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师师德提升方法

教师师德提升方法

科教兴国,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其地位至关重要。而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核心,师德就尤为重要,其不仅是教师本人的道德品质问题,它还会深深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下一代人才的质量、民族素养、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

一、教师师德弱化的原因

首先大多数教师的道德品质还是很不错的,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兢兢业业地传道授业,但有一小部分教师在师德方面却不够好,具体表现就是只管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却忽略了育人的责任。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不仅仅体现在要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教其辨别是非,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然而在如今,很多教师并不把育人作为一种应尽的责任,只是重视知识的传授,单纯肤浅地把教书理解为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讲好即可;与学生的交流仅仅局限在课上短暂的时间,而且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互动,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与他们的实际需求,更不能对学生所产生的疑惑做出及时的指导。这样,学生就很难得到自身的突破。这种教育方式就是典型的教书不育人。

第二种是教师把自身精力都投入到科研上面,教育已经不是其工作的重点。这样的教师特别注重个人的学术研究,热衷于个人业务的发展,把教学作为一种负担,恨不得把自己封闭起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搞自己的学术研究,忽视了课堂教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学校本身对于教师的师德教育不够重视,往往更看重教师的科研成果、专业素质,并把教师的工资待遇、职务职称评定等与之直接挂钩。在利益、地位面前,不少教师迫不得已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科研上面,缺乏了与学生的有效沟通,疏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这就直接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质量和教育学生的思想方面大打折扣。而且,由于科研远比教书育人容易出成果,更加重了教师重视科研、轻视教学育人的思想。教师通过科研成果来提升自己、服务大众固然无什么不妥,但是教书育人作为一个教师的天职必须放在其工作的首要位置。

第三,教师太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奉献意识。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传播者,作为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教师不能仅仅看到自身的个人利益而忽视了自身职业的价值取向。教师的行为与价值取向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所教的学生,如果教师缺乏奉献意识与自我牺牲精神,唯利是图,价值观扭曲,那就必将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近年来新闻媒体频频曝光资深教授学术造假丑闻、论文抄袭等事件,其中功利化的价值取向、缺乏严谨的治学精神,严重损害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形象。

二、提升教师师德的措施

1.提升教师的自我约束力

教师应该严于律己,道德教育不是靠强制性的灌输与学习可以奏效的,更多的是需要自我约束。要实现教师道德建设的目标,就需要教师加强自我约束,需要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变成为教师自己内在的道德约束,变成一种个体道德标准与价值取向。教师道德的规范也是职业的客观性需求,只有加强自身道德建设,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力量,起到示范作用。

2.与时俱进,以人为本

教师也是普通人,因此相关部门要切实关心教师的利益,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待遇差的现状,真正略高于公务员,从而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提高精神层面的要求。要充分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将教师道德教育与教师自身的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通过提升教师的薪资待遇与社会地位来鼓励优秀的人才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为提高国民素养做贡献。没有足够的动力是无法完成伟大的事业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对于教师的各个方面的待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这些都还做得远远不够,教师的总体收入并不算高,这对于教师道德教育有着消极的影响。师德的建设不能只是局限于喊口号这么简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想要教师道德教育有所进步必须使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有经济保障。

此外,还需要创设一个能调动教师主观能动性的管理环境。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非常重要,整个社会必须形成尊师重教的共识,要让教师拥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使教师对师德的认识不断加深,这样,教师才能严于律己、兢兢业业,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奉献精神,拥有高尚的节操,并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作者:杨水红 单位:江西省教育厅国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