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长征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长征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摘要: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石,是构筑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其所蕴藏的思想价值和历史意义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把握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深入挖掘并运用其内在红色基因,并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开辟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及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长征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红色基因

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工农红军开启了长征,在不断前进过程中形成了宝贵的长征精神,融于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凝集,激励着当代大学生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一、长征精神的内涵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为抵御外敌和国民党政府的打压,1934年10月红军开始实施战略大转移,历经两年,1936年10月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结束了艰难的长征之旅。红军长征谱写了一首雄伟的战争史诗,也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新时期,把握长征精神对于开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长征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心系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坚定的革命信念支撑、激励着红军能够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勇于牺牲,服从大局,克服长征过程中的艰难险阻,最终实现长征的伟大胜利,概括来说长征精神包括了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精神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长征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情况

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主动构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阵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目前高校中长征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现状呈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长征精神覆盖面广,运用层次平等度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也面临着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和侵扰,因此弘扬长征精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随着传播方式的拓展和传播内容的多元化,长征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红色精神具有了越来越广的覆盖面,将长征精神中蕴含的红色基因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形式传递给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提高其政治的领悟能力,增强其爱国情怀。但是目前在高校有效结合长征精神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仍存在着红色教育水平不平衡、红色教育资源不平均、红色教育活动开展参差不齐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活动分层显著、教育主体不明确、教育成效不平等多种状况。

(二)红色意识逐步提升,教育形式仍待改善。响应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文件精神,高校对于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灌注红色精神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开展工作过程中逐步重视从长征精神的红色基因中挖掘其符合时展要求的科学内涵。各高校切实开展纪念长征胜利周年纪念等红色主题活动,如诗歌朗诵、演讲、征文等形式引起了强烈反响,扩展了思想教育的活动面。虽然高校在运用红色精神和红色事迹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意识不断提升,但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仍然受到巨大阻力,教育形式亟待改善。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与红色活动相结合方式较为保守,思想相对落后,对长征精神的传承趋于浅表化和形式化,例如仅依靠教材的方式,没有真正引起学生对长征精神中的红色基因的关注和认同。

(三)创新发展日趋进步,红色影响面临挑战。高校越来越重视创新红色文化传承形式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创新发展渠道,寻找新突破、新方向,开辟新局面、新路径。不同程度的创新取得了突出进展,学生逐渐正视红色精神对于思想水平的提升和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能够自觉学习理论知识、自觉践行理论成果。如今高校将长征精神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做法尚未成型,存在着长征精神资源的挖掘和运用不充分、教育内容教条、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导致长征精神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没有起到有效作用。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对于长征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内涵缺乏继承的直接能动条件,往往重视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尚未形成健全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红色文化的影响在主客观因素的双重作用下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形成原因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作用发挥不足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赖传统教育形式,阻碍了以活动为载体的红色基因的传承。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对一切新鲜事物有极强的探索欲和较高的接受能力,充满现代意识,他们更容易接受较为生动的传播模式。传统教育工作者大多只是把受教育者看做单纯的受教育客体、被动的接受者,认为自己是道德和知识的权威,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接受诉求,使红色精神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步伐,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另外,社会的发展需要理念的与时俱进,只有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才能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作用。“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广大青年学生树立个人理想,坚持奋勇拼搏,以求胜的意志迎接挑战,以扎实的作风应对挑战,不断实现个人理想。这样一种红色精神往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越教育的滞后状态,可以更好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出贡献,承载着传播知识与宣传思想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若不奋力开拓、与时俱进,突破教育滞后状态,则无法很好地运用长征精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运用长征精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深入挖掘长征文化内涵,增强教育重视程度。高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责任感有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因此应当将长征红色文化融入到大学课堂当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中渗透长征精神,增加长征精神文化的分量,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真正实现思想教育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各高校应高度重视、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统一观念和提高认识的同时加强机制的效力,进一步增强“全覆盖”的育人意识、完善“全覆盖”的育人机制。

(二)积极开展红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用性与普及性。社会实践,尤其是红色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引领大学生锤炼意志、提高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游览革命故地或者红色基地,聆听学习老一辈们的英雄事迹,让大学生体悟到现如今幸福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内涵和政治觉悟,巩固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等成果;通过重走长征路、参观革命纪念馆等多种实践方式,使学生真实感受革命精神以及革命文化,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责任意识。

(三)充分发挥红色基因作用,以师带生、以生带生推动思想教育。重视学生自身思想觉悟的培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战场”作用,传播和弘扬红色精神,使学习红色精神、深植红色思想转变为习惯性行为。继续推进“两课”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完善与实施,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实用性和实效性双线并行、双头并举。要与时俱进,结合国家最新理论成果,时刻关注时代形势和宏观环境,迎潮而上,不断更新教育范本,拓宽红色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法律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素质。高校要逐渐转变工作方法,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尊重大学生受教育的主体地位。给予大学生充足的自我空间,在传承红色精神的同时激发其创造性,达到让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效果。鼓励大学生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自发组建长征精神宣讲团,以学生的角度讲述长征历史,使思想教育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民卿.红色文化的精神传承与理想信念的当代建构[J].井冈山大学学报,2015(1):16-19.

[2]陈二祥,陈志超.担当起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有的责任[J].红旗文稿,2014(22).

作者:陈妍,桑英程 单位:辽宁大学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