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精神助产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实践

精神助产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实践

〔摘要〕以一对一或一对二为主的传统声乐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声乐人才培养的需求,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注重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提出了类似的教学方法,称之为“精神助产术”。这一方法对当前的大学音乐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声乐教学;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

目前,我国高校声乐专业就读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高校声乐教学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众所周知,传统的声乐教学是以一对一或一对二的专业小课模式开展的。在课堂教学中,基本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理解不对的地方老师再进行纠正和引导,老师基本上一直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声乐人才培养的需求,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形成。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抑制了声乐特殊性与学生个性的发展。新的教学理念注重以学生为本,强调教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意大利学者马腊费奥迪在《卡鲁索的发声方法——嗓音的科学培育》一书中指出:“不会有两个人能采用完全一样的歌唱常规,也绝不能用完全同样的方法教两个学生。”①他道出了声乐教学的特点:要求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变、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恰到好处地进行引导和启发,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感悟去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笔者在多年的声乐教学中也一直向这个方向努力。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提出了类似的教学方法,称之为“精神助产术”。本文试图从教育哲学的角度,谈一谈“精神助产术”在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启发。

一、何谓“精神助产术”

古往今来,关于教育的定义数不胜数。但是,无论从教育的主体,还是从教育的客体,教育的核心都是“人”。归根到底,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得以施展的载体。没有人,一切教育将不复存在。因而,在教育活动中,“人”才是教育的核心和出发点。只有回到教育的原点——人本身,对人的问题进行深入反思,才能抓住教育之为教育的本质所在。教育学则是引导人成长的实践之学。教育的技艺乃是激励个体从名利之爱转向智慧之爱。在这一点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给我们树立了绝好的榜样。他不断地引述德菲尔神庙上的铭言“认识你自己”,来告诫、劝说、安顿人们,其目的是要呼唤人们过一种“省察”的人生,并引导人的自我认识。本文所关注的不是其理论内容,而是其进行哲学追问的方法。这一方法对当前的大学音乐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他并不是在传授知识,而仅仅是通过对话来与他人沟通并学习。因为知识的传授意味着他自身就是知识的拥有者,甚至是真理的掌握者。这样一来,知识的接受者则处于被动状态。而对话则与此不同,对话的双方处于相互平等的地位,对话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接近并获得真理,而非以真理自居。因而,对话就变成一种探索真理的活动和途径。这是就外在的表现方式来看。从内在的状态来讲,苏格拉底认为自己一无所知,尽管他被称为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为了向当时各个领域最有智慧的人学习,他先后与政治家、诗人和工匠对话交流,发现这些人都自以为是,实际是一无所知。苏格拉底于是领悟到:承认自己无知,正是他比别人更有智慧的原因所在。苏格拉底教育方法的中心乃是引导人的自我认识,他把自己的方法比作他母亲从事的“助产术”。他母亲虽然因为年老不能生孩子,但是能运用助产术帮助其他怀孕的女人生出孩子。因此,他主张教师应该向助产士学习,帮助人们去发现已经存在于内心中的知识,而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苏格拉底在对话时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育,她自己并不生育;对话者对自己既有成见的否定好比是临产前的阵痛,这是每一个获得真理的人必经的途径;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的生命。”②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以独特的教导方式启迪人们对问题的思考,是一种“提问—回答—反诘—修正—再提问……”循环反复最终得到确定概念的过程。他把哲学家和教师为人们将自己心灵中存在的知识引导出来的方法称为“精神助产术”。

二、“精神助产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传统的教学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现代高等教育理论则认为教师和学生应该是教学系统中的“双主体”,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均处于变化之中。教学活动的最优化,应当是教师教授活动最优化与学生学习活动最优化的有机统一,是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双主体”能动性的过程。教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人格成长的过程。“精神助产术”如果用在高校声乐教学上,就类似我们现在的启发式教学,通常是教师适当地创设一个求知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去找寻或发现真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负责提出问题,并在讨论与批判之中不断地修正观念。教师扮演的是知识“接生婆”的角色,而不是“填鸭者”。学生则负责回答问题,在教师的指引下不断接近问题的答案或真理。在传统的高校声乐课堂上,很少用到启发式的教学,大都以老师示范、学生模仿这种“教”与“学”的模式进行。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声乐人才的培养需求,不少高校声乐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创新和探索。笔者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力图在教学上做一些突破。讲解知识点或学生碰到瓶颈没有进步的时候,我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向学生发出提问,将“为什么”这一问题贯彻到底,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所需要的答案。例如:当学生在演唱中高音上不去的时候,我会让学生先静下来,让他好好想一想刚才的演唱,随即询问“为什么刚才的高音上不去?”学生会思考一下给出气息浮了、舌根紧了、情绪紧张了之类常见的声乐技巧上的答案。随之,我会继续追问为什么,如“为什么气息浮了?”我仍会让学生冷静思考之后再作答,他们会说没有顾得上去想控制气息。我还会继续追问“为什么顾不上去想气息?”这时,学生会沉默不作答,我便会引导性地说“是声乐技巧上的问题呢?还是没有把气息训练成为一种惯性动作?”学生会回答是后者。随之我会继续问“为什么没有养成控制气息的习惯?”学生会非常不好意思地回答“练少了!”等一系列问题问完后,我会从知识的角度帮学生再梳理一遍里面的逻辑关系,并在接下来的课堂训练中巩固练习。经过多年的声乐教学实践,并在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身上都尝试了此方法,从学生的课堂学习反馈和教学效果来看,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学生表示也非常受用。当然,一句“为什么”带来的答案各有不同,有些是学生在声乐技巧上的困顿,有些是学生学习态度和练习勤奋度等原因。这就需要老师掌握正确引导和启发的方法。把“精神助产术”运用到音乐教育实践中,并不是多问几个“为什么”那样简单。实际上,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对教师来讲,要有足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理论素养,知识储备要丰富和全面,对课程所学要非常熟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够应对学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其次,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如学生的性格特征、知识层次、学习习惯、思维特征、心理状态、经常会出现的问题等等。每个学生所处的情况不一样,因而所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只有对学生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有清楚把握,才能对症下药。最后,光有知识和能力还不够,还要注意教学技巧。好心办坏事的例子比比皆是。苏格拉底的提问就非常具有技巧性,他的问题都是从被提问者的角度出发,符合被提问者的认知水平,进而循循善诱,逐渐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总而言之,最关键的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切不可好为人师地教训学生,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要通过系列提问去和学生进行对话,形成讨论,最终跟学生达成共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课堂中受益,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神助产术”对高校声乐教育的启示

尽管我国在声乐教育上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尤其是教学观念过于陈旧,还停留在单纯的技巧训练上,而忽视了理论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单一落后的声乐教学理念导致声乐教学以传统教育模式为主,不能够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影响到声乐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殊不知,一个优秀的声乐人才,必定是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综合培养的结果。事实上,尽管声乐教育以实践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演唱技能,但是,理论素养在声乐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具备深厚理论素养的学生必定会在声乐实践中走得更远更高。当前,声乐人才缺乏是我国音乐事业发展的巨大阻碍。而声乐教育理念的落后,更是加剧了声乐教育的落后与不足。笔者在阅读西方哲学的过程中发现,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对高校声乐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完全可以运用到声乐教学实践中,从而弥补声乐教育方面的某些不足。首先,苏格拉底在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的基础上,并不授予他们任何现成的知识,只是通过频频发问,刺激、诱导和控制他们的思考,使他们从或多或少或明了或不明了的表象中形成一定的见解和认识。声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它和其它艺术种类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而声乐教学就是将学生对声乐的认知从“无形”变为“有形”的过程。正如意大利学者马腊费奥迪所言,“声乐教师是解答声乐问题的引导者和顾问,而不是声音的创造者和建造者。”③也就是说,声乐教师要像“接生婆”一样把抽象的、无形的声乐艺术知识,以启发、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去思考、钻研其中的奥妙,并形成有形的、经过实践的知识成效。其次,传统的声乐教学以口传心授的声乐技巧为主,缺少理论的摄入,所以声乐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是比较薄弱的。声乐是情感的艺术,声乐作品只有通过演唱才能够与听众进行交流,这要求演唱者既要注重演唱技巧的学习,也要加强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每一首声乐作品都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升华,其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戏剧、诗歌、美术、舞蹈、历史等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只有通过演唱者自身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才能准确表达作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时常会给学生留空,也就是问“为什么”,学生答不出来的时候,我不会即刻告知学生答案为其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是将问题作为课堂作业让学生带到课后去思考、学习。让学生去查阅声乐理论文献、书目或与作品内容相关的文学、史学等书籍资料,并在教学记录本上将问题进行记录,以便回课的时候直击主题。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这种启发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探寻,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主动求知的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最后,传统的音乐教育仅仅把学生当成一个发声的“机器”来培养,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相应的演唱技巧就是合格的,而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这恰恰是传统声乐教育最大的问题所在。尽管声乐教育重在技能,但首先也是一种人的教育,其最终的“产品”是一个人格健全的“完人”,而不仅仅是一个会唱歌的“人”。苏格拉底式的教育,重点是在“人”,通过一步步的不断追问,唤醒被提问者的自我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这种方法在教学中非常有效,同样也适用于人生方面。通过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领悟古圣先哲高尚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追求,从而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崇高的价值追求。我想,这对于声乐人才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声乐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工作,把人格培养跟声乐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出具有完善人格的声乐人才,而不是只会唱歌的“匠人”。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从当前声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了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在声乐教育中的运用,以及给我们的一些启示。笔者认为,声乐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教育,更是一种理论教育。东西方的先哲们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思考。通过借鉴他们的理念,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提升理论素养,还能更好地指导声乐教学实践。当前,我国声乐教育急需要改革和创新。我想,这至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作者:邓雅娟 单位:湖南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