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幼儿家庭诚信教育的诸多问题

幼儿家庭诚信教育的诸多问题

家庭诚信教育缺失主要表现为家长重智轻德,“放纵”孩子不诚信;家长自身不诚信,“助长”孩子不诚信;家长教育方法不当,“逼着”孩子不诚信。〔4〕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对诚信的高度需求,要求加强幼儿诚信教育。由于教育具有前瞻性,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向相一致,并体现将来的发展趋势。尽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中诚信缺失严重,整个社会尚未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但是,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行,诚信制度体系的完善,诚信必将成为引领道德时尚的核心价值观念。从整个道德体系结构来讲,现代社会中诚信将取代孝悌,趋于更为核心的位置。〔5〕正是基于此,加强幼儿诚信品质培养对于培养有诚信道德的人才,对于人才适应现代社会竞争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诚信品质的紧迫性

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诚信品质不仅必要,而且十分紧迫。这种迫切性主要是由于当下诚信缺失的严重性与幼儿时期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尽管中国传统社会是具有较高诚信的社会,然而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行为对传统诚信的冲击,导致传统诚信日益消解。而现代诚信尚未建立,传统诚信与现代诚信出现断裂,诚信系统呈现“空心化”的状态,导致诚信缺失严重。在诚信系统建设中,人的因素是主要因素。通过诚信制度和诚信道德建设,目的是规范和引导人的理性,约束人的非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在诚信系统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诚信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树立现代诚信观,养成诚信人格品质,而在诚信教育系统中幼儿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幼儿时期是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形成的启蒙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起始阶段,是建构诚信品质的奠基时期。〔6〕在幼儿时期,如果通过家庭教育能为儿童的诚信人格培养打好基础,能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播种现代诚信观,会为将来人才诚信道德素质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现代诚信观、诚信品质不仅有利于幼儿全面成长,使其更适应现代社会需求,更利于国家的诚信建设长远目标。

二、幼儿诚信现状及幼儿家庭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不容乐观的幼儿诚信现状了解幼儿诚信现状,需要从幼儿说谎和诚信两个方面来考察。首先,幼儿阶段儿童说谎发生率较高,幼儿对说谎的理解与道德评价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有研究发现,即使是3岁儿童,违规后出现说谎的人数至少在一半以上,而4、5岁儿童的说谎人数显著地多于3岁儿童,〔7〕而且4岁儿童比3岁儿童在说谎时更有策略,儿童的说谎水平与错误信念水平有显著相关。〔8〕幼儿对于说谎的理解与道德评价尚不稳定,年龄差异和情境差异显著。交往对象及说谎情境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说谎概念的理解及道德评价影响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说谎的理解更多依据事实判断;3岁~4岁是幼儿对说谎理解及道德评价发展的重要时期。〔9〕其次,幼儿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诚信观和诚信认知。幼儿认知的发展以直觉思维为主,其诚信品质初步形成,但尚不具备跨情境的稳定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幼儿期家庭诚信教育应更多地培养儿童的诚信品质的稳定性。正如陶行知所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在6岁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10〕正是基于此,幼儿时期诚信品质的培养会为成年时期诚信观和诚信行为打下良好的铺垫,对个体一生将产生深远影响。

(二)问题众多的幼儿家庭诚信教育当前,由于社会诚信缺失严重,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11〕很多家长出于保护孩子安全的需要,从小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这本身并无可厚非,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信任、责任、诚实、信用的教育,使得诚信教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一直处于缺失状态,这种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部分家长缺乏诚信教育意识。部分家长尚没有认识到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价值。现代诚信是契约诚信,是陌生人间的诚信。在现代社会的整个道德结构系统中,诚信处于核心的地位。可以说,人们要适应现代生活首先应具备现代诚信观。当前,部分家长尚未意识到培养幼儿诚信品质对于孩子将来适应现代生活的必要性,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常常忽略幼儿诚信品质的培养。第二,一些家长自身常常失信,难以为孩子树立诚信榜样。班杜拉认为,幼儿学习主要是模仿学习。幼儿诚信道德品质的获得,也常常是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家长的诚信行为和诚信观念而习得。然而,在现代社会失信的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一些家长形成了失信的习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常常难以树立诚信榜样。第三,一些家长教育方法不当,重言传轻身教。由于幼儿正处于直觉思维阶段,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主要取决于知觉到的事物显著特征。言传说教的道德教育方法不太适合幼儿思维发展特点。第四,部分家长注重结果,轻视过程。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存在浮躁心理,过于看重孩子行为的结果,忽略孩子行为的心理过程。这种教育方式使得一些孩子为了避免惩罚或为了获得赞扬而说谎。一旦幼儿发现通过说谎可以逃避惩罚或获得称赞,就会进一步强化其说谎行为。

三、家庭教育中幼儿诚信品质培养体系、路径与方法

(一)家庭诚信教育体系的建构从心理学上讲,诚信主要包括诚信认知、诚信情感、诚信意志力和诚信行为。因此,家庭诚信教育体系的建构应在遵循幼儿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建构以诚信情感为基础、诚信行为为重点、诚信认知为导向、诚信意志力为保障的诚信教育体系。具体说来,家庭诚信教育体系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建构。第一,树立诚信规则,提高幼儿诚信道德认知。研究表明家庭规则、家庭诚信教育是影响幼儿诚信品质发展的直接因素。家庭规则愈明确、严格,幼儿诚信品质发展水平愈高。〔12〕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为幼儿制定明确、严格的诚信规则,并明确告诉幼儿如何遵守诚信规则,遵守后的积极结果和违背后的消极结果。尤其应抓住幼儿诚信认知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对说谎理解、道德评价的能力。第二,聚焦日常行为,让幼儿获得诚信或失信后的情感体验。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认识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及其活动方式而形成。〔13〕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家庭教育应注意培养儿童诚信认知情感体验。家长应在家庭生活中及时捕捉幼儿的诚信教育时机,对幼儿的诚信行为大加赞扬和肯定,对失信行为给予严厉批评和惩罚。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会体验到诚信后的受尊重和赞赏,失信后的内疚、愧疚,从而形成对诚信道德规则的敬畏。第三,通过自我控制力的培养,提升幼儿的诚信意志力。幼儿不诚信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自我控制力差,难以抵挡环境中的诱惑。幼儿自我控制主要由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和自我延迟满足组成。〔14〕通过培养幼儿的这四方面能力会提升其自我控制力,进而提升诚信意志力。第四,通过强化,塑造儿童的诚信行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采用连续强化、定时强化、变时强化、定比强化、变比强化等各种强化方法,引导幼儿做出诚信行为。

(二)失信控制和诚信行为引导的双重路径选择培养幼儿的诚信品质,在路径选择上应注重失信控制和诚信引导。一方面,控制幼儿不诚信行为。以说谎为例,父母应了解儿童说谎的原因、说谎的目的,在了解幼儿说谎心理的基础上,控制说谎行为发生概率,引导儿童诚实守信。对于不同类型的说谎,家长应采取不同应对策略。对于幼儿早期的无意说谎,家长应采取顺其自然的策略。因为这种类型的说谎主要是由于幼儿还不理解说谎的概念,纯粹是无意识的和不自觉的行为,属于幼儿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15〕而对于有意识、有策略的说谎行为,父母应高度重视,可以告诉孩子说谎的严重后果,并给予惩罚,让孩子在心理上形成对诚信道德的敬畏。另一方面,引导幼儿的诚信行为。对于幼儿诚信行为的引导,家长可以采用自身身教和诚信故事言传的方式。家长在生活中“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作风和信任、诚实、守信的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诚信榜样。幼儿在家庭中耳濡目染父母的诚信行为,会潜移默化地习得诚信态度和行为。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积累与诚信有关的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解,让孩子理解做出诚信选择的过程、结果,知晓诚信行为后他人对行为者的积极评价,以及行为者的积极情感体验。通过这些积极的评价和情感体验引导儿童做出诚信行为。

(三)契合儿童心理的诚信教育方法诚信教育方法应契合幼儿的心理特点。由于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具有片面性和我向性,以直观思维为主。幼儿对于诚信道德规则的认知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因此,幼儿诚信品质的培养应注意采用诚信正面情感和失信负面情感体验法、榜样示范法、生动形象的故事法和游戏法等。首先,采用诚信正面情感和失信负面情感体验法。近年来,道德心理学研究发现情绪在道德决策中十分重要。对于幼儿来说,情感是链接诚信认知和行为的重要环节。从具身认知理论角度来看,正是由于幼儿获得了基于身体的诚信情绪体验,才促使其形成初步的诚信认知,使得诚信认知与行为之间有了良好的粘合,促进了知行统一。在家庭中开展诚信教育,父母应及时捕捉孩子的诚信或失信行为。对幼儿的诚信行为给予及时奖励,激发诚信行为的再次出现。在做出诚信行为时,如果幼儿能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极大地提升其再次做出诚信行为的概率。对于幼儿的失信行为,父母应及时批评,受到批评的孩子一般都会产生一种自责、内疚等消极情绪体验,这些负性的情绪体验会降低孩子再次做出失信行为的概率。在批评孩子的基础上,父母应进一步告诉幼儿应当如何做出诚信行为。其次,提供观察样例,重视身教。幼儿的认知多是基于身体的体验而获得的,幼儿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对于诚信品质的培养十分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行为儿童提供了效仿的榜样。正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16〕在家庭环境中,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习得初步的诚信观念、诚信行为。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诚信,自己首先做到诚信,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崇尚诚信的家庭氛围,那么孩子就会以父母的行为为榜样,模仿父母的诚信行为,自然而然地养成诚信的良好习惯。最后,采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法和游戏法。幼儿时期,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方式,因此培养儿童的诚信品质应采用寓教于乐的故事法和游戏法。通过讲解生动形象的诚信故事,让儿童理解诚信是受大家尊重和赞赏的;通过创造有趣的游戏,对诚信的儿童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此让儿童了解诚信行为很光荣。

作者:秦安兰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