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神病患者指导意见

精神病患者指导意见

精神病患者指导意见

精神病患者指导意见范文第1篇

为了落实好《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逐步均等化的意见》、社会治安稳定化以及相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要求,为确保我辖区重型精神病管理项目顺利开展,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型精神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根据卫生部《重性精神病监管治疗项目办法》和《重性精神病监管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等相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 工作目标

1.基本建成覆盖全镇及周边、功能完善的重性精神病管理,至20XX年底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80%。

2.普及精神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病系统治疗的认识。

二、工作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2.领导小组职责 李广平院长:全面负责全镇重性精神病患者相关工作;

董仲均副院长:负责全镇重性精神病处臵及相关治疗指导工作;

王志国办公室主任:负责重性精神病日常工作事物; 郭东兴会计:负责经费及后勤保障;

梁贵海医师、刘泽海医师:负责重性精神病健康指导及登记工作。

三、工作范围及内容

1、范围:全镇及周边范围内实施。

2、实施内容

①培训: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人员培训。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患者家属及居委会人员培训,增强家属护理、居委会人员相关知识和识别技能。

②信息收集:接受过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相关的专(兼)职人员在上级主管部门及政府指导下进行对我辖区调查,收集在医疗机构进行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重性精神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害),并做初步筛查工作,收集没有明确重性精神病诊断,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在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上级精神主管专业机构。

3.收集确诊病例资料

卫生院每一季度统计在档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汇总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专业机构。

4.病情评估

为重性精神病患者建档,重性精神病患者在纳入管理的时候,由上级专管部门及专业机构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为符合诊断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

5.定期随访

对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和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臵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的基础上按规定剂量范围内进行调整,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进行诊治,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将患者转至上级专业机构处治。

6.患者报告

发现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形象行为者为疑似精神病患者时,应及时报告及协助有关部门处臵。

7、健康教育、康复指导

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发放精神病科普宣传资料,讲解精神病护理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病的歧视和误解。

精神病患者指导意见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方法 对205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开展示范指导、训练、特权强化等,观察3 mo~6 mo,对实施效果进行评定分析。 结果 经过3 mo~6 mo康复期的心理护理后,81.95%的患者不随地大小便,不正确的姿势完全纠正,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18.05%的患者的不正确姿势基本纠正,基本能自理生活;75.61%的患者能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24.88%的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并胜任一般性工作;10.8%的患者能独立经营小本生意;28.3%的患者能协助亲友经营生意,康复总有效率100%。 结论 心理护理能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关键词】 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1],约占住院患者的50%左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开展心理护理,可纠正其不良行为、提高社交功能及劳动技能和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为此,作者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了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5年6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实施心理护理的205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入组标准:(1)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2]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精神症状缓解/或消失,自知力恢复/或部分恢复,病情基本稳定。(3)排除脑器质性及其他躯体疾病。入组病例中男125例,女80例;年龄16 a~51 a,平均(36±11.5) a;已婚132例,未婚73例;病程3 mo~10 a。

1.2 方法 对入组病例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的心理护理,定期组织学习,开展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厌烦住院,期盼早日回家,重返社会以及自卑、怕被人看不起等心理特点,采用示范指导、训练和互教互学、互相督促等方法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社交与劳动技能康复训练,纠正不良行为及习惯。观察3 mo~6 mo。

1.2.1 示范指导 示范指导就是训练患者重新学习正确的行为姿势,掌握与他人交流的技能与方法,鼓励患者仿效,改正不良行为及不良习惯。首先,医护人员向患者示范性的讲述与不同人群以及与异性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举止,谈话时面部的表情与客人的距离等。示范走、坐、站的正确姿势。同时,讲授衣着整齐,关心他人与讲卫生的重要性。纠正不爱讲话,学会与人交往的方法,督促患者模仿学习。当患者取得一定成绩时则给予反复强化,最终使患者重新掌握正确的行为模式与技能。

1.2.2 行为训练 训练从行为姿势,日常生活开始。培养患者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躺卧。同时制定详细的生活制度,作息时间。从早晨起床、整理床铺、洗漱、就餐、洗刷餐具、集体活动,到晚上睡前洗脚等全部生活起居。在示范、训练与督促下,由患者自己独立完成。每天分别在上、下午由患者之间相互开展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方法与技巧。工作人员边检查边指导,鼓励他们互帮互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凡是示范训练做不好或做的不认真的,工作人员则反复进行强化训练并协助其完成。指出动作不到位,做不好的原因,教其掌握正确的姿势及语言的基本要领。同时反复强调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重返社会和正常人一样为国家效力,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我们在注重训练患者掌握劳动技能与纠正不良习惯的同时,更注重训练患者学习与他人交往的基本方法。如见到长辈与领导时如何请安问好,和同辈在一起时如何做到文明礼让,在谈及个人经历与家庭情况时如何掌握分寸,在与异性接触时如何做到既大方又得体。训练时间3 mo~6 mo。

1.2.3 特权强化 特权强化也是心理护理的一种手段。当患者的行为姿势恢复正常并能自理日常生活,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时,给予一些特殊的待遇。患者经工作人员同意后可以自由出入病房,不穿休养服,自由外出购物。同时将患者的进步告知其亲属,以得到亲属的支持与帮助。患者外出返回病房后将自己外出后的所见所闻及感受与病友进行交流。激励其他患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与训练。在患者及其亲属真诚的要求下,医护人员可以与其按AA制共同进餐,以示医患之间的人格平等。这也是增强患者自信心,消除悲观心理的有效方法之一。特权强化作为一种奖励制度,它对良好行为的建立,不良行为的纠正以及劳动技能、社交功能的恢复、巩固起着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实行特权强化不仅能激发患者已经恢复的正常精神功能,同时可以减轻病源性退缩,是强化患者正常生活的激活剂。

2 结果

经过3 mo~6 mo康复期的心理护理、示范指导与训练,本组病例收到满意的效果。不随地大小便,不正确的姿势完全纠正,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168例(81.95%);不正确的姿势基本纠正,基本能自理生活37例(18.05%);能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155例(75.61%);重返工作岗位能胜任一般性工作51例(24.88%);自己独立经营小本生意22例(10.8%);协助亲友经营小本生意58例(28.3%),康复总有效率达100%。

3 讨论

3.1 社会的歧视与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的不理解与偏见,使精神病患者的思想压力增大而导致自杀、自伤及伤人事件的不断发生。因此,了解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恢复期的精神病住院患者常有度日如年之感,当精神症状缓解或消失,情绪稳定,自知力恢复或部分恢复,患者期盼出院与家人团聚,渴求重返社会,重新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3]。但患者自认为低人一等,担心家人、亲朋好友及社会歧视等;如何解决患者这些现实的心理问题是康复期患者早日全面康复的关键。

3.2 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但能否全面重返社会涉及到社会的诸多方面。在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应该同情和关心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与劳动,鼓励他们积极向上的情绪与进步,谅解患者病中不理智的行为与言论,避免再次精神刺激,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方便。使患者愉快的生活和工作在社会大家庭中,这是康复期精神患者能否全面康复重返社会的重要因素。

3.3 心理护理在精神康复医学中的作用是药物所不及的。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一种精湛的艺术,是一门特殊的技能。它要求护理人员不但具备必要的医学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修养。精神科护理人员还必须熟练掌握精神患者的护理常规与精神患者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做好心理护理,促进精神患者早日全面康复。本资料提示,加强康复期患者的心理护理对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良好行为的建立,提高劳动技能与社交功能的恢复起着十分重要的激活作用[4]。

总之,通过加强心理护理,使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信念上由悲观变为希望,在意志上由懦弱变为坚强,在情绪上由消沉变为积极向上,在心理控制上由盲目变为自觉,在接受治疗上由被动变为主动。心理护理能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沈渔.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93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精神病患者指导意见范文第3篇

精神病患者因受特殊精神状况支配,并且较无自知能力,不愿配合治疗,所以在住院期间常发生暴力冲动行为。精神病患者的暴力冲动行为在受患者本人心理因素影响的同时,也易于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主客观因素较为复杂。有文献报道,到急诊室就诊的精神病患者中60%的患者曾经出现过暴力行为,给患者和被攻击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预见性护理和传统护理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经临床实践证明,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对预防精神病患者的暴力冲动行为具有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9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其中男42例,女48例;患者病程15d~6年,平均2.3年;年龄32~55岁,平均42岁;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者39例,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水平者41例。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年龄、文化水平以及入院常规检查方面进行比较,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采用精神科传统护理方式对对照组实施护理,比如了解组内患者过往病史以及曾发生的暴力冲动行为情况,进行四防护理,遵循医嘱对患者定时定量用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实时给予常规医疗指导。

1.2.2实验组方法 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计划,然后在相关责任医师指导下,根据具体的临床护理计划对每例患者制定相应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防止暴力冲动行为的产生。医护人员要及时有效地做好组内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从自身做起,了解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冲动行为的危害以及有效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医护人员应多和患者交流互动,增进对患者的了解,掌握患者的生活习惯、病情变化等。在交流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应尽可能使患者所提出的合理要求得到满足,这可以让患者在心理上逐渐接受医护人员的系统性护理,同时也可让患者产生较为良好的治疗依从性。相关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安全意识,加强病房管理,对新入院、返院患者要严格检查,严防危险品带入病室。家属探视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其能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患者的安全防范工作[2]。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也应该定期组织患者参加适当的娱乐性活动和集体性活动,比如可以打扑克、手工制作、下棋、看电影等,不仅可以增进患者之间的融洽关系并丰富病房生活,也可以减少患者旺盛的精力和分散其注意力,使他们再次发生暴力冲动行为的可能性降低。

1.3评定标准 由护理人员系统记录在住院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发生暴力冲动行为的次数、每次暴力行为发生日期、住院总时间、治疗后精神状况、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等数据。治疗后精神状况满分10分,满意度评定分别为优秀、一般、较差三个等级。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处理案例数据,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发生暴力冲动行为次数对比 对照组出现自伤情况4例,伤人情况11例,恶意破坏物品6例,共计21例;实验组出现自伤情况1例,伤人3例,恶意破坏物品5例,共计9例。

2.2两组患者出院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在暴力冲动次数、住院时间、出院精神状况三方面对比明显(P

2.3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两组患者中,对照组总体评价一般,而实验组总体评价优秀。优秀与一般两项对比明显(P

3 讨论

精神病患者指导意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高血压;护理

【摘要】 总结39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本文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认为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治疗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36例精神症状缓解,血压控制平稳出院,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症状改善目前仍住院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相当重要。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高血压;护理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的精神病。多在青壮年起病,病程迁延,缓慢进展[1]。高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可使收缩压或舒张压高于正常或两者均高[2]。高血压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疾病原因和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伴发高血压的发生率增高。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病,加重了患者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损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功能。本科从2008年7月—2010年7月共收治39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对其实施了有效治疗与护理后,精神症状得到缓解,血压控制平稳,现将护理体会整理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9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44.3岁。精神分裂症符合ccmd-3的诊断标准;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排除其他躯体疾病。经精神科医师会诊均处于疾病稳定期,符合二级开放收治要求。

1.2结果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已有36例精神症状缓解,血压控制平稳出院,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症状改善,目前仍住院治疗。

2护理

2.1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一般缺乏自知力,否认自己有病。对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失眠、烦躁等各种不同的精神症状。对治疗及护理不配合。护理过程中,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病人认识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护士按照患者的病情特点,采用不同的接触方式,通过语言及非语言信息,指导患者学习适应。在与患者接触中护士注意从患者的角度理解其心理,满足各项合理要求,尊重患者的权利,创造安全感、信任感和愉等精神环境。护士多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和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其能充分地了解疾病,认识坚持服药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2治疗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精神症状影响经常出现拒绝治疗的情况,如拒绝服药、藏药。护士必须严格执行医嘱,保证药物准确按时地摄入。做到不同服药时间段的药物均按医嘱准时发放,各班次做好交接,做到服药到口,服药后检查口腔。经耐心劝说仍拒绝服药者,征求医生意见后可将精神科药物碾成粉状放入菜汤中服用。如发现患者有呕药行为,服药后至少观察30min,不能离开视线。切不可将药物发给病人让其自行服用。对于不配合治疗的患者要反复多次耐心的与其讲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尽早的取得患者的合作。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强迫治疗,如使用约束保护等,保证医嘱顺利执行。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对于无症状者更应强调。遵医嘱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测量血压变化判断疗效,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硝苯地平有头痛、面色潮红、下肢浮肿等不良反应。某些降压药物及抗精神病药物均可引起性低血压,可服药后卧床2~3h。

2.3病情观察定时为患者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让患者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注意观察躯体状况仔细倾听患者的不适主诉。如患者出现头痛症状,嘱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时动作要慢。可向患者解释头痛主要与高血压有关,血压平稳后头痛症状可减轻。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术,如音乐疗法、缓慢呼吸等。如患者诉有头晕、眼花、视力模糊等症状时,嘱其卧床休息,如厕时须有人陪伴,如严重者,应协助在床上大小便。如患者出现乏力、头晕、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应采取下肢抬高位平卧,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定期监测血压,如发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呕吐、大汗、视力模糊、面色及神志改变、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立即通知医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协助生活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安定患者情绪,必要时遵医嘱予镇静剂。连接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尽早应用降压药物,用药过程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避免出现血压骤降。护理过程中通过观察患者在各种治疗及日常活动中的表情、言语、行为动作,掌握和了解疾病状况、心理状态和对治疗所持的态度等。

2.4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清淡饮食。经常向患者讲解正确的饮食对血压控制的重要性。限制钠盐摄入,每天低于6g。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多食绿色蔬菜、新鲜水果、豆类食物,芹菜、蘑菇、木耳、虾皮、油菜、紫菜等食物含钙量较高。减少脂肪摄入,补充适量蛋白质,如鱼类、蛋类等。少食动物内脏、油炸食品、蛋黄、肥肉等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3]。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极易引起便秘,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多饮水可预防便秘,用力排便可使收缩压上升,严重可致血管破裂。戒烟戒酒。肥胖患者要控制体重,控制总热量摄入。

2.5健康宣教护士要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高血压病的知识,使患者对高血压病有正确地认识,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纠正不良心态和错误的认识。高血压发病与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精神紧张,防止体力过劳。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午休控制在2h内,晚上9点前就寝,保证每天有8~9h以上的睡眠时间。白天鼓励并督促起床活动。高血压患者的锻炼方式要量力而行,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体操、太极拳等。散步是高血压患者理想的锻炼方式,可在早晨、黄昏或临睡前进行,每次15~30min,每天1~2次,速度可按患者个人身体状况而定。宣教中应告知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指导患者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方法:避免长时间站立;改变姿势时动作缓慢,尤其是从卧、坐位起立时。教会患者注意“三个半分钟”夜间醒来先静卧半分钟,再坐起半分钟,再双下肢下垂半分钟,然后下地活动。

3小结

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越来越多,由于患者自知力受损及家属在提供病史时也不完整,所以医生和护士在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应认真细致切不可马虎了事。客观有效地观察病人的躯体症状和体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沈渔?.精神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93.

精神病患者指导意见范文第5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效果评价

目前为止,医学方面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致病病因尚不明确,部分学者认为,其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还有一种理论认为其致病因素为: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谷氨酸生化假说、多巴胺系统和谷氨酸系统功能失调等等;此外,不少医学专家还认为精神病患者会受到家庭环境、心理因素以及生活事件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发病[1]。最为常见的精神病症以思维、情感、行为等诸多方面的障碍,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该病易发青壮年。本篇文章将针对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患有精神分裂症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75例;其中男性患者8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在21岁~62岁,平均年龄(42.58±3.6)岁,病程在4年~14.3年,平均病程(8.6±2.3)年;所有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规定,且均无严重的身体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康复护理,具体内容[2]为:①重视生活环境。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比正常人敏感,因此患有此病的患者需要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医院可根据病症级别的不同对病区进行划分,这时护理人员需保持病房内环境的整洁、安静从而营造一个温馨的修养环境。②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很多患者心理负担沉重,因此特别容易出现激动、暴躁等不良情绪,这时医护人员就需要足够的耐心进行细致的护理。当患者入院治疗时,医护人员应问明患者情况,主要是年龄、教育程度以及可能导致的发病原因等基本资料,有利于医护人员实施具体的护理方案。另外,还应将精神病的常识介绍给患者家属,使患者家属能够粗略的认识到该病症,并将有效的治疗方法告知患者,不要给患者家属施加心理压力,通过情感及言语的交流,增进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对患者安慰、劝导,增强患者自信心及战胜病魔的决心,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生活技能护理。患者多是缺乏社会功能,因此很多患者自理能力不强,无法适应社会环境,特别是长期住院或在家不外出的患者很难再次步入社会。因而为了使患者能更快的回归社会,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生活技能训练;首先制定康复目标,再进行情绪训练、行为训练以及智力训练等,确保患者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其次教导患者进行社交活动,交朋友、表达感情、与他人思想交流等等。行为技能作为生活的基本技能,务必要使患者能够按照场合要求进行穿衣,不同的天气增减衣物;使患者能够做到基本生活自理,例如打扫卫生、叠被子、换洗衣服等。④用药指导。将坚持服药的意义及自行减药或停药的危害告知患者,必要时可叮嘱患者家属对其进行监督并进行复诊,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药物剂量,叮嘱患者千万不可自行调整药量。

1.3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χ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P

2结果

护理结束后,护理组在各项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精神分裂症作为严重的精神疾病,易发于青壮年,其中有2%左右的患者都会造成终身痛苦。患者通常表现为行为异常,患者突然间发生发呆发愣、自言自语、不知羞耻、生活懒散等。此外,5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幻觉,语言性幻听则是最常见的幻觉;不仅如此,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敏感多疑,疑神疑鬼的情绪。

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最有效方法为药物治疗,同时良好的护理对治疗也有着重大意义。通过本文研究可知,护理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护理,通过生活、心理、技能多方面全方位的护理,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病情,使患者在各项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