累的成功的运动知觉表象,对肢体动作的再识。我们以后将详细讨论这种感觉。

意识对肢体活动强有力的控制往往给人一种自己能够控制全身一切活动的错觉,进而使人产生意识万能的错误认识。在肢体活动方面,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的肢体活动能力形成得很晚,它们大多需要在学习中形成。人的思维与意识的生成差不多与人的肢体活动同步。动物的肢体则大多生来先要能动,才能够生存。它们的初等思维能力生成比肢体活动要晚得多。因此,对于人来说,很难分辨出哪些肢体活动是天生的,哪些肢体活动是后天学习的。如果非要分辨的话,那么明显看出的只有转动头找母亲的奶头和吸吮乳汁。不能分辨出先天、后天的肢体动作,也就不能确定哪些是无意识状态下的动作。因此,自动完成的肢体动作绝大多数是转意识状态下的动作。

绝大多数肢体活动在多次重复后都能够摆脱意识的控制,在转意识状态下自动完成。它们既可以是在意识弱控制下形成的习惯,又可以是在意识强控制下通过训练达到的熟练。形成习惯的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动作。达到熟练的多是一些复杂的动作。越是复杂的肢体活动,训练过程越是困难。但是只要肯刻苦训练,最后都能达到自动完成的程度。这一点对于体育、舞蹈、绘画、各种手工艺术、工业技术、饮食技术等都十分重要。

过去常有一种说法:“下意识”地如何如何。它的含义是:看上去是无意识地完成动作,实际上这些动作是过去养成的习惯。可以看出,“下意识”与我们的转意识是同义词,但是“下意识”一般仅指肢体活动,不用在思维、回忆这些心理活动上。转意识的使用范围则不受限制。

2、肢体活动对意识的重要作用。肢体活动对意识的生成不象思维那样密切,也不象记忆那样虽然不那么密切却是意识生成的基础。肢体活动只是意识生成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只是一个因素,地位轻了很多。但又是不可缺少的,仍旧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肢体活动对思维的促进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很多思维活动是由肢体活动内化而产生的。例如思维的分析操作来自于肢体活动打碎一个整物体:从肢体打碎整物体获得整体能够分割的认识,在思维操作时产生应用打碎整体的试图,应用这种认识于打碎头脑里的事物,试图成功后就生成思维的分析操作。“内化”是一种能力的转移,是肢体活动能力向思维活动能力的转移。

其次是肢体活动提供大量认识资料,一方面是自动控制系统和后生成的意识控制肢体活动的资料;另一方面是通过肢体活动维持生存的资料;再一方面是通过肢体活动执行意识改造外界的试图,获得改造世界的资料。这些资料大大地推动了意识认识、改造世界能力的发展。

普通学校的教育中往往很忽略肢体活动教育,重视智力活动教育,是因为教育家们只把肢体活动看作是一种培养动手能力的途径,没有看到肢体活动对思维的生成的重要作用,没有看到肢体活动对认识、改造世界的重要作用。可以断言,如果教育家们不扭转“肢体活动教育=动手能力”的片面认识,教育改革在肢体活动教育方面不会有大的进步。

八、意志活动。

1、意志活动。意志活动是制约意识对各种活动控制的一种活动。它主要制约意识对某一种(类、套)活动的专注程度、抗干扰程度、持久程度和压抑程度。

意志活动来自原始的意志活动,后者是一种制约自动控制系统对某一种(类、套)活动的专注程度、抗干扰程度、持久程度和压抑程度的活动机制。动物和产生意识前的孩子都有这种活动能力,是一种无意识状态的活动。例如,动物和孩子都有注意力。在意识产生后,意识把原始意志活动完全接管,使之成为意志活动,就不再有原始意志活动(无意识状态意志活动)出现了。

意志活动可以在有意识状态和转意识状态进行。例如,有时意识以为自己坚持不住了,但竟然坚持下来了,就是转意识状态的意志活动促使着坚持下来的。转意识意志活动也是由于反复多次而摆脱意识控制自动完成的活动。在平时遇到困难能够用意识控制的意志坚持下来,坚持的次数多了,那种以为坚持不下来但自动坚持下来的现象就会出现。

2、注意、抗干扰、意志力和毅力。在各种活动都要求进行或都正在进行时,意识要能够集中控制某一种(类、套)活动,以便使它完成得更好。这个能使意识控制集中在某一种(类、套)活动或某一活动的某一部分的能力,叫做注意,它是意志活动的一种。原始的注意来自感觉,例如在较大的视场中把视觉集中在某一部分,在嘈杂的音场中,把听觉集中于某一声源,在全身的痛觉、触觉中把感觉集中于某一部位等。没有意识的动物和产生意识前的孩子,都能够有这种原始的注意。意识产生后不仅用注意控制感觉的专注,还控制记忆、思维、需要、情感等活动的专注程度。例如在杂乱的思维(其中有一些是处于转意识状态或弱控制状态的思维)中选择明确的思维题材和思维方向,在杂乱的回忆中选择明确的回忆方向,在多种需要同时产生时明确一种需要等。注意的操作有注意的确定、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配等。我们在这里对原来的心理学的注意的概念已经作了合理的扩展。

在某种活动正在进行时,往往许多其它活动也要求进行,这时要么放弃当前的活动,把注意转移到其它活动上;要么继续进行当前活动,抵制其它活动要求进行的干扰。抵制其它活动干扰的活动叫做抗干扰力,它也是意志活动的一种。一般人往往把它归结为注意的集中、注意的稳定。我们认为它不是一种注意的品质,而是一种意志对要注意和不要注意的控制。从用计算机模拟大脑活动的角度看,注意相当于选中运行的程序,属于软件系统;抗干扰相当于中断响应,属于硬件功能(也可以有软件参与)。把它与注意分开讨论,既有利于对这种功能的专门研究,也有利于计算机对这种功能的模拟。

活动往往因为劳累、因为阻力太大而不能坚持,意识控制活动的持久程度叫做坚持力,通常叫耐力或意志力,它也是意志活动的一种。它是意志的最最重要的一种活动。

在意识确定要对一些活动进行压抑的时侯,这些活动会产生冲动反抗压抑,意识控制这种反抗的活动就叫做压抑力,通常也叫毅力、意志力,它也是意志活动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