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认知能力培训

认知能力培训范文精选

认知能力培训

认知能力培训范文第1篇

摘要:适应性绩效是顺应组织快速变革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文章简要介绍了适应性绩效理论提出的背景、适应性绩效的内涵、结构以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方面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任务绩效;关系绩效;适应性绩效

一、适应性绩效理论提出的背景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效益都是其关注的焦点和追求的目标。而组织效益是依靠许多个体的工作绩效来实现的。因此,如何有效地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持续提高他们的绩效水平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组织行为学领域,有关员工工作绩效的研究基本上可归为两种取向,一种是考察哪些因素影响了个体的工作绩效,以及这些因素与工作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另一种是探讨绩效本身的内涵和结构。在后一取向中,Borman等人(1993)提出的二因素绩效模型是比较典型的。他们在综合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地将工作绩效划分为任务绩效(TaskPerformance)与关系绩效(ContextualPerformance)两个维度。任务绩效是组织所规定的、与工作任务效率直接相关的行为,和特定工作任务中核心的技术活动有关;关系绩效是与工作任务间接相关的自发行为、组织公民性、组织奉献精神以及与特定任务无关的绩效行为,它为核心的技术活动提供了组织的、社会的和心理的环境。

然而在21世纪,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企业外部竞争的日趋白热化,变化和动态性成为现代组织的主要特征之一,这就要求员工经常面对不确定的工作情境、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但Borman等人的绩效模型却忽视了个体对新任务和新要求的适应情况的描述。针对这种情况,Allworth等人(1997)提出有必要在任务及关系绩效的基础上增加关注员工应对变化的适应性绩效(AdaptivePerformance)成分,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适应性绩效独立于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Pulakos等人(2000,2002)则进一步对适应性绩效的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的开展弥补了以往绩效理论的不足,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绩效内涵的理解。

二、适应性绩效的内涵及结构

适应性绩效是指广义上的适应性行为,即当工作要求和条件发生变化时,个体在一个任务上的学习能够有效地迁移到另一个任务上的行为。Pulakos等人(2000)运用关键事件分析技术对来源于21个不同工作岗位的关键事件进行分析,并通过因素分析对采用“工作适应性量变”获取的来自24个不同工作岗位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均显示适应性绩效包含八个维度,具体而言:

1.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动态变化性的工作情境要求个体能够解决非典型的、界定不明确的问题,包括在复杂情境中使用独特的问题解决方法;能够不受己知条件限制进行思考,产生富有创造性的想法;整合表面上似乎不相关的信息,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当现有的工作资源不足以完成任务时,能够创造性地获取并合理地使用资源。

2.处理不确定性工作情境。工作情境的不确定性可能源自很多因素,如组织结构重组、外部资源变化等。在这种情况下,个体需要适应不可预测的情境并采取合理的行动加以应对;甚至在必要时能够在了解全部情况之前就采取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行动;在不可预测的事件发生之后也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计划或行动以应对之。

3.学习新的工作技术和方法。一方面,为了顺利地完成现有的工作和任务,员工需要通过学习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以适应工作流程和程序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更新以及组织和工作的日趋动态化,个体必须学习和掌握未来工作所需的新的工作方法与技术,以便能够执行全新的任务,或为新的工作和职业生涯做准备。

4.人际适应性。随着更多的企业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个体人际适应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这种适应性包括与他人相处时展现灵活性,保持开放性,善于倾听他人的观点;与新的团队、同事及顾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敏锐地洞察他人的需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适应不同的人际类型,以及对他人施加影响以便有效地开展工作等。

5.文化适应性。在组织层面,个体要能够学习和理解不同组织或团体的目标、规则、价值观以及文化氛围,以融入其中并与其他成员和谐相处;在国家层面,个体需要具备学习新的语言、习俗的能力,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传统,理解他人的行为方式,必要时愿意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尊重他人的风俗和价值观。

6.应对工作压力。研究发现许多工作包含了对冷静处理压力、管理挫折等方面的需要。也就是说个体在面对压力情境或要求较高的工作任务时,须能保持沉着冷静;对出乎预料的信息或情境不会做出过激的反应;面临严峻的问题时,能采取建设性的解决方法;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那些寻求帮助的人,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7.处理紧急事件或危机情境。紧急事件的适应性是有别于知识、能力等个体特征的一个适应性指标。这种适应性包括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客观地看待和处理当前的危机情境;能够采取适宜的措施应对生活中的威胁或危急状态;在危机中保持清晰、集中的思维以迅速地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8.身体适应性。很多工作要求个体迅速而有效地适应不同的不良物理环境条件(如过热、过湿、过冷、噪音以及交通不便等)。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个体需要强迫自己采取措施来调整身体状况,以完成非常艰辛而苛刻的工作任务。

三、影响适应性绩效的因素

Pulakos等人(2002)的一项研究考察了适应性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人格中的成就动机对适应性绩效的预测力最高,以往的适应性经验次之,再次是认知能力。成就动机是人们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和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人们之间成就行为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行为的目的性、主动性和坚持性三方面。显然,这三个方面对个体能否适应新的情境起着决定性作用。以往的适应性经验又可称为晶体智力,即它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会像晶体结晶一样不断地增加。个体如果具有适应某些特定情境或环境的经验,那么未来当他们身处类似的情境时就更有可能获得成功。认知能力对个体的适应性绩效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事实上,纠正自己的行为以有效地处理大量不同的、变化的情境正是高水平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功能。有学者认为个体的认知能力就是使自己的过去经验适应新任务、新情境的能力。认知能力也会通过工作知识的获取影响适应性绩效。认知能力高的个体学习工作知识更快,获得的工作知识越多,适应性绩效的水平就相应越高。

四、适应性绩效理论的实践意义

1.工作分析方面。工作分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适应性绩效理论改变了传统的绩效结构,这就要求对工作分析的内容与程序进行重新建构。适应性绩效概念的提出,使原先的一些经典工作分析模型的不足之处(如未能囊括工作情境中的一些重要方面)暴露了出来,新的工作分析模型亟待建构。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有必要运用关键事件分析技术,详细地记载、区分工作任务的不同成分,将适应性绩效行为系统地包含到正式的工作分析中去。

2.招聘与选拔方面。适应性绩效理论表明组织中某些岗位任职者不仅要具备与任务绩效相关的胜任力,也要具备创造性、人际、工作压力处理、不确定性应对、紧急事件处理等方面的胜任力。这就对人员招聘与选拔的工具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人员选拔比较多地关注任务绩效的有效预测指标,即认知能力。但适应性绩效的最佳预测指标是人格中的成就动机,这说明在人员招聘与选拔过程中增加对人格测验(尤其是成就动机测验)的使用将会提升整个选拔过程的附加值,进而提高测验的整体效度。

认知能力培训范文第2篇

驾驭就是对各类不同特定人才,有一个全面的、综合的、动态的、有效的控制、引导能力。确切地说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就是要对人才开发工作的环境和局面进行科学控制,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世界经济趋向全球化的进程中,认识市场经济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把握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用市场经济的眼光和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开展工作,必须具备对新的市场经济环境的认知能力、科学的战略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自我控制约束能力和提升基本素质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这样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加快发展步伐,有效增强科学战略决策能力。基层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把握市场经济新环境的认知能力的开发。提高对市场经济环境的认知能力,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定期培训。各单位应该每年分层次对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轮流培训一次,进行经济发展专题、市场营销、行政法、战略管理、科技创新管理、公共政策等内容的培训。培训形式实行“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理论讲授和实践考察相结合。重点围绕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进行学习。此外,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不断自学,获取各种知识,扩大知识面,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第二,注重把握科学战略决策能力的开发。提高战略决策能力,就是要认真读书学习,扩大基础知识面,增强专业知识的深度和精度,为形成和提高决策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在仿真的决策情境中进行专业训练,以提高自己决策思维的敏捷性,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对复杂决策工作的适应性,要不断总结经验,在日常的领导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

第三,注重把握公共关系处理能力的开发。公共关系处理的基本原则应以事实为基础,以对公众的广泛和细致的研究为依据,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全员的公共关系为保证,要强化能力训练的各项基础。如树立端正科学的公关意识,培养豁达宽和的性格,积累广博的知识,培养良好的公关心理素质以及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的经验,还可以通过举办公关能力培训班、聘请专家亲临指导、充分利用传播媒介和情境模拟训练等途径来提高公共关系处理能力,提升良好的整体素质。

第四,注重把握自我控制约束能力开发。提高自我控制约束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党性锻炼,增强领导干部自我“净化”能力。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加强党性锻炼,增强自身抵御能力,防止少数领导干部把手中的权力当作谋私手段,搞权钱交易,防止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思潮面前迷失方向,做到自警、自醒、自立、自强,筑牢反腐防线,提高自我控制约束能力,始终把自己放在群众的监督之下工作。

第五,注重把握领导干部具备人才开发能力。人才开发能力从根本上讲就是力求最大限度地挖掘、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潜能的能力,就是通过选拔、培养、组合、调配、引导、激励等各种手段,使人才资源的整体潜能最大限度释放出来,从而力求达到最佳工作效果的能力。

认知能力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孤独症;认知心理;心理干预

Absrtact:Cognitionpsychologytoautismchildrenisaninportantdirectionofthetheroreticalresearchofautism;Thereareimportantguidancefuncitionstothepreventionandtreatingthechildren’sautisminitsresearchresults.ThistestdependonHuicongChildrenRecoverintheTrainingCentreOfGanzhouJiangxiProvince,itsintroducepresentofcognitivetheoreticalresearchcurrentofsitiation,analyzethecharacteristicofcognitonpsychologytoautismchildrenandthewayofpsychologyinterventionofcognition.Onfinally,combinemyexperienceandrelevanttheory,analyzethetheoryshouldpayattentionandemphasizeinusing.

KeyWord:Autism;CognitionPsychology;PsychologyIntervention

引言:

孤独症(Autism,也称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最初称为婴儿孤独症,现今又统称孤独症孤独性障碍,由美国精神病学家Kanner首先报道。目前国外在孤独症认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理论”假说上,它被认为是了解孤独症的一个很好的心理学途径。国内对孤独症儿童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儿童精神医学领域,教育干预、行为训练等成为孤独症患儿康复的主流,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心理研究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与训练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这也使得儿童孤独症的认知理论成为当前儿童孤独症研究的一个热点。

一、当前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心理理论现状

1.国外相关研究: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心理理论研究在国外已研究得比较深入,已有三大比较成熟的理论解释孤独症:心理理论缺陷、执行功能障碍和弱中枢性统合理论,这些理论能够对心理疾病统计手册(DSM-IV)规定的诊断孤独症的几种行为特征作出较好的解释。

(1)心理理论缺陷理论(theoryofmind,TOM),不同学者将其译为心理理论、心灵理论或心的理论等。TOM能力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解释和预测的能力,因此被认为是社会认知和人际交往的基础,对人类个体的正常生活交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孤独症的核心障碍就是沟通障碍,TOM能力的缺失可以解释孤独症患者在社会交往、人际沟通中的种种表现,如被动交往、不会撒慌、固执、移情能力差等。因此心理理论假说被认为是了解孤独症的一个很好的心理学途径。

(2)执行功能障碍理论(executivefunction)。执行功能是个体进行问题解决时所必备的一组神经心理技能,涉及很多目的的指向性行为适应过程(如计划、抑制控制、注意、工作记忆),因此是一种复杂的认知建构。执行功能障碍假说可以较好的解释孤独症儿童的刻板行为。如反复的开关门、抽屉,重复的做某一个动作,或迷恋一些简单无意义的操作性行为。

(3)中枢性统合不足理论(centralcoherence)。也称中心一致性理论。一些学者认为孤独症是一种以信息加工不完善为特征的认知障碍,特别是无法依据上下文信息构建含义。由于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经常为常人所忽视的客体表面或个别特征所吸引,对客体语境缺乏注意,结果使信息加工发生在局部而非整体水平上。如较多的孤独症儿童认识大量的汉字,却不能理解由汉字组成的句子或故事。尽管相关证据不多,但是由于该理论涉及孤独症外显学习风格,因此受到很多关注。

(4)相关脑生理机制的研究。从生理心理学、脑成像以及解剖学等多方面的研究结果分析。几个主要的脑区表明,小脑和内侧颞页结构到前额皮质的广大区域,是与孤独症有关的最有可能的区域。现在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心理理论的损伤与大脑左内侧额皮质有关(布洛卡第8区和第9区)。关于执行功能障碍的一般观点是与额叶受损有关,具体是额叶的哪个部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揭示。至于中枢性统合理论的脑生理机制未见详细报道,可能与颞叶和顶叶多感觉区域皮质的异常有关。

2.国内相关研究:国内的相关研究基本上都是对国外孤独症儿童认知心理理论的验证,如蔡蓓瑛等人(2000)对49名孤独症儿童及30名弱智儿童进行了行为评定与社会认知的研究。表明表达障碍、病理现象、与同龄儿童交往障碍是孤独症儿童比较核心的问题;而心理理论(TOM)实验的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明显落后于弱智儿童,但高功能的孤独症儿童能够完成更高水平的TOM任务。此外,焦青对孤独症儿童心理推测能力进行了两次连续的研究,在对孤独症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2000)结果表明,生理年龄大同时伴随较高智力有助于孤独症儿童理解他人的心理,孤独症病症的程度与心理推测能力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同时他对10例孤独症儿童心理推测能力进行测试分析(2001),证明孤独症儿童能根据他人的愿望预测他人的行为;但在理解他人错误信念上表现出明显的困难,且不能理解他人有错误信念导致的认知性情绪。

在我国虽然有一些学者在认知水平上对孤独症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但是总体上还相对滞后,对孤独症儿童认知心理研究多数还停留在对国外理论的验证上。

二、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心理的特点

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心理与正常儿童有着很大的不同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认知方式上,孤独症儿童认知能力差,大多数孤独症儿童是场独立型的,对外部事物的认知是有限的、被动的,外部世界在他们看来与自己毫无关系,他们所感知的事物有限。他们认知的方式表面上看与正常儿童没有区别,都是通过人的感知觉器官来认知的,但是许多东西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意义,尽管事实上不是这样,因此他们所认知到的事物不是事物原来所应具备的一些属性,而是他们自身赋予事物的。例如积木,他们不能用来搭建一些模拟建筑,而是把它们当成陪自己解闷的一些东西。他们对玩具的玩法并不是原来玩具的玩法。

(2)在认知兴趣上,细心的家长和老师不难观察到,孩子的兴趣是对物体的某些特性感兴趣,反复触摸某些“光滑”物体的表面,如光亮的家具、雪白的墙壁、光滑的书刊封面、质地滑软的衣料、柔软的皮毛制品等,甚至产生依恋,但是对亲人却不产生依恋。由于缺乏变化与想象力,患儿常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重复一些身体工作,重复相同的生活,如反复给玩具排队,总要玩弄自己的脚趾,穿衣顺序相同,坚持某些物件的摆置形式,不能变动。一旦有所变化,他们会极为沮丧,别人变动,患儿便大吵大闹。对自己房间的任何变化也都会表示反对和不安,如家具的移位、装饰品的变化等。他们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3)在认知水平上,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水平低于同龄儿童,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大多少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严重不足,无法对周围事物进行合理的分析、综合、归纳、整理,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极度缺乏,许多儿童对人际交往、沟通中的最基本的语言都无法理解。患孤独症的孩子有时会聋,对声音没反应。正常孩子会被声音例如狗叫惊吓,而孤独症小孩会无动于衷。他们对疼痛、冷热也不太敏感,不爱交朋友,宁肯独自一人,很少会接触别人的眼睛。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低下,无法理解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不会用手势表示“再见”。不会理解和运用面部表情、动作、姿态及音调等。缺乏想象力和社会性模拟,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去用玩具“做饭”、“开火车”、“造房子”。有的患儿语言刻板,代词错用,如“我要”说成“你要”,或将自己称为他。与外界交流困难,不能将生词与其含义相联,用手势而不是语言与人交流。当然,以上所说的都是未经系统训练的孤独症儿童。

(4)在认知时间上,对于自身感兴趣的事会长时间的不转移注意力,但是对于家长或老师要求他们学习的东西则较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尤其是一些不注重教育方法的家庭的孩子的训练很难进行,而且极容易使孩子更孤僻。孤独症儿童要认知一些事物的属性要比正常的儿童更久。尤其是一些抽象的属性,他们根本无法理解。

三、孤独症儿童认知心理干预

虽然训练不能让孤独症患儿彻底痊愈,但训练对于孤独症儿童的矫治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孤独症儿童由于本身的发育障碍失去了正常健康发展的内在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只能眼看他们陷在自闭状态中而无可奈何。国内外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孤独症儿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与不教,教得是否得当,他们的发展方向是完全不同的。“好的方向”就是他们能够逐步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甚至在接受培训后从事某项工作而达到生活自立。否则听之任之,孤独症儿童是很难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好转的,相反往往会发展出愈加严重的情绪、心理、行为等障碍,使得他们周围的人甚至家人都感到越来越不能忍受他们。而由于被他人排斥,孤独症儿童的挫折经历就会越来越多,这将进一步把他们推向更加自闭的状态。由此,他们将终身成为家庭的痛苦和社会的负担。本人认为对孤独症儿童认知心理干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认知功能训练

认知能力一般泛指认识事物的能力、感知的能力、思维的能力等等。而孤独症儿童从婴幼儿时期起,认知能力发展就严重不足,无法对周围事物进行合理的分析、综合、归纳、整理;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极度缺乏,许多儿童对人际交往、沟通中的最基本的语言都无法理解。

(1)发展感知能力。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主要体现在个体之间及个体自身的差异性。因此,训练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能力是促进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首要环节。主要应做到增进感知觉的反应能力,扩大感知的范围,记住感知的内容。

(2)提高思维的运用能力。尽量让孩子对相同的物体进行归类,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连贯的动作,会寻找丢失的东西,能够记住地点、物品的名称,能够求别人帮助,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增进基本技能的学习

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学习能力的训练,不仅能起到有效促进智力发展和丰富语言的作用,还能很好的加强他们的认知能力。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学会认识方位、大小、多少等等。

3.丰富生活常识

同正常儿童一样,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发展也是从认识身边的事物开始的,只是被动些,应加以引导,使他们能认识自己及身边的人和事物,如知道自己姓名、性别、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家庭住址、家人的姓名及工作单位等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一些东西。作为家长在陪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应走到哪,教到哪。

4.具体的几种训练方法

(1)结构化教学法(TEACH),是根据儿童的学习特点,有组织,有系统的安排学习环境、学习材料及学习程序,让儿童按照设计好的结构从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把教学空间、教学设备、时间安排、交往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做系统的安排,形成一种模式,使教学的各种因素有机的形成一体,全方位的帮助孤独症儿童进行学习,TEACH计划的特点主要是采用视觉清晰、视觉重整、有规律的工作惯性及视觉指令等方法,使孤独症儿童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学校和家庭都可根据孤独症儿童的具体情况采用结构化教学。

(2)关系型发展干预,这是一种专门由家长来做的,有详细活动方法和评估方法的社交训练方法。它鼓励分享经历,强调父母的参与。它的目标是理解并欣赏多层次的经验分享;在共同管理的分享经验交流中成为平等伙伴;理解并评估其他人的独特性──他们的观点、意见和感觉;评估并努力保持持久的关系;在社交和非社交的问题的解决上,变得有适应力和灵活性;认识他们自己的能持续成长和发展的独特性。

(3)自然情景教学法,是在训练中创设一段情景,使幼儿处于生动、具体而有趣的情景中,去感知所训练的内容,从而获得知识、调节情绪或改变不良行为。

四、孤独症儿童认知心理理论应用中应注意和强调的方面

1.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1)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合理利用家庭资源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合理利用家庭资源。孤独症儿童的训练的操作者首先是家长,训练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家长是否对患儿有爱心、耐心,与孤独症患儿交往,使患儿先对训练者感兴趣,双方能相互沟通,这一阶段往往是最困难的阶段。尤其在早期阶段,把孩子交给“保姆”、“阿姨”是起不到治疗作用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其次,把要学的技能分成若干个细小步骤来完成,而不是一下子就全部教给他们。如教患儿正确使用筷子,先要把自己拿筷子的姿势展示给他;让他从数只筷子中捡出两只并粗细端对齐;用手握住他的手保持在正确握拿状态;反复进行直到他自己掌握握拿技术。当完成时便给予患儿适当的物质奖励(多为孩子喜欢的食品或玩具)。这种方法可能因患儿烦躁或放弃学习,所以在训练中要边教边做边鼓励。第三,训练时要动作)——言语——奖励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方法实际上是行为治疗中的“阳性强化法”。在教他们某一技能时,要不断讲解以增加孩子对训练的兴趣和减少不愉快情绪的发生。最后,在教育训练过程中,切忌操之过急,要有恒心。不可期望孩子在短时间内就能掌握一种技能。例如,“上厕所”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可能在很短时间内便学会了蹲马桶、擦屁股、洗手等一系列动作,并理解每一步的意义,但对孤独症患儿可能要半年、一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去掌握和运用。

(2)孤独症儿童的训练目标是教会他们一些有用的社会技能,如生活处理能力,如与人交往的方式和技巧,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能力等。这里主要涉及到的是社会教育环境。因此首先尽量为孤独症儿童提供较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因为当一个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后,即使他(她)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但如果被排斥在同龄伙伴的集体之外,获得良性发展的前景依然是渺茫的。家长可以让孤独症儿童上一些专门的孤独症儿童训练学校,当然条件允许和适合的话,可以让孩子与正常的儿童一起上学。其次,作为训练学校应在特教专家和心理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训练,而不应想当然的采用一些训练方法,训练的内容应系统和适合孤独症儿童,主要以让他们溶入正常人的环境为目标,训练时不宜要求过高或急躁,应多给予正面的强化,适当的运用一些适度的惩罚。

2.对能力不同的孤独症儿童应制订不同的认知心理干预方案。认知是人与人沟通的基础,也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存在着认知障碍,但不是所有的孤独症儿童的障碍都相同,有的平衡能力差,有的感知觉能力差,有的听力不太好等等,对于这些并不能千篇一律的采用一种训练方法,例如其注意听的能力很差,那么也就无法适应课堂教学,就应在注意听、听的记忆、听的敏锐度等方面进行训练。对于一些孩子的特殊能力应加以引导训练,例如有的孩子很有画画天赋,家长及教师就应在这方面多给予孩子鼓励。因此,在制定训练目标时,应根据其心理发展水平,本着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进行。

【参考文献】:

(1)周念丽.《自闭症儿童认知心理发展研究的回溯与探索》.中国特殊教育,2002(01)

(2)莫书亮.《孤独症的心理理论研究及其临床应用》.中国特殊教育,2003(05)

(3)孙永珍.《我国孤独症研究的现状》.中国特殊教育,2003(05)

(4)周耿,王梅.《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训练》.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5)[英]洛娜·温.《孤独症儿童家长及专业人员指南》.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蔡蓓瑛,孔克勤.《自闭症儿童行为评定与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心理科学,1998(06)

(7)杜亚松.《孤独症儿童的辨别和训练》.大众心理学,2000(01)

认知能力培训范文第4篇

一、开展社区美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开展社区的美术辅导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培养居民良好的心理素养。社区美术辅导的主体人群是老年人,他们在退出工作岗位后难免有失落感,通过学习美术可以减轻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同时美术也是非常适合老年人参与的一项活动,绘画可以陶冶情操、振奋精神,在绘画过程中其全身都会得以协调锻炼,当面对自己的作品时,也会产生成就感和喜悦感。儿童学习美术,可以锻炼感知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社区美术辅导能够保护和发展社区民俗文化。这更多地体现在传统社区和农村社区建设当中。传统节庆习俗和民族文化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长期形成的艺术文化具有群体性、环境性、趣味性、审美性等优势和特点,是社区居民从心底喜爱和推崇的艺术文化生活,能够从情感上产生依恋。此外,各种形式的美术培训能够营造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提升居民的艺术素质和审美层次。

二、社区美术教育的辅导原则

1.让教育内容与生活相结合。

在社区进行美术教育应当遵循相应的原则,首先需要遵从的一点便是让教育内容能够更好的和生活相结合。在社区展开美术教育更多的是针对中老年群体,其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太深厚的美术素养,也未必对于美术有极大的兴趣。在这样的基础上如果教学一些十分深奥且居民不容易理解的东西,这不仅很难被居民认知,这也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教育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则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这会让居民体会到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的东西,并且能够塑造他们的审美趣味。这才是更为合适的教育方式。

2.符合民众的认知水平。

在社区展开美术教育时选取的教育内容要能够符合民众的认知水平,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要结合居民实际的认知能力来选取那些易于被他们理解与接受的教育内容,并且采取他们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这将会让教育过程更有针对性,并且能够一点点实现对于居民美术素养的构建,这才是真正合适的教育策略。

3.注重寓教于乐。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原则,要让居民感受到美术课程的学习趣味,这样才能够让大家更积极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或者是丰富知识教学的形式。例如,可以让居民观看一些相应的影视作品,或者让大家欣赏一些著名的艺术品。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才能够营造好的氛围,这也是对于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的一种体现。

三、社区美术教育的教学策略

1.加强社区美术教育体制建设。

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推动社区美术辅导发展的必要前提。第一,明确社区美术辅导管理制度。要制定社区美术辅导各项管理规章和工作制度,将社区美术辅导发展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运行的轨道,明确美术辅导组织和居民个人在社区美术辅导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其行为。第二,形成社区辅导实体为主、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美术辅导运行机制。社区要利用各种题材和形式的美术辅导、文化资源,联合各种社会力量,举办社区美术培训机构,并发挥其组织、协调等作用。

2.整合有效的美术教育资源。

社区人员要善于整合有效的美术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各种值得利用的教育场所。例如,社区周边的艺术馆、博物馆等便是非常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可以组织社区居民进内参观,这也是对于居民的艺术涵养的一种培养。有效整合相关资源才能够让美术教育收获更好的成效。

3.扩充社区美术教育师资力量。

很多社区在进行美术教育时师资力量都较为薄弱,教师的专业性并不高,讲授的内容也缺乏吸引力。扩充社区美术教育的师资力量非常重要。一方面,应当全面提升授课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并且教师在授课前一些要充分备课,这样才能够带来质量更高的课堂。另一方面,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社区可以定期邀请一些名师来进行讲座,这将会带给居民非常好的教育与影响,并且极大的提升居民的美术素养。

4.丰富社区美术教育辅导活动。

认知能力培训范文第5篇

上海音乐学院的张晖介绍了法国的音乐认知教育体系,她建议音乐认知体系的培养要先于乐器的学习,音乐认知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始终并与演奏紧密结合。她指出法国音乐认知教育在理论上欠缺以及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衔接上的不足。在认知方面,她认为法国是“知”多过“认”,而我国则相反,因此我国在互补过程中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北京师范大学的李红菊博士基于“莫扎特效应”的研究,介绍了音乐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的影响。李红菊认为,学习的兴趣会影响学习的效果,甚至影响智力的发展,由于学业的压力、家长和老师的逼迫,学生在本身并不感兴趣的基础上学习课外特长,机械地投入,可能会降低认知能力的发展。青岛大学的韩忠玲指出在大部分高校中,有关音乐教育的课程存在音乐多、教育少,中小学工作的音乐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匮缺这一现状,因此,音乐教育方面的专业性课程应包含《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师技能》这四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二、关于音乐治疗专题

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陈硕的《“儿歌—节奏”训练对改善听障儿童言语障碍的实验研究》论文中,从听障儿童的言语问题入手,通过他们用骨传导的方式感知节奏的特性,同时借鉴了奥尔夫的节奏朗诵训练,采用边打鼓边念儿歌的方式加以训练。经过一个月的实验,发现被试的语言节奏水平均有所提高,言语障碍和紧张、焦虑的心理得到一定改善。陈硕在另一篇论文《一例孤独症儿童钢琴学习方法与效用的分析》中,针对一例孤独症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法,通过对这名孤独症儿童进行钢琴训练,提高了患儿的注意力,加强了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同时在舒缓紧张情绪和自信心的增强方面均有改善。

三、关于音乐表演心理专题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的郑茂平教授在论文《音乐表演“七因素”心理模型探讨———音乐表演偏离理论与实践研究之一》中指出音乐表演的学科理论与具有科学意义的实践研究相对滞后,特别是与表演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尤为缺失这一现状,并总结与分析了影响和制约表演行为反应形态和特征的七种心理因素。天津音乐学院艺术心理研究室主任谢鸿雁在《专家和新手钢琴演奏者乐谱阅读的眼动研究》论文研究中,采用眼动记录仪记录被试阅读简单和复杂五线谱时的眼动数据,考察了不同演奏经验的被试阅读不同复杂程度的单声部和多声部钢琴乐谱的规律和特点。此外,在声乐心理学方面,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徐行效介绍了中国“声乐心理学”和对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情况,提出用交叉学科思想指引声乐理论创新、宣传“部编教材”、开设“声乐心理学”课程和培训班等措施来扩大学科影响。

四、关于音乐与脑神经机制专题

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的蔡振家教授探讨了抒情歌曲“主歌-副歌”形式对于听众脑部活化形态及周边生理反应的影响,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发现副歌出现前后眼眶额叶皮质的活化区域的变化,以及聆听整首歌曲的情况下手指温度呈U形曲线等,总结出副歌的酬赏性质与抒情歌曲的引导宣泄效果。李小诺博士以两个音乐片段的音响刺激的fMRI实验观察以及音乐结构分析为例,阐述其“对人脑的刺激作用”与“音乐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和“音响信息刺激”与“音乐审美体验”的不同特征,并思考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实证性与人文性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研究“方法、理念、视野、胸怀”真正跨界的急迫性。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侯建成博士研究了多巴胺、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5-HTT)与精氨酸-血压激素1a(AVPR1a)对音乐的认知能力起到的不同作用,并提出音乐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应参照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方法,这将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进展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五、关于音乐能力专题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何昊先后提出了感觉运动失映射说以及反向模型来解释唱音不准的感觉运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导致唱音不准的感觉运动失映射存在着映射缺失和映射错误两种类型,并提出了这两类失映射的判别方法。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佟雪的论文《蒙特利尔音乐能力成套测试在中国青少年中的应用》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马谐的论文《3-5岁儿童对中-西音乐表达情绪感知能力的发展研究》也都从实证研究的方法出发对音乐心理学领域有关音乐能力方面的问题做出了相应研究。会上,何昊、佟雪两位代表和不少学者提出将“失歌症”的称呼改为“失乐症”更为恰当。七、音乐与学习专题中国音乐学院的王腾宇通过引进和研究美国NESS,测量中国专业音乐院校学生投入各项有效学习活动的程度,同时开展教学质量评估,旨在推动中国高校教学评估改革。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宋蓓对在英国伦敦大学举办的“音乐教育中的心智与脑:连接教育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作出评介。

六、会议总结与建议

1.本届会议的特点第一,从研究方法上,较之以前更加科学化、多样化、更加注重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得出的研究结果更具准确性,对实证研究的重视进一步加强;第二,研究成果多样化,除心理学之外,还涉及脑科学、统计学、测量学等学科;第三,在研究领域上,与神经、认知、景观设计接轨,还涉国外的研究成果及国际研讨会评介。宣读论文中涉及多种研究领域,其中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在此次会议上有较多的体现,应用性心理的研究较活跃;第四,学会新会员的数量占与会代表总人数的半数以上,呈年轻化发展,一批年轻学者的涌现让我们看到中国音乐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光明前景。

2.不足之处第一,到目前为止,开设音乐心理学这一门课程的院校还为数不多,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音乐专业的学生对音乐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存在知之甚少;第二,在跨学科问题上没有相关的理论支撑,论文没有说服力。其次,结论部分的方法策略的层次过于浅显,没有深入探讨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再次,在陈述论文的语言界定上不规范;第三,实证研究占论文总数比例虽然上升但比重还有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