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教育专业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精选

科学教育专业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第1篇

1.1课程设置缺乏理论基础.课程结构比例不均衡

我校所设置的课程以分科为主.较少涉及到综合性科学课程.课程内容单一,知识面相对较窄,另外课程忽视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相关教育.在学科中较少渗透这方面知识.学科知识显得跟不上多样化的时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科学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按物理,化学、生物、教材教法四大类进行分门别类编排设置进行简单拼盘式教学,按学期上课其学科间交叉渗透有限,除此之外课程设置中开设地理课程过少,使得学生对地理知识了解甚少,缺乏知识完整性:从时间安排上基本在前三年的集中学习.不利于认知和科学方法的建构。总之缺乏有效整合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课程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二是由于我校科学教育专业开设在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因而其主干课程以物理类课程为主.且无论在学分和课时的分配都趋于物理学科课程.尽管如此.其中的多数实验课程却仍没有独立设置,并且实验类型比较单一.综合性、设计性、探究性实验比例较少.验证性实验较多,这样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学生的知识和方法的残缺。

1.2院系合作不足.教学协调性差

科学教育专业本身就需要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所在院系紧密协作和统一部署.使学科课程之间实现较好的融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是主办院系去协调.缺乏权威性.这样导致个别教师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目的性不明确.从而致使学生兴趣不高,理论课和实践课无法较好掌握。

1.3师资队伍不健全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方面近年来.虽然学校经过培养和引进.科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有较大改善.但科学课程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养,理、化、生、地各学科都要精通的教师来掌握.这与现行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的情况相矛盾.难以找到这样的教师,因此,只能采取“拼盘”式教学,“你上物理,他上化学”的情况.使得专业的综合化、交叉性方面显得欠缺,缺乏专业认识和专业教育理念,重学科研究,轻教学研究,教学责任感不强。重视学历和职称层次提高.轻学术活动交流.尤其是通过教学研究活动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重视不足.科学教育类课程的师资严重缺乏。

1.4科学教育专业与当今社会教育环境不符

就科学课程而言,国家颁布了3—9年级的《科学课程标准》,但其相应的配套改革没跟上,致使该专业与社会教育环境不能相互融合。主要表现在一是目前高中没有设置科学课程.而且初中设置科学课程的学校也不多二是中考和高考改革虽然说是综合科,但这种综合基本上还是各学科的简单拼盘这势必会对人们有一种误导“科学课没有前途”.进而会影响科学教育专业的招生:三是小学和初中设立科学课程.而高中进行分科教学.这从衔接上困难较多,致使老师和家长难以认同:四是就业形势严峻。按理,小学《科学》课程普遍开设,专业化的科学教师需求量应该较大.但由于部分学校领导和老师对科学课程不重视.不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而是老师划线勾圈.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导致了实际需求量少。这也是科学教育专业毕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的学校宁愿引进一个小学教育专业的专科生.也不愿引进一个科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笔者注意到有的学校从事科学课的老师是学中文或英语专业的,虽不能说他们可能做不好教学,但可看出科学老师的价值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2改善我院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的建议

2.1改革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

《科学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内容为借鉴进行课程体系构建能较好地解决以“学科本位”的科学教育课程设置中的突出问题科学课程内容总体上划分为五大领域: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教育课程也应按这五大领域内容进行整合.其特点是:一是要超越学科界限.保留带有结构性的基本内容,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过程、方法与能力进行结合和渗透,并力求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与关联。各领域的具体内容目标均按此科学素养的四要素统一设置。对科学教育课程内容的整合则从统一的科学概念与原理.不同科学领域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探究活动等途径进行.

2.2加强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实施和教学管理

科学教育专业涉及到跨学科领域、其目的在于打破学科界限.增强彼此之间的融合.具有“综合”意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院系之间协调起来困难多多.因此学校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科学教育专业机构.成立专门的科学教育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和管理这样就避免了由开设院系去协调的尴尬.同时也显示了学校对该专业的重视.树立起专业建构信心。

2.3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以满足社会需要

科学教育专业课程应该是综合性的课程,去掉繁杂重合的部分,用多学科融合的知识来解决科学中的问题,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增强了综合意识。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是综合化学、物理、生物、地理四大学科内的综合课程.而没有出现四大学科相融合的科学课程来与中小学科学课程相适应.其根本原因在于师资.因为熟悉这四学科的“通才”的教师和谙熟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并付诸教学的教师欠缺。这也是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尴尬所在,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一知半解.无法成为真正意义的科学教师。因此,加大师资培养和培训迫在眉睫。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第2篇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缺少创新类课程,难以满足新的形势需要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发展是二十世纪末以后的事情,专业课程更多是参考历史较长的高校本科学前专业课程而构建的,普遍而言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基本沿袭传统而设置,主要是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三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五法”,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游戏教程、幼儿园政策与法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前教育史等课程,而学前教育领域一些最新开发的课程,如幼儿教师人文素养、幼儿教师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幼儿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幼儿的观察与评估、幼儿教育与社区环境、0~3岁婴幼儿发展与早期教育、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因专业教学的研究不够,把握不准,再加上新课程需要教师尽快地成熟教材,准确把握内容要点,所以普遍按传统“三学”及“五大领域教学”再加“游戏、活动”等课程设计教学。这样的专业课程体系显然是不能满足专业教师应有的知识技能结构与文化素养要求,也很难为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专业核心能力中欠缺观察、了解、保育幼儿能力的特别培养师幼关系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观察、了解、保育幼儿能力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幼儿尚处于发育期,他们的理解与沟通能力比较弱,更需要教师用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式与他们沟通,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发现他们出现的细小问题,并能及时、妥善地加以处理,特别是生活方面的观察与照料,这是幼儿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要求。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该专业的学生自身年龄小,许多还是独生子女,走进幼儿园的时间有限,零距离观察幼儿、与幼儿直接沟通的机会很少,很多学生对幼儿的了解、沟通,主要基于他们自发对幼儿的喜爱。在见习、实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设计组织幼儿园集体教学游戏活动时,积极主动形式多样,容易得到孩子们的接纳和喜欢,幼儿园也比较认可,但在生活照料、针对幼儿个别学习活动时,很多同学就不知如何动手,特别是面对个性强的孩子更不知如何进行沟通管理。这些现象恰恰反映出在专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着“重教育,轻保育,重集体,轻个体”的不平衡问题。

(三)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不能适应专业标准的要求,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比较年轻,绝大部分为近年新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拥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教学上也认真投入,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是由于教师普遍缺乏幼儿园实践背景,在教学上讲专业理论比较深入,但在联系幼儿园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性学习,特别是指导学生开展幼教实践活动方面,缺乏亲身感受性的教学经验,常常出现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按照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要求,这样一长一短的专业素质结构已经严重影响对学生的培养,急需加以完善。另一方面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培养的是全科幼儿教师,他们不仅要充分了解“三学“”五大领域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与技能。但目前承担这些技能课的教师普遍是本专业技能较强,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非常欠缺,因而开展教学时不能将学前教育特点与才艺技能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路

(一)必须把幼儿为本、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首先确立幼儿为本、师德为先。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幼儿为本、师德为先是对其职业的特别要求。幼儿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培养的幼儿教师要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每个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全面健康地成长。师德为先就是要求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必须做到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够担当起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促进者的责任。为此,第一,强化入学专业教育,利用多种形式使新生懂得,学前教育作为人生开端的教育,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性等一生的发展起着全面奠基的作用,形成初步的专业理念。第二,通过思想品德修养、教育学等课程,强化师德理念与职业理想追求,通过课堂理论讲解、社会现象分析、深入教育机构实际观察、个人道德践行直接体验等,促使个人行为修养的不断提高。第三,强化专业实践类活动,扩展加大见习、实训、调研、实习,借助这些活动,帮助学生增进对幼儿、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全面认识,解决学生思想上由单纯喜爱孩子到理性认识学前教育职业理念的转变,形成对学前教育的职业热爱。

(二)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切实处理好必需、够用、拓展的相互关系培养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幼儿园教师是许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特色,但参考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总学时的设计要求,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新要求,需要我们紧跟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对传统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优化,不断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理念、新思维,国内外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探索的最新成果,以不同形式完善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第一,增设必要的自主选修课,提供形式多样的专业或非专业课程,利用通识课、公选课、讲座课等平台,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课程,拓展知识与能力,提升自己的人文和科学素养;第二,针对沿用传统课程过多、缺乏创新这一问题,应利用人才培养基地的资源,与幼儿园一起研发新课程,特别是优先考虑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一些课程内容并将其成果运用于课堂;第三,坚持专业理论课“必要、够用”的原则,结合培养目标实时优化课程设置,该增设的一定增设,该删减的一定删减,构建较为完善的专业理论体系。

(三)遵循保教结合的教育原则,提升对幼儿观察、了解、保育的专业能力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其自然科学的规律,作为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遵循这些规律,特别是要准确把握“保教结合”的整体概念,即“保”和“教”是教育整体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会对幼儿产生不同影响。保育是教育的基础,在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施教育。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安排基本以培养专任教师需要的知识、能力为主,学生普遍对幼儿保育知识了解不够,对幼儿观察、了解、保育能力更是缺乏,按照专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全面精通保育和教育工作,以专业行动践行保教结合的原则。因此需要,第一,在目前开设的“学前儿童三学“”五大领域教学法”、游戏活动指导等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本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增加保育知识的渗透,并且最终要体现在考核成绩中。第二,在实践教学环节,分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幼儿一日生活观察,向保育员或生活教师学习观察、保育技巧。逐步尝试熟悉幼儿,与孩子们沟通,协助幼儿园教师进行幼儿生活管理。第三,部署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专题社会调查,进入城市、农村社区了解各类幼教机构保教结合的现状,从而直观感受保育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利用所学的专业理论进行分析思考,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第3篇

(一)高职绿色教育的目的

高职绿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协调,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环境认知能力等全面的培养。通过开展绿色教育,引导学生的责任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具有绿色人格的理性健康的“绿色人”,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高职绿色教育的内涵

(1)教育观的和谐理念教育观的和谐理念主要参考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事与天道”的统一与协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中国当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在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教育观的和谐成为绿色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将“和谐共处”的思想融入到教育中,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对环境的认识,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社会专业的技能、绿色价值观和对自然环境的认知能力,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2)教育观的人本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职绿色教育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因此,该层次教育观是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参加全国普通高考未能被本科院校录取的高中毕业生,此外,部分高职院校还面向初中毕业生招收五年制高职生,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的层次性、地域的差异性和性格的多样性等,这就要求在管理和学习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和灵活性,完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高职教育的人本教育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和健康的成长环境,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观。

(3)教育观的素质理念。高职院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就是不仅要有“职业技能”,而且还应具有“职业道德、规范和素养”。在教育过程中,将“职业素质培养”作为重点,坚持“素质第一、能力本位”。绿色的素质教育观要求培养的学生要全面发展,不仅要具有上岗的专业技能,更要求成为有利于发展和谐社会的人。

二、国土类专业绿色教育分析

(一)校园的绿色化建设在校园的绿色化建设中,从规划施工等各个环节中均要将经济成本和绿色效益紧密结合起来考虑。国土类专业中测绘类专业主要学习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地图学与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等;国土资源管理类专业主要学习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等;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主要学习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房地产测量等。国土类专业的师生可以利用专业特长积极参与绿色校园建设,依托学校的国土实训条件,在校园土地功能分区,校园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维护和物业管理中发挥作用。既加强了课堂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又可以锻炼学生“将国土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能力。在校园的绿色化建设过程中,学生参与其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体系的绿色化

(1)对专业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对国土类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必要的调整,根据社会岗位的需求,设置在岗位中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在课程的设置中,提升实践环节的比例,实践课程的比例不低于总课时的50%。推进项目导向教师把关、任务驱动学生参与式教学和企业订单与学校委托式培养等形式多样、内容灵活的教学模式,实现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定期邀请国土行业、企业及行业主管部门专家、领导指导专业建设。多与国土行业就业单位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就业单位的需求和社会需求,加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交叉。将环境资源类课程作为公共必选课,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和兴趣的学生来学习,例如加入《环境资源与概论》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融入“环保、节约、循环经济”等绿色理念。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2)实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在绿色教育的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学习、专题讲座、社会调查等多样化教学形式。避免灌输式教学,实现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发挥现代科技教学手段,采用图片、音像、访谈、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宣传国土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绿色技术。多采用项目式教学,让学生深入到生产实践一线,可以到国土资源管理局、房地产开发与销售企业与测绘企业等,了解最新的前沿知识,实地感受国土类专业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更好的将理论知识消化吸收,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定期举办绿色讲坛,邀请资源环境的专家学者,了解近年来国内外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知识,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绿色理念和科学发展观。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绿色化高职国土类人才培养的模式既要符合专业知识能力要求,也要遵循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对于培养的模式,不能拘于课堂上的学习,应该给学生创造多种形式的实践学习机会。在人才培养模式绿色化要求下,对于高职院校国土类学生的学习阶段,做以相应的调整。在三年学习阶段中,第一年主要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基础课程;第二年是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国土类制度政策,土地评估理论与实务、工程测量、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课程的学习,并融入对应的专业实践,主要以校内实践为主;第三年主要是生产实践阶段,主要在相应的顶岗实习单位,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真正参与到专业工作中。国土类的实习单位主要有国土管理类、房地产类和测绘类,在进行实习单位的选择时,要引导学生,根据学生的专长和兴趣爱好等,进入相应的单位。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绿色化,学生的专业和实践工作能力的都得到了提高,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四)践行服务的绿色化国土类行业具有基础性和服务性,主要为社会提供国土资源管理、房地产管理和测绘服务等。作为高职院校的国土类专业,除了要学习国土专业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在校园里创办国土知识的宣传栏和举行主题活动,普及国土知识,了解最新的国土政策和发展动态;举行一些国土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组织学生协助国土部门,进行国土知识宣传,提高土地保护意识,号召人们爱护土地,增强全社会的土地资源忧患意识,推动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科学化。通过服务的绿色化,不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

三、结束语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科学素养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素养的培养得从娃娃抓起。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提高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的现状,应该从重视科学教育,改变课程设置、运用多种途径等方面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及相关概念

“准幼儿教师”是指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统称。根据所在学校级别的不同主要分为三大类:本科层次及以上的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科层次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还有就是一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文章中将这些统称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或“准幼儿教师”。

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至六、七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学前社会教育和学前家庭教育。学前教育主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科研人员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广播、影视、书刊等各类大众传媒的策划与制作人员,相关企业(如儿童玩具、儿童服装和食品等)的设计与制作专业人员。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科学素养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已经被人所接受的科学知识的理解,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知识,诸如一些事实、法则以及有关自然世界的理论;二是对一些科学探究方法和程序的理解,主要是了解科学知识如何产生,如何发展,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三是对科学作为一项社会文化事业的理解,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科学的应用问题,了解其中的问题、争论以及它们的解决方法。文章中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及良好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创新、思考及实践能力;具备较扎实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总书记在这次大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科学素养的培养得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是实施幼儿教育的主阵地,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偏低,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高

“五四”时代陈独秀曾经述说当年平民百姓科学思想的不足:“农不知科学,故无择种去虫之术。工不知科学,故货弃于地,战斗生事之所需—仰给于异国。商不知科学,故惟识阁取近利,未来之胜算,无容心焉。”今天我们放眼看去,应当承认,上述科学知识层面的欠缺虽有所改善,但科学精神的匾乏仍是不容忽视的现象。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范围比较广,既有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学、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基础课;又有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课程、幼儿游戏、中外幼儿教育史、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幼儿玩具设计与制作、幼儿园管理、幼儿园评价等专业主干课;还有钢琴、声乐、舞蹈,乐理、视唱、练耳,幼儿园实用美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专业技能技巧课。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儿童舞蹈、钢琴演奏等技能技巧课,对于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另外,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有限的科学知识的教学中,多注重对知识结论的学习;重视演绎、忽视归纳;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机械记忆、忽视思考存疑;很少实践探究式学习等。科学学习的本身是很有乐趣的事,但由于各项科学知识的逻辑性、抽象性等特点,再加上不恰当的教学方式致使不少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枯燥感和排斥感,削弱了学生本应有的科学兴趣和热情,导致学生科学精神的缺失。

(二)科学基础薄弱,科学素养水平较低

目前在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中,除个别院校文理兼收外,绝大多数只招收文史类学生。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接受的是文理分科教育,造成学生文理知识结构的不对称。此外,升学利益的驱动,文科学生对数学以外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也往往“无暇顾及”,虽然他们在初中阶段曾学习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课程,但这些课程均是各自范围内一些分立、具体的概念和规律,对自然界一般性、统一的概念、原理重视不够。对于天文学、宇宙学方面的常识,他们在中学阶段更是较少系统学习。至于一些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前沿知识,中学阶段更是涉及不多。她们虽然已顺利考人大学,但是,文史类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普遍薄弱,科学探究、创新、思考及实践能力较弱,科学素养水平较低。

三、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思考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水平较低的现状不适应社会及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势在必行。

(一)重视科学教育,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

科学学习的兴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来说,科学的启蒙更多的是科学兴趣的培育。一个缺乏科学兴趣的老师怎能唤醒幼儿的科学兴趣呢?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常是文史类出身,高考时之所以选择文科,有的是因为理科基础薄弱,有的则是对理科知识不感兴趣,再经过专门的文科学习,造成了自然科学认知结构的不良,渐渐失去了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唤起兴趣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效学习科学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每当我们致力于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便最大限度提高意义学习和保持时,我们就深人到了教育过程的核心。”为此,要注意知识学习的基本性与基础性,有效激活学生认知结构的知识生长点,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的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要多样化,尽可能运用多媒体和实践操作方法等,开展多种科学兴趣小组和科学知识竞赛,改变因中学阶段过高的学习压力导致的对科学的枯燥看法和态度,逐渐营造校园科技创新的氛围。

(二)建立系统的科学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建设是当前高职高专及高等师范院校推动素质教育的核心举措,也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渠道。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就应该建构新的科学课程体系,实现文理渗透,面向学生增设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STS等综合课程,使科学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科学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而且要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掌握科学方法中的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培养大批基础扎实、宽厚、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域专业训练的复合型人才,以增强社会的适应性。学生应该重点掌握通用的一般方法,如自然科学中的常规方法(如观察与实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理想化等)与非常规方法(如自觉与灵感、科学美学思想等)。通过科学方法教育,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常用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掌握具体的科学方法,并进行必要的科学思维训练(包括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和非理性、非逻辑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国外许多先进大学奉行的都是“通才教育”模式,即大学科学教育课程应覆盖所有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应接受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基本科学教育,这种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一种通识教育,旨在提高科学素养,其开设方式主要通过开设科学教育必修课。

然而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科学教育课程的比例很少,而且这些课程主要是分布在第一、二学年,课时量也不多,到了第三、四学年的课程体系中,有关科学教育的课程更是少之甚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集中在学前专业主干课程和技能技巧课,据了解,很多学生在钢琴、舞蹈、活动设计等技能技巧课程上花费了绝大部分时间,在课程体系中缺乏系统的科学教育课程。可以把科学教育内容渗透于人文社会课程中。若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过多的科学教育课程,可能负担过重。一方面,可以建构一种文理融合的课程,如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内容可以放在人文社会科学(历史和哲学课程)中,把科学、科技与社会关系的内容可以安扫浓社会研究课程中学习。另一方面,从人文学科中挖掘科学素养的内涵。从而构建系统、有校的科学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三)在多途径中开展科学教育,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1、组织各种科学兴趣小组,开展科普讲座

学生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科普讲座,组织参观科普展览,科普论文评奖活动等,对提高其科学素养很有帮助。第一,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科普书籍。如阅读现代科技方面的书籍,可弥补他们对现代科学知识及其发展状况的空白。很多科普读物,都是科学发明的开拓者或诺贝尔奖获得者自己的著作,既有趣,又很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阅读。第二,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让他们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具有四类兴趣或本能:“社会本能”“制作本能”“探究本能”与“艺术性本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科学教育最适合发展儿童的探究本能,教师要为其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这就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能熟练实施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在学校期间就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探究式科学学习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不同需要组建各类科学兴趣小组。如“天文兴趣小组”、“数理爱好者协会”、“自发组织理论讨论会”、“摄影爱好者协会”、“环保兴趣小组”、“机器人研究会”、“家用电器小发明小组”、“现代通讯研究会”等等。科学兴趣小组可以让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变成现实。发动兴趣小组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各种废旧或容易得到、价格比较便宜的材料或工具,自己建立实验室,自己管理,这比实验室开放更切合实际。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搞研究,在科学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经验及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实施发现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在教学成绩的评定上应该灵活、科学而多样化。这是一种很好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尝试。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有所乐.学右所长.学有所用。

2、营造良好的、崇尚科学的教育环境

营造良好的、崇尚科学的教育环境,可以通过组织系列人文讲坛,建立积极活动的科技协会,创办科技小刊物,举办校园科技节、体育节、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活跃校园科学文化氛围。在继续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同时,紧跟时展步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科普宣传内容,切实加大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的传播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在科普工作中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科技场馆、博物馆、动植物园、科技活动场所和科普宣传画廊等基础设施的平台作用,坚持培训与宣传相结合,研究和探索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际的科普发展措施,从而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第5篇

一门学科的产生是基于某领域知识的特殊性,换句话说,即具有某些专门知识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应把体育知识作为分析体育学科、专业与课程的逻辑起点。“求知是人的本性”,“获得知识是我们的目标”。体育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在于研究对象的不同———体育活动。体育知识产生于体育活动,是人们对体育活动规律的认识和反映。体育知识可分“认知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其中,操作性知识是表现出典型的身体外部运动特点的认识成果。鲁道夫•拉班(RudophLaban)提出四要素说,把身体活动分成身体知觉、空间知觉、运动质量和外部关系等四个组成要素。毛振明认为体育知识可以分成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文化和历史及基本知识、各种锻炼方法和体育游戏知识、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术、战术和比赛知识等六类。张洪潭认为,真正的体育知识就是运动技术,运动技术是人们长期认识身体活动各种方式、技巧的成果。学校体育课的主旨是体育知识传承,运动技术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身体活动性是体育知识的最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在体育知识传承中,需要身体活动的参与和反复练习,这种知识学习相比较其他学科知识具有极强的体验性。体育学习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1.主要是在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进行;

2.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3.学习过程是主体(=心)与客体(=身)由分离走向统一的认识过程

体育知识的发展除了要传承,其核心问题是创新。体育知识创新既包括体育新知的探索,也包括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体育知识创新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体育人才。培养体育人才就必须通过体育学科、体育专业和体育课程三个媒介。体育学科是对庞大的体育知识体系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科分类而成,由经验知识、理论知识等元素按一定结构组成的知识体系。《体育科学词典》把体育科学分成三大门类,即体育的基础学科、体育的应用学科、体育的技术学科。我国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先后提出了体育学科的二分法、四分法、五分法等,但目前对体育知识体系还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分类体系,这种局面一方面说明了体育知识的快速积累和急遽扩大,新兴、交叉及边缘学科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也使得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困扰问题。体育学科作为基本的专业办学条件,其主要表现就是拥有较高科学研究水平且能完成课程教学计划的教师队伍。专业设置关系到大学能否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它至少要依据两个基本因素:社会职业分工和学科的成熟水平。体育专业设置(本科)从1954年被列入“教育部门”称“体育”,历经数次变革,到1998年被列为“教育学”下的一级学科,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现共设5个目录内专业和2个特设专业。这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国家专业设置方式,专业一经设置,就必然会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因此,我国通过下放办学自主权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使高校能通过新增、备案或调整专业方向等形式,根据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其中,体育课程创新就成为最灵活、最直接的改革策略。体育课程知识来源于体育知识的分类———体育学科的不断细分,但又区别于体育学科,它是体育知识体系居于中间层次的构成要素。支撑某一研究领域或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体系往往由若干门课程所组成,即课程体系。在体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体育学科基础课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学科基本素养,专业主干课则决定了人才的未来基本职业素养,必修与选修课程的设计往往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口径,即人才所对应的社会职业种类的数量。在以专业的形式培养体育专门人才时,则必须遵循体育学习的基本规律。

二若干问题的质疑

1体育学科可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

有学者提出,我国体育学科经过近100年的建设和发展,走过了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和一级学科的历程,已具备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专业设置和独立设置学科门类的条件和要求。可参照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把体育作为一个独立学科门类设置。并以此作为化解我国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研究领域的理论失衡问题。基于对体育知识、体育学科概念的梳理,是否把体育学科设为独立学科门类则不应只从理论研究需要出发。考虑其是否设立首先应考察其基本的条件是否成熟,即我国体育活动与实践发展到了较高阶段,从实践中得来的体育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平,从而催熟体育学科。固然理论可以领先于实践发展,但一门学科能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并不取决于人的意志,其根本标准应该是该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的工作关乎国计民生,是人才分类中不可替代的一种,即从事有体育学科背景的人才是其他学科人才所不能替代的。当前,我国体育院校在体育产业、体育管理、体育新闻、体育法等专业人才培养中,我们的毕业生与其他院校培养的一般管理、新闻、法律等人才相比,在就业竞争中并不具明显优势,且多处于劣势。虽然可以从学校品牌、人才培养质量等各方面找原因,但不可否认,这些工作并非只有接受过体育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做,这类职位的资格要求尚未达到我们想象中的专业化水平。体育学科作为一个新兴学科门类,是一个开放并将持续演进的知识体系,现在将其列为独立学科门类,为时尚早。

2体育类专业数量的增加就等于体育学科水平的提高吗

体育知识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体育院校的办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我国体育院校在长期办学中逐步形成了“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办学特色。随着体育现象和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原有的单一学科知识已难解答体育领域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因此,跨学科培养体育专业人才成为多数体育院校的战略选择。至2014年,我国14所体育院校共设置了38个体育学科外本科专业,共计126个专业点,涉及经济学、工学、理学、文学等8个学科下的18个一级学科门类。对于体育院校来说,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多学科齐头并进,有利于改善以往人才培养中学科单一、选修课程门数少、学生知识视野狭窄等问题。但是,一些体育院校因不满足于做传统的单科型体育院校,为了上学科、升格体育大学,急于求成。要么不顾学术积累,因神设庙,勉强上新学科;要么不顾学科基础,盲目跟风增设新专业,在专业申报数据上,通过师资、实验设备等的大量移植与作假,随意增设新学科、新专业(体育方向),以新专业的申报成功作为学科建设的成果,以不成熟的新课程开设作为学科建设的成果。这种揠苗助长、本末倒置的做法,势必造成这样几个方面的后果:一是新专业匆忙上马、师资薄弱、人才培养方案难落实、教学质量差、学生满意度低、就业率低;二是片面强调多学科,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当做学科建设,新学科因学术积累不足、研究人员匮乏,导致在体育院校水土不服,研究方向狭窄,重复研究与低层次研究,研究者被边缘化;三是在有限的办学资源条件下,体育学科除了可能被弱化,还必然会出现分化甚于综合的局面,造成学科专业之间独立分割,资源难以共享。大量增设的“非体育类”专业,无疑分散了体育院校有限的办学资源,降低了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竞争力。正如王凯珍等人的研究所提出,设若体育院校搞多学科专业齐头并进,在办学中失去“体育特色”,就会可能有被综合性大学“同化”甚或兼并的危险。因此,我们既不能把体育学科与专业对立起来,更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体育学科发展既要有独立性,又要有统一性;体育专业的开设要量力而行,“量体裁衣”,以学科积累为基础,与体育学科建设同步,注重培育交叉学科、促进学科融合,根据社会人才需求朝多学科方向发展,不人为拔高体育学科建设的水平。

3体育课程的体育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