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开放教育改革探讨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开放教育改革探讨

摘要:为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以及成人对再教育的需要,远程开放教育一直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今,现代教育技术在不断上升台阶,让远程开放教育如添羽翼,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现实桎梏。文章中,笔者本着探析远程开放教育新的改革方向的目的,对其现状进行了简析,并就个人对其教改方向的思考进行了具体步骤的阐述,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开放教育 教改远程

开放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一段历史,在经验上也得到了积累。然而,作为对院校教育的补充以及对社会人才再教育的契机,远程开放教育还远没有得到最大潜力的发挥。尤其是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完善的情况下,远程开放教育的短板也日显端倪,没能跟上技术的进步步伐[1]。远程开放教育的初衷是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更多可能,让教育技术真正为广大渴望知识的人才谋福利[2]。所以,深研该教育模式的未来教改方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基于对远程开放教育的观察与关心,笔者展开了以下探讨。

1 远程开放教育现状

(1)教师技术不过关。远程开放教育的“远程”,不仅强调了真实教学中师生不能真正意义上的面对面,仅靠网络视频联结教与学,还强调了对现代技术的应用。因为它本质上就是依托于技术的教学。可以说,技术手段的革新、完善是该教育形式的实现基础[3]。遗憾的是,教师们大多习惯于日常的面授教学,且将其沿用到远程教学中,虽然也一样是本着负责的态度,但依然显得一板一眼,没有主动对技术上的突破,甚至很多教师不懂得让教育技术为我所用。这样一来,尽管教的内容依然重要,但是对远程的学生而言却缺少吸引力,更难有威慑力,其教学的引领效果不言而喻。

(2)教学缺乏互动性。前面提到的是教师不会用技术来方便教学,因而受到固有模式的桎梏。这直接带来一个影响就是教学中的互动性缺乏。互联网联结起了师与生的关系,构架起了沟通桥梁,然而现状是,这座桥梁的沟通是单向式居多,以教师输出为主,学生被动的听取,然后在教材上写一写笔记、划一划重点。这样的形式不仅教师的引导力弱,而且学生也难以被带动起来,显然无法体现高效,甚至有时比不上学生自己在网上上微课更有针对性。久而久之,学生对远程上课也是一种应付的心态,想得更多的是早点结业获得毕业证,而不是倾向于对知识的掌握。

2 远程开放教育改革方向

(1)注意灵活性教学。教师技术不过关,就需要强化技术学习[4]。而其中,注意利用现代技术的灵活性就是一大重点。远程教育中的对象来自于各行各业,他们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经受过社会的历练,尽管心智相对成熟,但是论及记忆能力、反应速度、知识功底等可能都已经大不如前,加上工作、家庭等琐事困扰,在学习时间上都需要灵活性的把控。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革新的方向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心理需求、现实需求,借用微信、微课、直播等多种形式的现代技术为教学谋便利,让技术成为远程教学的短板补充,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得知识的契机与渠道。

(2)注意铺垫式教学。无论是哪一科目,哪一章节,知识之间从来都是相互关联的,甚至是一环扣一环的。很多学生成绩不好,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关联知识中的某个环节,导致无法形成完整的思维网络,无法做到融会贯通。在远程开放式学习中,学生更需要教师在知识串联上的有意识指导[5]。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各知识点间的呼应关系,注意做好每个环节的铺垫。铺垫的实施除了靠教师口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样性来变换方式,为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生机。

(3)注意内驱力教学。内驱力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即他们能在自我驱动下主动探索和学习[6]。显然,对没有兴趣的知识内容,学生是很难“心动”的。探寻知识中蕴藏的乐趣是教师需要根据经验设计的,笔者这里更想指出的是利用技术手段的便利为学生提升内驱力。学生远程学习,基本都是单人对着电脑、手机等设备上课,在专注力上也许发挥良好,但是学习动力却全靠个人的自制力,一旦自制力不够,就特别容易产生倦怠、放弃心理。而校园课堂的好处之一就是气氛热烈,大家竞相比拼式的学习。那么在远程教育中如何实现这种“热烈”就可以成为教改的一个方向,让信息技术手段营造多人互动、协作中激励的局面,以群力带动个体学习的内在动力。

3 远程开放教育改革具体步骤

(1)以问题架构知识逻辑。知识环环紧扣,因而教师要将每个大块知识都进行逻辑上的梳理,从而便于架构知识网。更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可以将知识以问题形式加以架构,在一个模块下,将其包含的若干知识点即要求学生掌握的相对应能力变换成具体的小问题,用提出问题、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这样的步骤来开展教学活动。基于对开放教育灵活性的运用,教师可以负责构架知识网的大方向,在完成基础教学的情况下,让学生来完成提问、研究、解决这个过程,期间保持微信等线上沟通的顺畅。这既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又能利用信息技术超越一般限制。知识逻辑的构架在信息化的今天并不难,师生都可以依靠网络资源的帮助迅速完成任务。然而问题式的知识构架则是对主体参与的强调,是学生主体自查自检的有效途径。而教育技术在这方面则为师生开辟出了更灵活的互动渠道,让问题的研究与反馈及时而便捷。

(2)以分化任务确立信心。阶段性成果铺垫日后学习。步骤一中,师生以问题形式对知识点进行逻辑架构,有利于学生实现对学习的主动性把握。接着,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学分化成阶段性任务,让知识的环环相扣充分体现。当学生个人完成对一个知识点的提问、研究、解决过程之后,教师要善于利用技术手段对其小阶段成果进行检验,如利用教学小程序进行测验,从而获得反馈,为下一步教学做好铺垫。在上一知识点没有扎实掌握的情况下,教师不要急于赶进度,而是应该及时在线上答疑、沟通,或者根据学情为学生设计微课、提供微课资源等。

(3)短时段目标发挥长效激励。除了检验小阶段学习成效,教师还应该注重目标性激励。在分化阶段任务时,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任务不是负担,而是目标。一个目标实现,代表的是更上一层楼,是进步。因此,为让激励效果更具冲击力,教师可将短时段学习任务的目标进行分级,并准备更充分的后备教学资源,可包括微课、学术资料、电子资源库等。当学生完成一个级别的目标时,就会相应获得知识的扩展性资源,突破的级别越高,获得的资源越多,从而形成良性的、长效的激励制度循环。

4 以群力带动个体动力

教师除了带动个体学习外,还可以利用群体学习的优势,将知识分类、学生分组。

(1)分类性问题引导兴趣学习。无论哪个学科,知识点都不是单一的,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分出许多问题类别。如,“理论类”、“操作类”、“生活类”等等,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个性化理解自主命名。知识点采用问题分类后,教师在学生分组上要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自己,让他们依据自身的特长、兴趣自行进组。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微信、QQ等线上建群的方式实现。组好学习群后,各组成员的学习任务也将通过群体力量完成。由于大家都是看兴趣进组,所以更能做到群策群力、热烈交流,在群体切磋中获得飞速进步。

(2)多向性指导促成协作答疑。当教师实现问题分类、学生分组的同时,其教学任务也自然被分化,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切磋解决,而一些难点、重点问题则需要教师适时指导和答疑。由于分组在前,现在的教师答疑就变成多向性的,期间也包含群内的师生切磋、生生切磋,充分体现了协作学习的高效性。这期间需要教学平台、微信等信息手段的辅助,老师必须保证技术上的熟练。

(3)改革步骤的思路总结。以上的改革步骤在逻辑上、现实应用上,可能存在一定漏洞,但是,在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上,要比传统教学时有所侧重。通过以上改革,可以让那些基础不牢、学思不能并重的学生更加融入课堂,增强学习时的存在感。同时,教师的手段变灵活了,学生的学习也少了束缚,多了兴趣,抵触情绪有所减少。而无论是分化目标任务,还是分类问题、分组学习,都会让学生的学习压力减小,只要着眼于当下,就可以更容易实现小的进步,获得激励;群体共同进退,让学生不再是孤独式学习,组员的正向激励更能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局面。于教师而言,虽然需要加强技术学习,前期的教学设计与准备也许要花很多心思,但这种多样性、多向性的教学和答疑在收效上也会明显好于从前。

5 结语

远程开放教育有它必须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对其教改的研究也是功在当代的。虽然教改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且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对远程教学时时提出挑战,但是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教师们必须以更加坦然的心态应对自身能力的局限,找出可以有所作为的突破口。文中的方向、步骤在研究上还比较泛化,在具体课程实施时则需要教师相应的变通,不可硬性照搬。

参考文献:

[1]贺涛.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改革探析[J].新商务周刊,2019,(2):240.

[2]刘欣.远程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深度融合问题研究[J].休闲,2019,(7):P.189-189.

[3]刘冬东.试论开放教育法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分析[J].青年时代,2019,(8):220,222.

[4]曾鹏瑞,罗美娟.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开放教育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8):P.105-106.

[5]陈立莉.现代教育技术在远程教育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9,25(15):285.

[6]刘军.在现代教育技术下构建开放式,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2):8-9+18.

作者:胡浪   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