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井下安全防护

井下安全防护范文精选

井下安全防护

井下安全防护范文第1篇

1消防安全管理中“互联网+”环境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变革,各类企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源动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而火灾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较为常见的灾害之一,一旦发生,会给人们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威胁。虽然社会群众的消防安全管理意识逐渐提高,但就我国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现状来看,仍然有一些企业管理水平较低,不能很好地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导致企业消防全隐患较大。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加强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每个企业和消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1.1“互联网+”环境可进一步推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5G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公共安全是城市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消防安全管理作为城市化公共安全建设最为关键的一环,与每位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大约有35%的火灾发生在建筑楼房,而消防报警设备的陈旧或缺失是造成不能提前预知危险的重要因素。互联网技术、数据融合、云计算等结合起来构成智能消防系统的最大基础支撑,在此基础上构建消防安全管理平台;此平台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被应用到工作中,能够及时检测到火灾危险,具有早期识别能力以及预警能力,通过智能设备的信息化连接,一旦发生火灾,及时提醒人们有危险,从而防患于未然。而针对建筑密集的区域,在安装可燃气体探测报警器以及安全监控系统后,就能够通过信息的终端及时了解到相关的数据来源,如此一来,就能够达到及时发现和及时救援的目的,从而减少损失。

1.2“互联网+”环境可提高消防监督工作的效率

消防安全管理是消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城市的建设发展紧密相连,在新时代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互联网信息科技的发展,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互联网+”环境下将大数据融合应用作为提升消防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切入点和出发点,逐步形成了以“数据关联整合、系统相互支撑、研判模型建立、数据自动分析、提升工作质态”为主体的建设思路,能够有效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为社会的安全稳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消防安全管理意识认识不足

我国一些中小型企业,为节省企业生产开支,没有很好地区分生产和生活区域,一味重视企业的生产效益,而忽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为企业消防安全技术和设施建设投入充裕的资金,导致企业消防安全隐患增大。企业员工缺乏一定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常识,存在随意使用不符合规格的电器设备等违法违规行为,从而导致企业消防安全事故频发。

2.2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企业要想有效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措施,需要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制度和体系。企业消防安全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安全检查制度、用火审批制度、防火防爆制度、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等。而我国一些企业在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时,过于形式主义,应付相关政府部门的检查和考核,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和组织不健全,只是制作或者张贴有关消防安全的标语和制度,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无法真正发挥消防安全管理的作用。

2.3消防应急救援机制不够完善

就我国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现状来看,有很多企业存在应急救援和作战预案缺失的现象,没有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指导方针,企业内部消防应急救援机制不健全,导致企业出现小型火灾事故时不能及时止损,从而把事故的影响性扩大,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事故损失。

3“互联网+”环境下加强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用途:一个是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统计工作;另一个是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指挥工作。而“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加强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支持

企业需要完善企业内部的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加密技术,通过更科学有效的计算机技术,更好维护消防网络安全,从而确保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防火墙技术可以在企业计算机受到非法入侵时,有效过滤非法入侵内容,保护企业消防信息安全。访问控制技术和加密技术主要加强企业信息的管理,符合条件的企业用户才可以访问相关企业网站,例如只有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内部成员才可以查看企业加密的消防信息等。

3.2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应该在制定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在制定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时,企业应该综合工作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设置更加合理、可行的管理制度,有效规范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其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消防安全管理意识,从而充分发挥消防安全管理的作用。

3.3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培训

“互联网+消防”可以有效提高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对相关人员消防安全和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到其他企业参观学习;在企业内部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常识竞赛,不断提高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消防技术水平和素质,使其充分认识到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消防工作氛围,建立起更加全面的互联网消防安全防护机制。

4结束语

井下安全防护范文第2篇

1个人数据的基本概念

所谓“个人数据”(PersonalData),是指一切有关个人基本情况的一组数据资料。因此,个人数据信息泄露,涉及到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将会给个人的工作和家庭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个人数据信息的安全防护必须引起计算机用户的高度重视。

2开放网络环境下对个人数据的安全威胁

Internet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使个人数据的收集、处理更加容易、方便;但安全威胁也是无处不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计算机病毒及木马程序所带来的安全威胁

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一直是个人数据安全最直接的威胁因素,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每一天都有数以万计的计算机病毒在传播。计算机病毒主要体现在对个人数据的破坏和对个人数据的窃取,从而造成用户个人数据的泄漏,严重危害个人数据的安全。

2.2黑客攻击

黑客攻击是网络信息安全最大的安全威胁因素,也是个人数据安全威胁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黑客通过入侵计算机,从而获取存储于计算机中的个人敏感数据信息,造成个人数据信息泄露。

2.3移动终端对个人数据安全的威胁

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把大量的个人数据存储在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所带来的安全威胁也是无处不在的,一方面,表现为感染手机病毒而造成的数据丢失;另一方面,个人敏感信息泄露、远程受控等问题。短信欺骗、网络钓鱼和站点浏览等是产生这些威胁的主要途径。

2.4电磁辐射信号

计算机正常工作时,都会向周围发射电磁辐射信号,这些辐射信号虽然较弱,但却包含了正在处理的数据。通过捕获电磁辐射信号,然后在特殊仪器上对信号进行分析可以被还原成计算机正在处理的数据和显示器上正在显示的信息。这也是个人数据泄露的一种途径。

2.5个人数据存储和使用不妥当

个人数据一般都存放在相关存储介质上,而数据的存储往往不加以保密。大多数用户缺少对数据存储介质管理或不当使用,这样往往容易造成个人数据的丢失以及信息的泄露。

3开放网络环境下个人数据安全保护对策

开放网络环境下,如何在不阻碍信息正常交流的前提下保证个人数据的安全是目前人们所关注的一个热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个人数据安全进行保护。

3.1自我保护措施

大多数网络个人用户网络安全意识不高,缺乏对数据信息和敏感数据的保密意识,在网络环境下容易泄漏个人信息。许多个人数据信息的泄漏都是由于用户安全防范意识不高而造成的,防患于未然,自我保护是保护自己个人数据信息安全重要手段。用户应该提高数据安全应用的意识。

3.2备份数据

数据安全的防护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备份数据。数据丢失也许是不可避免,通过对数据进行备份,在原始数据受到破坏或丢失时,用户可以通过之前的备份恢复数据。

3.3应用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数据安全的核心技术,通过对个人数据进行加密可以降低数据的不安全因素,起到“事前预防”的作用。通过运用密码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可以很好地防范个人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访问安全,同时也可以很好地防范个人数据的泄漏。

3.4设置私有文件柜

在计算机任一硬盘空间(系统盘除外)内创建一个或多个私有文件柜,设置访问权限,把重要的个人数据存放在私有文件柜中,从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3.5加强对计算机病毒及木马程序的实时测控

个人数据信息的泄漏和被窃取主要原因之一是由计算机病毒和木马所为,计算机病毒对个人数据的危害极大。为防止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的危害,可以在计算机中安装反病毒软件对计算机病毒实时检测和监控,实时清除病毒。

3.6运用访问控制技术

对个人数据文件或文件夹设置访问权限,通过把访问权限设置最低,从而防止针对个人数据共享的非授权访问,有效降低个人数据信息的泄漏。

4结语

井下安全防护范文第3篇

煤矿生产具有特殊性,其主要的生产场合在井下,而电气自动化系统对设备的运行有较高的精度要求,所以,加强井下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是电气设备安全防护的重点内容。煤矿企业的电气设备安全防护的主要目的是一要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安全、高效运行,二是要预防以及避免各类人身、生产、设备事故的发生。电气设备安全防护的主要内容包括:

1触电的避免

触电事故是设备安全防护的重点内容。触电事故无论对人员还是设备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严重的电击会导致人员的残废或死亡。《煤矿安全规程》等对煤矿触电的防护措施进行可严格规定,例如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避免人体接触或是接近带电电气设备;设置安全接地装置;高低压供电系统中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电气设备尽量采取较低的电压等级;在进行电气设备的维修时必须要采取安全防护工具;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等。

2电网漏电的避免

电网漏电会引发严重后果,例如造成人员触电伤亡以及引发瓦斯或煤尘爆炸、引起火灾等重大事故,加强电网漏电的防护也是电气设备安全防护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电缆、导线等易损部件的检查,防止线路处于水浸以及容易挤压、受刺等不利环境,避免线路的绝缘水平低于安全水平;二是不要给电气设备增添不必要部件,避免部件不良引发的漏电故障;三是安装必要的漏电保护装置以及确保设备的保护接地;四是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对电网的对地电容电流进行补偿,例如采取偏磁式消弧线圈进行自动补偿等。

3电网过流的预防

电网过流产生主要是由于电网载荷超过规定值、发生短路现象以及设备元器件性能老化等原因,电流过大会使电网电压降低,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由于产生较大电动力和较高温度,使得设备的绝缘装置加速老化、损坏。在日常巡查中加强检测以及在线路中安装必要的过电流保护装置可以有效预防电网过流的发生。

4电气设备的防爆

电气设备的失爆是煤矿瓦斯或煤尘爆炸的原因之一,国家对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措施作了详细的规范(国标GB3836-2000等),在煤矿的井下日常巡查中要及时发现电气设备的失爆现象并采取预防保护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井下电气设备的主要失爆现象:(1)设备隔爆外壳严重变形、出现裂痕以及零部件缺失等,导致外壳的机械强度达不到耐爆性的要求;(2)隔爆接触面出现严重锈蚀、间隙超过规定值、连接螺丝不牢等现象;(3)电气设备的进出口电缆未按要求安装密封胶圈、不用的电缆接线孔未按规定安装密封挡板等造成失爆;(4)在电气设备随意安装电器件、零部件导致电气距离小于标准值、原有绝缘损坏以及外壳消弧装置失效;(5)外壳隔爆腔由于一些意外导致连通,内部爆炸时形成压力叠加。

5矿井监控系统的安全保护

矿井监控系统是煤矿地面控制中心对井下生产进行监控的重要渠道,加强矿井监控系统设备的保护工作是煤矿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例如矿井的环境安全监控系统就可以对井下的气体(CH、CO、SH等)浓度、井下风速、井内负压、湿度、温度数据以及井下风门、风窗的开停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并能实现对甲烷超限预警以及风-电闭锁控制等自动化控制功能。井下监控系统安全保护的重点是主通讯线路的维护以及传感器的日常维护。在日常巡查中要注意总线通讯的线路老化引起的通信故障,传感器的更新等。

采取措施,加强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

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煤炭企业向着大型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煤炭企业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

1建立健全企业的机电设备的采购、出入库、安装、测试、使用、检修维护制度,并落实相关的责任,制定公开、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

2做好相关岗位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做到制度化、常化态,将培训考核和岗位报酬挂钩,全面提升相关人员的技能、技术水平以及工作水平。

3加大财务支持力度,对于必要的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设备必须配备齐全;提高煤矿监测人员的薪资待遇,避免该类人员在煤矿边缘化,树立安全监督的权威性。

4建立健全安全信息反馈制度,安全工作是煤矿工作的第一重点,是煤矿企业的生命,企业应该在管理决策层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对安全信息进行快速、及时处理。

结束语

井下安全防护范文第4篇

要想做到较低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有研究表明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方法、强化安全事故管理等措施。降低重特大事故在煤矿企业中的发生,3点措施是必须需要采取的。然而,众所周知的是,我们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其他两点上,而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去控制事故严重度。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借助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来预防发生事故,在煤矿安全领域是目前的主流指导思想,却很少关注通过什么措施来降低事故的严重度。如果只将重点放在预防事故的发生上对于降低重大事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研究当事故发生后如何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减少损失的扩大和蔓延。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得到,大部分的重特大事故之所以会发生是由于火灾事故、瓦斯突出喷出事故和爆炸事故、透水事故造成的,主要集中在这些事故当中。

二PCPR体系概述

利用PCPR煤矿安全体系来降低事故的严重度以及事故的发生率两方面带来的危害,它是由4个部分组成的包括: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安全防护、以及应急救援。下面就四个部分进行详细的阐述。第一,为了达到降低危害的目的,必须从源头上进行预防。保证系统和生产设备在源头设计上安全可靠和本质安全,同时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借助管理手段使系统安全的功能达到我们理想的程度。第二,所谓过程控制就是抑制事故发展的一种技术手段。像瓦斯爆炸透水等这种在目前的矿井中是主要的危险源的因素,主要的因素是包括进风巷的外因火灾。对于透水即便是把源头预防作为主要的措施,然而也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在灾害发生时候能够阻断事故的发展过程,争取到更多井下的人员取得生还的机会。第三,事故一旦发生后为了提高被困井下人员的生还几率需要为逃生人员提供临时的避难空间。从以往的矿难中不难发现,灾难发生后只有大约10%的伤亡是直接伤亡人数,大多的是因为事故发生后人员遭受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蔓延于侵入窒息和中毒身亡。为了使人员伤亡的损失在煤矿事故中尽量的减少,增强矿井的抗灾、健在能力,提供譬如井下救生舱、避难硐室等临时避难空间,提高生还率是十分必要的。第四,应急救援。通过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对应急预案的效果进行充分的论证,想尽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保护井下人员安全,做到万无一失,防范事态进一步扩展,使人员、财产和环境的损失在事故当中降到最低点。PCRM煤矿安全体系通过使事故严重程度、事故发生率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并最终使系统达到最优化的安全状态为最终目的。

三关键技术

1过程控制瓦斯爆炸事故范围扩大的防治过程控制措施。巷道安装隔爆岩粉棚或者隔爆水棚等措施是不稳定的,容易造成效果差等问题。以主动抑爆防火为目的HS矿井阻燃抑爆系统是我国为此而引进的系统,它能够有效地形成抑爆物质物理屏障,在短时间内抵挡由于爆炸而产生的高温强压,对灾害范围进行减小。外因火灾事故大多是发生在进风巷,主要是皮带火灾和电缆火灾。在《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进行全矿井反风当进风巷发生火灾时,但是前提是必须将火源进风侧的人员撤出,指挥部在下达反风命令。然而矿井反讽有种种缺陷,为了避免这些缺陷,利用救灾门来控制火灾后的烟流流向,使其直接排入回风中而不经过工作面。防水闸门可以拦截透水事故中的水流,继而控制水流方向,创造更多的时间为工人来逃生。但是,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之所这样是因为来水突然,对于防水闸门的操作难度大。也就是因为这样人们开始尝试利用远程控制防水闸门的设计。

2安全防护所谓矿井安全防护就是指当事故发生时,为了给来不及逃生的井下人员通过合理设计和布局避难硐室和救生舱而提供的临时的避难场所,赢取更多的求生时间,并且利用通讯设备及时的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沟通使井下的被困人员生还率得到大大的提高。

3事故应急救援对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之前人们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包括水灾时的生存条件、排水路线、火灾时的避灾路线等,另外还有可视化的救援指挥装置、应对重特大事故的信息管理系统等,科学的指导了应急救援的制定和实施。

四PCPR煤矿安全体系的应用

潞安集团常村煤矿,具有接近94400万t的可采储量,其中主采的3#煤层,生产能力年近710万t,厚度平均在6m左右,2009年对常村煤矿瓦斯进行的鉴定结果显示,瓦斯的相对涌出量为5.3m3/t,CO2的为1.24m3/t,瓦斯的绝对涌出量70m3/min,CO2的为15m3/t。PCPR煤矿安全体系对于煤矿灾难事故的抵抗与减少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很好的使之得到增强。目前北三采也已经采用此系统,势必会进一步推进常村煤矿的安全发展,促进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步伐。

五结论

井下安全防护范文第5篇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对策

伴随着现代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在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的代入应用,成为了主要的应用缓解。其贯彻了对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的战略应用,涉及面广,对施工环境的应用也较为全面。正因如此,也成为了事故常发地点之一,根据近年来的全国煤矿事故调查来看,机电事故的各类事故发生根源,主要集中于对新生能源的开发安全上。下面针对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以及安全稳定系数进行简要分析。

一、煤矿机电事故的成因

在煤矿的机电运行中,其主要的事故成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因井下作业工作的安全性较差,而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一旦出现漏洞,就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日常的安全生产中,为营造一个更完整的安全生产规划。但是从近年来的矿山机电事故的发生率来看,也呈现着一定的上升趋势。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在规章应用中的一些违规时间发生。如井升高空坠物、运输器械滑动等,都极易导致严重的生产威胁产生。而这些事故的发生,大多数由于作业人员工作中的安全意识淡薄导致[1]。

(二)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

井下作业的工作在近年来的发展中,虽然技术在不断进步,但由于工作环境即恶劣,导致从业人员的高学历人才的投入却不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因此在井下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上,仍呈现着严重的不均衡发展形态。从笔者从业的多年经验来看,在井下的作业人员中,初中文化以下的人就占到了四成以上,而达到高中文化要求的不足一成。大多数初中文化水平人员,对于机械的维修操作等工作,也难以达到标准。而伴随着现代管理制度的改进,融入了新的一批管理人才后,也存在较大的供应不足的情况。总的来说,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导致其对设施操作的学习较慢,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机械开产工作,从而导致了一系列事故问题的发生。

(三)临时工顶替现象较频繁

在过去的井下生产中,会因局部施工异常而部分人员迁移到其他工作面进行作业生产。而其临时工作的顶替现象在一方面满足了生产的同时,也保障了井下的安全生产。但是在新的制度生产工艺变革中,机械生产体系的不断壮大,对生产设备的操作要求也有了提高。这样对于临时工顶替现象的出现,就极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如某运输机设备管理人因当天请假,而临时调用旁人,此人不熟悉操作,导致矿车跳轨,最终导致其发生了严重的伤亡事故。其责任就在于临时调用的工作人员对机械操作不熟悉,从而严重影响了生产,也威胁了生产的安全稳定性[2]。

(四)岗位更换频繁

井下操作作业工作中,岗位的频繁更换是导致井下安全事故发生的一大特点。特种作业人员大多数为当地劳动部门提供的具有合格操作驾驶证件的职业人员,但是收到管理部门的调度,从而无法定点定岗的进行工作操作。井下作业工作的管理者,不具体的观察实际生产需要。将一些具有高技术操作要求的人才进行更替,用人唯亲,将不合格的人员填充到井下的技术岗位。其岗位的频繁更换,就给井下的安全生产留下了隐患[3]。

(五)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

就我国井下生产的安全防护工作来看,其考核还不够严格,在机械运行工作方面,也未做到位,导致其特种作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培训产生了严重的不足。如某矿的定期安全培训为三个月一个轮流,每个人三个月能够有一天的带薪培训。其时间不满足国家的定期培训要求,同时其培训的考核要求也不符标准。在考核考试中,冒名顶替情况比比皆是。甚至有些培训人员大字不识几个,仅仅为养家糊口而下井出苦力。其制度管理不到位,培训工作也是马马虎虎,都给安全防护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六)安全制度不够严格

在建设新时期的几点安全管理中,其制度落实情况不严格,许多有效的管理策略并没有做到有效落实,从而严重影响了机电运输工作的安全运行。其制度的贯彻不合理主要就集中在,制度制定不够健全,奖罚制度未落实,作业人员不重视,此因素导致事故频发,从而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生产需求。

二、矿山机械安全事故的应对策略分析

在运行矿山几点机械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事故成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其发生事故的成因进行对比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4]。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思想教育统一

在生产中,应做好职工的思想安全教育。只有让职工能够认识到安全生产是煤矿生产的第一要素,才能够确保在接下来的生产中的安全性。而如何实施思想的安全教育,就需要通过各级领导与生产部门之间能够做好沟通工作,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指导。各级领导之间应做好安全生产的重点,并根据矿井的安全生产环节,进行岗位的承包安全投入。对设备中的故障能够及时发现及时维修,以保证在后续生产中的安全性。安全思维模式的统一教育,对于今后的安全生产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当作为主要的改良策略来进行落实贯彻。

(二)强化特殊工种的管理制度

在以往的特殊工种管理中,其应对专业技术的能力要求足较高,而在选用人员时,往往根据领导喜好选择,这样就会导致生产中的事故频发。因此做好对特殊工作的管理制度落实,是加强对井下监督管理的重点。只有能够有效贯彻落实实际生产需求的专业人员,才能够真正贯彻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尽量的加强对实际工作的有效管理,从而更进一步的实现对临时工程的严格考核,做到持证上岗,安全启用。

(三)加强对基层操作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

应做好以下三点的思想教育贯彻,第一,建立典型的事故案例教育,并定期对胰腺职工进行开放性的案例教学;第二,利用典型的事故分析,从而架起那个职工对安全防范工作的落实;第三,定期对事故人员家属进行事故讲解,并安抚其家属,让其能够在思想上理解工作的性质,并让其一起监督管理,防止此类事故的继续发生[5]。只有在思想上确定了安全的意识,才能够真正的确保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落实贯彻其安全生产的生产效益。

(四)督促安全教学工作的落实

在应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上,应加强对实际生产的工作需求应用,通过对管理层的工作应用管理培训,让工人对工作的性质进行了解,同时加强对形式应用的策略强化。在这一教学的落实,也需要通过对机制教学的有效建设,主要的应用特征为以下几点,第一,建设合理的技术竞争机制,让工人对生产技术有所热衷,并通过新的生产模式来强化对工作的管理应用落实。第二,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定期的职工技术金山,优胜者可获得大量的奖励,这样即增加了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改善了监督管理工作。第三,采取三段式结合培训方式来架起那个对业余安全技能的培训工作,并结合实际的培训机能进行全面的动态培训,让员工能够更进一步的掌握技术革新理念。在安全教学工作上,应注意实际的培训重点,并提高职工在安全业务的个人素养。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的生产应用需求,从而更进一步的加强对煤矿机电员工的关爱应用,并稳定其专业人才的队伍培养,防止人才的不定项流失。并通过完善煤矿的机电教育工作,从根本上实现对整体企业工作的参与应用,同时应用员工对工作的积极参与,从而实现其在价值观念上的全面跟进[6]。

(五)强化质量标准化的管理力度

通过矿井的质量标准化管理,以实践为证明,强化对质量标准化的投入应用,并加强几倍几十倍的效益产权管理,督促安全生产效益,并以此项工作作为主要的项目常规应用来强化对静态标准的动态标度管理,对于结果的转变标准,也应通过标准化的质量监管体系来完成其全程的有效管理。提高在岗职工对安全生产质量的认知,并以此来避免生产中因个人因素导致的生产标准化质量不达标情况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更进一步的保障生产的安全需求。应用原有的招工模式,并依据新的招聘信息来加强对几点专业工人的安全生产培训,并依据其经验进行考核管理。

(六)落实安全工作的管理

实践证明,若要完成安全工作实施,那么架起那个监督管理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有效的落实实习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落实其监督的管理落实,并有效的规避事故的发生可能。安全工作的落实,在于对监督管理机制的有效创建,通过强化监督管理的机制,从而充分发挥现场的监管效益。对于建立的完善领导责任机制,从工人的岗位责任制度处罚,在资金的安全应用上,结合实际的经济杠杆调整,从而将安全监督管理进行落实,并兑现其奖惩制度。

三、结语

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渐进性、突发性,因此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就需要结合实际的成因,做好预防处理措施。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这一行业的领域内,为实现对安全实际生产的需求建设,进一步的完成对无法预知信息的监督防控,并为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娟.浅析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和对应的措施[J].科技信息,2008,(26):318.

[2]艾井石.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11,313.

[3]卢建宝.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煤矿安全,2003,34(4):39-40.

[4]刘鹏,官超.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和对策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2023-2023.

[5]邢进忠.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J].机电信息,2012,(3):135-13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