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后现代意识

后现代意识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后现代意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后现代意识

后现代意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历史学;后现代主义;客观性;主观性;思维方式

有着丰富内涵的后现代主义对当代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篇文章关注的主要是其“在文学理论和历史学领域产生很大影响的思想运动”[1]“修订第三版序言”,7的部分,它对历史学有不容忽视的冲击,尤其是质疑了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及还原过去的能力。国内历史学界有不少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论著,王晴佳教授的《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史学的前景》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后现代主义的渊源和它对历史学的主要影响,并指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启发了某些后现论家。[2]何平教授的《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及其方法论》则提到,后现代主义思潮因其重视文化的政治作用和阶级关系的文化唯物主义倾向,而在英国被称为“文化马克思主义”。[3]秦晖与金雁二位教授在《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异化理论,“显然已触及现代社会中自由异化、理性异化、科学异化等问题,因而在当代西方成为后现代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4]下文的主要目的是简略地讨论历史学如何用自身的方法来批判性地应对后现代主义的冲击。

一、在历史学领域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别强调“历史学家作为历史著述和解释者的角色的重要性”和“用于传达历史学家思想的语言的重要性。

它认为历史学是“无法独立于历史学家而存在”的,“由此对历史学能够提供任何种类客观真理的能力提出质疑”。[1]“修订第三版序言”,7后现代主义者用以批判历史学的一个基本的理论是,“具有高度主观性的价值判断和假设不仅存在于历史资料中,而且存在于历史学家用于表达他们思想的语言中。”[1]自然科学常被人们用作评价历史学的参照物,然而,“大多数人有关科学知识的假设仍然是19世纪实证主义过时的残留物;相比通常的假定而言,科学知识实际上是较少确定性和客观性的。”[1]建立在过去的实证主义理论基础上的“科学观”虽然在外行人的认识中占有某种支配地位,对科学家的共同体而言却不再具有那么大的说服力了,“归纳思维和被动观察,不再被视为科学方法的标志。”[1]如下的共识已难以回避:“对自然和人类世界的所有观察都具有选择性,因此都以一种假设或理论为前提,不管它是如何的缺乏逻辑一致性。”[1]历史研究与自然科学还有着其他或许更本质的相通之处,“自然科学本身的基础是知觉、观察和实验,即,是历史地确定了的事实;而知识的全部真实性所根据的‘感觉’除了采取确认的形式,即,当它们就是历史以外,它们本身并不是知识。”[5]因此,基于将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对比,而从过度质疑人的感觉的可靠性和记录的准确性的角度来否定历史学的存在意义的历史怀疑论,将不免陷入困境。那么,科学与历史的研究的意义都将从此降低吗?对于并非将科学当作现代神像来膜拜的人来说,若恰当地坚持在“假设和尝试性反驳之间,或在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之间的对话”,[1]科学研究不会因为存在主观性、不确定性而失色。而这种科学的精神与方法可以、也应该运用到历史研究中,为增进人类的智慧与知识作出贡献。

二、要进一步解答历史学如何在深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世界中自处这个复杂的问题,按照历史研究的逻辑,应该从历史地认识产生于特定时代与文化的后现代主义开始。

如其名所示,理解“后现代主义”要从理解“现代主义”开始,这里仅把与这篇文章相关的那部分“现代主义”归纳为“支撑了现代工业社会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期的演进”的核心信念,即“对进步的信念和对训练有素、理性研究功效的信念”。[1]然而,理性与科学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却造成了人的“异化”,“人们发现自己面对着一个为经典科学所描述的程序化的世界。人性在这庞大的自动机中被扭曲,‘规律崇拜’具有了一种新宿命论的色彩。”[4]“理性”也由人这个主体的一个部分,异化为奴役人的“抽象外在形式”和“凌驾于理智之上并奴役理智的权威”。[4]随着“自由竞争高度发展带来了工具理性背后的价值非理性,不择手段的功利主义泯灭了对人生价值与终极关怀的追求,社会地位的剧烈动荡产生人的失落感、彷徨感与孤独感”,[4]世界大战、生态危机、极权统治等“现代病”日益引发人们的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便不得不反思现代文明及其思想基础了,表达了一种“对新理念的追求和从前一代思想中解放出来的愿望”[1]的后现代主义也就应运而生了。必须特别注意,后现代主义是依附于现代主义之上的,它是一种“反抗性现象”,[1]一种“批判的理论”即“现代批判主义”,[4]一种“反抗理性异化的‘理性重构’运动”,[4]而非关于崭新的时代的完整蓝图。以电脑程序来比喻的话,后现代主义是重要的更新补丁,但不是新一代操作系统,它的良好运作必须建立在现代主义的基本架构依然存在的基础上。简而言之,后现代主义是已被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所困扰的西方社会发出的“走出现代化”的呼声,是对科学、理性、民主等现代文明的最高价值取向的修正。[4]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讲,它并不是那么适合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充满了宗法农民文化残余的中国社会。[4]当今中国的历史学者及其历史研究,难免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缺乏维特根斯坦哲学中那精细分析与波普证伪主义中那种严格逻辑的基础,而更多地与我们民族传统的模糊思维、原逻辑思维的非理性特征混在一起”。[4]在现代主义影响下的追求独立、客观、中立、逻辑严密性的历史研究思想和方法仍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贸然于后现代的解构与叛逆的浪潮中随波逐流,是很危险的。显而易见,在没有借助理性的拐杖站起来、没有借助理性的灯火指引方向的状态下,把理性贬低乃至抛弃,人们就依然是匍匐在黑暗中胡乱摸索的,自由的历史研究不过是海市蜃楼。

三、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某些批判应该虚心应对,例如,它强调了在历史研究中完全实现绝对的客观是不可能的,“按照某些规则描绘世界意味着接受某些价值观念而拒绝其他价值观念。

此类认识有助于学者宽容地对待不同的思想理论,因为既然所有的理论都是人类思想的产物,那么就不应该简单粗暴地按照贴上的标签来处理了,这对于丰富历史学的内涵是有极大好处的。同时,这种后现代观念事实上也驳斥了那种要求历史学者不关心理论以趋近客观状态的理论,因为既然主观的思想在历史研究领域中不能彻底排除,那么“‘摒弃思想’的做法实际就是摒弃‘思想的严肃性’,是狡猾地把价值给予最庸俗和矛盾的思想。”[5]这就提醒历史学者们要时刻保持清醒与意识的独立,用一种容易引人误解但令人印象深刻的说法来描述的话,就是“历史永远应当严格地进行判断,永远应当力求主观,而不被思想所参与的冲突或其所冒的危险所搅乱。因为只有思想本身才能越过自己的困难和危险。”[5]历史学者不应该盲目畏惧研究中存在的主观性,因为其中也有着可确定性。肯定主观性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表达、理解、解释的完全任意性。首先,一切文本都有其产生的时代与社会背景,“这意味着不仅要认真研究语言这种媒介,而且要确定作者的背景、文本产生的条件,预期的读者,那时的文化观以及作者和读者所处的社会关系。”[1]其次,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生成的文本,“都有它自身的文化基础、概念范畴和用词模式”,[1]它们不仅提供了表达意思的丰富的工具,而且使它们的使用者因为使用它们而受到了相应的限制,不得不遵从一定的规则,“学术研究的任务就是要在它们的历史特殊性中确定这些规则,并在解释资料时充分考虑这些规则。”[1]最后,最重要的是人性中存在的可延续的相通之处,这是人类交流的关键基础。基于上述三点,人们可以确信,至少部分地理解某些带有主观性的历史记录是可能的。

四、带有主观性的历史研究和文学有所区别,因为“历史”不仅是具体的、可以质疑的知识,还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要初步认识这种历史性的思维的特殊性,可以从考察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开始。历史上,人们理解时间的方式不是单一不变的。以欧洲中世纪的“神圣的共同体”为例,其中的人们之间通行着一种“同时性”的概念——“把时间看成很接近本雅明所说的‘弥赛亚时间’,一种过去和未来汇聚于瞬息即逝的现在的同时性”,标示它的多是带有神圣性质的“预兆与成就”。[7]而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则共享着另外一种“同质的、空洞的时间”的观念——“同时性是横向的,与时间交错的”,标示它的是“由时钟与日历所测量的,时间上的一致。”[7]人们理解时间的方式存在差异及可变性的观点,可以帮助阐明以下的事实,即与对时间的理解密切相关的历史性的思维方式是可变的,因此它也是特殊的,其存在需要以某种方式进行维护;另一方面,把历史看作是一条由时间串联起来的“无尽的因果锁链”[7],是历史性的思维的一项基本的特征。[1]上述的基本的历史性的思维方式可以分为两个要点——在认识和实践上把人与社会看作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连续统一体的假设”[1]和“一种对理性的实质性地运用,它的基础是因果关系模式。”[1]不论事实是否如这种思维所设想的那样,现代社会的运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建立在这种思维方式之上的,“如果了解过去的抱负被完全放弃,那么,我们就绝不可能确定现实是如何形成的。”[1]历史性的思维方式与社会生活的融合程度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历史学家’”。[1]人类在生活中的各个不同方面极大地依赖历史性的经验——“作为一种确认我们身份的手段,作为了解我们潜能的线索,作为我们对他人印象的基础,以及作为未来可能性的一些启示。”[1]不仅对于个人是这样,对社会集体来说也是如此。失去这类经验——亦即是历史地形成并保有的知识,否定它们的价值,就像失忆一样。举例来说,人们可以不相信某些受政治影响的记述,但如果否定整个历史思维产品的价值亦即同时否定了这种思维方式,那么也得否定公司的票据、报告存在的大部分意义。毫无疑问,经济活动中使用的报告、票据也是历史记录,即便满是数字的票据,也可能有造假、失真;而且,数字与公式的意义、关系仍要由语言文字来说明。简而言之,专业历史著作无法回避的问题,当下的经济文件之类的记录一样也逃不掉。进一步来说,记忆也是一种历史著作,历史著作也是一种记忆,对待记忆的方式可以使如何对待历史著作的问题得到参考,怎么对待历史著作也会影响到怎么对待记忆,因为它们共享着同一种思维方式。具体地考察历史性的思维方式的话,会发现其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这里略为辨析两点:一是,历史作为一种分享经验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关于不熟悉的事物的“记忆储存库”和“文化资源”;这其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无法通过亲历而直接获得的,但是这并不足以阻止人们了解异国的特色,如同不能让人们放弃知晓邻居亲戚的信息一样。[1]二是,认为历史不会照原样重复因而借鉴意义不大的看法,并无多少价值——“历史学是有关各种可能性的一个清单”,[1]具体的事例中的某些思想或许具有跨时空的相通性;人们在利用经验的时候,通常也不是照搬,而是在理解和运用中对其进行拆分、组合、再加工。历史研究的思维方式及其成果,就是这些思想和供使用者组合、改装的经验的零部件的重要来源。总而言之,“历史”不仅是具体的知识,还是一种几乎充满着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思维方式。历史学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一方面,它是其产物;另一方面,它也会影响人们的历史性思维。历史学的存在和意义,是历史性的思维方式的一种保证。下面的一种说法颇有启发意义:“历史学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挑战由社会因素促成的对历史的错误陈述。这种行为就像专门祛除白内障的眼科医生。”[1]“错误的陈述”不仅指具体的解释,还可以包括用来得出答案的思维方式,“白内障”则是妨碍人们合理地运用历史性的思维的障碍。缺乏实际操作——历史研究——的话,历史性的思维方式中存在的相对的规则是难以理解的,其中的问题也得不到充分的检验和修正;长此以往,人们不仅难以治愈“白内障”,甚至连自己生了病也不容易察觉到。如果历史学的追求事实的可能性,以及用时间与因果的链条认识世界并指导实践的思维方式——而非仅仅是应用这种方式得到的某些具体的结果——被否定,那么现有的社会大概就会崩塌,然后形成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形态。

五、在对历史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后现代主义还直接为这门学科的发展注入了颇具活力的新因素。

例如,“认识到语言强加给使用者的结构性限制”,引导历史学家去发掘表面的历史文献背后的社会文化、潜在的意识。[1]此外,后现代主义既然指出历史叙事中存在大量文学因素,一些历史学家就受此启发,“将历史编纂视为一种文学形式并乐于进行试验性创作”。[1]后现代主义还帮助历史学开拓了一些发展前景广阔的新研究领域——它“将话语解构为一种形式的文化权力”,使人们明白“历史编撰本身是一种文化霸权的表现”,刺激人们关注在过去的主流研究之外的对象,如女性、“落后”的社会及文化等。[1]总的来说,历史学者应该用历史学的眼光去审视后现代主义,用批判吸收的态度去面对后现代主义,在不可避免的主观中更加严格地分析材料与完成作品,在不断的实践中修正和巩固建立在时间、因果关系之上的历史思维,并且勇于在新的领域中进行开拓及锻炼。这样一来,即便失去了一些具体的“科学性”,却保持住了一种更为重要的科学的研究精神。

参考文献:

[1]约翰•托什.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晴佳.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史学的前景[J].东岳论丛,2004,25(1):11~19.

[3]何平.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及其方法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2(2):115~119.

[4]秦晖,金雁.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

[5]贝奈戴托•克罗齐著,道格拉斯•安斯利英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傅任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彼得•伯克.文艺复兴(第2版)[M].梁赤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后现代意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形而上学;深层关怀;人文主义

Abstract:ModernWestphilosophyandlattermodernWestphilosophy,regardlessofbeingthescientificprincipleorhumanism,thereasonthattheyliftuphighcounter-"Metaphysics"theflag,itstheoryreasonliesinthemnottoclarifymetaphysicsin-depthessenceandin-depthconcern,thushascutofftheancienttimesWestphilosophyandthemodernWestphilosophyhistoricalrelation.Actually,wasalreadybreedingthemodernWestphilosophyspiritintheancienttimesWestphilosophy,inphilosophygiant’sinandsoonYalishiduode,CondeorHegelspeculation’smetaphysicssystemswasalreadycontainingonekindofmodernphilosophyhumanismspirit,butthisspiritasaresultofthehistoricalreason,theythinksofbyallsortsthethickservicewhichdebatestocamouflage.

keyword:Lattermodernism;Metaphysics;In-depthconcern;Humanism

前言

当西方古典哲学在黑格尔那里以它的鸿篇巨制完成了形而上学(metaphysics)的伟大基业,西方哲学向何处去?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否从此中断?这是摆在每一个西方哲学思想家面前的重大理论问题,是每一个研究西方哲学的思想家无法回避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西方哲学分成了两股巨流:一股是科学主义,一股是人本主义。但是无论是现代科学哲学,还是现代人本主义,它们都是以反形而上学起家的。似乎“形而上学”从此就应当终结。哲学的历史应当翻开一页又一页的反形而上学的篇章。

本文作者认为这是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西方哲学开进去的一种巨大的荒漠,它导引出了当代西方哲学最深刻的危机。正如赵敦华先生在最近出版的《现代西方哲学新编》一书中所说:“与哲学史上的创造发展时期相比,现代西方哲学没有产生综合各种文化形态的体系,没有一个独领风骚的哲学派别。一个个哲学派别的兴衰枯荣,一批批哲学家的熙来攘往,构成一幅幅扑朔迷离的场景。在这个哲学舞台上,斑驳陆离的观点透露出内容的贫乏与重复,新颖时髦的术语遮盖不住模仿的陈旧痕迹,以致罗蒂借用了一句好莱坞的行话形容哲学场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五分钟的明星’”[1](282页)我以为造成这种危机的思想根源,其根本点还是在于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西方哲学诸多流派疯狂地拒斥《形而上学》的结果,为此想在本文中对这种现象作一种历史的和逻辑的辨析,以就教于哲学界的诸多同仁。

一.问题的指出

我以为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西方哲学无论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它们之所以高举反“形而上学”的大旗,原因在于它们都没有弄清形而上学(metaphysics)的深层本质和深层关怀是什么?由于历史发展的诸多原因以及人类思维的诸种层面,形而上学的深层本质和深层关怀在古典西方哲学的历史演变中,它始终被重重的迷雾遮蔽着。一提起“形而上学”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诸多哲人往往都把它与亚里士德、笛卡尔、康德和黑格尔这些哲学巨匠的纯粹思辨联系起来,认为“形而上学(metaphysics)”就是一种远离现实生活,远离现实人生的一种“纯粹玄想”。于是他们或者要“还原”,或者要“揭蔽”,或者要“展布”,以敞开现实生活为宗旨,以倡导个人幸福为目的,纷纷构筑他们的反《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

如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这些反形而上学体系的构成或许有某种合理性,但从理论发展的视域看,他们又各自陷入了不同的误区,其共通的缺陷就是在于他们都没有窥见到形而上学的深层本质和深层关怀,他们总是无的放矢,或者言不中的。

形而上学的深层本质是什么?它的深层关怀是什么?我以为这是一个判断形而上学生死存亡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研究现代西方哲学和古代西方哲学相互联结的枢纽问题。不正确理解这一问题,也就无法正确理解西方古代哲学的本质和它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从而也就无法把西方古代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机械地把古代西方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分割开来,不是片面的肯定一方就是片面地否定一方。

例如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的主将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就是这种机械主义者的典型,他之所以在他构筑的《权力意志》的哲学体系中提出要“重估一切价值”,就是因为他片面地否定了古代西方形而上学的全部理论意义,用“虚无主义”来取代人类的一切哲学文化。[2]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枭雄罗蒂在他那本闻名全世界的《哲学与自然之镜》中提出了一种极端地反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根源于这种机械论观念。似乎传统与现代没有任何联系,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西方哲学完全是一种空谷来音。对传统的西方哲学的断裂、破碎、捣毁、异质是他们的哲学呼喊。许多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打着回到生活世界、把握现实的人、回到经验直观的“以现实境况为起点”的旗号,疯狂的反对形而上学。但是,他们对古典西方哲学的反叛,对形而上学的拒斥,都是瞎子模象,误读了形而上学的深层本质和深层关怀。为了驳倒他们拒斥形而上学的怪论,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在古典西方哲学,即传统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上笼罩着的重重思辨的浓雾中究竟隐藏着什么?

二.回到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追本溯源,在古希腊那里,我们找到了亚里士多德。因为正是亚里士多德首先完成了古希腊《形而上学》的建构。今天我们读到的《形而上学》这本书,就是集古希腊哲学之大成,是古希腊哲学的一部百科全书。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见到的这一部书亚里士多德在其中集中全力地探索了《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世界产生的本源和根据以及它赖以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实体”和认识世界的范畴体系,等等。但是作为亚氏《形而上学》一书的深层本质是什么?它的深层关怀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认真研究。如果孤立起来研究《形而上学》我们完全可

以把亚里士多德认定为一,可以毫不犹豫地称之为吕克昂讲坛上的第三哲学。”[10]

我以为苗先生研究亚里士多德“思辨哲学”的方法具有极强的独创性,他不是孤立地考察亚氏的《形而上学》”而是把亚氏的《形而上学》与他的《物理学》和《人事哲学》联系起来考察,这种考察方法必然展示出亚氏《形而上学》所张扬的思辨是一种真正的人文主义的精神。理解“思辨”就必须把握“toauto”这一核心,那么形而上学的思辨必然从外界反观自身,从客体回到主体,回到“人”这个自身。《形而上学》的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也就在“toanto”中锋芒毕露。“存在之所以为存在”这一《形而上学》研究对象的原初规定,离开了“人自身”还有什么意义呢?因为“之所以”是人对“存在”的追向。其实《形而上学》(metaphysics)的本来意义就是“物理学之后”,后来衍生为智慧之学,或第一智慧。然而,正如苗先生所指出的:“智慧这个词,据说来自光(phoos),它通过基督教的经书,而获得了更高的神圣。然而在希腊哲学文献里还是十分通俗化,人们把最完满的德性,最娴熟的技术、最精确的科学都称之为智慧,拥有这样德性的人称为智者。”[10]然而古希腊的智者说:“人是万物的尺度”,难道这不是一种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吗?其实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论述到“爱智”时指的并不是一种为目的的求知,而是一种对知识的自由的探索。他说:“我们追求它并不是为了其他的效用,正如我们把一个为自己、并不为他人而存在的人称为自由人一样,在各种科学中唯有这种科学才是自由的,只有它才仅仅是为了自身而存在。”[11](31页)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指的最自由的科学就是《形而上学》。它深深地浸透在亚氏的全部哲学之中,这也是正是亚氏《形而上学》的深层关怀。

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西方哲学的诸多流派大声疾呼:思辨哲学应当解构,形而上学本体论无用,因为哲学应当关注人生,关注现实人的最大幸福。然而不无讽刺意味的是苗先生说:

“在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中,思辩是最大的幸福(eudaimonestatos)。思辨是理智的德性,理智是人的最高贵部分,是主宰和向导,是我们各部分中最神圣的。思辩就是这合乎本己德性的实现活动。它最为经久,最为快乐。”

“哲学以其纯洁而经久,而有惊人的快乐。”[10]

这无疑是给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拒斥《形而上学》的诸种流派一记响亮的耳光。

哲学是理性的事业,思辩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最经久的愉快。

三.在思辨《形而上学》的宏伟体系中黑格尔暗筑一条通往现代哲学之路。

的确黑格尔哲学不愧为思辨哲学的顶峰,他完成了传统的形而上学,这是历史给予他的伟大使命。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决不只是对过去哲学的回顾和总结。因为,他有一句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就此而言,我们以为黑格尔决不会真正糊涂到认为历史上一切哲学都凝固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哲学因此就终结了。虽然黑格尔常常自己也自我夸耀,他的哲学是以往一切哲学的总结,但辩证的思想却使黑格在他完成了的传统形而上学体系中暗筑了一条通达现代西方哲学的思想之路,仅管这条思想之路在黑格尔那里是不自觉的,朦胧的。但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在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体系中的确劲吹了一股现代哲学的思想之风,这是不以黑格尔的意志为转移的,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对黑格尔哲学体系所做出的精彩的解剖就导出了这一重大的历史使命:

“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因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因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的矛盾的统一,即绝对精神。第一个因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人的自然。第二个因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自然的精神。第三个因素是形而上学的改了装的、以上两个因素的统一,即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3](177页)

不谋而合,列宁在读黑格尔《逻辑学》时也摘录了这样一段话:

“在这里,……应当把概念看做不是自我意识的悟性的活动,不是主观的悟性,而是既构成自然阶段又构成精神阶段的自在和自为的概念。概念出现在生命或有机界这一自然阶段上。”列宁在旁边批注:《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的“前夜”。》[4](179页)

虽然黑格尔是以他的《逻辑学》涵括一切哲学意识,但是黑格尔把人的生命也包涵在他的《逻辑学》中。列宁就此写道:“把生命包括在逻辑中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并且是天才的……”[4](216页)往后列宁还指出黑格尔“客观(尤其是绝对)唯心主义转弯抹角地(而且还翻筋斗式地)紧密地接近了唯物主义,甚至部分地变成了唯物主义。”[4](308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和列宁所说的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的“前夜”(把生命包括在逻辑学中)就是深刻隐藏在黑格尔思辩的哲学体系中的现代哲学精神。虽然传统的“形而上学”在黑格尔那里完成了,甚至可以说终结了,但是历史的发展和哲学的发展是不会中断的,在黑格尔哲学的形而上学的思辩中传出了现代哲学的跫音。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沿着黑格尔所说的“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踏上了现代哲学之路。这是为什么?因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黑格尔思辨的《形而上学》所研究的人并不是某些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所描述的那样完全脱离了人的具体生活,是一种纯粹抽象的实体。恰恰相反,黑格尔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百科全书式的巨著阐明了人的具体的历史性的生存,这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一书中在比较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人学思想时所说:“在这里,和黑格尔比较起来,费尔巴哈的惊人的贫乏又使我们诧异。黑格尔的伦理学或关于伦理的学说就是法哲学,其中包括:(1)抽象的法,(2)道德,(3)伦理,其中又包括家庭、市民社会、国家。在这里,形式是唯心的,内容是现实的。法律、经济、政治的全部领域连同道德都包括在这里。在费尔巴哈那里情况恰恰相反。就形式讲,他是现实的,他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其中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宗教哲学中所说的那种抽象的人。”[5](232页)

只要我们认真地全面地研究黑格尔哲学,我们会发现黑格尔对人所生存的世界的描述,远远超过了某些后现代主义哲学大师的自我吹嘘。不过有一点不同的是黑格尔的描述是

宏大的,整体的,历史具体的;而后现代主义“大师”们的描述却是琐碎的、孤立的、卑微的,片面的;他们所说的“现实性”才是真正的“非现实”。仅管某些后现代主义大师打出了反对“宏大叙事”的旗帜来反对古典形而上学,但是离开了宏大叙事,那么哲学就只有去追求薄弱,日常的、简单的“语言游戏”了。这样必然把哲学变成一种玩物和工具,根本丧失了哲学的真实内涵。不过在这里我们还应当把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生活与一切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所说的现实生活严格地区分开来,因为马克思所说的现实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现实生活,是一种以人类的劳动为生存条件的具体历史的生存。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存过程。”[6](131页)而后现代主义哲学所说的“现实”却是一种人无法把握的“生存游戏”,是人无法摆脱的烦恼、孤独、恶心和死亡的世界,人的现实生活的世界和人对现实的认知,对人说来只是一种幻想,有如后现代主义大师雅克·拉康的魔镜。关于这一点褚孝泉先生在“穿越拉康的魔境”一文中已经指出:“人的自我既然是建立在自欺欺人的虚幻基础上的,那么,由于自我功能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起着中心的作用,这种虚假认同的结构必定同时主宰了人对普遍知识的认知。也就是说,人的知识——包括科学——的根源是一个幻像。”[7](168页)但是后现代主义的某些大师却打着人文主义的旗帜,大喊大叫“回到生活中去”,这难道不是一种自欺欺人么?其实黑格尔思辨哲学的人文主义精神才是一种真正的人道主义,是一切后现代主义哲学所望尘莫及的,这正如黑格尔在评价康德《批判哲学》时所说:通过康德的“理性批判”,“终于使人类登上了一座哲学高峰”。“哲学家论证了人的尊严,人民将会享有这种尊严,将不再只有受践踏的权利,而是通过自身去争取人的权利。”[8]黑格尔说:“所有的人都是有理性的,由于具有理性,所以就形式方面说,人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本性。”[9](26页)“自由是人的本性”,这就是在黑格尔思辨形而上学的浓雾中深藏着的现代人文主义精神。

四.康德哲学的启示

其实对《形而上学》的拒斥和批判并不是某些现代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发明和专利,在西方哲学史上自有形而上学产生起就有对它的反抗。古代希腊的高尔吉亚就不说了,就是在近代哲学中,休谟首先举起了批判形而上学的大旗。在休谟之后,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祖,依曼努尔·康德又给了《形而上学》致命的一击。但说来又很奇怪,康德这一致命之击的结果却使康德在欧洲哲学史上建立了一座可与黑格尔哲学体系比美的庞大的“批判形而上学体系”。这的确是一种怪圈,但也显示了形而上学的强大生命力。以致康德在他最后一本著作《实用人类学》中,道出了《形而上学》的科学人类学本质。

今天,让我们来回顾康德的《三大批判》,与其说康德的功绩是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完成了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不如说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完成了人类道律自律的先天律令,正如康德所说:“自由”乃是他“思辨理性体系整个建筑的拱顶石”。康德的哲学革命可以归结为他对自然与自由,科学与道德进行的新的探索。这种探索的之所以可能是在人类文艺复兴时代崛起的人文主义思潮和卢梭和洛克等哲人的启蒙思想深刻影响的历史背景中形成的。这种探索的结果,使康德得出了哲学就是最自由的学问的结论,正如谢林所说:“朝霞伴随着康德升起”,“自由贯彻全部哲学而始终。”[12]但是康德的探索也并不是空谷来音,它是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到德国古典哲学的一种历史延续。康德批判哲学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是西方哲学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矗立在康德批判形而上学体系上的是一干永远飘扬的人文主义大旗: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康德批判形而上学的深层关怀由此显露毕竟,以致康德自己认为他的整个先验哲学体系都在着力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我所能知者为何?

2.我所应为者为何?

3.我所可期望者为何?[13](549?/FONT>550页)

在康德生命的晚年、他又提出“人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认为“人是什么?”乃是统摄所有其它哲学问题的核心。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说,人是追求幸福的有理性的动物,因为“幸福乃满足吾人所有一切愿望之谓,就愿望之杂多而言,扩大的满足之,就愿望之程度而言,则增强的满足之,就愿望之延续而言,则历久的满足之。自幸福动机而来之实践的法则,我名之为实用的(处世规律),其除“以其行为足值幸福之动机”以外别无其他动机之法则——设有此一种法则——我则名之为道德的(道德律)。前者以“吾人如欲到达幸福则应为何事”劝告吾人;后者则以“吾人为具有享此幸福之价值起见,必须如何行动”命令吾人。前者根据经验的原理;盖仅借经验,我始能知有何渴求满足之愿望,以及所能满足此等愿望之自然原因为何。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后者则置愿望及满足愿望之自然方策等等不顾,仅考虑普泛所谓理性的存在者之自由,及此种自由所唯一由以能与幸福分配(此乃依据原理而分配者)相和谐之必然的条件。故此后一法则,能根据纯粹理性之纯然理念而先天的知之。”[13](550?/FONT>551页)

康德的“人是什么?”的问题在哲学上不仅是一种对人性深刻的追问,而且又是一种黑格尔式的《形而上学》的大圆圈运动,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自我陈述式“认识你自己”,到近代哲学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主体性思想,以及现代哲学帕斯卡等人“我是谁?”的忧思,完成了形而上学的哲学人类学之梦。

但是,后现代主义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拒斥和反叛,其哲学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我想用姚大志先生在《现代之后》一书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准确地表述它,姚先生说:“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描述启蒙哲学的本质,那么我们可以借用尼采的名言:上帝死了。如果同样用一句话来表达后现代主义的实质,那么我们可以引用福柯的思想:作为主体的人死了。后现代主义的核心任务就是终结关于人的神话,就是祓除启蒙思想中人类学之梦。但是没有主体的哲学道路并不是一条坦途。启蒙之前,基督教神学是最高权威,评价一切的标准是上帝而不是人类制定的,所以它们是“客观的”。启蒙宣布“上帝死了”之后,其位置由人来代替,评价标准是作为主的人的确立的,从而它们也就变成“主观的

”。后现代主义消解主体之后,任何标准都没有了,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由此必然陷入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虚无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真理)的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是一种关于实践(解放)的相对主义。在后现代主义的批评中,启蒙的两个伟大理想随着主体的死亡而烟消云散了。”[14](8页)然而在哲学主体性死之之后,哲学所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情况呢?“因为后现代的作品没有了寄托的主体,所以它们都是平淡的、轻飘飘的、没有个人情感的。正如詹姆森所说,每一首古典乐曲(现代音乐)都是独特的,并令人耳目一新,而所有的流行音乐(后现代音乐)都是雷同的,并似曾相识。”14](9页)这样的情况与赵敦华先生陈述的当代哲学的危机是多么相像啊!然而,哲学作为对人的存在的自我意识是永远不会在历史文化中消失的。从古代形而上学对存在的追问发展到现代哲学对人的存在的追问,这是一种历史的延续,一种在变化发展中把握人的生存状态,在事实上,它仍然是人的存在的形而上学的追思。海德格尔认为存在论上的真理是存在者的状态,情景。因此,它用“此在”(Dasein)这个范畴来构筑它的形而上学宏大篇章。詹姆森则认为“主体性为现代文化提供了独特的风格和个人特征”。[14](8页)形而上学在历史上的发展只能奏响它向人性本质的深层探索,向人的主体性的深层探索,而决不会消灭“形而上学思辩”本身。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某些大师想斩断形而上学的历史传统,但是,有一名著名的美国学者杜维明却说:“传统对现代性并非只是起着抑制作用。恰恰相反,它们既是束缚力,又是加强力,能在任何特定的社会勾画出现代性的特有轮廊。因此,当我们讨论现代化的进程时,把传统弃置为无用的残余范畴,这在思想上是幼稚的,在方法上是错误的。确实,现代化是一个极为不同的文化现象,而不是一个同质的、全面西化的过程。为了懂得这一点,我们有必要研究现代性中的传统。”[15]我以为要真正使当代哲学沿着健康道路的发展,哲学的任务不是拒斥传统的形而上学,而是研究、探索、继承发扬光大传统的形而上学中所包孕的现代性哲学因素,正如人们把自由理解为现代哲学的基本要求一样,但自由又有各种各样的区分,例如有法治自由、人身自由、经济自由、政治自由、思想自由……等等,而西方古代经典形而上学大多数都是以哲学的本源存在或本体存在的方式来追问和探索人类的自由,其实这才是一种真正自由,是从根基发展出来的自由,是自由的终极本质。一切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自由观,都是由它衍生出来的。因此,无论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西方哲学派别如何五花八门,观点如何分歧别类,其实他们都离不开传统形而上学,特别是康德批判形而上学体系所留给后世哲学的哲学话语语景。

参考文献:

[1]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参见:姚定一.理性的殒落——论尼采的《权力意志》[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第17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5]《马克思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重写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8]《黑格尔书信集》德文版.译文转引自《读书》1982年第5期:《在合理为现实之间》

[9]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0]《哲学研究》.1998第12期.

[11]《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黑格尔通信百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82.

后现代意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短视频;艺术性;后现代

短视频的出现代表了后现代美学在视频媒介领域的新应用。网络视频艺术的革新,充满了争议,触到了不少传统艺术的“禁区”,创作主体的多元化,艺术权力的下移是短视频的艺术性区别于其它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重要标志。本文主要在后现代视阈下的美学理念这一大背景下,根据前人对艺术性概念的基本诠释,探讨短视频具有的与传统艺术形式不同的艺术性体现。选题旨在搜集关于短视频和艺术理论的相关资料,积极正视短视频在艺术传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挖掘其艺术特色,总结适用的创作建议。

一、“后现代视阈”以及“艺术性”的概念界定

(一)“后现代视阈”及其特质

在研究短视频的艺术性之前,有关于其理论的时代背景———“后现代”一词的概念界定,近年来,中国学术界主要偏重于后现论中的“否定性”一面,我们称之为“狭义的后现代”[1]。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社会的产物,作为现代主义的倒戈者,它消解主题,否认确凿意义、终极价值、永恒真理的存在;在艺术创作领域中,他们致力于对新艺术形式的探索,以拼贴、戏仿的手法,以游戏的姿态,突破各种艺术之间的界限,在审美方面表现出独一无二的特质。而后现代视阈,依照前种概念推定,即是以“非中心”“无深度”“非人格化”为主要特征,在其中进行领会或理解的构架或视野。短视频的发展,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质。

(二)“艺术性”是形式与内容的问题

关于“艺术性”的概念,《中国文学卷》中认为,艺术性上广义指艺术的特性,狭义上指文艺作品在艺术上的完美程度,或文艺作品对人们所产生的审美感染力的程度[2]。狄其骢在《试论艺术性的概念》一文中对“艺术性”做出了更为详尽的概念性解释:“文艺创作中的艺术性问题,是如何创造高度形象性的艺术形式问题。对于作品的艺术技巧来说,艺术性,就是形式怎样完美的体现内容;对于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来说,艺术性,就是形式怎样善于逗引读者的兴趣,拨动作品的心弦”[3]。故艺术性是个形式问题,也是个内容问题,同时也是艺术技巧和艺术感染力的问题。本文对短视频艺术性的研究重点将放在短视频的艺术创作技巧和艺术感染力的实现两个层面上。

二、后现代视阈下短视频的艺术性体现

(一)创造艺术形式的技巧

艺术性,取决于艺术形式的完美与否,而艺术形式是否完美,则取决于创造艺术形式的技巧。创造出具有艺术性作品的关键,就在于艺术形式技巧的创建。后现代视阈下短视频的艺术创作技巧,一方面,存在对传统艺术的依附;另一方面,又存在对传统影像艺术创造的反叛。其创造艺术形式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影像语言、叙事方式、形象建构三个方面。

1.影像语言的传承与嬗变

影像语言主要包括“语汇”和“语法”两个层面。“语汇”在这里指代影视艺术中的“画面”与“声音”,“语法”指代声画构成方式[4]。与传统影视作品相比较而言,网络视频短片首先在影像语言方面产生了变异。

(1)更少的长镜头和更多的蒙太奇

短视频的剪辑手法相较于传统视频剪辑手段,多使用蒙太奇而较少使用长镜头的场面调度。这是短视频特有的时长特点以及技术条件所决定的。蒙太奇与长镜头相比节奏快,单位时间内可容载的信息量较大,给观众的视觉冲击也相对较强。在镜头画面剪辑与组合中,线性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和累积式蒙太奇几种蒙太奇手法均有体现,很多镜头之间的关系都是冲突性和碰撞性的,比较典型的如抖音视频中的“化妆变身”;此外,短视频中声音蒙太奇也较为常见,人声、音乐以及音效的快节奏的排列组合,增强了影像的戏剧性和情境感。

(2)区别于宏大叙事的小景别运用

相较于电影中的全景式的宏大场景,短视频的景别多为近景和特写,强调与电影中的“宏大叙事”截然相反的视觉效果。短视频主要为表现普通大众的生活状态,其焦点大多是人物本身,近景和特写的运用使表现对象更为集中,而淡化了人物背景和环境的作用。适当且灵活的景别设置缩短了荧幕与观众的距离感,有很强的写实意味。如果说传统影视艺术多倾向于形式主义的话,短视频艺术则更贴近生活,倾向于追求纯粹客观性的自然主义。

(3)交叉式的影像元素构成方式

分析短视频影像内部的元素构成我们不难发现,短视频后期在特技、动画、滤镜的选择上重视交叉性,各种后期方式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于短视频的艺术形式。对于视频特效后期处理,使用“短视频”应用程序随附的特效工具来扩展2D空间的层次感,这就使得短视频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艺术吸引力,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完成了图像的形成。

2.多样的影像叙述样态

短视频的创作者注重内容发掘,懂得扬长避短,博采众长。视频的拍摄和传播以及短视频简单方便的应用,使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工作者和事实记录者;通过学习电影艺术构造影视基础框架,艺术结构时空的方法,使得短视频美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抓住戏剧艺术对故事情节在悬念巧合和叙述与高潮之间的设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短视频的影像叙述方式等多种影像叙述样态。

(1)搬运中的加减

搬运,也称“移植”,即借助网络视频技术,对原有的视频文件或传统艺术经过录制完全复制搬运到短视频平台上来。这种搬运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对当前影视剧的平行搬运,即对原有影视剧内容不加内容上的改动,只截取部分精彩片段,将其搬运到短视频平台上;二是与其它艺术形式的联结,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视频存在形式,同书画、音乐、舞蹈、戏曲等已经拥有相对成熟的艺术理论的传统艺术相结合,自然也具有了传统艺术的某些艺术特征。

(2)从戏仿到戏谑

戏仿又称戏拟或滑稽模仿,是源于文学理论的一个概念。从早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中,可以窥视到戏仿的最早期形式。在短视频中能够列举三种“戏仿”的形式:第一种是影视形象戏仿。例如,抖音及快手视频中常见的“对口型短视频”,创作者多采取几段经典的影视剧片段,保留原有音轨,录制时加入自身表演,最后将录制好的视频与原音频结合到一起,制造幽默效果;第二种是声音戏仿。多为经典歌曲的翻唱,或是采用诙谐式唱法,或是将原唱歌词进行再改编。例如,曾经风靡抖音的《五环之歌》便是对经典作品《牡丹之歌》的改编;第三种是综合戏仿。是运用对比、讽刺等方式对视频与音频同时进行的模仿,常见于影视剧片段的整体性改编。戏谑不同于戏仿,戏谑同戏仿虽共有滑稽诙谐的特征,但戏谑的程度要比戏仿更加严重,戏仿的重点在于模仿以达到解构原有作品,实现反传统、反权威的作用,而有些戏谑为了达到搞笑的目的,甚至失去了社会的价值准则。很显然,这种以戏谑为主的作品难登大雅之堂,失去了影视艺术创作的初衷,难以负载深刻的社会内涵。

3.人物形象特征化

从古代绘画到19世纪照相技术和摄像机的发明,形象的视觉化一直是人类文化发展史的不懈追求,安德烈•巴赞在《完整电影的神话》一书中提出的“木乃伊情结”[5]迎合了人们对永恒的追求,艺术家基于抗衡时间的愿望,把存在的事实客体化,使其成为永恒的形象。在消费社会里,为了维护影像的价值,促进其艺术性的延续,人们对人物形象进行了一系列特征化的处理。特征化的人物形象有两种极端的表现形式:完满与异形。

(1)完美的追求永无止境

身体视觉的完美化,是特征化人物形象的主要体现之一。在影视领域常见于玛丽苏、杰克苏式男女演员的形象,特征化的“完美”现象在短视频中也有所表现,最具有代表性的抖音文化现象体现在抖音短视频创作主体颜值上,这些创作主体很大一部分都是外形俊俏的男女,在抖音搜索话题“秀身材”可以得到上万条创作者们的形体展示类短视频,这些短视频的观看量高达25.6亿次,这种特殊的“才能”不仅迎合了人们对美的追求,给观众以视觉享受,忘记“造梦”世界的压力和困难,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2)“审丑”式狂欢

相较于传统商业电影中如外星人、吸血鬼的传统“异形”形象,网络原创短视频中的“异形”显得较为粗陋,镜头多对准社会边缘人,关注小人物的生活状态。长久以来,这些“异形人”被主流媒体忽视掉了,观众们厌倦了那些高尚却又难以企及的精英人群,网络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上述影视形象的突破。我们还要意识到,短视频中的异形形象大多是加工后的结果,表现现实程度有限,无法体现人物的丰富性。异形题材发展到现在已不仅是迎合更高影响价值的追求,有些创作者拍摄一些异形题材完全是为了新奇本身,最后不惜进行排演以夸大事实,一味的夸大苦难虽在一定程度上有社会警示作用,但却很容易招致群体的悲观情绪。

(二)关于艺术感染力

艺术感染力强调的是艺术形式强烈的感染读者,艺术感染力同艺术技巧一样,都是创造艺术形式以达到艺术性的标志。将艺术感染力的讨论放在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上,可以得出观众由产出、接收到再产出三个阶段的艺术感受历程。

1.产出:“作者中心”“观者中心”到“无中心”变迁

从媒体角度来看,传统媒体存在中心化理念,开始是作者中心,后来演化为观者中心。网络短视频借助新媒体等为载体使观众自由体验与共同创作,赛博空间中,网民观众也不再是被一系列影像机制和编码体系所修辞的人,他们被技术进步从传统影视的单一价值中解放出来,不再作为“沉默的大多数”而“被动地接受泛滥的影像符号复制品”[6]。基于简单的制作技术,不具有线下大众化可能性的艺术门类在短片中实现了先进文化的解码,减少了大众对经典的理解语境,打破了泛审美文化的分离与异化。

2.接收:专业化•沉浸式

大批具有专业素养同时也不乏音乐精神的文艺工作者开始进驻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生产制作艺术作品,普及艺术技能和专业知识,帮助受众进一步提高艺术素养和艺术感染力。在抖音平台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佩瑜积极分享他在台前幕后的故事,向观众传达京剧服装道具的基本常识,为新媒体艺术注入活力。此外,安徽黄梅戏、河南豫剧、陕西秦腔、湖南花鼓戏也在抖音平台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对那些不了解艺术的粉丝来说,短视频平台显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培养艺术感染力的机会。移动式沉浸媒体的艺术传播方式获得了广大抖音用户的广泛关注,也有不少年轻用户被艺术创作者的短视频所吸引,进而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模仿,感受艺术的魅力,获得艺术与美的享受。

3.再产出:短视频艺术评论

短视频平台大都在平台视频中设置评论区,评论区会标示“评论最多”的筛选选项,短视频评论区显示的点赞量一方面显示作品关注度,另一方面为观众了解短视频提供更多的信息。观众在观看作品后有一些用户会选择留言表达看法,也有一些用户是想观看其他网友的看法,以此寻求共鸣。一旦想法产生并且进行留言,作品的意义就被延伸了,艺术感染力引发创作欲望,这是艺术感染力发展为更高一级的表现。经营评论区亦是短视频创作者运营抖音账号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抖音者基于希望其在平台获取更多流量和关注度的需求,一个运营评论区的秘诀就是要在短视频中留一个槽点给用户,让视频中出现一个小Bug或是设置一个能让他们实现倾诉愿望的话题,以调动观众留言的积极性,也更容易引起其他观看者的注意,阐释观众自身对短视频内容的独到看法,达到与作者及其他观众进行对话沟通的目的。网络艺术评论的盛行解构了传统艺术格局,艺术评论不再是少数知识分子的专利,现在任何网民都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分享自己对短视频作品的看法,阐释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此同时,网络的匿名性也可能会造成评论水平的参差不齐,评论的随意性也可能会掺杂网友一系列不负责任的艺术批评,但是根本上网络评论的诞生的确是艺术鉴赏能力的考验,也是艺术批评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

三、结语

短视频作为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如经典一样,此刻也在经历着“反叛艺术”的过程。对于经典艺术的反叛,并不是说短视频艺术走向了非艺术,而是说他们表现出与经典艺术的不同风貌,也可以说,短视频艺术继承了传统民间艺术的部分特点,更多地开创了新时代关于艺术阐释的新形式。短视频具有了艺术技巧和艺术感染力,无疑是具有艺术性的,也同样具有后现代背景下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发展的潜力和可能。

参考文献:

[1]詹明信,陈清侨,严锋.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2]夏征农.大辞海:中国文学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3]狄其骢.试论艺术性的概念[J].山东大学学报:中国语言文学版,1961(S4):27-38.

[4]王桂亭.论网络原创视频短片的艺术特征%Aes-theticfeaturesoforiginalshortwebvideos[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41-45+78.

后现代意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视艺术;定位;电视文化;后现代性

电视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面临巨大挑战。为此,电视媒体需要做好自身的意识定位,加速优质节目的制作以及输出,并结合观众的需求,做好个性化节目的打造,强化其与新媒介的联系,从而促进其传播方式的改良,最终提升其传播影响力。

一、电视节目艺术思维定位

为保障电视艺术定位的科学性、准确性,需要电视编导具备准确的思维定位。一方面,电视艺术的呈现表达方式往往与编辑思维紧密联系,节目内容的穿插以及主题设定都离不开编辑思维。另一方面,电视节目的预演推行往往立足于编辑、导演的想法。为此,其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当然,在进行艺术思维设计过程中,文艺编辑作用往往较为突出。在这一环节中,编辑需要掌握观众的心理逻辑,并以此制定节目内容,确保观众能够了解节目内容。为此,节目内容就不能过于阳春白雪,既注重艺术性,也需要结合观众需求,增添一些下里巴人的内容。除此之外,电视艺术定位时需要注重艺术逻辑,并不断进行调整。由于观众是第一受众,故而需要依据观众感受进行艺术性的创造,确保节目的优质。

二、后现代电视文化中的组合艺术

传统的文字编辑往往注重叙事线索,而电视编辑则需要依托景别之间的组合进行叙事表达。这就是后现代电视文化中的组合艺术。一方面,电视编辑需要在半开放状态下进行景别的组合,确保逻辑清晰、叙事清楚,也就是说围绕叙事目的进行景别组合的创造。另一方面,电视编辑在进行两极镜头的组接操作过程中,需要确保镜头的平稳,防止观众出现视觉跳跃感,降低观感度。事实上,即使是相同景别镜头,其在进行组接作业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的视觉效果。为此,电视编辑在处理近景、特写镜头的组接作业时,需要做好必要的内容凸显以及突出操作,从而强化主题。在进行电视的后现代艺术表达过程中,不同的景别往往具有不同的艺术表达效果。基于此,就需要电视编辑注重摄影方式的运用及选择。一般而言,电视编辑可以依据科学理论,将观看方式细分成静观事件、深观事件和创造事件。所谓的静观事件,指的是对于电视内容进行客观的播报,单纯以叙述为主。而深观事件则是需要电视传达出事件的发生状态,并且对现象进行科学全面的解读,这样的操作往往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进行事物本质的探求。创造事件的运用则是依托技术设备以及装备,进行独特事件的营造。事实上,在进行电视编辑设计的过程中,电视编导需要科学采用静观、深观事件方式,借助不同景别实现艺术表达效果的提升。一般而言,技术人员需要借助特写镜头凸显出细节,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在这一环节中,电视台需要充分发挥出电视编导的作用。一般而言,电视编导需要通过调查了解到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喜好,以此为依据进行电视节目的编排,使电视台成为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除此之外,电视台还需要加大对电视节目的审查,确保节目优质,发掘优秀作品,将其投放到电视平台上,促进电视播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三、电视艺术市场定位的个性化

随着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后现代媒体文明日益发展。为此,电视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媒介特质,在一定的规范与限制内进行操作,实现个性化的发展。传统媒介文化主要分为两种特性,即多重化与离散化。其需要不断迎合人们的需求而作出改变,进而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电视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能够进一步为观众提供高强度的感官体验,达到传统电视媒介无法达到的效果,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同的媒体装置艺术的出现,往往能够让观众的身体感官获得“透视”事物的整体知觉。现阶段,我国的电视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目标模糊、审查不严格的情况。为此,需要电视编辑完善市场化运作,从而促成完整生产系统的建立,有助于电视电影的整体发展。现阶段,为确保我国电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电视编导需要立足发展要求,制作更多类型鲜明的电视作品。除了需要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及调整之外,电视编导还需要对电视题材的样式、格局进行必要的优化,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其与市场化运作差距的缩小。除此之外,电视台作为传媒的重要组织平台,企业需要构建品牌效应,从而实现文化产业布局的进一步优化,促进电视艺术在影视行业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总而言之,电视台在做好电视节目的分析定位之后,往往能够为其个性化发展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

四、结语

基于时代的发展变化,我国的电视节目受新型社交媒介的影响较大。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了我国电视节目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就改变电视艺术定位、扩大受众面的方法进行分析。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及理念的转变,我国的电视节目必将获得显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俊.极致的真实:传媒艺术的核心性美学特征与文化困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4(05):148-157.

[2]云国强,吴靖.从意识形态、文化工业到市场化情境下的公共行政——当代中国电视剧体制与生产的历史考察[J].新闻大学,2009(02):89-95.

后现代意识范文第5篇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主客一体”环境法学者提出后现代主义范式,是认为其相对于传统“主客二分”研究范式的优势是消除了主客体二分,消除了人与自然二分的对立关系,构建了主客一体、人与自然一体的和谐关系。后现代主义强调“主客一体”,但后代主义的“主客一体”是通过对主体的消解来实现的,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现代主义推翻了宗教,消解了神性,使人性和主体性浮现出来,现代性运动的伟大成就之一就是使主体和主体性得以确立,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相抗衡,首先做的就是无情地批判主体。主体的存在不仅意味着“主客二分”的存在,认为主体有如写在沙滩上的字迹一般,可以随意抹去。[3]环境问题的现状要求环境法学的研究必须强调“主客一体”,但是后现代主义范式以消解主客体的方式来达到“主客一体”是不可行的,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后现代主义要消解主、客体,但是法学不能消解主、客体。法学大厦的基础是什么?无疑是笛卡尔创建的“主客二分法”,这是西方哲学的核心,可以说,这是主流,我们不能推翻一个大厦的根基重新来建立一座大楼,但我们可以对大楼进行修缮,使其更加完美,因而环境法学研究范式必须是以主客存在为基础的“主客一体”,实现环境法学和其它传统部门法学的沟通,又体现出环境法学的特色之处。其二,后现代主义主、客体的“消解活动”本身就是失败的。要消解“主客二分”就必须要彻底铲除“本质主义”,但是人们一方面试图消解传统形而上学,另一方面,这种“消解活动”又是在形而上学的背景下进行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其理论具有不彻底性甚至自相矛盾。

后现代主义的特性与环境法特性的冲突后现代主义思潮标新立异甚至离经叛道,意欲颠覆传统。其不确定性、自我解构性、不可实践性、反科学性等特点与环境法的确定性、普适性、稳定性、实践性、技术性相冲突,而这些冲突又是难以避免和化解的。

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与环境法的确定性、普适性。不确定性是后现代性的第一个本质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相对而言较晚出现,具有某种语义上的不确定性,学者对它的内涵尚无明确而一致的看法。其二,其内涵与当下许多术语有某种亲缘关系,而这些术语本身的内涵就是不确定的,所有的这一切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自我毁灭冲动。[5]47后现代主义的这种不确定性也许能对文学、前卫艺术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法律不同于文学,更不等同于前卫艺术,法律必须具有持续、稳定、统一的性质,而法律一旦失去了确定性就失去了作为行为规范和社会调控手段的存在意义。[6]如果在环境法学研究领域过分夸大法的不确定性和任意性,一方面必将导致环境法学产生各式各样的“异想天开”,甚至导致环境立法的朝令夕改;另一方面,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法与其它社会规范之间的原则界限模糊,导致法的概念泛化,反而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同样表现在对法律普适性的理解上。后现代主义法学者认为每个群体都有其公平、公正和美好的社会观念,它们是多种多样的。各地司法,要以多种方式才能实现,而不能只具有法律普遍性。他们进一步指出,众所周知,法律是普遍的,其目的是为了掩盖背后隐藏的法律权力,对社会边缘的群体,法律的普遍性可能是压迫性。因此后现代法学呼吁法律的多元化和对个别群体的容忍,主张以多视角主义来彰显“小话语”和“不同的声音”,“讲述一个有关我们生活和世界的小范围的、地方性的、开放的故事。”但是,法律的普适性是法治的基本要求,环境法的普适性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公害,保障人体健康的基础。如果环境法学多元化、个体化,对相同、相近的环境问题,污染事件区别对待,那就与环境法乃至整体的法律精神背道而驰了。

后现代主义的自我解构性与环境法的稳定性。后现代主义本身具有无止尽的怀疑、解构、批判与否定的特点。首先,后现代主义对一切总体理论的排斥是其致命弱点。他们为了展现一个充满混沌碎片的“真实世界”,拒绝从混沌中发现秩序,拒绝从纷乱中寻找稳定性。后现代主义的这种自我解构性不仅使之不能成为环境法学研究范式,而且与环境法的稳定性更是格格不入。如果后现代主义成为环境法学研究范式,那么其实等于没有确立范式,因为一旦确定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范式,后现代主义者必将怀疑、批判、否定甚至颠覆这种范式,这也是后现代主义自我解构的特点。环境法作为一部部门法,是整个法律体系的一部分,这就要求环境法必须具有法律的稳定性。法律具有对本人行为的指导作用,对他人行为的评价作用,对一般人行为的警戒作用或教育作用,对人们相互行为的预测作用,对违法者的强制作用。上述作用并不能自然地发挥,它除了有赖于法律的强制性外,还取决于法律的稳定性。如果法律朝令夕改,那么生活其间的人们就会无所适从。法律就会丧失其规范作用,国家对人们的强制就会反复无常,变成受个人左右的暴虐。环境法的稳定性是其发挥法律作用的基本保证,如果环境法经常变化,则环境行为的合法性处于不定状态,环境保护目标也处于不定状态,环境法维护社会现实,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的目的就会成为泡影。

后现代主义的不可实践性与环境法的实践性。虽然后现代主义在价值观领域不同于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但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与法律实践的矛盾,决定了后现代主义研究范式在实践中极易陷入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7]52后现代主义“主客一体”的研究范式过度强调“主客一体”,强调生态中心主义,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以自然为中心,这就可能使得环境保护难以实践。实际上,环境保护的许多行动方案必须采用人类中心主义才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因为任何物种都是以自我的利益为中心的,保护自然也是出于自我发展的需要。从环境立法的角度来看,环境法的终极目的也是为了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保护环境是实现这个终极目的的必然手段。[8]人与自然绝对平等的思想是不可能具有实践性的,脱离了人类利益的环境立法或者生态运动是缺乏能动性的,必然不会得到人类自身的认可。人类也和动物一样,处在食物链中的一环,人类不可能为了追求人与自然的绝对平等而放弃自我的生存,亦或让所有的人都成为严格的素食主义者,更加不可能让人类放弃屠杀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生物,诸如老鼠、苍蝇。

后现代主义的反科学性与环境法的技术性。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典型的反科学主义。在后现代主义者那里,敌视理性与敌视科学是一致的。自启蒙运动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人类的负面效应亦愈加明显。他们在科技进步与人类幸福之间制造了一个反比关系,赋予科学技术一种原罪的性质。[4]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环境污染的根源,现代工业是科学进步的结晶,现代环境污染是科学发展的恶果。后现代主义的反科学性忽视了科学本身只是手段的事实,将科学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所带来的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割裂开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但是科学技术也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态环境,过去的污染主要是因为人们没有正确地应用科学技术。环境保护离不开科学技术,这也使得环境法必然包含技术性的特点。从宏观上说,环境法不单纯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还是通过一定领域的社会关系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来说,环境保护需要采取各种工程的、技术的措施,环境法必须把大量的技术规范、操作流程、环境标准、控制污染的各种工艺技术要求含进在法律的体系之中。这就使得环境法成为一个技术性很强、极其依赖科学技术的部门法。

相关栏目更多

后现代意识

相关期刊更多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泌尿外科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现代零部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