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校行政管理机制反思

学校行政管理机制反思

主要弊端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普遍缺乏管理创新的意识。从自身来说,每个人都想去创新,但不是人人都能够创新。创新需要见识,需要思维,需要能力,更需要魄力。而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牵涉到许多方面,有很大的风险,存在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这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来说,是一种博弈。而这种“另类”的博弈事实证明是决定管理人员创新的动力。除传统计划管理体制的影响,中国几千年以来“无错即为功”的官本位思想对管理人员的创新亦起着消极的作用。在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管理缺乏创新的现象不足为奇。但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形势瞬息万变,信息潮涌而至,机会稍纵即逝,由于一时的保守,就可能错失发展的良机,而使高校的发展陷入被动的局面。因此,应积极鼓励支持有能力的、擅于创新的人员担任高校行政管理职务。

工作程序教条化、效率低下。在信息高度密集化的现代社会,效率被放置在一个崭新的高度。效率不仅是一个组织的生命线,也是衡量组织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企业,效率与绩效挂钩,效率问题相对明显,而且易于测量和平衡,然而在高校等服务性事业单位,效率问题相对隐蔽,常常被我们所忽视。在当下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中,事情的处理需要经过许多流程和相关部门的肯定。一些教学教师的业务诉求或者专家学者的合理意见或建议因为这些教条化的程序而无法及时满足或有效被采纳。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也极大地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导致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从广义上来说,制度管理源于文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管理的影响,因此可说制度管理也是一种文化管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动态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交错螺旋式的发展。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是统一的关系———制度管理是文化管理的有力保障,而文化管理是制度管理的有益补充。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制度管理占主导地位。制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高校行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有利于行政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了高校行政工作的效率,有利于工作目标高效的实现。但是,单一的制度管理会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高校的行政管理目标是多变的,因事而异,不可能都用一种统一的方式去管理。单一地套用制度只会限制员工的自我发展,压抑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对管理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第二,如果制度未被被管理者从内心真正地接受和认可,仅仅认为是是管理者执行制度的工具,那么很可能会出现“口服心不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消极现象,使制度执行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将管理制度和合理的管理文化有效融合,通过“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理念和谐的人文关怀确立制度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是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中所亟需开展的一项工作。

改革建议

加强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以法制化的行政管理制度来确保规章制度适应行政管理的发展需要,明确岗位职责,避免部门间各自为政的现象发生;加强对行政管理工作的监督、重视程度,确保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

合理设置高校行政机构,建立高效规范的机关工作运行机制。根据高校自身具体情况来合理设置高校行政机构,优化机关工作运行机制。在保障学术权力的同时,积极鼓励支持管理人员创新;确保在自由进行学术研究及教学工作同时积极把握教育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

本文作者:张逸然作者单位:集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