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范文精选

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精品课程;信息化;教育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制定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各高等学校都纷纷把建设精品课程列为重要计划,不惜资金制作精品课程,都想在省级、部级精品课程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急于求成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质量何在?效益何存?如果不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谈何精品?如果只为了贪图形式上的虚荣,岂不是劳民伤财?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呢?怎样才能真正开发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呢?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是值得我们为之探讨的话题。

认清目前教育信息化的趋势,

思想上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

随着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主要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学内容都面临着激烈的挑战,Internet的普及,远程教育网的开通,以及校园网的建立,为学习者充分、便捷地获取、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创造了条件。人们可以遍访名师,自主选择专业,自己制定学习方案,教育的权威被打破了,尤其知识的垄断被打破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将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再是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是要主动构建自身内部心理,处于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学习途径多样化,学习环境虚拟化。这必将引起教育的全面变革以及教育机构的重组和社会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现代化必须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成为教育急需探讨的问题,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由传统的教育走向现代化教育的问题。而教育信息化,首先要教育资源信息化,精品课程是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正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进教育信息化。

吃透教育部精品课程评估体系指标,

把握好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是教育部正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部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接着又出台了《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先后有2004、2005年度、2006年度的评审指标体系,这些指标有年度之间的联系与差别,同时反映出对精品课程探讨的不断完善,但总的说来,都包括六个方面内容:一是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二是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四是教材建设。五是实验建设。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六是机制建设。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等。可见,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是我们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行动指南,是我们要为之努力的目标。开发精品课程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006年度)》为依据,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7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30%,综合评估指标共分为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是:教学队伍占20分,教学内容占23分,教学方法与手段占24分,教学条件占15分,教学效果占18分。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分二级指标,这些评估指标对我们开发精品课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每一个指标也是我们要为之奋斗的目标。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006年度)》,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在建设精品课程之前,应该先要吃透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尤其要吃透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明确奋斗目标,同时,建设的网络课程要符合《国家精品课程上网技术标准》,如果达不到技术标准,那么就很难实现网络共享。

建立一支具有现代化思想的

师资开发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没有一支具有现代化思想的师资开发队伍,就不可能制作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意识和应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精品课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现代教师不仅仅要精通所授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具有现代化教学意识,具备现代化教学的知识和能力,既要有使用硬件的能力,又要有独立制作出良好教学课件的能力。因为,他们要利用计算机教学平台,搜集下载相关的教学资源,然后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并熟练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在信息化的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处于主导地位。因此,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新环境,面对WTO对教育的挑战,必须有一批既有强烈的现代化教学意识,又有能够熟练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巧妙整合起来,能理解和适应网络课程,并能参与网络课程制作的优秀教师队伍,依靠这支队伍才能创造出符合现代化学习需要的优秀网络课程。

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学校硬件配置

硬件设施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保障和前提条件,硬件配置太低,就无法制作出符合技术要求的精品课程。在制作精品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摄像机、采集卡、计算机硬件、软件等等一系列的相关设备设施。如果这些设备配置太低,制作的效果与质量就难以保证。比如,如果摄相机的像素太低,视频画面就会不够清晰,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计算机硬件配置太低,一些对系统要求较高一点的软件运行速度就缓慢或无法正常运行。迄今为止,资金一直是困扰我们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大问题。很多学校由于资金短缺,硬件配置得不到改善,建设精品课程就成了一个难题。《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中“教学方法与手段”就占了24分之多,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善,就必须改善教学设施设备,开展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需要配置较好的投影仪、计算机、视频展示台、音响设施等等,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想办法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硬件配置状况,这样才能为建设精品课程提供硬件保障。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育技术是关于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与更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技术主要有: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这些技术应用的理论与实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因此,加强教育技术培训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建设精品课程的能力,使建设的精品课程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更加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的需要,从而有助于提升精品课程的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出现了“知识爆炸”的局面,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成为时代的需要,只有不断的“充电”,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使教师在掌握好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也掌握好现代教育技能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不仅“能教”,而且会“会教”。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培训新教师的时候,开展教育技术的培训,但普遍只重视了对多媒体设备设施的开关与保养问题,忽视了对全新教育理念的传播,忽视了教学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培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就应该加强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的教育,加强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培训。作为教师,如果只具备专业知识,不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不掌握教学设计的思想与方法,其教育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建设精品课程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的情况下制作出来的精品课程其质量是值得怀疑的。不少学校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网络课程游离于教育教学规律之外,一个学校或一个主持人不顾硬环境和软环境的限制,盲目上马,结果网络课程变成是课本、黑板和教师讲课的网络表现形式而已,花了不少钱,建起的网络课程大多无人问津,更谈不上什么精品。所以,建设精品课程之前,先要制定好对策。本文从以上五个方面探讨了建设精品课程的对策,希望能为建设精品课程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精品课程建设范文第2篇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该课程凭借其优良的师资、一流的实训条件、长期致力于教学改革所积累的教学成果与教学理念。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了该课程的课程网站→→“精品课程”专栏→→《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

二、课程改革与建设情况:

从2007年6月建立了《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的精品课程建设,我们认真研究,寻找素材,开展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工作:

1、2006年7月,组织召开了一次专业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听取了来自生产企业的委员对该课程建设的意见与建议,特别是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方案(学生学习该课程后该掌握的技能是什么?如何才能培养出生产一线所需的这些技能?如何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技能?)等进行了可行性的论证。同时,部分来自生产一线的委员提出可为课程实习提供一定的实习条件,这样可大大缓解该课程添置实训设备的压力。

2、组织该课程所有教师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通过学习,所有教师都意识到了根据汽车维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参照汽车维修职业资格标准来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同时也意识到了要用上述标准来进行课程建设对师资、实训条件的高要求。大家一致认为,这就是该课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方向与要求。

3、组织教师进行了三次该课程内容整合(取舍)的专题研讨会:从研究汽车维修企业未来工作岗位(群)对该课程要求的技能出发,倒推课程的讲授内容与知识点,大胆地采用了理论操作与实验室训模块式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并制定了对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从而使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更贴近生产实践。

4、从2006年9月至今,先后选送了汪臻、杜婉芳、朱列、周亚等教师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要求他们深入汽车4S店与工人一起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在实践中掌握汽车维修的技能。同时,为了调整该课程“双师型”教师结构,2006年先后从汽车维修企业聘用高宝之(工程师)、王锦俞(高级工程师)两位同志加入课程团队,进行教学指导及课程改革工作。

5、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大胆改革:充分利用汽车实验实训室里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将课程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授与技能培养有机地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课时的利用率;同时,不断探索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开发、完善了的课程网站上“考试题库”,其中的“试卷自动生成系统”能很好地实现教考分离,同时,学生的技能考核也被作为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国际合作,从2007年开始,该课程所在汽车专业先后与一汽丰田汽车销售公司(T-TEP合作)、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ASEP合作)的合作,目前正和上海大众集团洽谈合作事宜,并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三、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以来所取得的成效(校内外师生对课程的评价):

1、教师是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后的直接受益者。目前,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均是利用课程网站上的资源来进行教学的,无论是在教学楼的网络教室还是在实训室,都能方便、快速地链接到该课程网站上,因此所有教师一致认为: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课前准备和制作课件的时间,另一方面,所共享的教学资源又是课程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更为难得的是,自行开发与建设的课程网站所体现的“校本特色”与真实的职业氛围是以往所使用的各种教学资料无法比拟的。

2、学生是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后的最大受益者。在2006-2007学年上学期末学院教务处组织开展的学生评教调查中,担任《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师普遍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满意率”排名在本系前茅。学生在问卷调查表中给予了这样的评价:《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所采用的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方式,让我们边学理论边能得到专业技能的培养,符合我们高职学生的特点,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用人单位是开展精品课程的最终受益者。通过我们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得知:许多用人单位越来越乐意接受我们的学生去实习与就业,特别是一些与我们开展校企合作的汽车维修企业,他们亲身经历了我们与他们一起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过程,亲眼目睹了课程建设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影响与作用,切实感受到了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与生产实际的符合程度,学生在学校所掌握的汽车发动机维修技能有助于他们毕业就能顶岗工作。

4、2007年3月,在全院的期初教学工作会议上,分管教学的院领导在谈到精品课程建设时说:《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探索出的与生产企业联合开发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学习效果考评体系中的教考分离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学院的其它院级精品课程完全可以效仿这种建设模式。所谓精品课程,就要象《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这样在内容上“精”、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精”,更要最后落在教学效果上的“精”。

5、日本丰田公司获悉我院建成了由25台丰田5A发动机组成的汽车发动机实训室后,对我院汽车专业的办学给予了极大关注,2007年5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有关人员,曾多次来我院对丰田实训中心的教学设施、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实地考察、指导,对我院汽车专业的办学实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我们在项目上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同时也可对我院在T-TEP教学上所作的贡献表示认可。并进一步为该课程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为该课程的师资培训、设备更新和教材建设提供大力支持。

四、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1、本课程属于一门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的专业课程,对主讲教师自身的技能要求很高,在开展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力图从汽车维修企业中吸收一部分能工巧匠加入到该课程的师资队伍中,但由于这部分人普通存在学历低,达不到高职院校教师对学历的要求而无法引进,目前该课程的“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基本依赖于“内部送培”的方式,因此结构不太合理。为此,我们正采取在职教师分批下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2、在开展课程网站建设过程中,为了把复杂的汽车电器设备工作原理、结构、故障现象、诊断过程形象的表现出来,需要制作大量的动画、录像等影音资料,但由于该课程的专业教师计算机与录像技术水平有限,需要经常请专业人士帮忙解决,这样在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课程网站的日常维护方面难免出现滞后现象。今年已向学院人事部门提出了申请,已由该课程所在系部招聘鹏达计算机软件制作公司一名专职的多媒体制作专业人员,专门负责该课程网站的更新、维护以及开发汽车专业其它的课程网站。

五、本课程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在200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精品课程的制作,上传到校园网站。

2、继续完成校本教材的建设,力争在年内正式出版。

3、在2008年,完成“上海市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申报工作,无论成功与否,均严格按照市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进行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子技术;精品课程;课程建设;课程开发;实践策略

近年来,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电子产业也随之发展壮大,面对市场的全新需求,高职院校应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养,以此来更好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现阶段,高职院校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难以与行业需求相适应,面对此种状况,高职院校应逐步加快自身的教学改革进程,构建精品化和内涵化并存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此来培养高层次的技能人才。基于当前电子技术的大范围渗透,各个行业都在迎合时代的发展浪潮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而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唯有对传统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模式与时俱进地创新,才能切实立足于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满足行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当前高职教育体系之中,如机械维修、软件技术开发、工程自动化等,但是其作为基础教育课程,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也逐渐暴露出自身存在的弊端,这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性提升极为不利。因此,深入研究“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与开发与实践策略具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导向的高校教育改革的意义

当前,社会的发展已进入全新的转型阶段,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改革已然成为大势所趋。为此,教育界针对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也在不断深化。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来看,该种教育体系侧重于学生工作技能、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德国教育实践理论为其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并为其有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德国实践教育理论的应用能够更好的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水平,对但是德国教育模式的重新构建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从这一层面来说,德国实践教育理论是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驱动力。在千禧年初期,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深受德国实践教育理论的影响,并且将其应用在学生理论能力教育与岗位结合的模式构建之中,对我国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相关人员将德国实践教育理论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国情相结合,并由此创建了工学结合的教育机制,这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用能力的深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教育者作为高职教育事业的主力军,需要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深化理解,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之间的差别,以便为人才的日后发展做出科学指导,促使人才的未来职业生涯进一步步入正轨[1]。由此可见,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社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学习理论更好地应用在实际工作之中,并在实际中检验理论项目。因此,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符合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定位。同时,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导向加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是相应我国国家教育方略、迎合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形势的具体举措,要求教育者要制定明确、精准的教学计划,通过自身能力的提升来为高职院校提供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为精品课程建设奠定见识稳固的基础,借助创新性和科学性并存的教学模式来更好的彰显课程改革的实际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兼顾理论与实践教育,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创设更为良好的教学环境。“电子技术”的教学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重要基础,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不仅应当全面重视起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灌输,更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并以此能力为基础,形成运用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因此,该学科课程内容的改革也应以此为指导,使学生通过对此的学习充分掌握电子技术设计内容,以为未来工程的应用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与开发实践策略

现在大部分电子技术相关课程皆通过大荧幕方式来实现,即运用多媒体实现教学,正是由于此种方式显示出信息较多,才更应注重课程的建设与开发。虽然大荧幕教学方式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升,但落后的教育方式尚未受到关注,进而使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效果仍然无法发挥,更不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多媒体技术应用如同鸡肋。长此以往不仅不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会因为枯燥技术知识灌输而使得课程学习如同“填鸭”,运用电子技术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提升当代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但无法有效的利用电子技术则将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另一大羁绊。从当前电子技术课程学习现状来看,学生通常死记硬背基础知识,进而使得电子技术知识无法应用于实际操作之中,久而久之,将会学生知识的增加而逐渐被遗忘。电子技术基础应用类课程较为繁杂,内容之多,操作之细,众多项目皆要求着学生不仅要掌握充足的知识,还要进行上机实验,在实际操作后将知识转变为能力。对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也就成为了必要举措。

(一)结合实际岗位需要致力于对学生电子应用能力的培养

“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要结合当前岗位需求的现实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设置,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电子应用能力,以便更好的相应社会经济、市场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要,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发展打下稳固的课程基础。对此,笔者认为相关教育者及教材编撰者要对市场的现实情况、岗位对人才的实际需要进行调研分析,将所搜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重新整合,借助数据、图表的形式来更好的为教材优化做出依据。教育者要还需要将教学思想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不断提高“电子技术”精品课程教学效率。在教学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增加实训环节,提高学生理论能力的同时,保证职业能力、岗位技能的深化发展,更好的为我国社会发展所服务,从而提高人才的专业素养[2]。与此同时,更要将培育的目标进行实际定位,从目标着手,以培养出具有高素质人才为出发点,综合学生的各项素质,以此融合实践技术与应用知识,逐渐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学会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以此不断的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针对不同专业的相关要求,应逐渐明确人才培养之间的异处,以此进一步保证电子技术精品课程改革的科学性。

(二)落实“双证制”

要落实“双证制”教学措施,从制度和模式两方面入手加快“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与开发的进程,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新发展。“电子技术”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基础性课程,在教育过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教学地位,能够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进而在实际工作之中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应试教育思想仍旧根深蒂固,在教育过程中,依旧有不少教师沿用传统模式,这对学生工作能力、职业素养的发展极为不利。对此,教育者需要运用德国实践应用理论进一步提高专业课程教育的应用性,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给予足够的重视,深刻认识到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而促使“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同时,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在重视毕业证书获取的同时,要积极考取与电子技术相关的资格证书,将此作为学生日后能力证明的重要标志,实现人才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向互动式、协同均衡发展。

(三)强化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实践是电子技术课程的灵魂,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电子技术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此,应该通过实践教学模式的强化训练来进一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巩固“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的教学成果。高职院校学生要从自身做起,将“电子课程”的专业学习与自我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明确认识到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更好的满足自身岗位的客观需要,实现自我能力与岗位需求、市场发展之间的融会贯通。在注重电子技术理论能力培养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将自身所学习到的知识更好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之中,强化对自身岗位业务流程的熟悉程度。同时,教育者要对电子课程教学体系进行重新调整,优化课程教学结构,增强实践训练在课程教学中的所占比例,为学生创设更为广阔的实训空间和能力拓展领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打造校内外一体化教学格局近年来,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影响程度不断深入,并且对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故此,想要保证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与开发的实践效果,就应将教育教学与专业应用相融合,以培养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相互连接,搭建电子技术的精品课程新模式,协调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发展与实践论证,通过直接有效的实践方式来对教学成果进行检验与评价。对此,笔者认为要对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领域、内容、理念、形式等方面进行深化研究,坚持“两定”原则,即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以此来为学生呈现更为优质的校企合作教学体系,打造校内外一体化教学格局。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资深岗位者来校进行指导,并通过岗位实训的形式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投入到工作之中,以此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三、结语

高职院校要结合“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行之有效地创新做好精品课程的开发。以搭建综合性教学模式为出发点,关注自主创新,探索创新,在提升个人观念基础上,逐渐整合各种教学内容,重新搭建更高效率的教学水准,充分的发挥电子技术课程的优点,搭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更好的提升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颖,侯建军,黄亮.“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02):3-4+7.

[2]卢玉和,杨春花,张丽,仝庆华.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08):11-12.

精品课程建设范文第4篇

我院土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就业市场的应用型人才,人才的培养侧重于生产一线。要求毕业生不仅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以及组织管理生产实践环节。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建立起房屋建筑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的基本识图和绘图能力。我们力求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构造知识,培养基本的房屋建筑设计能力,达到能独立绘制和识读建筑施工图,能正确的理解建筑设计意图,并能在施工现场中提供熟练的技术指导。另外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基于这些方面,文章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基本思路如下:

(1)教学内容的建设

在对本课程建设准备期,曾多次进行行业调研并召开分析讨论会。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服务目标,真正落实在课程建设的源头。为此在《房屋建筑学》课程建设中,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上做了整合。土木工程专业的房屋建筑学课程分为民用建筑基本构造以及建筑设计和工业建筑基本构造以及建筑设计四个知识模块。把握教学重难点,在学时分配上紧扣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另外学时分配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2)教学过程的建设。

①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因材施教、因需施教。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本课程的需求不同、教学内容等情况不一样,为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针对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在课前明示章节重点、难点知识及学习要求,设计的内容多联系工程实例,吸引学生,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时结束时增加开放性思考题,将所学的知识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分析思考工程实践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知识学习的实践应用性。

②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上多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启迪激发学生创新设计、开拓思路。

③增加练习。理论知识的讲解有侧重点,在讲解中要以重点培养实际的识图和绘图能力为目的。另外在讲解完后布置适当的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也需及时进行作业批改和必要的讲评。

④重视实践环节。理论课和实践课同步安排,以方便学生更好地同实践结合起来,及时消化理论知识;我们利用本课程向学生提供多种实践教学平台,例如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图画,安排合适的内容进行讨论,设计绘图。另外我院已具备规模的建筑模型实验室,以及校园里面具有特色的建筑物。在理论课结束后,可以就近安排现场教学和观摩,增加感性认识。在课后,组织建筑调研,查找规范,建筑设计环境体验。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⑤采用多媒体辅助设备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授课,图文并茂,便于学生理解。另外可以安排赏析经典建筑作品,以帮助学生对设计原理的理解,拓宽视野。教学效果良好。

(3)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

为保证课程教学建设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在对课程建设的评价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安排组织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专家评价三个环节,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并及时的调整教学环节设计,提升了课程建设的效果。在学生的考核评价中,注重考试的科学性,在传统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课程实践环节的考试,在对学生的考核方面更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构建理论教学、实践环节的两位一体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从各个角度促进学生技术能力的全面提高。

(4)师资队伍的建设

我院特别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人才是一方面,另外我院加强了自身师资队伍的建设与业务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根据所带课程的相似性,形成教学团队。发挥各自的特长,实行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青年教师。另外在学院内部,通过互相听课、参加教研室活动、完成科研、课堂讲课比赛和制作教学课件竟赛等多种形式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另外为了提高教师的工程技术业务水平,我院要求青年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挂职锻炼。不仅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内容与时具进。另外我院加强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认定工作。

二、总结

精品课程建设范文第5篇

从1980年初在我国东南沿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创办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职业大学开始,我国的职业教育走过了30多个年头,从1999年国家实施大学扩招政策以来,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要求我们重视实践,追求创新,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上进行一系列改革。教育部2003年4月8日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来,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打造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特点”的精品课程已经成为国内许多高职院校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精品课程建设是推进教育观念创新,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更新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尤其是目前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在专业课学习中普遍感觉较为吃力,因此,本文针对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如何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服务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高职院校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要解决的问题

我院作为化工类职业院校,化工专业类别设置较多,有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五个专业。各专业开设的专业课及对有机化学基础课的知识需求侧重有所区别,如何针对不同专业开展教学是本课程建设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础课化繁为简,做到“必需、够用”也是本课程建设关注的主要问题。

三、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理论与专业技能提升方面

学历高,学缘关系广,教师研究能力强:课程团队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水平,团队中现有在读博士1名,硕士4名,学士7名,教师们都不断提高学历与教学能力。企业锻炼、高校进修,活跃的教研活动和良好的保障制度多措并举促使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升:结合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安排多名在职中、青年教师到高等院校进行专业知识学习、进修和培训,其中一名教师于2009年赴北京师范大学为期一年访问和学习,对教学和科研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所有校内老师参加过高职高专培训基地举办的赴高校进行深造的培训,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习完成后必须向全体教师做学习报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知识水平。对年轻教师实行传帮带制度:让青年教师广泛听课,感受不同教师的讲课风格,积累讲课经验。经过这一过程,青年教师在高起点上开始讲课,讲授的质量得到保证,这对其今后的成长十分有利。教研活动:每1~2星期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与同行开展交流、公开课、与专业教师的沟通、课程的整合与优化、讨论国外以及国内其他大专院校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与发展趋势、讨论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应该安排怎样的教学方法、讨论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课时应该安排怎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实习、毕业设计、学生课外活动、科研项目开发、论文等等,通过这些教研活动有效地更新了教师的知识、提高了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业务比赛:积极参加业务技能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两位老师分别获得自治区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两位教师获得学院竞赛一等奖,以赛促教,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二)实践能力提升方面

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增加教师的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通过实施岗位培训、技能培训、下厂锻炼、科研与技术合作和科技服务等措施,使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要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100%,建立一支双师结构合理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三)鼓励教师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

教研室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方针,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教学和学术研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申报各项课题和积极,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目前,课题组主讲教师中每人都参与过自治区级或院级课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年轻教师积极参与,发挥主力作用。

四、教学改革与实践

全体教师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紧紧围绕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实践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应用型人才要以“有用、实用、够用”为度,以“立足基础、服务专业、注重技能、教书育人”为目标,使学生能了解有机化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能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依据上述原则我们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三增两减一融合”的教学模式,即增加岗位认知能力的培养,增加专业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增加命题式综合实验教学,删减合并理论课程内容,减少课堂授课比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校企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与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理论教学

以“服务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选择、设计了不同的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例如在化工、煤炭、石油、工分等专业突出了脂肪烃的学习,淡化了立体化学、糖类、氨基酸等知识的描述,而在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压缩脂肪烃的介绍,加重立体化学、糖类、氨基酸等知识的描述,同时增加萜类、甾族、硫醇、硫醚、磷脂等与医药相关的知识。本着“必需、够用”的学习原则,精简教学内容,删减合并了有机化学课程中一些较难的、应用性不强的内容,增加了与专业相关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学习内容,挑选出在生产实践中有重要作用的和在后续专业课程中将要学习的有机化合物,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学,延长了教学时间,拓展了教学空间。同时结合有机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每个模块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上。

2.实践教学

注重实践教学,突出“实际、实用、实践和实效”,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根据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递进性,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把传统的有机实验整合为基础实验、制备实验、命题式综合实验、岗位认识实习四大教学模块。基础实验模块包括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使学生能系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制备实验使学生能掌握合理的实验路线及合适的实验方法,完成对产物的合成、分离、提纯和鉴定,初步认识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流程。命题式综合实验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岗位认识实习模块包括参观学习我院现有的实训基地及中试基地,提高学生的岗位认知能力。四个模块由简到繁,由单元技能训练到组合技能训练,最后进入综合性实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样可以使理论很好地指导实验,又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予以巩固。

(二)有机化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

1.教学方法

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目标,结合有机化学的学科特点,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理论教学中采用的模拟辩论法、对比分析法、科学探究和专题读书报告等方法,实践教学中采用的“教、学、做、考”合一的教学方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搜集了大量的基本素材,精心设计、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加入图片、动画、视频等丰富多彩的资料使课堂教学信息量更大,深受学生的好评。针对有机化学的教学难点,运用了实体模型、让学生拆装模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结构的概念。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逐步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录像、电子教案、习题、实验指导等内容链接到网上,做到优质资源共享,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课下的学习;今后将逐步提供实用的在线测试等互动平台,可以满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线学习交流的需要。

(三)有机化学课程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建立了习题库,包括复习思考题、课堂练习题、综合作业题等;建立了部分试题库并逐步完善;制定了与教学大纲对应的考试大纲,实施新的考核办法,具体见表,强调过程考核,注意学习引导,注重能力培养。

(四)有机化学教材建设

根据我院化工、煤炭、石油、制药、工分等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进行研讨、交流,并深入企业调研,共同选取符合本校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内容,自编特色教材《有机化学》2本,并在学院化工、石油、煤炭和工分专业使用,效果良好。

五、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特色与创新

(一)创新教学模式

在有机化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三增两减一融合”的教学模式,即增加岗位认知能力的培养;增加专业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增加命题式综合实验教学;删减合并理论课程内容;减少课堂授课比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实现了有机化学教学从传统教学向特色教学的改革。

(二)根据专业特点选取教学内容

突出“三结合”原则与专业特色,与相关企业生产实践结合;服务专业课程,与后续课程的需求结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结合。

(三)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穿插进行,既能使理论很好地指导实践,又能巩固理论课程的学习成果。实践教学采用了模块化教学方法,增加了命题式综合实验的教学模块,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

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中心”转型。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需求,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模拟辩论法、对比分析法、科学探究法、“第二课堂”、“教学做”一体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改变了过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被动学习的局面。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将应用性很强的模块四的教学内容都放在“第二课堂”中完成,通过让学生制作ppt、演讲展现出来,并纳入考核范畴。将所学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解决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难点

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是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难点,本课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有机反应式和有机分子结构图片、三维立体动画、二维动画等引入课堂教学,把反应机理、立体化学等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地表现出来,同时给学生展示实体轨道模型,让学生动手拆装,帮助学生建立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六)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在有机化学实践教学中增加了岗位认知实习,让学生走出课堂,亲临生产第一线了解有机化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明确的学习目的。同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