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2篇

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2篇

第一篇 一加强学生综合研究素质培养,开展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执教老师进行示范操作,学生按照所列步骤完成实验,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教研室研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将生物化学实验的开展以综合性实验为主,并拟定一个设计性实验的实验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我们根据实验室现有条件,设立多项综合性实验项目,如开设的“过氧化物酶提取、分离、纯化以及鉴定”,将原有的几个实验,通过整合并增加一些新内容,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实验内容。该内容包括蛋白质的提取、分离、纯化、蛋白质含量测定、酶活力测定,要求学生计算酶的比活率,掌握同工酶电泳的内容。本实验内容难度中等,涉及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查阅资料、细化实验方案,从而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加大综合性实验的开设,提高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使用与科研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实验来替代验证性实验,从总体上提升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显著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在实施设计性实验时,提前一个月向学生布置实验项目,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并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实施前一周由教研室教师集体审阅学生的实验方案,检查其中的错误并予以纠正。实验从头到尾由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独立完成,从溶液的配制到具体的各项操作,教师在旁指导协助,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对实验所涉及的理论、操作方法和学生在实验当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积极性,通过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二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要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对生物化学实验成绩的评定,采用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办法,各占50%。平时实验成绩根据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内容综合评定给出。实验考试成绩包括实验笔试成绩和综合性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两部分。笔试考查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等,占实验考试成绩的30%;综合性实验操作考试考查学生独立进行综合性实验的能力,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方案,正确选择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完毕后当堂写出实验报告。老师根据实验方案设计是否合理,仪器和试剂的选择是否正确,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是否成功,实验报告是否完整并真实地反映实验情况,实验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等方面进行评定并给出成绩,该成绩占实验考试成绩的70%。此考核方式能较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生物化学实验的情况,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通过加大生物化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和投入,改善实验条件,重视实验教学,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内容,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既抓好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又充分利用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十分有益。

作者:刘美玲黄春霞汤婷单位:长沙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第二篇 1教学内容的改革

1.1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以生物化学规划教材(查锡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为母本,删减一些理论性太强、与后续课程联系较少且不具有专业特色的内容,从而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同时,关注该领域学术发展的前沿与动态,并及时补充一些新的元素,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例如,在讲授酶的有关知识时,笔者结合自己所从事的课题,作一些相关的专题讲座,介绍酶分子理性改造与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尤其是与医学相关的一些酶;讲解细胞信息转导的有关知识时,可引入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以及肿瘤细胞的靶向治疗等当前的热点问题。

1.2课程体系的逻辑性

合理的课程体系及章节结构更符合人的思维习惯,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笔者根据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调整了原有教材章节的先后顺序,对授课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形成了一套逻辑性强且适合广大学生的课程体系,具体布局如表1所示。在优化后的课程体系中,将所有论述生物体化学分子的内容归为静态生物化学;而将论述这些分子的化学反应规律的内容归为动态生物化学;结合临床医学和护理学的专业特点,分别开设几个相关的专题。这种以静态生物化学的内容做铺垫,利用动态的思维去学习各个物质之间的代谢关系,再引入专题教学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巩固。教学实践证明,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更能被学生所接受,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1.3实验内容的项目化

将生物化学实验教材中多个验证性的、基本单元操作的实验整合成一个具体的科研项目,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并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基本单元操作的能力。以糖苷水解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为例,从目的基因的克隆至电泳纯重组酶的获取,这一过程覆盖了PCR扩增、核酸电泳、质粒提取、酶切、连接、转化、诱导表达、分离纯化、蛋白质电泳和酶活性测定等操作,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还能培养系统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2教学方法的改革

设疑教学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动力最大的源泉便是兴趣。由于学生对生物化学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因此绪论的讲解尤为重要,怎么讲、讲什么将会对后面的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讲解完绪论的基本概念后,引出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激起他们对后续内容的兴趣。例如,有些人喝牛奶为什么会腹泻?吃菠萝为什么需要用盐水浸泡?喝酒时为什么有的人红脸有的人不红脸?面对这一串串的疑问,学生往往都会露出充满迷惑和好奇的眼神。随后一句“若想解开这些谜团,请跟我一起走进生物化学这神奇的微观世界”。让学生带着一系列感兴趣的疑问,进入生物化学的学习。绘图归纳教学法。归纳总结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在动态生物化学的内容中,各大分子之间的代谢、转化关系错综复杂,学习起来比较枯燥,记忆起来又容易混淆。课后让学生基于课堂所学的知识及课后搜集的资料,自己绘制各个大分子的代谢图谱及分子之间的转化关系,下次上课时再与学生一起对他们绘制的图谱进行总结完善,经过这样一个训练的过程,学生会对所学的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对一些临床疾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进行合理的推测。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让学生意识到基础知识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同时还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动画与在线教学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上与生物化学教学相关的音频、视频文件越来越多。将那些经典的动画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结合,可以使教学更为直观、生动,便于学生的理解。例如,基因信息传递这部分课程内容,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本来就比较复杂、抽象,若仅凭老师在讲台上手舞足滔的讲解,哪怕是教师讲到口干舌燥,学生还是难以理解,而引入相关的动画以后,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老师讲解起来变得轻松,学生学起来也不会费事。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发网络在线学习和测试平台,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地进行在线的自我学习与自我评估。病例教学法。将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可以消除学生心目中“生物化学不重要,与临床没关系”的错误观念,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由于维生素与无机物章节的内容直接涉及药理、营养学和内科学,与临床医学联系紧密,学生兴趣比较浓,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可以采用病例结合法讲解各种维生素及无机物的性质和功能。以夜盲症为例,可以讲述维生素A的功能及缺乏的临床症状;以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为例,可以讲述钙对人体骨骼发育及更新的重要作用等。通过对这些临床病例的讲解与分析,可以充分拉近生物化学与医学的距离,使学生深切体会到这些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对学习其它医学相关课程的重要性。近年来迅猛发展的生物化学学科,研究成果累累,促进了相关和交叉学科,尤其是医学的发展。这不仅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素质,而且还需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作者:邬敏辰唐存多单位: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基础医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