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亚洲各国学校道德教育对比

亚洲各国学校道德教育对比

一、日本、韩国、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比较

1.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及特点分析

战后60多年来,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历经六次重大改革,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日本社会现代化进程的现代道德教育的总体目标,即以教育基本法及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根本精神为基准,将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观念贯彻于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具体生活中,为创造有个性的文化及发展民主社会和国家而努力,进而培养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作出贡献的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以培养作为基石的道德情操为目的。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特征,年龄段不同,道德教育的目标也有差异,且各年龄段的道德教育目标具有整体的连贯性。比如:日本小学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以形成新生人和敬畏生命的观念为基础,培养其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坚忍不拔的精神。初中道德教育的目标则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个具体场合中充分发挥新生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努力创造富有个性的文化,促进民主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培养学生具有道德性。而高中的道德教育目标是要通过学校的整体活动来进行,启发学生自己探究,努力进行自我实现,自觉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社会的一员,要具有与此相应的觉悟。【1]大学阶段的道德教育目标是:努力提高学生的政治教养,使学生深刻理解、重视并推进日本宪法中所规定的议会民主主义,使学生在客观理解政治局势的基础上,掌握必要的基础政治理论与知识,培养大学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的能力和态度。同时,不同层次的道德教育目标中也体现出了将“尊重人”和“珍视生命”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原则付诸实践的理念,旨在缓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益严重的校园自杀等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目标中标榜有“培养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做出贡献的日本人”之条目,但在其教育的过程中。仍有大量鼓吹军国主义的思想和行为,这不能不引起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人民的关注与警惕。

2.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及特点分析

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学的道德规范和各种规矩,建立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使学生形成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品质。[]从这个总目标出发,韩国也制定了具体的目标来指导学校德育工作,如20世纪末汉城大学道德课研究会在韩国教育部咨询报告中对学校道德教育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①培养学生作为韩国人所应具备的道德规范和礼节。②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以便合情合理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③培养学生的市民意识和道德倾向,使其具有国家意识和民族理想。④引导学生认识道德对人的生活的必要性,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冲突,并形成尊重人的品质。⑤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家庭、近邻、学校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礼节,培养其道德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生活态度和道德实践意志。⑥培养学生爱护国家、民族和民族传统的品质,认识到国土与民族分裂的现状以及南北韩不同的统一政策和现有的统一课题,培养作为韩国人所应具备的正确的能力、态度和行为习惯,从而为统一前后做必要的心理准备。等等。通过上述德育目标的分析,儒家伦理思想对韩国文化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正是受其影响,才形成了现代韩国人的民族性格和国民精神,因此,注重传承传统文化、突出民族性、培育民族精神成为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一个显著特征。另外,由于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学生的道德成熟度的差异性,道德教育的目标也有所不同,比如: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目标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为主,中学阶段的道德教育目标则以内化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自律为主,而大学阶段道德教育的目标以注重发展学生良好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主。

3.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及特点分析

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适应形势的需要而不断改进和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建国初期,其道德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促进民族团结与合作、国家发展与经济繁荣;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新加坡的工业化初见成效,城市国际化日益加深,。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这个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则是弘扬传统文化,恢复忠孝纲常,发扬东方传统美德,抗拒西方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袭。尽管不同时期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有所差异,但其基本目标是明确的、直接的,那就是强调国家至上、文化多元的利益关系,强调德育的目的就是造就“合格、有用的新加坡人”,这就决定了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完成把学生培养为“有国家意识、有社会责任感、有科学价值观、有用”的新加坡公民的使命。当然这个基本目标的实现和实践是有层次性和分阶段性的。它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实现基本目标的渐进性,主要有三级层次,即:第一层次是整合思想,认同自己民族及文化传统,这也是新加坡道德教育目标的出发点;第二层次是克服西方文化殖民的影响,树立亚洲人的观念;第三层次是基本目标的最高层次,就是要培养具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认同感的‘‘新加坡人”。[。】(Pl。’它的阶段性则体现在实践基本目标的分年级性,就是不同年级的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求是不同的,比如:对如何爱国的要求,小学一年级做到“会唱国歌,敬仰国旗”即可,而五六年级的学生要做到“具有爱国精神,懂得爱国是一种责任;了解国民服兵役的重要性,知道军人和警察的职责”,高中毕业后则要参军服役两年亲身体验保卫国家安全的神圣感。

二、日本、韩国、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比较

1.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及特点分析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重视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内在动机和身心发展特征,采取了“版块状,分阶段”的方式安排道德教育内容。“版块状”指的是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个人道德习惯、人际关系道德、社会公共道德和国家民族道德等四个方面,[】(P89踟)“分阶段’’则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道德教育内容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内容安排上体现出循序渐进而不脱节的特点,如小学阶段开展的是以“生活勤俭,衣着整洁,做事诚实,学会自立,树立安全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关于培养小学生基本的生活习惯等个人道德方面的德育知识;初中阶段开展的是以“敬爱他人,团结同学,理解、包容他人,健康发展异性关系,学会感恩、学会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关于培养初中生建立人际关系的良好品格与能力等人际关系方面的德育知识;高中阶段开展的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体验生活、珍惜生命,遵纪守法、维护公共秩序,参加社会劳动,爱护公物”为主要内容的关于加强高中生伦理道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等社会公共道德方面的知识;而大学阶段则是开展以“虔敬天皇、忠于国家、熟知乡土为核心精神的爱国主义,基于集体式资本主义形成的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集体主义,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日本人,民主主义理念,日本宪法的根本精神,民主政治的本质”为主要内容的关于强化公民意识和国民素质等国家民族道德方面的知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日本学校道德教育尽管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出现,具有专门的“道德时间”,但更多的是借助体育活动、团体活动、志愿者活动、社区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与感受,体现了日本学校道德教育全面主义的特点。

2.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及特点分析

韩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决定了其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特点。概括起来,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乡土教育为载体、以区域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为具体教育内容、以培养国民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为目的的民族意识教育。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内容,韩国不仅把民族意识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而且在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所体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韩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在传承传统文化、注重民族性、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政治制度教育。韩国政治制度教育的重心是随着国家政治生活领域的重大变化而不断改变的,比如20世纪80年代以前学校开设的政治教育是以反共教育、警惕朝鲜的劳动党为主要内容的“反共及道德生活”课,随着国际形势与格局的变化,韩国20世纪8O年代后9O年代初以来的学校政治教育则以宣传祖国统一与繁荣为现实主题、以鼓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主义的建国理念、民主制度、自由经济、福利社会为主要内容。三是道德伦理教育。韩国人非常重视礼仪等方面的道德伦理教育,他们认为,只有学会做人,才能爱国、兴国。以礼仪为主要内容的韩国学校道德伦理教育包括个人生活礼节、家庭生活礼节、学校生活礼节、社会生活礼节、国家生活礼节等五个方面,并按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合理组织各年级具体教学内容,逐步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和认知能力,这亦是其特征之一。

3.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及特点分析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部,面积600多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培育了一种“敬业乐群,勤劳进取,廉洁奉公,讲求实效”的新加坡精神,从而一跃成为一个因国民思想道德素质高而闻名于世的亚洲国家。这一切与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有效实施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度,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历经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改革与发展,90年代初形成了全面的学校道德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儒家伦理道德“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为基本内容的东方价值观教育,这也是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与中国传统封建伦理思想不同,新加坡人民赋予“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新的时代内涵,使儒家伦理道德“新加坡化”了。如“忠”指的是热爱政府,效忠国家;“孝”即孝顺长辈,尊老敬贤;“仁爱”是富有同情心,关心、爱护他人;“礼义”是指讲礼貌,重承诺,守信用,诚相待,少猜疑;“廉”是对学生将来为官的道德要求,即为官、为政清廉;“耻”就是耻辱之心,旨在帮助青少年学生辨羞耻知荣辱,培养一种知耻观念。二是以“国家至上,社会优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为主要内容的共同价值观教育,这是新加坡各民族均认同并易于接受的道德教育内容。三是以“亲爱关怀,互敬互重,孝顺尊长,忠诚承诺,和谐沟通”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价值观教育,旨在宣传“没有家庭,就没有个人;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核心”的德育思想,以抵制西方社会把个人置于家庭和社会之上的“本末倒置的做法”。四是宗教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宗教课程让学生了解对新加坡文化影响较大的各宗教的起源和教规教义,以帮助他们认识理解这些塑造社会的道德准则。五是以培养学生慎独”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网络道德教育,旨在锻炼青少年学生独自接触、使用网络的自觉性、有效性。[】(另外,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也涉及遵纪守法、品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亦具有全面主义的特点。

三、对提高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借鉴

1.各级领导与德育教师要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学校道德教育工作

学校德育是教育之首,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可靠接班人的基础。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日本、韩国、新加坡三国对学校道德教育都非常重视,并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本国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贯彻落实和道德教育内容的合理安排与组织。如三个国家都建立了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道德教育体制,新加坡制定并推行了一项学生社区服务计划和行动,韩国建立了完整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等等。鉴于此,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德育教师都要立足时代特点,增强其时代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起来,这是当前我国走出学校“德育困境”必须首先解决的现实课题。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学校德育环境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需要在坚持传统德育教学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学校德育的创新,使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当然,要实现这样的创新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切实重视、鼎力支持和共同参与,也需要学校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力支持。领导重视更要体现在人、财、物、技术等方面对学校德育工作和德育教师的大力支持,使德育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中央一系列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相关精神,才能把加强和改进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2.学校德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凸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

道德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自阶级形成和国家产生以来,这项实践活动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任何国家的道德教育内容和目标都是有阶级性和政治性的,都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并为其服务的,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三个亚洲发达国家也不例外,从其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中可见一斑。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把德育目标与内容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放到第一位,这是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发展前景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学校道德教育要凸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必须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少年的头脑,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个强大思想武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行动指南;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把学生“立志成才”的愿望与对国家、民族美好未来发展前景的追求结合起来;必须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打好青少年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思想基础;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为青少年学生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价值标准。【6j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冲突激烈,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当前我国走出“道德教育困境”的根本。

3.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从地理上看,作为东方国家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其学校道德教育均不同程度地基于“依靠传统、立足传统的同时将东方儒家伦理道德与西方民主理念相结合”的思想,从而找到了一条较为适合本国国情的学校道德教育现代化的路子。比如:日本学校道德教育就赋予了源于中国儒学中“忠”以特殊的内涵,形成了日本所独具的团体主义精神,并把它作为首要的道德准则;韩国总统金泳三提出“世界化”战略,并形成了以儒家伦理为基础,以韩国民族精神为根本,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韩国学校新德育思想;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倡导以东方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文明,强调东方传统价值观与西方优良传统的平衡,并在学校开设“儒家伦理”课。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道德我们需正确对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充实新鲜内容,树立既保持中国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的崭新义利观、发展观和和谐观,不断推动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化。同时,需用通俗易懂、适合学生群体的语言和形式,通过网络等学生易于、乐于接受的有效途径,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深入课堂、深入学生生活,不断放射更加灿烂的光芒。这是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4.与时俱进,积极创新能够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学校德育目标和内容

道德教育目标的政治指向性和内容的现实性特点决定了其必须围绕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来设立。国家的发展目标、任务不同,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亦会随之发生改变,这是学校道德教育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由其“培养符合时代要求、满足国家需要的合格国民”的使命决定的,从对日本、新加坡和韩国学校德育目标和内容的比较中可见:发达国家更是如此。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因此,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必须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加快对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明确各阶段教学目标,在注重教学内容的递进与衔接、学科知识的整合与优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德育内容,使之能够真正适应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同时,伴随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学校道德教育要全面贯彻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培养其国际意识,以适应中国更多地、更全面地参与国际事务、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