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探究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探究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日益规范,但是部分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认识、完善制度、规范流程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对策,以期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参考,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2014年《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对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楼宇建设、办公用房面积做出了详细规定,各地财政部门也相继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等资产的采购限额和最低使用年限。2019年开始执行的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作了较大修改,以上一系列政策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使用、核算、处置等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人员、制度、流程等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进行探讨,使固定资产能更好地为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提供保障。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及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等特点,在管理上受政策约束较多。从配置上看,固定资产的购置标准、金额、数量都受到相关规定的限制;在采购环节,单次或全年累计采购金额超过政府采购起点金额的,必须要执行政府采购,单项采购金额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必须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固定资产达到使用年限需要报废时,必须经过财政部门审批后方可处置,处置收入必须上缴同级财政专户。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资产的使用方法和监督方均有着积极作用。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规范了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各环节工作流程,有利于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保障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促进单位健康有序发展。对财政部门来说,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基本上来源于财政拨款,资产使用效果直接影响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财政部门及时、清晰地掌握各单位各类固定资产的运行情况,有效地对本地区所有资产进行调剂、划拨与统筹管理,避免重复采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固定资产管理认识不足。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基本上来源于财政拨款,所以单位管理层更重视编制资产采购预算和财政部门审核批复这两个环节,而对已有资产关注较少,不了解单位资产的整体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已有资产闲置或重复购买,浪费财政资金。管理层重购置轻管理的做法,会让单位其他人员忽视对已有资产的日常管理、保养和维护,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更甚者将单位资产据为己有,造成国有资产浪费或流失。

2.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单位规模、人员编制的限制,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无法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各环节由财务、采购、后勤部门分别负责,各部门只要有一个环节管理不当,就会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不了解上级部门对固定资产配置标准、购买金额的限制,会导致超标准配置,浪费财政资金;不熟悉政府采购流程,会影响资产的正常采购,严重的会违反国家法律;财务人员不掌握固定资产核算、计提折旧方法,就不能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无法为管理层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后勤人员忽视对固定资产的日常保养、维修,会降低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可能会导致固定资产提前报废。

3.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由于对固定资产管理不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往往缺乏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制度建设不健全,业务流程不规范,管理职责不明确。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在采购、验收、入库、处置等环节缺乏制度约束,易产生管理漏洞,会造成资产不符合配置要求、登记遗漏、提前报废或处置滞后等问题,降低资产利用率。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制定不规范,没有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一人身兼多职,容易产生舞弊行为。制度的缺失导致管理职责不明确,责任没有落实到具体岗位或具体个人,一旦发生问题,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无法追溯责任源头,不利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良性发展。

4.信息化水平较低。对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建设不重视,使得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偏低。有的单位没有建立信息系统,登记固定资产基本信息、计提折旧等工作依靠纸质记录,工作量巨大,浪费人力资源。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信息系统,但是没有及时、准确填报固定资产信息,存在漏报、错报、信息滞后等情况,信息化优势大打折扣。

5.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受人员编制的限制,很难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监督部门,有的单位甚至没有安排专人负责,缺乏监督意识和监督体系,无法对固定资产运行情况实施有效的内部监督和评价。就外部监督而言,资产购置虽然也需要财政部门的审批,但由于审批与使用管理脱节,财政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具体用途和实际使用状况缺乏了解,会出现审批乏力、监管无效的状况。另外,社会审计单位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偏重于内部决策机制、款项支付审批、合同履约情况,而对固定资产关注较少,审计形式一般为账表核对,难以发现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无法提出有利的建议。

三、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固定资产是单位正常运行的硬件保障,是开展正常工作的必要工具,所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单位每个人应尽的职责。单位管理层要转变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对固定资产管理应重视全局性、持续性,关注每个环节,科学地指导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同时,通过专题会议、内部交流会等形式,使每一位员工都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提高管理意识,在工作中时时关注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单位可成立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由上自下、层层落实管理职责,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在单位内部营造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2.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从资产采购到报废的连续管理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特别是政府采购、会计核算、报废处置等环节,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体系。首先,管理人员应掌握所在岗位应具备的法律、财务等专业知识。采购人员应熟悉国家法律法规特别是招标投标法,根据单位实际需求、按照法定程序购置适合的资产;财务人员应掌握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正确确定入账金额,按月计提折旧,准确反映固定资产实际价值,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后勤人员应时时关注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定期聘请专业机构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保养,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其次,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廉政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在日常工作中紧绷廉政这根弦,杜绝舞弊和违法行为,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首先,应加强制度建设。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采购制度、验收制度、登记制度、盘存制度、出租出借制度、处置制度等。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规避各环节的风险点,保证固定资产良性运行。其次,应规范业务流程。对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应保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预算的编制与审批、资产的采购与验收、登记与保管、处置的申请与审批等环节不能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人担任,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杜绝舞弊现象。再次,应落实管理职责。各部门可制定责任清单,明确各岗位工作任务和职责,将责任落到实处,发生问题时追责有据可依,防止相互推卸责任。

4.加快信息化建设。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应正确认识信息化的优势,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可以建立系统的资产管理平台,涵盖资产预算、采购、登记卡片、计算折旧、报废处置等环节,并且与财务系统相衔接,实现信息共享,运用信息化手段,减轻管理人员工作负担,较少人为差错,提高工作效率。

5.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有效的监督体系可以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起着积极作用。对于内部层面,规模较大的单位可以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监督部门。可以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部门、个人的年度考核,对执行效果较差的部门或个人采取内部谈话、通报批评等惩戒方式。对于外部层面,财政部门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已有固定资产的类别、数量、使用年限等情况,为审核环节提供依据。同时,外部审计时应加大对固定资产的审计力度,多关注固定资产使用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善意见。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规模逐年增大,管理任务也越来越重。近年来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逐渐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日益规范,但是在人员、制度、监督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增强管理意识,通过提高人员素质、健全管理体系、加强内外监督等途径,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提供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卷薇.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财会学习,2019(20).

2.刘欢欢.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9(14).

3.杜雅星.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中国市场,2019(29).

4.王秀云.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20(02).

5.郑家林.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纳税,2019,13(32).

作者:姜海燕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市政工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