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焦虑心理论文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精选

焦虑心理论文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情绪;压力

焦虑是一种以显著的负性情绪、紧张的躯体症状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为特点的情绪状态[1]。压力是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的情景时引起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模式,它是个体的生理、心理反应和刺激情境之间的交互作用[2]。毕业论文是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考核大学生专业素质、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压力和焦虑被定义为一种症状,表现为情绪疲惫和个人目标实现程度降低[3]。压力和焦虑可能是导致本科生学习成绩不佳的最早原因[4]。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从论文完成的主体角度,探索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焦虑和压力的因素,并提出缓解焦虑和压力的措施,对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教高函〔2018〕8号),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振兴本科教育,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焦虑的状况

在毕业论文写作期间,于2020年4月通过问卷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本科毕业生的焦虑状况进行了调查,共调查了36名本科毕业生,男生11名,女生25名,该问卷有20题,从“没有或很少有时间有”到“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分别给予1~4级评分。反向计分后将所有题的得分相加得到粗分,用粗分乘以1.25后取整得到标准分,按照中国常模,SAS标准分以50分为分界值,50~59为轻度焦虑,60~69为中度焦虑,70以上为重度焦虑。结果显示,36名被试者中,轻度焦虑4人,中度2人,重度2人,毕业生中存在焦虑的占22.22%。

二、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焦虑和压力的主要来源

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焦虑和压力。

(一)选题的压力。毕业论文选题一般在大四上半年,而毕业生正好面临实习任务,从访谈中所知,毕业生在实习岗位工作压力大、时间长,文献综述不够,导致有的选题不够新颖,甚至陈旧,选题价值和意义不大;有的选题工作量不足,题目太容易,难度低,意义和价值也不大;有的选题又太难或太大,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难以完成,或缺乏充足的文献,没有前人的研究做基础,思路不明确,影响后续研究。

(二)论文过程和规范要求不明确。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一系列环节组成,主要包括选题、开题、指导、中期检查、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评阅、答辩、评定总成绩、总结、评优等。有的毕业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对其过程以及规范要求等感到迷茫,无从下手导致焦虑和压力。

(三)导师关系。指导教师是影响毕业论文写作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外部支撑。指导教师不积极回应、评估无效、缺乏反馈是与指导教师相关的主要问题[3]。指导教师不够重视,对论文的关注不够,导师与学生沟通不足,导师督导不够以及导师指导水平等均让学生感到无奈而引起焦虑和压力。

(四)研究和写作能力不足。有研究指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专业理论知识、资料收集能力以及写作和表达能力的不足是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最薄弱的方面[5]。特别是研究方法以及SPSS软件等工具的掌握不够,影响论文研究与写作,容易引起焦虑和压力。

(五)生活和经济压力。按照教育部对高校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管理要求,从选题、文献整理、调查、数据分析、论文撰写、修改到毕业论文答辩等环节,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至少需要八周及以上的时间,而毕业生在大四上学期有实习任务,下学期做兼职、考研复试以及找工作等,忙碌的生活无法保证其用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毕业论文,从而让毕业生感到焦虑和压力。在论文写作中,学生常常会采用实验或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实验找被试者有一些困难,且实验和线下问卷调查都需要一笔调查费用,且对问卷数量要求较多。同时按照学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处理办法,需要对论文进行检测,为了取得论文答辩的资格,会存在多次昂贵的检测费用问题。

(六)个人拖延。在访谈的毕业生中,个人拖延问题也是影响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期间焦虑和压力的原因之一。有的学生期望值高,对毕业论文存在的困难估计不足而拖延,有的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对自己是否能完成毕业论文缺乏信心等均容易拖延,影响毕业论文的完成,导致焦虑和压力。

(七)就业压力。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就业压力一直在不断增大,2020年又恰逢特殊情况,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无法进行团体施测以及招募被试进行实验研究,不得不更换毕业论文题目,重新设计,进展延后,同时,无法查阅足够的文献、不确定性等都会影响毕业生论文写作,存在紧迫感,引起焦虑和压力。

三、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焦虑和压力的管理

(一)学会时间管理,保证充足的时间、精力投入。有调查显示,只有24.87%的学生自认为对毕业论文投入时间较多[5]。因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要进行实习、兼职或考研、找工作等,任务多,时间紧,有效的时间管理显得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与焦虑情绪呈负相关。训练时间管理倾向,可以减少焦虑体验。[6]同时,学生的时间管理技能与学业拖延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7]。因此,应开展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指导工作,培养学生管理时间的能力,提高时间利用效率,从而改善个人拖延,缓解毕业生的焦虑和压力。

(二)提高师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有调查显示,不论教师还是学生,对毕业论文的价值和重视程度都不够,58.88%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对未来就业或读研不重要[5],对应用型高校而言,本科毕业论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可通过开展动员会、研讨会、严格的监管制度、不定期访谈、定期反馈等活动来强化对毕业论文研究的重视。

(三)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其积极性。针对学生毕业论文内在动力不足,可开展学术活动、报告及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研究的兴趣,激发其科研的激情。同时形成教学、实习、论文和就业相互促进的良性运行机制,将论文选题、内容与毕业实习或未来工作相联系。

(四)课程设计合理,强化训练,提高科研能力。应用型高校的课程设置应突出应用型。毕业论文要与实习或未来工作相联系,专业设置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从大一开始,引导学生结合专业课程,强调文献综述及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专业文献阅读、撰写小论文训练、课题研讨会等活动,强化训练研究能力。毕业论文开始前,应适当开展与毕业论文相关的文献综述、写作规范等专题讲座,让毕业生熟悉毕业论文的程序,了解每个程序的规范性要求及注意事项,减轻迷茫而引起的焦虑情绪。

(五)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增强导师指导的有效性。教育部近日了《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规范导师的指导行为,有助于缓解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因教师指导不力带来的焦虑和压力。毕业论文指导环节多,而指导教师需要投入更多时间,远大于学校给予的工作量。可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微信、QQ等开展线上或线下小组内的课题研讨,加强师生沟通并及时反馈,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同时,提升导师的科研水平也可增强指导的有效性。

(六)重视毕业论文过程的管理。针对选题的压力,选题要双向选择,导师严格把关,学术委员会最后审核。从学校到院系再到指导教师,要严格执行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和规定,按照各环节时间节点进行过程管理。除了线下监管以外,可充分发挥大学生毕业论文网上管理系统的作用,用网络进行过程管理,让毕业论文无纸化办公,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管理员操作为辅,提高毕业论文的管理效率。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探讨有效地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3例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论文关键词】冠心病;心理特点;护理

2007年1月一2009年1月期间,我们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加以分析,积极采取疏导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3例患者均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等检查确诊,符合WHO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9例,女34例,年龄42~8O岁,平均年龄58.4岁,病程1h一20年。心绞痛71例,心肌梗塞9例,心力衰竭3例。文化程度:大学23例,中学4O例,小学14例,文盲6例。职业:干部21例,工人33例,农民29例。

1.2方法患者入院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评价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

2心理特点

2.1紧张恐惧部分患者进入医院就会产生不同程度地恐惧,加上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突发的胸痛、胸闷、濒死感等,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恐惧心理。病情严重者需要给予吸氧、输液、监护等治疗措施,常使患者处于紧张状态。

2.2抑郁焦虑冠心病对患者是一个很强的心理刺激,尤其是再发性心肌梗死、反复心衰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担心自己是否会突然死亡,同时因病情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病友病情恶化而失去治疗信心,产生抑郁、悲观的情绪。

2.3多疑自卑患者住院后对自己的病情都很关注,尤其是病情重的患者,经常向医生、护士和家属了解,同时对他们的回答不十分信任,认为自己病情很重,已经没有治疗的希望,怀疑周围的人都在隐瞒他的病情,甚至怀疑家属和医护人员已经对他放弃治疗。

2.4否认心理部分患者不承认、不能接受自己患病或病情加重,对疾病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不能相信,坚信自己身体素质很好,甚至拒绝治疗。

2.5盲目乐观部分患者缺乏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对自己身患疾病却满不在乎,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不加强自身的锻炼,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3心理护理

3.1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责任护士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态度和蔼,语气委婉,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指导患者合理休息、饮食、运动,介绍病室环境等,让患者感觉到自己被重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等心理。

3.2健康教育通过在病室内针对性地讲解或者利用多媒体、录像、板报等形式对患者进行介绍冠心病的病因、病理、发作诱因、治疗和预后等知识,让患者明白冠心病是可以治疗的,只要积极配合治疗,预后较好,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担心、疑虑和不配合治疗的心理,树立治疗的信心;同时让患者明白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负面情绪对疾病的预后影响很大,从而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并落实到行动中,消除其盲目乐观的心理状态。

3.3舒缓情绪疗法①放松疗法:鼓励患者看喜欢的电影、电视剧、书籍,听喜欢的相声、小品、音乐等方法,可以达到怡养心情,放松的目的;尤其是音乐疗法,对恢复期患者缓解心绞痛的效果显著。②疏泄疗法:教会患者学会疏泄,当焦虑、愤怒时,找知心的人倾诉、宣泄使心情变得平静安定,达到心身平衡。③移情疗法:指导患者学习或培养情趣,当心情抑郁或焦虑时,可以将患者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感兴趣方面,以抑制原来的心理障碍。

3.4家庭支持家属要对患者给予理解和支持,鼓励家属陪伴、亲友探视,多与患者交流,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让其感觉到家的温暖。同时家属不要在患者面前提医疗费用,避免给患者带来负面情绪,如果患者一味担心经济负担,家属要给予开导、支持,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消除自卑、郁闷等心理。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社会焦虑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以其独特的理论魅力和建构功能,为我们解释社会焦虑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而其固有的范式又为我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常伴随着社会诸多方面变革的社会事实,这些社会事实一方面孕育了具有现代性特质的价值因素,促成了现代性社会的渐进生成;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并解构现代性社会生成的不和谐因子,社会焦虑便是其中之一。社会焦虑不仅给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烦恼,而且也给正在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带去了尴尬。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建制,提醒着人们必须对焦虑的社会事实进行关注并诉求适时的理论来解释,进而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路和办法,以此减少转型时期的社会动荡。

一、社会焦虑的一般性分析

1.“精英症”及其焦虑的社会事实。2004年均瑶集团总裁王均瑶英年早逝;爱立信中国区负责人杨迈猝死在跑步机上;2005年初中国社科院学者萧亮中,猝死时年仅32岁;2005年4月10日著名画家陈逸飞又“突然”的离我们而去。像这样的事例最近这几年屡见不鲜,他们大多数人是企业家、学者、艺术家等知名人士,他们是成功的象征、社会的中坚。从群体分析来看,他们是社会中的精英群体(社会地位比较高,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某种意义说都可以列入其中),可是,现在他们中的一些人却病了,过劳死、亚健康、心力衰竭、心理危机、抑郁、焦虑困扰着他们的生活,由此成了“精英症”患者,面临着精神与身体的双重危机。[1]越来越多的研究报告显示,这类群体的健康状况越来越不容乐观。从阶层理论来看,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浓厚精英文化氛围的国度里,他们的能量和影响力是其他社会阶层所不可比的,他们的示范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他们中一些人却被焦虑的情绪所纠缠着,有的甚至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本文之所以关注精英群体并以“精英症”这一现象为切入点,来关注社会焦虑问题(社会焦虑是指在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2]),原因在于,一是引起人们对焦虑问题的高度重视和警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精英们关注更多的是“鲜花”和“掌声”,而对精英们焦虑等病症关注的却很少,在我们的意识里总以为焦虑更多地发生在弱势群体里,但就近几年的资料显示(如零点调查公司对415位北京“白领精英”的社会心理调查显示,心理疲劳程度在等级3及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了61.4%[3]),他们的生活状态却出现了问题,很多人长期在一种焦虑状态下进行生活和工作。二是精英们在整个社会评价系统所处的顶级地位。他们的角色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牵动着整个社会的趋势走向。精英们尚且如此,其他群体的状况也不容乐观,来自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最新完成的一项调查(2134人参与)显示,焦虑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常态——34.0%的受访者经常产生焦虑情绪,62.9%的人偶尔焦虑,只有0.8%的人表示从来没有焦虑过。[4]“郁闷”、“烦恼”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口头禅,这也在进一步说明我们的生活状态已不再为我们所满意,生活已失去了往日的平静,进入了一种“焦虑”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是“由于社会中的不确定因素而在民众中产生的压抑、烦躁、不满、非理性冲动、抑郁等紧张心理的集合,这一集合集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社会张力,最终以社会冲突或其他方式释放出来。”[5]一定意义上,焦虑的社会事实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和思维世界。

2.社会焦虑及其研究成果。社会焦虑的发展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部分焦虑阶段,二是普遍焦虑阶段。部分焦虑在任何社会都存在,因为社会总是变动不居,总有部分人会落在时代后面,从而感觉到紧张;普遍焦虑是指在社会转型期间,绝大多数群体都受到焦虑的困扰,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张力(个人或集团之间几乎不能控制敌意或紧张局势),从而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6]通过以上对我国焦虑的社会事实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基本判断是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普遍社会焦虑的状态,这种焦虑的状态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它或显性或隐性,或以激烈的方式或平缓的形式,侵蚀着我们内心的宁静。这种状态对于个人发展的伤害自不必多说,因它而引发的社会张力对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当焦虑困扰着绝大多数群体时,人的主体性便无法彻底发挥,一个忽视或埋没人的主体性的社会无疑让人不悦。从社会控制角度来讲,它使社会的整合度降低,社会关系更加紧张,社会秩序失去控制,因而,容易导致人们集体性行为事件发生。

当社会处于部分焦虑时候,可能个人因素会多一些,而当社会进入普遍焦虑状态时候,社会因素就占据了主导。诚然,焦虑的产生既有其个人因素的作用,又有社会因素的制约。只有二者达到一定程度时,焦虑的状态才会出现。从社会焦虑问题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国情来看,从社会因素分析焦虑现象对问题的解释和解决会更有意义,换言之,当人们的焦虑状态达到普遍社会焦虑时,我们更应该从社会制度安排的角度,去看待这一带有结构性的社会问题。从这样维度来解释社会焦虑产生的原因,并在原因分析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适时办法,无疑是正确的、必要的。从资料上来看,国内较早研究社会焦虑问题的吴忠民教授认为,“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是社会焦虑出现的重要原因;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是社会焦虑产生的直接原因;社会安全网的缺乏加重了社会焦虑现象;国外的示范效应对于社会焦虑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7]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我国社会焦虑的产生,在原因分析基础上他又提出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焦虑的办法,如“尽可能地实现充分就业、大力推进社会保障的建设”,[8]也有学者提出“‘安全阀’、‘缓冲带’、‘代言人’”[9]等具体的措施。无疑,这些措施和方法都是积极的、适时的,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入,还会有更多行之有效的制度、政策不断推出。在本质上,一定问题的解决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来指导,社会焦虑问题也不例外,我们应该在一定理论的指导和解释下,把社会焦虑降到能够让社会所承受的限度内,为和谐社会建设减少阻力,为人们享受改革开放的利益成果提供解释力量和平台框架。因此,本文就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在寻求理论思路的指导下,转换研究视角,用生活方式理论去解释这一社会问题,并指导我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生活方式理论对社会焦虑的应然指导

在我国,有关生活方式理论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价值观念的制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10]从使用范畴来说,生活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包含“全部”生活活动,狭义上指日常生活及其个人生活行为的表征,但是当我们在谈论或使用生活方式这一概念时,二者是密不可分、互相渗透的,因而,往往是二者兼顾使用。近些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生活方式理论的实践和发展有了强大的物质保障和契机,特别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研究,其理论来源和原理保证又有了进一步夯实。

社会焦虑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自然有我国的一些特殊背景和实际情况,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要有适时的理论来指导,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生活方式理论对于社会发展以及由发展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为何有如此魅力和解释力?缘由有二。

一是生活方式理论来源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特别是其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他们的多篇著作中多次使用过“生活方式”的概念,如马克思、思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11]可以说,这些经典理论的表述方式和深刻的理性思维,为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使我们从中找到了生活方式的理论光芒和成长点。通过对马恩著作的经典解读,一方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历史唯物社会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拓展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对经典的不断诠释、重构和创新,使生活方式理论的内涵及“生活”的能动性,在理论的指导下全然发挥。

二是生活方式本身的理论特性以及因特性而具备的建构功能。在我国,长期以来,我们在阐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社会理论时,在强调物质生产重要性的同时,恰恰忽视或丢掉了“生活”、“社会生活”、“生活的生产”、“为了生活的生产”,这样一些重要范畴和基本命题,结果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被解读成“经济决定论”、“生产本位论”的观点,完全用“生产”消解了“生活”,科学的历史发展观被解读成了“唯物化”、“见物不见人”,以及“遗忘生活”的历史发展观,并在发展实践中摆错了生产和生活、人和物的关系,造成了一系列不良的现实后果。[12]当然,这其中也使人们在价值观上更加功利化,出现了一些急于求成、以“物”为主的短期行为和思想。由于过分强调人的力量,使人们之间关系更加紧张,特别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中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张力(产生普遍社会焦虑的关键社会性因素),造成了人们之间无休止的竞争,攀比心理严重。

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但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并不能自动地发生转化关系,其必不可缺的中介环节就是生活方式的全面性和丰富性,重新把“生活”作为社会理论的重要范畴既是“生活”能动性的体现,也是理性回归的必然结果,因此,生活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建构功能便会积极地发挥。发挥生活方式的建构功能,有助于把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消除科学和市场的诸多“二律背反”的性质,实现人文生态的平衡。[13]生活方式强大的理论建构功能,能够实现物与人的完美平衡,使我们的社会理论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具有柔韧性、伸缩性和平易性。只有反思,才能超越。生活方式理论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能够为社会焦虑提供解释,而其固有的范式又为我们提供了寻找解释的方法。

三、生活方式对社会焦虑的现实评价

如果说生活方式理论本身的特性为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焦虑的解释、解决提供了可能,那么社会焦虑原有的属性又使这种可能成为了必然。总体而言,社会焦虑的产生是由社会和个人双重因素所导致的,那么,我们一方面要求从社会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求解,另一方面也要从个人因素上寻找原因。生活方式恰好为社会焦虑的双重基因提供了切合点,能够为其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它一面能够从社会建制方面找到理论的解释点,另一方面又能够从个人生活层面提供了一个趋于完美的考量。这样,我们不仅在“治本”上有了理论指导,而且在“治标”上也有了方法和技术的支撑。

从人类追求幸福的角度来看,焦虑的另一面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指数的增长,而这些恰恰是生活方式对人类幸福生活的终极关怀,可以说,发生在我们周遭的焦虑的社会事实,正在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方式重构着我们的生活样态,是“向左”还是“向右”,无论是对于处于焦虑其中的人们还是对正在追求幸福的人们,这都是值得关注的话题。为此,用生活方式理论去看待、解释社会焦虑,更一步加深和表达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治理理念,它无疑为我们看待社会焦虑提供了全新视角,为制度的制定和措施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生活方式理论毕竟是一个宏观的理念,具体而言,从本文所思考的问题意识出发,在对待社会焦虑问题上,生活方式理论可以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

1.根据我们的现实国情,在国家层面上倡导和谐的生活方式。通过大众媒体的传播,在整个社会上形成生活方式意识并把这种意识带到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和谐的、宽松的社会评价体系。打破僵硬化、功利化、物质化的评价体系,使人们在对待成功、理解生活上更注重文化层面的解读。在生活方式理论的指导下,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把政策的制定和关怀纳入生活方式视角,如建立社会解压机制(如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人性化的公共服务机构、社会公共的心理调节设施以及休闲娱乐制度)等。这样,在社会上通过“生活”的中介连带作用,不仅能够给人们的生活以愉悦和宽松,而且也能够带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

2.倡导回归社区,致力于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在社区内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社区建设必将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定意义上,和谐社会就是若干和谐社区的有机组合。因而,在社区内形成和谐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显得重要。现代人们对于社区的依赖越来越强烈了,社区本身所具有特性,使人们能够直接地参与更多的社会事务和活动,同时社区也为人们提供了形式多样的、直接及时的帮助和服务。社区的这些功能为解决社会焦虑问题提供了最佳场所,这是因为,社区的有益生活可以把容易导致焦虑的社会性因素和个人因素控制在更小的范围内,避免由于集体性的焦虑行为而导致社会成员的“集体冲动”事件的发生。在社区里,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咨询互助活动,如通过义工或专业人士对老年人、中年人、中小学生等不同群体开展一些心理预防和矫治活动;还可以开展一些重参与的、实践性强的社区文体活动,使生活在社区中的人们在互动中体验社区生活方式的乐趣。总之,社区既能为大众所认可、接受的生活方式提供试验场,又能为国家层面所提倡的和谐生活方式以指导和规范,因此,社区将成为构建并倡导和谐生活方式的最佳切入点。

3.和谐的生活方式孕育离不开和谐家庭的生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根基,也是社区组成的基本单元。温馨和美的家庭对于每个人成长、成才、成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这样异质性很强的社会里,家庭应该成为家庭成员宁静避风的港湾,为家庭成员提供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必要帮助。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慰藉对于焦虑心态的缓解是极其必要的,在家庭这样一个相对私秘的空间场域里,人们更容易体验生活百味,完善自我心性。相信家庭中的和谐生活方式,必将激发家庭成员的生活热情、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平和的个体心态。其实,和谐生活方式的建构过程归根到底也就是现代人的生成过程。

总之,我们正处在一个越来越压抑、越来越焦虑的时代,但同时我们更处在一个更加觉醒、更加关怀自身生存境遇的年代,生活方式的理论魅力和建构功能为我们解释社会焦虑现象提供了一个崭新视野,让我们重视并积极地面对这一带有结构性的社会问题,并在理论创新和心灵体验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3]南香红,师欣.精英症[N].南方周末,2005-05-08.

[2][7][8]吴忠民.社会的急剧转型与社会焦虑[J].科学中国人,2002,(4).

[4]谢小亮.相比五年前47.8%的人“更焦虑了”[N].中国青年报,2006-12-04.

[5][6][9]邱敏.社会焦虑——一个微观层面的社会问题[J].社会,2003,(3).

[10]王雅林,董鸿扬.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11]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J].社会学研究,1998,(3).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第4篇

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发展对其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体育舞蹈运动项目的开展是培养我国体育人才和普及体育运动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本论文拟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体育学、心理学为主要学科背景,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基础研究。把全面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体育舞蹈运动训练和青少年儿童核心竞争力培养三者有机结合,从而促进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推动和促进体育舞蹈运动项目开展。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用于研究全过程,参考和借鉴学界相关研究成果为我所用;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形式,主要用于教练员对身体影响理论分析的框架搭建;3.测量法:主要通过搭建的身体影响指标对实验对象身体形态数据采集,收集身体影响指标;4.心理测试法:主要采用心理投射(HTP)测试实验对象心理影响指标;5.数理统计法:主要运用SPSS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实验结果。通过对体育舞蹈运动训练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搭建训练对身体形态影响的指标;向13名体育舞蹈运动训练专业教师、教练发放问卷,对实验组(150名体育舞蹈运动项目学生)和对照组(50名未接触过体育舞蹈训练的学生)进行基本身体形态测试和心理投射(HTP)测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探寻体育舞蹈训练对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1.体育舞蹈对女子的体重、腿部形状的改善明显;2.参与体育舞蹈运动训练能显著提升青少年的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和50米跑等项目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柔韧、速度、力量和爆发力等身体素质,从而达到提高整体身体素质的效果;3.数据显示参与体育舞蹈运动训练对青少年在情绪焦虑维度的影响是显著的,具体对青少年的稳定性、强迫性、冲动性、主观片面性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对急躁和压力感有影响。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的负担等因素,数据显示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焦虑总分均随被试年龄的增长呈增长趋势,参与体育舞蹈运动训练的实验组焦虑得分增速较缓慢,而对照组增速较快。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焦虑程度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参与体育舞蹈运动训练可有效缓解此阶段的焦虑心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青少年的焦虑度,并使焦虑心理维持在较低的范围内,提高焦虑情绪测试的合格率;4.数据显示参与体育舞蹈运动训练对青少年在情绪抑郁维度的影响是显著的,分别对接受训练者的压抑性、忽略性和情绪抑郁具有显著的影响,对动力低下、没耐心、情绪低落有所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参与者的抑郁程度:实验组和对照组按年龄求抑郁总分求均值,得出年龄段的抑郁平均分。数据显示实验组抑郁总分波动较小,有所增长,但增长非常缓慢;而对照组的抑郁总分数据随年龄的增长呈增长趋势,且增速显著。说明青少年的抑郁程度会随年龄的增长逐年递增,参与难美项群运动能有效控制抑郁程度的增长趋势。数据显示体育舞蹈运动项目对青少年的情绪抑郁有显著优化作用,并在人格维度的影响是显著的,对接受训练者的不稳定性、社会向性、支配性和人格总体上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对接受训练者的活动性、随意性和自卑性有所影响上降低了参与者的抑郁度。5.参与体育舞蹈运动训练,能显著发现参与运动训练的青少年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改善情况,通过对身体形态和素质的促进作用,使其大脑和神经起到刺激作用,训练者能在训练中熟练掌握动作,在竞赛中提高自信和自我肯定程度,从而对其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研究结论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各种竞争日益加剧,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显,作为当代大学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学生,除了具有和其他青年大学生一样的心理问题外,由于社会、家庭、个人认识水平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还产生了自卑、焦虑、悲观、厌学等一些独有的特点。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职;心理特点;预防建议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2O世纪8O年代初的“职业大学”开始,迅速发展壮大,现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分支,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来自身心发育、情绪变化等方面的心理困惑与不平衡,使许多学生陷入焦虑、失望和困惑之中,其自信心、学习能力、人际交往、环境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解能力等方面都随之产生一系列问题。研究和探讨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并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把高职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成为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1高职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问题

作为青年学生,高职生与其他同龄的在校大学生一样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人格特性的可塑性较强,心理冲突表现明显,有许多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如世界观和理想的缺失、意志力和耐受挫折力缺乏、内心依赖感和孤独感强、嫉妒心和虚荣心严重、自负与自卑两极倾向严重、价值观和成才观偏离、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不协调等。但由于传统偏见、高职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及青春期人格发展的局限,致使高职学生形成了一些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自卑感强,情感极其脆弱

进入大学学习是令每一个学生感到高兴和自豪的事情,但高职学生在具有这种情感的同时,与周围的本科生相比,总会有一种无形的自卑感,且情感上敏感、脆弱。这是因为大多数的学生认为与本科生相比,自己没有文凭上的优势,他们是本科,而我们是专科,所以“低人一等”所造成的。同时社会对职业院校的认同程度不高,就业与继续升学深造的局限,更促进了他们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怀疑。这种不良心态往往会导致部分学生人际关系敏感,一些男同学急躁、易怒,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过激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1.2就业压力大,心理焦虑程度高

自1999年扩招以来,就业压力大成为大学生普遍拥有的心理问题,而社会大部分用人单位盲目的对学历要求偏高,致使高职学生在就业大潮中更加处于劣势。很多用人单位在本科生、研究生实习期间即签订了就业协议书,但对高职生却要求必须在其拿到毕业证后,才与其签订就业协议,使高职生无法与其他人公平竞争,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面对这种窘境,有的高职学生将全部时间和身心用于学习,希望通过“升本”考试取得更高的学历,然而近年来专升本考试“推荐制”的实行和录取率的大大降低,使他们更感到未来的渺茫。还有一部分同学不知所措,无法应对,于是选择了逃避,破罐破摔,沉迷于网络,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差生,但其内心的焦虑并未因此而减少,相反时光的虚度和学业的荒废使他们的焦虑感更加强烈,不知如何调整心态的他们往往通过疯狂的吸烟、酗酒和网络游戏来麻醉自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1.3自身对就读高职认识不明确,悲观、厌学,心理压力大

部分高职学生并不了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对自己所学专业也丝毫不感兴趣,没有学习动力。他们中有的是在高考成绩不理想时因没有信心复读而选择了高职院校,有的只是为了混个文凭,还有一部分同学只是为了应付父母而来高职读书。这种个人兴趣与所学专业不符的情况使他们不能调整心态面对现实,造成了他们较大的心理压力,并产生悲观、厌学、混日子的消极心理。

2预防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建议

我们应当认识到高职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思想活跃,敢拼敢闯,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作为教师,我们应根据其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2.1完善思想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消除不良心理

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情感投人,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并以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信服,同时教育方法也要灵活多样。由其注意要深切关爱学生,深人学生思想、生活当中,掌握其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需要,采取严爱结合的管理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和集体的温暖。在教育他们的时候,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绝不能用轻视、挖苦的语言。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他们焦虑、孤独和自卑的心理。

2.2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增强其就业信心

学校要教育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举办就业指导讲座,传授就业技巧,尽量缓解学生就业前的焦虑感。社会应转变用人观念,正确对待高职学生,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家长应与学校密切配合,正确教育学生,培养其良好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素质。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的密切配合,将使高职生的就业焦虑得到极大缓解。

2.3加大职业技能培养力度,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基础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并重的目标(即“双证书”制度),学校应积极进行社会调查,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学生专业的实际,科学地帮助学生选择用人单位认可、有助学生就业、技能含量高的证书组织学生进行考证。并鼓励学生以自愿、量力为原则,获得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一方面全面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适应就业能力的需要,增加学生在就业大潮中取得胜利的硅码。同时以就业为导向,下大力度增加高职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增强自信心,并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组织、交际才能,为其将来的就业创下良好的基础。

2.4加强学习指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人学专业教育、学习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等方式,使高职学生快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并通过专业技能竞赛、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等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不断努力奋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