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资源管理

科技资源管理范文精选

科技资源管理

科技资源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系统外包HER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由于科技的发展、市场范围和种类的扩大,对大规模组织的强调、日益增加的劳动分工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科技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已经多次带来了明显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人员管理影响的历史考察

在科技革命前的历程中,生产力水平低下,信息传播途径闭塞,手工技术生产相互之间的学习、借鉴比较困难,科技创新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所以,这个阶段的科技对组织形式以及人的管理影响不大,变化周期比较缓慢。自从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以后,组织变迁越来越受制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几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导致了组织的一次大变迁,组织的每一次变迁又导致组织对人员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其结果是使人的体能获得了解放,相应地,组织对人的管理方式也由原来那种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劳动效率的管理方式转向雇佣管理。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生产的出现,使得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早期雇佣双方之间家长式、宗教式或者部落式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规模组织和机械化大生产淡漠、疏远了双方之间感情纽带。在利益、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等方面渐起纷争,工厂成为了冲突和暴力的场所。控制和安抚是这个时期人员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科技革命始于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的发明发现和使用为特征,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核心。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结合程度对生产的影响日益明显,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以泰罗为首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直接导致了人事管理的产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中心,人员管理活动是被动的、反应性的,但这种机械式的组织管理方式是与当时科技发展下形成的企业组织方式相一致的。

现代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现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它的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领域里的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强大浪潮正冲击着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面对科技不断创新、顾客需要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纷纷进行变革和再造,频繁的变化使得“事”不断变化,只有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才能主动应对变化、适应变化,抓住变化中的市场机遇。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理论和实践的主导。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技术之间、人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因而,带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经济社会的很多领域内,我们对科技发展是持肯定态度的。科学技术曾是我们用以减少人类辛劳、提高生产和获得更好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但近来有人对这种看法产生了怀疑,而且开始强调科技“进步”的消极方面。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是在不同的时期、阶段两者的势力对比处于不同的状态,因此,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也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科技与工作系统之间的适配关系,成为了融入和利用科技成果的关键。科技对工作系统的体现在三个方面:科技是组织决定所要求人力资源投入的重要因素,间接地讲,它是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因素;科技是组织结构和程序的某些总特点的决定因素;科技是单个或者群体工作设计中的直接决定因素,因而是社会结构和准则的间接决定因素。

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科技对组织结构具有直接的影响。科技发展与组织中的多种特性相关:组织命令——控制层级的长短;管理人员的管理跨度;组织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甚至组织的薪酬成本比例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不同类型的组织都有一个最佳的结构。科技革命一度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断扩张,各种巨型组织不断形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又开始不断缩小。

对组织社会心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以多种方式影响着组织中的个人。科技是确定任务和专业化程度的关键因素。工作群体的大小和构成以及与其他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相互作用的范围等,往往都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科技影响组织中人的各种作用和身份地位,同时,对每个员工的认为的具体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科技的变革会引起人们工作的不安全感和忧虑感。科技进步的加快,导致员工知识、技能半衰期的缩短,社会对不断学习、更新技术的要求提高,严重影响了人们在工作中的安全感,对生存、发展的忧虑逐渐增大。

对管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知识不断专门化,致使组织内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深入,职能分工更加细致,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知识、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管理系统的基本关注使将活动分解或分割开来,以便由各分系统完成,但是,科技的加速发展,管理系统的重点发生了改变。随着复杂组织中的差异性的不断发展,各个职能之间的合作问题成为了发展趋势,创新要求各个专业之间知识的碰撞和共享,竞争要求各个职能之间更加灵活、快速的协作反应。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对科技的迅速引进、吸收,导致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呈现出跳跃式发展趋势,形成管理水平极其不均衡的态势,管理理念、操作方法、基础平台方面千差万别。科技的发展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尤为强烈,站在总体的角度上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归纳。

思维方式的转变

人力资源管理呈现两级分化趋势。两级分化趋势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职能得到加强,需要更多参与到组织的战略决策中来,共同寻求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之间的整合;而事务性职能更加弱化,很多职能比如招聘、考核、人员配置等会更多由直线部门负责人承担。结果,人力资源部门要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更加积极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以客户服务的理念进行管理操作;要么人力资源部门就会弱化甚至消失,战略职能由高层管理人员承担,行政事务工作由直线部门承担。前者更多出现在我国本土大型企业中,而后者多出现在外资性质或者民营企业中。

人力资源管理在科技发展引发变革中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导致科技的学习、共享更加方便,各个方面的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变革也就成为组织中的常事,并且变革的周期越来越短。人力资源管理顺理成章地负起了变革的发动和管理的责任,利用各种心理激励和社会互动方法,规划变革进程,引导雇员的态度和行为。

管理的对象向知识和能力倾斜。我国的人员管理一直重视资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正在向人职匹配迈进。但是,随着组织发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会发生转移:由强调人职匹配向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能力倾斜,这是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方式又会被置于多层次的转变发展之中。

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依据双方签定的服务协议,将企业人力资源部分业务的持续管理责任转包给第三方服务商进行管理的活动。这是科技推动专业化分工在组织层次的体现,“回归核心”不仅是组织战略决策,也是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企业会逐步把不涉及企业机密、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程序较繁琐和经常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出去。外包业务需要遵循一个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公司业务服务: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即有关公司文化建设、机构设置、核心决策等事项不能外包;只要是常规事务性的工作都能够外包。

基础平台的升级—EHR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创新的生产工具和运作平台,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得到了升级,EHR成为了国外先进公司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我国今后发展转变的方向。

EHR(Electronic-HumanResource)即电子化人力资源,是将先进的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的网络系统,使人员管理流程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能将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系统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大幅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人才战略实施中的功效会更加明显,理解并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所蕴涵的管理理念,将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操作技术的转变

招聘。招聘是在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下为企业引入合格人才的活动,招聘活动将从现在的岗位导向标准向重视潜力、发展转变,内部招聘更加受到青睐,招聘渠道更加丰富,招聘、猎头公司在未来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培训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会更加重视培训开发活动,特别是对组织所需的专用知识的培训力度。科技带动技术价值的提升,企业培训开发的潜在收益与成本的比例增加,企业在培训开发投资上的积极性增强。另外,培训开发也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从总体上还会降低企业的人员成本。

员工援助计划。科技虽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水平,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有所控制和伤害。在我国,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对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关注是比较高的,但关注的重心主要是个人道德和家庭伦理方面。随着科技影响的加大,系统的员工援助计划将会得到广泛发展,特别是基于工作变革的员工心理和情绪方面的专门咨询活动,在我国今后人力资源管理中将会占有较大的比重。

能力工资。科技的发展,使得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增加,创新对于市场竞争和利润增长的意义重大,组织对能力和人员之间的结合和更新程度要求增加,因此,薪酬制度将会从以职位为基础向以能力为基础过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两者的结合。

科技资源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系统外包HER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由于科技的发展、市场范围和种类的扩大,对大规模组织的强调、日益增加的劳动分工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科技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已经多次带来了明显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人员管理影响的历史考察

在科技革命前的历程中,生产力水平低下,信息传播途径闭塞,手工技术生产相互之间的学习、借鉴比较困难,科技创新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所以,这个阶段的科技对组织形式以及人的管理影响不大,变化周期比较缓慢。自从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以后,组织变迁越来越受制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几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导致了组织的一次大变迁,组织的每一次变迁又导致组织对人员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其结果是使人的体能获得了解放,相应地,组织对人的管理方式也由原来那种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劳动效率的管理方式转向雇佣管理。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生产的出现,使得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早期雇佣双方之间家长式、宗教式或者部落式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规模组织和机械化大生产淡漠、疏远了双方之间感情纽带。在利益、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等方面渐起纷争,工厂成为了冲突和暴力的场所。控制和安抚是这个时期人员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科技革命始于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的发明发现和使用为特征,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核心。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结合程度对生产的影响日益明显,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以泰罗为首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直接导致了人事管理的产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中心,人员管理活动是被动的、反应性的,但这种机械式的组织管理方式是与当时科技发展下形成的企业组织方式相一致的。

现代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现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它的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领域里的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强大浪潮正冲击着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面对科技不断创新、顾客需要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纷纷进行变革和再造,频繁的变化使得“事”不断变化,只有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才能主动应对变化、适应变化,抓住变化中的市场机遇。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理论和实践的主导。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技术之间、人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因而,带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经济社会的很多领域内,我们对科技发展是持肯定态度的。科学技术曾是我们用以减少人类辛劳、提高生产和获得更好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但近来有人对这种看法产生了怀疑,而且开始强调科技“进步”的消极方面。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是在不同的时期、阶段两者的势力对比处于不同的状态,因此,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也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科技与工作系统之间的适配关系,成为了融入和利用科技成果的关键。科技对工作系统的体现在三个方面:科技是组织决定所要求人力资源投入的重要因素,间接地讲,它是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因素;科技是组织结构和程序的某些总特点的决定因素;科技是单个或者群体工作设计中的直接决定因素,因而是社会结构和准则的间接决定因素。

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科技对组织结构具有直接的影响。科技发展与组织中的多种特性相关:组织命令——控制层级的长短;管理人员的管理跨度;组织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甚至组织的薪酬成本比例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不同类型的组织都有一个最佳的结构。科技革命一度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断扩张,各种巨型组织不断形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又开始不断缩小。

对组织社会心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以多种方式影响着组织中的个人。科技是确定任务和专业化程度的关键因素。工作群体的大小和构成以及与其他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相互作用的范围等,往往都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科技影响组织中人的各种作用和身份地位,同时,对每个员工的认为的具体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科技的变革会引起人们工作的不安全感和忧虑感。科技进步的加快,导致员工知识、技能半衰期的缩短,社会对不断学习、更新技术的要求提高,严重影响了人们在工作中的安全感,对生存、发展的忧虑逐渐增大。

对管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知识不断专门化,致使组织内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深入,职能分工更加细致,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知识、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管理系统的基本关注使将活动分解或分割开来,以便由各分系统完成,但是,科技的加速发展,管理系统的重点发生了改变。随着复杂组织中的差异性的不断发展,各个职能之间的合作问题成为了发展趋势,创新要求各个专业之间知识的碰撞和共享,竞争要求各个职能之间更加灵活、快速的协作反应。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对科技的迅速引进、吸收,导致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呈现出跳跃式发展趋势,形成管理水平极其不均衡的态势,管理理念、操作方法、基础平台方面千差万别。科技的发展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尤为强烈,站在总体的角度上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归纳。

思维方式的转变

人力资源管理呈现两级分化趋势。两级分化趋势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职能得到加强,需要更多参与到组织的战略决策中来,共同寻求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之间的整合;而事务性职能更加弱化,很多职能比如招聘、考核、人员配置等会更多由直线部门负责人承担。结果,人力资源部门要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更加积极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以客户服务的理念进行管理操作;要么人力资源部门就会弱化甚至消失,战略职能由高层管理人员承担,行政事务工作由直线部门承担。前者更多出现在我国本土大型企业中,而后者多出现在外资性质或者民营企业中。

人力资源管理在科技发展引发变革中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导致科技的学习、共享更加方便,各个方面的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变革也就成为组织中的常事,并且变革的周期越来越短。人力资源管理顺理成章地负起了变革的发动和管理的责任,利用各种心理激励和社会互动方法,规划变革进程,引导雇员的态度和行为。

管理的对象向知识和能力倾斜。我国的人员管理一直重视资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正在向人职匹配迈进。但是,随着组织发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会发生转移:由强调人职匹配向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能力倾斜,这是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方式又会被置于多层次的转变发展之中。

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依据双方签定的服务协议,将企业人力资源部分业务的持续管理责任转包给第三方服务商进行管理的活动。这是科技推动专业化分工在组织层次的体现,“回归核心”不仅是组织战略决策,也是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企业会逐步把不涉及企业机密、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程序较繁琐和经常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出去。外包业务需要遵循一个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公司业务服务: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即有关公司文化建设、机构设置、核心决策等事项不能外包;只要是常规事务性的工作都能够外包。

基础平台的升级—EHR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创新的生产工具和运作平台,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得到了升级,EHR成为了国外先进公司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我国今后发展转变的方向。

EHR(Electronic-HumanResource)即电子化人力资源,是将先进的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的网络系统,使人员管理流程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能将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系统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大幅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人才战略实施中的功效会更加明显,理解并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所蕴涵的管理理念,将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操作技术的转变

招聘。招聘是在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下为企业引入合格人才的活动,招聘活动将从现在的岗位导向标准向重视潜力、发展转变,内部招聘更加受到青睐,招聘渠道更加丰富,招聘、猎头公司在未来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培训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会更加重视培训开发活动,特别是对组织所需的专用知识的培训力度。科技带动技术价值的提升,企业培训开发的潜在收益与成本的比例增加,企业在培训开发投资上的积极性增强。另外,培训开发也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从总体上还会降低企业的人员成本。

员工援助计划。科技虽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水平,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有所控制和伤害。在我国,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对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关注是比较高的,但关注的重心主要是个人道德和家庭伦理方面。随着科技影响的加大,系统的员工援助计划将会得到广泛发展,特别是基于工作变革的员工心理和情绪方面的专门咨询活动,在我国今后人力资源管理中将会占有较大的比重。

能力工资。科技的发展,使得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增加,创新对于市场竞争和利润增长的意义重大,组织对能力和人员之间的结合和更新程度要求增加,因此,薪酬制度将会从以职位为基础向以能力为基础过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两者的结合。

科技资源管理范文第3篇

1后现代科技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的内容

后现代科技档案知识管理内容的界定与知识和知识经济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把理论与实践二维描摹的世界界定为知识,知识所探讨的客观世界既包括自然世界也包括社会学所指称的人类社会。知识的着眼点是客观事实、具体信息、科学描摹和通过教育与实践而获得的技能。当然知识的习得和内化涉及诸多复杂的心理过程,主要有:感觉,交流,推导。知识同样可以被看成是影响人类智慧的最为客观的内在要素。哲学层面上,我们称之为知识论,历史上也有诸多科学家对知识进行界定。柏拉图对知识的界定有一个经典的论述:任何一个所谓知识点的叙述或者陈述都必须满足知识要素的三个前提条件:一是要被验证过的;二是正确的,即一定的准确性;三是要为众人或者个别人所崇信。所以说概而言之,科技知识就是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识、经验或能力。知识信息管理是各层次的企业、事业单位实现知识共享的新途径:即把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进行科学柔合,从而使科技知识信息更具集约化,这也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来有效提高企事业单位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创新能力。科技知识的集约化管理通常包括四个维度的内容:一是集约化知识库本体的建立;二是知识库本体内部成员的有效知识交流;三是知识至上的内部循环生态;四是知识等同资产的协作化管理。因此我们探讨对知识的管理就是在研究知识的利用,知识管理是将组织可得到的各种来源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那么科技知识信息化管理就是指对科技档案知识内容进行搜集、识别、保存、分享的过程。科技档案知识管理,通俗地讲,就是利用基于云计算的科技档案管理技术来对知识信息载体进行基于效益的程序化管理。知识信息载体的管理要通过统一规范的操控标准设定,对集约化的科技知识信息进行有效的循环管理,来构建完整的知识信息循环体系,注重科技知识档案处理的全程信息化。全程信息化涵盖:大数据搜集信息化、移交接收信息化、归档信息化、存储管理信息化、借阅利用信息化和编研信息化等,同时逐步将业务管理模式转换为知识服务化管理模式,以服务模型为业务管理基础,业务流和数据流建立在以知识服务为模型的系统平台之上。科技档案资源体系、科技档案利用体系和科技档案安全体系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其共同的基础是科技档案所蕴含的知识单元,科技知识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结或耦合,组成了科技档案资源体系,形成了用户需要的纷繁多样的科技档案知识内容,也是科技档案安全体系构建的基础。

2科技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的体系构建

2.1科技档案知识资源管理体

系是科技档案管理程序的直接映射科技档案鉴定、科技档案登记和编码、科技档案保存和科技档案利用可以直接映射到知识信息集约化管理的主要步骤上,这些主要步骤体现了系列化的知识信息管理和利用及其加工过程,这个过程架构了科技档案的知识管理体系。对科技档案信息进行筛选和辨别的过程是科技档案鉴定的基本要素。伴随着社会进步,特别是我国“一带一路”的发展方略的提出,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会产生数以亿计的各类科技知识信息,但是这些海量的科技档案记录的保存价值是有限的。科技档案鉴定的任务就是要把那些具有保存价值,可以重复利用的加以收集整理并保存。所以,科技档案知识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对科技知识信息档案进行评估和筛选,并确定保密等级。而对已筛选的科技知识信息档案进行加工的过程就是科技档案登记和编码。科技知识信息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存储方式是多元化的,自有其管理与利用的不便之处。因此,在科技档案知识登记和编码中,把科技档案信息翻转为可检索、可注解、可分析、可利用的大数据时,就需要依据分类和著录的需求来设定为各个行业所认可的信息标准。避免简单地依赖内容主题和载体形式草率地进行登记与编码,特别是在编码前要依据科技知识内容的特定属性,获取相关的主题作为关键词,从而使不同的知识信息之间保持有效的维度链接,使得多维度共享机制成为可能。在科技档案知识库系统中进行科技档案的有效多元存储本身就是实现知识信息保存的有效形式。大数据技术的普及是知识管理电子化、网络化的一个先决条件。具体操控知识信息存储的工具为基于行业和任务需求而开发的各种档案管理系统,在这类系统的运行中,要防止档案知识信息的意外受损,就必须要做好档案的备份工作。档案知识信息的使用和服务用户的过程就是档案利用的过程。科技档案知识管理体系是科技档案管理程序的直接映射,其有效整合的内容是科技档案资源体系、科技档案利用体系和档案安全体系的三位合一,这一做法也可以扭转重保存轻利用行业倾向,克服资料存储化、历史边缘化的行业弊端。特定的绩效评估也是科技档案利用实际效果的标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绩效评估成为科技档案知识信息鉴别、登记和编码、存贮的参照点。

2.2科技档案知识资源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

(1)科技档案知识的表征

科技档案知识信息的表征是指实现科技档案知识管理途径的二元化——编码与存储。换而言之就是指科技档案信息在系统和组织内的架构与再认的方式。科技档案知识信息的高效利用是科技档案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所以在科技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内部,它的表征途径与构建渠道都应该以符合用户的客观认知习惯为先决条件,同时也匹配于用户的记忆形式。现代大脑神经研究告诉我们:分阶递进序列的存储是大脑神经元操控信息的主要方式,大部分知识的应用和转换都依赖于神经元的相互辐射和彼此联结,特别是在大脑有知识需要的驱动时,神经元就得以被激发,源源不断地产生脑电波来激活知识信息。因而,在我们对科技档案知识信息集约化编码的步骤中,首先要来解构科技档案知识信息本体,使之成为不同的表征单位,再将这些知识表征单位注册到科技档案管理系统内部,构成同位一体的科技档案信息网络。我们可以借助大数据手段来实现科技档案信息的离散式表征,也可以在不同的网络节点和表征结构上对科技档案信息进行利用与存储的二维转换。管理系统也可以在用户利用科技知识信息的同时,对科技信息进行分布式的再加工再处理,进而提高科技知识信息的利用有效性和输出精确性。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云计算来实现档案知识信息的“双套制”云备份管理,从而保证在特定节点的数据丢失状况下,科技档案管理系统仍然能够实现正常运转。

(2)科技档案知识的共享

依据一定的标准将离散的科技档案数据集合在一起,对其进行分布式表征,为科技档案知识共享奠定了基础。但是共享必须要有层级化的知识信息源的挖掘。差别化的科技知识信息决定了构建科技知识库的方式与渠道的差异性。比如,电子技术类档案只需要科研单位建设;而诸如建筑类档案、基础设施类档案则是由各级建设部门与施工单位统领保存。但是若论及特色档案知识库,则是隶属于科技档案馆,其建设也是由该科技档案馆独自进行。如何整合各具特色的行业科技档案,以“知识管理”为媒介把现行的科技档案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是贯彻“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精神之更好体现。

(3)科技档案资源的集成

在科技档案知识管理过程中,要实现不同科技档案信息的可链接性,必须遵循分布式档案表征的原理和方法,这也是科技档案知识信息共享的基础。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使得大众对于知识信息的需要呈现出复杂多变的趋势。基于载体形态和信息属性进行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与现代科技知识信息管理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冲突,即有损于科技档案的管理,也影响科技档案的使用。然而通过一定资源集成的科技档案能够有效地规避知识信息集约化管理的此类障碍。载体差异化、内容差异化、功能差异化的科技档案信息有机整合的途径就是对信息进行分布表征,再集约化管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是科技档案资源集成管理的基石。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科技档案资源管理系统的多样性决定了系统类型差异化的状况下彼此兼容的困难性。其实科技档案知识信息的一站式服务就是要在实践上规避“信息孤岛”现象。

(4)科技档案全宗的科学界定

全宗是指由个人、组织或独立机关在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系列档案,它的基本涵义体现在:一是全宗为系统化的整体;二是基于特定的社会活动;三是架构在一定的社会行业系统之上。一个全宗的科技档案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由一定的行业活动所积累下来的有传承价值的科技知识信息,它的构成要素为:形成过程的历史性;组成体系的有机性;记录的完整性。它依据特定的来源单位所形成的分门别类的科技知识信息,其记录方式、载体以及文种形式都是多元的。档案馆对科技知识信息进行整理分类、编目和日常管理的基本操作单位就是全宗。尤其是在其分类、传阅与存储中,同一全宗的材料必须保持完整性不分散,不同全宗的知识信息档案也不得杂混于一起,即所谓的全宗不可分散性,操控的基本依据就是根据来源组建全宗来保持全宗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全宗理论客观体现了科技档案间的联系性,为科技档案知识的整理和分类提供了合理的客观的依据。但是科技档案知识的分布式表征虽然实现了科技档案的资源集成和功能集成,可是也有无序化科技档案整理体系存在的风险。所以根据科技档案知识信息的来源进行科学的归属并做出标记,进而进行细化的登记和编码才可以确保全宗的完整性。

2.3科技档案知识资源管理体系的作用

(1)构拟了全新的科技档案管理理念

对知识对象加工,从而实现知识的创造和增值是知识管理的本质。构建科技档案知识化信息化集约化管理体系能够加快科技知识信息的加工速度和利用效率,全新的科技档案管理理念克服了传统的“存为主用为辅”的弊端,确立了以提高利用效率为核心的科技档案体系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是实施科技档案知识管理各个流程的必备理念。原因有五:一是科技档案知识管理的流程应该与人们的知识建构的心理过程协同一致;二是要能够满足并实现用户检索科技档案信息和获取信息的一站式服务;三是使用嵌入式技术和分布式数据技术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来引导整个界面的设计;四是贯彻用户的参与和互动原则;五是注重用户的情感体验。

(2)实现了科技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

能够满足用户个体信息需求的服务是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要求满足三方面内容:一是用户锁定大数据的来源范围;二是用户可以自己设定信息源的取样方式;三是预测所获取信息的表现形式。更高层级的服务就是完全基于用户需求,甚至考虑用户个性及其使用习惯来推送其可能需求的信息。根据科技知识单元进行组合,形成不同的科技档案知识主题表征从而使得科技档案信息有序组织。科技档案用户可根据个体的知识需求来驾驭集约化的知识信息,并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科技知识信息。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普及应用为科技知识用户提供了更大空间,尤其是用户可依据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理念来搜集、补充、更正并扩充科技知识信息源的有关内容。提供方和使用方的有效双向互动不仅可以促进知识信息源的丰富,还可以让用户通过体验式的参与建立起有效的主体感受,同时信息系统能够依据用户的认知习惯、专业背景以及过往的信息提取痕迹,帮助档案管理人员通过RSS技术进行个性化科技档案信息服务推介,极大地创新了传统科技档案数据的存在方式和加工方式。

3结语

科技资源管理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科技资源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资源,科技资源共享正在成为各国政府最具优先权的任务。科技资源共享有助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文章论述了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促进科技资源共享。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知识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发展差距,已不再由一般资源的占有量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所决定,而是取决于其科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科技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科技资源是从事创新活动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包括科技文献、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大型仪器设备、信息网络等。科技资源共享正在成为各国政府最具优先权的任务,发达国家将其作为强化竞争优势的国策,发展中国家则以此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资源投入较低,研发经费只相当于美国的9.56%、日本的20.5%和德国的43.7%;人均R&D经费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0,R&D人员人均经费只有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巴西比我国高4倍以上,印度的科技资源投入强度是我国的2.5倍。在科技投入仍嫌不足的我国,科技资源共享尤为重要。

1科技资源共享的战略意义

1.1科技资源共享有助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许多国家在科技资源投入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仍然注重科技资源共享。有资料表明,不少发达国家的科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高达170%~200%,而我国的利用率不到25%。以Modis卫星接收系统为例,该系统在美国仅有16套,英国、法国、德国等大部分欧洲国家均各有1套,他们都是通过共享满足需求,但我国目前已经拥有17套(仅在北京地区就有8套),而各地、各部门还有80套的购买计划,重复建设现象十分严重。再如,印度政府为了实现国家大型科研仪器设施的共享,建立了科技体系和高校体系两种管理体系,针对不同的体系制定了配套管理制度,大大提高了科技资源的共享程度,优化了资源配置。可见,结合我国国情,通过科技资源共享提高其利用率,有利于弥补科技投入的不足。

1.2科技资源共享有助于提高创新效率

现代科学研究面临的巨大挑战,科学研究问题空前复杂化,科学研究对象不是简单孤立的系统,而是涵盖更大的范围,跨学科科研信息、数据的实时获取与处理,仿真与大规模计算已成为分析、发现和预测的主要手段之一。科学家之间密切的合作与交流迫切需要科技资源共享。科技资源共享对一个国家的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如美国通过完善各种法律制度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制定了《信息自由法》、《版权法》、《生命基因组研发法》、《标准文献数据法》等一大批法律文件,为科技资源共享奠定了长期稳定的基础。英国推出了E-Science计划,实现跨越地理界限的全球科技资源共享,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欧盟通过建设欧洲技术平台将管理者、产业联盟、政府部门、公司、消费者组织、培训者等利益相关者聚集到一起,参与科技资源共享,推进了整个欧洲的自主创新过程。可见,通过科技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可以有效降低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成本和风险,提升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能级与水平,加速自主创新的进程。

1.3科技资源共享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都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强化科技资源共享工作,必将促进科技知识更好地传播及应用,充分发挥科技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在推动产业结构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4科技资源共享有助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资源共享能促使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增加专业化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推动政府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在科技资源共享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应定位于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规划引导,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加强重大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同时,构建社会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借助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和科技中介的力量,共同实现全社会的科技资源共享,从而大大提供政府的公共管理效率,最终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优质服务。

2我国在科技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

2.1科技投入不足与共享不够并存

2006年,我国的研发投入只占GDP的1.41%,与发达国家2%左右、世界500强企业5%~10%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科技投入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却存在共享力度不大、科技资源重复建设和重复引进、共用性差等问题。以科学数据资源为例,虽然科技人员数据共享呼吁已久,但共享进程举步维艰。目前由国家投资,通过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获取的科学数据至少达几百万亿字节。为获取这些数据,国家耗费了巨额资金和可观的人力物力,但如此庞大的数据却大多分散在各单位而不能共享,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确实能为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有效支撑的还不足已有数据库总量的10%,一些领域的基础性、公共数据库,要么难以建立,要么难以为继,缺乏系统性而变成“死库”。现有的科学仪器设备也没有充分发挥效益。2002年,教育部直属高校4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使用相对较好的占33.5%,其余2/3的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有待提高,综合效益不合格的设备达37.8%。江苏省省内高校和部属科研单位90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年平均使用机时为400h,年平均使用机时小于200h的占58%,大于1000h的仅占12%,同时,有20%的仪器处于待修状态。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利用率低下不仅造成科技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导致我国的战略性研究经常受制于人,关键技术难以突破。如我国高科技领域中的发明专利,绝大多数来自国外,如无线电传输、移动通信、半导体、西药、计算机领域,来自外国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分别占93%、91%、85%、69%、60%;2003年应对SARS的战役,更加暴露了科技资源共享问题的严重性。

2.2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和机制缺乏

在我国科技投资投入极其有限的条件下,通过共享保障各种科研和创新活动正常开展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但是,关于科技资源共享的法律法规匮乏,导致科研单位普遍缺乏共享的积极性。同时,由于没有出台具体可操作的共享运行机制,科技资源共享无章可循。科技资源分散在众多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中,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资源投入管理和协调机制,一方面,各部门之间争资源、上项目,大量重复购置仪器设备,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和经费分散。另一方面,由于分散和重复,资金往往不足以购买完善的配套辅助件,科技资源质量令人堪忧,不仅整体水平不高而且缺少真正的具有顶尖级技术含量的科技资源,加之缺乏运行维护费用,许多许多科技资源利用率较低。

2.3科技资源建设标准化程度低

科技资源的标准化工作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前提和保证,但由于很多科技资源都是在没有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的环境下建设的,许多部门的资源还处于“自成体系”的状态,科技资源距离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相距甚远,更谈不上与国际标准接轨,标准化程度低成为科技资源共享的又一障碍。

2.4科技资源共享的社会氛围不浓

科技资源共享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而在我国,由于科技资源“条块分割”和“块块封锁”的现象普遍存在,“共享能使自己受益”的观念还没有被普遍接受,许多单位或科研人员认为共享就意味着免费,自己得不偿失,甚至会培养竞争对手,给自己增添麻烦。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束缚了科技资源共享,许多科研院所及科研人员对共享的社会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共享精神,使科技资源共享难以在全社会开展。

由于上述共享问题没能很好地解决,部门或科学家群体之间的科技资源不能有效共享,影响了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但国外学者却利用其资金优势与我国不同单位分别开展合作,在其研究领域中获取了比国内学者更为全面的科技资源,使其对一些重要的科学和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比国内学者更有发言权,长此以往,必将阻碍我国自主创新的进程。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势在必行。

3加快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

3.1逐步构建科学资源共享法律体系

《科技进步法》作为我国科技领域的基本法,是科技资源共享的基本依据。由于历史原因,该法律中尚未明确科技资源共享的有关条款,应加以修订完善,明确规定资源管理者和公共管理者将资源向社会开放和共用,并赋予有使用需求的相关主体有申请资源使用的权利,并界定国有科技资源的性质,规定科技资源在一定的条件下为社会所共享共用。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起草《科技资源共享与保护法》、《科学数据共享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规,逐步构建科学资源共享法律体系,使科技资源共享工作有法可依,有力地促进和保障科技资源的共享。

3.2建立健全科学资源共享机制

我国的科技资源共享模式与国外存在显著区别,大多数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采用立法的形式从源头上规范科技资源共享,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使资源共享成为公民的一种法律义务和自觉行为;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市场化和法制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国家,目前完全以立法手段实现科技资源共享的时机和条件尚不成熟,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为契机,理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则切实可行,也是当务之急。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研究已经被提高到战略高度,正如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政府要“要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和共享,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也明确了科技资源共享应以机制建设为核心。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应包括:科技资源产权制度、科技资源共享的激励机制、科技资源共享的监督机制、科技资源共享的技术决定机制、科技资源共享的安全机制和科技资源共享的绩效评估机制等,只有抓住这个共享机制核心,才能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3.3积极推动科技资源共享的标准化建设

使用的标准和规范不同,会直接影响科技资源的共享和服务,为了提高科技资源共享的水平,必须制定以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标准,建立科技资源信息采集、、加工、保存和应用服务的标准体系;制订统一的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和安全机制;加强服务资质认证,实现分析数据、测试报告的国际国内互认。政府可以通过招标和委托研究吸引有工作基础和研究开发能力的单位参与科技资源共享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在科技资源共享过程中逐步完善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通过共享服务在相关领域和行业中应用和推广这些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

3.4大力营造有利于科技资源共享的氛围

科技资源共享不仅是科技、教育界的事情,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参与。要通过各种方式、手段大力宣传科技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向社会公众宣传“资源共享,共同受益”的理念,增强政府部门的资源共享意识,培育科技资源共享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政府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最大限度地公开其信息,使科技界、企业、高校和公众都能共享政府信息资源;国家要鼓励科技资源拥有者积极探索多种途径的共享活动,并推广共享的成功经验;媒体要大力宣传科技资源共享的社会价值,倡导共享精神。只有当科技资源共享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时,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水平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方建中,邹红.实现科技资源共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J].科技与经济,2005(2)

2张其瑶.资源不共享成为阻碍科技进展的巨大壁垒[N].科学时报,2003-11-11

科技资源管理范文第5篇

1科技资源的现状特征

1.1科技投入绝对值增长迅速,但相对值停滞不前

近年来,我国对科技的投入不断增加,无论是对研究与开发(R&D)活动投入的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是逐年递增的。1997年,我国R&D的投入为481.9×10[8]元,比上年增加77.2×10[8]元;2000年为897.7×10[8]元,比上年增加218.8×10[8]元[2](表1)。

表1研究与开发经费变化情况

Table1Outlayofresearchanddevelopment

(×10[8]元,%)

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经费348.7404.7481.9551.1678.9897.7

GDP0.50.60.640.660.81.0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6]

虽然近年来我国R&D活动投入的绝对值是逐年增加的,但与经济实力增长相比,则R&D投入的相对值呈相对下滑和停滞不前的态势[3]。1989年至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达到22.31%,同期全社会R&D投入的年增长速度为14.6%,两者相差7.71个百分点。1989年以来,我国R&D/GDP一直徘徊在0.7%左右,1993年降到0.62%,尤其是在1995年和1996年,R&D/GDP持续下降,只有0.5%和0.6%,1999年回升至0.8%,2000年升至1.0%[1]。这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较快,但对R&D的投入相对不足。

1.2R&D的人力资源居世界前列,但财力资源居世界落后地位

9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人员总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表2),在1996年~2000年的5a间,全国科技机构增长20.5%;科技活动人员净增28.7×10[4]人,增长10%;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增长比例较大,净值12.7×10[4]人,增长率达23.2%。1997年我国在世界上46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排名中,科技类指标名次差异较大(表3),R&D人力资源居第4位,而R&D财力资源居第37位,其他指标位于20位~30位,综合排位第20位[4]。这说明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居世界前列,但财力资源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

表2我国科技活动人员及科技机构数

Table2Numberofpersonsandinstitutionsforscienceandtechnologyresearch(×10[4]人,个)

项目19961997199819992000

科技机构数2361022531221512222328461

科技活动人员290.3288.6281.4290.6319.0

科学家与工程师54.858.948.553.167.5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6]。

表3九国科技国际竞争力状况排名

Table3Statusofinternationalcompetitioninscienceandtechnology

美日芬德法加意英中

类别拿大

国本兰国国大利国国

R&D财力资源129341319737

R&D人力资源131556819144

技术管理状况711120169461424

科学环境状况11347316412629

知识产权保护状况2121367141229

科技国际竞争力综合126349351420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4]。

1.3科技资源来源结构单一

长期以来,我国科研力量、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R&D投入中政府投入约占2/3;近年来这种单一结构形式有所改变,政府投入降到1/4左右(表4),但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偏高[5]。这种方式在科学事业初创阶段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后期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技术竞争,单一的科技经费来源会限制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造成我国科技资源来源结构单一的因素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开发机构与生产企业处于分离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科技建设面向经济的进程,使得政府所属研究开发机构占去了大部分的研究与发展经费,而这些研究开发机构的科研潜力又得不到充分发挥;二是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经济实力还没有发展到能直接投身较大规模科技开发活动的程度,为了使科技实力能有相应程度的提高,由政府出面投资,建立各类研究机构,开展各种所需的研究开发及其他科技活动就成为一种必然现象。

表4全国科技活动经费筹集

Table4Fundfor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tivities(×10[8]元,%)

附图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6]。

1.4科技资源内部结构失衡

R&D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研究组成,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是科技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问题。2000年我国基础研究支出44.8×10[8]元,应用研究支出147.1×10[8]元,试验开发支出705.8×10[8]元,分别占研究开发总支出的5.0%,16.4%和78.6%[2]。从比重来看,基础研究支出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15%~20%,而试验开发支出所占比重偏大。1997年我国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员总数为83.15×10[4]人,其中基础研究人员7.2×10[4]人,应用研究人员25.27×10[4]人,试验开发人员50.68×10[4]人,分别占总数的8.6%,30.4%和61.0%,也是基础研究比重偏低,而试验开发比重偏高。这与国际通常的基础研究超过50%相比相差甚远[6]。

在基础研究内部,工科所占比重过大。1996年,我国高等院校研发课题经费中,工程与技术领域占74.7%,自然科学领域占12.7%,农业科学领域占4.4%,医学科学和其他科学领域分别占5.6%和2.5%;课题项目数综合大学占13.1%,工科院校占50.9%,农林院校占8.3%,医药院校占20.1%,师范院校占7.1%,其他院校占0.6%;研发人员中,工程与技术领域占40.0%,医学领域占26.3%,自然科学领域占19.1%。可见,我国工程与技术领域是研发机构科技活动的主要领域[5]。

1.5科技资源的区域分布差异较大

我国科技资源在地区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其分布态势与我国的经济分布态势大致相同,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和西南逐渐减弱的规律。根据科技资源的分布态势,可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未包括台湾省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划分为3个类型区(表5)。

表51997年中国科技资源的区域分布

Table5RegionaldistributingofscienceandtechnologyresourcesinChina

附图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6]。

第一类型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山东、广东10省市,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面积93.36×10[4]km[2],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0.0%;人口4.2×10[8]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3.4%。该区是我国科研重点分布区,1997年科研院所数、大中型企业所属技术开发机构数、高等院校所属开发机构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3.4%,53.0%和58.2%,科技经费筹集额和支出额分别占全国的63.8%和64.9%,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和科学家工程师分别占全国的50.4%和52.6%。

第二类型区包括河北、山西、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陕西12省;面积253×10[4]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6%。总人口6.2×10[8]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0.1%。该区科技资源总量和人均量均居全国中等,1997年科研院所数、大中型企业所属技术开发机构数和高等院校所属开发机构数占全国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2.0%,39.2%和32.8%,科技经费筹集额和支出额分别占全国的29.3%和29.2%,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和科学家工程师占全国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0.5%,38.5%。

第三类型区包括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9省区。是我国国土面积最大而人口稀少的地区,面积585.6×10[4]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3%;人口2.0×10[8]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50%。1997年科研院所数、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数和高等院校所属开发机构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4.6%,7.8%和9.0%,科技经费筹集数与支出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9%和5.9%,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和科学家工程师数占全国9.1%和8.9%,比例很低。

2中国科技资源的管理

2.1科技财力资源的管理

2.1.1“供给制”管理1949年到1985年,我国的科技财力资源以“供给制”管理,国家科委是组织管理机关。国家科委与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共同制定财政计划,负责分配和监督经费的使用。各地市以上的独立研究机构和开发机构的经费,靠政府财政按单位和人员编制予以调拨供给。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管理方式日显陈旧,表现为科技与生产脱节,科技财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发展和科技生产力的转化[5]。

2.1.2“市场经济制”管理“市场经济制”管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财力资源的管理办法。其主要内容为:国家科委为科技财力资源惟一的管理单位,对国务院各部厅、中国科学院、科协、科委等的科技财力资源进行管理;改革研究机构的拨款制度,实行经费的分类管理;实行科研事业经费来源的多渠道化;建立新的会计制度,对各科研单位的科技资金来源进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5]。

自1986年科技财力资源管理实行“市场经济制”至今,我国科研机构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①科技人员思想的变化,由过去的干好干坏一个样,积极主动地向经费与科研单位的成果与贡献结合方向靠近;②形成了中央、地方、企业、金融界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资体系,同时还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科技投资公司、创业公司、信托公司、科技合作家等科技财力资源机构;③技术市场得以发展,技术作为商品在技术市场上,通过技术转让,技术经济承包和创办科技经济实体等形式进入经济和社会的很多领域,促使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转换;④形成了市场机制、竞争机制和经济、社会与科技之间有机的供需关系调整为核心的新的科技运行机制。

2.2科技人力资源的管理

2.2.1科技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是培养未来科技人员的基地,是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所在。目前我国已建成学科齐全,层次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并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表6)。

表6我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在校和毕业人数

Table6Numberofuniversitystudentsandpostgraduatesonbothenroumentand

graduates(×10[4]人)

19961997199819992000

在校大学生302.1317.44340.9413.4556.1

毕业大学生83.8682.9183.084.895.0

在校研究生16.3317.6419.923.430.1

毕业研究生3.794.654.75.55.9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6]。

我国充分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和社会科学基金、各部委科学研究基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科技人才专项培养,包括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原国家教委的“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事部和科委的“千百万人才工程”等。

2.2.2海外科技人力资源利用海外科技人力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培养留学生和吸引海外科技人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截至1996年,我国出国人数已近27×10[4]人,其中公派4.4×10[4]人,单位公派8.6×10[4]人,自费13.9×10[4]人。回国人员有9×10[4]人,其中国家公派3.7×10[4]人,单位公派4.9×10[4]人,自费4000多人[6]。近年来,留学生回国总数以大于13%的速度逐年增加[2](表7)。至2000年出国留学人员达3.9×10[4]人,学成回国9121人。

表7我国近年出国留学人员情况

Table7NumberofChinesestudentsstudyingabroad(人)

类别19961997199819992000

出国留学人员2090522410176222374938989

学成回国人员65707130737977489121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

我国还通过经济部门、文教部门、科技部门及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等机构引进各级各类外国专家,1985年~1994年间共引进各类专家约1×10[4]多人次。另外,还积极开展国际协作与交流,鼓励国内科技人员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考察访问和合作开发研究等,大大激发了国内科技人员的潜能。

2.3科技信息资源的管理

8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到1996年底,我国公共图书馆已达2631所,藏书量达3.36×10[8]册,工作人员4.64×10[4]人,高校图书馆达2080余所,藏书4.3×10[8]册,工作人员3.9×10[4]人。科研系统科学专业图书馆8000余所,文献总量10.8×10[8]册。我国科技信息的地域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科技信息资源由富集趋向贫乏。我国图书情报系统中的30个优势图书馆,有6个位于北京,文献资源收藏量占30个馆总藏量的30.7%;4个位于上海,收藏量占30个馆总藏量的51.5%。但是我国目前还有250个县级或县级以上行政区无公共图书馆,这些行政区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地区。在我国科技情报系统中,北京集中了信息经费的60%左右。部以上信息机构有40多个设在北京。这些机构信息功能类同,收藏重复,造成科技财力资源的浪费,并且远离需求人群,信息用户获取信息费用大,影响了科技信息的高效利用[5]。

3中国的科技产出

1996年,我国科技人员发表在三大检索系统SCI(ScienceCitationIndex)、EI(EngineeringIndex)、ISTP(IndextoScienceandTechnicalProceeding)源期刊上的论文27569篇,论文数排序居世界第11位。SCI上收录论文14459篇,位列世界第14位;EI收录论文9147篇,居世界第6位[4]。这反映我国基础研究还比较落后。

我国技术开发能力较弱(表8),2000年我国发明专利仅占专利授权量的12.0%,这与我国拥有近1000×10[4]自然科学技术人员的庞大队伍极不相称。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专利制度建立的时间不长,专利市场的开放程度、市场吸引力及专利控制问题尚无足够的数据来定量地反映其发展趋势。这应当成为科技资源利用配置需要调整的一个方面。

表8我国专利申请受理量及授权量

Table8PatentapplicationsexaminedandgrantedinChina(项)

类别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受理量83045102735114208121989134238170682

授权量45064437805092267889100156105345

发明3393297634944733763712683

实用新型304712717127338339025636854743

外观设计112001363320160292543615137919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

国际技术贸易是以出售和购买专利、许可证、提供或获取设计、咨询及其他技术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国际贸易。过去我国不重视技术为商品,许多技术无偿外援。1979年以来才陆续向国外出口技术。1986年出口技术合同金额0.2×10[8]美元,1987年迅速增长到1.61×10[8]美元。1997年全国技术市场签订技术合同25×10[4]项,成交技术合同总金额351.4×10[8]元,其中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额116.2×10[8]元,占总额33.1%;技术转让合同成交额63.4×10[8]元,占总额18%;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143.1×10[8]元,占总额40.7%;技术咨询合同成交额28.7×10[8]元,占总额8.2%。1997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为294.4×10[8]美元,其中出口额为96.5×10[8]美元,进口额为197.9×10[8]美元,贸易的逆差101.4×10[8]美元[6]。

4中国科技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1科技体制中行政性调控突出

科技体制的行政性使整个科技资源仍然是一种以计划为主的行政性调控,在研究与开发人力和经费投入方面都以政府行为为主。科技资源的配置基本上不以竞争、供求、价格等市场机制为配置手段。在科技资源与经济发展两系统方面,科技资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沟通与合作很少,难以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4.2对“科技资源是‘第一资源’”认识不足

科技资源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创造性资源,是潜在价值大大高于自然资源的“第一资源”。这一点无论是从历史上的蒸汽机时代和电力时代的到来,还是从今天信息时代和生物时代的到来,都可以加以证明[5]。然而,在从理论认识到实践上给予科技资源“第一资源”的实际地位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认识还很浅薄,主要表现在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人均经费过低(表9)。这是困绕我国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核心问题。

表9科技资源配置现状

Table9Depoly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resources

研发人员研发支出人均经费

国家或地区(×10[4]人)(×10[8]美元)(×10[4]美元·人[-1])

美国94.921791.318.9

日本94.581330.214.1

德国47.50550.011.6

韩国15.61122.47.8

新加坡0.959.710.2

中国台湾7.0147.26.7

印度28.9723.90.8

中国142.7834.30.2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6]。

4.3科技资源配置失衡

4.3.1企业未能成为科技资源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当是科技活动的主体,也是科技资源的主体。在我国,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国有企业得以改革与调整,但由于改革不够彻底,使国有企业未能将竞争压力转变为主动寻求技术创新的动力。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相对集中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并且部分科技资源游离于企业与市场之外。1996年我国研发经费的分配比例是政府属科研机构占41.1%,大大高于美国(10%)、日本(9%)、英国(13.8%)、韩国(18.8%),企业所占比例仅为36.8%,大大低于美国(71.1%)、日本(66.1%)、英国(65.9%)、韩国(73.0%)[3]。

4.3.2研发机构占科技经费支出的比例偏低1997年在我国科技经费筹集额中,研发机构占科技经费总支出的45.3%,比1996年的32.6%和1995年的32.3%高出13个百分点,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明显偏低[3]。

4.3.3研发内部三类支出的比例中,基础研究支出所占比重太低1997年我国基础研究支出仅占研发支出总额的5.7%,这一比例数字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与我国政府要求的10%的目标相距甚远,其结果只能是新产品、新工艺的创新水准不高。发明专利在三类专利中所占比重较小,最终使得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逆差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4.3.4资源的农业投入偏低作为我国重中之重的农业,科技资源投入过低,这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极不相称,也与世界各国有很大差距(表10)。就整个农业科技财力资源投入水平来看,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财力资源投资仅占全国科技投资的4%左右。这一极低投入水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表10农业投入水平的国际比较

Table10Internationalcomparisononagriculturaldevotion(%)

指标中国发达发展中国世界

国家家和地区平均

农业科技投资占

农业总产值比重0.17~0.2750.51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

4.4科技资源使用效益不高

该问题表现在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成果转化率低。1995年我国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8.5%,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为7.93%,新产品实现利税占全部产品实现利税的比重为8.1%,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很大。

5中国科技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5.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面向21世纪的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政府要转变职能,强化科技的宏观调控。政府部门要在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方面发挥突出作用。

5.2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增加科技经费投入

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增加R&D经费投入。要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技投入。要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

5.3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

认真落实和执行《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和国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控、导向机制。对部分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科技成果,实行指导性开发、推广,提供一定的政策保障。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把科研成果转让置于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过程中,提高科研的效益与效率。

5.4加强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

要加速高科技产业开发的立法,加强对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宏观引导,并且从金融税收方面给予高新技术产业有力的支持,如建立健全风险基金和贷款担保基金制度,强化对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税收优惠力度。

5.5提高企业自主技术开发能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政府应通过转变职能,制定有关政策,为企业营造强化技术创新意识和行为的外部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应通过多种方式转变观念,逐步培育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孙鸿烈.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941~945.

SUNHong-lie.ChinaEncyclopediaofResourcesScience[M].Beijing:ChinaGreatEncyclopediaPress,2000.941~945.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CompiledByNationalBureauofStatisticsofChina.ChinaStatisticalYearbook(2001)[R].Beijing:ChinaStatisticsPress,2002.

[3]官鸣,陈喜乐.海峡两岸科技资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GUANMing,CHENXi-yue.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ResourcesBetweenTwoShoresofTaiwanStrait[M].Beijing:ChinaSocialSciencePress.2000.

[4]石勇,崔红曼.我国科技竞争力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0,(3),18~21.

SHIYong,CUIHong-man.Theactualities、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nChina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competitiveness

[J].China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Forum,2000,(3),18~21.

[5]周寄中.科技资源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3~115.

ZHOUJi-zhong.TheoryofScience&TechnologyResources[M].Xi''''an:ShanxiPeople''''sEducationPress,1999.43~115.

[6]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6~22.

NationalBureauofStatisticsofChina.ChinaStatisticalYearbookon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