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独生子女教育策略

独生子女教育策略

1家庭教育方面

鉴于独生子女中学生存在的诸种不良心理特征。通过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方面毕竟家庭教育是独生子女人生教育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换言之,家庭教育是孩子个性心理特征养成的首要因素。因此.从家庭教育方面来说,独生子女的父母应该做到正确地爱、严格地教。

1.1家长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主要包括:家长要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和科学育儿知识.并能够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进行合理的教育。独生子女家长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成为孩子日常行为的楷模。作为家长.要胸怀祖国.积极配合学校帮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远大的理想。要让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成为当代未成年独生子女精神世界的主流。

1.2家长要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有些父母和孩子的角色和地位错位.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厉、粗暴.动辄对孩子进行打骂;还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孩子.对子女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上述教养方式使孩子迷失了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或者对家庭生活难以适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只有以平等、随和、包容的态度对待孩子,给他们较多的鼓励和诱导,而对孩子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才能逐渐培养出孩子坦诚、友好、自尊、热情、关心他人等优良品质。

1.3要重点培养独生子女的独立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报告书《学会生存》中提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并使之成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作为家长,应当为孩子多创造锻炼其独立能力的机会,应尽早鼓励其自我照顾。稍大一些,可交给孩子一些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完成的好,要鼓励、表扬,促使其增强自主、独立的积极性。而自主活动就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意志去活动,这种活动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的勇敢精神和创造性。凡是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孩子们的自主活动,家长们都应该尽力给以鼓励、支持。即使失败了,也不一定是坏事.仍可磨练孩子们的意志力,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并且还会促使孩子多动脑筋,知道在世界上办成一件事并不是易事。激发其刻苦学习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1.4对孩子进行适度的逆境教育

对独生子女进行逆境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不怕挫折的意志力。为了克服独生子女独立性差等弱点对他们进行勇于实践,经受挫折、克服困难、摆脱依赖和培养自主自立精神的教育和锻炼,使孩子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孩子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2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是塑造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场所,也是独生子女健康人格得以完善的地方学校在教育独生子女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2.1班主任工作要细致中小学班主任老师要做个有心人。要以观察者、研究者的身份来发现孩子可能出现的行为表现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在休息活动时.在课余活动时等等一切可能的场合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深入细致地分析他们的个性品质.说出他们各自有哪些优缺点,并拟订培养计划f比如组织开展心理辅导,请心理学专家做报告等),组织力量来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

2.2教师对学生要有所期望教师应对孩子充满爱心.对每个学生都应有同样的期望,期望班上的学生个个都是好样的作为一个好教师.他们是不会放弃班里的每一个孩子的.要以爱心唤起孩子的真情,培养他们自信、乐观、热情大方的品质.促进他们向健康人格转化。

2.3教师要做到批评与表扬相结合对孩子批评多.表扬少.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自卑、懦弱.或者抵触情绪。许多独生子女中学生的确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但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孩子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好.教师要以理服人.告诉他们为什么做得不好,在指出做得不足的同时.对其优点予以表扬和鼓励.希望今后做得更好。学生在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后.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去完成预定目标。

2.4教师要善于培养孩子的集体归属感独生子女在人格、个性上之所以存在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独生子女“独”的环境。因此,在孩子进入学校后,教师就应该为他们创设“非独”的环境.让孩子在集体中生活成长.学会与他人共处,帮助他人.同情他人.学会分享和独立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班主任老师也应当积极引导以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在集体氛围下,自私的孩子会受到班级成员的指责:缺乏独立性的孩子会在班级成员的帮助下学会独立生活:缺乏自信的孩子会在班级同学的鼓励下走上讲台表现自己当班级良好氛围形成后,教师的工作反而会减轻,同时工作的效率也会提高。此外.学校也不可忽视对独生子女进行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学会与成员的合作共处.从而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义务感.增加他们的合群性,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对于社会上存在的许多不良信息,教师也可以组织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老师再进行积极的指导,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帮助他们形成对信息的筛选能力.进而利用各种有利的信息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指引作用。

3社会方面

在全社会都在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因为学生对文化特别敏感,特别容易被文化所感染,所以做好社会文化建设工作.对于形成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也相当重要。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家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各有关部门应在中央相关精神的指导下.抓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加大对音响市场的监管力度.消除种种不健康和丑陋现象等负面因素对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干扰同时大众媒体也应该积极探索和完善节目质量.切实负起责任.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引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为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信息。使他们能够认清主流,明辨是非,达到正确地学习与模仿,学会积极地适应社会和人生.从而顺利安全地渡过人生的“危险期”、“转折期”,获得身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总之,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健康的孩子需要有家庭、学校、社会、媒体等主体的共同协作.尤其是家庭教育这一环节独生子女对于千千万万个家庭来说只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对国家和民族来说却意味着整个未来.做好独生子女的教育工作是独生子女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才是真正爱护、疼爱他们,才是真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