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因材施教大学语文论文

因材施教大学语文论文

一、因材施教的现代意蕴

(一)行为目标的变化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在古代个别教学的背景下,所谓了解学生就是了解某一个教育对像,其实质是针对个体的个性教育。但这种一一对应的教育方式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却有不可操作性,因为现代教育的施教对像已从面对面单个的学生状态变成了以院校、专业、班级为单位的集体状态。因材施教之“材”即教育对像可以分为个人和群体,故在规模化发展的高等教育中,今日所因之“材”更具群体性特征,从教育需了解单个学生的出身、智力、性格、气质、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异转向了面对大规模的群体的普遍的、具有共性的公众需求的现实层面,这是目前因材施教现代化改革的实质性变化。

(二)行为策略的改变

受教对像的群体化,导致了因材施教原则的践行策略的存在状态也会有相应变化,具体说来表现为:

1.师生定位上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必须讨论教学活动的主体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多被认为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老师独具慧眼先明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再因势利导去授业解惑,强调的是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但在规模教育的教学舞台上,受教对像的多层次、群体化的复杂局面决定了教师不能再局限于演独角戏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求教师先了解受教群体大致的来源、基础、能力、兴趣的分布类型,再分类分层,进行分类施教。同时,即使在同一级层与类别受教群体内部,教师也面临着了解学生中差异的统计分布,不可能作到绝对的整体把握,故在这种复杂群体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只有把“交往”、“对话”、“互动”等因素列入课堂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上,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和主动精神,所以现代教育的师生主体定位中,教师应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受教过程中的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再去实现创造性的教师主导,构建新型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这才是因材施教教学活动的新的内涵。

2.资源整合上在教学实践中

因材施教之“材”不仅指不同知识类型的学生群体,还有另一层含义,即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及使用何种相应的教学手段。在现代语境下,因材施教不仅意味着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教学,还意味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又是与周围诸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不断交流中才能实现的,所以现代的因材施教不再是传统的师生直接对话,而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发展系统,是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资源的整合,是在施教者分析受教群体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在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中作整体的改革。总之,是“指向学生个体的巨大变化、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社会的巨大变化等所有与教育有关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

二、大语改革背景下,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理念上的认识是抽象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价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体现。如何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实现大学语文的因材施教?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明确不同专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性与目标定位,微观上对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和实践。

(一)课程定位上

专业特色基于大学语文课程本身的功能属性的多义: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并存,故欲践行因材施教原则必须以厘清各类型院校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前提,去有所侧重,以此确定各具特色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区间。温儒敏先生于《大学语文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一文中说“大学语文现在最关键的是地位和定位没有弄清楚,特别是定位。”具体来说,如理工农医专业应注重针对性、实用性,突出其社会功能,故此类专业的大语课程应偏重其工具性,注重培养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工具性、人文性并重,偏重大语中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艺术师范类则是人文性、审美性为主,重点应于大语课堂中去作人文精神与美感美德的培育。在夹缝中找到自身的坐标并准确定位,是各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定位准确后,才有相应的学分设置、教学计划、教材教法的区别,定位是风向标,定位不同,指向上才会凸显差异。

(二)教学内容上

多元组合因材施教的“因材”不仅应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和需要而且还应指凭借适当的课程资源,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强调教学上的因材施教,必先保证教学内容、课程资源上既具专业特色又能满足学生多种需求,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做法值得借鉴:

1.创建多元组合的课程结构体系所谓多元组合的课程结构体系

是围绕大学语文课程,学校打破单一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群体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可供选择的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以便于不同兴趣、不同专业的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门类组合。如可设置一门《大学语文》必修课程,下设《新闻写作》、《文学名著鉴赏》、《影视欣赏》、《演讲与口才》、《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等专项选修课及各种与专业结合的学科写作课程作为活动课程。这种多元组合的课程设置本质在于不同群体的学生有机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多方面的兴趣,从而运用自己的优势智力,完成大学语文的学习目的。

2.开展专题式讲座借鉴《百家讲坛》的模式

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专题,开展文化文学专题的讲授模式。在文学史的脉络下,每个专题以经典篇目为主线,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点,开设诸如:文学与音乐、文学与建筑、文学与绘画、诗歌与艺术等不同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从文学、史学、美学等多方面感受文学文化的魅力。

3.自筹自编体现专业特色的大语教材

同一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不一定只依靠其一,只有单一的一种,而是可以尝试不同专业分别选用不同的大语教材。在编著过程中,尽量选取更多与专业背景、学生专业思维、专业兴趣紧密的篇目。如艺术类专业可以适当增加介绍艺术人生与艺术门类的作品、农林业学生可以适当增加反映农业科技领域的科普文章如沈括的《梦溪笔谈》节选、理工科类专业可以涉及科幼小说等……保证授课内容贴进专业、与专业有连接与切入点,学生当然会有兴趣。

(三)教学方式上

不变与万变教学方式应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谁来教,二是如何教,即教师与课堂教学方式。从大学语文教学体现专业差异来说,建议教师不变,教法万变。因材施教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最终还是靠教师来实施。由此,我主张同一院校中不同专业的教师应相对固定,一个教师最好只固定教一个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这样便于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去积累与自己所教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有更多精力去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教学,课堂上更紧密地讲授与相关专业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从而拉紧专业学生与大语教师之间的距离感。在不同专业授课教师相对固定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教学方式的灵活多变,因人而异。如理工科学生对文学艺术其情感体验、审美能力、想像力相对较弱,但善于推理、长于逻辑,故可以尝试“创设情境法、”、“启发式”、“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等;艺术类学生审美能力、欣赏能力较强,但思维不深入细致,故可以多采用“实践体验法”如“诵读法”、“视听法”、“讲故事法”等方式。总之,以不同之“材”的特点为出发点,教无定法,因材施教。

(四)考核方式上

注重过程评价体系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亚于教学过程本身,合理的评价能把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倾向传导给学生,发挥着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传统的“定性评价”其重视结果、忽略学习过程的评判方式,已逐渐证明了对学生多向度个性发展的不利,而教改语境下提出的“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则更强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参与程度、知识选择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个性反应,其实可以看作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因材施教”思想的回归。这种专注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方式,是将平时成绩采用模块化评价从日常教学中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按能力侧重点将考核内容分成几个模块,最后汇总算入期末成绩,只是具体到大学语文上则是过程化考核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如理工科学生可分为“文学知识”、“作品赏析”、“科技论文写作”、“小组专题研究”等等几个模块,并合理设置百分比。同理,艺术专业学生可多加入“根据文学作品创作”模块,根据具体的作品去谱曲、编舞、绘画、制作flash作品或广告创意……打通文学与艺术、文学与科技等领域,让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文化素养与创造力,其结果必然是教师的考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更有实用性,必然会调动学生学学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大学语言课程的教学效率!

作者:王凡单位:汉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