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范文精选

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原生态歌唱能力

“能力”,就广义上来讲,是指人做事的本领,在这里特指歌唱能力,就是指我们演唱歌曲的本领。我们知道,任何能力的培养,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对歌唱能力的培养来说,就过程来看,它是一个长期的养成教育的培养过程;就培养的内容而言,它涉及的面非常广,内容也十分丰富;就培养的方法来看,在目前的声乐学科中,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从实际情况来看,不论国家艺术教育的宏观指导,学校教育的理念、培养模式等方面,单从声乐教学“师傅带徒弟”的教学形式上看,经验教学成分比重较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规范性、严谨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些声乐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声乐教育工作者,在声乐训练的初级阶段,常常存在“见子打子”、就事论事的现象。对声乐人才的培养,往往局限于解决训练中出现问题的表面现象上,不能很好地处理当前与未来、当时课堂效果与今后发展前景及内在的必然趋势,时常出现走极端的情况:夸大自己作为一个声乐指导者的作用,或是过分注重每次训练时学习者完成练习的质量和效果的表象。多数时候,这种情况就导致了不能很好地利用声乐教学“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统揽声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能很好地运用科学、发展和综合的人才培养观,正确处理好现在与将来、声乐初期训练时期、当时课堂效果与未来发展的必然联系,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声乐教学及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片面追求当时的质量,过分强调每次训练的效果。常常因要求过高,使学习者不能很好地在现有声乐认知和能力的基础上,松弛、自然地完成好每一次声乐训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歌唱能力的培养。

我们认为,在声乐的学习中,无论是进行有效的发声技术训练,还是声乐作品的练唱,都是提高歌唱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声乐训练的初级阶段中,二者均是培养歌唱意识、歌唱状态,建立歌唱通道、训练人体机能、提高歌唱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知道,声乐教学的这种基本模式,是千百年来在总结世界各民族中早已存在的、被现代人称之为“原生态”唱法各流派精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声乐学习中要研究这一课题,势必就需要我们再对今天仍然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民族民间的“原生态”唱法的各流派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吸取营养。

一、“原生态”唱法与歌唱能力

在声乐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提高歌者的歌唱能力,就自然成了声乐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内容。这里,文化知识的学习暂且不论,在专业的学习方面,除了一切与声乐演唱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外,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对人体机能进行有效的训练,实际上就成了培养和提高歌者歌唱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我们认为,无论专业歌手,还是业余歌手,甚至包括民间歌者。只要他们的演唱做到气息畅通、声音流畅,并能坚持长期的练唱,他们的歌唱能力总是会逐渐提高的。不过对于业余歌手,特别是民间歌者来说,这些歌手们的演唱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由于人爱美、追求美的本能而产生的,他们往往是自娱自乐,一般不受外界的影响。因此在他们的歌声中,总是洋溢出表现美、赞美生活、歌唱人间真善美的愉悦心情。很多时候,民间歌者的演唱往往是借助山歌、小调抒发对异性的爱慕,传达爱的真谛,歌唱美好的幸福生活。他们的演唱常常是为了给人们的婚丧嫁娶烘托气氛,营造喜庆氛围或是寄托哀思。总之,他们这些自娱自乐的歌唱,从专业发声技术训练的要求上来看,由于他们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歌唱往往是自觉的行动,所以他们的演唱不像专业训练时那种纯粹为了提高歌唱能力时的练唱一样,有极强的严谨性、规范性、科学性和目的性。专业训练概念中提倡的发声训练、人才培养等观念,往往在他们的演唱中悄无声息地进行着。经过调查分析得知,他们的那些演唱,虽然不如专业训练那样总是需要对歌者进行一整套的、规范的、科学的训练,需要提高歌唱能力的发声练习和作品练唱,并伴随着很多的要求和严格的程序。也正是因为在各个方面都没有专业训练中那样多的要求和目的,所以在他们的演唱行为中,基本上都是他们自觉的行动。而实际上,他们的那些歌唱行为基本上是符合声乐发声技术训练,和声乐人才培养“循序渐进”客观规律的。因此,许多民间歌手都是随着演唱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歌唱机能得到训练,歌唱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当然,许多民间歌手的成长,并不是完全没有受过前辈们“口传身教”“师傅带徒弟”式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但在他们的成长中,自然的成分和自发的行为总是居于主导的地位。实际上,在声乐人才培养工作中,这样的发声技术训练等方面是值得我们探究和借鉴的。

二、科学发声训练与歌唱能力

专业训练中,歌唱能力的培养始终要遵循声乐人才成长这一循序渐进规律的客观要求。由于专业训练的目标性、时间性和目的性等因素,往往使我们的学习者在漫长的训练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正确认识声乐基础训练中发声练习在歌唱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往往忽视发声技术训练在培养人体机能,提高歌唱能力中所处的前提和基础地位,或者片面扩大发声技术训练在提高歌唱能力中的作用。训练中,总是出现耐不住发声练习的寂寞这一问题。一些人认为,唱好了几首练声曲,掌握了几个发声知识点和技能,就能够去演唱分量很大、程度很高的声乐作品,结果往往出现事倍功半,甚至是功败垂成的情况。

我们说,科学的发声训练是根据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大幅度降低音乐技术难度的前提下,把歌唱中音乐和文学等方面很多规律性的知识点和技能,设计成为比较规整的,便于学习者在训练中按照声乐技术训练成分的要求,掌握发声技术的各要领,从而比较容易完成练声曲的学习,并以此为载体,学习和掌握歌唱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发声练习对歌唱能力的培养,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对机能的锻炼和歌唱能力的提高,却远远不如歌曲作品。但是,任何一位优秀歌手的成长,他们在掌握娴熟技术的过程中,无不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声曲的练习。我们知道,对科学发声技术的技能和要领,也需要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认识。通过每天完成练习曲的过程,逐一认识和领悟,对机能进行科学的训练,对歌唱知识和技术逐一学习和把握。这一阶段的声乐训练,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习者的专业歌唱意识,培养科学的歌唱状态,从而把握科学发声的技术要领。总的来说,就是以苦练歌唱的基本功,对机能进行训练为前提。所以,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歌者完成每一次练习的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必须符合歌唱基础训练阶段的实际,严格遵循声乐人才成长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这时,任何不切实际、操之过急的盲目行为,都将给训练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甚至使训练步入死胡同。这里要指出的是,在训练中有一种情况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那就是在基础训练阶段中,从数量上来说,歌者对发声技术练习曲熟悉的还很少;从歌唱的知识面上来看,还比较狭窄;对歌唱的能力而言,他们实际上都还很弱。这时,如果硬要他们去完成和他们认识、能力不相符的练习曲,硬要让他们达到难以达到的程度,那么,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就会造成他们即使对启迪认识领悟得非常到位,但由于歌唱能力还不能满足他们完成练习的要求,所以练习中,首先受到影响的就必定是歌唱的气息。而我们都知道,气息不畅通的练习和演唱,对声乐训练来说是有害无益的。声乐的基础训练就是苦练内功。在声乐人才的成长中,科学的发声基础训练阶段是一个漫长而又不能跳越的重要阶段。只有在这一阶段,经过漫长的苦练,经过一首首练声曲、一首首歌曲的练习,才能锻炼好歌唱的机能,增长歌唱的文化和专业才能。实际上,歌唱的基础训练可谓是非一日之寒,只有不间断的学习和把握,并且是长期完成了相当数量的练声曲和作品练习,歌唱能力才能随之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里的学习和训练,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歌唱能力的提高,而更应该注重发声训练的科学性,对学习效果的要求要具有合理性、适度性,使学生经过长期的刻苦练功后,感受到完成基础训练阶段的任务后那种“功到自然成”的乐趣。

三、实践性教学与歌唱能力

在浩瀚的艺术世界中,声乐艺术被称之为表演艺术。声乐演唱中,人们所发出的那些美妙、悦耳的声音之原理,就是我们的气息吹击声带的结果,而气息的动力源泉就是我们的呼吸。而在声乐的训练和声乐的演唱中,科学发声要求我们的气息始终要在松弛、自然的状态下,保持气息自然的属性。也就是说在歌唱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声乐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声乐的教学活动中,声乐实践教学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可以说,它渗透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声乐的教学内容始终要通过声乐的发声训练、作品的练唱和对声乐艺术作品的演绎来完成。在这些环节中,都包含着声乐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声乐人才的培养正是需要通过这些途径,对歌者进行音乐知识、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的传授,以及声乐的理论学习与技术训练,实施对机能的训练和歌唱能力的培养。从声乐教学的实践性来看,应该注重抓住课堂和舞台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歌者驾驭作品、演绎作品的能力。

1.课堂教学实践性环节与歌唱能力

声乐课堂教学,始终应遵循声乐人才的培养规律和学科本身固有的属性,采用启发性教学,让歌者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去感受、领悟、把握声乐演唱的真谛,避免说教式、灌输式教学,充分体现声乐实践性教学的魅力,有效地培养歌者演唱作品的能力。

2.舞台实践性教学与歌唱能力

学校声乐教学活动,始终是围绕培养声乐教育工作者和演唱者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今天的声乐学习者,无论将来担负声乐教育工作还是声乐演唱工作,对他们来说,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在对歌唱能力的培养上,舞台实践性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一般来说,人天生都具有表现的欲望,声乐学习者更是如此,声乐艺术被称作是表演艺术。因此舞台的实践性教学,更符合声乐人才成长和声乐教学的客观要求。研究分析表明,绝大多数歌者在他们的课堂实践教学中,对声乐作品的演唱同他们在舞台实践中的演唱,差距是很明显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由于歌者与生俱来的,以及后天专业学习和训练中培养起来的表现欲,加之音乐和文化修养的驱动,在舞台上,他们真情实感的演唱更加能够调动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舞台实践对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其效果是更佳的。

总之,歌唱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实际上,它是一个综合、长期和科学的系统工程。歌唱能力的培养,始终是无法离开声乐训练和演唱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就学校教育而言,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势必要紧紧抓住声乐教学中课堂的发声训练、作品练唱和作品的联唱,以及舞台表演的实践教学环节等。当然,歌唱能力的培养,同声乐理论知识学习、文化知识的学习等也是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的。因此,为提高歌者的歌唱能力,必须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歌唱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晓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能力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原生态歌唱能力

“能力”,就广义上来讲,是指人做事的本领,在这里特指歌唱能力,就是指我们演唱歌曲的本领。我们知道,任何能力的培养,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对歌唱能力的培养来说,就过程来看,它是一个长期的养成教育的培养过程;就培养的内容而言,它涉及的面非常广,内容也十分丰富;就培养的方法来看,在目前的声乐学科中,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从实际情况来看,不论国家艺术教育的宏观指导,学校教育的理念、培养模式等方面,单从声乐教学“师傅带徒弟”的教学形式上看,经验教学成分比重较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规范性、严谨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些声乐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声乐教育工作者,在声乐训练的初级阶段,常常存在“见子打子”、就事论事的现象。对声乐人才的培养,往往局限于解决训练中出现问题的表面现象上,不能很好地处理当前与未来、当时课堂效果与今后发展前景及内在的必然趋势,时常出现走极端的情况:夸大自己作为一个声乐指导者的作用,或是过分注重每次训练时学习者完成练习的质量和效果的表象。多数时候,这种情况就导致了不能很好地利用声乐教学“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统揽声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能很好地运用科学、发展和综合的人才培养观,正确处理好现在与将来、声乐初期训练时期、当时课堂效果与未来发展的必然联系,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声乐教学及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片面追求当时的质量,过分强调每次训练的效果。常常因要求过高,使学习者不能很好地在现有声乐认知和能力的基础上,松弛、自然地完成好每一次声乐训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歌唱能力的培养。

我们认为,在声乐的学习中,无论是进行有效的发声技术训练,还是声乐作品的练唱,都是提高歌唱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声乐训练的初级阶段中,二者均是培养歌唱意识、歌唱状态,建立歌唱通道、训练人体机能、提高歌唱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知道,声乐教学的这种基本模式,是千百年来在总结世界各民族中早已存在的、被现代人称之为“原生态”唱法各流派精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声乐学习中要研究这一课题,势必就需要我们再对今天仍然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民族民间的“原生态”唱法的各流派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吸取营养。

一、“原生态”唱法与歌唱能力

在声乐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提高歌者的歌唱能力,就自然成了声乐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内容。这里,文化知识的学习暂且不论,在专业的学习方面,除了一切与声乐演唱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外,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对人体机能进行有效的训练,实际上就成了培养和提高歌者歌唱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我们认为,无论专业歌手,还是业余歌手,甚至包括民间歌者。只要他们的演唱做到气息畅通、声音流畅,并能坚持长期的练唱,他们的歌唱能力总是会逐渐提高的。不过对于业余歌手,特别是民间歌者来说,这些歌手们的演唱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由于人爱美、追求美的本能而产生的,他们往往是自娱自乐,一般不受外界的影响。因此在他们的歌声中,总是洋溢出表现美、赞美生活、歌唱人间真善美的愉悦心情。很多时候,民间歌者的演唱往往是借助山歌、小调抒发对异性的爱慕,传达爱的真谛,歌唱美好的幸福生活。他们的演唱常常是为了给人们的婚丧嫁娶烘托气氛,营造喜庆氛围或是寄托哀思。总之,他们这些自娱自乐的歌唱,从专业发声技术训练的要求上来看,由于他们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歌唱往往是自觉的行动,所以他们的演唱不像专业训练时那种纯粹为了提高歌唱能力时的练唱一样,有极强的严谨性、规范性、科学性和目的性。专业训练概念中提倡的发声训练、人才培养等观念,往往在他们的演唱中悄无声息地进行着。经过调查分析得知,他们的那些演唱,虽然不如专业训练那样总是需要对歌者进行一整套的、规范的、科学的训练,需要提高歌唱能力的发声练习和作品练唱,并伴随着很多的要求和严格的程序。也正是因为在各个方面都没有专业训练中那样多的要求和目的,所以在他们的演唱行为中,基本上都是他们自觉的行动。而实际上,他们的那些歌唱行为基本上是符合声乐发声技术训练,和声乐人才培养“循序渐进”客观规律的。因此,许多民间歌手都是随着演唱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歌唱机能得到训练,歌唱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当然,许多民间歌手的成长,并不是完全没有受过前辈们“口传身教”“师傅带徒弟”式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但在他们的成长中,自然的成分和自发的行为总是居于主导的地位。实际上,在声乐人才培养工作中,这样的发声技术训练等方面是值得我们探究和借鉴的。

二、科学发声训练与歌唱能力

专业训练中,歌唱能力的培养始终要遵循声乐人才成长这一循序渐进规律的客观要求。由于专业训练的目标性、时间性和目的性等因素,往往使我们的学习者在漫长的训练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正确认识声乐基础训练中发声练习在歌唱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往往忽视发声技术训练在培养人体机能,提高歌唱能力中所处的前提和基础地位,或者片面扩大发声技术训练在提高歌唱能力中的作用。训练中,总是出现耐不住发声练习的寂寞这一问题。一些人认为,唱好了几首练声曲,掌握了几个发声知识点和技能,就能够去演唱分量很大、程度很高的声乐作品,结果往往出现事倍功半,甚至是功败垂成的情况。

我们说,科学的发声训练是根据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大幅度降低音乐技术难度的前提下,把歌唱中音乐和文学等方面很多规律性的知识点和技能,设计成为比较规整的,便于学习者在训练中按照声乐技术训练成分的要求,掌握发声技术的各要领,从而比较容易完成练声曲的学习,并以此为载体,学习和掌握歌唱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发声练习对歌唱能力的培养,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对机能的锻炼和歌唱能力的提高,却远远不如歌曲作品。但是,任何一位优秀歌手的成长,他们在掌握娴熟技术的过程中,无不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声曲的练习。我们知道,对科学发声技术的技能和要领,也需要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认识。通过每天完成练习曲的过程,逐一认识和领悟,对机能进行科学的训练,对歌唱知识和技术逐一学习和把握。这一阶段的声乐训练,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习者的专业歌唱意识,培养科学的歌唱状态,从而把握科学发声的技术要领。总的来说,就是以苦练歌唱的基本功,对机能进行训练为前提。所以,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歌者完成每一次练习的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必须符合歌唱基础训练阶段的实际,严格遵循声乐人才成长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这时,任何不切实际、操之过急的盲目行为,都将给训练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甚至使训练步入死胡同。这里要指出的是,在训练中有一种情况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那就是在基础训练阶段中,从数量上来说,歌者对发声技术练习曲熟悉的还很少;从歌唱的知识面上来看,还比较狭窄;对歌唱的能力而言,他们实际上都还很弱。这时,如果硬要他们去完成和他们认识、能力不相符的练习曲,硬要让他们达到难以达到的程度,那

么,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就会造成他们即使对启迪认识领悟得非常到位,但由于歌唱能力还不能满足他们完成练习的要求,所以练习中,首先受到影响的就必定是歌唱的气息。而我们都知道,气息不畅通的练习和演唱,对声乐训练来说是有害无益的。声乐的基础训练就是苦练内功。在声乐人才的成长中,科学的发声基础训练阶段是一个漫长而又不能跳越的重要阶段。只有在这一阶段,经过漫长的苦练,经过一首首练声曲、一首首歌曲的练习,才能锻炼好歌唱的机能,增长歌唱的文化和专业才能。实际上,歌唱的基础训练可谓是非一日之寒,只有不间断的学习和把握,并且是长期完成了相当数量的练声曲和作品练习,歌唱能力才能随之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里的学习和训练,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歌唱能力的提高,而更应该注重发声训练的科学性,对学习效果的要求要具有合理性、适度性,使学生经过长期的刻苦练功后,感受到完成基础训练阶段的任务后那种“功到自然成”的乐趣。

三、实践性教学与歌唱能力

在浩瀚的艺术世界中,声乐艺术被称之为表演艺术。声乐演唱中,人们所发出的那些美妙、悦耳的声音之原理,就是我们的气息吹击声带的结果,而气息的动力源泉就是我们的呼吸。而在声乐的训练和声乐的演唱中,科学发声要求我们的气息始终要在松弛、自然的状态下,保持气息自然的属性。也就是说在歌唱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声乐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声乐的教学活动中,声乐实践教学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可以说,它渗透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声乐的教学内容始终要通过声乐的发声训练、作品的练唱和对声乐艺术作品的演绎来完成。在这些环节中,都包含着声乐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声乐人才的培养正是需要通过这些途径,对歌者进行音乐知识、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的传授,以及声乐的理论学习与技术训练,实施对机能的训练和歌唱能力的培养。从声乐教学的实践性来看,应该注重抓住课堂和舞台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歌者驾驭作品、演绎作品的能力。

1.课堂教学实践性环节与歌唱能力

声乐课堂教学,始终应遵循声乐人才的培养规律和学科本身固有的属性,采用启发性教学,让歌者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去感受、领悟、把握声乐演唱的真谛,避免说教式、灌输式教学,充分体现声乐实践性教学的魅力,有效地培养歌者演唱作品的能力。

2.舞台实践性教学与歌唱能力

学校声乐教学活动,始终是围绕培养声乐教育工作者和演唱者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今天的声乐学习者,无论将来担负声乐教育工作还是声乐演唱工作,对他们来说,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在对歌唱能力的培养上,舞台实践性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一般来说,人天生都具有表现的欲望,声乐学习者更是如此,声乐艺术被称作是表演艺术。因此舞台的实践性教学,更符合声乐人才成长和声乐教学的客观要求。研究分析表明,绝大多数歌者在他们的课堂实践教学中,对声乐作品的演唱同他们在舞台实践中的演唱,差距是很明显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由于歌者与生俱来的,以及后天专业学习和训练中培养起来的表现欲,加之音乐和文化修养的驱动,在舞台上,他们真情实感的演唱更加能够调动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舞台实践对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其效果是更佳的。

总之,歌唱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实际上,它是一个综合、长期和科学的系统工程。歌唱能力的培养,始终是无法离开声乐训练和演唱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就学校教育而言,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势必要紧紧抓住声乐教学中课堂的发声训练、作品练唱和作品的联唱,以及舞台表演的实践教学环节等。当然,歌唱能力的培养,同声乐理论知识学习、文化知识的学习等也是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的。因此,为提高歌者的歌唱能力,必须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歌唱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晓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能力培养范文第3篇

摘要:针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新工科发展对机械专业要求,建立多层次多维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筑“双向五步四融合阶梯式”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瓶颈问题提出解决技术路线和改革方案,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理实融合、赛研融合。实践证明,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加强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为新工科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为实现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助力。

关键词:人才培养;机械专业;创新能力;多层次多维度

1研究背景

《机械工业“十四·五”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培育梯次衔接的多层次人才队伍,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1]。机械专业的现代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将是对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响应和支持。但现有的传统机械工程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体系系统不够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现象严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2]。当前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在理论教学、实习实践、毕设等环节融合度差,尤其存在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欠佳的现状[3-4]。针对以上现状,本文基于教育管理学理论,立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构筑“双向五步四融合阶梯式”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在新工科机械专业人才高要求背景下,新模式培养的学生在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得到综合提升,适应新经济和新技术发展的人才要求。

2人才培养模式建立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目的是培养出应用与创新和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端复合型机械专业人才,本文所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双向”是指建立师生双向探究共同体。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相随使教育生生不息,由此,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便成为教育活动中最为普通和最为重要的关系[5]。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是教育内容的设计者,也是教育实践的推动者,是影响和决定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力量[6]。搭建“教”与“学”双向定期交流与互通机制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践行“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五步教学”是指案例引入、团队剖析、拓展汇报、多环评价、融通提升。结合专业特色以及未来岗位要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模拟和再现真实的机械专业工作环境,通过“案例引入—团队剖析—拓展汇报—多环评价—融通提升”课堂五步教学实践,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融入真实生产案例和企业项目,让学生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明确职业职责、提升实践能力。引导并启迪学生构筑“自主探究—团队协作—赛场评价—重构跃升”的良好学习生态,打通“课堂教学、科创竞赛、实践实训、行业企业”4个场景间壁垒。“四融合”是指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理实融合、赛研融合。机械专业实践性强,应强调教学方式的体验性和开放性[7]。应通过各种技能大赛、创新创业项目、承担企业委托课题等,提升团体的学习研究能力和操作实效性,充分体现“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等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等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并根据工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形成机制、创新思想构筑叠加内在驱动机制等,从而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理实融合、赛研融合,形成并逐步完善了基于“双向五步四融合阶梯式”科创能力构筑与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人才培养模式关键问题解决技术方案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常遇到的最关键的问题以及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3.1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缺乏有效的手段和体系导致思维局限性和创新意识差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创新活动保障制度,组建汇集优秀师资力量的创新活动导师库,形成了大学生科技项目和学科竞赛驱动、师生广泛参与的机制,并坚持走考场、赛场、市场一体化道路。注重理论学习与实际的工程案例以及与生产企业进行科技项目对接和大学生科技创新产品的孵化转化并出台对应的保障制度。搭建了平台支持、团队引领、过程监督与可控的的专业竞赛体系,如图2所示。构筑包括“核心课程知识竞赛”“数学建模大赛”“专业基本技能比赛”“综合实训竞赛”“创新设计竞赛”等在内的“五级提升式”课外学科竞赛平台。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科创大赛”、参与“科研项目”活动,让学生深入参与其中,以期实现多领域参与、全员全程全面覆盖,学生在参与科创项目中,不断强化自主基础理论的学习,尤其是通过查阅资料加强专业知识以及外延知识的学习。另外,同学间将结合各自优势创建科创队伍,并主动联系指导教师,通过生产实践的充分调研和论证,提出并建立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创新课题,查阅资料并与指导教师共同提出解决方案,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提升”的主动学习模式,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同时,与指导教师协作合作解决创新课题中遇到的困难,教师与学生协作通过“案例导学—合作交流—展示讲解—巩固提升”机制,引导学生落实创新目标,解决大赛中的困难,指引学生自主学习,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另外鼓励学生跨年级跨专业进行组队,做到共同提高,协同进步,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得到有效提升。

3.2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学生被动式学习、学习效果差

针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严重、学生被动式学习习惯、教学效果差、教学评价手段和方式单一等突出问题[8],本成果以“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以及“金属工艺学”等机械制造专业核心课程群为突破口,提出并实施了“机械设计、制造、精度测量、气液传动、自动控制等教学内容深度融合,课堂教学、科创实践、实验实训一体化”的新教学模式,开创了开放式、网络化、实战型教学方式。多环节融通科创能力的教育培养体系如图3所示。围绕新的教学模式实施,创造了金属工艺学与互换性原理与测量一体化多功能实验室,实现了机械设计、加工制造与测量教学内容融合及理论教学与实验、形成了由“五步骤”(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大赛实践、毕业设计、工程化课题锻炼)、“四环节”(理论学习、专业认知、创新提升、综合实践)构成的全程贯穿、形式多样、分层实施与创新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意识和能力,为企业和社会输送高适应性创新性工程人才。

4结论

本文针对目前机械专业传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提高新工科背景下机械专业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结合专业特色和具体实际,给出人才培养过程中常遇到的关键的问题以及技术解决方案,解决以下人才培养过程中瓶颈问题:①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②理论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学生被动式学习,学习效果较差;③学生专业课学习和企业生产衔接不畅,匹配性不足。改革后人才培养体系在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已初见成效,在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取得很大提高,以2021年笔者单位机械与电子工程系为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5%,考研过线率为38%,录取率为33%,获得各种学科竞赛20余项。该人才培养模式打开了思路,适应了新工科发展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迫切需求,也为其他专业提供了借鉴。

作者:李杨 张学峰 杨发展 刘建泽 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能力培养分析2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强国,打造创新型经济发展新引擎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发展的战略方向,同时也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潮流[1]。2015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通过更高层次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战略地位,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社会中创新创业重要的生力军,具有社会其他人群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和特点。因而应积极、正确、科学地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通过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参与科技竞赛等多种方式协同合作,共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对于促进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在缓解当前各大高校学生就业压力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国家高度重视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下[2-3],课题组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平台为依托,通过分析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一种“以赛促练”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经过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1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团队组建难。我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为4年学制,一、二年级主要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对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四年级学生由于毕业设计、考研、出国、就业等多方压力的存在导致没有过多精力参与项目[4-6]。因此,三年级学生成为项目的主力成员,但三年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还未形成完整体系,且自身的各项能力还有所欠缺,不足以完成整个项目。合理的成员梯队建设已然成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顺利进行与高效开展的首要突出问题。

2)题目难确定。项目题目确定通常有以下两个途径:一是学生自选,二是指导教师直接给定题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般面向大学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依据现阶段大学课程体系的特点,他们对专业知识及前瞻性理论的掌握不足,选题容易产生盲目性与不可行性。而指导教师直接给定题目往往具有专业性、科研性较强,难度系数较高的特点,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使学生产生胆怯心理,失去完成项目的自信心和兴趣。3)重申请,轻结题,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能力不足。由于学生受获取成果、荣誉等功利性心理驱使,而其自身却又对科学研究缺乏兴趣,学生就会基于功利心在申报时表现积极,而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科研兴趣驱动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导致存在中途放弃的现象。加之指导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师生之间往往缺乏沟通和及时的指导,导致信息交流不畅,为项目的顺利推进设置了障碍。同时,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这个项目实施周期的学科竞赛的激励,对于团队学生的整体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略显不足。

2“以赛促练”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提出与实践

“以赛促练”的实践理念是通过学科各类科技竞赛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以赛促练”也是实现辅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实践平台和途径,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载体。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7-10]。课题组以机械大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例,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学科竞赛规划体系。

1)一年级时,通过对大一新生开设的机械专业导论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考研讲座、学术之星及竞赛之星讲座等多种方式的指导与引领,让学生从一入学就在宏观上有一个总的奋斗目标和方向,防止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产生盲目性,导致四年光阴虚度。

2)综合学科竞赛体系的构建。大一新生由于刚从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走出来,可能存在缺乏演讲勇气或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等情况,可以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演讲比赛”“辩论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文体比赛,为后续综合能力培养奠定基础。二年级时,可以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单项学科专业基础的竞赛,比如“数学建模大赛”“制图基本功技能大赛”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引导二年级学生作为“大创”项目成员,积极参与到高年级同学作为“大创”项目负责人的项目申报工作中去。

3)三年级学生便可以作为“大创”项目团队的负责人,引导他们以自己的“大创”项目为团队积极参加全国性的各类综合性大赛,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制图技术与技能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全国性比赛,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通过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对自身能力的提升所带来的效果。这些科技竞赛的准备过程,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培养。更为重要的是,此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实现创新理念的过程,既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形成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又为创新创业项目丰富了大量科研成果。实现培养成员综合能力与丰富科研成果双丰收的良好局面。例如:以本科研团队的学生成员参赛为例,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第六届及第七届黑龙江 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第十五届和第十七届黑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级、各类竞赛,并荣获部级、省级比赛奖项40余项。通过对近年团队中学生升学和就业过程中的表现等信息统计分析,发现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明显高于同等条件的其他同学,团队成员普遍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拥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在当下高校毕业生众多、就业环境不景气、企业对招聘条件日益严苛等就业极为困难的大环境下,有的团队成员在就业过程中甚至成为了没经过二面招聘单位就直接签约的特例,毕业后的团队成员在就业单位中成长非常迅速,也表现出了超强的适应能力,有的很快成为部门的骨干员工和核心成员。同时,团队负责人中的多人成功考上“985”高校和“双一流”高校的机械专业研究生,团队成员较同年级其他学生在就业、考研和出国留学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此外,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论文撰写发表、专利撰写申请、实物模型制作等形式进行锻炼,提升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效果显著。

3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顺应了时展的需求,也充分体现了教育部等国家层面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举措,得到了国家、地方、高校和学生等多方主体的高度重视,高校和学生申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积极性高涨,参与程度高、覆盖面广。为进一步推进机械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本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依托,提出了一种“以赛促练”的人才培养思路,助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以期更好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作者:崔有正 王凤娟 高申煣 胡清明 姜淑凤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能力培养分析3

引言

篮球运动在我国广受人民群众欢迎,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在高等院校中,篮球也是一项开展极为广泛的体育运动项目受到学生的广泛青睐,随着高校篮球体育运动的不断成熟,围绕高校也产生了一系列高校学生篮球赛事。在篮球运动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比赛日趋频繁,因此对于篮球竞赛的组织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高等院校中为了更好地适应篮球竞赛的开展,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从现阶段高等院校在学生篮球赛事组织能力培养方面来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这需要针对组织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讨,才能够制定有效的培养措施和策略,完善教育模式,进而提高教育的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赛事组织能力的发展。

1、赛事组织相关定义及概念

从概念上来看,体育赛事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和级别的正规比赛,也可以指在某一个较小范围内进行的比赛。在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中体育运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在世界各国交流的过程中,体育成为了促进文化交融与发展的重要路径。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育的交流,一些国内或国际的大型赛事广泛举办,形成了较大规模,并逐渐成为正规比赛。就篮球领域来说,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等,都是在篮球领域具有世界影响的规模级别篮球竞赛。体育的显著特征便是竞赛。竞赛产生了体育,没有竞赛也就没有体育。而竞赛的顺利开展,就需要组织者具备较高的赛事组织和管理能力。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竞赛组织能力的培养成为关键的一环。但是组织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且具体、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工作,对于学生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这样的能力,需要进行有效地策划针对教育的内容,进行改进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一场完整的篮球竞赛组织,主要包括项目开始、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控制和项目结束。因此培养学生的篮球赛事组织能力就要从这些方面入手,让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具备相应的赛事组织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培养的要求。

2、高校学生篮球赛事组织能力培养的现状

当前高校篮球赛事如火如荼地开展,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作用,关注学生在篮球赛事中组织能力的发展。在培养学生篮球赛事组织能力这一环节中,针对学生进行了有效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赛事组织能力。但篮球赛事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组织工作,学生在实践这一环节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既表现在学生对篮球赛事组织中的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也表现在学生在实践中难以解决各种问题。具体来说,篮球赛事中学生组织能力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学生自身对相关知识掌握较少高校学生篮球赛事组织能力培养这一环节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篮球赛事组织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包括赛事机构设置、比赛规程设定、赛程编排、裁判安排、积分排名等等。只有学生掌握了这些基础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实现篮球赛事组织能力的培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参与篮球赛事组织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从理论层面上来看,学生没有篮球赛事组织所要求的相关知识。由于知识的欠缺,学生在参与篮球赛事这一环节中,不了解赛事组织机构,在赛事规程设定环节中也存在不足,在安排裁判这一过程中也未能遵循相关的原则。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反映出学生在参与篮球赛事组织这一环节中,理论知识欠缺而导致学生的篮球赛事组织能力欠缺,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实现赛事组织。

2.2、学生参与篮球赛事组织比赛实践不足

在高校学生篮球赛事组织能力培养这一过程中,只有学生亲身参与到篮球赛事的组织,才能更好地培养组织能力。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没有完整的篮球赛事组织管理经历。一些学生虽然从事过篮球赛事组织相关工作,但没有熟悉整个过程的全流程,参加的篮球赛事组织工作主要以校内比赛为主,参与社会组织比赛工作较少。大多数学生在参与篮球赛事组织比赛中主要从事赛前宣传工作、赞助经费的筹集工作、比赛规程制定、比赛程序和秩序编制、比赛器材准备、裁判培训工作比赛记录等各项基础性的工作。大多数学生在参与比赛中只参与赛事中的一项或某几项工作,学生负责竞赛组织工作全局机会较少。这样的现状下,学生的赛事组织管理能力和经验难以得到锻炼。由于学生的能力和经验不足,难以胜任工作,又导致学生无法参与到赛事组织的全过程中来,从而形成了不良的循环。2.3、篮球赛事组织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从整个篮球赛事组织的实践来看,学校在实践中,由于赛事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欠缺、经验不足,导致学生在赛事组织中出现多种问题。具体来说,这些主要问题包括学生在篮球赛事组织过程中赛前宣传不到位,赞助经费不到位,裁判培训和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在整个工作中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协调力度不够,赛事组织工作严密程度不高,且后勤保障跟不上。篮球赛事主持作为一种新闻复杂的工程需要每一项分项工作做到实处,才能够更好地提高组织效果。但学生在实践中由于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最终影响了整体的赛事。

2.4、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不足

篮球赛事组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对篮球赛事组织的各个环节和流程熟悉,还要能够在实践中针对篮球赛事易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具备这些能力,学生才能具备赛事组织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篮球赛事的组织与举办。从现阶段高校学生篮球组织能力培养发展的现状来看,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投入到篮球赛事组织,高校往往会与其他高校或者其他机构共同合作,为学生打造校际联赛,从而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在这样的实践平台中实现组织能力的培养。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篮球联赛赛事本身存在的缺陷影响了赛事的质量,这不利于学生深入赛事进行组织与实践,学生在实践这一环节中也难以解决联赛赛制本身所固有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的参与热情不足,大多数热爱篮球的学生都是对篮球运动和篮球竞技具有强烈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但对于篮球赛事中涉及的其他环节则热情不高,例如,大多数学生宁愿上场打比赛,但不愿意做裁判。由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降低导致学生的篮球赛事组织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

3、高校学生篮球赛事组织能力培养的价值及意义体现

篮球运动作为及集体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运动,在早期发展中,篮球活动简单而有趣。可以因需而异,也可以变换各种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人们参与其中达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丰富生活的目的。随着现代篮球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一项计划的国际竞技体育运动。当前在国际组织的指导下,篮球发展出了独特的比赛规则和具体的竞赛方式,并且通过篮球竞赛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充分展示出了人类生命的活力和时展的进步。现阶段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阵地,也在篮球教育中也越来越注重篮球赛事组织,关注学生篮球赛事组织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培养学生篮球赛事组织能力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篮球赛事组织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对篮球的相关知识充分了解,也要求学生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同时,拓宽学生知识储备。只有学生从理论上对篮球赛事组织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掌握足够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支持赛事组织,这一过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了解与篮球相关的知识内容;其次,学生要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才能更好地理解篮球赛事组织在各个环节中具体运行的情况。因此这一过程篮球运动能够发挥出身体锻炼方面的功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学生通过篮球运动能够全面提高自身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但从而使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其次,通过篮球赛事组织能够使篮球运动更具有活力,并且以丰富的篮球文化引领学生成长。篮球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篮球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下,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篮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文化氛围的感染下,能够极大地丰富篮球教学的内容满足学生组织能力培养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积极的文化氛围影响下,能够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增强学生的自信,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从而使学生在组织篮球赛事这一环节中,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能够举办出一场成功的篮球赛事。因此从思想上认识到篮球赛事组织能力培养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实现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

4、我国高校学生篮球赛事组织能力的培养策略路径选择

4.1、增强学生篮球赛事组织的理论知识和素养

首先,让学生通过了解理论知识,掌握篮球赛事编排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多种编排方式,才能在篮球赛事组织中快速决策,遇到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编排方式,这样才能体现学生作为篮球赛事组织者的基本能力。在篮球赛事编排这一环节中,不仅要考虑到不同队伍的赛程安排,也要考虑到比赛中的观赏性,根据这样的目标实时进行调整。这就要求组织者能够灵活地运用编排的规则,编排的规则,对于参赛者能力的发挥,以及整个队伍的竞技状态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几个强队分在一队比赛,虽然很精彩,但到了后面的淘汰赛可能就是最强对手的队伍,这样会引起整个球队的不满,也会导致球迷的不满。因此学生能够根据队伍的强弱合理地进行队伍的编排尤为重要,这也是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阶段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其次,引导学生更好的熟悉竞赛的规则。在篮球赛事组织这一环节中学生要想组织一场有效的比赛,就要制定完善的竞赛规程。竞赛规程制定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比赛的合理性。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比赛规定只能是高中生参加,那么大学生就不能参加。规程上还要对违反规程的球队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等。通过严明的比赛规程制定保证篮球比赛作为一项赛事的规则性;最后,要引导学生多多做好比赛期间的各项具体工作。在竞赛期间由于参与比赛的人数众多,加之比赛的具体工作较为复杂。这就需要学生作为赛事组织者,能够针对各类事情进行协调解决。在竞赛期间针对出现的各种小问题及时解决,针对各种大问题及时进行优化调整。例如,做好裁判培训,提高裁判水平,做好技术统计资料分析,做好各类档案的存档与归档整理,检查比赛场地的器材,做好这些细节方面的工作才能够及时处理可能影响整个比赛局面的问题,进而体现出学生的赛事组织能力。

4.2、构建更加完善的组织能力培养模式

首先,构建培养模式,从体育课程开始到整个赛事的细节指导,都需要教师制定有效的策略并加强模式的探讨,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进而形成完善的培养模式。这一过程中要明确培养学生篮球赛事组织的重要作用,在清晰的认知下,以有效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篮球赛的组织能力;其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在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下,学校的体育部开展各种篮球联赛,在篮球联赛中引导学生结合队伍的数目、时间,确定篮球比赛的机制,协调好分组,确认好裁判场地等等,并在篮球竞赛组织这一过程中处理好各种问题,通过不断的实践锻炼,增强学生的篮球竞赛组织能力;最后,要保证各个主体的引导作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训练。例如,在整个组织能力培养这一环节中,要充分用好各项资源,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得到能力的发展。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及时做好评价体系,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篮球赛事组织过程中的优势与长处、问题与不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改正自身存在的缺陷,发挥自己的优势与长处进行训练。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找到自身优势所在,在今后的篮球竞赛组织活动中,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在明确的定位下有效提高学生的篮球竞赛组织能力。

4.3、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组织能力实践机会

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要想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篮球竞赛组织能力,教师不仅要加强课堂教学,构建完善的教学模式,更要在日常训练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篮球竞赛组织环节中加强学习与锻炼。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发挥篮球社团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篮球社团中针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篮球训练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日常引导学生参加活动的实践训练按照篮球竞赛的整个流程进行细化分类,借助每一个细节,培养学生篮球竞赛组织能力的相应能力。例如,在引导学生参与篮球竞赛组织实践环节中,让学生先自行准备篮球竞赛中涉及的各种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把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赛事组织活动中来。在赛事组织活动结束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通过学生的有效反思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所需要具备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使组织竞赛的能力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其次,高校可以以篮球竞赛为基础,吸引其他学校共同参与,在与兄弟学校共同参与这一环节中,为学生打造全方位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友好交流这一环节中更好地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通过校际间的篮球联赛,让学生自己组织篮球竞赛,在这样的联赛机制下,学生能够全方位地参与到篮球竞赛组织的各个环节中来,从而对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质进行全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在这种广阔的舞台下,有效提高自己的篮球竞赛组织能力,更好的促进学生技能的发展。

4.4、营造良好的篮球竞赛氛围

良好的篮球竞赛氛围营造,对于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染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氛围的营造。在这一环节中需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作为基础,在此之上形成文化的认同感,在兴趣的驱动下,篮球竞赛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一种积极而主动的态势。参与篮球竞赛的人数、队伍和竞赛的场次也会随之大幅度提升,从而为提高竞赛水平和学生的竞赛组织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无法参与竞赛的学生也会作为观众进行观赏,通过这样的方法使校园篮球竞赛氛围得到巨大的改善。这就需要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篮球文化活动,加强篮球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交互交流的过程中认同篮球文化,并且打造高校自己的篮球特色文化品牌。5、结语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篮球赛事组织能力对于深化篮球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下学生篮球赛事组织能力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也影响了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针对这样的现状,在篮球教育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篮球赛事组织能力的培养,要构建完善的运营模式和具体的育人方法,搭建有效的平台加强学生的实践,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使学生能够在广阔的舞台中,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增强学生的多样化素质培养,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杉,邓嘉.我国高校学生篮球赛是组织能力培养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9(03).

[2]李杉,蔺浩.高校篮球专业学生篮球赛事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J].体育时空,2018(04).

[3]裴益民.对西北民族大学体育专业学生走上篮球赛事能力的调查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29).

[4]张远远,王柳絮.体育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的探究[J].未来英才,2018(01).

能力培养范文第4篇

学生文言学习的收获,会自然地向作文渗透。一般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累作文素材。大家只要随手翻开某一年高考满分作文选,就可以看到屈原、司马迁、苏武、苏轼等人的材料频频出现,同时伴有对课内文言语句的征引,以提升表达效果。

2、赋予作文情感。文言文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予写作以丰富的情感思想。例如,联想到苏轼,学生总会钦佩其旷达豪迈;提到项羽,学生则悲叹他刚愎自用,敬慕他英雄磊落。

3、丰富作文语言。这表现在学生可以运用文言词汇。例如《赤壁赋》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等可以被直接运用到写景的文章中去。

4、借鉴作文技法。文言文中有许多技法,值得学生在作文中借鉴。例如,韩愈的《师说》,先立后破,正反论证;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先叙后议,环环相扣;这些布局上的技法,对学生写作很有价值。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善于围绕情感线索,选取典型的生活片断,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善于选取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在对比中塑造两个人的形象;这些选材的技巧,能给学生很多启示。

这种渗透往往是学生自发形成的,常常因人而异,一般的来说,语文素养高的同学,在写作中对文言文营养的吸收更加充分;与具体的写作情况有关,有些题目,比如,《历史不会忘记》,学生更容易会想起向文言要营养;有些题目,可能与文言文的学习关系不太明显,比如《提篮春光看妈妈》。这种渗透,存在着很大的随机性。

怎样才能通过文言文教学,来更好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呢?

笔者认为在这方面还是大有可为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使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收获转化为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文言文教学应该在积累文言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对母语的语感。

1、应该避免肤浅,强调朗读、背诵,把语言节奏内化为学生的发声。

2、避免把解释当成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是要学生借助解释,舍筏登岸,得鱼忘筌,培养语感。

(1)、对于遣词用语的理解

比如:予亦悲夫古书之不存。“悲”注解为“感叹”。教师不应该到此为止。而是要分辨,“悲”与“感叹”到底有何区别。查阅工具书,就知道,悲,含有悲叹,这里用”悲“,不用“叹”,就是表现出作者对于文化古籍失传的悲痛,表现了对文化的关心关情。

(2)对于句式的理解。

(3)对于布局谋篇的理解。

二、教师围绕文言营养向写作能力的转化,精心组织相应的训练。

比如,运用四字句为主,写一段描写校园春景的话。

比如,文章的开头。

化用文章的意象。

能力培养范文第5篇

一、让学生做一件自己从来没有想要做的事情

在上活动课之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空隙时间在家里,弄清煤气管道在哪里?哪些管道是排污水的?哪些是电线管道?它们从哪里来?又从哪里去?这些有没有危险?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改进?把这些情况写成一个调查报告,在上活动课时分别汇报并分组讨论。

二、提前自学一些课程后与老师的讲解作比较

可以让学生自选学科科目,比老师讲课的进度提前一个小节自己学习,然后总结。课后待老师讲解该小节之后进行比较。如果学生自学所收获的与老师讲解的差不多,他会十分喜悦,十分自信,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活动课上翻阅他们从来不敢问津的书籍,如《本草纲目》《资治通鉴》等。

三、做一件自己想做而一直没有动手做的事情

让学生给自己所崇拜的明星写一个传记。如象乒乓球明星邓亚萍,歌星宋祖英,影星“小燕子”赵薇等;提出一个学校附近歌舞厅声音太大的问题的解决方案;鼓励学生通过市场或其它方式,把他自己不用书籍和玩具拿来换取他所需要的东西。

四、让学生问几个不敢问的问题

学生很多问题可能是一直想问又不知问谁而又可能是自认为别人也说不清楚的问题。如小孩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为什么电视广告老夸产品好?为什么街上商品便宜而说经济不景气等等。

五、搞清几个长时间闹不明白的问题

如:让学生搞清迷信和宗教是什么关系?美国为什么干涉中国内政?为什么是一个骗人、害人的邪教组织?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行分组讨论、总结,然后写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