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日本写实主义文学对中国的影响

日本写实主义文学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虽引进了日本化的写实主义,但由于受中国的传统及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影响,随之融入本土发展又产生了变异,形成了中国化的写实主义。纵观来看,中国的写实主义与日本的写实主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由于各自写实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轨迹不同呈现出很多不同点。日本近代作家坪内逍遥在1885年发表了文论著作《小说神髓》,提出“小说的眼目,是写人情,其次是事态风俗”【1】,这一写实主义文学观,不仅“奠定了近代小说论的基础”,也“解开了近代文学的序幕”。【2】日本近代没有同西方文学一样的发展轨迹,以写实主义开启近代文学的大门,而不是浪漫主义,很大程度与坪内逍遥有关。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文学并未与之同步前进,也使得其远远落后于西方,此种情况有悖于文明开化的时代要求,为此作家们纷纷寻找改良方法,树起全新文学观念,坪内逍遥以西方的进化论为理论依据,确立了小说在文学上的全新地位,实现了对传统文学观的超越。坪内逍遥又提出了以“真”为理念的写实主义文学观,以此实现了日本小说的近代转型。坪内逍遥的写实主义文学观认为,小说应写人情世态,真实、客观的描写现实生活,而“人情即人的情欲,就是指所谓的一百零八种烦恼”【1】。小说家的职责就是描写出这些千姿百态的人情“:不但揭示那些贤人君子的人情,而且巨细无遗地刻画出男女老幼的善恶邪正的内心世界,做到周密精细,使人情灼热可见。”【1】如此瓶内逍遥以描写现实是否真实、客观为依据。指出了新小说与戏剧小说的根本区别。

二叶亭四迷在坪内逍遥的影响下载1886年发表了文学理论著作《小说总论》,深化了先前的写实主义理论,为文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小说总论》论述了“形”与“意”的关系,打破了坪内逍遥的朴素写实观的局限。1887年二叶亭四迷出版了近代第一部长篇写实主义小说《浮云》,是其写实主义理论的实践。以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官僚机关为背景,以知识分子内海文三正直却失意的形象为典型人物,真实的反映出了明治社会的生活现状,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力量。日本写实主义在日本的成功发展对中国文坛产生了重大影响。《小说神髓》这一写实主义理论也深入影响了留日的中国作家。尤其是其朴素科学和进化论的文学观念。

二十世纪初日本写实主义文学思潮传入中国后,小说家们纷纷追求重写实而轻虚构这一创作理念。他们认为:“写实主义者,事本实有,不籍虚构,笔之于书,以传其真,或略加以润饰考订,遂成绝妙之小说者也。”【3】他们认为如实的直录事实,不但不会贬低作家们的艺术才能,更能体现出小说的价值所在。他们认为小说应该像一面镜子,映射出真实的现实生活,这种重实轻虚的文学观念在当时的作家和读者心中颇受欢迎,在当时的文坛颇为流行。

在中国,梁启超最早引进“写实”这一概念。五四时期写实主义文艺思潮在中国得到了大力的提倡和广泛的传播,成为“五四”文学革命的理论目标之一。提倡写实主义的新文学倡导者: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等人与日本的写实主义作家的不同之处便是把文学看作是改造社会,拯救国民的一种手段。他们不仅是文学家更是革命家、思想家。他们致力于推动思想革命,关注社会,体恤民苦,主张文艺必须要以“为人生”而且要改良社会、改良人生。鲁迅强调小说要深刻剖析社会“,提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中国的写实主义发展便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左翼现实主义。而日本文坛也意识到写实小说的一些弊病,从而转向与自然主义,并得到了长期的兴盛繁荣。不论中日写实主义文学有何不同,有一共同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对社会对民众的启蒙。

作者:邢莉单位: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