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后勤保障论文

后勤保障论文范文精选

后勤保障论文

后勤保障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后勤改革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促进和推动高校后勤工作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百事通作为高校后勤工作者,必须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后勤改革的全局,完善后勤保障体系,促进高等教育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对于发展的实际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精髓是统筹协调;关键是可持续发展。对于高校后勤来讲,其实质是在坚持发展是学校第一要务的基础上,用新的后勤改革思路,建立新型后勤服务体系,实现高校后勤更快、更好地发展,推动学校协调、可持续发展。

2.高校后勤的发展战略。

高校后勤发展战略又称高校后勤进攻性战略、增长性战略,是学校充分利用外部机会,挖掘学校内部优势资源,求得学校后勤更高层次发展的战略。纵观历史,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高校后勤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摸索了一些好的改革思路,探索了一批好的发展模式。但距营造和谐后勤的需求,还需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还需有长远的战略思考和不断深化后勤改革,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促进高校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和《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来确定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也要把握重点,明确目标,促进高校后勤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还要明确各自分担的教育事业发展的任务,强化责任,各司其职,从人、财、物各个方面支持高校后勤的发展。

建什么样的高校后勤?怎样发展高校后勤?我们必须搞清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的大趋势,摸清本校后勤的现状以及改革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拟定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对策及措施。要根据建设更好层次“小康社会”的要求,从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高度,来制定高校后勤的发展战略。每一所高校必须高瞻远瞩,把握后勤社会化方向,抓住机遇,开拓大视野,策划大思路,选择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科技兴校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多元化战略、重点集中战略、适度发展战略、联合发展战略、师生高满意度发展战略等,努力推动高校后勤事业的更大发展。

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后勤改革。

3.1科学发展观强调高校后勤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为人本,要求我们考虑后勤发展的问题,必须首先了解学校师生的各种合理需求。我们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师生员工精神、物质、文化的需求,都是为了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后勤宗旨,服务育人,我们应该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并贯穿到后勤各项改革中去。

3.2科学发展观强调高校后勤要全面协调发展:我们在发展的理念和思路上既要坚持重点发展,也应该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观点。协调发展就是在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和经济环境良好的前提下,选择适合本校的后勤管理模式,制订配套的政策规章,走适合自己的后勤改革之路。后勤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体。我们要以规模为基础,以质量为核心,以结构为载体,以效益为目的和标尺,实现各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后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3.3科学发展观强调高校后勤要可持续发展:高校后勤不仅要看当前,更要讲长远;不仅要看规模,更要讲质量。后勤的眼前增长并不等于后勤有后劲,后勤规模大并不等于后勤结构优,后勤速度快并不代表后勤质量高,后勤力度大并不代表后勤效果好。因此,我们考虑后勤改革问题时,既要尽量避免决策失误,又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强调多管齐下,统筹兼顾,处理好后勤方方面面之间的关系,保证和促进学校后勤的可持续发展。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高校后勤工作新局面。

4.1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后勤人才队伍建设,为后勤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后勤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高校师生员工对后勤管理人员的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专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积极实施后勤人才战略尤为重要。一方面要依靠高校自身强大的人力优势,引进急需的后勤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必须狠抓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把后勤员工的培训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形成自我培训、自我开发的长效机制,建立一支既懂技术又善管理的高效、优质、精干的高校后勤职工队伍。另外,还要强化“以岗定责、以责定酬、按劳分配”和“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制度,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留人用人环境,为后勤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

4.2坚持统筹规划,着眼于长远,将后勤事业的发展列入学校整体来部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后勤是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日常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其改革与发展是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环节,同学校其他事业发展不可分隔。因此,我们要坚持统筹规划,着眼于长远,将后勤事业的发展列入学校整体来部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要求高校后勤改革必须与学校的改革同步进行,必须与时俱进,改革现有的、落后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事分配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等,建立新的管理模式与机制。只有在深层次上展开改革,并取得新突破,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二十一世纪高教事业的发展要求。

4.3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整合后勤资源,打造和提升后勤核心能力,实施精品战略。以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为方向,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按照完整性、系统性、有序性与合理性的原则,对后勤人、财、物、制度、战略、经营、文化等进行整理,集成为后勤集团,实现后勤与学校的规范剥离,把后勤职工推向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轨道,并按照产权和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来解决投入、产出和后勤服务问题。通过有效整合,将后勤资源配置调整到最佳状态,进一步打造和提升后勤核心能力,使后勤实体经营成本最小化,发展空间最大化,创造效益最大化,实现高校后勤跨越式发展。

4.4坚持开拓创新,积极导入“ISO9000族”国际标准,营造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实行品牌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教育体系,但无论是大学、中学和小学等学历教育,还是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都有一个提高和稳定教育与服务质量的问题。因此,在后勤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开拓创新,全面推行“ISO9000族”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服务质量体系。将后勤目标分解为任务目标、过程目标和终极目标,实施契约管理,建立诚信档案,责任分解到人,形成后勤“事事有人管、人人讲责任、级级讲制约、事事讲落实”的工作格局,努力营造二十一世纪高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打造高校后勤的管理特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2佘健明.编委主任.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考试教材

后勤保障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高速公路是寒冷地区冬季养护工作的重点,除雪防滑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也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为司乘人员、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高速公路;除雪;防滑

在北方的寒冷地区高速公路冬季养护工作的重点、尤其是除雪防滑工作。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也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为司乘人员、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养护部门科学合理地做好除雪防滑工作。

一、除雪防滑工作原则。

结合高速公路所在地的气候、高速公路走向、沿线设施、除雪防滑设备情况制订措施和方案,作到准备充分,制度健全,程序合理,科学调配和组织,确保冬春除雪防滑工作的完成。除雪防滑工作,严格执行“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精神。

二、建立除雪组织机构、确定人员分工、划分相应责任。

1.建立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的建立,要以部门的行政一把手为责任人建立除雪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建立组织机构,保证除雪工作完成的时效性,保证各部门工作的联动。

2.责任与分工。各部门严格做到“以雪为令”,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的制度,确保除雪时机的掌握。除雪防滑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除雪防滑工作的部署与安排,对除雪防滑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对各部门的相应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3.后勤保障工作。人员的后勤保障。主要是从衣、食、住、行着手,除雪人员的服装应具备较好的保暖性和舒适性,以免因车辆发生故障,长时间滞留在路上,造成冻伤。大雪天气时应在车内带上必要的食品、水等。若除雪路线较长,分成几组后,每组要有条件较好的住所,并根据路线情况,住所最好设在分组路线中间。除雪机械后勤保障工作。主要是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除雪铲刃的加工供应、低号柴油、防冻液、易损材料等必须要有一定量的储备。如条件允许应自备钻床和电气焊,或仿行气体切割机。自行加工铲刃,即可节约成本,又可根据不同情况合理选择铲刃的材料、宽度、厚度、孔距等。

三、除雪防滑的时间

每一年的10月15日至次年的4月15日为除雪防滑期。

四、除雪防滑作业

(一)机械设备除雪防滑作业

1.先由人工清除中分带活动护栏处的积雪,再由机械完成清除超车道、行车道、停车道的积雪。积雪尽量清到路两侧,不要向中分带堆积,以免春季融化使路面结冰。由人工清除死角。除雪后要露出中分带开口地面方砖、路缘石、拦水带、路面标线,路肩积雪不超过拦水带或路缘石。

2.服务区,加宽车道由所负责的机械作业小组与人工共同完成。

3.撒完盐融化的积雪人工要及时清出路面,以免腐蚀拦水带及路面。

4.由于中分带空间有限,另一方面防止盐雪混合物对中分带的设施和树木的腐蚀,除雪都要向路肩一侧清除,但为了保证安全除雪车辆必须保证一定的间距。

(二)人工除雪防滑作业

1.人工配合设备除雪,由人工清除中分带活动护栏处的积雪,再由机械完成清除超车道、行车道、停车道的积雪。积雪尽量清到路两侧,不要向中分带堆积,以免春季融化使路面结冰。由人工清除死角。

(三)用盐及防滑料防滑作业

温度在零下15℃以下,撒布融雪材料效果较好,超过该温度,用盐量要增加,而且效果不理想,尤其容易产生融化的雪水没有干燥后,夜间结冰。撒布最晚时间应控制在白天12时之前,撒布均匀,撒布量与雪情相当,撒布量少达不到融雪效果,撒布量多对沿线设施造成腐蚀。除雪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遇降雨、雪后降温,可能引起结冰时,要布置人员、机械,对可能引起溜滑的桥面、急弯、陡坡、站场、加减速车道等路段进行防滑处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防滑材料以砂、碎石、灰渣掺入少许盐为主。

2.为减少融雪剂对高速公路、桥梁及附属设施、植物等的损害,要尽量不撒盐或少撒盐。水泥混凝土路面、桥面不宜撒盐。

3.具体实施部门要根据气温及路面情况正确判断撒盐时机。

五、除雪防滑质量标准

(一)机械设备除雪防滑工作标准

1.路面标准

除雪后,行车道、超车道90%以上露出黑色路面,三条标线露出,没有露出黑路面的部位应不连续;加减速车道、匝道露出黑色路面;连接线的积雪应清除干净。

2.场区标准

停车场、服务区内的积雪,收费口、收费广场的积雪彻底清除干净,以免影响停车收费。

(二)人工作除雪标准

1.将活动开口护栏处的积雪清除干净。

2.将停车道上的积雪清除到拦水带或路缘石外,堆放高度低于W板底边高度。

3.中央分隔带的积雪不超过W板高度。

六、除雪防滑安全工作

(一)安全作业要求

为保证安全生产,避免因除雪防滑作业而引发交通事故,具体部署如下:

1.在除雪前,对全体人员进行雪前动员和安全教育,重点讲解作业规程、作业安全和注意事项。

2.对除雪作业的操作手全部经过了上岗培训。

3.所有上路除雪作业的人员,全部配备了作业服或反光背心。

4.除雪设备各部件性能完好,刹车、转向、灯光完好。

5.除雪作业时,前后除雪车之间及除雪车示警车之间要保持足够安全距离(150米左右),并保持联络通畅。车距过近,除雪时抛机起的雪雾给过往车辆的视线造成影响;距离过远,会使除雪机械排列分散,给指挥造成不便,又会使车辆造成麻痹大意,引发事故。

6.除雪设备作业时,要注意过往车辆和人员,相遇时应减速慢行,避免冰块等硬物飞起伤害对方,并使后面车辆能看清在路上进行除雪作业的人员。7.机械除雪作业时,注意桥梁伸缩缝、护轮带等可能对机械或雪铲造成损坏的部位,已经在危险处设立了明显标记,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避让。桥梁伸缩缝左右两端均设立了标记,以提示伸缩与路线的交角方向。

8.在停车、转弯、掉头、驶入、驶出高速公路时,注意观察通行车辆,示警车的人员协助观察,并安排专人现场指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通行。

9.在弯道、坡道、桥面和车辙较重的路段,根据情况可适当增设安全标志以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减速慢行。

后勤保障论文范文第3篇



论文摘要:高校后勤社会化实行“小机关、多实体”的契约化管理模式。总务机关作为甲方,代表高校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服务实体乙方依靠自己优质的服务获取合理增长的收入。必须对甲乙双方在高校后勤体系中的地位作出科学判断,完善运行机制,理顺双方关系。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多数高校后勤服务单位从行政管理序列中分离出来,实行“小机关、多实体”的契约化管理模式。成立总务小机关作为甲方,代表高校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对后勤运作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服务实体作为乙方依靠自己优质的服务获取合理增长的收入,适应社会化改革的要求。实践证明,只有甲乙方关系协调、融洽,高校后勤改革才能顺畅,后勤服务才能到位。

一、甲乙方在高校后勤体系中的科学定位

总务后勤管理部门与后勤服务企业签订契约,建立甲乙方关系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结果。对甲乙双方在高校后勤体系中的地位作出科学判断,显得尤为重要。

1.规范契约关系,摆正双方位置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重组后勤机构,把行政管理职能和经营服务职能分开,把资源分配、监督、考核部门和资源使用部门分开,形成甲、乙方。甲方通过合同方式加强对乙方服务项目的管理。从甲、乙方的定位可以看到,甲方和乙方并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而是委托与被委托,发包与承包的关系,两者在职位上没有高低、上下之分。甲、乙双方在处理相互关系时,要注意把甲乙双方的联结点放在合同和契约上。乙方工作的重点是根据所签订的协议或合同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保障。甲方工作的重点是对乙方完成任务进度、服务质量进行跟踪、监督和评价。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甲、乙方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2、机构职能分开,分清工作职责

甲方是代表学校处理后勤事务,属于学校行政管理机关。在处理甲、乙方关系时,重点应该通过制定后勤改革政策进行调整。创造一个适合乙方发展的环境,增强乙方的竞争力,引导乙方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使企业能够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一般来说,甲方职能主要是: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的要求,制定后勤发展规划、年度后勤工作计划等。组建由师生代表组成的监督检查机构并使之开展工作;协调学校与政府及社会等关系;协助乙方处理校内职能部门及院系关系;主持房改办、绿化办、爱卫会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和房地产管理等。乙方主要职能是: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三服务、两育人”宗旨,坚持为学校教育、科研和师生服务的方向,实现“把优质服务搞上去、把服务收费降下来”的目标。发挥后勤人才和资源的优势,发挥规模经营效应,立足校内,开拓社会市场,开展特色服务、教育服务,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市场竞争中求壮大、求发展。

3、正确对待分工,明确双方关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办后勤,学校办社会,形成庞大的、封闭式的后勤结构,这样的后勤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高校后勤“一分为二”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甲、乙方的出现是符合高校后勤改革客观规律的。后勤工作质量的好坏,与甲乙双方都有关。实践证明,乙方服务水平的高低,反映出的是甲乙双方的工作水平,乙方服务能力的提高和发展,离不开甲乙双方的互相监督、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由于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就要求甲乙双方在实际工作中既要严格管理,又要互相配合与支持,达到“双赢”的效果,相反就走进两难境地,甚至造成后勤改革的倒退。

二、当前高校后勤契约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高校后勤改革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学校办社会”的旧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依然太慢,不适应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1、改革步伐加快,思想观念滞后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由于受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和学校办社会的模式的影响,一时难以适应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缺乏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缺乏以服务取胜、以质量取胜的经营观念。从学校方面看,还没有将后勤企业真正看做自主经营的公司,仍然习惯于将后勤企业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经常对后勤企业的经营管理事务进行行政干预;从后勤企业方面看,“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独立能力不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找学校解决,以学校稳定和后勤职工为借口,向学校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从而影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步伐。后勤实体与学校的后勤管理处有甲乙方的契约关系,但在工作中又存在着不完全按甲、乙方这种单纯的经济关系来对待,后勤实体难以逾越学校直接参与市场竞争,难以有效引入竞争机制和提高运行效率。

2、剥离尚不规范,权责有待明确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高校后勤服务实体都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产权制度改革,没有真正建立起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后勤实体是校内模拟企业化管理,按照“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原则,学校与实体是甲、乙双方合同关系,实施合同管理,从“学校办社会”走向“学校办校内企业”,其实相当于政府用承包制管理传统的国有企业,后勤实体在走国有企业承包制的老路。后勤集团是从高校“剥离”出来的,其本身没有自己独立的财产,没有取得主体资格的财产特征。这部分资产是“划转”还是作为投资均无法律依据。后勤服务中心(集团),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后勤已经完成了从行政组织到经济组织的转化,但实际上,这种分离仅仅是为后勤组织成为真正的经济组织建立了一个平台。

3、后勤人才奇缺,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的后勤队伍成建制从学校行政后勤中分离出来的后勤人员,队伍素质不高,人才奇缺,难免在校内不但没有开辟一些市场,还丧失了许多市场,更谈不上在校外开拓市场,因而也就没有办法提高创收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壮大后勤经济实力。反过来,没有经济实力或经济实力弱的后勤,举步艰难,很难提高服务经营的档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学校率先开展,后勤实体逐步推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实行企业化管理,使大部分后勤职工丢掉了长期以来“吃皇粮”的铁饭碗,但是学校其它院系及处室一般职工并未触及到实质问题,因此后勤实体职工感到心里不平衡,因此在人员安置上难度比较大。

三、高校后勤契约化管理亟待进一步规范

甲方代表学校行使后勤行政管理职能,必须维护学校利益,加强协调,加强监督检查,并能根据管理与经营分开的原则,“管少、管活、管好”,以保证备种服务工作目标的实现,充分保障后勤集团经营的自主杈;作为企业运行的乙方必须始终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员工服务的方向,又不能等同于一般的企业,更不能把盈利作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1、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

任何改革首先是一场思想和观念的变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同样是这样,需要不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以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新形势下,甲方要树立为乙方服务的思想,在做好宏观规划、目标管理以及检查监督考核等工作的同时,也要热心地为“剥离”出去的乙方做好服务工作,要深入了解和体谅乙方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共同帮助他们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积极为乙方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条件,努力提高乙方的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后勤保障;乙方是存在于学校这个特殊市场的特殊企业,应树立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提供优质服务的观念,摒弃“等、靠、要”的思想,要靠自己的优质服务占领学校市场和社会市场,争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校内后勤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有立足之地,否则就会被淘汰。

2、讲求经济效益,确保社会效益

学校后勤的首要任务是搞好服务。由于后勤的经费投人严重不足,也要求有相应的经营收入来补足事业经费的需要。但是高校后勤是培养人的地方,讲求社会效益更要放到提第一位。任何损害社会效益的经济效益都是不可取的。在由“福利型”服务转向有偿服务的过程中,价格是一个突出的敏感问题,它体现了高校服务者和被服务对象之间利益的调整。在这个目前社会服务系统不完善,不能满足高校需求的情况下,高校服务实际上处于垄断状态。价格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后勤的服务形象。而且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因此,后勤管理部门要有严格的经济核算,加强价格检查和监督,关注管理盲点,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服务机制的市场化不是完全商品化,高校后勤改革成效的目标尺度是甲方有权不越权,乙方有利不唯利,脱离了这个标准和条件,改革就失去了意义。

3、完善运行机制,理顺双方关系

鉴于后勤实体与学校的关系还没有理顺,作为学校直接与乙方打交道的甲方,理解、支持、积极帮助乙方发展壮大,就成为其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要尊重历史、相互理解、加强沟通。甲方具有管理职能,没有经营职能,不能直接参与后勤实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更不能滥用职权成立小实体,搞第二后勤,变相参与后勤经营活动。双方是后勤服务的契约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当后勤服务的项目和内容确定以后,乙方有自主经营、独立运作权利。甲方则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对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跟踪服务上。乙方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应该看到主动地把各项后勤服务工作搞好,使师生员工满意,使各级领导放心,这才是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最佳选择,才有利于后勤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后勤保障论文范文第4篇

大家好,我是XX干事XX,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敬业精神,我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在厂女工委及矿党委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我按照厂女工委的工作要求,以我矿生产经营为中心,以推动女职工岗位成才、建功立业为重点,以提高女职工素质为主线,深入开展女工创先争优活动。以身作则,任劳任怨,为各项工作的完成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XX的女工工作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一、锐意创新,创先争优,创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女职工队伍

我认为,从事女工工作首先要从提高女工综合素质这项重要工作来抓。打铁还需自身硬,我深知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基层女工服务,才能更好的带动大家一起提高。我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参加了…班的学习,并考取了大专毕业证,通过努力我又考取了全国职称…类初级、中级…师资格。撰写的论文《…》荣获了……在去年采油工高级工考试中,我从采油工的一招一式练起,其中打钢丝接头是稀油井清蜡时采油工必须现场操作的技巧活儿。为了掌握这一技能,我利用休息时间苦练。钢丝头经常将手背划出一道道深深的口子,血顺着手指流下来,但我没有退缩。打一个不行再打一个,不知打了多少个。手掌磨出血泡,两臂发酸抬不起来,吃饭时拿筷子都显得吃力。老公和孩子见我这样都很心疼,劝我:“你这又何苦呢,这又不是你的强项”。我坚决回绝“我都做不好,怎么去要求女工们做好。”凭着这股韧劲,终于,我熟练地掌握了这项操作技能。“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仅靠我个人的努力是不可能真正做好工作的,只有提高全体女工的综合素质才能做出突出的业绩。首先我通过会议、简报、网络等多种形式,对矿女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形势任务教育,不断提高女工的政治思想素质。使女工充分了解国情、油情、厂情,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广大女职工危机感、责任感,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的主人翁责任感。并组织和引导全矿女职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岗位创优活动,在比赛前期的训练中我亲自带领由技师组成的攻关小组到训练基地对女工们进行培训指导。有一次的周日比赛,正赶上孩子发烧,老公又远在外地,而我做为组织者,又不可能离开比赛现场,只好委托邻居把孩子送去医院,直到比赛结束我才赶去医院照顾孩子,邻居和医生都埋怨我这母亲不合格,我心里对孩子很愧疚,但再回头看看女工们在技术比赛中出色的表现,我又深感安慰。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女工竞争意识,从而提高整体素质,发挥女职工在原油生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展示了XX女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促进了女职工队伍健康、和谐发展。

二、切实关心女职工的疾苦,全方位为女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在关心女职工生活上,我要求自己事无具细。哪个职工的家庭生活有困难,我都会积极主动的上门服务;谁家有了拌嘴吵架的事,我都会苦口婆心的协调化解。我对自己的姐妹们说:“工作要干好,日子要过好,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咱半边天的作用。”我矿有名女职工因家庭成员身患疾病,常年需要打针吃药,昂贵的医药费占据了大部分的家庭开支,生活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主动与她们联系,详细询问家庭情况、存在的困难,并为她们建立档案,上报组织后,拿出一部分资金为她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她们的心坎上,使她们在工作岗位能够安心工作。

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不仅让我和女工们的心更加贴近,还促使了他们的家人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今后的工作做了良好铺垫,形成了一片和谐氛围。

在去年XXX的舞蹈比赛中,做为一名组织者,面对排练时间紧,队员能力弱,工作任务重的情况,我不仅要忙于帮队员疏导协调工作和排练的冲突,确保队员在不担误生产的情况下,有足够的时间排练。还要忙于做好队员的后勤保障工作,这后勤保障工作,不仅仅要保障队员排练需要的物资供应,更重要的是保障队员家人对他们加班加点工作的支持,这就需要我耐心去做个别队员的家属工作,希望他们能够给予支持和理解。充分有力的后勤保障工作使队员们在排练中更加刻苦努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摘得了桂冠。

三、开展多种多样文体活动,积极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参与性。

后勤保障论文范文第5篇

一、当前党校工作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在X委、X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党校和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密切配合下,XX党校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各项工作得到党委大力支持。

近年来,xx党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各级党代会、人代会会议精神,在地方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地方中心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宽工作思路,合理设置主体班次,创新培训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从严治校,从严施教,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加大对全X党员教育和干部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了党校干部培训和党员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各项工作得到了地方党委的充分肯定,近年来,我校先后被X委、X政府授予“XXXX工作先进单位”、“XXXX工作X等奖”等殊荣。

(二)党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近年来,我校在经费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多方筹措办学资金,不断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我校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资金X万余元,对我校办公大楼内外墙体进行了全面更新,对楼梯扶手进行了油漆,并对校办公楼水管进行了更换,添置办公电脑X台,更换了科室办公桌椅等。目前,党校已建成活动场地X处,多媒体教室X个,微机教室X个,语音教室X个,数码相机X台,数码摄像机X台,电脑XX台,一体机X台,打印机X台,图书馆藏书达到XXXXXX余册,极大地改善了教职工的办公环境和学员的学习条件。

(三)教学培训质量不断提高。

充分发挥好干部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认真抓好主体班次的教学和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培训等工作。一是做好主体班次教育培训工作。近年来,我校按照党委干部培训工作的安排,围绕党委中心工作,从全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愿望出发,从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实际、工作作风实际和科学文化知识实际出发,针对本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进行教育培训,共举办各类班次XX期,其中主体班次XX期;与行业部门联办XX期;赴外学习培训X期。共培训党员领导干部XXXX人(次)。为了提高培训的质量效果,培训中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在各类培训班次上,我们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确保每一个班次的培训质量和效果,真正使参训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二是抓好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培训工作。近年来,共为机关党员上党课X次,先后到各地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党风廉政建设、科学发展观等内容的党课辅导,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高校购置光盘等影像资料,在组织教职工和全体党员观看的基础上,热情向各部门、单位推荐,无偿使用,确保了全X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教学科研工作是党校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提高党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我校大力倡导“科研促教、科研兴校”,始终把教学科研工作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予以高度重视。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了上级党校举办培训班、校内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学人员素质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认真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着眼于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着眼于为教学服务、为社会服务,以很高的热情,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开展社会调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组织教学人员精心编写了《XXXX》X期,并免费发给全县领导干部学习阅读;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撰写论文,先后有X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宣传部门组织的纪念改革开放30年作品征集活动,有X篇作品获奖;平时与周边兄弟党校加强联系,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评选、教学论文评比和教学成果研讨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校的教学科研水平。

(五)后勤服务工作不断加强。

努力适应新形势对后勤服务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加强后勤管理,党校物质供应、环境建设、财务管理等后勤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强化管理意识,推进了后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强化后勤员工的管理意识,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忙而不乱。对后勤部门试行工作目标和经济目标双向考核,加强了后勤人员管理。同时抓好后勤制度管理,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后勤形象。以为教职员工提供优质满意服务的宗旨,抓好规范服务、主动服务,开拓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树立起了良好的后勤群体形象和个人形象。三是强化成本意识,做到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坚持效益与服务并重,积极推进后勤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六)教职工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XX党校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教职工自身素质和工作技能,充分发挥教职工主观能动作用,推动党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强化理论和政策法规学习,全面提高教职工素质。在教职工中大兴学习之风,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坚持每周组织教职工进行集体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当前最前沿的政策理论、大政方针;同时组织教职工学习课件制作、上网操作等知识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另外,通过鼓励教职工进行自学、到基层进行调研及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上级党校等举办的师资培训班、理论宣讲培训班等,有力地促进了教学人员素质能力的提高。二是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党校领导班子坚持党校的办学方针,认真学习等中央领导同志有关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干部教育培训条例(试行)》、《党校工作条例》,努力营造教师干事业、支持教师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对领导班子和中层机构负责同志科学进行工作分工,加强了党校内部管理,使党校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完善了校内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内部考核制度,使我校管理机制步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科学轨道。

二、当前党校存在的问题

纵观近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集中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思想观念上,面对新的历史阶段的新课题、新矛盾和新任务,党校发展改革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一是领导班子思想认识上,还存在发展思路不宽、推进改革的信心不足,以及对形势发展变化反应不快、危机意识不强、应对能力不够等问题;二是教职工思想认识上,还存在精神状况不振、工作热情不高的问题,人人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尚未完全形成。领导班子及教职工在思想认识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党校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党校服务地方中心工作不够。

近年来,我校着力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地方中心工作,但在服务水平还亟待进一步提高。一是为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决策服务贴得不够紧,党校的主渠道、思想库作用还没能充分发挥。二是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促进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改革针对性、实效性不够强,精品课和科研重要成果不够多,对学员培训需求的把握不够准,培训模式创新不足,教学的说服力、感召力和联系地方实际回答现实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三)党校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科研工作是党校的核心工作之一,是支撑党校发展,促其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石。但是,正因为其明显的地位与作用,使多年形成的定式很难突破,即使有所突破,往往是力度不大或成效不够明显。我校近年来在教学科研上与过去相比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客观地说仍不容乐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科研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科研、专题储备工作相对滞后。论文和专题储备数量不足,且质量亟待提高,以提升党校的软实力,提高党校的办学质量,使党校更好地承担起培养干部、教育干部的重要作用。

(四)函授停办党校收入减少对学校办学有影响。

按照上级要求,我校自200X年起停办党校函授,收入大幅减少,给党校后勤保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由于财力有限,学校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硬件条件滞后的现状很难改善。虽然财政按预算下拨了办公经费及教学培训经费,但由于培训班次多,培训班开支大,教学培训办公经费严重不足,致使教学人员培训学习、教学资料购置、送教下乡活动和校内正常活动开展受到影响。

(五)党校的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培训工作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由于受传统影响及教师学识水平的制约,教学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干部学习培训需要贴得不紧,内容还不够新,方法不够活,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够强,教师讲课水平、理论水平和演讲能力有待提高。个别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简单,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应用较少,教学内容单一枯燥,导致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吸引力不足。

(六)教师精力投入不够。

近年来,我校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总体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工作作风不实、办事效率低、遵守制度不力、宗旨意识淡薄等问题在一些教职人员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知识老化、能力水平低下,教学中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节,影响了教育培训效果。亟需进一步加强党校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培育忠诚、敬业、创新、求实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校园文化,进一步激发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构建和谐党校,以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管理来树立党校良好形象。

(七)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近年来,我校加强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了学校内部管理。但当前在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与科学发展新环境问题不相适应的问题。如后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足,教学科研管理创新力度不大,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尚需完善等问题,亟需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党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激发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推进党校各项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解决对策

(一)正视存在问题和差距,着力转变思想观念。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对党校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相适应的地方,无论师资队伍建设,还是教学与科研工作,无论后勤保障能力,还是机关建设等,我们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党校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自身的优势没有完全显现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归结起来,还是人的问题,还是思想观念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有个清醒地认识,要对我们的总体工作进行重新定位,正视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决不能仍像过去那样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不如人家还自我满足,甚至沾沾自喜。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努力适应新形势与任务的需要出发,从切实发挥党校职能作用,为经济建设中心工作服务出发,理清整体工作思路,立足于创新发展,实现党校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

(二)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提升服务中心工作水平。

面对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需求、大规模培训轮训干部的新要求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部署,党校应该把着力点放到围绕中心、贴近大局、创新定位、服务发展上来,并以此作为党校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基,力求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干部健康成长服务中有所作为。一是着力把党校建设成为地方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在培训内容的确定上,始终紧贴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紧贴各地、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的现实需要,紧贴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二是把党校建设成为地方理论政策宣讲中心。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认真做好各级各类党员干部的理论辅导、政策宣讲工作,讲深讲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富民惠民的各项政策,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三是把党校建设成为区域发展现状的研究中心。对党的最新方针政策要尽早学习,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要尽早研究,对社情民意要尽早了解,对基层群众创造的经验要尽早总结。要对党的理论发展保持足够的敏锐性,更要对用这些理论指导的本地区改革和建设实践保持足够的敏锐性,开展应用性、对策性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论证和支持。四是把党校建设成为地方决策咨询中心。主动参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或决策前的调研工作,努力促进党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积极参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实践活动,比如参与党代会、人代会报告的起草、参与地方重大政策措施的起草、争取成为地方党委及政府的决策咨询顾问等。

(三)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全面促进科研工作。

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首先在科研工作上寻求新的突破,带动和促进教学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全面创新又势在必行。为此,有必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即对科研工作按照每一年的工作任务量确定考核目标,对每项工作进行层层分解,建立多个子项,实行定性、定量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奖惩、晋职的依据,以此来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的问题,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促进他们不断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工作的需要。

(四)强化行政改革与管理,切实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党校函授停办,不可避免地给党校后勤保障带来不良影响。但这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大势之所趋,因为调整各级党校的创收结构,把各级党校从繁重的创收负担里面解脱出来,集中更多的精力来抓好教学这个中心,这是中央的决定,从短期来看,党校函授教育调整势必给党校的创收带来较大的挑战,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央及各级相关配套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必将使党校工作走向科学发展之路。而面对短期困难,我们不能一味地等、靠、要,在等待各级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同时,党校自身应该积极推进行政改革,加强后勤管理,切实提高后勤保障能力。要坚持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优质服务,不断增强保障能力的总体要求,要切实加强对行政后勤的深化改革,坚持以岗定人,职责到人,岗人合一,责权明晰的总体思路,对行政后勤工作细化量化,对每个职位确定目标,同时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考评办法,以此来规范后勤工作更加有序、有节、有力、有效。要坚决改变过去那种“懒、靠、散”、“脏、乱、差”和“生、冷、硬”的现象,向行政后勤工作要质量,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党校的社会地位与形象,确保党校各项建设均衡发展。

(五)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

推进教学改革,明确党校办学特色,确立在多元化培训市场主体方面的定位,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特色求生存、谋发展。一方面,要着力创新教学内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规定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训五个部分。作为基层党校,这五大部分在教学中的比例结构如何分布,可以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每个学期有计划地更新教学专题,包括分层次、分类别编班,根据学员不同特点来设计专题,以适应干部个性化需要,不断满足学员需求。另一方面,要着力改进培训方式。《条例》根据党校系统和其他干部培训机构多年的经验,确定了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和体验式等五种培训方式。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一是推行分阶段编班,主体班次到了一定的学习进程以后,根据学员的需求和兴趣,在相关教研设计的专题下面,根据学员的选择重新进行编班组合,然后到具体现场教学点进行调研,并进行总结交流。二是举办学员论坛,邀请党委、政府领导来参加,与学员座谈研讨,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三是推广体验式教学,可以适当安排主体班次学员到省内进行调研考察、到相关教育基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到监狱进行警示教育等。总而言之,一定要打破过去那种纯粹地以教师为主、单一式、灌输式的那种教学方式,结合实际,推行多元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党校的声誉与形象,为此,我们应该本着“调整、充实、锻炼、提高”的原则,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能够满足新时期干部教育工作需要的教师队伍,下大力气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在岗位上提高,即通过给任务、压担子,岗位练兵等办法,促其在现有岗位上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本职业务及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送出去进修提高,即每年都要有目的选派一些骨干教师到省内高等院校学习深造,经过三至五年实现一个轮回,使其成为理论教学的精兵强将。三是实践锻炼提高,即采取缺啥补啥的原则,有选择地将一些缺少实践经验,或理论与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的教师选派到乡镇或生产一线挂职锻炼,丰富社会实践经验,使教学工作更加有的放矢,质量和效果得到凸现。四是调整充实师资队伍,在编制允许的范围内,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调整充实。以后党校进人没有极特殊情况,原则上非教学人员不进,不是享受国民教育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不进,力争使目前教师队伍的各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